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十七年戏剧
十七年戏剧概况
了妇女主任和卫生委员。她为集体干了许多好事,但得
罪了婆婆,婆婆在儿子面前教唆儿子教训媳妇,张桂容
用大量事实证明自己的成就与正确,最后丈夫不得不承
认错误,认可媳妇的成就……建立起团结和睦的家庭,
为妇女争取了应有的地位。
• tp:///link?url=S_13Ap3e sBRgXB-8to-X-09K7yuydBZ456zDTMvZrSQ5P8IIlbk44B3OTLuwbDd
终于使这两个部落重归于好,阿布扎与侬错加美满结合。
从1957年10月起,《红霞》(1957)、 《洪湖赤卫队》(1958)、《刘三姐》 (1960)、《红珊瑚》(1960)、《江姐》 (1964)等陆续登场,形成了当代歌剧史上 一个高潮。
《洪湖赤卫队》 1930年夏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的故事。在湖北洪湖地区,贺龙领导的红 军团在同敌斗争拉锯战中暂离彭家墩,国民党保安 团和当地“湖霸”彭霸天趁虚而入。地方革命武装 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领导下,依托湖区与敌 巧妙周旋,沉重地打击了来犯的敌人。
•
思考与练习
• 1、简述十七年戏剧创作的主要内容。 • 2、名词解释: “第四种剧本” • 3、作家作品对号: 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田汉的《关汉 卿》,郭沫若的《蔡文姬》,海默的《布谷鸟又叫了》,曹禺等 人的《胆剑篇》…… • 4、剧情识记(歌剧篇目): 《洪湖赤卫队》、《刘三姐》、
《红珊瑚》、《江姐》
迷信和旧道德观念间的作品从中剔除。
2、思想内容上注意抑浊扬清:肯定正义的、正面的,揭露、否定
邪恶的、负面的。
3、提高素质:大批的艺术工作者加盟戏剧队伍,创作水平和从业 人员的水平大幅度提高,改变了传统戏剧中的“脸谱化”、 “类型化”、“理念化”、“情节拖沓”、“松散”,以及过 分重形式美而忽视内容美的特征。
十七年戏剧
十七年戏剧一、十七年戏剧概述1、当代戏曲改革1949-1957年间,戏曲改革主要历史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1958-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命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进入新时期以后,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
毛泽东在1942年提出了戏曲的“推陈出新”,1944年又提出了“旧剧革命”问题,解放后他发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
第一次戏曲改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主要内容和成就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即“改戏”。
在剧目上,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剧清除了舞台,纯洁和净化了戏曲舞台;对一些剧目的思想进行了改造,抑浊扬清;一批话剧改造者加盟戏曲队伍,新的戏剧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
出现了如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
第二次戏曲改革是在1958-1976年间。
主要成就是京剧现代戏的重大突破,使京剧现代戏成为一种新样式而得到观众承认。
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主要有: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把话剧的分场、分幕用于戏曲,戏曲的情节更为集中,使戏曲的时空不固定原则发生了变革;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来刻画人物;改变了传统戏曲“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歌剧和交响乐被引入京剧,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运用于现代京剧。
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
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2、当代话剧的变革话剧是当代戏剧的主力。
新中国初期的话剧主要是反映各族人民在新社会里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和自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崭新的精神风貌。
但也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
1956年出现了当代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第四种剧本”。
主要体现在对“人性”、“人道主义”禁区的突破,大胆描写人的爱情、情操、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二是对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禁区的突破,大胆的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十七年戏剧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左倾”后歌剧的兴盛原因: • “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 中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当代歌剧特点: • 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 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 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二、老舍的话剧《茶馆》
老舍建国以后的剧作 《方珍珠》《龙须沟》 《西望长安》《神拳》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1957 年后,掀起了歌剧的一个高潮,出现了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红珊 瑚》《江姐》等作品。 这些歌剧的特征是: 情节结构倾向于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歌唱、说白与表演并重; 音乐大多采用民歌和传统戏曲形式; 内容和英雄形象为人民所熟知,便于流传。 弊端:把“戏曲化”成为了歌剧的唯一道路。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二)当代话剧的变革
1、1949~1957年 (1)多幕剧:老舍《龙须沟》、胡可 《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 夏衍《考验》。 (2)独幕剧:崔德志《刘莲英》、鲁彦 周《归来》。 (3)第四种剧本:杨履方《布谷鸟又叫 了》、海默《洞箫横吹》。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二)当代话剧的变革
2.戏曲的推陈出新 第一次戏曲改革发生在 1949-1957 年间, 主要内容和成就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即“改戏”。 在剧目上,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 理道德剧清除了舞台,纯洁净化了戏曲舞台; 对一些剧目的思想进行改造,抑浊扬清; 一批话剧改造者加盟戏曲队伍,新的戏剧 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出 现了如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 台》、昆曲《十五贯》等。
十七年的戏剧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3) 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地
17年戏剧
“双百方针”提出后,1956年前后在中国 剧坛出现了一批戏剧。这些剧本突破了当 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 而显示出某些特色。被称作“第四种剧本” 的,主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 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 吹》。(当时剧坛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 种剧本”是:“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 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 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与敌人的军事斗 争”。)
成就: (1)勇敢地突破“人性”、“人道主
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 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 杂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批真实典型 的人物形象。 (2)勇敢地突破只准“歌颂”不准 “暴露”的禁区,大胆地干预生活, 尖锐地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 盾和冲突。
1958——1962年,出现了历史剧的
《茶馆》
于是之饰王利发
常四爷
39集电视剧
陈宝国饰王利发
1、《茶馆》的命运 第一次上演是1957年 第二次上演是1963年 第三次是新时期,1979年公演,为了 纪念老舍诞辰80周年 。
1980年秋,《茶馆》应邀去西欧演出, 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第一次西征,在德国、 法国、瑞士、日本等国家演出,获得了极 大成功,被西欧戏剧界人士赞誉为“远东 戏剧的奇迹”。
方法三:让每一个角色都说自己的
事,由于时代相联系。达到了两个目的: 即交待了他们的处境和命运,让观众看
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又反映了时代状况。
方法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茶客甲、乙、丙、丁,艺人、除
湿、教师、巡警、大兵……
(2)艺术结构方面
《茶馆》采用了“坐标式” 的结
创作热潮: 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 老舍《神拳》; 曹禺《胆剑篇》;
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 、 十七年”
4、“第四种剧本” 、 第四种剧本”
(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 )什么是“第四种剧本”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在戏剧观念 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主张写真实, 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在题材选 取上,主张打破框框,扩展视野,除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外, 也应当写知识分子,写工农兵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和个人 生活。 1957年,黎弘(刘川)在《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话剧舞台上只有工、农、 兵三种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 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和敌军的军事 斗争。除此之外,再找不出第四种剧本了。这话说得虽有些 刻薄,却也道出了公式概念统治舞台时期的一定情况。” 作者认为,《布谷鸟又叫了》突破了当时剧坛的公式化和概念 化模式,具有独特之处,是区别于工农兵剧本之外的“第四 种剧本”。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十七年戏剧概述
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 、 十七年”戏剧的“国家” (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入国家监控权 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 “国家的戏剧”。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 (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 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 (3)从戏剧家的创作身份来看,戏剧家既非职业创作,也 非专业创作,而是一种职务创作。创作者成为国家机构的成 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人写作立场, 认同国家写作立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写作成 为一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 剧建构的中心,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而 非单纯的个体。
“十七年”戏剧
话剧 老舍《茶馆》 陈其通《万水千山》 郭沫若《蔡文姬》 田汉《关汉卿》 曹禺《胆剑篇》 岳野《同甘共苦》
歌剧 《洪湖赤卫队》(1958) 《刘三姐》(1960) 《江姐》(1964)
《茶馆》借北京城裕泰茶馆在 社会剧烈动荡中由盛而衰的历史, 艺术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 纪中期近50年中国历史的变迁。
描绘了北平市民日常生活和民 俗风情的变迁,表现了政治动荡、 民生艰困和社会衰败的境况,艺术 地概括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旧势力 旧社会必然灭亡,取而代之的将是 新生力量和新的社会。
社会悲剧:近代中国无可挽回 的衰败趋势;弱小者面对强权和恶 势力时的无助。 生命的悲剧:个人无法掌握命 运、无力摆脱困境的绝望。
如何理解撒纸钱的场景
表现了生命的悲剧性 象征着为旧时代送终
表现了人对社会、对自身命运 的困惑与绝望
使全剧弥漫着悲凉情绪 透露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悲剧特征
使“埋藏三个旧时代”的深 刻主题意蕴得到形象体现。
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 茶馆中出现的各阶层人物,组 成了老北京的市民社会。 三个主要人物的人生道路和精 神特征体现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 面貌和社会文化心理。
创新性的戏剧结构 突破了传统戏剧的集中性原则。 时间跨度大,出场人物多,没有主 干情节,靠众多戏剧冲突展开不同 的时代画卷。 形散神聚,描绘了“清明上河 图”式的民间众生相,表现了丰富 的社会历史内容。
老舍的戏剧创作 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创 作以话剧为主,主要作品有《西望 长安》、《方珍珠》、《龙须沟》、 《茶馆》等,以表现北京市民告别 旧时代、迎接新生活的作品居多。
《茶馆》 《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 上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继《骆驼 祥子》之后,再次为老舍赢得国际 声誉。
十七年时期戏剧
⼗七年时期戏剧第五章⼗七年时期的戏剧⼀、⼗七年戏剧概述●1、“⼗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国家监控权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国家的戏剧?±。
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
(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
(3)从戏剧家的创作⾝份来看,戏剧家既⾮职业创作,也⾮专业创作,⽽是⼀种职务创作。
创作者成为国家机构的成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写作⽴场,认同国家写作⽴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写作成为⼀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剧建构的中⼼,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单纯的个体。
⼀、⼗七年戏剧概述●2、制约“⼗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1)政治运动在组织戏剧时,基本上围绕国家的各项政治要求和政策条⽂,使得话剧创作局限于政治话语表达的想象之中。
●(2)《在延安⽂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举凡戏剧创作的各种要素,如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物的塑造、冲突的设置等,均被《讲话》限制,使得“⼗七年”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讲话》的戏剧注解。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后的“⾰命的现实主义和⾰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两结合”),成为包括话剧创作在内的惟⼀的创作⽅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只有⼀句话:“我们是主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本⼟化”的有效载体。
3、“⼗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第四种剧本”●(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1956年,双百⽅针的提出,⿎励了作家的探索。
在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
主张写真实,敢于揭⽰⽣活中的⽭盾冲突,表现⼈民内部⽭盾。
十七年时期戏剧
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戏剧一、十七年戏剧概述●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入国家监控权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国家的戏剧¡±。
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
(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
(3)从戏剧家的创作身份来看,戏剧家既非职业创作,也非专业创作,而是一种职务创作。
创作者成为国家机构的成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人写作立场,认同国家写作立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写作成为一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剧建构的中心,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而非单纯的个体。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2、制约“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1)政治运动在组织戏剧时,基本上围绕国家的各项政治要求和政策条文,使得话剧创作局限于政治话语表达的想象之中。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举凡戏剧创作的各种要素,如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立、人物的塑造、冲突的设置等,均被《讲话》限制,使得“十七年”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讲话》的戏剧注解。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后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两结合”),成为包括话剧创作在内的惟一的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毛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主张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本土化”的有效载体。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第四种剧本”●(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
在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
主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
十七年时期戏剧
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戏剧一、十七年戏剧概述●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入国家监控权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国家的戏剧¡±。
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
(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
(3)从戏剧家的创作身份来看,戏剧家既非职业创作,也非专业创作,而是一种职务创作。
创作者成为国家机构的成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人写作立场,认同国家写作立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写作成为一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剧建构的中心,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而非单纯的个体。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2、制约“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1)政治运动在组织戏剧时,基本上围绕国家的各项政治要求和政策条文,使得话剧创作局限于政治话语表达的想象之中。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举凡戏剧创作的各种要素,如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立、人物的塑造、冲突的设置等,均被《讲话》限制,使得“十七年”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讲话》的戏剧注解。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后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两结合”),成为包括话剧创作在内的惟一的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毛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主张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本土化”的有效载体。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第四种剧本”●(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
在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
主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
《十七年的戏剧》PPTPPT
1956年出现的 “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 主流剧本(表现先进和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 入社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和敌军 斗争的部队剧本)而言的。这些剧本一方面 突破 “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 描写人的爱情、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另一 方面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 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被称为“第四种剧本”。
出、遭遇。 • 特点:话剧加唱。 • 缺点:将关汉卿过于政治化和革命化,戏剧呈
现出浓烈的观念色彩,对关汉卿作为“风流才 子”和“杂剧班头”的表现不够。
十七年的戏剧
《十七年的戏剧》PPT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一)戏曲改革 (二)当代话剧的变革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一)戏曲改革
1.当代戏曲改革 1949 - 1957 年 间 , 戏 曲 改 革 主 要 历 史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 1958 - 1966 年 间 , 戏 曲 改 革 的 历 史 使命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二)当代话剧的变革
1、1949~1957年 (1)多幕剧:老舍《龙须沟》、胡可 《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 夏衍《考验》。 (2)独幕剧:崔德志《刘莲英》、鲁彦 周《归来》。 (3)第四种剧本:杨履方《布谷鸟又叫 了》、海默《洞箫横吹》。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二)当代话剧的变革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左倾”后歌剧的兴盛原因: • “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 中苏交恶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当代歌剧特点: • 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 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 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十七年时期的话剧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毛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有关的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主张无 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创作方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 “本土化”的有效载体。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
“十七年”戏剧首先被预设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以便达成及 时、有效、形象宣传各种方针政策的现实目的。 “十七年”戏剧被预设为对国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马克 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与共产主义理想一道,成为法定的主 流意识,要求戏剧达成转换国民思想的现实目的。 “十七年”戏剧被预设为规范国民行为的工具,这要求戏剧 塑造高度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人物形象,为全民树立模仿的 楷模。 “十七年”戏剧被预设为整合国民的历史记忆和未来想象的 工具,以达成规范国民对新中国想象的目的。这种目标和预 设,成为戏剧创作中一直存在的“隐性作者”,规范并约束 已经丧失创作主体性的戏剧家们的创作。
二、老舍与茶馆
2、《茶馆》的背景与主题
(1)《茶馆》的背景: ① 大背景:
从19世纪末戊戌维新以后写起,写到抗日战争 结束,历时半个世纪。这段时间是中国最黑暗最悲 惨的几十年,也是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 几十年。一方面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生 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人民不堪忍受压迫、 不断觉醒反抗、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②小背景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 第一幕 • 第二幕 • 第三幕 清末 民国初年 抗战胜利后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末王朝, 这是一个散发这尸臭的时代。茶馆生意尚算 兴隆。
阶级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最后以帝党失败而告终。光 绪遭到幽禁,谭嗣同等人被杀,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资 产阶级改良运动彻底失败,顽固派越发志得意满、骄奢 淫逸可了。 社会状况:特务、打手任意捕人、打人,栽赃诬陷;太监 也盛气凌人、甚至荒唐得要娶老婆;帝国主义大肆向中 国倾销货物、贩卖鸦片,并在幕后操纵着封建官吏;广 大民众倾家荡产,卖儿卖女,挨打受骂,毫无
十七年时期的话剧
“十七年”话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建构
(1)历史叙事:主要在历史记忆和历史源流两个向度上进行。 ① 历史记忆指在革命话语下编码新民主主义历史,强调党性原则,形塑中华民 族的集体记忆。 表现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工人罢工斗争:《红色风暴》(金山) 表现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斗争:《八一风暴》(刘玉)、《红旗谱》(鲁速改 编)、《杜鹃山》(王树元)、《赤胆红心》(湖南话剧团集体创作) 表现红军长征:《万水千山》(陈其通) 表现抗日战争:《战斗的青春》(苏堃、陈加林)、《东进序曲》(顾宝璋、所 云平)、《七月流火》(于伶) 表现延安时期革命生活:《豹子湾战斗》(马吉星) 表现解放战争:《战斗里成长》(胡可)、《英雄的阵地》(胡可)、《兵临城 下》(白刃等) 表现抗美援朝战争:《战线南移》(胡可)、《钢铁运输兵》(黄悌)、《英雄 万岁》(杜烽) 表现解放后的局部斗争:《海滨激战》(福建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 《南海战歌》(战士话剧团集体创作) ②历史源流指在阶级话语下编码中华民族历史,强调人民性和阶级斗争。 主要是1958~1962年间出现的一批历史剧,主要有:田汉的《关汉卿》和 《文成公主》,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武则天》,曹禺的《胆剑篇》,老舍的 《神拳》,丁西林的《孟丽君》,朱祖贻、李恍执笔的《甲午海战》、马少波的 《岳云》、段承滨的《义和团故事组剧:黑宝塔传奇》(包括四个独幕剧《黑塔 归团》、《二丑夺塔》、《双塔闹衙》、《烈火炼塔》)等等。
二、老舍与茶馆
2、《茶馆》的背景与主题
(1)《茶馆》的背景: ① 大背景:
从19世纪末戊戌维新以后写起,写到抗日战争 结束,历时半个世纪。这段时间是中国最黑暗最悲 惨的几十年,也是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 几十年。一方面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生 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人民不堪忍受压迫、 不断觉醒反抗、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十七年的戏剧
十七年的戏剧十七年的戏剧第一节十七年戏剧概述一、有关概念主要:话剧二、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分期。
十七年戏剧(一)第一个高潮时间:1949----1956年背景:政治上的气氛相对宽松。
话剧出现了第一个创作上的高潮时期体现:1.全国各地话剧团的纷纷成立。
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话剧团2.1956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3.创作数量庞大。
(二)新历史剧时期时间:1956-----1960年代初背景:五十年代后期,政治运动频繁,左的思潮影响严重,无视文学创作规律。
一部分作家坚持自己传统的创作手法,把注意力转向了历史。
代表作: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的《甲午海战》等。
(三)第二个高潮时间:1960年代初-----1960年代中背景:进入60年代,中共党中央对各项政策进行调整,对“左”的错误进行纠正。
1962年3月,周恩来、陈毅出席了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北京举行,(三)第二个高潮体现:1.全国各大行政区都先后举行戏剧汇演,大批话剧作品获奖。
2.再次出现了大量的作品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赵寰《南海长城》,贾六《雷锋》不足:这次高潮到了后期,已经开始有追求“高大全”任务的倾向,而且题材也越发单一,又走向了所谓的“重大题材”。
成为以后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前奏。
三、十七年话剧的分类几种特定的种类:(一)生产建设(农村、工厂)题材作品有:老舍《龙须沟》《方珍珠》《春华秋实》崔德英《刘莲英》、夏衍《考验》胡丹沸《春暖花开》王炼《枯木逢春》(二)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数量相对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不是太多。
作品有:陈其通《万水千山》宋之的《保卫和平》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白刃、洛丁《兵临城下》贾六的《雷锋》(三)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工厂剧本;农村剧本;部队剧本)而言的。
十七年时期戏剧
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戏剧一、十七年戏剧概述●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入国家监控权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国家的戏剧¡±。
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
(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
(3)从戏剧家的创作身份来看,戏剧家既非职业创作,也非专业创作,而是一种职务创作。
创作者成为国家机构的成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人写作立场,认同国家写作立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写作成为一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剧建构的中心,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而非单纯的个体。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2、制约“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1)政治运动在组织戏剧时,基本上围绕国家的各项政治要求和政策条文,使得话剧创作局限于政治话语表达的想象之中。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举凡戏剧创作的各种要素,如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立、人物的塑造、冲突的设置等,均被《讲话》限制,使得“十七年”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讲话》的戏剧注解。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后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两结合”),成为包括话剧创作在内的惟一的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毛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主张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本土化”的有效载体。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第四种剧本”●(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
在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
主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
十七年时期戏剧
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戏剧一、十七年戏剧概述●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入国家监控权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国家的戏剧¡±。
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
(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
(3)从戏剧家的创作身份来看,戏剧家既非职业创作,也非专业创作,而是一种职务创作。
创作者成为国家机构的成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人写作立场,认同国家写作立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写作成为一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剧建构的中心,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而非单纯的个体。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2、制约“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1)政治运动在组织戏剧时,基本上围绕国家的各项政治要求和政策条文,使得话剧创作局限于政治话语表达的想象之中。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举凡戏剧创作的各种要素,如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立、人物的塑造、冲突的设置等,均被《讲话》限制,使得“十七年”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讲话》的戏剧注解。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后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两结合”),成为包括话剧创作在内的惟一的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毛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主张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本土化”的有效载体。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第四种剧本”●(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
在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
主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十七年戏剧
本章概述:中国当代戏剧史的第一幕是由轰轰烈烈的戏曲改革运动开始的。
在1949年至1957年间,戏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在1958年至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命则是进行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戏剧作品良莠不齐,而《茶馆》不仅是老舍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教学内容: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1、农村题材的作品
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戏剧是倍受关注的部门。
毛泽东还提出对于传统戏曲改革的方针,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是代表性的成果。
到了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受到关注,作品有《春风吹到诺敏河》(安波)、《春暖花开》(胡丹沸)、《妇女代表》(孙芋)等。
2、工业题材的作品
50年代前期,被当时的批评界作为成绩而列举的话剧作品,表现“工业建设和工人斗争”的有《在新事物的面前》(杜印、刘相如、胡零)、《不是蝉》(魏连珍)、《考验》(夏衍)、《幸福》(艾明之)、《刘莲英》(崔德志)。
3、军事题材的作品
“革命历史”和写朝鲜战争的话剧,被推荐的有《战斗里成长》、《战线南移》(胡可)、《万水千山》(陈其通)、《钢铁运输兵》(黄悌)等。
4、反映社会矛盾的作品
反映社会矛盾的作品主要有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岳野的《同甘共苦》,苏一萍的《如兄如弟》、赵寻的《人约黄昏后》、鲁彦周的《归来》等。
5、十七年戏剧的主要特征
图解政治概念和政策条文是十七戏剧的最主要特征。
二、老舍的戏剧创作:
1、老舍创作的转型:原因、背景、评价
老舍 (1899—1966)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早丧,由母亲抚养成人。
1913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在北京的小学和天津南开中学任教。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讲中文,并进行创作,先后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创作3部长篇小说,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
《二马》。
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授,这时期发表的短篇小说集有《赶集》、《蛤藻集》等,长篇有《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
1937年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
抗战爆发后由济南到武汉,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
这时期创作了《残雾》等多部剧本及长篇小说《火葬》。
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创作。
1944一1947年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1949年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回国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解放后主要作品有剧本《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西望长安》、《茶馆》等,共创作剧本23个。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老舍剧作选》。
1966年8月24日,老舍受迫害而死。
1949年以后,文学的意义秩序被规定在政治意识形态范畴内,它被要求能阐释新中国“新”之所在。
老舍解放后自觉地遵循新的文艺路线,完全否定了自己以往的创作道路,基本上由小说创作转向了话剧创作。
从1950年至1965年间,他创作了23部话剧,水平高低互见,其中《龙须沟》和《茶馆》被认为最有价值。
2、老舍戏剧创作的主要特色与存在问题
老舍戏剧创作的主要特色是将其所擅长的写实手法和独具的幽默才能,与他对新社会的高度政治热情结合起来。
最为成功的作品是《龙须沟》和《茶馆》。
但他大量失败的作品表明,他对政治的热忱实际上严重限制了他在艺术上自由探索和发展。
3、代表作:《茶馆》
(1)《茶馆》的创作过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老舍抚今追昔,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来之不易的戏来教育青少年,以支持宪法的宣传实施。
1956年,老舍开始动笔写就了话剧《秦氏三兄弟》,剧本四幕六场,人物众多,从光绪年间写到了1948年北平学生“反饥饿、反迫害”运动。
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时任院长的曹禺和总导演焦菊隐等人,曹禺他们被戏中第一幕第二场发生在一家旧茶馆里的那段戏深深吸引,遂建议老舍以这一场戏为基础另起炉灶,发展成一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
老舍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即拍板,三个月后交剧本。
期限一到,三幕话剧《茶馆》问世了。
(2)《茶馆》的主要故事内容
《茶馆》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0年代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3)《茶馆》的创作动机与客观艺术效果
老舍《茶馆》的叙述动机,来自于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恶。
新旧社会对比既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的历史观。
他对于“旧时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熟悉,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幽默,含泪的笑,使这部作品,接续了老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
剧中的悲凉情绪,人物关于自身命运的困惑与绝望,透露了与现代历史有关的某种悖谬含意。
(4)《茶馆》的艺术特色
《茶馆》涉及宏大题旨,作者却选择了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经验所能驾驭的轨道。
老舍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谈到《茶馆》的创作:“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
可是,我不熟悉自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和促退。
我也不十分懂政治变迁入手的角度。
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
”老舍选择从“侧面”、从“小人物”的生活变迁入手的角度,并把对他们的表现范围,限制在茶馆这个“小社会”中。
没有运用中心情节和贯串全剧的冲突——当代话剧常见的结构方式,而采用被称为“图卷戏”或“三组风俗画”的创新形式。
涉及市民社会的“三教九流”被放置在显现不同时代风貌的场景中。
《茶馆》也是老舍先生在语言艺术上成就最高的巨作,在戏剧界是有名的“一句台词勾画一个人物”的好戏。
(5)《茶馆》的文学史地位与当代评价
《茶馆》是老舍在当代的杰作,是当代话剧的经典作品。
曹禺先生晚年评价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重点难点:《茶馆》的文化意义与文学史价值。
教学指导:讲授
本章练习:如何理解《茶馆》的主题?
《茶馆》从第一幕的晚清戊戌变法到第二幕的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一直写到第三幕的抗战结束,历经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在《茶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用老舍的话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曹禺先生晚年评价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与一般的戏剧作品不同,《茶馆》不是要讲述某个具体故事,它要表现的是三个历史时期所代表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状,用老舍的话来说,就是要“葬送三个时代”。
《茶馆》的创作宗旨就在这里。
一向不熟悉政治斗争的老舍采用避生就熟的写作办法,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的政治变迁。
《茶馆》对旧时代大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借助于剧中的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老舍通过对三个善良、质朴、正直人物命运悲剧的凭吊,痛诉了那个时代的怪异和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