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导学案

合集下载

邹韬奋《我的母亲》导学案5

邹韬奋《我的母亲》导学案5

十四我的母亲邹蹈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积累生字词2.体会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积累生字词2.体会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自主导学】1.邹韬奋,原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

祖籍江西余江。

先后在上海和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

本文选自。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查.氏()憧憧..()妹仔.()蒙眬.()鞋袜.()歉疚.()惺忪.()呜咽.()3.下列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订正。

A.浙江元霄莫名其妙()B.时候蜡烛热泪盈框()C.瞥见柔和寻寻善诱()D.帐门含冕饮泣吞声()4.选词填空。

(1)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幢幢,憧憧)的大客厅里。

(2)(母亲)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宝,饱)眼福。

5.根据文句中括号内含义写出相应词语。

⑴她讲得(健谈而且感人),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又愁眉双锁()⑵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的良师。

()⑶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6.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课文从几个侧面展现了“母亲”的性格,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2)《我的母亲》一文主要描写了妇女在封建社会的命运,以及封建家庭教育的情形,同时也记述了“母亲”对“我”的哺育过程,表达了“我”对母爱的颂扬感激之情。

()【自主合作探究】7.课文主体部分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断,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我的母亲》导学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

A、为母亲洗一次脚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自学成果展示】1、字词展示字音:文绉绉zhò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眼翳yì词义:广漠宽恕文绉绉面红耳赤侮辱2、材料展示(理解母爱)将所搜集的关于母爱的材料和胡适的材料分组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

教师补充: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绩溪县中屯人。

父亲是农民。

17岁,她嫁给49岁做官的胡传做填房,成了几个孩子的后母。

20岁生了胡适,23岁守寡。

她命运多舛,但注重对儿子的“智力投资”,在家道中落后,还借钱给儿子买下了《图书集成》一书。

3、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合作探究】探究题目一:读了______________,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方法指导:如何概括事件?例如:用文中原句、找中心句、自己概括等)明确:A、每天教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D、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慈爱E、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一点怒色——宽以待人、品性善良F、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让,忍无可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厚、善良、隐忍G、听了五叔的牢骚话,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很有刚气探究题目二: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

《我的母亲》导学案(附答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附答案)
三.2.善于选取典型事例,塑造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运用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及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用词简洁准确,语言朴实无华,感情丰富细腻。
语句:情Biblioteka :四拓展延伸母亲永远是一篇百读不厌回味绵长的华章,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用智慧的清泉浇灌了我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五、当堂检测
1、注音
循循善诱()娓娓动听()辗转反侧()
人影憧憧()妹仔()歉疚()
惺忪()呜咽()唏唏嘘嘘()
3.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注意抒发真情实感。
(教师寄语:爱自己的母亲吧,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善良的人。)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周第课时
上课时间:星期: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
《我的母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重要词词。了解用议论深化中心的写法。
2.品味文中短文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3.学习本文用几件事来表人物的写法。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海宁查氏()人影憧憧()唏嘘()娓娓( )歉疚()呜咽()
2.判断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 )
2)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们可爱的性格,她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务上。( )
3)突然,一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工的光线( )
2.作者怎样表达母子情深?
内容:
描写:
用词:
答案
2、记叙议论描写
二、1、五件事。母亲元宵节背我“巡阅”;母亲在家带孩子等妹仔来;母亲给妹仔讲小说;我背书挨打,母亲陪着流泪,母亲熬夜为我做布鞋。母亲是一个善良、慈爱、勤劳能干、任劳任怨的人。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6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6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我的母亲》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我的母亲》教案篇一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语言特色:一、分析课文内容第6节、第8节:第6节:反复说“我”,是感情激动的反映,前一个“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难过,饱含心疼母亲的感情。

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

“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一黑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从对比中显出母亲作事认真。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杰出,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二、讲析第12节: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1、分两层: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⑴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⑴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

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

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三、讲析第13节:齐读第13节主要写三件事: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从质朴的文字中品读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2、联系生活体验,学着体味、理解、感恩母亲的关爱。

一、 整体感知,初识母亲不易的生活假如你是胡适,你怎么向别人介绍母亲所处的这个大家庭的情况,试着来说一说。

“母亲的命真 啊!”二、 细细品读,理解母亲多面的性格1. 母亲的命这么苦,她会跟人去诉苦吗?会还是不会? 请用跳读法到文中去找找理由,并用笔划出关键词句。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写到的母亲的三次哭。

思考: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 (一)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二)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

(三)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小结:在我面前,作为亲娘,满怀对亡夫的思念和敬爱,满怀对“我”的慈爱和期望,她偷偷地哭;在哥嫂面前,作为后母,为了家庭的和睦,她轻轻地哭;然而在外人面前,作为寡妇,为了捍卫家庭的尊严和自己的名声,她大声地哭了。

我们从她的泪和哭中,明白了她为什么对孩子那么慈爱而又那么严厉,对家人那么忍让,同时我们也读出了她的刚气。

这正是仁慈而又刚毅的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

三、深入探究,领会母亲深远的影响1、是什么支撑着母亲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毫无怨言地走下去呢,作为一个寡妇,她最大的精神支柱是什么?2、胡适到底有没有如母亲所愿成才呢?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胡四、体验反思你在哪些方面深受母亲影响?你最想对母亲说什么?五、心语一束:胡适曾万分遗憾地说:“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生的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

《我的母亲》导学案 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导学案 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母亲》导学案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母亲》导学案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母亲》导学案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引言:对于我来说,母亲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一生都为我和家人付出了很多,教育了我很多道理和做人的原则。

她是最伟大的人之一。

一、预习:学习“逆向思维”和“倾听技巧”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我们需要先预习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逆向思维”和“倾听技巧”是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们对于我们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我的母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逆向思维:预先想象与计划的反面结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倾听技巧:慢下来,保持和谐,不打断,目光交流,集中注意力,信任等。

学会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学习《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了。

二、课堂练习:阅读文本,并做出以下问题的回答。

1. 为什么王智勇母亲带他去懒洋洋的乡下?2. 简述王智勇第一次尝试帮助母亲家务的情形及结果。

3. 王智勇最想为母亲做些什么?为什么?4. 最后一段的话“人们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个最重要的人,这个人用自己的温暖,成就了他人的生命。

”对你有何启示?三、思考练习:写一篇自己的母亲1. 你的母亲是谁?2. 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母亲的工作/成就/爱好/性格。

3. 举例说明你的母亲为你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它对你的生命有何意义?4. 如果你有机会改变你的家庭生活,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为什么?四、小结:重温重点内容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会了“逆向思维”和“倾听技巧”,并学习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母爱的伟大、母亲的辛勤与付出,也能够更好地体现我们应该尊重母亲、热爱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和态度。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能够保持这样的心态和信念,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母亲的伟大之处在这堂课上,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和倾听技巧,还通过《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深刻认识了母亲的伟大和她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通过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

3.训练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培养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老舍,原名,字舍予,北京人。

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话剧、《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的北平。

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

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

12月26日收到家信,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

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2、生字词汇(查阅词典,把文中不会读的字词注上拼音)怀揣()敷衍()搓()土困窘()殷()勤刮痧()庚()子筹()划撑()持逆()子惦()念嘱()咐()四、整体感知课文:默读课文,思考(1)全文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身上的哪些事情?第1—2自然段:第3—6自然段第7—10自然段:第11—12自然段:第13—14自然段:第15—16自然段:第17自然段:(2)全文是按顺序写的五、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一)从老舍的笔触中感觉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请用下面句式回答这个问题)从第8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0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1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3-14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相关事件如(二)母亲对“我”的人生着怎样的影响?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教育”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3课《我的母亲》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3课《我的母亲》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第五单元思亲忆友展示情怀第13课我的母亲【文本导读】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单独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病逝.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前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与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翻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翻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作者卡片】老舍(1899~1966)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主要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无名高地有了名??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牛天赐传??樱海集??蛤藻集?及?女店员??春华秋实??龙须沟??茶馆?等小说、剧本、杂文、报告文学多种 .其中3幕话剧?茶馆?是老舍的顶峰之作 ,也是共和国话剧创作的精品之一 .1951年12月老舍因此获北京人民政府授予的 "人民艺术家〞称号 .1966年 ,老舍在 "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一个饱满完整的市民世|界和独特生动的市民形象体系 ,风格独特 ,成就卓著 ,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 .其剧作生活气息浓郁 ,人物形象真实 ,语言精练 ,不少剧作还具有独特的 "京味〞风格 .作品曾被译为多种文字 ,其中?骆驼祥子?被译成20余种语言出版 .【根底荟萃】1.为以下加点的字注音①折.扣( ) ②揣.在怀里( ) ③敷衍..( ) ④撮.土( ) ⑤窘.困( ) ⑥殷.勤( ) ⑦刮痧.( ) ⑧绞.脸( ) ⑨露.面( ) ⑩惦.念( ) 2.为以下各组字组词①⎩⎨⎧ 惴()揣()踹( ) ②⎩⎨⎧绞( )矫( )娇( ) ③⎩⎨⎧ 撮( )嘬( )④⎩⎨⎧ 衍( )衎( ) ⑤⎩⎨⎧ 籍( )藉( )⑥⎩⎨⎧ 惦( )踮( )掂( )3.近义词辨析①抚养·养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②委曲·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③常年·常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要点突破】1.本文可分为几局部? 各局部包括哪些段落?主要内容是什么?点拨第|一局部(1~3):写母亲的家世,包括母亲家所处的位置,姓氏,家境,特别突出了母亲生在农家,勤俭朴实,身体好,具有劳动妇女的美德,为后文写母亲的平凡伟大品格奠定根底.总的说来,这局部内容简洁平实.第二局部(4~13):写母亲出嫁到夫家后的主要经历及从中表达出的东方女性具有的贤惠、勤劳、坚忍、顽强、奉献、守礼等典型品德,而母亲平凡而伟岸的形象也主要是在这局部塑造完成的.第三局部(14~18):写母亲对我的培养、期望和自己事业初成后因为常年奔波在外,而不能尽孝养之责的歉疚与深深的思念之情.这局部主要写我与母亲的关系,尤其是写母亲的晚年.内容比起前一局部来显得不那么具体了,主要是因为没有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为了事业到处奔波.但一片思念之情却格外强烈.2.第13节可分为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的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点拨(1)分两层:第1层(……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第2层( "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 "母亲〞对 "我〞的人格影响.(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①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假设地保护儿女.②在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方法中想方法.③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3.课文第14节主要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课文认真分析.点拨(1)写母亲筹备 "巨款〞,送 "我〞上学.(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 "我〞返校.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①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 "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 "保证金〞, "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 "作了半个月的难〞的保证金上,这笔 "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希望.②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 "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③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 "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 "笑了〞.只一个 "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冲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 "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 "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 "叹出一口气来〞.这一 "愣〞一 "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 "我〞一些花生,说了声 "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4.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特点及其对我有什么影响?点拨(1)文章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第10节:母亲待人热情,家里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第11节: "母亲活到老 ,穷到老 ,辛苦到老 ,……她最|会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助 ,她总跑在前面……但凡她能作的 ,都有求必应 .但是 ,吵嘴打架 ,永远没有她 .她宁吃亏 ,不斗气 .〞第13节:写母亲并不软弱 . "丈夫死了 ,鬼子来了 ,满城是血光火焰 ,可是母亲不怕 ,她要在刺刀下 ,饥荒中 ,保护着儿女 .〞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2)母亲对 "我〞的影响:六次:第9节 , "从这里 ,我学得了爱花 ,爱清洁 ,守秩序〞 .第10节 , "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 ,还未全改 ,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 ,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第13节 ,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这点软而硬的个性 ,也传给了我 .我对一切人与事 ,都取和平的态度 ,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 ,在做人上 ,我有一定的宗旨与根本的法那么 ,什么事都可将就 ,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 "母亲并不识字 ,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5.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点拨 母亲是一个勤俭老实、热情真诚、宽厚忍让、坚韧坚强、疼爱儿女的人 .【课堂小结】一、中|心主旨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 ,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 .二、结构图解我的母亲⎩⎨⎧⎭⎬⎫身世 勤俭老实经历 热情真诚性格 宽厚忍让遭遇 坚韧坚强眷恋愧疚敬仰三、写作特色1.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 .既流畅朴素生动 ,又凝练含蓄隽永 ,抒发了对母亲的敬仰感念追怀和永世不忘的深情.2.表达语言流畅、朴素、亲切,极富表现力.这也是老舍文学语言的根本特点.如 "兄不到十岁……一直到半夜〞这一段记述就把父亲死后,母亲为了养活一家人,含辛茹苦,日夜劳作的经历与精神写得很充分了.而所用语言那么是唠家常式的朴素、流畅、亲切的语言.3.议论语言凝练、深情、隽永,蕴有哲理意味.在文章中,老舍经常在表达到一定的时候,便适时地插进议论文字,这对于深化全文题旨,抒发浓郁的感情,都发挥了如点睛般的作用.例如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心里是安定的〞,这段话是作者在抗战时期被迫躲到四川成都见不到滞留在北平的母亲,无比思念又担忧年迈的老母遭遇不测所表达的忧惧、思念交织的复杂感情的一段话,是人处在特定的环境中时才会有的感觉和想法,作者以其凝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其隽永意味是颇具启发性的,足以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文苑天地】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 -汉·刘安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 -?劝孝歌?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 -?小儿语?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 -唐·韩愈5.母仪垂那么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 -?格言集锦?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7.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三字经?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诗经?9.世|界上的一切荣耀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 -高尔基10.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 -罗曼·罗兰1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 -但丁12.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 -米尔13.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 -法国14.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 -英国【素材积累】不应遗忘的生命格茨·阿里是德国当代著名史学家,一直致力于纳粹历史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让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在阿里56岁时,为表彰他在纳粹历史研究方面的卓越奉献,德国大屠杀纪念基金会决定将当年的 "玛里昂·萨穆埃尔奖〞授予他.然而,获奖者阿里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竟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谁,更不知道为什么要以她的名字来命名该奖.经过打听,阿里很快便得知玛里昂·萨穆埃尔是从一份记录被(杀|害)犹太人的名单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人们只知道她生于1931年,1943年3月3日被送往奥斯比茨集中营.除此之外,人们对玛里昂便一无所知了.阿里决定为玛里昂写一部传记.这个决定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放着那么多重大历史题材不去研究,偏偏要把时间浪费在这样一部没有任何意义的 "传记〞上.对此,阿里一笑置之.他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历史的一局部,都不应该被我们遗忘.因此,对他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此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并凭着丰富的史学研究经验,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调查,抽丝剥茧,奇迹般地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尘封已久的珍贵线索.阿里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线索与时代大背景交织起来,成功地完成了这部名为?在隧道中:玛里昂·萨穆埃尔(1931~1943)的短暂一生?的传记作品.这部书出版后,立即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随后又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与其说阿里的成功缘于他独特的史学眼光,不如说缘于他对生命的态度.是的,生命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不应该被我们遗忘.感悟格茨·阿里的成功,是他凭着自己的敏感和经验,同时也凭着一位真正的历史学家应有的良知,凭着他艰难的坚持.当然,奇迹的出现,更得益于他对历史中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适用范围【美文珍藏】想北平老舍设假设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方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 "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单独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单独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到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 "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 -虽然 "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 -不过,假使让我 "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闲,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 -在我的经验中- -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 "草花儿〞很廉价,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 "南〞字变个 "西〞或 "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赏析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的山东济南,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在本文中,作者抒发了对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恋,一处景便渗出刻骨铭心的一缕情,他想 "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作者描写一景一物都想着读者,尽力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沟通,作者在文章中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就使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感染着读者,激起共鸣.答案根底荟萃1.①zhé②ch uāi③fūyǎn④cuō⑤jiǒnɡ⑥yīn⑦shā⑧jiǎo ⑨lòu⑩diàn2.①惴惴不安、揣着手、踹门②绞脸、矫揉造作、娇美③撮土、嘬奶④繁衍、衎直⑤户籍、狼藉⑥惦记、踮脚、掂量3.① "抚养〞是指保护并教养.例:抚养子女."养育〞是指抚养和教育.例:是老百姓养育了我们(dang)的干部.② "委曲〞指事情的内幕和原委.例:告知委曲."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也指让人受到委屈.例:对不起,委屈你了.③ "常年〞指一年到头,整年.例:常年积雪."常年〞指经年,长期或平常年份.例: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第二课《我的母亲》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

第二课《我的母亲》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

第二课《我的母亲》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2《我的母亲》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认识和理解“铺垫”的写作手法,运用到本文的赏析中。

3、运用品读法,赏析母亲对“我”、对其他亲人、对自己名誉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感受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为人特点。

4、引导学生体会朴素的叙事中蕴含的对母亲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影响,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材助读】一、走进胡适(1891一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诗人、文学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后逐渐成为右翼资产阶级文人的代表。

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和《胡适文存》等。

二、了解背景胡适的父亲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

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

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她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

这篇文章写于胡适40岁时,是胡适对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的回顾,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第一课时一、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组长课堂检查)文绉绉.()绰.号()庶.祖母()吹笙.()摹.画()眼翳.()舔.去()侮.辱()2、理解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

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

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

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1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3、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一、导入新课,走进母亲1、真情导入母爱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她熟悉是因为每位学生都享受过无私的母爱,说她陌生是因为许多人很少对母爱进行过认真的咀嚼与反思。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胡适笔下的母亲,去感受、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折射出的人间至情。

2、作者简介胡适在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作品有:《尝试集》、《终身大事》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第16岁嫁到胡家,是父亲胡传的续弦,胡传当时已经48岁,儿女都比冯顺第大,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他三岁时,父亲病故。

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勤快贤惠,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

3、深入字词绰号(chuò)眼翳(yì)穈先生(mén)二、整体感知,认识母亲1、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读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觉得--------。

”学生会从多个角度谈感受,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示例:读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觉得母亲的不容易及母亲宽容的性格等。

2、粗读课文,认识母亲明确:母亲对我的管束及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可以看出母亲是慈母兼严父,同时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母亲处理哥哥讨债的事及处理嫂子间的矛盾,可以看出母亲宽容及仁慈的特点,教我学会宽容。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教育,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

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

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三岁开始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官费赴美留学。

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他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是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文绉绉.. ( ) 绰.号( ) 庶.祖母( ) 吹笙.( ) 摹.画 ( ) 眼翳.( ) 舔.去 ( ) 侮.辱( ) 2、解释下列词语文绉绉:面红耳赤: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并思考: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4、用一句原文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5、本文重点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小结母亲的品性)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二是 ;三是。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个。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五、合作探究(分小组合作探究,并请代表发言)6.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7.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8.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我的母亲》——老舍《期待父亲的笑》——林清玄《母亲》——何家槐《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2、做一件让母亲开心的事我的母亲(节选)老舍姑母时常闹脾气。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2、《我的母亲》导学案【导学目标】1、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中母亲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2.从母亲所言所行入手,整体上把握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的特征;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知识链接】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3月,他所写的白话诗集出版,即《尝试集》,这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一部个人诗集,也是第一部白话诗集。

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的续弦。

在家里的心愿是盖一座瓦房,因贫穷盖不起,在当时当地的媒婆给他介绍了年长她30岁左右的胡传。

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抛下了孤儿寡母。

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

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惟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

在23岁守寡,46岁逝世。

【导学过程】预习案一、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文绉绉()眼翳()佃()户锁匙()轻薄()mé¡先生() mó画()羞kuì() chuò号()2.给形似字注音,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胡诌糜烂()()(1)邹县(2)披靡(3)吓(4)蒙()皱纹研磨()()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玩。

《我的母亲》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共3篇

《我的母亲》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共3篇

《我的母亲》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共3篇《我的母亲》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1导学目的:本篇导学案主要是为了帮助高二学生深入阅读文学作品《我的母亲》,了解该文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一部分:作品简介与背景1.作品简介《我的母亲》是鲁迅的一篇小说,描写了一个“胤禛同志”的母亲从小做起被慈禧贵妃嘉奖,到康有为变法,到义和团运动,最后被儿子所杀害的生活历程。

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深刻,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故事,反映了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同时呈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和爱国主义的思考。

2.创作背景《我的母亲》是鲁迅在上海参加“五四”运动后创作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存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时代背景。

鲁迅生长在晚清时期,逐渐认识到封建帝制的腐朽和无力,而社会风气又极度迂腐堕落,种种阻力都深深的影响着鲁迅的思想和人生历程。

另一方面,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反对清朝和封建制度的思想和活动,这些都奠定了他后来思想和文学的基石。

第二部分:文化内涵1.爱国与反对封建统治《我的母亲》描写的母亲是一个坚守爱国主义的人,她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珍贵的人格品质之一。

其次作者通过母亲的境遇,呈现了封建统治下民众的苦难和无望,隐喻了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2. 社会风气和人性扭曲《我的母亲》也呈现出晚清时期社会风气的堕落和人性的扭曲。

慈禧作为朝中权贵,自私自利的行径深度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使得人民生活贫苦困苦,同时也导致了各种思想的传播和呼声。

3. 弱者的悲剧与历史的教训小说表现的是一个弱者的悲剧,而这种悲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通过塑造一个母亲角色,传达了一种乡土情怀,更是为人类的历史留下了无限的感慨。

第三部分:艺术特色1.描写手法精湛《我的母亲》通过细腻的描写、完整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性,展现了鲁迅出色的文学才华和擅长塑造形象的特点。

(完整word版)我的母亲导学案

(完整word版)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老舍【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 .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4.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学习内容及过程】自学指导一1.走近作者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字,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

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话剧:、。

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2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

○3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4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

3.文学常识《我的母亲》是回忆母亲的一篇,作者以为序,以为线索贯穿全文。

他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称号。

自学指导二1.课文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哪些性格?2.母亲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我”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合作完成朗读第13段,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1.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我送出.......,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门去。

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2.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我的母亲》 导学案

《我的母亲》  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教学目的:1.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3.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质.问()广漠.()野蛮.()绰.号()掷.钱()摹.画()抽屉.()嬉.戏()2.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B.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

C.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污辱。

D.如果我能宽怒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探究质疑: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2、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精读品析: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儿.底子。

...算是打了一点(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当堂反馈: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

她还时常收到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自传的语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

2、速读并列举出写母亲的主要事例,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性的写法。

3、体验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从而理解和关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1、概括写母亲的主要事例及其表现的人物品性。

2、品味语言的分寸感,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感体味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一生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少小离家,学有所成;但同时也留下了“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与遗憾。

人到不惑,胡适写下了《四十自述》,我们不妨来看看胡适在这篇自传中是如何回忆自己的母亲的,看看名人背后的伟大女性。

二、深情朗读:1、教师范读或指定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

(此为初读,应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浓浓深情,同时校正字音、停顿等基本问题。

)2、说说你所了解的本文作者。

交流:3、谈谈你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即可。

)三、梳理思路: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开头三段几乎没有写及“我的母亲”,是否属于跑题?(2)文章第四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文章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2、理清行文思路。

一、(1-4段):二、(5-12段):三、(13段):四、感受形象:1、学生跳读写母亲的文字,思考以下问题:(1)从原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概括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2)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是“严父”?(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自己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明确:2、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请先摘录原文的语句回答:母亲是一个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9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科 目】语文 【教学内容】《我的母亲》 【设计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

胡适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在当时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

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

胡适一生取得35个博士(包括名誉博士)学位。

2、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胡适: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 海求学1917年,19岁的他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1917年7月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其母对他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糜先生()眼翳()佃()户锁匙()轻薄()绰( )号侮( )辱 2 、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讨论,并尝试给每件事情添加一个小标题。

合作探究
1、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2、胡适自离开母亲到上海求学后,一直未能与母亲见面。

胡适后来留学美国也只是与母亲书信往来,母亲病逝后胡适悲痛欲绝,在他的《先母行述》中,他曾这样写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

平生惨痛,何以如此!”结合这段资料说说课文表达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4、作者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5、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回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和母亲宽容大度却又不失刚气的性格特点。

文章语言朴实,却蕴含着真挚的感情。

课后检测
1、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句意。

(1)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

(2)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

2、课内文段阅读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

这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10、选文第1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1、请找出选文最后一段的中心句。

12、怎样理解“宽容而又不失刚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