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合集下载

考古学对古代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考古学对古代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考古学对古代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研究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不仅关注古代文明的各个方面,也对古代生态与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考古学的透视,我们能够了解古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古代生态系统的演变以及古代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与保护。

一、古代生态系统的演变考古学通过对古代文物、遗址和遗迹的发掘、研究与分析,揭示了古代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

通过对动植物骨骼、植物化石以及环境样本的分析,考古学家可以还原古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演变规律。

例如,通过对古代鱼类遗骸的研究,可以反推当时的水质与水域环境变化情况,了解古代水生生物的分布与生态位。

类似地,通过对植被化石的研究,可以还原当时的森林类型、植被覆盖范围以及其变化过程。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古代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考古学还揭示了古代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通过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农业工具、种子、养殖品种等物质文化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农业发展、植物和动物驯化的历程。

古代人类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实践,逐渐认识到哪些土地适合耕种、何时播种和收获,以及如何保存谷物等农产品。

这些认识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也为我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经验。

三、古代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考古学研究还揭示了古代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古代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保护环境的措施和行为的痕迹。

例如,古代城市中的排水系统、灌溉系统等表明古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在古代墓葬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如禁止在附近开采矿物、禁止砍伐树木等。

这些规定及相关的制度体系,表明古代人类在当时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四、考古学在现代环境保护的启示通过对古代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研究,考古学为现代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古代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证明了环境保护并非近代才有的概念。

古人保护环境的想法与现代环境保护理念有一定的契合之处,这对我们认识和借鉴古代的经验非常有益。

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_杨晓燕

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_杨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第2期,2005年3月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V ol.41,N o.2(Mar.2005)述 评R eview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1008,40171096)和国家最高科技奖专项资助项目收稿日期:2003212225;修回日期:2004206201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1)杨晓燕2,3) 夏正楷3) 崔之久3)(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3)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摘 要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出现了新考古学派,导致包括环境考古学在内的许多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出现。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线形模式阶段、系统模式前阶段和系统模式后阶段3个时期,并逐渐形成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地学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分子生物考古,其中地学考古涉及到地貌学、沉积学、土壤学和地质年代学。

环境考古在考古学理论方法框架中主要应用于遗存堆积前、堆积及堆积后理论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现阶段最需要的是工作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 环境考古;中国环境考古中图分类号 P 660 引 言环境考古学是考古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而产生的新学科,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着重研究古代文化和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即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研究。

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人地关系,对于史前人地关系,即古文化与古环境之间关系的重建,只能依靠环境考古学。

国内外考古学家将考古学的历史划分为3或4个阶段[1,2],俞伟超认为可以划分为以美术考古和古物学研究为基础的考古学萌芽阶段,以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为方法支柱的传统考古学阶段和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新考古学阶段[3]。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类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家就要求以人类行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集中精力在器物的分类和描述上[4]。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环境考古学逐渐成为了研究人类环境演变的重要学科之一。

环境考古学是以考古遗址和文物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了解过去人类环境的演变和变化。

本文将从环境考古学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展望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一、环境考古学的起源环境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就开始对人类环境演变进行研究。

然而,真正将环境考古学提升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候,考古学家开始使用大量的科学技术来分析和归纳考古遗址和文物等资料,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环境演变的历程。

二、环境考古学的发展1.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得益于各种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

比如,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让环境考古学家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和定位考古遗址。

同时,一些化学和物理分析技术的出现也让环境考古学家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考古遗址和文物等资料,从而查明过去人类环境中的一些状况和情况。

2.跨学科的合作环境考古学是一个非常交叉的学科,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才能展开研究。

这意味着,环境考古学家需要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合作,包括地理学家、生态学家、考古学家、气象学家等等。

不同领域学术的交流和合作,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人类环境的历程和演变。

3.离散化的分析方法在过去,环境考古学的分析方法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

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环境考古学的分析方法变得更加离散化、定量化。

环境考古学家现在可以使用先进的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从大量的考古遗址和文物等资料中探寻规律和特征,了解人类环境演变的历程。

三、环境考古学的未来展望环境考古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环境考古学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进一步深入探究人类环境的演变。

此外,环境考古学家也可以采用网络化、全球化的方式进行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

这种合作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参与进来,推动环境考古学的发展。

考古学思想史背景下环境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兼谈中国环境考古学

考古学思想史背景下环境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兼谈中国环境考古学
导实 际工作 , 对考古学的发展方 向进行预见 的学说则少之 又 少。直到 1 9 8 9年加拿大考古学家 B r u c e G 种趋势发展下去 , 浪漫 主义影响下 的古物
学很难与科学产生交集 , 而正是 民族主义的刺激使 得古物学
内部 和外部 两个方面 : 从 内部来看 , 由于考古 学诞 生之初 没
是如何通过人类 的过去解释世 俗生 活的合理性 , 而不是人类
历史的全貌 ,因此对一些 问题 的解释或多或少具有随意性 。
有完整的学科体 系和规则 的实践方法 , 所 以只能借 助与之相
关 的地质学 、 古 生物学 、 民族 学等学科 的研究成果 , 对资料进 行收集 、 鉴别 和类 比, 这些学科 主要是 自然科学 , 环境要素正
( 1 ) 环境考古学的形成期( 1 7 世纪末 一1 9世纪中叶) 。 环境考古 的形成期 , 即环境考古学及其思想从萌芽到产 生再 到初步发展的阶段 。
古学源头的“ 古物学 ” 。 古物学产生以后经历 了从研究修道 院 中的藏 书到搜集与研究古 希腊和古罗 马历 史 、 文学 、 法律 的
文献 。大约 1 5 世纪 , 在研究文献的同时 , 对古代钱 币、 艺术 品
1 7 世纪末是欧洲历史上一个 大变革时代。 启蒙运动的蓬
勃开展 以及 与之相伴 的欧洲 主要 国家相继进行 了资产 阶级
等器物 的收藏和研究也成 为当时人们反对神权统治 、 宣扬世 俗思想的一个方面 。受文艺复兴时期反对 天主教会思想专制
责任编辑 刘 夏 r n u mi a n 2 1 4 @1 6 3 . c o n r
考古学思想史背景下环境考古学 的产生与发展 兼谈 中国环境考古学
— —

古代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

古代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

古代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古代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是考古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对古代遗址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古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等问题。

本文将以古代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为主题,探讨其意义、方法和案例。

一、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1.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古代遗址所处环境的考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环境因素对于古代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变迁起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水资源、气候、地貌等因素都能够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迁徙方式。

通过环境考古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并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特征。

2.探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考古研究还可以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古人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丰富多样的环境文化。

通过对古代遗址进行环境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环境的认识与态度,以及他们是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和依存的。

3.为古代遗址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古代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对于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代遗址所处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遗址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遗址周边的地貌、水文、生态等特征,可以为遗址的环境保护提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避免人为破坏以及自然环境对遗址的侵蚀。

二、环境考古研究的方法1.地理学方法地理学是环境考古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地理学方法可以通过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研究,初步了解古代遗址所处环境的基本特征。

例如,通过对周边土壤的研究,可以推测出古代人类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粮食种植情况;通过对水文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和灌溉技术等。

2.考古学方法考古学方法也是环境考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考古发掘时,考古学家除了关注遗址内文物的发现外,还会对遗址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例如,通过对周边植物和动物骨骼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来源和生态环境;通过对陶器和木材等有机材料的科学分析,可以获得有关环境条件的具体数据。

考古学对古代地理与环境变迁的研究

考古学对古代地理与环境变迁的研究

考古学对古代地理与环境变迁的研究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它不仅可以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还可以通过对古代地理与环境变迁的研究,重建古代社会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类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考古学在研究古代地理与环境变迁方面的意义,并介绍一些相关案例。

首先,考古学可以通过发掘和研究古代遗址,重建古代地理环境。

古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通过对古代遗址中的人类活动遗迹以及遗骸、遗物等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古代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例如,考古学家通过对河流畔的古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河流的演变、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重要信息,为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的地理条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考古学可以通过研究古代遗址和遗物,探索古代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古代环境变迁往往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古代遗址和遗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以及环境变化对他们生产、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例如,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气候变暖导致黄河下游地区的湖泊和河道水位上升,人类适应这一环境变化,形成了著名的河姆渡文化,这一发现揭示了古代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

另外,考古学还可以通过对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分析,了解古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与利用。

古代人类在面对不同地理环境时,往往会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并对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与利用。

通过对古代遗址和遗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和地区古代人类对地理环境认知的差异以及他们对环境的利用方式。

例如,考古学家发现在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中,存在有针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工具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表明古代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的能力逐渐发展。

综上所述,考古学在研究古代地理与环境变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古代遗址和遗物的研究,我们可以重建古代地理环境,探究古代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古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与利用。

考古学与环境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考古学与环境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考古学与环境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学科,通过对考古遗址、古代物品等的发掘、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及环境适应能力等信息。

考古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探索,更是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本文将从考古学视角来探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古代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密不可分的。

他们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居住地,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营地或定居点。

例如,古代人类会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定居,方便取水和养殖。

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人类如何利用环境资源谋生。

2、考古学对环境变迁的研究考古学通过对古代城市遗址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古代城市的布局、建筑风格等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气候、地理条件等环境因素。

例如,古代文明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其建造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

同时,通过对古代农耕遗址的研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古代农业文明与环境的关系。

早期农耕社会的繁荣与衰落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古代农耕社会的发展与水文条件的稳定有关,缺水或长期干旱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对社会造成影响。

3、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明的崛起和衰落往往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古代玛雅文明的崩溃与长期干旱有关,资源匮乏使得玛雅人无法维持他们复杂的社会结构。

此外,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人类的迁徙和族群的变迁,进而改变社会的结构和文化。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古学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过去文明的反思,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例如,古代文明因过度砍伐森林、过度耕种等环境破坏行为导致了灭亡,这对今天的环境保护教育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综上所述,考古学对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古代文明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促进当代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古代生态与环境的考古学研究

古代生态与环境的考古学研究

古代生态与环境的考古学研究古代生态与环境的考古学研究是一门专注于研究古代人类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和遗存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如何适应并改变自然环境,以及这些改变对他们的生活与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代生态与环境的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重要性1. 揭示古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古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对于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考古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揭示出古代人类是如何依赖、利用和改变环境的,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 提供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启示通过研究古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当今社会提供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启示。

古代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过度开采,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古代生态与环境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并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二、研究方法1. 考古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学家通过对古代遗址的发掘与调查,收集并分析遗址中的文物、遗物和环境数据,揭示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使用情况。

这些遗址可以是古代村落、城市遗址、宗教场所或者农田等。

2. 湖泊沉积物的分析湖泊沉积物包含了大量的环境信息,可以为研究古代生态与环境提供重要线索。

通过分析湖泊沉积物中的植物花粉、动物骨骼和气候指标等,我们可以推断出古代人类的农业活动、动物饲养、植被类型和气候变化等信息。

3. 古代遗迹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将考古学研究与地理数据相结合,提供多种方式来分析和展示古代遗迹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古代遗迹的空间分布、水文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貌等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 文献资料的研究古代文献和历史记录对于研究古代生态与环境变化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考古学家会对古代文献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从中获取古代人类的生态观念、环境意识和环境变化的描述等。

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环境与气候研究

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环境与气候研究

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环境与气候研究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明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

而古代遗址的环境和气候也是考古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考古学环境和气候两方面来探讨古代遗址的研究。

一、考古学环境的研究1. 地理环境与遗址分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地理环境,可以了解古代遗址的分布规律。

例如,位于河流附近的遗址可能与水资源利用有关,山地遗址可能与资源采集活动有关等。

2. 地质环境与遗存保护:地质环境对遗存的保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某些地质环境会使得遗存得以保存多年甚至几千年。

例如,黄土地带的干旱环境下,木质遗存容易保存完整,从而为考古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3. 水文环境与城市建设:古代城市的建设往往与水文环境息息相关。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研究水文环境,可以了解古代城市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从而对城市文明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古代遗址的气候研究1. 气候与古代农业: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古代农业活动的发展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古代遗址的农田、农具等,可以了解古代人类是如何适应气候条件进行农业生产的。

2. 气候与古代灾害:气候条件对古代社会的稳定与灾害频发有密切关系。

例如,气候不稳定可能导致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从而对古代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通过研究古代遗址中的灾害痕迹,可以了解古代社会面临的气候挑战。

3. 气候变迁与古代文明兴衰:气候变迁对古代文明的兴衰起着重要作用。

古代文明的繁盛与衰落与气候条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研究古代遗址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气候记录,可以揭示气候变迁对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结语通过对古代遗址的考古学环境和气候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

考古学环境研究可以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气候研究则使我们对古代社会的农业、灾害和文明兴衰等方面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考古学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学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学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不仅关注人类的历史文化,更在近年来逐渐受到环境学科的关注。

它的研究对象囊括了人类在各个时期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土地的利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考古学的手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探讨考古学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并展示其在环境领域的价值。

一、考古学对环境演变的重建考古学通过研究人类活动的遗存和环境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还原古代环境的演变过程。

例如,通过对古代湖泊沉积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湖泊水位和水质的影响,进而推断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此外,考古学还可以通过对古代植物和动物遗存的研究,了解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古代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命力。

通过对环境演变的重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为当代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考古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古代环境演变的历史数据,也可以为当代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通过对古代社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古代社会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经验和智慧。

例如,古代人类在农业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实践,往往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因此他们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环境和资源。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耕作、轮作制度、水利工程等,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借鉴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考古学在环境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风险和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环境风险评估中,考古学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考古学的手段和方法,我们可以研究古代社会对于环境风险的应对策略。

例如,古代社会在面临干旱、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常常就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灾害的影响,如修建水利设施、筑堤、搬迁等。

通过对这些历史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是如何应对环境风险的,并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当代社会的应对能力。

考古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学科,不仅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面貌,还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考古学逐渐融入了环境科学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来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从考古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考古学在环境变迁研究中的应用环境变迁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古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可以通过对古代遗址的研究,为我们解答一些环境变迁的问题。

1. 通过古代遗址考古,揭示环境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古代遗址中的文物和遗迹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环境信息,如植物种子、骨骼化石等。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环境状况,揭示环境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例如,通过对古代农田遗址的研究,可以发现古代农业发展的历程,从而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所启示。

2. 利用考古学方法,评估环境演变的影响。

考古学方法不仅可以揭示环境变迁的原因和过程,还可以评估环境演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古代文物和遗址的考古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环境演变对古代社会的影响,从而为我们评估现代环境变迁的影响提供参考。

例如,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遗址的研究,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演变趋势,为今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思路。

二、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文化遗产保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考古学为我们揭示古代文明的同时,也提供了保护和传承古代文化的方法和手段。

1. 通过考古发掘,保护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

考古发掘是保护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遗址的发掘,我们可以将文物和遗迹从地下重新挖掘出来,进行保护和研究。

同时,考古发掘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保护文物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通过对文物的出土、清理、修复等工作,可以使文物更好地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和欣赏提供保障。

考古学视角下的古代生态环境研究

考古学视角下的古代生态环境研究

考古学视角下的古代生态环境研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生态环境的演变对于文明的兴衰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古学作为一门通过研究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来揭示过去的学科,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态环境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视角。

通过对考古遗址、遗物以及相关的自然遗存的研究,我们能够逐步拼凑出古代生态环境的面貌,探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历史。

考古学中的遗址发掘是了解古代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发掘过程中,地层的堆积和遗迹的分布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

例如,在一些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文化层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动植物遗存。

通过对这些遗存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植被类型、动物种群以及它们的分布范围。

同时,地层中的沉积物也能提供有关当时的气候状况的信息,如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从考古发现的农业工具、灌溉设施以及农作物遗存等方面,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种植结构。

在一些干旱地区的遗址中,发现的坎儿井等灌溉系统表明了古代人类为适应缺水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而在一些湿润地区,水田的遗迹则反映了丰富的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支持。

此外,狩猎、捕鱼和畜牧等活动的遗迹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生态资源状况以及人类对其的利用方式。

考古学中的墓葬文化也能为古代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线索。

一些墓葬中随葬的动物骨骼和植物种子,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当时这些动植物在当地的存在情况。

而且,墓葬的选址和布局有时也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比如,一些位于山坡上的墓葬可能是为了避免洪水的侵袭,而靠近水源的墓葬则可能与当时人们对水的崇拜和依赖有关。

通过对古代建筑遗址的研究,我们也能了解到当时的生态环境条件。

例如,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传统的窑洞建筑反映了当地干旱少雨、黄土深厚的自然环境特点。

考古学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考古学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考古学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历史文化的学科,而环境变化则是指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这两者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但事实上,考古学与环境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考古学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首先,考古学家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往往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初期,黄河流域的气候逐渐干旱,导致当地居民从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转向以畜牧为主的游牧生活;而在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逐渐湿润,人们开始大规模开垦耕地,发展农业经济。

因此,通过对考古遗址中的人类生产工具、农业遗存、动物骨骼、植物遗存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气候环境和人类对其的适应方式。

其次,考古学也可以为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数据。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动物、土壤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气候、地貌、植被等信息。

例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初期,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当地植被以草原为主;而在商周时期,气候湿润,当地植被逐渐转化为森林草原。

这些历史数据可以为现代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考古学还可以为应对当前环境变化提供启示。

人类历史上曾经面临过许多环境变化的挑战,例如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当时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例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初期,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当地居民采取了游牧生活方式,并发展了以畜牧为主的经济;而在商周时期,当地居民采取了灌溉农业等方式应对气候湿润带来的挑战。

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应对当前的环境变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考古学与环境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考古遗址中的人类生产工具、动植物遗存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和人类对其的适应方式;同时,考古学也可以为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数据,并为应对当前环境变化提供启示。

考古学在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学在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学在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明和历史,还可以为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考古学在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一些相关实例。

一、重建古环境1. 岩层分析通过对不同岩层进行分析,考古学家可以揭示出古代地质变化和环境演变情况。

例如,考古学家在一座古代水井中发现了不同层次的泥沙,通过对这些泥沙进行粒度分析和化石鉴定,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气候状况和植被类型。

2. 植物和动物遗存分析考古学家常常从考古遗址中发现植物和动物的遗存,通过对这些遗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环境中存在的植被类型、动物种类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例如,考古学家在一处古代居住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骨骼,通过对这些骨骼的鉴定,可以确定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进而推测出当时的环境条件。

二、揭示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1. 食物获取方式通过考古遗址中的动物遗存、种子和植物残片等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获取方式。

例如,考古学家在一处古代定居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渔网和渔具,可以推测出当地的居民主要依赖渔业为生,而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生态系统。

2. 居住环境的选择通过对古代人类定居点的分布和遗迹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古代人类选择定居的环境条件。

例如,考古学家在一片河流旁边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农具,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居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为生,并且这片地区的水源丰富。

这些信息对于揭示古代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了解环境对文明兴衰的影响1. 气候变迁与古代文明通过对考古遗址和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气候变迁对古代文明兴衰的影响。

例如,考古学家在一座古代城市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冰层沉积物和干旱线标志,推测当时的气候条件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该城市的灭亡。

这种文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2. 生物多样性与社会发展通过对考古遗址中植物和动物遗存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环境考古学方法与实践

环境考古学方法与实践

环境考古学方法与实践环境考古学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环境的分析和考察,揭示古人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化遗址、古代建筑、遗物、植物和动物遗存等,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对古代社会和文化的认识。

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考古学、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

传统考古学主要依靠现场勘探和挖掘,通过发掘遗迹,收集器物,测量和绘图等手段,获取对古代环境的直接信息。

自然科学方法则通过对古代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化石、花粉、骨骼、土壤等遗迹,从而了解古代环境的变化和演化。

社会科学方法主要利用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古代人类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环境考古学的方法与技术有多种多样。

例如,在考古勘探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大范围的地表进行调查,通过飞机、卫星拍摄的影像图像,可以识别出可能存在古代遗迹的地点。

随后,可以通过地面考古勘探,对这些潜在的遗址进行进一步调查和挖掘。

在实地考古勘探中,可以采用传统的挖掘方法,如手工采掘挖掘和挖掘机械挖掘。

挖掘过程中,注意对发掘现场及时记录、保护和标本保存,对于不同类型的遗迹,需要采用不同的挖掘方法。

例如,在古建筑的发掘中,需要注意保护遗址的完整性,以及从建筑结构、器物和壁画中获取有关古代建筑的信息。

在后期研究中,可以利用多种实验室技术对采集的遗物进行分析。

例如,通过碳14测年技术,可以确定遗迹的年代;通过花粉分析,可以了解遗址周边的植被类型和环境变化;通过DNA分析,可以从遗骨中识别出古代人群的遗传信息等。

除了以上的方法和技术,环境考古学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例如地质学、气候学、生态学等,进一步深化对古代环境的研究。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激光雷达和无损测试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可能性。

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迁研究

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迁研究

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迁研究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类过去生活的物质遗存,了解人类社会演变的学科。

而环境与气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考古学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迁研究成为了学界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环境与气候对考古学的影响,并探讨环境与气候变迁研究的意义。

一、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环境是指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社会组织的变革等方面。

考古学家通过对考古遗址中的人类活动遗迹、工具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以获得关于古代环境的重要信息。

1. 工具和技术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对人类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气候变暖时,石器工具的制作技术可能会得到改进,人类可能会开始种植农作物。

而在气候寒冷时,人类可能会开发出更加高效的工具来适应寒冷的环境。

因此,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工具和技术的研究,可以得到环境变迁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2. 生活方式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还会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

比如,在气候变暖的时期,人类可能更加依赖农业生产,形成农耕社会;而在气候变冷的时期,人类可能更加依赖狩猎和渔猎,形成狩猎采集社会。

通过对古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揭示不同时期人类生活方式的差异,并进一步了解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演变的影响。

二、气候变迁对人类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影响气候变迁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对人类的迁徙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选择适应当前环境的生活方式,并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人类进行交流和迁徙,向其他地区传播适应新环境的技术和文化。

1. 人类迁徙与扩散气候变迁对人类迁徙和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气候适宜的时期,人类可能会选择迁徙到其他地区,以寻求更好的生存条件。

例如,随着冰川时期的结束,气候变暖使得原始人类从非洲向其他地区迁徙,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人类聚居点。

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

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

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化、生活方式和历史变迁的学科,它不仅包括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通过研究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来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从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和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考古学中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环境与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考古学正是通过对古代人类活动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于了解古代文化、历史的演变以及今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来说,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不可或缺。

古代人类借助环境与气候变化来选择定居点、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甚至会因环境与气候的变化而面临迁徙与改变生产方式的挑战。

比如,在气候干旱的区域,古代人类会选择发展灌溉农业以应对水资源短缺。

而在气候变暖的时期,古代人类则会调整农耕时间以适应作物生长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古代人类活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这种适应能力对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所产生的影响。

二、考古学中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的方法1. 湖泊和河流沉积物剖面研究湖泊和河流沉积物中的沉积物层可以记录下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信息。

研究者可以通过取样并分析这些沉积物的性质,如有机质含量、粒度、矿物组成等,来了解古代环境与气候的演变过程。

通过测定沉积物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还可以准确地确定出这些沉积物的年代。

2. 动物和植物遗存研究动物和植物遗存是考古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它们包括动物骨骼、植物种子、花粉等。

通过对这些遗存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来源、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而推测出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3. 地质探测技术地质探测技术如地震勘探、电阻率测量等也可以应用于考古学中的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

通过对考古遗址附近的地下地层进行勘探,可以获取到地下水文环境和古气候的信息,从而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线索。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作者:易诗雯张萌单位:吉林大学壹环境考古学产生的背景对人类古老性问题的认识和进化论,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在18世纪晚期以前的欧洲,对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依赖于传统的《圣经》。

“七天创世说”以自然和人类乃是上帝刻意之作的理论否认远古时代和原始人群,与此同时,在那个时期地质与古生物学所揭示的一些人类与灭绝动物共存的事实也被掩盖,以乔治?居维叶(GeorgesCuvier)、威廉?巴克兰(WilliamBuckland)为代表的一些地质学家宣扬“灾变理论”,一系列生命形式的进化被解释为上帝超自然的创造。

然而,越来越多的地质学与古生物学证据使得《圣经》的解释与人类古老性问题备受争论。

1785年,詹姆斯?赫顿(JamesHutton)为地质史提出了一种均变论的观点,认为从地质学上讲古代与现代情况类似,所有地质层都可以用长时间里一直运转的、目前仍在发生作用的地质动力来解释。

1830年到1833年间,查尔斯?赖尔(CharlesLyell)发表了他的《地质学原理》,支持了地质变迁的均变假设。

地质学上的均变论表明,过去是一个漫长和在地质学上并未间断的时期,其间有可能发生其他的事件。

对人类古老问题的正视同样使生物进化的观点在一些科学家中被普遍讨论。

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为科学和政治问题提倡一种一般的进化方法,环境这一概念也在他的推动下完成了从原本的浪漫与美学的范畴向具体和科学意义的转变。

1859年11月,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的《物种起源》出版,这本书浓缩了近30年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均变论和地质学的启发,大大推进了进化生物学的发展,广泛普及了自然选择的概念。

18~19世纪,对人类古老性与进化论思想认识的核心在于:人们开始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去解释。

另一方面,均变论与进化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我们相信:我们完全可能透过现在的地质材料为重新研究过去提供条件,也可以用生物进化的过程来说明现代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以解决古生物学上的演变。

考古与环境研究

考古与环境研究

一、何谓环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考古学主要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遗存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对环境的改造过程,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的变迁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解释。

严文明先生指出:" 从全球角度来看,环境考古应力求回答诸如人类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环境起源的,农业为什么只在少数几个地方起源,那些地方的环境到底提供了哪些特殊条件使得农业有可能在那里发生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发生。

人类的早期文明又为什么只在少数几个地方发生,各自发生的环境条件又是什么?这是环境考古的最高层次。

" 现代考古学通过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的研究资料与信息,大致包括了人类文化的、人类体质的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三个方面。

然而,在考古学诞生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热衷于发掘并详细描述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考古学家们,曾经把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骸看作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 自然遗物" 而没有给予十分的关注。

以后,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影响人类文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自然环境而言,始终是人类文化存在的基础和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不了解有关人类文化生存的自然背景,是很难全面恢复人类历史面貌的。

环境考古学的产生,有其理论方面的背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条件。

首先,文化生态学理论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ard.J .H,1902~1972)首先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所谓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类适应和改造所处环境的所有方式的学问 .文化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考古学家们对文化与环境关系方面问题的关注,从而认识到对古代人类生存环境考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技术条件。

考古学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考古学与环境演变的关系

考古学与环境演变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学科,而环境演变则关注着地球上环境的变化和演化过程。

这两个领域虽然看似独立,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考古学需要依赖环境演变的数据与研究方法来解读古代人类的生存和活动,而环境演变的研究也可以通过考古学的成果来推断古代环境条件的变迁。

本文将探讨考古学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它们在研究中的应用。

一、考古学对环境演变研究的依赖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发生的。

因此,了解环境演变对考古学研究至关重要。

首先,考古学家通过对某一地区古代人类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及适应能力。

比如,通过对农田遗址的发掘,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地区古代人类的农耕技术和农业生产状况,进而了解古代人类对环境资源的了解和利用程度。

其次,在考古学研究中,通过对遗址的层序分析和年代测定,可以推测出古代环境的演变过程。

例如,通过对古代湖泊遗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地区气候的变迁、植被的演替以及动植物的迁徙等信息,从而还原古代环境的变化轨迹。

除了通过考古遗址的研究,考古学还依赖于环境科学的数据和技术手段来解读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

例如地质学家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可以为考古学家提供恰当的地质背景,提供古气候、古环境的数据。

同时,氧同位素、碳同位素等环境化学方法的应用也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环境演变对考古学研究的影响与考古学依赖环境演变研究不同,环境演变的研究也可以通过考古学的成果对古代环境条件的变迁进行推断。

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痕迹,这些痕迹可以为环境学家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推测出古代环境演变的过程。

例如,通过考古学家在一个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农耕工具以及作物的遗留物,环境学家可以推断出该地区曾经是一个农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作者:易诗雯张萌单位:吉林大学
壹环境考古学产生的背景
对人类古老性问题的认识和进化论,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在18世纪晚期以前的欧洲,对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依赖于传统的《圣经》。

“七天创世说”以自然和人类乃是上帝刻意之作的理论否认远古时代和原始人群,与此同时,在那个时期地质与古生物学所揭示的一些人类与灭绝动物共存的事实也被掩盖,以乔治•居维叶(GeorgesCuvier)、威廉•巴克兰(WilliamBuckland)为代表的一些地质学家宣扬“灾变理论”,一系列生命形式的进化被解释为上帝超自然的创造。

然而,越来越多的地质学与古生物学证据使得《圣经》的解释与人类古老性问题备受争论。

1785年,詹姆斯•赫顿(JamesHutton)为地质史提出了一种均变论的观点,认为从地质学上讲古代与现代情况类似,所有地质层都可以用长时间里一直运转的、目前仍在发生作用的地质动力来解释。

1830年到1833年间,查尔斯•赖尔(CharlesLyell)发表了他的《地质学原理》,支持了地质变迁的均变假设。

地质学上的均变论表明,过去是一个漫长和在地质学上并未间断的时期,其间有可能发生其他的事件。

对人类古老问题的正视同样使生物进化的观点在一些科学家中被普遍讨论。

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为科学和政治问题提倡一种一般的进化方法,环境这一概念也在他的推动下完成了从原本的浪漫与美学的范畴向具体和科学意义的转变。

1859年11月,查尔斯•
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的《物种起源》出版,这本书浓缩了近30年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均变论和地质学的启发,大大推进了进化生物学的发展,广泛普及了自然选择的概念。

18~19世纪,对人类古老性与进化论思想认识的核心在于:人们开始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去解释。

另一方面,均变论与进化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我们相信:我们完全可能透过现在的地质材料为重新研究过去提供条件,也可以用生物进化的过程来说明现代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以解决古生物学上的演变。

对人类古老性的认识和进化论成为后来环境考古诞生的一个重要基础,此时期发现的众多地层上的共存关系为后来的地层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可以说,均变论与进化思想是环境考古“将今论古”原则的一个重要的思维前提,而地层学则是考古学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持。

贰世界环境考古学发展简史
一、环境考古学的分类———描述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19世纪中期,在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主的欧洲一系列史前考古学实践,显示了当代考古学雏形的各种特征。

在他们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后期环境考古理论发展的渊源。

斯文•尼尔森(SvenNielsen)是这一个地区最早过去的关注生存方式,并试图通过考古材料推断史前生存方式科学家。

尼尔森运用模拟实验和民族志标本进行系统比对以确定石器与骨器用途的尝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论贡献之一。

他还第一次将生计发展与技术变迁联系起来研究,这也许是用过程方法来解释史前变迁的最早例子。

另一位科学家约翰•亚佩特斯•
斯廷斯特拉普(JohannesJapetusSteenstrup)在发掘丹麦泥沼的过程中,揭示出一种森林变迁的方式。

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初,斯廷斯特拉普开始意识到文化进化与环境史的联系,并在最后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分别与森林变迁的松树、栎树、榆树阶段相对应,完成了汤姆森三期说中的器物序列与环境变迁的对接。

詹斯•沃尔塞(JensWhalsay)在1843年《丹麦的原始古物》一书中将汤姆森三期说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并将其与尼尔森和斯廷斯特拉普的发现结合到一起,从而对丹麦史前史作出了一种总体的解释。

1846年以后,沃尔塞访问了不列颠和爱尔兰,对这些国家史前遗存的观察使他深信汤姆森的三期框架是可以适用于欧洲大部分地区甚至整个欧洲的。

19世纪50年代初,以沃尔塞、斯廷斯特拉普和约翰•乔治•福希哈默(JohanGeorgForchammer)领衔的丹麦交叉学科委员会对“厨庖垃圾贝丘”进行了研究。

在这次的研究中虽然没有就贝丘的年代达成一致,但内容涉及到古环境的植物背景、季节变化和动物驯化和人类行为干预等等方面,开启了考古发现与它们的古环境背景相结合的先河。

他们整合了考古学、生物学和地质学方法来调查史前丹麦人是如何生活的,无疑是一次空前的超前性的尝试。

斯堪的纳维亚考古学的发展为瑞士的重要考古研究提供了榜样。

1853年到1854年间,由于冬季干旱,瑞士西部的一些湖面下降到空前的低点,将保存在饱水环境中的古代居址暴露出来。

这些湖居遗址(LakeDwellings)为瑞士考古学家提供了一个机会,来研究这些人群在自然环境中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并最终考订了他们的年代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

瑞士
的研究比斯堪的纳维亚和苏格兰的研究有着更为优越的材料,为环境考古尝试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早在19世纪中期,史前的考古学研究在以斯堪的纳维亚为代表的欧洲就已经具有当代考古学的雏形。

虽然此时北欧考古学的根基是用考古材料结合运用共生发现物、简单的式样排列和地层学背景来建立相对年代学的能力,即考古学的研究目的还停留在分类和分期上。

但这一批北欧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已经颇为超前。

在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如进化论、文化———历史学、过程———功能方法论等有史前考古学特点的理论渊源。

人工制品基本上不在以物论价,而是作为一种了解过去人类行为的信息来源和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依据。

但令人遗憾的是,北欧考古学家所用的这一套方法论,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普遍的接受与使用。

进入到20世纪的初期以后,与环境有关联的一系列考古研究先后在世界各地展开。

1905年R.Pumperlly主持在中亚土库曼地区的考古发掘时,第一次对恢复史前遗址的古环境进行了努力;1914年两河流域第一次完整发掘巴比伦王国城市建筑。

科尔德维和安德烈发掘了巴比伦城和亚述城,成为生态考古的先声。

1926年K.Brayn研究了新墨西哥史前人类生活与现代沉积的关系,探讨了美国西南印第安人史前社会环境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左右,英国率先提出了环境考古的概念。

F.E.Zeuner于30年代在伦敦考古研究院建立了环境考古部,迈出了环境考古学系统实践的第一步。

生态学在这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完成了从建立到框架化的发展。

这个时
期生态学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基于“过程———适应”理论的分类,生态学建立起一个以不同地理区动植物关系为基础的框架,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都被考虑,并相关联,最终为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位等生态学概念作出了定义。

这一时期的生态学与考古学看似是独立发展的两个单位,但实际上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为考古学的进步提供了模范,这一时期生态学“过程———适应”的理论为以文化生态学为基础的考古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对下一时期考古学理论的转变有很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