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与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人类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文化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的标准,也是一种文化艺术。
同时又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其特殊的地位。
听、说、读、写能力对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学对这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到以后的社会生活。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而实现的。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就小学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听觉,强化“听”的训练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一般情况下听与说总是互相伴随,这就决定了听力训练不能孤立进行,而必须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
因此,课堂上我结合他的方法进行听力训练。
1、听后复述。
首先找诗歌、词赋、寓言故事、抒情散文进行范读〔语言精练生动,内容深刻是加强学生听话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训练的最正确文选〕。
学生不能记笔记,听完后站起来复述听后内容,要求意思完整,不改变原文中心。
这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耳朵是我们感知事物或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感觉器官.正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眼睛的感知范围不如耳朵广.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耳朵的功能服务于大脑,从而更多更广地汲取材料,充实情感,满足思维.因此,要求语文老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方式要多样化。
一旦教师的语言有了感染力、号召力,就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听话兴趣,慢慢地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就能得到养.2、听话改错。
教师在读语音材料时,有意但不做任何暗示地读错字词,让学生指出并改正,或者教师在说话时,有意说一些病句让孩子们纠正,这样训练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对语言错误的感受能力。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实用5篇)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实用5篇)1.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第1篇一、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朗读是一门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让文章"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
让文章"复生",所以朗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技巧。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是从朗读方式上讲,要让学生能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
二是从朗读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
在朗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是必要的。
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有效指导体现了一个出色教师应有的素质。
然而有的教师为了快速、简捷、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便直接传授学生朗读秘诀:什么地方重读,什么地方轻读,什么地方停顿长些,什么地方停顿短些,什么地方带着微笑读,什么地方读出伤心来……这是纯技术性的朗读技巧的灌输,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不加解释,学生的朗读便成了"邯郸学步"。
一旦脱离了老师的技术指导,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千万不能滑向形式主义泥潭,既要重视技巧,又要不"唯技巧"。
"唯技巧"即声音上形似,而没有内心的情感依据。
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相同。
如果我们不告诉学生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什么,而是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拥有情感的体验,那么,学生朗读动情时声音自然有高低之分,轻重缓急,有了变化就成了艺术。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朗读训练的功能1、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2、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思想情感;3、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熏陶。
二、朗读训练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具体来说就是:正确地读,是指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要把字音读正确、清楚(声母、韵母要读准确,调值要“到位”,没有语音缺陷和方音),做到不落(辣)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不拖尾韵),词的轻重格式正确。
(荆门方言和普通话轻重格式比较)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
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正确处理重音、停连、语速、节奏、语气等,能用声音生动地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做到以情感人。
需要注意的是,有感情地朗读既是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又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普遍要求。
教学中,不应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训练,而忽视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要求。
三、朗读训练的原则(一)整体性朗读是吸收和表现相统一的过程,朗读训练是听说读写的整体性训练。
要充分发挥朗读训练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朗读训练与其他语文训练、教学方法和阅读形式的关系。
1.朗读与理解的关系。
理解课文内容是朗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有可能通过朗读准确传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朗读又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也将更加深入。
2.朗读与讲解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也是讲解,而且是更加深入、具体、生动的讲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朗读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强化语言的敏锐性,这就是有效性朗读。
纵观大多数语文课堂,在朗读教学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朗读指导的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某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集理解、感悟于一体。
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想读、能读、乐于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读出情趣1、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朗读不是简单地吧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而这种情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生往往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最感兴趣,课堂上我们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多媒体、音乐、图片以及老师的范读来渲染课文情景,可以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带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对所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产生读书的欲望。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
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
”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缺失及对策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缺失及对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 “阅读教学总得读”。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1.教师的主导作用太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中预设的让学生读书品悟的环节,为了节约时间,往往是少数同学刚读完老师就开始引导全体学生剖析文本。
老师用自己或少数优生对课文的理解代替大多数学生的体验。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变成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跑“吃老师嚼碎的东西”的过程;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不够也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不住,文本在学生心中支离破碎。
学生被动地被老师“导”着在重点段“纠缠”。
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费力地动情地讲,学生却无动于衷,久而久之致使学生渐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当然朗读时就读不出感情。
一节课下来,老师们觉得很累但效果却不佳。
依笔者看来,要解放老师只需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读书即可。
特别是在初读阶段让学生自主地多读几遍课文,把握文本的内容后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重点段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感悟,读中交流。
让学生在熟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
2.朗读指导肤浅,基本上没有朗读技巧的指导在课堂上我们往往看到老师们这样指导朗读:案例一:师:你认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生:表达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师:那么请大家带着激动的心情来读。
案例二:师: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生: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师:那么请同学们赞美地读。
案例三:师:多美的景物描写啊!请同学们美美地读这一段吧!这种朗读指导形式化、肤浅化,指导的意义不大。
老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朗读技巧。
老师对朗读的指导可从正确处理重音、合理安排停顿、恰当运用语调、注意语速等方面进行指导。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
”朗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
现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自己的体会。
1.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的良好的朗读意识。
为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着手如下措施。
1.1加强学生对朗读作用的认识。
其实,学生在识记理解文章方面,朗读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
大声、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触动学生思维,充分地挖掘文章的灵魂所在。
同时,朗读是提高演讲能力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弥补言语的缺陷,锻炼口才,提高自已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注重讲读结合,提升朗读效果。
在教学中,教者要先指导学生理清文章内容。
然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把课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1.3利用好课文录音,潜移默化地提高朗读的审美能力。
磁带上的朗读准确、规范、声情并茂,与之相配的情境音乐渲染出课文的意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融入感情基础,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因此听课文录音,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对朗读的审美能力,感受到声音的无穷魅力。
如教学有趣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小豌豆》等,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
朗读者用绘声绘色的语调把故事的情节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一下子被课文吸引住了,不知不觉进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觉地跟着录音默默地读起来,有的在随后精读课文时模仿录音中语气、语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综合2013·9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在于读。
朗读要求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朗读能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及起承转合、急迫舒缓的节奏美,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学生养成字斟句酌,不粗心大意的习惯。
比起其他的阅读形式,朗读对于正在打基本功的小学生来说,更有价值。
因此,一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重点精讲点拨,精心设计问题,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必要时教师要范读,疑难处再指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理解词义、句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写作方法。
为此,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出了以下的朗读训练方法。
一、结合示范朗读进行朗读训练示范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录音示范、电教设备示范等。
朗读教学进行得好不好,示范朗读起着很大的作用。
示范朗读有以下好处:(1)帮助学生矫正字音、确定重音、调整语速、模仿语调、弄清停顿、揣摩字意,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营造声情并茂、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情绪感染力,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3)帮助学生分辨人物身份、角色、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4)有助于打破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促使学生学好普通话,使语文教学更具有艺术性。
二、结合不同文体进行朗读训练读的总目标,是感知和理解文章,达到赏析、创造。
在实施朗读的过程中,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如上新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这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各自揣摩着读;而上复习课,需要对所学的内容作回顾,要求读出感情和语调,就应采用“泛读”;若对某一内容进行专题剖析,则要“精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策略摘要:朗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的培养具有较大帮助。
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朗读指导策略,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的朗读有效性得到提升。
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朗读意识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层次解读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促使他们强化多种能力,从而为巩固学习成果和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关键词:朗读指导;语文教学;小学低年级引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朗读与默读两部分,利用朗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提高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朗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探究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使学生体会文章内涵,让学生逐步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朗读是对各种体裁书面作品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关键的环节之一,语文教学如果不与课文朗读连接,就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
在课文讲述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要利用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实作用,树立以读为主的教学观念,使朗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1优化朗读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好的评价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笑脸、一朵小红花,都能让学生开心不已,这些鼓励能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当然,评价的目的还在于指出不足、指导方法,让学生明白提升方向等。
1)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要真诚、具体。
我经常听见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读得真好!你读得真有感情!”哪里读出了感情?读出了怎样的感情?他是怎样读出感情的?不知道。
这样的评价就很空泛,是万能评价,我们不要这样假大空的评价。
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语文朗读
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摘要: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朗读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语文的朗读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一、教师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
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这就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朗读水平,老师富有表情的朗读多了,学生才会读出丰富的情感,老师也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朗读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二、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欣赏声情并茂的朗读录音,看一些诗歌朗诵的视频,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体会朗读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
另外,我还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开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评选故事大王、朗读能手等,使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读书、朗读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朗读课文的习惯。
三、教师可适当对学生进行示范点拨。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
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并作相关的提问,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书声琅琅,课堂的最美音——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
书声琅琅,课堂的最美音——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摘要:新课标提出:“小学阶段要注重学生的课文朗读指导”。
教师要使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过程中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以读为主”已经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阅读引导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引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
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朗读指代。
本文主要从明确不同文本类型的朗读方法、丰富朗读形式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朗读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教师依据不同题材,明确朗读教学方法(一)散文朗读,把握形散神聚散文对小学生而言,它的学习和掌握也相对困难。
尽管在结构上、写法上多种多样,但它的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是贯穿整篇文章的始终。
所以,在朗读课上,老师要先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特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讲解。
要朗读好一篇文章,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线,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入领会其思想感情。
朗读散文,既要熟悉文章的内涵,又要善于用不同的语言来表现不同的语言气息和艺术风格。
教师要通过掌握朗读文章的技巧,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和感受。
在散文朗读教学中,要注重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和对话的阅读技巧。
比如要突出兴奋、欢快的心理特征时,要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语言特征,并注意语调的强弱和节奏的快慢,使散文的内涵和主题思想在朗读中得以体现。
(二)寓言朗读,把握故事形象在朗读寓言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熟悉寓言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不断地朗读理解寓言的含义,从而掌握故事的发展,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老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朗读教学寓意法”,只有理解了寓言的含义,才能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体会寓言的内容。
朗读教学寓意的朗读教学法主要有“情节夸张寓言”、人物言行对比、情节变化、逻辑推理等。
老师在朗读中,不但要理解寓意,还要敢于用“声”来传达意思。
在朗读寓言故事时,老师要先把寓言故事读出来,语气要自然、亲切,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自然流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朗读对于语文学习中是最基本的,要抓住小学生这个阶段,打好良好的朗读基础,是为以后高年级理解课文知识、增强表达能力做准备。
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对事物进行描述,这样能提升小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小学生拥有表达感情的能力。
故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小学生的朗读训练,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语文朗读教学,充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标签:小学语文;朗读能力;教学措施引言:教师在上小学语文课程时,不但要引导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学习进行培养,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技巧。
朗读可以将学生的听、说和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也要对阅读水平培养,使朗读能力体现出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了,也增强了表达能力。
一、朗读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学习能力与年龄有关,所以越早学习效果越好,而朗读也不例外,要从小培养。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可以通过朗读来促进自身的思维发展。
小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理解是比较简单、机械的,不容易直接理解课文的真正的内容,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加深印象,日积月累就锻炼出思维能力了。
比如,让小学生做简单的常用口语练习,还有一些简单常用口语词,有人的身体部位、亲属称谓、职业身份,有生活的衣物、食物、家具家电、日常活动、交通工具等,还有校园活动的学校设施、教室陈设、文具、学习活动等。
二、关于训练学生语文朗读水平的攻略(一)着重朗读教学,适当增加朗读的时间首先让学生们理解到朗读这一步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对课本内容展开朗读教学,并引导小学生感受文章的不同情感,进而提升小学生在读文章时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篇中,让小学生朗读文章同时,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出来感恩,引导小学生要对一些人、一些事表达感恩情感,增强了小学生了解历史文化。
故教师进行朗读教学时,给予小学生适当的朗读和思考的时间,带领小学生分析问题,逐渐在朗读时得出答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朗读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又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利用朗读来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呢?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示范朗读,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
”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范读,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
因此,我在教学中对发挥范读的作用较重视。
例如:这学期的《桂林山水》一文,是一篇优美的情景交融的游记,课文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两组排比句式,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既能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又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始终。
于是我从两组排比句入手进行分析,并带感情的范读。
同时交给学生评价的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找出课文表达的情感,以及如何表达。
我在范读时,句读分明,感情真切,读出了语言文字的精美、朴实的特点,这样的范读不仅起到介绍景物,以景引人的感染作用,还使学生如临其境,包揽了桂林的美丽风光。
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情感朗读下,由倾听进而成为不自觉地自由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朗读
渭
到文本的意蕴中。
“初识”到“熟悉”再到“深
源
如
二、有效朗读策略探讨 1. 明确朗读目标,细化朗读要求
入理解”以至“产生共鸣”
县
的期待。
中
何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 生实际等因素作细致而科学的安排。另外,教
心
4. 注重朗读评价
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
验
指
师目标要清,每次朗读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 出:“ 评 价 学 生 的 朗 读,
甘
教
有的教师在学生刚开始整体感知文本时,便要 以要根据年级、学情、教
肃
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时学生往往连文章写 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
省
学
的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感情从何而来?有的教 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
定
师看似很重视朗读,设置了许多朗读的环节, 文,在反复读的实践中,
西 市
中
但只有读的安排,没有读的要求 , 也不能深入 加深体验,对文本产生从
在课堂朗读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 成的教学任务,要尽量减
语
748200
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 少教师的活动,精讲多读,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 以读代讲,要保证有足够
文
中蕴含的感情。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却变成了 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读的训
“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朗读过程缺乏层次。 练,特别是朗读训练。所
三、注重评价方法 学 生 的 习 作 完 成 后, 教 师 对 于 学 生 作品的评价也是相当重要。正确、恰当的 作文评价有利于激起小学生习作的热情, 让他们敢于写作文、乐于写作文;然而不 恰当的作文评价,或者教师只是一味地指 责学生作文的缺点而全然不管习作中的亮 点,那么这样的习作评价,只会让小学生 越来越害怕写作文,严重打击了小学生的 写作信心。教师应该依据孩子们的习作水 平给予不同的评价,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要有较高的要求,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教 师则要相应的降低要求,哪怕只是用对了 一个词语,写通顺了一句话也都要给予一 定的鼓励。 例如,我们班里一位作文写得很差的 同学,在自己的一篇习作中居然想到引用 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诗名句, 于是我在评讲作文时,在班级里着重表扬 了该位同学,要求其他习作水平不高的学 生向他学。这样以来,写作水平低下的学 生就会看到希望,重新拾起写作的信心。 四、提供展示平台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获得 老师和同学的赏识,这会让他们体会到习 作的快乐和成就感。我们语文老师可以给 孩子们提供一些展示和交流自己习作的机 会和舞台,让孩子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 华,感受成功的快感,这样孩子们自然就 会充满写作的动力,逐渐爱上写作文,乐 于写作文。 例 如, 同 学 们 每 一 单 元 的 优 秀 作 文 我都会让小作者在讲台上朗读给全班同学 听;我还把学生优秀的作文张贴在班级黑 板报展示栏里,供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 每一学年的学生优秀的文章我都会整理、 打印成册,发给学生阅读;不定期把班级 内学生的优秀习作投到学区管委会主办的 校报上去。 除了上述四个措施,我们还应该鼓励 小学生多阅读各类有益书籍,还要让小学 生在写完作文后,试着去修改作文,努力 在修改中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由于篇幅有 限,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小 学生的习作水平,关系着小学生整体的语 文综合素质,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有效 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增强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者简介: 霍红进(1977 ~),男,安徽怀远人, 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 安徽省怀远县荆山镇建强小学,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的指导
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的指导1、重视朗读要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要重视朗读。
教师必须空出相应的课堂时间进行朗读训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机点名,让学生朗读,再对朗读中出现的诸如读音错误、情感把握不准、断句不当等问题给予当场纠正,并提醒学生要多加注意这些问题,同时传授给他们正确的朗读技巧。
教师还应该布置一些课后的朗读作业,包括朗读教材的课文以及课外读物,以培养学生每天朗读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师还要严格执行家长对于孩子的朗诵给与高度关注与注重,应当常常建议孩子在自己面前朗诵,这也就是一种较好的锻炼身体机会,能够有效率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展开朗诵,同时特别注意融合教师传授的朗诵技巧。
高水平的朗诵有助于小学生语感和口语水平的培育,对小学生以后的人际交往也不利。
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朗诵,一定必须引发教师和家长的注重,因为这就是与人沟通交流的关键桥梁。
2、准确发音小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必须大二每个新字之前,把教师教学的内容总结一下,再运用至朗诵中。
这就建议小学生首先把每个字的读音念精确,只有把底子打赢了,朗诵时吐出的字才可以既准确又动听。
在学生展开朗诵时,教师或家长必须必须在其旁边展开指导,因为学生在朗诵时,自身缺少评判标准,如果没有人表示错误,学生会指出自己念的就是精确的,这样就可以导致一错再错,最后就是培养坏习惯。
因此,在这些方面的制止,就须要教师与家长在其中起至着监督与指导的促进作用。
3、有感情的朗读存有感情的朗诵,就一定必须努力做到发音该轻的时候一定必须轻,该重的时候一定必须重,并且略去的字一定必须准确动听,略去的句子一定必须流利轻松。
比如说像是《悯农》诗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句中的“锄禾”“汗滴”这两个合成词就是紧固配搭,在朗诵时,一定必须连贯,无法割断着念。
而“日”“禾”只是一个单词,但却在句子中起至着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所以发音时须要强化语气,注重它们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就可以明晰则表示句子的含义。
小学语文课朗读技巧和方法
小学语文课朗读技巧和方法一、从生活经验入手,确定初读课文的感情基调。
唱歌会根据内容先定调子,朗读也不例外,每次学课文之前,我都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确定读课文的感情基调。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租借地里的洋人欺侮中国妇女的情景,看到这样的场景,内心应该是充满悲愤、无奈的,那么在朗读前确定了这种感情基调才能更好的朗读,带着悲愤的表情朗读这一部分。
这样,一入课文,学生就明白这篇课文朗读时的基调是什么了。
读课文的基调定准了,朗读的指导就有了初步的效果。
二、依据教材,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朗读是指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强烈感情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一定的技巧来展现。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一些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较肤浅,所以,阅读时难免会有困难,有时甚至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朗读技巧的训练,如:语音的轻重、语句的变化、节奏的变化及停顿的处理等,但这些朗读技巧不能孤立地大量讲解,而应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后,结合语境进行训练。
让学生慢慢感悟到读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技巧,只有在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巧后,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才能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我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时候,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失去父亲的中国孩子内心的呼声,他在讲述与父亲的回忆的时候说道:“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献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这一段话描写的是爸爸牺牲回来后我们接到爸爸的场景,看到死去的父亲,孩子的内心是万般痛苦的。
学生们在朗读这一段话时,如果用欢快的语气显然不合适,语气首先使沉重的,其次对于句子中的“钉在、染红、浸满”等词,应该重读。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语文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但是,孩子们往往缺乏语文朗读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够,表现也就不够出色。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以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本文将会浅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一、提升语音语调朗读效果语音语调对于语文朗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而小学生的语音语调把握能力相对较差,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首先,可以从教师的语音语调上入手,教师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并让他们更好地领会语音语调的要点。
其次,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动手实践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语音语调知识。
例如,采用“借口练声音”训练法,让孩子们用各种说话口吻来表达相同的一段话,从而感受不同语音语调的区别,吸收优秀表达方式,达到提升语音语调朗读效果的目的。
二、重视朗读文化修养语文朗读包含了文化修养,也是小学生朗读训练的必备要素。
提升孩子们的文化修养,无疑可使他们在朗读中更加自如、深入地表达出文字中的内涵和意境。
为此,可以选择一些文化内涵深、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进行学习和训练。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给孩子们讲解作品的背景和历史渊源等背景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而家长也可在孩子们的日常阅读中进行引导,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增强朗读时的自信心。
三、辅以问题导引阅读除了语音语调和文化修养,小学生朗读训练还应包括问题导引阅读。
这种方式分类阅读,可以让孩子们集中精力、深入思考,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文字的内涵。
在训练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文本,设置几个问题,要求孩子们通过朗读来回答,以此加深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联系,增加孩子的阅读深度。
四、注意配合肢体动作人的肢体语言表达同样起到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朗读训练中也不应忽视。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人物的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使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掌握朗读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精 品JINGPIN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王小利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四川广元 62800摘 要:朗读作为一种有声音的语言艺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至关重要。
朗读能够良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语言之美,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其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那么如何进行朗读教学呢?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进行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作用;策略1.小学语文朗读的现状分析就目前而言,在小学语文朗读方面依然有较多的问题影响着朗读教学的成效。
第一方面,对朗读教学不重视,朗读的时间较少。
现在依然有一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不重视,认为朗读教学可有可无,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积极认真的态度,没有认真设计朗读教学过程,朗读时间少,学生感觉朗读枯燥乏味,对朗读的兴趣逐步的降低,严重影响朗读效率。
第二方面,朗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没有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构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影响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方面,朗读教学的目的性不强,造成很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甚至在集体朗读的过程中出现偷懒的现象。
既影响了朗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让学生们形成了坏习惯。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朗读的作用大致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朗读能够良性发展学生的语言。
正确的朗读时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读通句子。
学生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就能够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增强语感。
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方面,朗读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语言之美。
在学生朗读时加以指导,能够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摘要:朗读是理解文章大意、品味文章内容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读指导教学工作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综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属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点内容,朗读指导能够辅助这项育人目标的完成。
综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朗读指导教学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影响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下内容将综合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指导中保留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升朗读指导质量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问题;提升策略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通过对当前朗读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找出朗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领悟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使朗读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课程内容的单一化。
在很多时候,老师都会给学生提供诗歌素材,将其当作朗读的主体,而忽略了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
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是掌握了单一的朗读方法,这对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不利。
其次,是死板的教育方式。
在传统的朗读教学方式中,老师们经常采用“教师示范+学生齐读”的方式来进行朗读,很少将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引入其中,因此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第三,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好朗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无论从发音上,还是从情绪上,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将所朗读的文章所蕴含的意蕴完全地表达出来。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指导提升策略(一)分析朗读内容及感悟,增加朗读时间保障朗读的数量和时间是保障朗读效果的有效举措,传统朗读指导课堂中朗读时间十分有限,为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质量,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边读边理解、边读边分析,将朗读指导与阅读教学进行联合,增加学生的朗读时间和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教 学 《 桂林 山水》 ,通过朗读描写桂林 山水 的句子,漓江静 、 清、绿 的水,桂林奇、秀、险的 山 给 学生 留学深刻 的印象, 也 认识到用这种 句子表情达意的妙处 。小学阶段是人生 中记忆力 最好 的时期, 教 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 , 甚至熟读成诵, 让学生直接感受语 言,累积语 言材料 ,了 解 多种语言文字准确 地表 达 自己的观 点,抒发 自己的感情 ,从而发展语言 。 ( 二) 朗读有助 于审美教 学 在教材 中有许 多描写 自然景物 的文章,如 《 美丽的大兴安 岭》 、《 火烧云》 、《 观潮》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 出秀丽的 自 然风光 。教学时, 教师通 过表情并茂的朗读 , 用声音再现画面, 让 学生进入 意境 ,认识文 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 、颜 色,感受 自然美。如 《 火烧 云》“ 晚饭过后 ,火烧云上来 了。天 空的云 从 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红彤彤 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 。“ 霞光照 得 小孩子 的脸 红红 的。大白狗变成 红的 了。红鸡公 变成 金 的 了… ”通 过朗读 ,学生脑 海出现 : 晚 霞斜照大地 的瑰丽的画面, 诱发学生去 关观察 自然,感谢 大 自然的美,激发他们 热爱 大 自 然 ,热爱祖 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 在语 文教材 中, 还有 为数不多的诗歌 。诗歌 的语 言富于节 奏感、音 乐美。诗的 内容,诗人的感情是通过节奏感和音 乐感 的语言表现 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 出 来。通 过朗读 ,品味诗 句,让学生逐 步学会欣赏诗歌 、鉴 赏 诗 歌 ,培 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 ( 三) 朗读有助 于发展学生的思想 心理 学家的 研 究表 明,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重视 朗读 ,体现 了小学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 的。儿童 由于 内部语言还未 得 到充分发展 ,其思 想形式带有很 大的情景 性。国外心理 学 家认 为,儿童最初 “ 是 在 高声的思维 ” ,以后 才 “ 有 外观 的语 言过渡至耳语 ,再 过渡到 内部语言” 。小学儿童可以通过朗读 , 用 “ 听”来进行思维,从 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 ; 用读来调动 学生学 习,从读 中理解 。正如一位外 国诗人说 的那样 : “ 从读 的情况可 以看 出读 的人是否真正理解所 阅读的作 品。 ”
视其他方面的训练 的现象。 其 中朗读 的训练是最容 易被忽略的。 朗读 训 练 的 重 要性 ( 一)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 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 ,要求学生读 准字音 ,不 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 句子 。学生在各种形式 的 朗读 中,与字 句多次 “ 见 面” ,牢 固掌握 字的读音 ,强化识 记字形,从 而有效地识字、识词 。反 复的朗读 ,能使 学生读得 正确 ,读得 流畅,增强语感 。教 师在此基础上加 强指导 ,可进
语法 词汇
课 程教 育研 究
浅谈小 学语文教 学 中朗读指 导 与训练
雷双 荣
( 湖 南省永 州市金 洞管理 区白果 市乡中心小学 湖南 永 州 4 2 5 0 0 0 )
【 摘要 J 、 学语文教学 的 目 的,是指 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 国的语 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 步的听说读 写的能力,在听说读 写的训练 中,进行思 想品德 的教 育,发 学生 的智 力,培 养 良 好 的学 习习惯 。但是在我们 的教 学 中,还存 在着偏重 写的训 练, 忽视其他方面的训 练的现 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 易被 忽略 的。 【 关键词 】 理解课文 感 受课文 陶冶情操 【 中图分类号 】 G 6 2 3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5 ) 1 9 — 0 1 5 9 . 0 1 小学语文教 学的 目 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 用祖 国的 语 言文字,使 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 写的 训练 中,进行 思想 品德的教 育,发展 学生的智 力,培养 良好 的 学习习惯。但是在我们的教 学中,还存在 着偏重写的训练,忽
一
一
步增 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他们 自觉朗读的习惯 。 学习语言 ,主要 不是依靠理性分析 ,而是靠语 言的直接感
受和积 累。 朗读一般也讲究 两个方 面,一是数量 ,二是质量 。
其次 ,朗读教学便 于发挥 “ 有 声语 言”的教 育作用 。学生 在 朗读文章时 ,把 书面语 言还原成 口头语言 ,他们如 同站在作 者的位置 , 替作者说 出这一番话 。反复的读 , 把文章读 的越好 , 学生就越 能体会作品的思想 内容,并受到感染。这 时,学生的 语言就真正成 了作者 的语 言了。学生在读 中体会 , 在读 中品味 , 在读 中受到启迪…最后 ,朗读可以有助于发展 学生 的思想,心 理学家的研究表 明,在小学语 文教 学中重视 朗读 ,体现 了小学 儿童发展 的特点。小学阶段 的儿童 由于 内部语言还未得 到充分 发展 ,其思想形式带有很 大的情景性 。国外 心理 学家认 为,儿 童最初 “ 是在 高声的思维” , 以后才 “ 有外观 的语 言过渡至耳语 , 再 过渡到 内部语 言 ” 。小学儿童可 以通过 朗读 ,用 “ 听 ”来进 行思维,从 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 ; 用读来调动学生学习,从 读 中理解 。正如一位外 国诗人说 的那样 : “ 从读的情况可以看 出读 的人是 否真正理解 所阅读 的作 品。 ”因此 ,朗读是衡量 学 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程度 的重要尺度。在 阅读教学中所处重要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 的训练要 求不大相 同, 其侧重点也 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 , 小学阶段 不管哪个年级,都应 当突 出的训练 。其中朗读 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