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发展具有极大的特点和价值。
在这一时期,文化和思想逐渐从老传统式的延续中走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并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发展中可以延续到今天。
一、文学和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是这一时期最活跃和最富有特色的领域之一。
在这一时期,文学和艺术兴起了许多新的流派和风格,例如田园诗、乐府诗、小说、壁画等等。
田园诗是一种讴歌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诗歌形式。
这种诗歌的产生和兴起与当时社会和政治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田园诗歌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代表作品包括《山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乐府诗是另一种流传广泛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以民间的歌谣、乐曲为基础,以大众的语言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感。
其代表作品包括《木兰辞》、《长恨歌》等。
小说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小说的黄金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艳情小说、仙侠小说等流派。
其中,艳情小说最为著名,例如《董小宛传》、《西厢记》等作品。
壁画是当时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
这一时期的壁画多样丰富,内容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这些壁画的主要载体是政府机构、宫殿、寺庙等建筑物,例如五台山壁画、云冈石窟等。
二、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包括学问、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特别是学问方面,出现了士族文化和佛教文化两个主要的文化潮流。
士族文化表现为一种以士人为主体的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延续。
士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是诗词、文章、论文等,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观念。
士族文化的代表人物有左思、陶渊明、谢灵运等。
佛教文化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结果。
在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同时,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也逐渐展开。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经典翻译、佛教艺术、佛教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时期。
这个时期之所以被人们关注,不仅是因为历史事件的复杂和多变,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文化和社会的变革,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变革1.1 正统文化的崩溃随着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的加剧和民生困苦的加剧,人们开始对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
光武中兴时期,洛阳的丁仙芝提出了“有道必统,无道必乱”的观点。
这个观点开始尝试用非传统的思想来解决社会问题,打破了传统儒家的权威。
1.2 道家思想的兴起这个时期,道家思想得到了重视和发扬。
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道家思想的雏形,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反思,道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如《庄子》、《列子》等作品开创了新的哲学思路,对后来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 诗歌艺术的发展在北朝时期,有个重要文化潮流就是浪漫主义。
它是在悲愤中国、战乱不断、政治黑暗、经济困苦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主张在美好的爱情和自然风景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和诗作,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二、社会变革2.1 土地制度的变化东汉末期,奴隶制度被废除,农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社会地位的等级变得更加平等。
这个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和土地兼并的普遍化,土地的使用和分配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2 家族制度的分化从东汉朝开始,家族制度开始逐步瓦解。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势力逐步削弱,个人和地方权力逐渐扩大,社会成为一个逐渐多元化和多动的群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开始主导社会关系。
2.3 人际关系的变化随着宗族的分化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关系和亲属关系逐渐淡化。
友谊、门风、门第等一些新的社会关系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个性化。
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反映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民族精神的提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其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其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这段时间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思想、艺术、文学等多个方面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其演变。
一、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的繁荣,文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表现在「玄学思想兴起」、「文人墨客纷纭崛起」「佛教文化的传入」三个方面。
1. 玄学思想兴起玄学思想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
玄学思想主要是自道家和儒家思想演变而来,着重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互通、内心性灵。
许多历史名人都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如王弼、郭象、嵇康、王羲之。
他们在学问上都取得了精深的造诣,也为后人开启了玄学思想的大门。
2. 文人墨客纷纭崛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大量涌现,他们都是多才多艺的精英人物。
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所成就,同时在哲学、历史学、政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为中国文化贡献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七子」(王羲之、阮籍、嵇康、谢灵运、阮嗣宗、陶渊明、潘复),他们对于魏晋文化的发展和承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佛教文化的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被大量引入中国并在当时的社会中快速普及。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导致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思潮。
由于佛教对于自我、内在、超自然等领域的思考,对当时的玄学思想演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是文化的盛行期,也是思想思潮的大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思想包含了哲学思想、宗教思想、儒学思想等诸多方面。
其中,儒学思想的兴起和发展尤为显著。
1. 儒学思想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成为了主流,儒家经典被广泛学习和传播。
主要体现在「七子之学」、「新儒家」、「道统之争」三个方面。
(1)七子之学七子指的是「王羲之、阮籍、嵇康、谢灵运、阮嗣宗、陶渊明、潘复」这七位文学家。
他们在儒学思想上所研究的内容,被後来的世代称为七子之学。
七子之学是汉唐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个人修养、废弃权威、重视自然等,对於魏晋时期及後期儒学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7.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得到全面发展,原因很多,如:统治阶级
的推崇与重视;对秦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生活的需要等等. 尤其是在书法、绘画、石窟雕塑等方面。请你结合教材归纳各方 面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领域
代表人物
成就
成就特点、意义
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 么?
①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 范缜 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 ②主张: 范缜:在<神灭论>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 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亡精神也就消失了. 北周武帝:没收寺院财产,让僧尼还俗,焚烧佛经、捣毁佛像等。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 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
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 么? 你能分析出统治者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吗?这样做 不矛盾么?你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成就特点、意义
运用极限理论:
比外国早近1000年 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 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 业生产经验等,该书 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 整的农书。
数学
农学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地理
裴 秀 郦道元
《禹贡地域图》 《水经注》
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全面系统介绍自然、 经济地理情况
祖冲之: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 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 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 好学,刻苦实践,...祖冲之在数 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 的计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独具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因此崛起。
本文将从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一、哲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和学派,他们的理论和思想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道家和佛教三大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被称为新儒家。
他们重视天人合一、仁爱道德和敬天爱民,主张“道、德、言、行”相合,推崇“中庸之道”。
禅宗的创始人韦诺和后来的南北朝佛教思想家郦道元、慧远等都曾受过新儒家的影响,他们致力于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的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在此时期得到了更深的发展,提出了“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等核心思想,强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力更生的理念。
同时道家还长期与野史、众说和治绸的做法进行着自我反思和对话,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
佛教思想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南北朝佛教思想家对佛教的诠释和理解,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输和扩散。
二、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一个时期,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也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热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盛事,当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诗人,如曹操、陶渊明、刘义庆、陶潜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形式多样,而且主题也十分丰富,描绘了社会生活、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考方式和审美体验。
除了诗歌创作外,散文和小说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对传统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和作品,如《世说新语》、《列仙传》、《太平广记》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事实记载方面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在人物塑造、情节布局、表达风格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创新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风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但文化却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是多元、开放、自由,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文化思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的动荡,人们普遍对官僚制度的体制开始失望。
文人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更注重个人的精神追求,推崇儒家学说的原则,提倡道家和佛教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流行,使得文化表现更丰富多彩,题材更广泛,样式更多样化。
文化创作变得纵横交错,既有’散文诗词‘,也有’禅宗艺术‘,同时从西方传来的’佛教文化‘也逐渐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文化。
2、文化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影响不仅局限于自身,也对于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代背景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儒家思想是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尤其是永嘉之乱后,道家吸收了胡、氐、羌等民族文化的东西,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中逐渐成熟、完善。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汉化、本土化的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艺术方面,文物的研究和创作中,表现形式更多元、表达方式更自由。
北朝的壁画艺术、文字的精美书写、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等融合了中原文化和游牧民族的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珍宝。
3、文化成就此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文化思潮井喷般涌现,而且出现了一批文化巨匠,他们的作品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经典,对后世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陶渊明、谢灵运、刘义庆等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通过经典之作,博大精深地概括和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使得晋朝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进步标志。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发展历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是它最大的特点。
它的文化思想、艺术风格和文化成就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不仅续写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也为后世的中国文化提供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十分多样化,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局势比较混乱,尤其是南北两朝阶段,各地方势力的抗争情况比较严重。
同时,历朝历代的皇帝重视士族政治,将帝国权力企图压制在少数士族手中,从而导致了士族们阻挠改革,维护其权力的现象。
隋唐的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的实行,都有目的地消灭地方割据和破坏封建豪族统治的势力,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讲,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二、经济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经济萎靡不振,封建地主阶级利用这个时期的特殊性,大肆剥削农民。
在这个时期里,不仅土地兼并加剧,商业贸易也逐渐萎缩,尽管由于经济长期萎靡,使得赋税征收一度停滞,发达的经济仍未出现,这样就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更剧烈的激化。
同时,到了北魏时期,百姓受到税赋高压,礼教控制家庭家务,商业贸易萎靡,加上爵位的升降完全依据官位上下,封建之风愈演愈烈,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局面。
三、文化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引起了一系列变革。
对儒家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拉开了道家、墨家、法家、佛家等多元文化体系的探索。
这样就形成了以佛教为代表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局面,佛教弘(Y康)中国的本地化学也就在这时代开始。
同时,这个时期也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即在曲式、音乐风格、歌词表现等方面上形成了新气象。
南京时代的文士们在诗歌、文章、书法、绘画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他们强调以意境带动千古,讲究内涵象征,推崇自然兼人文。
在历史范畴上,魏晋南北朝也再次证明了一个经典学说,即任何时代和任何形式的社会制度都将遵循社会历史的周期规律,因此只有理解和把握这个规律,才能谋树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挑战成功的希望自然就存在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文化领域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一、文化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族群、地域、阶层的文化交汇,形成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南方比较兴盛的文艺形式有赋、诗歌和曲艺等;北方则以骈文、史传、笔记为主流。
而汉文化、胡文化、佛教文化交织,相互影响,阐述出了更为多元的文化意蕴。
二、文化开放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文化逐渐渗透进来,使得中国文化的开放程度前所未有。
由于与西域各种文化的交互,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
佛教教义、佛经文本和佛像造像不断地从印度、西域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文人士大夫自秦以来的官僚文化得以延续,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文化形式。
文人士大夫出现,摄政王、侯爵们纷纷借助自己的文化背景来升迁,曹植、嵇康、王羲之等开创了新文艺风格。
四、文化异质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异质性充分表现出来。
由于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能固定,从各方面手段借鉴和吸收各种理念,这样的文化导致了出现大量新思潮、新文艺形式、新书籍的结果,表现了一个熟悉奇异同时存在的文化态势。
五、文化流动性此时期,文化界群星云集,文化交流亦十分流畅,像羊欢之、何晏、曹操等人便是出祖师一流的文化人,他们之间进行着坦诚而又深刻的讨论和互相学习,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化特点鲜明、文化多元、文化浓厚、文化流动的时代。
它的文化特点,不仅从表面上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程度,更反映出了中国文化持续涵盖各种文化要素的能力,这为中国的古今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既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①刘徽:魏晋时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②祖冲之A.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3.***-*****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近一千年。
B.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C.运用岁差原理,测出一回归年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字只差50秒。
D.还以十万分之一的误差计算出了“交点月”的数字。
E.他发明的“千里船”,据说能日行百里。
2.农学:①北朝贾思勰,潜心研究农学,著述了《齐民要术》;②《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旱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①裴秀A.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
B.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②郦道元A.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B.《水经注》文笔雄拔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
二、玄学的兴起1. 原因:一些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崇尚空谈,标榜虚无玄远,名为“清谈”。
2. 时间:魏晋之际3. 特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
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为“三玄。
”4. 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
5.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
6. 影响:给两汉以来僵化的儒学以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思辩哲学的发展。
三、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的改造与发展①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②葛洪是一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也是一位医学家。
他写的《抱朴子》涉及许多化学知识,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它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从公元220年三国魏、蜀、吴的分立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建立为止。
在这近三百年光景中,历经魏、晋、南北朝等多次政权更迭。
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土壤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新兴的社会力量快速崛起,造成了旧的文化和思想体系的崩溃。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时期,因此社会文化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文化风貌1.文化流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包括道教、佛教、儒学和墨学等。
其中,佛教对于社会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帮助中国思想文化向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追求转变。
佛教为中国的禅宗和净土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文艺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成就也十分显著。
早期的南朝文学以楚辞为代表,以抒情和感性为主。
中期的南朝文学则以诗歌和宋词为代表,以文学批评和批判为出发点。
而北朝文学则自成体系,其代表人物有陶渊明、乐天等。
3.哲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陶朱、儒墨争鸣、玄学流派、佛学思想和道家思想等。
在这些思想学派中,魏晋儒学对于中国的后世儒家思想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文化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在文学领域,南北朝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楚辞、诗歌、宋词等,都为后世的文学大师们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
其次,在哲学思想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影响了中国千百年的思想史,直接影响了唐宋文化的发展和儒家的荣辱兴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在佛教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学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改变和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让中国人初步体会了一份从生死轮回中获得的自由和解放,同时佛教还为中国的禅宗和净土宗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5.比较法:
[例4]东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有哪些异同?在文化上有哪些反应?
解析:该题为比较题,审题时思路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求同存异,并寻找文化上的反映。
答案:异: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出现了北方描述战乱的民歌《木兰辞》。②北方经济破坏与恢复交替,在北魏时有较大发展,而南方处于继续开发状态,北方出现了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等,南方出现了反映经济发展的科技成就——如圆周率、文化艺术等。③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道艺术,大发展,书画雕塑百花现;
曹魏时,有钟繇,字体隶书转楷书;
东晋时,王羲之,父子二人尊“二王”;
言绘画,顾恺之,善画人物传百世;
豫龙门,晋云冈,艺术宝库世间闻。
2.概念分析法:
[例1]如何理解魏晋玄学?
是魏晋时期一股崇尚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潮。“玄学”中的“玄”字出自《老子》。《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玄”是用来形容宇宙本原的“道”的。“玄”表示深远、深奥的意思。老子哲学是探究宇宙深远、深奥的本原“道”的学问,所以魏晋时人就把老庄道家学说称之为“玄学”。当时人们不仅研读《老子》《庄子》,而且还用老庄思想来注释《周易》,因此《周易》也成了玄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人们把《老子》《庄子》《周易》三部著作并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上承先秦西汉以来的道家哲学思想,并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与道家哲学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想的发展。同时,魏晋玄学对尔后东晋南北朝隋唐的佛教哲学思想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魏晋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玄学给两汉以来僵化的儒学以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古代思辩哲学的发展。代表人物是何宴、王弼和竹林七贤。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你了解多少?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1.文化艺术成就多样,各具特色东晋的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的精华,集书法之大成,被后世誉为“书圣”;东晋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2.科技成就突出如圆周率的计算、《齐民要术》、《水经注》等。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至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也都打上了佛教影响的烙印。
4.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的民族,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5.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不同,外来佛教在南北的差距等。
(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大放异彩的原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上,虽然这一时期的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但各族人民逐渐走向和睦相处,出现了民族大融合。
当时,进入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互相学习,不断融合。
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得到了开发。
这一时期社会思想也异常活跃,各种学说并兴,这是继战国“百家争鸣”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的相对自由及多样化,有力的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一、自觉趋向型文化特征黄巾大起义促使东汉大帝国的瓦解,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儒家伦理纲常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从儒家名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因而人的独立人格和自觉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同时,汉末至隋约400年内,基本上处于长期分裂割据(西晋统一至八王之乱只有8年),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
那时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家族,每一个社会政治集团,每一个割据政权,要求得生存、自立和发展,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努力,或者发挥人才的优势,从而有利于个人聪明才智的充分显示。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巩固练习
练习6 (2005年全国文综Ⅲ卷)南 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 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巩固练习
练习7 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 教或大肆毁佛,其根本原因是 A.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 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 C.对佛教教义理解抱对立态度 D.受统治需要的制约
巩固练习
练习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 教盛行的原因 ①社会动荡 ②战乱不断 ③统治阶级支持 ④佛教的麻痹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巩固练习
练习9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无也。未闻刃 没有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说这段 话的是 A.扁鹊 B.苟况 C.王充 D.范缜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1.道教 2.佛教 (1)传播的原因 (2)传播的危害 ①佛教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如统治者利用 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和压迫。 ②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人民的血汗。 ③寺院经济与官府争夺人手和税收。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1.道教 2.佛教 (1)传播的原因 (2)传播的危害 (3)反佛的斗争 ①原因:佛教的传播危害百姓的利益和地 主阶级的统治 ②表现:范缜《神灭论》;北周武帝灭佛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刘徽 祖冲之 2.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系统 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 生产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末 期杰出的农学家。
贾思勰在总结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 础上,写成了著名的农业 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 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 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 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 病的防治,以及农、副、 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 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 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 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 详细的论述。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罕见的政治分裂和战乱,但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
一、文学艺术的繁荣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曹植、杜甫、陶渊明等人,他们的文学作品给后世留下了深厚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在艺术方面,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黄金时期。
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以王羲之为代表,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成为后世的楷书典范。
在绘画方面,徐悲鸿曾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时期”。
二、哲学思想的进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想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王充、王弼、荀子等人。
他们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哲学观点,例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等,这些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这个时期,佛教也传入了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的传入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同时也对中国的社会文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科技发展的进步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这个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刘徽发明了“周髀算经”,成为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外,在医学方面,《黄帝内经》也在这个时期问世,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
四、教育制度的改革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衰退和政治分裂,很多原本的贵族子弟下嫁不起书借、买书,无法上进。
而后来,一些高士的出现,繁荣起了私学运动。
私学主要由文人、儒者所创办,他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开设私塾讲授诗词、经史,培养学生的文化与人格。
在这个时期,士人之学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深入发展,整个教育制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革和完善。
这不仅使得中国的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传承与变迁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传承与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个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变迁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和变迁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演变。
一、文化传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继承汉代儒家学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说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南北朝时期的儒家学派被称为“七子”,其中以陆机、刘义庆、阮籍、嵇康最为著名。
这些儒家学者在经典学问、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延续汉代文艺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艺事业也得到了继续发展。
其文艺传统继承了汉代的传统,呈现出比较丰富的多样性。
在文学方面,魏晋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文学流派——“琅琊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陶渊明、陆机、刘义庆等。
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大师。
3. 发扬道家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尤其是道教的发展,给中国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生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庄子、葛洪、王重阳等。
二、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文化的崛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兴的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曾与中原文化发生激烈的对抗,但后来却得以在中国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使得中国文化完善了宗教思想,并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更广阔的基础。
2. 文化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这也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地理、人文、社会、政治因素都影响着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多元文化的出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开放和多元。
3. 文化的商业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兴起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这也导致文化呈现出商业化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异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异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转折点之一。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异同。
一、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背景十分复杂。
在这个时期内,中原地区分裂成了南北两个势力范围,又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如北燕、北齐、北周等。
在这个时期内,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不断更替,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使得文化方面的发展进展缓慢。
二、文学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风格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
前期的南北朝时期,文学风格的主流是早期的骈文和六朝文学,它们追求雕琢文字、工整句式和华丽修辞,强调艺术效果和文字华丽。
到了中晚期的魏晋时期,文学风格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文学追求的是自然、真实和简洁,避免使用华丽的修辞和大量的文学技巧,强调文字的真实和质朴。
三、思想内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内涵的变化也非常显著。
前期的南北朝时期,尚武与道家思想的兴起,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大量的作家、哲学家和学者开始从军事、本土、实用和现实的角度探讨世界。
到了中晚期的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兴起,推动了宗教信仰和禅宗慧命的修炼,后期的文化氛围也更加优雅、深邃、怪异、神秘。
四、艺术表现形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前期的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兴起,人们更加关注艺术的效果、技法和表现形式。
到了中晚期的魏晋时期,艺术开始追求表达个人情感、寄托寓意和突显个性的方式。
在音乐、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中,都体现了这种追求。
五、社会责任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责任感的意识也开始兴起。
前期的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关注国家和家族的利益,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的繁荣不断补充了社会责任感的功能。
到了中晚期的魏晋时期,人们更加注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多,带有浓郁的道德性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一、导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丰富多彩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权更迭、文化转变以及社会思潮的演变。
本文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从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影响。
二、政治与文化1. 分裂与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的分裂与统一是这一时期文化变迁的重要背景之一。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其中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都在南方开创了不同的政治局面。
而在北方,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也各自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种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变迁,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文治与武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一方面注重文治,倡导以文化来统治社会,这一思想得到一些君主和士人的推崇。
例如,在刘宋时期,刘宋文学科举制度得到了重视,推动了文人雅士的兴起。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统治者注重武功,如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武道文明”政策,通过军事力量整合社会秩序。
这种政治上的不同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期文化的发展。
三、文学的繁荣1. 乐府文化的兴起乐府文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
乐府是古代横批,创作乐府诗主要是由乐府官和民间的各种唱曲艺人创作演唱,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述事、怀古抒怀、歌咏自然等。
乐府文化推动了诗歌的发展和演变,使得诗歌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
2. 神仙文化的流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仙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流行。
许多文人士子崇尚仙道,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他们通过写作表达对仙境、仙侣和仙法的向往,推动了神仙题材的文学创作。
有名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出了对仙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四、艺术的变革1. 纸张的广泛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的广泛应用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纸张替代了竹简和丝绸的使用,成为书写、绘画和印刷的主要材料。
这种技术的进步使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文人可以更方便地创作和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文化多元化时期,历时约四百年。
由于社会变革,统一的中央政权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面貌,在土地、民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多元性。
一. 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个时期内,汉族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有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时期出现、独特发展。
其中,北方在南北分裂的影响下民族的移动、融合,这对文化多元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魏晋南北朝中,南方多说闽语,北方则多说汉语。
此时期,还有乌桓人、匈奴人、非南方的越人、西域人、突厥人等在中国境内加入了中国文化的大家庭,充实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造福了后世。
二. 多元的思想文化在这个时期内,桑弘羊以《劝学篇》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体系被创立,儒家思想经历了个性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同时,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在这个时期内也很活跃,佛教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尤其是北方地区盛行。
而在文学艺术方面,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歌尤为闻名,掀起了“斗诗”热潮,接着唐朝诗人的诗歌,包容了各种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融合,也为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 多元的宗教信仰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
经过佛教的传播和融合,中国的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诸如新罗、长寿寺、石窟寺、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文化遗产物之精美壮观,均反映了佛教融于中国文化之过程。
四. 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呈现出的多元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形态,对后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以及文化持续发展都生产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传承了汉族民族的文化,吸取了外来民族的文化,又不失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不仅为后世文化的兴盛和繁荣,也给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最后,魏晋南北朝就是文化的多元化的一个缩影,它通过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使文化多元化、多面向发展,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开明和包容态度,在今天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墨家文化的兴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墨家文化逐渐兴起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墨家文化最初由墨子创立,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以及道德上的偏见。
其思想和行动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追求与推崇,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态。
二、道教文化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道教起源于“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与达到超脱人间的境界,大力宣扬“真我”、“天道”等思想,许多流行的诗歌、歌谣也表达了这种精神。
道教文化在民间流传着“道教公案”、“河洛道家”等文化现象。
三、佛教文化的兴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文化产生了中国化的转变,这种文化变迁并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融合,为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佛教文化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四、诗歌文学的繁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文学繁荣。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王羲之、谢灵运、王勃、杜牧等一批文学大家,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赋、诗、传记,还有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
这些文化人士,通过诗歌文学创作表达了对社会风尚、政治思想、人生观念等方面的追求和思考。
五、经学文化的发展经学文化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道教、佛教、儒家是中国历史上三种主要的思想体系,而儒家文化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儒家思想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具有承传、代代相传的特点。
追求真理、崇尚仁义等思想贯穿了整个儒家文化,这种文化既为社会制度、文化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代指引了道德标准。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让中国文化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活力,拓展了文化的边界,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正是这种文化的多元化,造就了中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头,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参考的机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发生了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形态,也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思想、文学艺术和学术思潮三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
一、文化思想的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念和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碰撞,不同的学派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思潮。
首先,佛教的传入对当时的文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由外国传入,对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个人修行和解脱,与当时儒家学说的人伦道德有所不同,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一定冲击。
其次,道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兴盛发展。
道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个人修行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同时,道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哲学观点和思想理念,对中国文化的演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后,玄学兴起成为此时期的一大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不仅在思想上对佛教和道家产生了融合与改造,同时也在文化上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文学艺术的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经历了从士大夫文化到文人文化的转变,表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们以“诗酒之乐”为乐,追求生活的闲适和自由,通过吟咏诗词来抒发内心情感。
其中以陶渊明和陆机最具代表性。
陶渊明以田园诗著称,他们的作品独具风格,流传至今。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提倡捧心写作,更加关注作品的个性表达。
文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更加注重情怀和意境的描绘,注重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他们通过描写个人情感、表达社会现实等方法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风范。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出现了种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散文逐渐流行,并形成了散文化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窟 艺术
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 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科技成果成就突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形成这 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诗歌
南北朝
乐府诗 民歌
南方: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如 《采桑度》等。 北方:慷慨激昂,有恋歌,也有牧 歌、战 歌,如《敕勒歌》、《木兰 辞》等。
2、(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生活在 东汉末年的曹操时建安文学的代表 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时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蔡文姬《悲愤诗》(节选)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 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 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 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 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 怀忧终年岁。
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王粲《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问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数学 祖冲之和圆周率
农学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地理 郦道元和《水经注》
人物
刘徽
时代
魏晋
成就
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 方法
数 学
地理学 农 学
祖冲之
1、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 到小数点后7位,比外国早了近 一千年。 南朝(宋齐) 2、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 领域的最高成就。 著《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
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郦道元 与《水 经注》
《水经注》以全国水道系统为主,详细地记叙了江 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俗、史 事等,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反映南朝出现 了什么现象?概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并 举例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
采桑度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 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 系条采春桑,采叶何纷纷。 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 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 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 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 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 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 曹操父子等诗人写出的内容充实、风格 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赋,史称建安文 学。代表作有曹操《蒿里行》王粲《七 哀诗》、蔡琰《悲愤诗》。 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的田园诗。 《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是代表作 山水诗
建安时 曹操父子 期
东晋 东晋 南朝 陶渊明 谢灵运 鲍照
B
3、(2004年全国文综)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 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汜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二、宗教哲学
代表人物 贡献
结合儒家思想,宣扬采药炼丹、 长生不老,道教成 为地主阶级宗教 吸取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 富道教教义,建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3、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 A、七哀诗 C、哀江南赋
B、归园田居 D、采桑度
4、陶潜的《桃花源诗》 (1)反映了人民质朴的劳动生活(2)表达了对黑暗现 实的不满(3)向往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4)展现了劳 动人民的机智和勇敢
A、(1)(2)(3) C、(1)(3)(4) B、(2)(3)(4) D、(1)(2)(3)(4)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 政治上:南北分裂对峙、政权更替频繁、 战乱尤以中原为重、民族融合加强 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开发、士族庄 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商品经 济发展水平较低、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加 强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领先世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宋摹本,现藏故宫 博物院)
1、下列著作,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地理和 文学价值的是: A.《缀术》 B.《禹贡地域图 C.《水经注》 D.《世说新语》 2、汉字书法发展的顺序是 (1)篆书(2)楷书(3)行书(4)隶书 A、(1)(2)(3)(4) B、(1)(2)(4)(3) C、(1)(4)(2)(3) D、(2)(4)(1)(3)
道教 官方 化
东晋 萧梁 原因
葛洪
陶弘景
社会因素;统治者提倡
信徒多;佛寺多,僧尼多;政经势力大 佛教艺术发展;危害;反佛斗争;
佛教 盛行
表现 影响
反佛 斗争
思想家 范缜 统治者
著作;思想主张;意义 人物;目的
哲学:魏晋玄学(老庄学说的重大发展)
宗教哲学的 道教官方化,倡佛与反佛斗争激 烈,儒道佛三教出现合流趋势。 特点:
三国时的刘徽提出的 “割圆求周”的方法.他把圆 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十四等分、· 这样 · · 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
祖冲之和圆周率
3.1415926
<
π
<
3.1415927
祖冲之对后世的影响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
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 了1000年。
郦道元
北朝(北魏) 的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 北魏(北 魏东魏)
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 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贾思勰
1、按照下列人物排列,祖冲之主要应属于 A、孔子、荀子 C、管仲、商鞅 B、张衡、蔡伦 D、屈原、贾谊
B
2、《齐民要术》中“耕锄不以水旱息功,、、、湿耕 泽锄,不如归去。”反映了贾思勰的什么主张 A、田地种植 C、注重兴修水利 B、适时耕作 D、讲究耕作方法
在秦汉的基础上有突出成就,为隋唐艺术的高度繁荣打下基础
东汉末 书法
成为一种艺术。蔡邕是著名书法家。 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曹魏 东晋
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兰亭序》、《黄庭经》是其代表。其子王 献之造诣也极高,与王羲之合称“二王”。
绘画
带有宗 教色彩
三国
东晋 南北朝
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政治上 国家分裂,南北对峙;出现的
局部统一与短暂统一的局面
经济上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经 济趋向平衡 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民族关系
继承前代
秦汉文化的奠基及外来宗教 文化的传播
1、(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南北朝 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其中吸收了
A、佛教教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法家思想
C、墨家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第20窟 露天大佛
上述几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说明了 什么?
佛教盛行; 石窟艺术迅速发展,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说明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祖冲之和圆周率
1、刘徽与割圆术
2、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和圆周率
3、祖冲之对后世的影响
割圆术
割之弥细, 所失弥少,割 之又割,以至 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 所失矣.
反映了
原因
佛教盛行 统治者的支持;社会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 苦,容易接受宗教信仰 西汉传入——东汉明帝求佛,发展—— 魏晋南北朝盛行 危害;唯物思想的发展; 对建筑、雕刻、绘画艺术、文学等的影响
发展过程 影响
体现出佛教的本土化趋势
王充和范缜的思想比较
思想内容不同:王充的《论衡》是反对 封建神学的; 范缜的《神灭论》是反对 佛教的发展; 相同:都是唯物思想;都阐述了精神与肉体与 形体的关系,但范缜认识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