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部分原创)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粹的精神追求。

2、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严密的构造。

1、整体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严谨的构造。

3、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4、课前了解并一些感动自己的人或事。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1、芦苇(lú)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y) 缅怀(miǎn) 萎缩(wěi)2、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卑劣:(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1、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间隔》、《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1、自由读课文、思考:(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2)理出文章的思路。

2、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粹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粹的追求。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2、学生讨论、交流:(1)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展说理。

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第一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文解析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语言特点。

1.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价值观。

1.4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背景。

Step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Step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Step 4: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第二章: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2.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3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自主论证。

2.4 教学步骤Step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引导学生理解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Step 3:讲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

Step 4:学生自主论证,选取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Step 5:课堂交流,分享各自的论证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解释3.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2 教学重点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3.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语进行实际语境的造句。

3.4 教学步骤Step 1:筛选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列出清单。

Step 2:学生自主查阅词典,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Step 3:小组讨论,分享关键词语的用法和实际例句。

第四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4.2 教学重点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3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自主写作。

4.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手法。

Step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Step 3:讲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高中语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高中语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

文章开篇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入,两篇文章有着潜在的共通之处。

学生课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做圈点批注,自由畅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认识。

(二)视频导入人对自我的认识是古往今来一切哲学家都试图探讨的命题,我们看看通俗文化中的“哲人”们是如何讨论“人”这个命题的。

教师提问:在《武林外传》一剧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吕秀才打败武功高强的姬无命靠的是什么?如果把电视剧片段看成一段寓言式的哲学对话,那么吕秀才的核心话题是什么?(播放《武林外传》中吕秀才说死大盗姬无命的视频片段,或者下发该片段台词。

)明确:由以上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这段看似恶搞的对白中隐藏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不仅仅在通俗文化中有这样戏谑式的对话,还有很多严肃的哲学著作也对“人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7世纪涌现出了许多哲学大师,其中法国的帕斯卡尔对“人”这一命题的认识影响了后世无数的哲人。

下面让我们走近大师,一起学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齐读课文,感受文章诗意化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1.文章读完了,你觉得哪些句子让你心潮澎湃?帕斯卡尔认为“人”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人的特点是能思想、脆弱。

引导:相较整个宇宙而言,人因身体而脆弱,因思想而坚韧。

在帕斯卡尔这里,人只是会思想的芦苇,在它的思想里找不到它的灵魂,它的灵魂不在它的思想能触及的任何地方,它只能在摇摆的风中感知自己。

尽管随时有可能被风摧毁,它也只能处于风中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2.举出你熟悉的或者亲历过的事例来证明帕斯卡尔的观点。

明确:霍金的事迹、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们,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核心观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并在对文章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人生经验出发解答这些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 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

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2. 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五、教学进程:1. 导学: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精选1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精选1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精选13篇)《人的名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篇1《人的名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篇5 课题:1.人的名贵在于灵魂教学目的、要求:学习本文散文式说理方法;尝试实践本课所讲的人生哲理并能终身遵循。

教学重点、难点:同上授课方法:讲授法、争论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语文课本及教参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授课执行状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人的名贵在于灵魂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名贵在于有灵魂。

其次部分(第2~第6自然段):分析证明论点。

本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列举名人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非常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其次以一般少女读书和青年画家观摩画展为例说明平常的人也经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得出结论,表达期望——迫于现实,很多人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祝福人们要保持纯正的追求。

(1)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之后又是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2)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名贵主要体现在哪里?你能举几个课文以外的实例加以补充论证吗?(3)课文中三位名人各表现出怎样的人格特征?一、导入新课:1. 导入语设计:臧克家有一首闻名的诗这样说: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却死了!在这看似冲突的诗句中,隐蔽着诗人怎样的玄机呢?答: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精神的价值,或者说是灵魂名贵与否。

二、课文讲解:学习提示分析:朗读学习提示并思索问题划出重点。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答: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

(2)本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答:学会拷问自己的灵魂;明白人的名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学习本文散文式说理的方法。

尝试实践本课所学并终身遵循。

课文分析:1.文章的结构: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论点——人的名贵在于有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人的灵魂在于高贵一、导语1、安徒生有一篇童话非常出名,而且让人常读常新,以至于丹麦的首都——哪儿?(插入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使其注意力集中)——哥本哈根都有这篇童话主人公的雕像。

它就是《海的女儿》。

那个坚强的小美人鱼宁愿放弃几百年的寿命,宁愿承受每走一步都钻心痛的折磨,也要得到人类的一个灵魂。

据她奶奶说,人类的寿命虽短暂,但人类的灵魂却能引领人类进入不灭的天堂。

人类的灵魂到底可贵、珍贵、高贵在哪里呢?相信学了我国当代学者周国平的文章后同学们会有所了解。

2、不过,请同学们先不忙去了解周国平的想法,我先来了解同学们的想法。

人的灵魂有高贵、平庸乃至卑鄙之分,那你认为人的灵魂高贵在哪里?答:有爱心、富有牺牲精神、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诚实守信等等3、题目中的“高贵”能否换成“高尚”?“高尚”往往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形容灵魂通常用“高贵”。

二、拎清观点并理清思路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这个论点的?(1)、题目点出来的。

所以议论文,有时题目就点出了论点。

第一小节中的有关语句。

(2)、引用名言,并在分析名言过后得出本文的论点。

这是什么论证方法?引证。

(3)、背诵这句名言并讲解。

人是脆弱的,任何一场疾病或一场意外都可夺去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曳的柔弱的芦苇,但人又是不可战胜的,是无比坚强的,因为他会思想。

2、周国平认为人高贵的灵魂体现在哪里?(1)①找出有关语句,总结得出“爱自由的思想”。

②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点?例证,举了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的例子。

③ 这些优秀人物把思想的权利看作生命的价值,他们为了思想的自由,不屈从于权势,更无惧于死亡。

你能举出其他的人物或名言吗?如为了言论思想的自由而被权势处死的苏格拉底;为了真理甘受火刑的布鲁诺;法国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等。

(2)①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

②用什么论证方法?同样是例证,举了王尔德的例子。

③介绍王尔德其人和犹太人教育子女要爱书爱知识的故事。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运用论据进行论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内在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追求高尚灵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

2.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

3. 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并初步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3. 思考并回答:你认为人的高贵在于什么?谈谈你的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等奖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等奖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自己内在的灵魂,过分追求物质和外在的表现。

然而,真正的高贵不在于外在的貌美和物质的富足,而在于灵魂的品质和修养。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人的高贵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潜力,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概念,认识到物质和外在的追求并非真正的高贵。

2.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特点,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和表达,培养自信和合作意识。

4.学生能够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

三、教学内容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概念解析(20分钟)•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引导学生思考人的高贵的内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和外在表现与内在灵魂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2. 人的高贵的表现形式(30分钟)•分组讨论不同的人的高贵表现形式,如善良、真诚、勇敢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表现形式,进行展示和解说。

•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人的高贵的多样性。

3. 负面的人生态度对比分析(30分钟)•利用教材案例或影片段落,展示消极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并比较正面和负面的人生态度的影响。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讨论如何改善不良的人生态度。

4.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品质。

•学生组织小组演讲和分享,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教师提供积极和正面的反馈,鼓励学生坚持积极的心态。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视听教学:通过多媒体等教具,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的表现: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进行评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2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简介、文章背景等。

2. 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以及作者的论证方法。

3.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词语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学会从中提炼观点。

3. 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论证过程。

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文章背景。

2.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 细读课文,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炼观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感悟。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问答环节: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主题思想的认知。

七、课后作业:2. 针对文章中的观点,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如何体现灵魂的高贵的。

八、教学资源:1. 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文本。

2. 作者相关资料。

3. 课文注释和译文。

4. 相关思考题和讨论题。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 第二课时:细读课文,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炼观点。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感悟。

4. 第四课时: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感悟充满哲理与文学的语言2、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在于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在于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流程一、课前热身《浮华批判》二、导入新课“肉人”,担忧,作文,曲解高贵一个人--周国平简介经典语录先生对人生哲学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来听听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慧和超然。

三、初步感知1.听读课文并思考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

作者认为“人的高贵在于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①“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②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③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先哲的共同点。

④有纯正的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明确:周国平先生认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四、解读故事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几个故事(可用“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句式概括)①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2)几个故事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相同点:都是处于逆境(暴力的恐怖、权势的垂怜、世俗的询问、环境的嘈杂、经济的拮据)当中,但仍保持灵魂的高贵。

不同点:前三者是名人事例,而且作者把最敬仰的放在最前面,他们的灵魂的高贵处是与生命、权势、财富对应体现的,这种灵魂的高贵非常人所能及。

而后两者则是常人能及的,只要你珍视自己的灵魂生活。

2.怎样的灵魂才算高贵?(1)故事中主人公灵魂的高贵之处体现在哪里?在这5个事例中,“灵魂”这个词并没有出现,但在他们的言行之中,在他们最在乎的、追求的东西中,灵魂的光彩已经折射出来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5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5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5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分析课文所举材料事例,进而推导出课文的中心论点。

2、技能目标:根据初中所学的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写出段落内容。

3、情感目标:理解体会高尚的精神追求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从而认识拥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的高贵。

教学重难点1、作者的论证思路。

2、在论证过程中选取恰当的材料。

3、对于“灵魂”含义的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1题学生到黑板前标音;2,3,4题学生口头回答)1、注意生字词。

揣摩chuǎi 平庸yōng 卑鄙bēi bǐ 显赫hè 携带xié 嘈杂cáo 缅怀miǎn 萎缩wěi采撷xié演绎yì诠释quán2、赫赫战功:显赫的战功。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这里是想像、推测的意思。

卑鄙:(言行)恶劣,不道德。

显赫:(权势、名声)盛大。

缅怀:追想(已往的事迹)。

3、“灵魂”的意思:《辞海》对其有三种解释。

①宗教所信居于人的躯体内主宰躯体的精神体;②心灵、思想意识;③比喻起指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4、介绍作者: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

二、引入:同学们,请你们说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你们觉得自己是高贵的人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请大家看几幅画面,你认为他们高贵吗?(展示图片,学生发言讨论)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们再来看看自己有没有新的答案。

1、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3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当厄运绛临时,为了让残疾的身躯挑战艺术的至境,邰丽华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演绎了壮丽的人生;当抉择出现时,为了让爱的阳光照进山里,徐本禹用年轻的身躯毅然扛起颓废的教室,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当危险来到时,为了帮助同学逃出死亡的威胁,九岁的林浩用稚嫩的肩背诠释了生命的真爱。

他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我们,他们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我的心头却涌起了两个字“高贵”。

是的,他们是高贵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二、寻找高贵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1)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2)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3)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4)有着纯正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三、感悟高贵1.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精辟的论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论据,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那么他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提示学生试着用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要求注意语言的精练性)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模板5套)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模板5套)

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优秀模板5套)苏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学习目标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二、教学设想1、整体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3、准确理解“灵魂”的内涵。

4、课前了解并搜集一些感动自己的人或事。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流程(一)交流预习情况。

1、芦苇(lú)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2、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往常的事迹)。

(二)导课:1、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种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机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三)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思考:(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2)理出文章的思路。

2、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实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四)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2、学生讨论、交流:(1)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教学设计10]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教学设计10]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教学设计10]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摘要:3、你欣赏事例是什么用两句话简述理由,6、结合心论和事例讨论人高贵灵魂灵魂究竟指是什么,2、幸福是种能力有人常常抱怨条件不运气不幸福离己很远导入新课安徒生有童话非常出名而且让人常常新它就是《海女儿》那坚强美人鱼宁愿放弃几年寿命宁愿承受每走步都钻心痛折磨也要得到人类灵魂据她奶奶说人类寿命虽短暂但人类灵魂却能引领人类进入不灭天堂人类灵魂到底可贵、珍贵、高贵哪里呢? 教师总结物质生活日益被人们重视今天人们精神似乎越越荒芜人们更多地把金钱、地位与高贵系起今天作周国平却告诉我们“人高贵灵魂”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学习他写课《人高贵灵魂》二、作者介绍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散作著有学术专著《尼采世纪折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集《守望距离》、《各朝圣路》、《安静位置》、《善良丰富高贵》、《何何往》纪实作品《妞妞父亲札记》等二、整体感知并思考()提出怎样观?()是怎样围绕论论证?理清结构三、检学情况讨论(1)心论是什么?明确人高贵灵魂关心世界(人年轻多半是富理想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越实际由生存斗争压力和物质利益诱惑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己心世界其结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世界上忙碌不止躯体)()举了几事例?事例主人公分别把什么看得重要?这说明他们共追什么?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西方物理学)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西方哲学)王尔德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西方现代作)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国普通姓)青年画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国普通画) 3、你欣赏事例是什么用两句话简述理由了论述这观作者选取了几事例从不角对论进行论证请选择你有感触事例用两句话说说己理、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例证法由外国到国由古代到现代由贤哲到普通人故事发生刻也不由关键刻到平常刻分别从不角各方面选取型事例进行论证人高贵灵魂有说力体现了议论举例型性5、利用渡句和渡段把事例衔接起并展开逐层论述请快速浏览课出事例、用渡句“珍惜精神财富甚外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切贤哲共特” 事例3用渡段“其实无须举这些名人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现象我们常常发现平庸背景下哪怕是不起眼灵魂生活迹象也会闪放出种很动人光彩” 6、结合心论和事例讨论人高贵灵魂灵魂究竟指是什么?明确灵魂是指对精神追人失对精神追就形行尸走肉只剩下世界上忙碌不止躯体(可先让原) 7、学完课你觉得人灵魂高贵体现哪里?假如把“高贵”改“高尚”不?讨论明确人灵魂高贵体现有思想B有丰富精神财富有种纯正追把“高贵”改“高尚”不因“高尚”般指人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容主要不是提倡人要有高尚道德水平或较高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品质但说人高贵又不限品质这方面“高贵”主要强调是人要“有颗能思想灵魂”四、拓展提高1、课说“其实无举这些名人事例我们不妨微留心观察周围现象我常常发现平庸背景下哪怕是不起眼灵魂生活迹象也会闪放出种很动人光彩”你平生活里发现这样“动人光彩”吗?说出学们相交流(爱心捐助、学习雷锋等)2、幸福是种能力有人常常抱怨条件不运气不幸福离己很远幸福其实是种能力首先要问己己有没有感受幸福能力幸福也苦难也是要用灵魂和心灵感受很多候人灵魂会不现场比如旅游有人觉得很美会激动会感动而有人得到只是种告诉己我旅游了我到了这地方了爱情也亲情也要我们灵魂场能随随地用心灵品尝生活味道才有幸福可谈但对整人生而言幸福并不是完整评价人生重要是充实不管你感到是痛苦还是幸福人生应该是有容、充实人生五、布置作业把课堂己所举名人或凡人事例尝试了“先叙述他人故事再阐发议论或叙写感想”写法整理成简短议论。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部分原创)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部分原创)
5、班级交流:
文章每列举完一个事例,都有一段精要的分析。如:
事例1后的分析:“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
事例2后的分析:“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能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历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二、整体把握,找出中心论点。
1、自主思考:
作者关于“人的高贵”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点拨交流:
“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有个人瘦弱单薄,脸色苍白,算不上“美女”,可是她是胃癌晚期患者,依然笑着许诺无私捐献角膜,这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高贵”。
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有的人活得高雅纯正,有的却活得平庸卑下,高雅的高雅在何处?卑下的又卑下在哪里?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严谨的结构。
2、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把握“灵魂”的基本内涵。
3、领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明、表达概括有力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是重点,目标2、3是难点。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深入研究,探究文章内容。
1、小组讨论:
作者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他概括出来。
2、班级交流:
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是(全神贯注地)读书,精神生活,
是欣赏名画,精神生活,艺术地追求。
由此小结: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里“灵魂”的内涵是什么?或者说人之“高贵”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能思想;有丰富的精神财富;纯正的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种精神追求。
4、小组再次讨论:
这些事例是怎样与作者表达的观点发生联系的?是否仅仅罗列了事例,只是在讲故事?
是画在地上的圆,那这个圆实质上指什么呢?为什么?你能不能用直白的话解说“不要破坏我的圆”这句话?
是阳光,阳光在这里实际是什么?你再为我们将这句深奥的“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诠释一下。
是才华,对一位十分热爱自己事业的艺术家或作家来说什么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的,对他来说,“才华”就是自己精神和灵魂所寄托的一切,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才华”看做寄托自己灵魂之所在。
二、整体把握,找出中心论点。
1、自主思考:
作者关于“人的高贵”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点拨交流:
“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2、探究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1、收集一些有关高贵品质的名句。
2、完成《自主练习与检测》上本课文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事例3后的分析:“使他引以为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这里的“才华”指自己精神和灵魂所寄托的一切。对于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所在)
事例4、5后的分析: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四、拓展延伸
1、谈谈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高贵灵魂的学生?
5、班级交流:
文章每列举完一个事例,都有一段精要的分析。如:
事例1后的分析:“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
事例2后的分析:“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能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历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严谨的结构。
2、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把握“灵魂”的基本内涵。
3、领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明、表达概括有力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是重点,目标2、3是难点。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平时一提到“高贵”这个词,你们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人?美丽的女子打扮得十分高贵,穿着华美,气质高贵。是的,我们印象中“高贵”是形容一个人外表美丽的。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3、小组再次讨论:
在这5个事例中,“灵魂”这个词并没有出现,但在他们的言行之中,在他们最在乎的、追求的东西中,灵魂的光彩已经折射出来了。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他们各个在不同的情形下,最在乎的什么呢?
有个人瘦弱单薄,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苍白,算不上“美女”,可是她是胃癌晚期患者,依然笑着许诺无私捐献角膜,这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高贵”。
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有的人活得高雅纯正,有的却活得平庸卑下,高雅的高雅在何处?卑下的又卑下在哪里?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