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

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

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

“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

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无法左右。

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足国王的需要而存在。

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吸收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继续满足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幸福。

国王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直接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

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足“心”,而非控制“心”。

若只是一味控制,是行不通的。

控制得住,则心不甘,控制不住,则心无度。

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控制“心”,不如说是培养“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肯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切便是“智”的力量。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二)《象与骑象人》里讲到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

象的层次,是难于控制的;骑象人的层次,相比较是容易控制的。

这两个分裂的部分,造成人们常陷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简单点说,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它们往往意见相左,各行其是,于是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前几年遇到了一些事,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烦恼?”等等问题,经常晚上睡不着觉,感到了巨大的困惑和压力。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杜丽华《象与骑象人》把人的“心”比做一头放任的大象,把“智”比做骑象人。

大象和骑象人的协调,感性和理性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与感受,影响我们去体验和判断,要使大象与骑象人协调必须对大象进行良好的训练,并日积月累,不断重复,方可凑效。

训练大象骑象人必须参与其中,这样骑象人才能驾象前行,终达幸福彼岸。

读《象与骑象人》一书和以前读的书不同,我读起来有些吃力,尽管我一字一句的读,总觉得读时清楚读后又讲不出来。

我仔细地读了两遍还有读不懂的地方。

但是读后还是感想挺多的。

这里我写三个方面:一、本章第一部分,讲了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我懂得了人的心理是若干部分组成,它们会相互冲突。

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情绪和主张;左右大脑各司其职,左脑专司语言处理及分析,右脑比较善处理立体图形;人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充满情感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控制化系统的功能就像一名顾问,它就像骑在大象上的骑象人,可以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和大象只有配合良好才能创造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

所以导致出了影响幸福的三个障碍,即:无能的意志力,心理干扰,冠冕堂皇的理由。

懂得了人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反应,即使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也是一样的。

懂得了人都有负面情绪的偏好,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懂得了人的个人特质基因有一定贡献,脑波的不对称的现象跟人积极及消极情绪有关联。

读后感受到自己过去对一些人所做的一些事不理解,和自己的想法差的太大,还有一些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想不通会生气、愤怒、情绪不好,我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发脾气。

现在明白不要再想不通不要再生气愤怒。

因为人各有异,人人都有坏脾气。

也感受到也不必对自己的一些坏情绪以及改掉自己的坏脾气这么难而内疚了。

因为,自我是分裂的而非一体的,都有消极情绪和不同情感。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读《象与骑象人》《象与骑象人》揭示了这个一个基本原理: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

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作者为美国)乔纳森.海特,著名积极心理学家。

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社会心理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到芝加哥大学研究文化心理学。

1999年以来积极投身于“积极心理学运动”,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之一。

下面是我的体会。

所有的社会科学口径一致地主张:人类是理性的个体,会利用手边所能掌握的信息及资源,恰当地设定目标,达成目标。

但遗憾的是,正如海特所说的,“为什么人类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呢?”这个问题提出非常的重要。

海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他这本书的书名所言,他说:“自我形象就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变、停止或往前。

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根本斗不过它。

”海特说,“每个人其实都像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是为了执行工作硬被凑在一起运作的,所以老是发现彼此意见相左,自行其是。

”他把人的“心理”划分为四种形式:心灵与身体、左脑与右脑、理性与感性、控制化与自动化。

他认为,这第四种最符合“象与骑象人”的特征。

在心理活动中,单靠意志力,控制系统很难打败自动化系统。

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我们越想摆脱某个令人不快的念头,这个念头就越会阴魂不散地缠绕着我们不放。

这就是心理干扰。

弗洛伊德说:“人的内心有黑暗且邪恶的一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辩论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就是觉得自己理由很充分,但难以说服对方,还怪人家不讲道理。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

当我们看到一幅画,通常我们就能判断自己喜欢不喜欢,但要解释原因,却难以说出一个所以然,只好编一个漂亮的理由。

海特说:“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情的诠释,我们就能控制世界。

《象与骑象人》读书札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札记

读书札记|《象与骑象人》书名:象与骑象人作者:(美)乔纳森.海特著译者:李静瑶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2-01这本书原本并不在我的书单中。

只是某天偶然打开听书软件时,看到书名觉得很有意思,就作为每晚入睡时的背景音,听了近一个月。

越听越觉得有意思,但总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于是决定从头看起。

读这本书好快乐啊哈哈,乐不可支的那种愉悦感,我自己都觉得奇怪,这明明是一本心理学类的书籍,可是真的快乐,并且越读越觉得,“象与骑象人”的这个比喻不仅精妙,而且真的是太可爱了。

我意识到,如果不去看书,只去获取大量碎片式的、杂乱无章的鸡汤,而没有去接触相关的更加系统化的、全面的知识或研究成果,你永远无法真正的去理解,去反思。

我始终相信,接纳真实的自我才能更好的塑造自我,不妄图自我欺骗粉饰太平,承认自己心中一定存在的妒嫉、恶意、小心思,直面自己的自私、怯懦、现实……这些都并不可耻可怕。

面对然后接纳,接纳然后理解,理解然后思考,思考然后才能辩好恶、明事理、知是非。

我们真正拥有的其实只有自己而已,能够改变的也只有自己,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这样的祝愿,终究只是人的妄想而已,人生不会事事顺遂,幸福是一定程度上的接受、释然和豁达,“幸福只能内求诸心”。

我们总说事情会慢慢慢慢…好起来的,因为这份慢,因为无穷的苦,才让幸福快乐更加可贵而有意义。

现在,智慧如此廉价泛滥,日历、茶包、瓶盖或好心的朋友转寄过来的大量电子邮件等,处处可见智慧之语。

现在,不要再嬉笑辱骂了。

古今中外最具普世真理的箴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很虚伪,当我们蔑视别人虚伪之时,更显得自己加倍虚伪。

因为对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对人生的欢愉有着强烈的依恋,所以我们必须过一个完整的人生。

我个人认为,正确的幸福假设应该是,幸福之道在中庸。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海特在这本书中展现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与古老智慧之间的深刻联系,在他所提出10个关于幸福心理学的假设中既有观点又有故事,将科学实验与心理学相结合,使读者更加信服,并且带领我们看到了现代心理学对生活中最核心的幸福问题起到的作用。

乔纳森海特是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伟大的思想家。

在1992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弗吉尼亚大学心理系任教16年,自2012年起,任职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

2001年荣获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在美国的脱口秀节目《科尔伯特报告》坐过嘉宾。

一、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1.分裂的自我,使你产生心理冲突对人的心理划分有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相互牵制,使我们产生冲突与分裂,这样的四种方式也各自代表了象与骑象人的角色,骑象人代表的是顾问的角色,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而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大象进一步的代表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

大象和骑象人各自拥有聪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便可造就杰出人才,但是两者一旦相处不太融洽就会使我们产生心理冲突。

2.人象对峙我们会产生心理冲突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心理其实是由组织松散的联邦组成的,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动物本能对抗,但这其实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

我们即是骑象人也是大象,两者各有优点及特长。

二、追求幸福的方法1.幸福来源我们想要知道追求幸福的方法首先我们就得知道幸福来自何处,现代理论告诉我们:幸福来自内心,也来自外在。

首先关于幸福有两个主要原则,一是“进展原则”即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要幸福,二是”适应原则”即在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心理迟早都会恢复平常的自然平静状态,遇到逆境,一段时间后,情况亦然。

所以这两项原则告诉我们为什么达到一定水准以后的金钱无法带给我们幸福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达到财产富足,但是因为无法改变自己”平常的自然平静状态”,钱财只是我们的身外之物,经济的富足并没有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同样的满足感。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这是近半年来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书,所以多做点书摘,当作第二次阅读,顺便发点感想。

前言我们正在为藏书丰富的矛盾而烦恼:书籍越多,阅读品质反而变得越低。

面对浩瀚书海,通常我们不是囫囵吞枣,就是只看书评。

所以如果你看我的读后感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的话,就自己去买本来读读吧。

第1章分裂的自我我所联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

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者往前走。

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的了大象。

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根本斗不过它。

总的来说,骑象人所扮演的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国王,也非能紧控缰绳的马夫。

骑象人是加扎尼加所称的“诠释模块”,它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

相反,大象则是骑象人以外的一切。

大象包括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

两个人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编理由反驳对方。

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

有人针对道德问题争执不休时,你不妨仔细听听两边的说法,有时你会听到很让人意外的理由:其实是大象在控制缰绳,应到骑象人,是大象在决定何者对何者错,何者美何者丑。

内心的感觉、直觉及当下的判断都是自动自发地即时发生,但只有骑象人能拼凑出语句,把自己反驳的理由告诉对方。

我们发了一大推声明、誓言,下了无数次的决心,但老是意外地发现自己执行的意志是那么软弱。

有时候,我们会以为自己在跟自己的潜意识、本我或者动物本能对抗,但其实这都是我们整个心理的一部分。

我们即是骑象人,也是大象。

第2章情感风格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我们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动物界某些共同特征甚至横跨不同的物种,所以我们称之为“物种设计原理”。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相关推荐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通用8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篇1《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提论点,与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本。

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把我的论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跟一个人的原始性格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原始性格即为本心,不可逆转,“心”之所向便是幸福所在。

性格行为体现则是实现“心”之意向的唯一途径。

我们称之为智。

“心”与“智”之间的关系犹如国王与丞相。

国王无善恶之分,只有好恶之别。

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谁也无法左右。

丞相的决策,都只是为了满足国王的需要而存在。

国王有着极为强大的吸收力,需求也会不断的提升,丞相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够继续满足国王,如此,人便能持续的感到幸福。

国王一般不直接发号施令,然而当丞相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时,它便会跳过丞相这一关而直接行动,如此国王便可以获得短暂的幸福感。

丞相的作用力越来越小,国王便越来越沉沦,不幸便会随之接踵而来。

因此,人是否能够拥有持久的幸福感,全在于“智”是否能够满足“心”,而非控制“心”。

若只是一味控制,是行不通的。

控制得住,则心不甘,控制不住,则心无度。

故而,我们所下的功夫,与其说是控制“心”,不如说是培养“智”。

所以,人只要能够认清“心”,肯定“心”,接纳“心”,并用恰当的方式满足“心”,便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一切便是“智”的力量。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篇2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

作者把我们的心理用人驾驭大象来做比喻,象就是那个本我,它怎么想,怎么做,骑象人无法控制,但可以适当引导。

这种比喻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下定决心想减肥,但又抵挡不住去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但其实“象与骑象人”只是描述我们为什么会自我分裂打的一个比喻。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序言推荐序一:人生与幸福:你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弗洛伊德有句名言:“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爱情和工作。

”俄国思想家托尔斯泰也说过:“只要一个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就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大部分人对工作有三种态度:差事,职业,事业。

关键在于,你认为工作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大象和骑象人的协调,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万事万物(包括幸福、人生、爱、工作、金钱等)的认识与感受,影响我们去体验及判断“什么是什么”推荐序二:从狗之尾到骑象人茱莉和马克是一对亲兄妹。

大学放暑假,两人一起到法国旅行。

有一天晚上,他俩独自待在海滩边的小木屋里。

他们觉得,如果做爱一定会非常有趣,至少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经历。

茱莉吃了避孕药,马克也戴了安全套,应该是安全的。

他们享受了性爱,事后决定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那一晚成了两人之间的秘密,他们的关系也因此更亲密了。

兄妹做爱,这种事情你能接受吗?海特认为,道德判断主要由直觉引发,理性加工随后为之辩护。

如果说道德判断中人的感性像条狗,理性就像那狗之尾,随狗而动。

在道德的研究中,海特认为,“情”是狗,“理”是尾,理性所为有限,更多的是听凭感性的支配。

而在这本关于幸福的著作中,“心”是一头大象,而“智”则成了骑象人。

象与骑象人,就不再是“狗与尾”那种简单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了,而更多应该体现为协调和合作。

由比喻的变换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海特的观念里,幸福的获得不是任“情”驰骋,也不是以“情”“理”相争,而是“心”与“智”相协调,“情”与“理”相合作,最后以“理”驭“情”,骑象人驾象而去,终达幸福彼岸。

中文版序:从远古智慧到现代科学这本书呈现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往、如何获得平和,以及如何拥有蓬勃丰盈人生的见解。

孩子就是打开心灵房间的钥匙,而我们以前都不知道有这样的房间存在。

前言:10个幸福假设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过日子,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许多人都曾这样自问过。

象与骑象人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前言这是一本可以为我们点明人生意义、指明人生道路的书,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情绪和理性、幸福与人生意义这种抽象词汇在「道」层面的东西。

什么是象?什么是骑象人?谁是主?谁是仆?我们又如何获取幸福感以及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些都藏在这本有着恢弘格局的书籍中,需要我们自行寻找。

一、象与骑象人柏拉图把人的情绪分为两匹野马,一匹是好的,例如荣誉感,可以把自我导向正途;另一匹是不好的,例如欲望和贪念,会把我们带入深渊。

而人的冷静、理性那一面则是驾驭马车的马夫,他必须完全驯服这两匹马,才能让那匹好的自由奔跑,同时抽动马鞭,让那匹不好的也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跑。

但这个马夫又是如此脆弱,常常无法驾驭情绪的烈马,这就造成了各种冲突,例如明明知道早上应该起床读书却做不到,明明知道甜食会让自己发胖却戒不掉。

我们以为看着菜单上的不健康食物不点就算是驯服它了,但若是出现了食物的图片或者是就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闻到了香气,导致烈马发起飙来,我们才发现普通马夫的技术实在是太粗糙,完全应付不了。

作者把自己想象成骑在情绪大象上的人,看似手握着缰绳,动一动就能指挥大象走、停和转弯,但那是大象没有自己的想法时。

当它真的想做什么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斗不过它。

我们在给其他人建议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很能耐,比如我们在网上怂恿别人见义勇为时,我们看起来像一个无所不能的骑象人,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骑在那头叫「恐惧」的情绪大象上。

二、大脑的局限人类有一种幻觉,似乎一切尽在大脑这个中枢系统的掌控之中,其实并不然,这个所谓「人」的个体,事实上是由很多不同部门组成的,这里的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甚至大脑仅仅是听它们的命令行事。

例如它们会告诉大脑,「去,发出吃东西的指令,我要补充营养了」,或者是「去,发出排便的指令,我不想让它存着了」。

很多人冲动易怒有时候也仅仅是某些部门不太健全,而不一定是这个人的性格如何。

而就在人的脑部这个小区域,也有各种小部门的划分,有些负责语言,有些负责逻辑,有些部门就非常善于编造出一些我们认为非常合理、坚信不疑但其实和背后的原因丝毫不相关的解释,这些解释会由于不同的部门处于什么工作状态而不同。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象与骑象人》读后感11.适应原则。

我喜欢用精神熵来理解这个,只有适应当前的环境,这样人在相同情况下才能减少自身能量的损失。

处于恶略环境下,适应是一个好办法,而在和平年代,适应原则却阻碍了人们追求幸福。

加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幸福基准点,不管我们做多少努力,我们都会回到幸福基准点,幸福就越发的难得可贵,而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破除这个幸福适应性。

2.快乐方程式。

决定一个人快乐的几大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和自发性活动。

遗传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倒是容易改变,比如改变噪音,选择权利,人际关系等等。

很遗憾,因为我有耳鸣,这是最影响快乐的。

不过当我快乐的时候,它并不存在。

所以其实快乐了,一切也就不受影响了。

自发性活动就是指我们人为的心理活动,《幸福有方法》列举了十多种办法,如果能去努力尝试幸福的方法,至少可以在适应原则上有所突破。

3.依恋和施爱理论。

依恋理论解释了猴子更喜欢抱着暖暖的布妈妈,而不是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也正是这两个理论可以看到人为什么需要爱情。

这让我想通了我脑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人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有人没有爱。

只有孩子接受了足够的爱,他才能够去更多的爱他人,这两个系统一个是需要爱一个是去爱别人,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却是唇齿相依的。

那我们是否就可以溺爱孩子或者无边界的爱他人?那么我觉得《少有人走的路》上定义的爱更理智:为他人成长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所以溺爱和无界限的爱都不能称不为“爱”。

4.逆境时机论。

我们都觉得经历逆境有利于人生的成长,其实这里还发现一个时间因素,在强度合适的情况下,如果15岁到25岁之间能给人生多一些压力,内心获得的成长是最大的,经历后便增强了一生的抗逆能力。

所以我们不要寄托所有压力或逆境都是有利的,如果抗压能力没有在年轻的时候打好基础,成年后尽量避免超过心理承受能力的去折腾自己,除非先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想要让孩子心灵更强健,尽量的让他多点生活经历。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
哇呀呀!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象与骑象人》这个故事,我听了之后好像明白了好多事情呢!故事里有一只大象,它是那么那么的大!可是呀,有一个骑象的人,他骑在大象的背上,指挥大象做事情。

骑象的人觉得他很厉害,觉得自己能控制大象,哎呀,可是他好像没弄明白,自己其实控制不了大象的心呀!
我觉得,骑象人就像是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其实我们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没有认真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大象就像我们的情绪,它们有时候会突然跳出来,像那只大象一样,蹦蹦跳跳的,控制不住了。

我学到的就是,不能光凭外面的控制来做事,还要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哦!有时候,我们要学会理解自己,像大象一样,勇敢地做自己,但也要学会和骑象的人一起合作,这样大家才能和谐哦!
呀呀呀,我今天真的学到了好多东西,真是太有意思了!
—— 1。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优秀5篇)关于对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篇1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象与骑象人》这本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丹尼尔·魏斯所著。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们如何通过理性和感性两个部分来生活,以及如何平衡它们。

在书中,作者将我们的内心比喻为大象和骑象人。

大象代表了我们的感性部分,它强大有力,充满了情感和本能。

骑象人则代表了我们的理性部分,他理性冷静,掌控着方向和目标。

当这两个部分发生冲突时,我们就会感到矛盾和挣扎。

作者认为,我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是我们人类独有的特征。

而这种矛盾和挣扎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冲突。

例如,我们可能会因为恐惧而拒绝某些事情,或者因为冲动而做出某些决定。

这些都是感性部分占据主导地位的表现。

但是,我们也有理性部分。

理性让我们能够思考问题、分析和判断,让我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然而,理性的力量往往被大象般的感性所压制。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骑象人——我们的理性部分——来引导和控制我们的大象。

那么,如何平衡理性和感性呢?作者提出了三个方法:一是接受自己不完美的部分;二是保持警觉,不要让感性占据主导地位;三是保持思考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性和智慧。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理性和感性,更好地生活。

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有些内容过于哲学化和抽象化,对于一些读者来说可能会有些难以理解。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篇2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在阅读《象与骑象人》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作者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Wiseman)的清晰思维和独特见解所吸引。

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庞大的象(象征着我们的生物本能和情绪)与骑象人(象征我们的理性和意识)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入理解自身思维和行为的全景式视角。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pdf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pdf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pdf乔纳森·海特,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被人们称为“21世纪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心理学家”。

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如何在组织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

关于本书这是一本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作者将现代智慧与古代智慧、宗教与科学、东方与西方、自由与保守交织在一起,引导我们从人类心理机制的角度去积极、理性地寻找幸福和人生的意义。

核心内容一、为什么我们会不幸福;二、追求幸福的科学方法是什么;三、如何超越自我的局限,实现人生的升华。

一、为什么我们会不幸福1. 人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是理性的骑象人。

(1)大象:指人内心的自动化系统,包括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等。

(2)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能进行各种理性的思考,提出理性的要求,但是却无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

【案例】《变形记》中,女主角面对情人和父亲时的左右为难。

2. 内心的大象会放大负面情绪反应内心的大象对遇到坏事比遇到好事的反应更强烈,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更有生存优势,但它的副作用是会放大负面情绪反应,让人类感到不幸福。

如果骑象人能够正确引导大象的话,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二、追求幸福的科学方法1. 适应原则(1)适应原则指内心的大象对幸福的感知原则,指人对现况判断的标准,是看现状和已经适应的条件比较起来是更好还是更坏,而不是和过去的条件做对比。

“适应”其实是神经元的一种特性,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神经细胞会逐渐“习惯”,对已适应的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

(2)大多数身外之物无法带来持续的幸福现代科学已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金钱、权势、地位等身外之物确实受到“适应原则”的影响,不会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

而要找到幸福,佛陀给的答案是,放下身外之物,向内求,也就是追求自己的内心。

【案例】佛陀顿悟出家的故事。

2. 值得追求的身外之物现代科学发现佛陀“放下身外之物”的观点也不够全面,因为确实有少数的身外之物能够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值得我们追求。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读《象与骑象人》《象与骑象人》揭示了这个一个基本原理: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

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作者为美国)乔纳森.海特,著名积极心理学家。

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社会心理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到芝加哥大学研究文化心理学。

1999年以来积极投身于“积极心理学运动”,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之一。

下面是我的体会。

所有的社会科学口径一致地主张:人类是理性的个体,会利用手边所能掌握的信息及资源,恰当地设定目标,达成目标。

但遗憾的是,正如海特所说的,“为什么人类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老是做出自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呢?”这个问题提出非常的重要。

海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他这本书的书名所言,他说:“自我形象就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变、停止或往前。

但是,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根本斗不过它。

”海特说,“每个人其实都像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是为了执行工作硬被凑在一起运作的,所以老是发现彼此意见相左,自行其是。

”他把人的“心理”划分为四种形式:心灵与身体、左脑与右脑、理性与感性、控制化与自动化。

他认为,这第四种最符合“象与骑象人”的特征。

在心理活动中,单靠意志力,控制系统很难打败自动化系统。

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我们越想摆脱某个令人不快的念头,这个念头就越会阴魂不散地缠绕着我们不放。

这就是心理干扰。

弗洛伊德说:“人的内心有黑暗且邪恶的一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辩论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就是觉得自己理由很充分,但难以说服对方,还怪人家不讲道理。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

当我们看到一幅画,通常我们就能判断自己喜欢不喜欢,但要解释原因,却难以说出一个所以然,只好编一个漂亮的理由。

海特说:“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情的诠释,我们就能控制世界。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课件

象与骑象人—读书笔记课件
在一些情况下,“象”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我们做出冲动的决策;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骑象人”可能会占据主导地 位,导致我们过于理性和刻板。为了实现更好的决策,我们需要学会协调“象”和“骑象人”之间的关系,让它们相互配合 ,以达到最佳的决策效果。
05
结论:如何运用象与骑象人的 理论
Chapter
个人层面的应用
02
为了实现平衡,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情感和直觉,并学会在决策过程中合理 运用它们。同时,我们也需要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直觉,以便更好理性认知和思考能力,逻辑则是指推 理和论证的规则和方法。在人类生活中,理智与逻辑是相互 依存的,它们是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为了实现整合,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智和逻辑思维能 力,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在决策过程 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情感、直觉、理智和 逻辑,以做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判断。
象与骑象人的互动模式
“象”代表情感和直觉,“骑象人”代表理智和逻辑。在人类生活中,“象”和“骑象人”之间的互动是复杂而微妙的,它 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模式。
书中提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这一核心观点,即人 的情感和理智常常发生冲突,而情感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
作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科 学的方法来平衡情感和理智,提高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 量。
02
象:情感与直觉
Chapter
情感的力量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行为和决策。 积极情感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准确的判断。
忽视情感和直觉
理智往往过于依赖逻辑和理性分析 ,而忽视情感和直觉在决策中的作 用,这可能导致决策的片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伪及乱下判断是重创人际关系的两大杀手。

找出自己的过错,也是我们克服这两项恶习的关键所在。

有些外在因素真的会影响个人的快乐。

噪音。

通勤。

无法自我掌控。

羞愧。

人际关系。

爱及工作影响人类快乐,只要我们能掌握爱及工作,我们就能充分展现自己,跟别人联结起来,让自己超越原有水准。

只有建立起正确的联结,人才可能快乐。

当人们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自下而上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懂得把这些信仰转化成人际协调利器(比如,把这些信仰跟羞耻心、恐惧、罪恶感及爱等情结联结起来)的团体则为“免费搭车,占人便宜”这个问题找到解决之道,还得到信任及合作所产生的巨大效益。

如果坚定的信仰可为个人带来利益,或为团体发展出一套方法来惩罚或驱逐与自己信仰不同者,那么宗教及领教的大脑就碰到绝佳的进化条件。

本书最后提出来的快乐假设是:快乐之道在中庸。

快乐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

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得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茂盛,人需要爱、工作及自己与伟大事物的联结,才能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为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工作、自己及伟大事物之间,建立正确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能在自己与这几个不同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那么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

异中求同,折衷冲突,乃万事万物生存之道。

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

吸引与厌恶,理智与冲动,爱与恨,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者。

想寻找人生的智慧,就要从自己最想不到的地方开始:死对头的“内心”。

如果你能放下“对方是恶魔”这样的心理,你可能会第一次发现对方的想法也有其可取之处。

以中庸之道(平衡),找寻人生的智慧――不管是古或今,东方与西文,甚至保守与自由――中庸之道可让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找到人生的满足、快乐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