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层
名师导学——2.1 大气层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2.1 大气层(1)点击要点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温度在________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_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________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________。
4.大气层是地球上________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________,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________,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________千米。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________,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________,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课堂讲练例1 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A.迅速上升的趋势B.逐渐下降的趋势C.逐渐上升的趋势D.平稳的趋势巩固训练1 在距地表500千米以上,大气温度与高度关系是( )A.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B.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先下降,后升高D.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先升高,后下降例2 气象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000米的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一路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A.气温越来越高B.气温越来越低C.一直处在对流层D.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巩固训练2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地球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大气的厚度 B.大气的质量C.大气的比热 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2.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3.地球大气分为五层,其中厚度最小的是( )A.对流层 B. 平流层C.中间层 D.暖层4.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A.二氧化碳 B. 氧气C.氮气 D.臭氧5.干洁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是( )A.氧气 B. 臭氧C.氮气 D.二氧化碳6.下列有关大气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中间层B.对流层和暖层都是上部冷,下部暖C.大气分为4层D.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是平流层7.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C.火山喷发 D.天空出现彩虹8.下列地区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最多的是( )A.南极地区上空B.青藏高原地区上空C.北极地区上空D.赤道地区上空9.下列有关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B.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C.大气层没有明显的上界,主体在1000千米高度以下10.下列关于大气作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阻碍太阳的热辐射B.阻碍夜间地球热量的散失C.抵挡来自天体的侵袭D.不断提供氧气,满足生物生命所需二、填空题11.大气的分层是根据________、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而分为________层的。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与宇宙》的第一节《大气层》。本节主要介绍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构成、各层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大气层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具体内容包括: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课本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层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应用。具体包括:
1.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大气的分层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和探究精神;
2.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各层大气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 反思总结:总结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
作用与目的:
- 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大气层知识。
- 通过拓展学习,加深对气象学的理解。
- 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六、教学资源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层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气象观测数据、卫星图像、大气层的模拟实验、相关的科普文章和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网络资源:引入相关网络资源,如气象数据、航空航天资讯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2.1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2.3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科学:2.1《大气层》(第一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 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 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
飞机高空飞行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 云等天气现象
1、飞机在大气层的哪一层飞行?
平流层
2、神州五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 飞行高度最近点200公里,远地点340公里, 最远点343公里,绕地球一圈需要90分钟,请 问它在大气层的哪一层飞行?
1. 保护地球 ;
2. 地球以发生, 也使3、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差比较小。
思考
在爬山时,当我们越爬越 高,气温会怎样变化?气温随 高度一直这样变化吗?
你能说说大气温度垂直分布 的规律吗?
高 度 (千米)
大
85
气
的
温
55
度
垂
直
12
分 布
0
图
-100 -80 -60 -20 0 20 50
暖层
3、卫星在大气层的哪一层飞行?
外层
练一练: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大 气层名称。
暖层 中间层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 逐渐下降的是__C__和__B__, 随高度上升大气温度逐渐上 升的是__A___和__D___.
平流层 对流层
3、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D___仍然存在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外线的伤害。
月球
表面环 形山的 形成.
思考
地球表面为什 么很少受到陨石的 撞击?
大气层的保护
以下各图所示是什么现象?
闪 电
下面的图是什么现象?
龙 卷 风
下面的图是什么现象? 以上的现象发生在哪里?
台 风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 大气层(共50张PPT)
你知道冰箱的冷凝器安装在哪里吗? 北方的暖气片装在哪里吗?
热气腾腾 冷气沉沉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对地球的大气层造成影响?
大气的重要性
大气的温度
大 气
大气的温度 垂直分布图
大气的温度垂
层
直分布规律
大气的分层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_仍然存在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2、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____层。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 过卫星来传送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 离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 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天气 现象
一辆飞机从赤道上空10千米往北极方向飞 行,这辆飞机经过了大气层的哪几层?
对流层、平流层
1、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2.1 大气层
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你
能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吗?
1、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2、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绝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 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 3、形成云降雨,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水是地球任何生物 都需要的。 4、大气层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过冷, 过热导致地球生物的死亡。 5、大气可以帮助地球烧毁陨石,防止陨石落在地球上。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 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对流。
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 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 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 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城市热岛效应使城 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甚至更多。 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 郊区高出6℃以上。原则上,一年四季都 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此外,城市密 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 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 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同的热力环流。
2.1 大气层
没 有 大 气 , 地 球 无 液 态 水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将…
①易受陨石的侵袭 ②紫外线将直接进入地球 ③白天气温很高,晚上很低 ④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一片寂静 ⑤没有天气现象(风、霜、雨、雪等) ⑥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⑦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 氢气球不能升空
三、大气层的作用
天气现象
思考1: 神州 7号飞船发射到 341千米的近地 轨道,依次要 经过哪几层大 气?在哪一层 绕地球飞行?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存在。 A.狂风暴雨 C.火山喷发 B.雷电交加 D.碧海蓝天
仍然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3、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的是
____和_____,随高度上升大气温度逐渐 上升的是_____和_____。
小组讨 论
12
0
温度,可分为
层序 第一层 高度范围 0--12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12---55千米
55---85千米 85千米以上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特点
层序 层名 高度(千米) 平均12 0-8(17) 12-55 55-85 温度分布特点
五、对流层
对流实验
现象:烟先上升,再沿四周下沉
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1、夏天空调机应该怎么装? 2、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 冷藏室的上部?
一、大气的厚度
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大气”
“地球”
二、大气的成分
物质名 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2.1《大气层》优秀教案
《大气层》优教教案【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一节大气层【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感受用图表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提问:地球表面为什么很少受到陨石的撞击?学生回答:大气层的保护过渡: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二)新课教学讨论:你在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学生回答:风——大气的流动(2)热气球——大气的浮力(3)大气压——大气的压力(4)大气有体积思考: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视频播放:大气对气温的作用大气的温度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特点: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思考:1.为什么我们去登山时要注意保暖?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2.1大气层第二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2、对流层对流运动的原因: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讨论交流
1)在我国北方,冬季一般要使用供暖设备,请你猜一猜,暖 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为什么?
安装在房间的下部。暖气片周围因空气受热密度变小而上升,装 在下方容易形成对流,从而让整个房间都暖和,有利于达到供暖效果。
结论: 气体和液体受热时,密度变小而上升,这是形成对流的原因。
活动3:
根据上面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如 果能,请在图 2-5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竖直方向:暖空气 上升 ,冷空气 下沉 ; 水平方向:空气从 冷 的地方流向 暖 的地方。
新知讲解
二、对流运动的形成原因:
新知讲解
3、对流导致天气变化: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新知讲解
4、对流层对流运动对生物影响: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
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拓展:
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2、对流运动: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
3、对流层与天气关系: 对流层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
多变,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4、平流层的天气晴朗;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臭氧层可吸收大部分 紫外线。
板书设计
讨论交流
2)在我们的家乡浙江,盛夏一般要使用空调,请你说一说 空调制冷时,风门挡板应该向上还是向下调节?为什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大气的基本概念,对大气层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深层结构和作用机理认识不足,需要在本章节中进行深入探讨;
2.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突破重点与难点
-制作大气层结构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大气层的垂直分层;
-利用图表、动画等形式,生动演示大气层各部分的相互作用,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难度。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飞机要在对流层飞行?”“大气层对气候变化有何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的概念、组成及其在地球上的作用;
2.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基本原理,了解各层大气的特点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针对本章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教学内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大气层结构图,标注各层的特点、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巩固对大气层垂直分层知识的掌握。
2.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与大气层相关的现象,如飞机飞行、天气预报等,分析其与大气层的关系,并撰写分析报告。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 大气层
2、(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大气层名称。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 D 和 度逐渐下降的是____ B ,随高度上升大气温 _____ 度逐渐上升的是_____ C 和 A 。 _____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3、给下图容器加热a点,水流方向
顺时针 。撤去酒精灯,在b点放上冰块, _______ 顺时针 。(填“顺时针” 则水流方向是_________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一层(对流层)
0—17千米
第二层(平流层) 17—55千米 第三层(中间层) 55—85千米
第四层 (暖层)
第五层 (外层)
85—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 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外层(又名散逸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其层底距地表约 500千米。
外 层
3.各层特点
暖 层 中间层 平流层 气体在紫外线和宇宙射 线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 状态,也称电离层,有 利于无线电短波通讯。 气象观察的上界
有臭氧层; 适合高空飞行
对流层
四、对流层
(一)、对流层的特点 1、大气的最底层。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 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2、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3、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 的增加而变小。
或“逆时针”)
4、如图甲所示,杯中的蜡烛燃烧 一段时间将熄灭;若是将一张纸插 入杯中,如图乙所示,则发现蜡烛 会一直燃烧下去。试做出解释。
插入一张纸后,杯子被分为了底部相通 的两块,有蜡烛的一边的空气被加热后 上升,另外一边的空气可以从纸的下方 通过来补充这边,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 这样蜡烛就有氧气供它燃烧了。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2.1大气层》。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但最后却没有下,或者是相反的情况?这个看似神奇的现象实际上与大气层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揭开这个现象背后的奥秘。
3.对于研究性论文,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结论等方面的质量。在反馈中,可以指出论文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如加强文献阅读,明确研究方法等。
在作业布置和反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作业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大气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力的变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大气层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课堂纪律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容易分心。
2.教学方法: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强化。
3.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纪律管理:采用积分制等方式,鼓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设置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3.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口头报告、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1大气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大气运动》:一篇科普文章,详细解析了大气运动的形式、原因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更多关于大气层的研究论文和科普文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和热情,具备一定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学的兴趣不足,需要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际应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来进行培养。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任务,具备一定的自律性。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课堂管理来进行调整。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来进行培养。
4.科学应用能力:学生将学习到大气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测、航空等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气象学、气压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与大气相关的知识,如气象学、气压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3.网络资源:气象数据、大气科学研究论文等。
教学手段:
1.讲授法:讲解大气层的组成、气压与海拔的关系等基本概念。
2.实验法:进行气压计、温度计的使用实验,观察大气现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大气运动的形式和原因。
4.案例分析法:分析气象预报、航空等领域的大气层应用实例。
5.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现象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大气层》(共52张PPT)
12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0
温度(OC)
层序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大气的分层
高度 0--17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17---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50---8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500-10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巩固一下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 大气层名称。 2、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 度逐渐下降的是__B__和 __C___。
4、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现象是( )
A. 到处是陨石坑 B. 雷电交加 C. 天空背景变成黑色 D. 没有水 E. 生命消失
A.C. D.E
6、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不会在地球上
存在的是 ( ② ③ ⑤ ⑦ ⑧ )
①遍地的阳光 ②细雨绵绵 ③绵延的长江 ④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⑤声音 ⑥地震 ⑦雨水 ⑧生命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D___仍然存在
A、彩虹 C、下雪
B、流星 D、地震
2、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B____层。
A、平流层 C、中间层
B、对流层 D、暖层
3、如果没有大气,下列不会发生的是(C )
A、天空不再湛蓝 B、世界不再有风和雨 C、火山、地震不会发生 D、人面对面无法交谈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C 仍然存在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 对流 层和 中间 3、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上升
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下沉 。层。 ,4、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1大气层 复习训练——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要点详解知识点1 大气的温度1. 大气层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 大气层的意义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但像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对于我们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而言,大气层的存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小。
(3)大气层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例1 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A.出现晴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B.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的袭击D.没有白天和黑夜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1.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 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中间层、和外层。
说明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线,地球大气上界究竟有多高,说法不一。
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
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千米。
例2 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根据A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2)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填字母)层,原因是。
(3)人类目前利用平流层最主要的方式是,原因是。
知识点3 对流层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底层。
整个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1. 对流层的厚度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
2. 对流层的特点(1)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8-17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 平流层 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 合高空飞行 依据 大气的密度 对流层
大气的温度
大气的物质组成
三、对流层
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一端, 你会发现水会怎么流 动?(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线香的烟如何运动
你能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5、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6、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 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本节小结
大气的存在及作用
大 气 层
大气的温度
说一说
地球与月球哪些不同点是因为 地球有大气。
哪些现象或事实可以证明大气的存在呢?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热气球 闪电 台风眼
彩虹 龙卷风
极光
大气的范围: 主要集中在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地球 大气 航 天 飞 机 拍 摄
大气由哪些气 体组成
展开你想象 的翅膀
如果 没有大气, 地球会……
高度/千米
大气的温度 垂直分布图
大气温度垂 直分布规律
第五层 外 层 第四层 暖 层 第三层 中间层 第二层 平流层 第一层 对流层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的最显著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请大家携手保护
大气
我们共同的“外衣”
作业:作业本
1、夏天空调机应该怎么装?冬天暖 气又应该怎样装?
D 仍然存在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_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D、暖层 2、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__ B 层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3、下列是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①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递增;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地区 厚度大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全 部正确的一组叙述是( C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5
你能说说大气温 度垂直分布的规律 吗?
提示:(1)图中纵轴和 横轴分别代表什么?
(2)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 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55
12
0
温度/º C
-100 -80 -60 -20 0 20 50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外层
地球大气和宇宙空间的过 渡层,卫星传送信息。 又称电离层
暖层
85
中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