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复习1
大气复习资料-题库
1、简要分析煤烟型污染与机动车污染的差别。
2、列举大气中主要的气态污染物及其来源。
3、净化NO x 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列举燃料完全燃烧需要的条件并解释“三T ”的含义。
1、电除尘器的优缺点有哪些?2、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3、简述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4、试描述辐射逆温的形成和消散过程。
1、主要的气象要素有哪些?其中对大气污染状况影响较大的有哪些?2、简要分析风速如何影响高架点源对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3、说明正态烟羽扩散模式中各参数的意义。
⎭⎬⎫⎩⎨⎧--++--=]2)(exp[]2)(exp[)2exp(2),,(222222z e z e y z y H z H z y U Q z y x C σσσσσπ 4、净化NO x 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测定单个颗粒粒径有哪些方法?简述每种方法的特点。
2、从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角度,分析NOx 排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3、简述燃料燃烧前脱硫的优缺点。
4、管道系统设计时应采取哪些防爆措施。
1、简述重力沉降室的原理2、简要分析旋风除尘器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3、简要分析SO 2排入大气环境后造成的不良影响。
4、试描述辐射逆温的形成和消散过程。
1、简述旋风除尘器的原理以及优缺点2、影响大气污染过程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哪些?3、如何控制燃烧过程引起的NO X 污染?与控制燃烧过程引起的二氧化硫污染有哪些重大差别?4、简要分析煤烟型污染与机动车污染的差别1、简述文丘里洗涤器的优缺点。
2、列举燃料完全燃烧需要的条件并解释“三T ”的含义。
3、石灰/石灰石湿式烟气脱硫工艺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4、湿法钙质吸收剂脱硫过程中,pH 值是重要的操作参数,试分析它对吸收洗涤塔操作造成的可能影响。
1、简述电晕起始电压的影响因素2、吸附净化法的使用范围以及优缺点3、什么是理论空气量?以及理论空气量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获得?4、简要分析旋风除尘器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1、煤炭的元素分析按重量百分比表示,结果如下:氢5%;碳75.8%;氮1.5%;硫1.6%;氧7.4%;灰8.7%,燃烧条件为空气过量20%,空气的湿度为0.0116molH2O/mol干空气,并假定完全燃烧,试计算烟气的组成。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含解析)
第一讲大气的受热过程理清大气的受热过程由图忆知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
2.能量来源(1)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A(填字母)。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B(填字母)。
3.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A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环节2:“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B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环节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C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大气的两大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
②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
③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同时大气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指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特别提醒]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强。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2时左右,并不是在晚上。
题组练通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解析:选B 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
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吸收a很少,A错;湖泊湿地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过程长,能缓慢加热大气,B对;CO2增多,c大量补偿地面失热,C错;冰雪地面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放热也少,a→b的转化率减少,D错。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思考4: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 大,但不是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地 区的原因是什么?
吸收 削
弱 作 反射
用
总
散射
结
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有选择性
云层、尘埃具有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与云量呈正相关
2. 如图 3-14 所示,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全部被地面所吸收,其中又有一部分被地面反射回宇宙空 间。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如颜色、干湿状况、粗糙程度等。不同性质的地面, 反射率的差异较大。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太
阳
辐
射
84-95
2299--3355
20
22-32
26
10-15
14
地面性质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50
新雪 冰
7(平均) 2(赤道)
海洋 海洋
(1)比较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说一说哪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高,哪些种类地面的反射率较低。
新雪的反射率最高,冰面其次,城市水泥路面也较高,沙土、草地、浅色土、黏土、深色土、海洋、耕 地的反射率较低,赤道海洋最低。
有利影响: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 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一)表现 反射、散射、吸收 1、反射作用
(1)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最显著)和较大颗粒的尘埃
(2)特点: 无选择性 (因而反射光呈白色)
云层
越厚 越多 越低
(1)对流层 —— 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空气动力学复习(1)
空气动力学复习一.大气物理构成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按体积计算:氮气约78%;氧气约21%;其它约1%。
物理参数:温度、压力、密度;与飞行有关的其它参数:粘性、压缩性、湿度、音速;1.密度单位:公斤/平方米;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高度升高,密度下降;近似指数变化;2.温度单位:摄氏温度C、华氏温度F、绝对温度K;不同温度单位的对应公式:C=(F-32)*5/9; K=C+273.15大气温度与高度的关系,对流层每上升1000M,温度下降6.5摄氏度。
3.大气压力单位:毫米汞柱,帕,平方英寸磅,平方厘米千克,国际计量单位:帕.海平面15摄氏度时的大气压力:几种表示单位,数值;29.92inHg,760mmHg,1013.25hPa,14.6959psi,1.03323kg/cm2.4.粘性:特性;流体内两个流层接触面上或流体与物体接触面上产生相互粘滞和牵扯的力。
大气粘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造成的.气体的粘度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没有粘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5.可压缩性:一定量的空气在压力或温度变化时,其体积和密度发生变化的特性;6.湿度:相对湿度:大气中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同温度下大气能含有的水蒸气最大量之比。
温度越高,能含有的最大量越大,露点温度:大气中相对湿度为100%时的温度;7.音速:在同一介质中,音速的速度只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大气中的音速:V=20.1(T)1/2 M/S从地球表面到外层空间。
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对流层的高度:极地8KM,中纬度11KM,赤道12KM.二、空气动力学1基本概念1.1相对运动原理:1.2.连续性假设:1.3.流场、定流场、非定流场:流场:流体流动所占据的空间;定常流:流动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不随时间变化的流动;非定常流:流动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度等)随时间变化的流动;与之对应的流场称为定流场和非定流场。
大气环流试题1
大气环流复习题1一、选择题(2018·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
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B. 5月~9月C. 9月~12月D. 11月~次年3月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7日9时B. 2月7日15时C. 2月7日17时D. 2月8日7时4.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东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北方向5.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 生物类型多样B. 对全球变暖敏感C. 大气质量优良D. 人类活动影响少阿图岛为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屿。
二战中美国击败日本夺取阿图岛,1943年6月7日,在卡斯科湾建海军航空设施基地,2012年正式废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该岛二战中建机场的区位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B. 地形条件C. 地理位置D. 气候条件7.美国废弃阿图岛航空军事基地主要与当地环境恶劣、雨雾天多有关。
当地风力最大、雨雾天多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沙丁鱼是冷水鱼,最适宜水温范围是14-20℃。
每年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厄加勒斯浅滩与南非德班海域之间来回迁徙,单程约1000多km。
下图示意一年中沙丁鱼的一次迁徙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 -
29
2. 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hPa)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30页试题调研答疑解惑
-
8
密度减少
密度增加
密度减少
密度增加 冷却
B
密度减少 受热
A -
密度增加 冷却
C 9
低气压 密度减少
①
高气压 密度②增加
低气压 密度减少
③
密高度气增压加 冷却
B
密低度气减压少 受热
A -
密高度气增压加 冷却
C 10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冷却
-
16
1、不同时段,海陆 的温差会有变化吗?
2、请运用热力环流
的原理画出海陆间大气运
动的示意图。
-
17
(高压) (低压)
陆地
海风
热 (低压)
(高压)
-
冷 海1洋8
(低压) (高压)
陆地
陆风
冷(高压) (低压)热 -
海1洋9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河流
[练习]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 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
20
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 ⑴ 白天因受 河流
地理必修一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笔记资料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长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热大地〞,“大地热大气〞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
a.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b.散射: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
如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蓝光被空气分子散射〕;旭日、夕阳、朝霞呈橘红色〔早晚时,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间隔较远。
在到达地面之前,蓝紫光绝大部分被散射了,最后进入人们视野的只有红、橙、黄等波长较长的的光〕。
c.反射:不具选择性。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属于大气的保温作用〕。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太阳高度角越小,光线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途径越长,被削弱得也越厉害。
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还大地〞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小气温的日较差〔白天,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热量减少,使白天地球外表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大气把吸收的地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使夜晚地球外表温度不至过低〕;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2.热力环流〔1〕大气垂直运动和程度运动的成因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②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a.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程度气压差→程度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b.等压线:受热地区—近地面向下凹,高空向上凸;冷却地区—近地面向上凸,高空向下凹。
可以用“热胀冷缩〞来记忆,即受热地区两等压线的间隔胀得较远,冷却地区两等压线间隔缩得较近(如右图)。
其中,气压值大小排序为A>B>C>D〔注: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竖直方向上,气温和气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c.举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①城市风:城市生活、消费释放大量的认为热,使城市气温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注意城市风不随昼夜而变化〕②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而海洋上因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
专题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高度
(2)锋面逆温
冷气团
暖气团
锋面
逆 锋面附近,暖而轻的暖气团沿着 温 锋面爬升至冷而重的冷气团上方, 层 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
气温
基础梳理:考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 特殊情况:逆温成因 (3)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
的作用,越接近地面降温越多,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
基础梳理:考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 特殊情况:雾
雾形成的条件
常见地
充足的水汽 降温条件 凝结核
①临海;②雨季;③多河湖水域
①逆温;②冷空气降温; ③夜间降温幅度大(山上冷空气沿坡下沉,气温日较差 大等)
工业排放粉尘多
相对封闭的地形 地表相对封闭,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多雾
基础梳理:考点二
基础梳理:考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 特殊情况:逆温
基础梳理:考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 特殊情况:逆温
暖空气 温暖 湿润
密度小
冷空气 寒冷 干燥
密度大
基础梳理:考点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 特殊情况:逆温成因
(1)辐射逆温
降温慢
热
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与地面接近
的气层冷却降温最强烈,而上层的空
2024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地球上的大气
必修一
第 2 单元 大气环境 主题 4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2)大气的垂直分层 主题 5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运动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大气水平运动——风 主题 6 常见的气象灾害 1)台风 2)洪涝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1)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大气(1)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见表9-5)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组成。
干洁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要紧成分是氮和氧,约占干洁空气容积的99%。
表9-5 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大气组成作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地球上生物体的差不多成分;有冲淡氧气,减弱氧化等作用。
是坚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有氧化和助燃作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大量吸取太阳紫外线辐射,使地球上生物免于损害。
水汽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气温有调剂作用。
尘埃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2)大气的结构(垂直分层,见表9-6)。
依照大气的热力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表9-6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大气分层高度位置要紧特点与人类的关系备注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其高度因纬度而异,8~18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2.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为紧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
1.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专门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
大气平稳,能见度高,有利于高空飞行。
距地22~27千米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度。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2.垂直对流运动强烈。
该层有高空对流层之称。
热层中间层顶到500千米高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外层热层顶以上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层次,又称为散逸层电离层距地面60~800千米高度范畴的大气,因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大气中的氧和氮分子被分散为离子,大气处于电离状态,这一范畴被称做电离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轮复习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轮复习一、大气的垂直分层(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1.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其中固体杂质可以充当凝结核。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2)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厚度: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2.平流层(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增温);(2)平流运动为主;(3)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3.高层大气(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2)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针对性练习1:读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A.中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平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2.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有利于飞机飞行答案:1.B 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大气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图中平流层底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2千米,为中纬度的平流层,故选B。
第2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A正确;对流层空气上冷下热,B错误;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直接来源来自地面,C错误;平流层利于飞机飞行,D错误。
故选A。
针对性练习2: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地球上的大气课件
①高层大气先冷后热,在高层大 气中部O原子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②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 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
2.大气的热状况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 面辐射、大气辐射是长波 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光
吸收作用:水汽和CO2吸收 红外线,O3、O原子吸收紫 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越厚、 水汽、尘埃越多,反射 作用越强。
下垫面因素:影响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量。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 稀薄,固体杂质少,大气 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 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 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 于热量的积累。且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 多,所以年均温较低。
高山地区气温低,是因为地面热源太 小而“供热不足”;以及高空风力和 云雾较多、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强。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8hpa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1010hpa
北半球近地面
⑤三力的特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
直并指向低压,是形成风的源动 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 越大,它还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不 影响风力,只影响风向。 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降低风 力,影响风向。
4.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
5.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6.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大气动力学复习要点.
梯度风的定义:当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科氏力、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流场称作梯度风场。
注意:离心力总指向圆外、科氏力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
向低压
气旋式环流VG<0,无意义
(RT>0)
正常气旋
不可取
正常反气旋
反气旋环流
(RT<0)
无意义
所谓效应,就是科氏参数f随纬度有变化,即,并且系统有南北运动时( ),引起系统的牵连涡度发生变化,为保证绝对涡度守恒,系统的相对涡度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产生了涡旋性波动~Rossby波,这种变化机制就称为效应。
传播
其中,k是沿纬圈的波数
无基流时( ),Rossby波向西传播
有西风基流时,要比较的量级大小,才能确定Rossby波向西抑或向东传播
当或时,下游扰动的能量会向上游传播,使波动所在地的上游产生新的波动或加强上游原有的扰动,这种现象叫做下游效应。
大气长波有可能出现上游效应
31、重力内波、惯性重力内波、重力外波、惯性重力外波的产生机制各是什么?各具有哪些波动特点?
重力外波产生的物理机制:
这种流体自由表面的扰动,
是由于个别流体柱受扰后在
8、位温的含义及其数学表达式是什么?如何证明干绝热过程中位温守恒?
位温:把空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气压(常取1000hpa)时应有的温度称位温。
取对数再微分:
利用热力学方程:
干绝热过程中,
即位温守恒
9、什么是尺度分析法?对于大尺度运动,如何利用尺度分析法对大气运动方程组进行零级简化?
尺度分析法:在大气运动基本规律的支配下,根据不同天气系统具有的不同尺度之间的关系,估计方程中各项量级的大小,保留量级较大的项,忽略量级较小的项,从而进行方程简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气象学复习题(1~9章)
第一章地球大气1、大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液态和固态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2、什么是干洁大气?干洁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形成的,大气中臭氧浓度最大的高度是20~30km 。
4、大气中的臭氧具有什么作用?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白天、晴天、夏季比黑夜、阴天、冬季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什么作用?6、列举大气中水汽的重要作用。
7、列举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重要影响。
8、根据大气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将大气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9、对流层大气有哪些主要特点?10、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第二章辐射1、名词解释辐射强度、可照时数、光照时间、太阳常数、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数、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2、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
3、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因素。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分别计算春分日、夏至日和冬至日广州、上海和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广州:23︒N,上海:31︒N,北京:40︒N)4、北半球昼长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日出日落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规律。
5、光照时间与可照时数的区别和联系。
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有吸收、散射和反射。
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的因素有大气质量数和大气透明系数。
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的特性,其吸收光谱主要是紫外线和红外线。
8、解释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旭日和落日呈橘红色的原因。
9、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数和大气透明系数。
太阳高度角如何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10、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 150~400nm之间,其中,可见光区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50% ,红外线占 43% ,紫外线占 7% 。
11、什么是温室气体?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 CO2、H2O、CH4等。
12、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素有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云况、风力、海拔、地面状况和植被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一轮复习)
【图文助记】 1.逆温现象
对流层温度一般上冷下暖,但有时会出现海拔上升,气 温升高或海拔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 ℃的现象, 这两种现象都称为逆温。逆温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妨 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扩散,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 度降低,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 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 第5题。
【考题精研】
(2015·浙江文综)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 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 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右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 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 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视点1 题干文字信息:逆温概念;图示内容。 视点2 两种逆温层的发展过程,两个最高点的对应时间。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5.与大气热力作用有关的自然现象 (1)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 (2)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反射作用 。 (3)冬季多云的夜晚气温相对较高—— 保温作用 。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复习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1、成云致雨的两个必要物质条件是? 降水形成除了两个物质条件,还需要?
2、地球大气分层的依据?最基础的是? 3、对流层的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大气运动状况—天气状况?对 流层层顶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4、平流层的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大气运动状况——天气状况? 平流层顶可到达的高度?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原因?
②夜晚,山风 吹向谷地,易 出现逆温现象, 造成大气污染。
云瀑亦名瀑布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云瀑是流
云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就会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向低处倾泻成瀑
布状的天气现象。四川西部的牛背山等地是云瀑景观多发地区,下
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此地拍摄的云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最有利于云瀑形成是(B )
1.影响该地贴地逆温发生频率存在季
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地形起伏 B.植被差异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
2是.(关于B该)地逆温的影响,说法正确的
A.夏季早晨,适宜开展户外活动 B.冬季早晨,山腰冻害较山麓小 C.夏季傍晚,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D.冬季傍晚,污染物扩散作用强
6、热力环流的成因是地面冷热不均,捋清形成过程 极其重要
①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
自对流层顶至 50~55km高度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臭氧 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
大量吸收紫外线增温)
的保护伞”)
②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②气流平稳,有利于高
空飞行
平流层顶到大气 上界
①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②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 电离层
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 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 作用
12.图中甲、乙、丙、丁
四的个是箭(头中正)B确表示风向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天气学原理》复习重点
一、大气层结构与组成
1.大气圈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区层和热层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解。
2.大气圈组成:了解大气圈的主要组成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及其含量。
二、大气运动及其规律
1.大气运动的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大气环流系统:了解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低带和极地高压带等环流系统及其运动规律。
三、气象要素及其测量
1.气温: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2.湿度:了解湿度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3.降水:了解降水的形成机制、类型、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4.气压:了解气压的含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5.风:了解风的形成机制、分类、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四、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1.阴晴雨雪:了解阴晴雨雪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
2.雾霾:了解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3.雷电:了解雷电的形成机制、预警和防范措施。
五、天气预报技术
1.天气气象站:了解天气气象站的作用、布设要求和数据收集方法。
3.天气预报精度:了解天气预报的精度评价标准和提高预报精度的方法。
六、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气候变化原因:了解气候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因素和趋势。
2.气候变化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气候变化应对:了解气候变化应对的措施和政策。
通过对以上重点内容的复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天气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顺利!。
中国农业大学气象学考试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章大气复习题
1.何谓大气、大气科学、气象及气象学、农业气象学?
2.试述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3.什么是气象要素,主要的气象要素有哪些?说明各气象要素的定义及其单位。
4.什么是农业气象要素,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哪些?
5.农业气象学的研究过程通常分为那几个阶段?
6.什么是平行观测法?
7.地球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8.水汽、二氧化碳、臭氧在大气中起什么作用?
9、臭氧的垂直分布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它对气象和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何意义?。
10.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11.什么是气温直减率?其数值正负有什么意义?
12.为什么说对流层是气象学研究的重点层次?对流层的厚度和主要特征有哪些?
13.对流层顶的温度是极地地区高于赤道还是赤道上空高于极地?为什么?14.大气的动力分层有哪几层?实际研究中分哪几层?
15.什么是大气状态方程?写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表达式,指出每一个字母的
含义。
16.写出干空气和湿空气的状态方程,指出每个字母的含义。
17.什么是虚温?
18.什么是降尘、飘尘、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19.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
大气运动(一轮复习)
地面摩擦力
空气产生水平 运动的原动力
二力平 衡,风向 平行于
等压线
(高空的风)
三种力 共同作 用下,风 向斜穿 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
(与空气的运动-方----精向品相文档反-----)-
F1是 水平气压梯度 力, 与等压线 垂直 ,且 由 高 气压指向 低 气压
阳 热因 气
辐不
垂
射均
直
运
动
直
接
同一 原 空
水平 因 气
面气
水
压差
平
异
运
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
-----精品文档------
简单形式
比较风速的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0
低压 A
996
hpa
996
形成风的直1002接原因
1004
A
1000
1002 1004
B
100410014006 C C101210112008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精品文档------
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
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
低压
高压
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
的是_____④_________,气压最
低的是______⑤______。
(_2_)_A_、地B,两空地气受_热_膨_的_胀_是_上____升__B__________;
高压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呈正比。
1010
结论:假如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与水平气 压梯度力相同,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气环境科学考试试题
大气环境科学考试试题1. 什么是大气?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由氮气、氧气、氩气等组成。
大气对地球的生物活动和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请简要说明大气层的结构和组成。
大气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其主要气体成分有氮气占78%、氧气占21%、氩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3. 大气层中的臭氧和温室气体分别起着什么作用?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而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4. 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来源和危害。
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
工厂、汽车、焚烧等都是污染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5. 大气环境科学的意义是什么?大气环境科学通过研究大气的结构和成分,来了解大气对生物和气候的影响,从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6. 大气环境科学中的观测技术有哪些?大气环境科学中的观测技术包括气象雷达、卫星遥感、大气探测器等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能够准确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以及气候变化情况。
7. 请简要介绍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范围。
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大气中的气体成分、污染物、温室气体以及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大气物理、气象、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8. 大气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大气环境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气象学、空气质量监测、气候变化研究等多个阶段,为人类认识大气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9. 大气环境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大气环境科学在气象预报、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大气环境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对大气层结构、成分和环境影响的研究,能够有效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大气环境科学知识,为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轮复习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返回
(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返回
(二)大气两种作用的实践应用
返回
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 → 空气稀薄 →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返回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分析生产、生活现象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KM
高 层 大 气
50
平 流 层 25
12
对 流 层
返回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 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 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返回
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 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返回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 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 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2~3题
。
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
A 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2)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点】
4.主要影响 降低 白天气温, 提高 夜间温度,缩小气温日较差。
【点】 (1)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晚 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14 时) 左右。 (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 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 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放因子举例(烟煤、次烟煤- PM)
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排放因子举例(机动车)
单位: g/mi
车型
车速: 15km/h LDGV LDGT1 LDGT2 HDGV LDDV LDDT HDDV MC
EF
污染物
THC CO NOx
18.61 27.67 42.88 44.92 3.25 3.46 11.24 12.07 123.45 106.4 202.45 293.1 7.63 7.68 18.96 59.57 3.57 5.55 9.57 18.6 5.03 5.38 53.5 0.21
3.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下部降温而形成 4.湍流逆温
d
下层湍流混合达 d
上层出现过渡层
逆温
逆温
5.锋面逆温
冷、暖气团相遇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 冷暖间逆温
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or弱稳) 扇型(逆温)
爬升型(下稳,上不稳)
漫烟型(上逆、下不稳)
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T z
>0,
正常分布层结 中性层结(绝热直减率) 等温层结 逆温层结
d , =
=0 , <0 ,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对流
定性描述: 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 气块去掉外力 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 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
(第一定律+状态方程)
其中
C p Cv R
k C p k v 1.4
气温直减率
pi d pi vi d vi
v dv
Ti dTi
T dT
z dz
(大气) (气块) (高度)
p dp
z
对气团:
气块: pi vi Ti
p v 环境:
T
dTi R dpi (1) Ti C p pi
大
污染源 特 点
气
污
主要来源
染
源
排放的污染物 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 化碳、一氧化碳、火山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 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等 风砂、土壤尘等 萜稀类碳氢化合物。
天
然
源
它和人为源相比产 生的污染物较少 , 浓度较低,具有局 部地区某段时间内 可能形成严重影响 的特点。
火山喷发 森林火灾 自然尘 森林植物释放
第二节 燃料燃烧过程
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CO2、H2O
不完全燃烧: CO2、H2O & CO、黑烟及其他部分氧 化产物
如果燃料中含有S和N,则会生成SO2和NO
空气中的部分N可能被氧化成NO-热力型NOx
1.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3T)
1.烟气体积计算
过剩空气校正
理论需氧量 = 0.264 N2P - O2P,空气过剩系数 = 1 + O2P / ( 0.264 N2P - O2P )
假如燃烧过程中产生CO,过剩氧量必须加以校正: O2P 0.5 COP
= 1 + ( O2P - 0.5 COP )/ [ 0.264 N2P - ( O2P - 0.5 COP )]
பைடு நூலகம்
海浪飞沫
移 动 源 静 止 源 汽车和火车、飞机 交通运输过程: 等,分布广泛分散, 现 代 化 交 通 运 输 难于监测和治理。 工具 静止源则包括工 厂 、焚化炉等不移 动的污染源。静止 源污染面积广,易 于集中监测治理。 燃料燃烧
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 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 铅等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 氧化碳、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dTi R g dz 代入式(1)可得: T C p i p
pi dpi p dp 流体准静力学条件: pi p ,
由
dp g dz
气温直减率
T 1 实际中,Ti、T 相差<10K,则 Ti
R (8.314) 1 1 m J kg K R 287 ) p RT RT (空气 M v dTi R g dz 代入上式得: T C RT p
空气条件:提供充足的空气;但是空气量过大,会降低
炉温,增加热损失
温度条件(Temperature):达到燃料的着火温度 时间条件( Time ):燃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
燃烧所需时间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Turbulence ):燃料与氧充分 混合
第三节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d 由定义:
dTi g 0.98K /100m (C p 1004J kg 1K 1 ) dz Cp
T P R Cp P 0.288 ( ) ( ) T0 P0 P0
-泊松方程
位温:各高度均把压力换算为1000mb(10kPa)时的温度(绝热)
1000 R C p 1000 0.288 T( ) T( ) P P
0 0
1
多级串联的总净化效率
总分级通过率
PiT P i1 Pi 2 Pin 总分级效率
iT 1 PiT 1 (1 i1 )(1 i 2 ) (1 in )
总除尘效率
T 1 (1 1 )(1 2 ) (1 n )
人 为 源
工业生产过程
农业活动排放: 农药、化肥
颗粒物、粉尘、氧化亚氮 等
HJ 633-201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 术规定(试行)
大气质量指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归纳大气质 量参数,而得到的能简明、概括地表征大气质量的数值。大气质量指 数形式很多,但特点和依据的原则相似。①一般选用以下评价参数:硫 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氧化剂及颗粒物,如污 染物标准指数;②大多数指数采用相对污染强度作为单项评价的依据, 如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③某些指数先找出各种单项污染物污染强度 与人群受害程度的数量关系,再选配相关曲线求出指数,如污染物标 准指数;④各种分指数通过一定的综合运算形式求出综合指数,用于 描述大气质量的长期变化,如密特大气质量指数。大气质量指数是进 行大气质量评价和制定具体的环境管理措施不可缺少的依据。 选自《环境科学大辞典》
大气污染的分类: 1)局部地区污染(锅炉房烟囱排放对周围居民区造成 的污染) 2)地区性污染(工业区、城市) 3)广域污染(跨越行政区的广大地域) 4)全球性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大气污染的类型 1)煤烟型污染 2)石油型污染(NOx、HC、O3) 3)混合型污染 4)特殊型污染(氯碱厂周围的氯气污染、磷肥厂造成 的氟化物污染、有色金属冶炼产生金属蒸汽污染等)
以上组分的量均可由烟气分析仪测定。
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方法:
根据实测的污染物浓度和排烟量 根据燃烧设备的排污系数、燃料组成和燃烧状况预 测烟气量和污染物浓度
排放因子(Emission Factor)
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排放因子举例(烟煤、次烟煤-SOx、NOx、CO)
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沉降法 • 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s:同一流体中与颗粒密 度相同、沉降速度相等的球体直径 •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a:在空气中与颗粒沉降速度 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球体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与颗粒的空气动力学行为密 切相关,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
除尘装置
1.烟气体积计算
理论烟气体积 CO2、SO2、N2和H2O 干烟气、标准干烟气、湿烟气 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 转化为标态下(273K、1atm)的体积和密度
V
n
V
s
ps Ts pn Tn
s
n
pn Tn ps Ts
注意:美、日和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态为298K、1atm。
1.烟气体积计算
第三节 净化装置的性能
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指标
技术指标 • 处理气体流量 • 净化效率 • 压力损失 经济指标 • 设备费 • 运行费 • 占地面积
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
处理气体流量
1 QN (Q1N Q2N ) 2 (m N 3/s)
漏风率
压力损失
Q1N Q2 N 100 Q1N
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例题:
2.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例题(续):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 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
• 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
• 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
• 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
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直减率
T (大气) z 干空气绝热绘制温度递减率- 干绝热直减率
分级效率与总效率的关系
由总效率求分级效率
i
S 3 g 3i g 3i S1 g i g 1i S2 g 2i g 1 P 2i S1 g 1i g 1i
i 1 i
Pg 2 i / g 3i
由分级效率求总效率
i g1i
i
i dG1 i q1dd p
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定量判断
pi i Ti 环境: 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