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戏剧

合集下载

第四章 1949-1976年散文

第四章  1949-1976年散文



散文特点: 经常采用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忆相 交织的构思方式,故有人总结为图片连缀 式。把发生在不同时空下的生活画面连缀 起来。也记叙事件,也描绘场面,但最主 要的是抒发那种激越的感情。 “不是为了给那个年月的动人姿态,作一 点速写画,也不是希望在纸上留下一点当 时的气息,而主要是为了一种感情的冲 击。”

杨朔散文追求诗意,“拿着当诗一样写”是他这 个时期的创作追求。他所讲究的诗意包括:
●谋篇布局的精巧。
苏州园林式的曲径通幽 “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
●锤词炼字的用心 ●诗的意境的营造(托物寄情、物我交融)
●其中最主要的,其实是“从一鳞半爪的侧影,烘 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的那种思维和感情方 式。从一切事物中提取宏大政治性主题的写作模 式。
第四章 1949-1976年散文 、戏剧
第一节
概述
十七年散文中主要是四股散文潮:抒情散 文、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杂文 一、报告文学: ●建国初期最激动人心的是以魏巍为代表的 朝鲜通讯。魏巍三次入朝,报告文学集 《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最著名的《谁 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报告文学。柳 青的《王家斌》(梁生宝的原型),穆青 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中国青年报》集体采写的《为了六十一 个阶级兄弟》等。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十七年散文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 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艺术做出贡 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十七 年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在一个时期 产生广泛的影响。
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山 东蓬莱人。 杨朔的散 文在十七年乃至80年 代的一段时间都有非 常大的影响。他的 《雪浪花》、《荔枝 蜜》、《茶花赋》等 都曾被选入中学课本。 属于现代婉约派。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戏剧实验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专题三“样板戏”与当代戏剧实验

C、《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 要》, 经过毛泽东多次亲自修改。可说是代表了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基本思想。《纪要》否定了十七年 的文学艺术, 提倡的是:“我们要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 导下, 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去创造无 愧于我们伟大的国家, 伟大的党, 伟大的人民, 伟大的 军队的社会主义的革命新文艺。这是开创人类历史新纪 元的,最光辉灿烂的新文艺。”肯定的是:“歌颂我国 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战线 上的大跃进,歌颂我们的英雄人物,歌颂我们伟大的党, 伟大的领袖英明领导的文艺作品。”《纪要》还提出建 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样板,这样板便是革命现代京剧。
• 《龙须沟》话剧的开山之作
பைடு நூலகம்
• 2、1953—1957年 当代戏剧第一个高潮
• 昆曲《十五贯》一部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 • • •
3、1957—1960年 历史剧兴起 老舍、田汉等 4、1960年代初—1966年 第二次高潮 吴晗、《红灯记》等。
• • • • • •
(二)、总体特征:四个方面 P49 1、艺术与政治 2、剧种全面 3、姿态多样 4、现代主题的尝试
《沙家浜》
“智斗”是《沙家浜》的精华所在。但是,在这 场戏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主题先行论”的痕迹, 能够透视到中国 20 世纪的政治风云变幻。作为一 个极富象征意味的戏剧段落,这场戏集中表现了 “两条战线、两种形式、三个层次、三个方面”的 “政治斗争”。具体说,就是“武装斗争”与“地 下斗争”这“两条战线”的斗争,文本内显性的 “戏剧斗争”与文本外隐性的“社会斗争”这“两 种形式”的“政治斗争”,“阿庆嫂与胡传魁、刁 德一”、“江青与彭真”、“毛泽东与刘少奇”三 个层面的“政治斗争”,“形象人物”、“演艺人 物”、“政治人物”三个方面人物的“政治斗争”。 所有的斗争,都显示出斗智斗勇的“政治斗争”特 质,都使这场戏显示出神秘诡异的政治色彩。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50年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1949.7)1、1917—1927: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和向革命文学发展的时期2、1927—1937: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3、1937—1949:抗战的民族的文学运动兴起和繁荣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7—至今)1、十七年文学(1949—1976)创作两个阶段一确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狂欢时代1序曲诗歌何其芳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组诗《时间开始了》小说赵树理《登记》话剧老舍《龙须沟》2主旋律诗集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邵燕《到远方去》《给同志们》梁上泉《喧腾的草原》散文靳以《到佛子岭去》《佛子岭的曙光》李若冰《柴达木手记.小说赵树理《三里湾》康濯《春种秋收》马烽《结婚》谷峪《新事新办》萧军《五月的矿山》周立波《铁水奔流》3变奏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解放战争孙犁《风云初记》---抗日战争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话剧胡可《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二高涨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丰收时代1 成熟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胡正《汾水长流》陈残云《香飘四季》陈登科《风雷》浩然《艳阳天》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罗广斌杨溢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欧阳山《三家巷》《苦斗》冯德英《苦菜花》短篇小说马烽《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李准《李双双小传》《耕耘记》刘澎德《桥》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禾场上》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罗宾基《山区收购站》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生活小赋吴伯箫曹靖华人生漫忆,碧野山水游记诗歌贺敬之郭小川《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李瑛的军旅诗2新的开拓(反应古代生活作品)历史剧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田汉《关汉卿》曹禺《胆剑篇》小说李劼人《大波》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耕《杜子美还家》《顾母绝食》冯至《白发生黑丝》徐懋庸《鸡肋》3多样化文学局面A山西“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韩文洲---人民内部矛盾,中间人物,语言大众化B河北“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普通人,充满人情味,散文随意洒脱,诗意浪漫气息C湖南“茶子花派”周立波,谢璞,孙建忠,周建明,叶慰林,古华---农民高尚情操和心灵美,方言土语,幽默第三节文艺思想斗争对现实主义的冲击十七年中三轮冲击一电影《武训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导演—孙瑜清末武训“行乞兴学”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海河边上》《锻炼》二 1954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5对胡风集团的批判------文字狱,教条主义1956整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造.刘绍棠《田野落霞》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丰村《美丽》李威伦《爱情》陆文夫《小巷深处》阿章《深夜的别离》1957整风转变为反击右派三 1957—1959三年困难时期196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强化1957左倾错误长篇小说《刘志丹》昆曲《李慧娘》电影《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北国江南》《不夜城》第四节“文革”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厄运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文革期间三种文学一“阴谋文学”长篇小说《鸿南作战史》—张春桥授意而作《牛田洋》----吹捧林彪短篇小说《初春的早晨》-----描绘“一月革命”风暴,歌颂“文化大革命”,夺权为最高主题。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

※当代文学复习 十七年文学

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第一节文化批判运动与文学的曲折发展一、第一次文代会二、第二次文代会三、建国初期的文艺斗争(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2、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3、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第二节政治的调整与文学的迷茫(新的文化政策:双百、反右派)一、“双百”方针二、反“右派”斗争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四、文艺界的大批判《海瑞罢官》与文革导火线第三节文学体制“一体化”的形成第二章诗歌(激情有余,陈郁不足)第一节概述一、1949—1978年间重要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二、1949—14978年间诗歌发展概貌三、创作类型四、十七年诗歌的不足第二节郭小川、闻捷、贺敬之的诗歌一、郭小川的诗歌创作二、闻捷《天山牧歌》创作特征三、贺敬之的诗歌创作特征第三章散文第一节概述一、本时期重要散文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二、1949—1979年间的散文创作概貌(抒情散文/报告文学/杂文/史传文学)三、十七年散文的创作类型①通讯特写的兴旺②艺术性散文的繁荣③杂文的没落第二节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一、杨朔的散文二、秦牧的散文创作(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相结合)三、刘白羽的散文四、三大家的散文创作五、十七年散文创作小结第四章小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茹志鹃的《百合花》、王愿坚的《党费》和赵树理的农村题材的小说一、茹志鹃《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王愿坚小说特色及《党费》中的人物塑造三、赵树理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农村“问题小说”)第三节杨沫的《青春之歌》作者简介/主题/主线/总结第四节柳青的小说第五节梁斌的《红旗谱》故事简介、民族风格第六节《红岩》、《红豆》创作内涵/艺术手法《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物形象第五章戏剧(戏曲、歌剧、话剧)第一节十七年话剧创作概况第二节老舍的戏剧一、《茶馆》的主题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三、精湛的艺术构思/结构艺术四、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五、《茶馆》的民族化特征第六章文革文学第一节文革时期的文化背景第二节文革文艺思潮第三节文革文学创作三个阶段第四节“样板戏”含义、审美特征、代表作品第五节趋时文学含义:迎合政治时尚、政治观念的作品第六节地下文学(“潜在写作”)含义、类别、特点第七节天安门诗歌第一章十七年文学思潮第一节文化批判运动与文学的曲折发展一、第一次文代会194年9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大会成立了以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文联;确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考试(习题卷1)

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考试(习题卷1)

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9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人是( )A)刘白羽B)秦牧C)杨朔答案:C解析:2.[单选题]为中国新诗大厦奠定第一块基石的是( )A)胡适的《尝试集》B)郭沫若的《女神》C)刘半农的《扬鞭集》D.冰心的《繁星》答案:A解析:3.[单选题]梁斌的《红旗谱》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 ( )。

A)解放战争小说B)革命历史斗争小说C)工业题材小说D)新英雄传奇答案:B解析:4.[单选题]"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发生在(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B)左联时期C)抗战初期D)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期答案:C解析:5.[单选题]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爱情题材的是( )。

A)《小巷深处》B)《沉默》C)《红豆》D)《在悬崖上》答案:B解析:6.[单选题]下列鲁迅小说中新知识分子形象是( )A)孔乙己B)陈士成解析:7.[单选题]提倡和多发表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文章的新文学社团是( )A)浅草社B)新月社C)莽原社D)创造社答案:C解析:8.[单选题]现代诗派的首领是( )A)路易士B)徐 迟C)卞之琳D)戴望舒答案:D解析:9.[单选题]鲁迅在杂文中创造了许多形象,这些形象是( )A)久个体形象B)类型形象C)歌颂性形象D)动物形象答案:A解析:10.[单选题]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 )A)莽原社B)创造社C)语丝社D)未名社答案:B解析:11.[单选题]"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提出的场合是( )A)左联成立大会B)文协成立大会C)延安文艺座谈会D)第一次文代会答案:B解析:12.[单选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 )A)上海B)南京C)武汉D)重庆答案:CD)鲁 迅答案:D解析:14.[单选题]《朝花夕拾》是一部( )A)抒情散文集B)传记C)回忆性叙事散文集D)杂文集答案:C解析:15.[单选题]左联解散的时间是( )A)1934年B)1935年C)1936年D)1937年答案:C解析:16.[单选题]现代著名作家中,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的是( )A)艾 青B)艾 芜C)老 舍D)巴 金答案:D解析:17.[单选题]郭沫若的诗集《恢复》显示了( )A)大众诗歌的实绩B)革命诗歌的实绩C)叙事诗歌的实绩D)爱情诗歌的实绩答案:B解析:18.[单选题]“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 )A)《龙须沟》B)《关汉卿》C)《胆剑篇》D)《茶馆》答案:D解析:19.[单选题]《新诗歌》是哪个诗歌团体的会刊( )20.[单选题]《乱弹及其他》是谁的杂文集( )A)鲁 迅B)唐 弢C)柯 灵D)瞿秋白答案:D解析:21.[单选题]"第三种人"是指( )A)林语堂B)苏 汶C)胡秋原D)梁实秋答案:B解析:22.[单选题]著名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 )。

政治淬炼、思想提纯与话语裂隙——“十七年”时期的《宝莲灯》戏曲改编考论

政治淬炼、思想提纯与话语裂隙——“十七年”时期的《宝莲灯》戏曲改编考论

摘要:“十七年”时期《宝莲灯》戏曲改编的中心任务是提纯“反封建斗争”主题思想,受此影响,修改原本三圣母与刘彦昌相遇相恋的“一见钟情”和“才子佳人”式痕迹,强化三圣母和沉香的反抗斗争笔墨,加深对二郎神凶恶行为的描写,更改“二堂放子”一折与《宝莲灯》全剧的风格不统一现象,成为当时各种《宝莲灯》改编本的重点。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刻意规避“一见钟情”和“才子佳人”的俗套,容易陷入一味用新中国意识形态来拔高传统戏剧的“反历史主义”流弊;在强化三圣母和沉香的反抗性场景时,前者的艺术性风采明显盖过了后者的政治思想力度,致使恋爱结婚与沉香救母两段故事情节产生了错位;加重二郎神的罪恶残暴举止,则限制了对二郎神内心矛盾复杂性的触碰;无论是局部修改还是完全删除,“二堂放子”一折与全本《宝莲灯》之间的矛盾又始终无法彻底解决。

凡此种种,都使得戏曲《宝莲灯》的改编过程时见话语裂隙的面影。

同时,“十七年”时期各个剧种的《宝莲灯》改编,又对妻妾和睦的传统家庭关系及封建伦理孝道表达了或隐或显的认同,这说明即使是被提纯的“反封建”思想主题,实际上也暗含裂隙。

关键词:《宝莲灯》;旧戏改编;“反封建斗争”;话语裂隙政治淬炼、思想提纯与话语裂隙———“十七年”时期的《宝莲灯》戏曲改编考论高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戏曲艺术改革运动,围绕着“推陈出新”的核心思想,采取“改戏、改制、改人”三大方向同步推行的策略,为传统戏曲剧目注入全新的意识形态观念,更改旧戏班中那些延续已久的不合理制度,促使戏曲艺术从业者提升政治觉悟,进而以改造后的“新戏剧”来引导“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塑造“新的人民国家形象”。

在此过程中,如何依照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规范对那些深植传统戏曲内部的“封建伦理道德”元素进行删改,对传统戏曲内部交织的大量繁杂话语进行整饬提纯,是旧戏改革的重难点。

很多时候,传统戏曲中的所谓“封建伦理道德”元素和繁杂话语或隐或显的存续是新中国旧戏改造的最大阻碍性因素,而“十七年”时期的《宝莲灯》戏曲改编对相关问题恰好有着较为真切的呈现,以之为个案,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勘探旧戏改造过程中的挣扎与得失。

现当代十七年文学 自己整理

现当代十七年文学 自己整理

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学(1949——1977)第一节概述1、十七年文学:1949——1966,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左倾思潮不断干扰2、建国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3、50年代前、中期,三场思想批判运动:①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政治过多干预文学);②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俞平伯的政治性围攻深入到岁胡适学术思想的前面批判),③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批判胡风的三个方面:立场、态度、观点;胡风文艺理论: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的创伤、处处有生活)。

4、1956.5.2,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扩大人民内部的民主和自由(2)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3)推动创作自由、讨论自由、批判自由受其影响,一批敢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钟惦棐《电影的锣鼓》等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5、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公开发表,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

6、1953.9北京召开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准则,有积极影响,但导致十七年文学基本呈现出现实主义一元化格局,失却了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7、创作流派:①“山药蛋派”:小说领域,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烽、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②“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

8、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不足:(1)因政治宣传、中心任务的制约被迫付出真实性缺失的代价了,一系列政治性批判运动之后,作家们被不能写劳动人民精神奴役的创伤、不能表现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束缚。

第五讲,十七年时期的戏剧

第五讲,十七年时期的戏剧



独特的艺术构思:侧面透露法。
“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 ,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 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 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 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 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 反映社会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一 些政治消息么?”

以小见大,一个别表现一般。老舍考 虑的是主题和典型环境的关系。选择 普通的大茶馆,是《茶馆》成功的关 键。由于“埋葬三个时代”,揭示“ 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的主题,通过侧面透露 的方式展开。而借以侧面透露的正面 载体又是茶馆小社会中的小人物生活 变迁。
三、历史剧

1958-1962年间,出现了一个历史 剧创作的高潮。如郭沫若的《蔡文 姬》、,田汉的《关汉卿》、《文 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等。 其主要内容表现为:一是为历史人 物翻案;二是以发掘历史精神鼓舞 今人;三是总结历史经验以警后人 ;四是歌颂历史人物。

不过这一时期,包括戏剧在内 的文学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是一 个历史现象。剧作家和政治的 配合并非完全是被动的,甚至 满怀热情。但是,《关汉卿》 《蔡文姬》《胆剑篇》等呈现 出的精神价值,是积极且富有 生命力的。


小人物的塑造。老舍对小人物 的书写总是充满了人情味,笔 端蘸满了感情。从生活本身学 习到的个性气质又铸就了老舍 饱含忧患的气节。 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



王利发: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 “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 ,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喜欢 ,就不会出大岔子。” 精明、干练、善于经营。



《茶馆》是有一定戏剧性的悲剧,悲 是主调,笑是穿插的音符。 其一,一般戏剧中的悲剧体现正价值 ,笑联系负价值,而《茶馆》却“笑 中有正”。典型的就是松二爷。 其二,《茶馆》中的悲中也常含笑。 秦二爷:“应该告诉大家,有钱就该 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 事!”常四爷:“我爱我们的国呀, 可是谁爱我呢?”

文学考研知识点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样板戏

文学考研知识点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样板戏

文学考研知识点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样板戏在20世纪60年代为什么会产生“样板戏”?“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

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京剧现代戏”和小说、电影、话剧以及民族新歌剧的基础上产生的。

京剧现代戏产生的时代,主要指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阶段“十七年时期”中的后半段,这正是中国激进主义思潮形成的时期,其突出的标志是阶级斗争的不断强化。

1957年反右的扩大化、1957年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运动、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和而后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人为的阶级斗争越演越烈。

出于防止“和平演变”和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视,对文艺文题抓的越来越紧,并开始了创造“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构思。

1958年2月28日的《人民日报》和《文艺报》发表了周扬的文艺界反右斗争的总结性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正是从创作“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出发,毛泽东对拥有广大的接受群,更便于普及的戏剧给与了更多的注意。

这种激进主义文艺思想将建国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政治性—真实性—艺术性结构中的“真实性”、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艺术表达方式成了微不足道的东西。

“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其样板化的过程,实际上只是这些原则和特征极端化和具体化的过程。

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浜》、《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

样板戏成了江青等阴谋家手中的政治工具,成为江青提高自己的政治身价,打击政敌,推行其激进主义的文艺观念,实行文化“一体化”的工具。

“样板戏”是否具有文学价值?“样板戏”少数属原创,多数是从其他文艺形式改编或移植的。

十七年的戏剧创作

十七年的戏剧创作

三排长陈喜在进驻南京路 后,放松了警惕,受到资 产阶级“香风”的熏染, 忘记了我军艰苦朴素的革 命传统,扔掉了有补丁的 布袜,还说班长赵大大 “黑不溜秋靠边站”。妻 子春妮从乡下来部队探望 他,他却嫌弃妻子太土气, 跟不上潮流。新战士童阿 男学生气十足,不请假就 与同学到国际饭店吃饭, 连长批评他“不配穿这套 军装”,他一赌气,留下 一张字条,扬长而去。
王利发的话
“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 为活下去!是啊,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 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 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 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第三节 《关汉卿》与《蔡文姬》
《关汉卿》
田汉在建国后除担任文化艺术
《茶馆》改编时的“红线”
从北京人艺档案室保存的当年铅印本中,我们还 可以看到生硬加进的红线段落:
演讲学生:同胞们,请大家看看政府当局吧!正 当各国列强要瓜分我国的生死存亡关头,政府当 局甘愿做亡国奴!
王掌柜:咱们换个地方成不成,我明儿要开 张……
学生:王掌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中国 是一盘散沙,我们要唤醒民众。(高呼)誓死不 做亡国奴!
二、 56-57双百方针问世前后艺术本体
实现了一次突破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禁 锢的喷发。如《新局长到来之前》(何 求编剧的话剧、电影)、《刘莲英》 (崔德志编剧),《祝福》(夏衍据鲁 迅小说改编的电影)、《骆驼祥子》 (梅阡据老舍作品改编的话剧)、《柳 堡的故事》(石言编剧的电影)等,都 是这种状态的作品。
这一时期历史剧的主要内容: 一是为历史人物翻案; 二是以发掘历史精神鼓舞今人; 三是总结历史经验以警后人; 四是歌颂历史人物。
郭沫若的艺术主张:历史剧的写作与研究 历史不同,“那就是史剧创作要以艺术为 主、科学为辅;历史研究要以科学为主、 艺术为辅”。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品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品

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品一.《保卫延安》《保卫延安》写的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

一九四七年三月初,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延安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我人民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从防御转入进攻,并在沙家店等有名战役中歼灭数倍于我的敌人,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煌胜利。

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二《红日》1959年面世的小说《红日》,属于,红色经典”的文学范畴。

如今被人们视为“红色经典”的文本。

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

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

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写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

作品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量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峻形势。

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人民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

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家将它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发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

而且,作家通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力量的强弱对比,为解放军的最终胜利造成强烈对比,以说明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步刻划国共双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

作家一开始就把解放军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之中,这样的结构布局在当时习惯于描写解放军“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文学作品中显得独特而又真实,体现出这位战争小说作家在当时的时代共名下对表现现代战争的独到眼光。

现当代文学史常识填空

现当代文学史常识填空

现当代文学史常识填空一、填空。

1、“十七年文学”又指的是1949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3、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4、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周立波。

5、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

6、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7、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的《爸爸爸》的作者是韩少功。

8、《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白嘉轩、鹿子霖和郭举人。

9、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和浩然的《艳阳天》,都将目光对准了农村合作化运动。

10、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又被称为”大连会议“。

11、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的作品分别是表现了“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的《暴风骤雨》和表现了”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山乡巨变》。

12、记录了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3、60年代初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剧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智取虎威山》、《芦荡火种》等。

14、京剧《智取虎威山》取材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5、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唯一一篇不在“褒贬毁誉之间“的小说是《登记》。

16、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包括《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想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蝴蝶》中的张思远以及《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等。

17、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后,许多作家转向历史题材创作,期间的主要成就有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和田汉的《关汉卿》等。

第五章 中国当代话剧

第五章 中国当代话剧

• 第二幕: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 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 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 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 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 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 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 第三幕:三十年后,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 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 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 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 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 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 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 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 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 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 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 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 1991年由中戏的同学组成了“穿帮剧团”,排 演《秃头歌女》、《等待戈多》; • 1992年导演了《思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994年导演《我爱XXX》; • 1998年《坏话一条街》、《一个无政府主义 者的意外死亡》; • 1999年《恋爱的犀牛》、《盗版浮士德》; 2001年《臭虫》; • 2005年《琥珀》; • 2007年《艳遇》; 2008年《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2009年《空中花园谋杀案》。
• 1980年代中期,在整个文坛的文化寻根 思潮中,剧作家站在更高的历史层次去 审视民族历史和现实,出现了一批在精 神挖掘上更深入一步的作品。李龙云的 《洒满月光的荒原》、高行健的《野 人》、沈虹光的《寻找山泉》、孙惠柱 的《挂在墙上的老B》、刘锦云的《狗儿 爷涅磐》、陈子度等的《桑树坪记事》、 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等剧。
高行健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现场
• 关于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各方言论: • 中国作协通过新华社声明:“中国有许多举 世瞩目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学家,诺贝尔文 学奖评委会对此并不了解”,这个奖颁给高 行健“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 标准”。 • 《人民日报》以《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 高行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题, 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 台湾作家朱天文说,诺贝尔文学奖这次失手 了,“因为在高行健之前,至少排得出六、 七个人比他该得”。巴金、王蒙、莫言、余 华、苏童、王安忆、北岛、余光中、白先勇。

“十七年文学”视野中的老舍剧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十七年文学”视野中的老舍剧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十七年文学”视野中的老舍剧作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十七年文学》视野中的老舍剧作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老舍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而他的戏剧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十七年文学”(1937年至1952年)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时期,老舍尤其是他的剧作在文学界和戏剧界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因此,本文拟以“十七年文学”时期为研究背景,以老舍的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对其戏剧作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探讨其作品在当时社会、文学和戏剧环境中的地位和影响。

这对于深入了解老舍的文学思想、风格和创作成就,进一步探究“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文学变迁和戏剧演变,以及研究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演变,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在老舍的戏剧研究方面,学界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文学批评和戏剧理论方面,有不少学者对老舍的戏剧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例如,高华、周其龙、谢伟等学者都对老舍的戏剧作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但是,在“十七年文学”时期的视角下对老舍的戏剧研究还存在不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老舍在“十七年文学”视野中的戏剧作品进行深入研究:1. 老舍戏剧作品艺术风格和文学思想的演变:透过老舍在“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戏剧变迁,总结老舍戏剧艺术发展历程和演变方向,以及深入剖析老舍剧作中的文学思想和诸多主题。

2. 老舍戏剧作品在“十七年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老舍在“十七年文学”文化环境中的创作背景及上下文的影响,探讨其作品在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所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并分析其在当时文学和戏剧圈子中的地位和作用。

3. 老舍的戏剧作品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贡献:分析老舍的戏剧作品中渗透的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以及他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汇总和梳理老舍的戏剧作品精华和学术成果,同时将研究对象与其他相关剧作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戏剧创作概况
• 戏剧(话剧、戏曲、歌剧、电影)兴起的 两个原因: • 1.戏剧拥有大量观众,是大众乐于接受的艺 术样式。 • 2.戏剧本身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政治教诲 作用。
三类作品
• 1.工业建设和工人斗争题材:在《新事物面 前》(杜印)《考验》(夏衍)《刘莲英》 (崔德志) • 2.革命历史和朝鲜战争题材:《战斗里成长》 (胡可)《万水千山》(陈其通) • 3.第四种剧本(揭露阴暗面和矛盾冲突) 《洞箫横吹》(海默)《布谷鸟又叫了》 (杨履方)
《茶馆》的艺术特色
• 1.以茶馆为人物活动背景,舍弃了中外戏剧 传统一人一事的方法,采用人像展览式的 手法,结构全剧。 • 2.为人物立戏,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性格特 征的人物形象。(王利发、常四爷、秦仲 义) • 3.语言诙谐、幽默,富于个性化,充满北京 地方色彩。
历史剧创作及其争论
• 田汉《文成公主》《关汉卿》《谢瑶环》 • 郭沫若《蔡文姬》(翻案之作,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的曹操形象)《武则天》 • 曹禺《胆剑篇》(1961)(吴越交战的故 事)《王昭君》(1978) • 争论焦点:“历史”为现实服务还是按照 历史本来面目来写
话剧创作高潮
• 1963年到文革前夕出现话剧创作高潮。 • 《杜鹃山》(王树元)《霓虹灯下的哨兵》 (沈西蒙)《千万不要忘记》(丛深) 《年青的一代》(陈耘) • 主题:社会主义生活中,阶级斗争的无所 不在。 • 实质:对于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时期如何 延续的焦虑。
第二节 老舍的剧作
• 解放后共写作23部剧作,以《龙须沟》 (1951)和《茶馆》(1957)最为成功。 • 思想内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于新时代、新社会的歌颂。 • a.通过新旧对比,描绘人物命运的变化。 (《方珍珠》《龙须沟》) • b.新人新事新生活。(《女店员》) • c.揭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 (《神拳》《茶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