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探究性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精编版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学科。
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一、科学教学应该以探究性教学为主1.以前的《自然》只是将知识汇编成一本书,老师按照书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给学生以结论而不是学习的方法。
但现在的《科学》则不然,课文不再明说,而激励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来解决问题,如此一来,课本的作用就不再只是汇报前人的经验,而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
同时课本还制定了一些记录表格,让学生去填写,督促学生坚持观察,训练他们的耐性。
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的东西挑战。
因此,探究教学法是科学课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
老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
教师作好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的研究活动更加深入,更接近科学。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
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
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
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探究性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浅谈探究性实验教学在科学课的运用(论文)
浅谈探究性实验教学在科学课的运用单位:大安镇中心小学姓名:赵显宾邮编:064108一、产生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教学形式的发展,更不适应学生的发展,于是课程改革出现了,而各种教学方法就接踵而生。
而在科学课改革中,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教学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基础上进行较多的思考的讨论,而教师则根据教学要求的学生知识水平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方案,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科学是以探究活动为中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就精心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启发学和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科学启蒙的目标。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过程其结构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能否提出问题,是创造力高低的表现。
好奇心人皆有之,而小学生的好奇心更为突出,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提出的问题是教师通过实验、游戏等方式,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研究。
教师对学生提出来的所有问题进行筛选,有价值的进行探究,没有价值的,要给予提出问题的学生以鼓励,这点很重要,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对提出问题和进行独立探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示范地提出与学生思维水平相吻合的问题供学生探究。
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直截了当地提出。
例如:《水到哪里去了》一课就可以提出,一碗水过了一段时间为什么变少?水没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如何使水没的慢一点?又如何使水没的快一点?防止蒸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而加速蒸发又可采用什么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课题研究论文: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147890 基础教育论文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前言小学科学是科学的启蒙课程,是科学学科学习的基础,通过小学科学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探究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学模式老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不愿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愿主动思考,学习效率也不高,无法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
除此之外,每天进行按部就班的学习,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探究的深度不够,会产生疲惫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为形成探究思考的习惯,为培养出探究思维。
在此情况下,教学模式又较为单一,教学步骤固化,学生在课堂之初,就知道下一步老师可能要求做什么,没有丝毫新鲜感,影响了教学效果[1]。
第二,学校缺乏探究设备,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设备不足的问题,学校对科学探究设备的重视性不够,只够买教师要求的,上课必备的探究设备,对于真实能够提升学生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探究思考的设备不会进行购买,且部分学校存在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多名学生共用一台设备,大部分学生无法亲自试验探究,无法思考。
第三,科学探究的效率较低。
科学探究效率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发展缓慢,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探究意识不强,缺乏抽象思考能力,因而,学习效率较低,需要恰当的引导。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较差,只是看热闹式的学习,不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只注重实验的结果,无法真正培养探究兴趣,也不会具备探究精神,科学研究效率较低,无法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除此之外,教师缺乏恰当的引导,对学生缺乏关心,还会影响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学生无法与教师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无法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启发性教学,通过启发性教学,能引导学生思考,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意识的目的,促进科学探究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探究性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l通用版
探究性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摘要】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在探索中学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运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潮头,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每一个生活在在科学技术高速开展时代的人,从小就应该明显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每位教学工作者的心中。
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根底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一、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教师指导的探究实验——教师的扶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
但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开展。
把单纯的演示性实验变为由教师指导的探究性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些缺乏。
例如:在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中的?煤的别离实验?。
以往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在前面单独实验,边做边说明。
学生是很感兴趣,但总是感觉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
因此,我将这一局部实验内容,设计为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动手操作。
在实验的过程中,小组间进行观察、讨论,最后再进行全班的讨论和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和以往的实验比拟起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有了自己观察、讨论,理解的也比以前要容易多了。
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创造力也有了发挥的地方。
二、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增加实验的探究性——教师的放有人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科学探究是必要的。
因此,科学探究不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途径。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是学生理解自然,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探究式教学活动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质疑和了解科学发展的良好习惯。
标签: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运用引言目前,小学科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副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科学课程总是被所谓的主课堂所占据,更不用说实验教学了。
然而,近年来,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科学实验室建立,科学课程也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科学成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科学课堂慢慢被重视起来。
当用科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时,总会有一些学生无法认真对待实验,缺乏思考能力,仍然保持警惕。
学生参与率较低,相互之间的合作不够。
例如在小组讨论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忽视老师和同学的讲解和帮助,不想参加活动。
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缺乏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了正常的实验教学。
此外,还有一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进行协助,但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和支持。
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必然导致推广实验的结果不理想。
笔者认为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过程性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索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加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基础科学知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科学探究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
为了让学生重视科学实验课并并且用心探讨活动,笔者认为应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科学课堂中应用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题。
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形成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从科学探究的概念和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和方法,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科学探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和实践难点方面进行了讨论,揭示了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
展望未来,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有望为培养更多对科学感兴趣并具有实验能力的学生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运用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意义、方法、案例分析、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实践难点、前景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科学探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等步骤,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1.2 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为孩子们打下科学学习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科学教学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拓展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将来走向更深层次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科学探究的概念和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定义、方法、实践案例、优势和挑战。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揭示了科学探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结论部分总结了科学探究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并展望了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前景。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更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未来的科学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定义、方法、实践案例、优势、挑战、意义、前景1. 引言1.1 科学探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是指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对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活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2 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小学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帮助他们建立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通过科学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科学知识,了解世界万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力和思维能力。
科学教学注重实践操作和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教学应该重视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综合素质,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探析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小学教育中,科学课程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通过科学的教学,可以增强孩子的探索精神,提升孩子的科学素质,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科学探究为切入点,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改革与改进,使学生以更加乐观的心态、更加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科学,以更加严谨的科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不失为一条正确的道路。
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及时、合理地改进教学手段,通过对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优化,更好地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记忆科学知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关注程度。
所以,老师们可以从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着手,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对科学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运用引言在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帮助小学生逐步提高与科学学科有关的科学素质和基本能力,这是新时代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新的发展趋势,也是新时代小学科学教师的职责与担当。
在小班课堂上,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考能力和自律能力。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对其进行分析,让他们能够在原来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际的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并对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解决。
一、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科学探究指的是利用科学的途径、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来对科学的知识展开理解和分析,并将其理论掌握,从而达到对理论知识的自我吸纳,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理论知识合理地应用。
探索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更印象深刻地掌握知识,并在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别人想法中的闪光点,并加以借鉴和利用。
而且,通过科学探究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
(二)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能否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应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将科学探索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从而更好地养成学生的科学教育行为和科学素质。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64·在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改革要求,即在教学目标制定上、教学方法创新上以及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从而实现对于自主探究性人才的培养。
基于此现如今的小学科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更加广泛地运用到高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开始注重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主能力的培养,开始强调科学化的教学时效性,从而推动着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现如今我们更是需要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更加深入以及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科学探究的特征其实科学探究本身应该是具备有以下几点特征的,其一就是本身需要具备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就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猜想、假设以及解决方法上不进行限制,让学生充分的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能够否定学生在这个过程的大胆想法,应该要引导他们保证探究的热情。
其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全力,让学生能够从问题假设、猜想到验证都以一个主体参与者的形式进行,这样学生的想法才能够得到尊重,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够得以激发。
其三就是在教学中更多地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深度的研究,不断地去展现自己在探索研究上的天赋。
这其实才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取得的学科教学效果。
二、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1.鼓励质疑科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打破桎梏和传统的学科,因此科学教学应该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去质疑,质疑一切自己觉得应该质疑的问题,当然质疑不是目的,质疑的本质是需要去探究,而小学学生本身好奇心强,正是愿意探索,不断地去发现问题的年级,因此在开展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更应该引导学生以质疑作为学习的开端,不断的去提出自己的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自己进行探索研究。
但是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在这一点上是比较忽视的,他们往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否定或者无视,对于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则不愿意进行解答,由此导致的就是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受挫。
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本文探讨了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现状。
首先介绍了探究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具体的运用方式及其对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探究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探讨了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整体来看,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小学科学教学、运用方式、影响、挑战、应对策略、案例分析、意义、发展前景、建议、展望1. 引言1.1 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通过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果。
探究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通过探究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知识,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重要的是,探究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教学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1.2 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现状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的直接教导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学生被passively 接收知识,缺乏对科学现象的自主探索和实验实践。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知识点的零散性,缺乏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学生容易陷入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泥淖中,导致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的降低。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科学探究是一种通过实践和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的实例。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他们亲自种植花草,并记录下每天的观察结果。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通过设置问题和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比如:“为什么铁制的东西容易锈蚀?”然后带领学生们设计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防止铁制品锈蚀,然后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个关于火的探究活动。
学生们可以观察火的形态和特点,了解火的危险性和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一个关于物体重量的实验。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不同的物体,然后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和测量,来判断它们的重量。
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并通过讨论来达成共识。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科学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领域,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探究教学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探究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它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目前对于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及其效果,为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有利于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认识能力。
探究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情感管理能力。
最重要的是,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研究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原理和具体应用,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客观评估探究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科学探究是指通过实践、观察、实验和探索来发现科学知识和规律的过程。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被广泛运用,因为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从科学探究的定义、特点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科学探究的特点是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实地观察、文献检索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科学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
这种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到科学知识的乐趣和魅力。
科学探究活动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来设计不同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实地考察、自然观察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学习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观察各种不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又如,在学习动物的适应环境能力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者野外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状态。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仅深化了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科学探究还可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等一系列科学探究过程,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法,观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来找到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
而且,这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将来在科学领域中更好地进行研究和创新。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学科教学过程融入了更多的创新理念与有效手段,小学科学教学也不例外。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式,确保学生在了解课本知识基础上,还是可以借助实践,增强生活以及科学的联系,从根本上实现小学生综合化成长。
本文就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运用根据新课程要求,需要对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体系等实施全面改革,致力于培养探究型人才[1]。
在这个教学背景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具体来说,科学探究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并正确解释科学现象,进一步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借助实践活动对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剖析,最终顺利解答相关科学问题。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期间的有效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科学思维,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科学能力。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教育模式必须要多样化,教师不仅要丰富教学方式,而且还要学会采用多种途径开展科学教育。
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育期间存在教学模式单一以及教学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小学科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推动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
具体来说,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应该从小就培养其品学兼优的能力,若小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则教师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
从某种程度上讲,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教师,借助学生兴趣以及爱好,发挥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不依靠家长以及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就能够提升学习效率[2]。
第二,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社会的发展,给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小学生学会日常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全身心发展。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摘要:探究既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继而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同时还应通过课外延伸,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而获得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并最终形成科学素养。
本文就对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科学;问题;实验;延伸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以学生更多的知识和应试技巧,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低迷,课堂教学质量不佳。
为从根本上扭转传统小学科学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教师就应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亲自感知科学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以获取深层次体验,形成科学素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低耗”。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才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提供可能。
基于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妨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学的具体内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将学生引入其中,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急于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以便为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浮和沉》这课之初,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之中,我立足现实生活提问道:“同学们,如果你不小心把皮球踢进树洞里了,树洞很深,洞口又很小,用手拿不出来,这时你会怎么办呢?”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很多学生都凭借生活常识和自身经历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
在这之后,我继续说道:“刚刚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可以向树洞里灌水,想一想,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呢?”这样,通过在课堂教学之初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而且还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探讨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小学教育中,科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其不仅能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在提高小学生科学技术知识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创新和改变教学理念,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然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与思考。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运用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将科学学科的特点与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去掌握知识和规律,进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学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下面就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进一步探讨。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及其概念的界定(一)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科学课程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一些与生活及周围事物有关的浅显科学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
养成敢想、敢做,不断创新的学习态度,亲近自然、爱护自然,学会保护资源和环境,关心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二)科学探究的概念界定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来获得知识、理解和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和实践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方式的各种活动。
2、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特征包括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初步形成解释、解释与评价及论证发表五个方面。
二、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存在读科学、背科学等现象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教师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甚至只要求学生从课堂和课本中去学科学,而不是通过实践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1]。
(二)科学学科探究的形式化和简单化科学学科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简单化、演示化探究方法,很少有学生会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或结论,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都不足,更少有学生提出不一样的学习方法。
(三)混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概念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还是不能被忽视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为学生提供指导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的众多课程中,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这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等多种个人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改以后,传统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不足逐渐显现,教师只有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通过完善教学模式以及提升教学能力来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发展。
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际,以科学探究教学方法为例,探索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教学策略;能力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教学模式单一,通常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教师按照教材呈现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单向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整体教学偏向于理论化,学生无法感受到科学这一课程中的乐趣。
其实,小学科学教学并不是考试课程,这本应该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门课,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安排学生对相关的内容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妙结合生活探究知识,在亲历探究中提升素养仔细研究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我们能够发现其实教材中存在着的很多内容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编者编写这些内容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没有从这一目的出发,教师过分注重对科技相关科学内容的讲解,如宇宙、太阳系等,这些内容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遇到,但机率较小,学生无法在自己的生活中真正触及到。
这种教学模式就导致学生认为科学就是科学研究,不是我们现在能够完成的,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不密切。
另外,教师在讲解一些贴近生活的科学内容时,也没有将其与我们的生活进行联系,过于将科学高大化,使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了陌生感。
传统教学方式非但没有拉近学生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反而增加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因此,我们在利用科学探究方式时,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探究科学知识,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内容,使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亲切感,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慢慢地养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探究式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和素质教育的日益发展,被日益普遍地使用于教学过程中,以训练学生的独立、协作和实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成为了当前许多学校教师们要进一步思索的课题。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应用研究引言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作为小学阶段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在培育与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难以取代的功能。
探究型课堂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和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来帮助学生了解内容的实质、把握认识原理的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学校科研教育活动中是新课改的基本特点,也有助于促进科研教育功能的发挥,推动学生技能的提高和整体素养的成长。
一、小学科学探索式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一)研究课题的研究忽视了他们的现有理论和实践在现实的研究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师一般都是按照教科书所给出的顺序检查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点,却很少考察学生在课程之外掌握了什么新东西、累积了什么新经验,主观臆断,选择的研究主题没有针对性,不具备相应的研究意义。
其实,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是进行研究活动的基石,所以,教师要深入分析全体学生的实际状况,调整研究目标和探究内容,使选题符合现实。
(二)探究方法过于单一现在为止,绝大多数科学教师在教学上所采用的都是常规的教学方法,即提出课题—作出设想—制定试验方法—进行探讨—得出结果。
但是,科学探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或方式,科学探索本身便是一种持续探究的过程。
这样,许多科学教师不能刻意追求研究项目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以至于有限的教学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缺乏充分的思维发展,不能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三)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差异,是指学生之间由于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接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身体性状上表现出相互差异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
【摘要】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在探索中学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笔者主要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运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潮头,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每一个生活在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应该明显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每位教学工作者的心中。
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由扶到放,逐步培养。
一、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教师指导的探究实验——教师的扶
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
但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把单纯的演示性实验变为由教师指导的探究性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例如:在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中的《煤的分离实验》。
以往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在前面单独实验,边做边说明。
学生是很感兴趣,但总是感觉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
因此,我将这一部分实验内容,设计为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动手操作。
在实验的过程中,小组间进行观察、讨论,最后再进行全班的讨论和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和以往的实验比较起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有了自己观察、讨论,理解的也比以前要容易多了。
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创造力也有了发挥的地方。
二、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增加实验的探究性——教师的放
有人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教学。
在学习中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减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机会。
若换一个角度把那些适合探索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由实验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承担者,在探究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构思,去实施自己的实验。
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验证不同颜色对热的吸收能力的实验,展现了一种探究的思想。
因此我把该验证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探索。
待实验结束后,“为什么人们夏天喜欢穿浅颜色的衣服,而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高斯号货轮是什么原因脱险的”等一系列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亲历探究过程,收集探究信息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是实施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这些探究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乐于实践,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学习方法。
教师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他们观察、测量、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帮助。
例如,在引导学生做“水有浮力”的探究实验过
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
特别是用手向下压浮在水面的物体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反复多做几次,认真体会手的感觉。
在学生验证“下沉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时,可以提示学生用橡皮筋提起不同的物体,观察放入水中后长度的变化,并随时测量、记录皮筋的长度变化,学会用比较的方法验证科学假想,归纳科学结论。
四、将教材中出现的实验问题设计为探究性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现行的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的实验问题而没有实验。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我有意将这些问题设计为探究性的实验。
例如:”光棍树”和睡莲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
由学生自己去猜想和验证。
五、将教材中的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教材中很多的知识点,如一些概念、性质、特征等,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
针对这些,我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学生经过了自己探究活动,不容易理解的也就变得简单了许多。
例如:在教学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风的形成等概念、性质时候,我都把这些设计成了探究性实验来进行。
六、将课内的讨论题和课下的讨论题设计成探究实验的形式
探究性实验不仅局限于课内进行,同样也可以将实验放到课下。
有了充分的时间,学生往往会更有探究的兴趣,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在探索中学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