008中药学基础-药性
中药药性详细讲解
中药药性详细讲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症的实际疗效而形成的,是对药物多种作用的高度概括。
传统中药研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创立了各种药性理论,这一整套的药性理论构建了一个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的药性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则存在不足,尽管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有创新,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不能对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实现实质性突破,难以系统揭示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
有关中药的现代研究,大多从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自分开研究的。
由于性味与功效的分离,药与证的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中药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十八反和十九畏等性味理论,它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其中四气、五味和归经为中药药性理论纲领部分。
正确认识五味药性对五脏调节作用及其作用规律,对于完善和阐释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更好地指导药性功效的化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中药现代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为此,本课题组以活血化瘀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药物-五味-物质-效应-功用”五位一体、紧密关联并相互佐证的中药五味化学及生物学基础研究思路[1],建立五味的客观表征及其生物效应系统表达的研究模式,同时建立相关的方法,从受体靶点、组织器官、整体动物等多个层次的生物效应表达研究并加以关联,以期科学阐释活血化瘀中药五味药性功效的化学及生物学实质。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近十几年,国内研究学者发表过相关研究综述或论文来讨论药性问题,也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药性的许多探索性的研究报道,这些文献为认识中药药性各性能的内在关联性和开展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提供了有益线索。
中药学,初级中药师必备,纯手打总结35小时
第一单元药性理论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苦:能泄、能燥,有泻和燥的功效。
泄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清泄)、泻下通便(通泄)、降泄肺气(降泄)。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
适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中焦等证。
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辛味药。
甘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等功效。
适用于虚症,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
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尿的功效。
淡味药多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涩:能收敛固涩。
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凡质地轻的植物花、叶、皮、枝类药物大多属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质重的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古代毒性有两方面的含义1认为毒性是药物的偏性,2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中药性能是指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第二单元中药配伍与用药禁忌妊娠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砒霜、雄黄、麝香、川乌、草乌、巴豆、·甘遂、水蛭、三棱、莪术等。
①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增效②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增效③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基础知识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想要成为执业药师的考生来说,扎实掌握中药学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发现了某些植物、动物和矿物质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药学理论体系。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等方面。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不同的药性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例如,寒性药物能清热泻火,热性药物能温里散寒。
五味则是酸、苦、甘、辛、咸,每种味道也对应着不同的功效。
酸味能收敛固涩,苦味能清热燥湿,甘味能补虚和中,辛味能发散行气,咸味能软坚散结。
升降浮沉反映了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的药物具有向上向外的作用,沉降的药物则具有向下向内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这有助于更准确地指导用药。
毒性则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在使用有毒药物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
中药的炮制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炮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和便于制剂、储存等。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煮燀等。
比如,炒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如炒白术能增强健脾作用;炙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如蜜炙甘草能增强其补中益气的作用。
中药的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关系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
其中,相须和相使能增强药物的疗效,是临床用药时经常采用的配伍方法;相畏和相杀能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有毒药物时也常被利用;相恶则是一种药物能削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在用药时应加以避免;相反则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
在中药的应用方面,需要考虑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禁忌等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药性及功效》
配伍禁忌
不同中药的药性相互反应,可能会产 生不良反应,需避免同时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
药材的制剂方式
药材煎煮
将药材加水煮沸,得到药材煎 剂,常用于中药煎剂的制备。
药材制丸
将炮制后的药材制成丸剂,便 于携带和服用。
药材提取物
通过溶剂提取,得到药材中的 有效成分,制备成药材提取物。
晒干
将新鲜药材放置在 阳光下晒干,以保 持药材的质量和有 效成分。
炒制
用油炒制药材,改 变其性味、增强其 功效,如炒葱白、 炒枣仁。
中药的疗效与副作用
疗效
中药具有多种疗效,可以治疗疾病、调理身 体、提升免疫力等。
副作用
中药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过敏反应、不良反应 等,需遵循医嘱使用。
中药的剂型
1
汤剂
将中药配方煮出汤剂,一般用于内服
采集方法
药材的采集要注意采用无公 害、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方法, 保证药材的品质。
天然药材与人工加工的药材
天然药材
采集直接用于中药制剂的药材,如野生植物。
人工加工药材
通过人工加工处理后用于中药制剂的药材, 如炮制、浸泡等。
药性的相互作用
1
配伍应用
2
合理搭配中药,药性相互调和,增强
疗效,减少副作用。
3
各大类中药的功效
1
活血化瘀药
2
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如川芎、
红花。
3Leabharlann 祛风湿药4祛除湿气,缓解关节疼痛,如秦艽、 藁本。
益气药
补充气血,增强体质,如人参、黄芪。
清热药
清热解毒,降火,如银花、黄连。
【VIP专享】主管中药师中药重点
基础知识-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一、本章结构:二、大纲要点1.掌握四气所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掌握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3.掌握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升降浮沉不同作用及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4.掌握归经的理论基础、确定依据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5.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三、要点精讲考点一:药性理论的内容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考点二:四气四气:寒热温凉寒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作用。
温热药物: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作用。
临床应用:“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大寒用大热,微寒用温热。
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
考点四:升降浮沉影响因素:药物性味;药物质地,炮制和配伍作用:升浮药:温热,辛、甘、淡,质地轻清,作用趋向主上升、向外。
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行气开郁、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功效。
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散寒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升浮之性。
沉降药:寒凉,酸苦咸,质地重浊坚实。
作用趋向主下行、向内。
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
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多具沉降药性。
对临床指导意义1、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来疏散;2、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用大黄、芒硝来泻热通便;3、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用代赭石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4、病势下降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病脱肛,用黄芪、升麻,柴胡升阳举陷;5、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如:心肾不交虚烦失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原。
中药学药性表
中药学药性表目录第一章解表药 (5)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5)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8)小结 (10)第二章清热药 (12)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12)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15)第三节清热凉血药 (17)第四节清热解毒药 (18)第五节清虚热药 (23)清热药小结 (25)第七章泻下药 (28)第一节攻下药 (29)第二节润下药 (30)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31)小结 (33)第八章祛风湿药 (34)小结 (39)第九章芳香化湿药 (40)小结 (43)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43)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44)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45)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47)小结 (48)第十一章温里药 (49)小结 (52)第十二章理气药 (53)小结 (57)第十三章消食药 (58)小结 (60)第十四章驱虫药 (61)小结 (64)第十五章止血药 (64)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65)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67)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70)小结 (70)第十六章活血祛瘀药 (72)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72)小结 (80)第十七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82)第一节温化寒痰湿痰药 (83)第二节清化热痰燥痰药 (85)第三节止咳平喘药 (87)小结 (90)第十八章安神药 (91)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92)第二节养心安神药 (93)小结 (94)第十九章平肝息风药 (95)第一节平抑肝阳药 (96)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97)第二十章开窍药 (100)小结 (102)第二十一章补虚药 (103)第一节补气药 (104)第二节补阳药 (108)第三节补血药 (112)第四节补阴药 (114)小结 (117)第二十二章收涩药 (121)小结 (125)第二十三章涌吐药 (126)第二十四章杀虫燥湿止痒药 (127)第二十五章拔毒消肿敛疮药 (130)第一章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名药性功效应用用法用量性能特点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特性配伍比较使用注意药理麻黄辛、微苦,温肺膀胱①发汗解表②宣肺平喘③利水消肿①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②用于咳喘实证,③用于水肿兼表证者,解表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中药学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药学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药物的药性是从药物用用於机体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一般说来,2.四气的作用: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等功效。
但药性寒热主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基本倾向,并非具体功效。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五味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五味是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附属于酸甘的涩味和淡味等。
药味的确定,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1)辛,能散、能行,一般具有解表、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於治疗表证、气滞和血瘀等病证,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2)甘,能补、能缓、能和,一般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等作用,多用於治疗体虚多汗,久泻拘挛疼痛等病证。
如人参、熟地黄、饴糖、甘草等。
(3)酸,能收、能涩(即收敛固涩作用)多用於治疗体虚多汗,久泻久痢,久咳久喘,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病证。
(4)涩,作用及应用与酸味相似。
(5)苦,能泄、能燥,一般具有通泄大便,降泄逆气,清泄实火,燥湿等作用,多用於治疗便秘、咳喘、呕吐、呃逆、实热和湿热、寒湿等病证。
(6)咸,能软、能下,一般具有软坚散结和泄下的作用,多用於治疗瘰鬁、瘿瘤、痰核等病证。
(7)淡,能渗、能利,一般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於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药物升降沉浮趋向是与所治病证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
a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b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灭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药效、药物组成、制剂工艺等方面的学科。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
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药物组分、药理作用等。
中药的分类主要有中草药和中成药两大类。
中草药是直接采集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并经过炮制、炮制制剂、配伍等处理而成。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研制和制药工艺加工而成的药物。
中草药的药物组分主要包括生物碱、多糖、黄酮、挥发油等。
这些药物组分具有多种不同的药理作用。
例如,生物碱可以抗菌、抗炎、镇痛等;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黄酮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挥发油具有杀菌、驱虫等功效。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物质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效应。
中药物质可通过多种方式对人体产生作用,如通过调节机体代谢、改善组织器官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
药理作用是中药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中药在治疗疾病中的效果。
在中草药的制剂工艺中,主要包括炮制、炮制制剂和配伍三个环节。
炮制是指将中草药进行烘干、煅炼等处理,以改善药效和降低药物毒性。
炮制制剂是指将炮制后的中草药进行配方组合和制剂加工,以制成易于服用和调配的药物。
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组合,以增强药效或减少药物毒性。
中药学基础知识在中医药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物组分和药理作用,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更科学的支持。
然而,中药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药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分析中药的药物组分和药理机制,为中药的再研究和研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总之,中药学基础知识是掌握中药学科的基础。
了解中药的分类、药物组分和药理作用对于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基础知识-中药学
一、药性理论:四气:1.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2.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五味:1.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升降浮沉:1.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2.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归经:1.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2.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毒性:1.毒性的含义2.正确对待中药的杜兴国3.引起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4.掌握药物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二、中药的配伍和用药禁忌:中药的配伍:1.配伍的意义2.配伍的内容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药禁忌2.妊娠用药禁忌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三、中药的剂量与用法:剂量: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用法:1.特殊煎法,2.服药法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解表药的功效7.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五、清热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清热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清热药的功效7.各类清热药的适应范围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土茯苓、鱼腥草、大血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泻下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泻下药的功效7.各类泻下药的适应范围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七、祛风湿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7.各类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伸筋草、海风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祛风湿热药:秦艽、防己、豨莶草、雷公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狗脊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九、利水渗湿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7.各类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利水消肿药: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香加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利水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温里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一、理气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荔枝核、香附、薤白、大腹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二、消食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三、驱虫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伪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四、止血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止血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止血药的功效7.各类止血药的适应范围凉血止血药: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血余炭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五、活血化瘀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功效7.各类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六、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7.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旋复花、皂荚、白前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瓦楞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苑、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七、安神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安神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安神药的功效7.各类安神药的适应范围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远志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八、平息肝风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平息肝风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平息肝风药的功效7.各类平息肝风药的适应范围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罗布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息风止痉药: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九、开窍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补虚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补虚药的功效7.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饴糖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补阳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冬虫夏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龟甲、鳖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一、收涩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收涩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收涩药的功效7.各类收涩药的适应范围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敛肺止汗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肉豆蔻、赤石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固精缩尿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二、攻毒杀虫止痒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蜍、大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三、拔毒化腐生机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铅丹、炉甘石、硼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中药学 主治医师必背
中药学各章节必背第一单元药性理论一、四气1.四气,又称四性。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
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黄芩、板蓝根等有清热解毒作用;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附子、干姜等有温中散寒作用。
寒热不明显者属于平性药------甘草、山药。
2.四气的作用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1.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2.五味的作用(1)辛:能行、能散、能润,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能行——行气药、活血药——气血阻滞之证。
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
能散——解表药——治表证,如苏叶发散风寒。
能润——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
(2)甘:能补、能缓、能和,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
滋养补虚-----正气虚弱。
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
缓急-------制止疼痛,治身体诸痛。
如饴糖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调和药性、中毒解救。
蜂蜜、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石中毒。
(3)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生津。
收敛固涩------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
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生津------乌梅、五味子生津止渴等。
(4)苦:能泄、能燥、能坚,泄热、燥湿、坚阴。
清泄火热-----清热泻火;如栀子、黄芩清热泻火。
泄降气逆-----下气平喘、降逆止呕,杏仁降泄肺气,枇杷叶降泄胃气。
通泄------通利大便;大黄泻热通便。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第五章中药的性能(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中药的性状: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
一,四气中医学认为,病证寒热根本上讲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而引起的。
四气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物的温热寒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发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二,五味确定“味”的主要依据:1,药物的滋味2,药物的作用五味的意义:1,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2,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特征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甘:能补,能缓,即有补缓、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能泄,能燥,广义通泄、有降泄、有清泄、燥湿等作用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降浮沉之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物都是沉降的。
四,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不知经脉而用药,其失也泛”。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用药时也不能拘泥于归经,应考虑脏腑经络间的关系。
“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五,有毒无毒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中药学基础知识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
中药学基础知识——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薛玲第一部分概述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中药是以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尤以植物为多。
故传统的中药专著称之为“本草”。
我国地域辽阔,跨寒,温、热三带,天南地北,平原,高山,丘陵,盆地,各处有着非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世界著名的天然药材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目前使用的中草药已达五千多种。
一、中药药性中医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
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用药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等。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性”。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两类不同的性质。
温与热,寒与凉是性质相同仅在程度上的差异。
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是古时医家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一般属于凉性或寒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温性和热性。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原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逐渐发展为利用医疗作用来说明药物的味,“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古人在长期尝试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对疾病产生不同的作用;相同味道的药,其作用也有相近和共同之处,而后逐渐演变成中药药性的五味。
然而,中药的味,其实也是其所含化学物的滋味。
如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大多具有苦味,由于生物碱类物质大多具有良好的治病疗效。
含一些无机盐类如钠、钾、钙、镁的药物大都具有咸味。
中药学基础课件
中药学基础
一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是从不 同的角度反映药物作用特性的性能;而毒性则 是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反映药物的另一特性。
它们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 性能的重要内容。
•中药学基础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
配伍: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用 药为目的,按照一定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 配合应用,称为中药的配伍。
饮食:
n 痛风患者——忌饮酒及过食高蛋白食物; n 胸痹(冠心病)、高血脂等患者——忌过食肥肉、
脂肪、动物内脏及酒等 n 糖尿病患者——忌食含糖量过高的食物; n 脾胃虚弱患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坚硬的
食物; n 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腥臭及辛
辣刺激性食物。 n 寒证忌服生冷食物;热证忌服辛辣温热和油腻食物。
n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 肠作用。咸味药能伤脾胃,脾虚便溏者 慎用。
•中药学基础
中药学基础
一 中药的性能-五味
辛 发 散 行 气 血, 甘 补 和 中 缓 急, 酸 涩 收 敛 固 涩, 苦 有 泄 燥 之 功, 咸 能 软 坚 泄 下, 淡 能 渗 湿 利 尿,
•中药学基础
中药学基础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特殊煎煮方法
3 包煎药:
(1)种子类如葶苈子、车前子、菟丝子。 (2)花类如辛夷、旋复花等。
4 另煎兑入:
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冬 虫夏草等。
•中药学基础
中药学基础
二 中药的应用-特殊煎煮方法
5 熔化服用药:
将药物直接放入热的药液中熔化后服用。常见的有玄 明粉、芒硝等
2021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中药学——第三单元 药性理论
所谓药性理论,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性——性质、特征、特性能——功能,相当于功效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细目一四气要点一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寒凉药:清热药、发散风热药、攻下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凉血止血药、补阴药;峻下药、平肝潜阳药。
温热药:温里药、发散风寒药、温经止血药、补阳药;祛风湿药、化湿药、行气药、开窍药、补气药。
要点二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为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提供药理基础细目二五味要点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①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大多具有辛味①辛:能散、能行发散--外感表证(薄荷);行气--气滞证(橘皮);活血--血瘀证(川芎);②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调和、缓急等作用。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制止疼痛的药物大多具有甘味。
补益--虚证(人参);缓急止痛--拘急疼痛证(芍药);调和药性--用在复方中(甘草);缓和毒性--配伍有毒药物(大枣)③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等作用。
一般敛肺止咳,收涩敛汗,涩肠止泻的药物大多具有酸味。
④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清热泻火、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祛湿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的药物大多具有苦味。
清泄、降泄、通泄⑤咸: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坚散结的药物大多具有咸味。
软坚散结--瘰疬,瘿瘤(海藻);泻下通便--便秘证(芒硝)。
⑥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等“淡附于甘”⑦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涩止血等。
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一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药性升浮--多具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多具酸苦咸涩味和寒凉之性。
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
008中药学基础-药性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1时 33分20.12.2001:33December 20,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2月20日星期 日1时33分35秒 01:33:3520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时33分35秒 上午1时33分01:33:3520.12.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2020.12.2001:33:3501:33:35Decem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20日上午1时33分 20.12.2020.12.2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2月20日星期 日上午1时33分 35秒01:33:3520.12.20
②逆其病势。
第四节 归经
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 用部位。
归—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 2.归经的应用
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还要注意结合 其它药性。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2020.12.20Sunday, December 20, 2020
1. ⑸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
2. ①苦泄——通泄—通实邪—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3.
降泄—降逆气—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4.
清泄—清火邪—清上焦、中焦、下焦湿热等。
5. ②苦燥——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
6.
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
7. ③坚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
中药药性及应用分类表
*浮萍
辛寒,肺膀胱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证,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3.水肿,小便不利。
*木贼
甘苦平,肺肝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风热目赤,翳障多泪。2.便血,痔血。
第二章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1、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证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
苦辛,微寒,肝胆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1、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2、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4、用于疟疾
升麻
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
桑叶
甘苦,寒;
肺肝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证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菊花
辛,甘,苦,微寒,肺肝
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初起,发热头痛2、用于目疾3、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4、用于疔疮中毒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药名
性味
功效
临床应用
麻黄
辛、微苦,温。肺膀胱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表实证2.用于咳喘实证3.用于风水水肿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酸味
能收——收敛 能收——收敛 —— 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
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 生津 等作用。 等作用。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①四气五味 ②药物的质地轻重 ③炮制 ④配伍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的药性,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的药性,可以指导临床正 确的选择用药。 确的选择用药。 临床意义: 顺其病位。 临床意义:①顺其病位。 ②逆其病势。 逆其病势。
第四节 归经
1.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 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 用部位。 用部位。 归—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 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 2.归经的应用 2.归经的应用 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还要注意结合 其它药性。 其它药性。
⑵甘味
能补——补益 能补——补益 —— 能缓——缓急止痛 能缓——缓急止痛 ——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调和药性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 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 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 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 或四肢挛急疼痛。 或四肢挛急疼痛。
⑹咸味 能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 能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瘿 —— 的作用 瘤。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便秘。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便秘。 ——咸味有泻下的作用 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的作用。 ——即有渗利水湿的作用 ⑺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的作用。 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 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
第三节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的概念: 1. 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 作用的趋向性,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 作用的趋向性,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 升——上升提举 作用趋势向上 ——上升提举 降——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 ——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 浮——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向上)。 ——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向上)。 沉——向内收敛固藏、泄利二便,作用趋势向 ——向内收敛固藏、泄利二便, 向内收敛固藏 内(下)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扶正祛邪, 消除病因 , 扶正祛邪,消除病因, 中药治病基本原理 扶正祛邪 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差现象, 阴阳气血偏差现象 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 纠正 阴阳气血偏差 现象 , 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 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 中药的药性——药物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 药物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 中药的药性 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概括。 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 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概括 。 药性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四气、 五味 、 升降 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 药性理论 基本内容包括四气 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 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2.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2.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凉药 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温热药 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
3.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3.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一般具有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等作用 一般具有
2.五味的作用 能散—— 发散;能行—— 行气、 ⑴辛味 能散—— 发散;能行—— 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 辛散:辛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 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 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 发散表邪的作用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 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 行气 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 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 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⑸苦味: 苦味:
能泄、能燥、 能泄、能燥、能坚
①苦泄——通泄—通实邪—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苦泄——通泄—通实邪—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通泄 降泄—降逆气—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降泄—降逆气—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清泄—清火邪—清上焦、中焦、下焦湿热等。 清泄—清火邪—清上焦、中焦、下焦湿热等。 ②苦燥——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 苦燥——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 ——燥湿作用 寒湿证 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 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 湿热证 ③坚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 坚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 ——即泻火存阴 坚阴是泻火的结果。 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 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 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
第一节 四气
1. 四气 药物寒 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大寒、微寒)和凉——属阴 凉弱于寒。 大寒、微寒) ——属阴 凉弱于寒。 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 温弱于热。 大热) 微温)——属阳 温弱于热。 平性——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 平性——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 ——药物寒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阳热证——用寒凉药 阳热证——用寒凉药 —— 阴寒证——用温热药 阴寒证——用温热药 —— 寒热错杂证——寒热药并用 寒热错杂证——寒热药并用 ——
第二节 五味
1. 五味 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 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 五种。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五种。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 淡味 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 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