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语言(完整好用)
古诗词简短鉴赏
古诗词简短鉴赏
古诗词简短鉴赏如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鉴赏: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夜思乡的场景。
月光洒在床前,让人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乡。
诗人通过举头望月、低头思乡的动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诗人通过“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辽阔和壮美。
而“欲穷千里目”则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更上一层楼”则暗示了只有不断努力、攀登更高峰,才能看得更远、更清晰。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对一首诗的鉴赏
对一首诗的鉴赏
“春夜喜雨”诗歌鉴赏:
《春夜喜雨》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诗篇描绘了春雨的夜晚,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悦和赞美。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春雨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出春雨仿佛知道时节,在春天到来时才降落的独特景象。
这种表达方式,赋予了春雨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春雨的美丽和神奇。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继续用拟人的手法,将春雨赋予了更加生动的形象。
“潜入夜”和“细无声”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雨悄悄来临、默默滋润大地的美丽景象。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春雨的温柔和细腻,同时也传递出了春雨对万物的深深关爱和无私奉献。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一片漆黑的夜色与江船上明亮的灯火形成对比,进一步凸显出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这种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春雨的美丽和神奇。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后带来的美丽景象。
春雨滋润了花朵,使它们更加娇艳欲滴,锦官城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春雨的巨大作用,同时也传递出了诗人对春雨的深深赞美。
整首诗篇通过拟人、对比和想象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美丽和神奇。
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春雨的深深赞美和热爱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语言(整理)
“沙鸥”在茫茫天地间飞来飞去,栖止无定,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沉痛、悲愤之情。
01
02
例3.分析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02
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像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到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通过想像,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你能补充出来吗?
01
02
01
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分)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
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解析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 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①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 “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 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 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 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僧齐己曾写《 早梅 》:前村深雪 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把 “数”改为 “一”,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①同意②一,一枝;数, 几枝③昨天夜里一枝梅花开放 ④ “一枝”方能照应“早 梅”。
注意:
1、关键词类 2、诗(词)眼类
1、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怎样统领全篇的 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哪 个字可以统摄全篇?
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 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 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 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夜 归 (宋·周密)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专题三 第2讲 现代诗歌简答题之赏析诗歌语言——全分析,深挖掘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返回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为两层,对比了两个海员的对话; 第二节揭示海员话中所包含的意蕴,表层是两个海员的不 同心态,深层则涵盖世间所有人不同的人生态度。 B.这首小诗的主体内容是两个海员富于形象的话,这两句话 又由两个象征性意象“浪花”“喧哗”组成。诗人正是通 过对两种盼望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一代海 员的思想情怀。 C.起锚时洁白的浪花,终会迎来抛锚时铁链的喧哗。对这段 完美的航程通过截取“起锚”“抛锚”两个瞬间场景来 写,准确精练地写出海员的心情。独特的视角,使这首诗 具有了新鲜感和表现力。 D.这首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海员们为什么一个“盼望出 发”,一个“盼望到达”,诗人没有说,他在“出发”和 “到达”之间留出了空白,让读者用想象去填补。
第2讲 现代诗歌简答题之赏 析诗歌语言
——全分析,深挖掘
目录
CONTENT
01 课前题点建模
有的放矢,题点归纳
02 课堂攻关克难
纠正偏差,精讲点睛
03 课后能力训练
习题遴选,高效培优
返回
01
课前题点建模
有的放矢,题点归纳
返回
[题型构建]——思维提示,题型自悟
返回
一、(2020·新高考模拟山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 题。 (16 分)
现代诗歌简答题之赏析诗歌语言全分析深挖掘0201目录content课前题点建模有的放矢题点归纳课堂攻关克难纠正偏差精讲点睛03课后能力训练习题遴选高效培优返回返回01课前题点建模有的放矢题点归纳返回返回题型构建思维提示题型自悟返回返回一2020新高考模拟山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返回返回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在苏格兰高原返回返回1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 使用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 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步骤一)“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 形单影只”的意思。 (步骤二)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 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步骤三)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 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 题更加鲜明。
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另外注意:炼句型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简析句意 2、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 (意境、情感) 3、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 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细字,脉脉绵绵,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 细密。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 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 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 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 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 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 耐人寻味之处。
古代诗歌鉴赏之
语言鉴赏(炼字)
•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教学目标:
• 1、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 键字词。 • 2、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 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第二节鉴赏诗歌的语言(安徽专用)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
第四章
古代诗歌鉴赏
思维热身
【原文】 用晦而明 寓清于浊 以屈为伸 真涉世之一壶
藏巧于拙
藏身之三窟也 .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古代诗歌鉴赏
【译文】
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也不
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也不可锋 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也不可太自命清 高,宁可退缩一点也不可太积极冒进,这
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这才
是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古代诗歌鉴赏
【赏析】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懂得
了智与巧、愚与拙,也就真正理解了生 活.从而掌握了进和退、屈和伸、实现 自我和保全自我的关系.一个有才华的
人想保护好自己而不遭受别人的打击,
就要做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以退为进,
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顿
挫等)。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古代诗歌鉴赏
命题特点 纵观近几年安徽卷的诗歌语言的考查,
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 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 体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
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
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 刻.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 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尽”字, 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
杜荀鹤《山中寡妇》“桑柘废来犹纳税,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古代诗歌鉴赏
田园荒后尚征苗”中的“犹”和“尚”字,深 刻地揭示了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 田园荒芜,而官府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照
(完整版)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一、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二、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三、常见的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具体又可以分为下面四种。
以乐景衬哀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以乐景衬乐情: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以哀景衬乐情: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以哀景衬哀情: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情景交融: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的区别:借景抒情:在这种抒情方式中,景物是描写的实体,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
读者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客观景物明显地涂染上了诗人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
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 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 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作业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 “何数处”渔二字歌的起艺?术孤效灯果隔。(远6分汀) 。
译文
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 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 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分析其效果(作用)从诗歌语言运用的目的来看,主要有以下5个角度:
分析角度
作用效果
(1)从“描物”的角度分析 看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
(2)从“造境”的角度分析 看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 (3)从“写人”的角度分析 看该字在凸现人物性格特征方面的作用 (4)从“抒情”的角度分析 看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从“艺术”的角度分析 分析该字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的作用
注释 ⑴礼部: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及学校贡举的政令。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 ⑵紫殿:指京都贡院。暖吹:暖风,指春风。 ⑶席:犹言列坐。 ⑷衔枚:古代军旅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⑸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先德行:以德行为先。 ⑹列爵:分颁爵位。此处代指官职。公卿:指执政大臣。 ⑺衰病:衰弱抱病。耗:无,尽。 ⑻赖:幸亏。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识鉴: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
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 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 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
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声声慢(寻寻 觅觅),联系词的内 容,分析上阕中叠词
的妙处。
类型 数词
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炼句
一、考情概览
二、炼字
•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 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 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 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 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三、赏析“诗眼”
• 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是 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 眼”和“篇中眼”。
• 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 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诗 内容的。
• 赏析时从多角度进行:a.最生动,最具活力。b.最能营 造意境。c.最易统摄全篇。d.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
3、答题步骤
•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 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几个 角度。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之语言一、炼字(词)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
鉴赏的方法是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1.炼动词《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问:你认为这首诗后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解析:这首诗后两句的“诗眼”分别是“侵”和“拂”。
“侵”指云光追逐诗人的足迹,不仅写出了夕阳下诗人一步一步下行的情景,也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散的过程。
“拂”字增强了动感,写山色好似轻拂诗人衣衫,描写出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
(释字义,描景象)这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云光山色获得了生命,表现了他们对诗人眷恋不舍的深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表感情)2.连形容词《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问:对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解析:绿活用为动词,是“使……变绿”的意思。
这使很抽象的色彩顿时化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释字义)“绿”字表现了在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的野草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
仿佛春风一过,江南大地便万物复苏一般。
(描景象)“绿”字更好地写出江南春天时节家乡的美丽景色,诗人借以此景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感情)3.炼副词《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解析:“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释字义)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描景象)“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表感情)4.炼形容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语言鉴赏(含解析)
诗词鉴赏:诗歌语言鉴赏(共20题)一、复合题(共20题)古往今来文人描写“春”,由于观察感受细致入微,创造了许多佳句。
试从赏析诗句表达诗人感受的角度,写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调动的是哪种感官。
(1) 春风又绿江南岸(2) 两个黄鹂鸣翠柳(3) 踏花归来马蹄香(4) 一枝红杏出墙来(5) 处处闻啼鸟(6) 天街小雨润如酥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 “窈窕”“寤寐”分别是什么意思?(2)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一句做简单赏析。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 第2 节中,诗人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2)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的“点”能否改成“亮”或闪”?为什么?(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阅读《七律·长征》一词,完成问题。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对偶借代B.比喻对偶夸张C.对偶夸张拟人D.夸张拟人借代(2)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
思的原因:独上江楼
思 思的环境: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 在
思念 惆怅
人 落寞
非 凄清
寻 找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诗
赠汪伦
眼
李白
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法
深
潭水之深
友谊之深
例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规范参考答案】 ①“斗”为“相争,相斗”之意,写了江流曲折回转, 两岸石崖对峙相斗, ②“攒”为“聚集,聚拢,集中”之意。写了太阳尚 未出山,群峰聚集在一起。(释含义、结合诗句释义) ③“斗”和“攒”两字,都运用了化静为动(拟人) 的手法,“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两岸崖石耸立对峙 相斗的形态,体现了江崖陡峭之势;“攒”生动形象 地刻画出群峰集聚一起的姿态,使画面生动鲜活。 (手法+效果)
诗
旨的字词句。(表情、达意)
眼
”
③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之窗 口。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赵嘏(jiǎ)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诗歌鉴赏 之语言
炼 字
考点阐释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诗眼题)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什么是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 的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 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 事物或表情达意。
诗歌鉴赏之语言赏析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望江东 • 黄庭坚 •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 ②,又还是、秋将暮。 •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步骤 温馨提示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 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 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 南 浦 别 • 白居易 •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打起”“ 莫教”是口语词,“黄莺儿”是儿化音,活泼生动,纯口语的 表达,显出女子的纯真之情,娇憨之态,不落俗套。“啼时惊 妾梦,不得到辽西”质朴的语言表明女主人公打黄莺是因为它 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 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 • • •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简要分析。
答题示例: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题思路:①用一二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 诗中有关语句 ,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有时需要指 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 “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 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王勃《滕王阁序》 “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 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 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阴铿写送 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 行迟到,只见“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虚 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 词“空”“已”若不经意进入诗中,对于描画诗 “轻”比“快”又更形象。 人惘然若失的情状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
(完整版)诗歌鉴赏角度
一、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
······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4、爱民人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二、鉴赏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就要懂 得诗歌语言的特点,懂得诗歌 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 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 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诗歌语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
形象性、精炼性、跳跃性的特点。
精炼性
• 为了使诗句紧缩、精炼和符合格律的要求, 古代诗歌往往会省略句子成分。 • 比如: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省略主语、谓语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省略谓语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省略宾语 •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省略介词 动词和介词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
(4)明快
明白晓畅—— 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5)悲壮慷慨、寂寥苍劲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 •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 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6)豪迈雄奇
• 其特点是奔放直率而有气势。 •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 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 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 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问答情境,诗人情感……镜头之间 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 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 补充完善。
跳跃性
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如果遇到按 字面语序读不通,读不懂,就应考虑 是否倒装。倒装的形式有:
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主语后置。 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声律的需要 ⑵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主谓倒装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鲜明地突出“香稻”与“碧梧”两个意象, 从而写出京城风物的美好 ⑶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宾语前置 香雾湿云鬟, 清辉寒玉臂。 突出“湿”“寒”二字,就凸现了妻子望月 时间之久,忆念情感之深的痴情形象。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诗眼”分别是“咽”、“冷”。 毒龙:指世俗欲念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 似乎显得阴冷。(解释、描述景象) 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 ( 手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 寂的景象(意境,即作用)。
表颜色的词
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 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 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 明亮的雨珠,又笼在乳白的晨雾之中,再 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描绘了一幅有声有 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映衬, 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 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态, 表现出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 “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 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啼哭。诗人采 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 难舍的深厚感情。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 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清新淡雅—— 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2)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 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题型:诗中的“诗眼” “关 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闲,诗中写栖碧山桃花源般的美景和作者 笑而不答的闲适态度,表现作者对安闲环 境,悠闲生活,闲情情志的追求 。
•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又”,在诗中指不止一次。(步骤1) 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无限的愁苦 与无奈。(步骤2)一个“又”字更加表达了 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步骤3)
叠
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 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炼动词
• 1、感受此动词的本身特点,再联系诗句进 一步想象体味此动词体现出什么效果。 • 2、一般的效果有:化静为动、更显活力、 充满生机、赋予人的灵性(拟人)、使某物 具有人的情感等。 • 如果是使动用法还应点出来:展现了某个 变化过程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 来临中这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出来,把看不见的 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 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 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1)阐释诗句意思,描绘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某词或写 法)简析。 (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注释: ①将:行,流过。
•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 答:交情。本诗围绕交情展开描述,诗人用 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 复回,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 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和 “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 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3年)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_________________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 (7)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 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 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 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 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登高》就是 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8)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 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 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陶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 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明净绚丽——清丽俊逸 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练 习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遥望孤城玉门关。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一月夜飞渡镜湖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花重
练 习
• • • • • • • •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
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 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答:“朝”“岁” 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 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 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至分辨不出春 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 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炼形容词
炼副词(06江苏)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 [元]魏初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 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 了,儿女团圞②夜煮茶。 •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②圞:团聚;团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 到)湘江北去
“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 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 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委婉含蓄—— 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课堂示例
春 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