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4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圣才出品】
当代文学史主观题(陈思和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主观题(陈思和版)注:习题答案由教材整理而出,纯手工输入,可能有个别错别字。
(1)多层面:经常用于作家对时代的多层面感受和思考,一类表述中,引入“多层面”概念就是为了打破传统的一元文学史视角,是当代文学变得丰富起来。
(2)潜在写作:这个词是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
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
(3)民间隐形结构:指当代文学作品(主要指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往往由两个文本结构所构成—显形文本结构与隐形文本结构。
(4)共名与无名:这是一对专指文化形态的相对立的概念。
一.当代文学的分期:(1)第一阶段:(1949—1978共名时代)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使长期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五四”新文学的的战斗传统和战争中形成的解放区文化传统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合流了。
(2)第二阶段:(1978—1989复苏时代黄金时代以“伤痕文学”为标志)文学的真正“复苏”来说是以1978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总方针。
“五四“新文学传统又渐渐恢复了活力。
(3)第三阶段:(90年代无名时代)90年代的文学具有“无名”特征;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
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新文学的传统在90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
二.90年代的文学含有的“无名”特征。
90年代的文学具有“无名”特征;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
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新文学的传统在90年代表现出新的活力。
三.建国初期从“五四”新文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大致分为哪三类?(1)第一类作家主要来自左翼文学阵营和长期配合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进步民主人士,他们在新政权的奋斗史和建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把新政权看作是自己长期追求的理想的实现,高声歌唱新政权。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圣才出品】
第6章新的社会矛盾的探索6.1 复习笔记一、“双百方针”前后的文艺界思想冲突(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1956年4月下旬,陆定一、陈伯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在科学和文艺事业上应实施将政治问题和学术、技术性质的问题分开的方针,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2.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公开提出这一方针;3.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共中央会议上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标志着“双百方针”的正式实施。
(二)“双百方针”的历史背景1.国内历史背景(1)对阶级斗争状况的估计;(2)对中国面临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的理解;(3)对知识分子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评价的变化。
2.国外历史背景(1)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推动中国决策者们坚定了原来就已存在的冲破苏联模式的立场,加快了寻找中国式道路的探索;(2)苏联文艺政策的调整和文艺思潮的变动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
(三)“双百方针”的虚伪性“双百方针”的表达方式是“含混的诗意化”的,它不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来保证文艺和学术的自由,而要采用文学性的语汇来表达、采用政治宣传的方式来展开,本身就包含了政策制定者的暖昧、犹疑心态。
具体表现在:1.“双百方针”从一开始形成就包含了多种解释和自我防御的成分;2.事实上,从“双百方针”倡导的开始,对于学术问题的具体争论都是在最高决策者的干预和控制下进行的,形势的发展很快表明,并非所有的学术问题都是可以随便争鸣的;3.“双百方针”的落实过程一直处于摇摆不定之中。
(四)“双百方针”的成果1.它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以来,在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规范下的解放区文学传统间无形中形成的隔阂;2.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3.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圣才出品】
第16章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16.1 复习笔记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一)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引入8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再次进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文化环境,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引入,西方现代文学的译介成为一大潮流,从19世纪末的早期象征主义到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的各种流派,逐渐为中国文坛所知悉。
(二)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1.“文革”后文学的现代意识产生;2.新的美学原则崛起。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歌方面,出现了“朦胧诗”派;(2)小说方面,出现了王蒙的《布礼》、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等优秀作品。
(3)戏剧方面,出现了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编剧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和《车站》等代表作品。
(三)“朦胧诗”派1.“朦胧诗”的得名1980年8月,《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以“叫人看不懂”为由来否定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朦胧诗”因此得名。
2.代表人物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3.创作特点(1)从自我心灵出发;(2)运用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艺术技巧。
二、“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致橡树》与《双桅船》(一)《致橡树》1.作品概述《致橡树》是舒婷于1977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2.主题意蕴诗歌以浪漫的抒情形象表达了爱的宣言——爱不是有所依附或忘我奉献,而是在心灵的默契与沟通中达到相互的理解与信任,体现了作者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追求。
(二)《双桅船》1.作品概述《双桅船》是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2.主题意蕴诗人以隐喻的方式曲折传达出恋爱双方在相互依恋中应自我独立的思想。
(三)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1.多用第一人称;2.注重对思想倾向的追求,有意识地突出了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精神;3.注重以个性化的感觉来凝聚意象,意象明朗、贴近自然,不矫揉造作;4.采用象征主义手法,以隐喻的言辞来营造诗的精神境界;5.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圣才出品】
第5章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5.1 复习笔记一、确立现代历史叙事模式(一)现代历史题材创作1.概述现代历史题材创作是五六十年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创作现象,它是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现代历史题材包括现代战争小说和一般现代历史题材,其创作主流是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2.创作概况(1)突出的艺术体裁——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冯德英的《苦菜花》和《迎春花》、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欧阳山的《三家巷》和《苦斗》、艾明之的《火种》、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红岩》等。
(2)其他文艺体裁①叙事诗有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和《一个和八个》、闻捷的《复仇的火焰》;②话剧有于伶的《七月流火》;③电影有于伶等编剧的《聂耳》、夏衍编剧的《革命家庭》等;④歌剧有《洪湖赤卫队》、在吸取民歌乐曲的基础上创作的现代歌曲《江姐》;⑤除剧本以外,歌词创作也达到了较高的成就。
3.创作发达的原因(1)与当时普遍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作家都自觉将文学创作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使文学作品体现强烈的政治目的;(2)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者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虽然这些生活经验经过了时代共名的过滤,但其中描写的具体生活场景和历史场面仍然具有独立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3)现代历史题材创作在新文学史上有比较多的经验积累。
现代历史题材的叙事模式,于“五四”新文学的实践中确立,这对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题材创作产生了影响。
(二)现代历史叙事模式及其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1.《子夜》模式,是一种以阶级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并通过人物的阶级关系来展示社会面貌,带有鲜明的中共党史的叙事立场的叙事模式。
这种自觉的党史立场和通过阶级分析来塑造人物典型的创作方法,对五六十年代现代历史小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圣才出品】
第11章“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11.1 复习笔记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一)“五四”新文学传统复苏的迹象1.“三只报春的燕子”(1)白桦的剧本《曙光》;(2)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3)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这“三只报春的燕子”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走向。
2.中国政治文化和文学领域发生剧烈变化3.“伤痕文学”开始发端(二)“五四”新文学传统复苏的具体表现1.从“五四”走来的一批老作家的创作以巴金散文著作《随想录》,冰心、萧乾、王西彦和柯灵的散文著作,杨绛的《干校六记》,孙犁的《芸斋小说》为代表。
2.“归来的诗人”的创作以“七月派”胡风、曾卓、绿原、牛汉、彭燕郊等,“中国新诗派”杜运燮、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浞、杭约赫、袁可嘉等,被错划为“右派”的艾青、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等人的诗歌创作为代表。
3.“伤痕文学”和“知青”一代人的创作以卢新华的《伤痕》、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阿蔷的《网》、曹冠龙的《锁》《猫》《火》三部曲等为代表。
4.“朦胧诗派”的创作以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人的诗歌创作为代表。
二、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随想录》(一)作品概述《随想录》是巴金于1978年12月~1986年8月创作的一部长达四十二万字的长篇巨著,历时八年完成。
这部著作是巴金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也是一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二)创作动机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
(三)《随感录》的独特之处1.巴金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2.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3.巴金的反省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4.反省在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
(四)《随感录》的价值1.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2.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3.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忏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4.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以个人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
中国当代文学史12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二章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第一节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兴盛在20世纪的中国,人性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的普遍而敏感的话题。
“人的觉醒”不仅为“五四”新文学带来了普遍的人道主义,也形成了新文学创作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与鲜明的个性特征。
新文学在以后的发展虽然包含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义始终是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
50年代开始,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并且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打击,被不加区别地斥之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的理论”,作家的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都被否定,他们必须在政治斗争中被各种大一统的思想与思维模式所改造和取代。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其中最大者莫过于极左政治路线统治下的意识形态对人性的戕害与摧残。
在那个时代,人不再是人,而是被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一部分人被迫成为“阶级敌人”而失去做人的资格,一部分人因为“以革命的名义”摧残同类而沦为兽性发泄,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与自爱。
“人民”成了一个被架空和任意填塞的名词,成了权力者实施残酷专制、谋取政治私利的遮羞布,而作为个体的人则成了“螺丝钉”,完全失去了独立意志的可能。
“文革”期间所发生的种种惨无人道的悲剧,不管是身居高位的国家主席被随意迫害致死,还是无辜小民被任意蹂躏,而作恶者往往又是受害者,受害者也难免在无意间伤害了别人,人性的丑陋充分暴露,但所有这些,都是在国家意志下,在“发扬革命传统”,“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冠冕堂皇的口号下行使的。
“文革”结束之后,人们对于十年浩劫的痛苦回忆,对于历史的反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人”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人们迫切地需要恢复人的尊严,提高人的价值”1.“文革”后的文学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整理笔记第一章迎接新的时代带来a.50年代诗歌创作的普遍范式——“颂歌”b.目的:为满足表现“新的人民时代”的题材与主题的要求。
c.内容:一是对于时代工农兵群众的歌颂;二是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歌颂。
d.“颂歌”样式成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主流。
e.代表:胡风长诗《时间开始了》,1)由五个乐章组成:《欢乐颂》《光荣颂》《青春曲》《安魂曲》《又一个欢乐颂》。
2)胡风诗歌理论的核心:诗人的声音是时代精神的发酵;诗人的情绪的花是人民的情绪的花;诗人的巨大的感情因素必须与时代的精神特质紧紧地结合起来。
f.巴金散文《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记录了作家参观集中营的过程,刻画了一个波兰人阿莱克斯的形象。
g.沈从文散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记录了知识分子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里呈现出来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其文体是鲜明的沈从文文字特点:文字松弛,内涵丰富,语言有节奏感。
插入了三段不同时间的叙述文字:历史的回忆(丁玲),现实的抒情(张兆和),对未来的幻想(翠翠)。
第二章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a.民间文化形态:1)“民间”是一个有着丰富涵盖面的文化概念,在乡土文学传统里,它是与自然形态的中国农村社会及其文化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比较真实地表达了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2)它既包含了来自生活底层(民间社会)的劳苦大众自在状态的感情,理想和立场,也包含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有审美功能。
民间文化形态的因素往往成为决定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的关键。
b.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1)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个性,即从自然,明净,朴素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开拓出一个与严峻急切的政治空间完全不同的艺术审美空间。
2)缺乏柳青《创业史》思想的深刻性和人物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3)人情美,乡情美和自然美,是这部小说所展示的主要画面。
c.赵树理《锻炼锻炼》: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
d.李凖《李双双》:1)由其小说《李双双小传》改编而来的电影剧本。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新编》章节题库(第14章 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圣才出品】
第14章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一、填空题改革文学中,蒋子龙的小说________塑造了乔光朴的形象。
【答案】《乔厂长上任记》【解析】《乔厂长上任记》讲述了电器公司经理乔光朴主动要求到机电厂任厂长,以改变该厂落后面貌的工厂改革的故事。
上任后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生产局面迅速改观。
但他也受到各种阻挠,一度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然而,在领导和群众支持下,他对改革依然充满信心。
二、简答题1.简述“陈奂生系列”中高晓声对陈奂生性格的塑造和发展。
答:“陈奂生系列”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
陈奂生是高晓声着力塑造的一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既凝聚着农民的传统美德,折射出新时期农民的深刻变化。
同时,还承受着因袭的心灵重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国民性的深深忧虑和严肃思考。
(1)“陈奂生系列”中高晓声对陈焕生性格的塑造①《“漏斗户”主》中的陈奂生陈奂生具有勤劳、善良、憨实、厚道、质朴等的美好品格。
《“漏斗户”主》中的陈奂生,虽然“饿得头昏目眩”,但他的“脊梁骨仍然是挺着的”,而且“干起活来,象青鱼一样,尾巴一扇,向前直窜,连碰破头都不管。
”不心疼力气,不耍滑偷懒,他相信“共产党能够使他们的生活好起来”。
政策调整后多分了粮食,本来是自身的劳动所得,还感动得泪流满面,以为是别人赐给他的,足见其善良厚道的一面。
②《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美好品格仍未改变,卖油绳不搞投机取巧,全靠自家的原料和手艺,而且徒步上城出售,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相信会越来越好”。
对党的干部吴书记在他生病际的“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感激得“流出晶莹的泪珠”。
③陈奂生性格的塑造作为从特定历史环境中走出来的传统农民,陈奂生的血液里还流淌着旧时代的遗传基因,他的身上还残存着极“左”路线的长期统治造成的奴性、愚昧,自卑自贱,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目光短浅和阿Q式的自我欺骗,自我安慰等弱点。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圣才出品】
第4章再现战争的艺术画卷4.1 复习笔记一、战争文化规范与小说创作(一)创作背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通过几十年的战争才建立起来的,新生的政权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要求作家们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点来反映中国现代战争史,并通过艺术形象向读者宣传、普及有关新政权从形成到建立的历史知识。
(二)战争题材的繁荣1.作家群体战争小说的作者绝大多数来自解放区,主要是军队里的随军记者和部队文艺工作者,也有个别作家直接担任过军队的指挥工作。
2.主要作品(1)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孙犁的《风云初记》等一系列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战斗生活的作品率先拉开了战争小说的序幕;(2)抗战中敌后斗争的传奇性故事,如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志的《敌后武工队》、雪克的《战斗的青春》等在当时风行一时;(3)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涌现,如碧野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肖平的《三月雪》、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等;(4)60年代,萧玉的《高梁红了》(三部)、柯岗的《逐鹿中原》等一批描写重要战役的长篇小说相继问世,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三)战争小说美学观念的表现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2.战争形态使作家养成了“两军对阵”的思维模式,即整个世界被看作是一个黑白分明、正邪对立的两极分化体。
这种思维习惯支配了文学创作,形成了两大语言系统:“我军”系统和“敌军”系统;3.由于战争是以辉煌胜利告结束的,战争帮助人们实现了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美好愿望,所以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创作基调被作为固定的审美模式,形成了统一的审美风格特征。
(四)战争文化规范下的审美模式1.以《保卫延安》为代表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反映了这种文艺实践所达到的一个较高的水平。
(1)这部小说第一次在较大规模上全景式地描写了整个战役的全过程;(2)作家从英雄主义的审美原则出发,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通过战争的惨烈、环境的残酷、生死的考验,用力刻画出英雄人物摧枯拉朽、九死一生的传奇色彩。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12章 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圣才出品】
第12章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12.1复习笔记一、“归来者”的历史反思(一)“归来者”的界定1.主要指50年代开始走上文坛的一批作家;2.这批作家有着相似的经历:一般出生在30年代,少年时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有的甚至具有一定的“革命资历”。
由于他们身上没有老一代知识分子已经承受的历史负担,因而50年代初期文艺界思想斗争没有对他们的精神投下多大的阴影;3.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艺方针鼓舞下,他们以文坛上的新一代主人的身份和热情,积极创作对现实干预的作品;4.但他们在反右斗争中遭到过严厉的批判,被打入社会的底层,经历过长达二十多年的磨难,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
(二)代表作家刘宾雁、王蒙、公刘、流沙河、邵燕祥、白桦、张贤亮、高晓声、方之、陆文夫、李国文、丛维熙等等。
(三)创作优势1.底层生活的阅历和体验;2.理性主义的创作态度。
(四)对“归来者”的评价1.他们复活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2.他们具有自身特定的现实关怀。
(五)反思文学1.“反思文学”的兴起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掀起了“反思文学”思潮。
2.“反思文学”的特点及对其评价(1)特点①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②具有揭露性的内容和思想特色。
(2)评价①缺乏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②“反思”的历史范围局限在一定的政策之下,结局多为苦尽甘来的“大团圆”。
3.“反思文学”的艺术特色(1)突现故事的政治背景和故事情节;(2)采取中篇小说的形式;(3)采用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叙事线索的结构和表现方式;(4)采取两种不尽相同的叙事立场①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人的苦难具备了超越个人的普遍的启蒙意义;②有意无意地从民间的视角和立场反思中国民主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存在的悖谬与悲剧现象。
二、从“同路人”的立场反思历史:《内奸》(一)作品概述《内奸》是方之在平反复出后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反思文学”中的一部相当典型的作品。
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 (2)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二、基本问题第一次文代会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被当做当代文学的起点。
它在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总结、检讨的基础上,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确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当代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展开方式和方针政策,制定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细则。
赵树理小说:40年代《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50-60年代《三湾里》《登记》《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麦烟叶》。
小说中的人物保持着生活底层的淳朴特色。
特点:地域上多写的是山西农村生活;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的写实风格;重视故事性和语言的通俗,以便于能让识字不多的乡村读者听懂、读懂。
艺术借鉴于来自古典的小说、说书、民间故事、地方戏曲。
杨朔散文特点:讲究诗意,谋篇布局的精巧、锤句炼字的用心,以及诗的意境的营造,从侧影中烘托当前人类历史特征,“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的结构模式。
刘白羽散文特点:采用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忆相交织的结构模式,以激荡的情感抒发为主,情绪浓烈,色彩绚丽。
秦牧散文特点:重视知识化重视表达的观念,知识性的材料由于有情感的融入,和在材料的组织上体现的灵活的想象力。
郭小川诗歌艺术:从知识分子到一名战士这一过程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矛盾、冲突,影响了他的诗中的那种自我解剖的抒情方式。
一个时间的理论宣传工作,使他的抒情具有思考、评论生活的特征。
在50年代他提出了,一种人道主义的,肯定个体精神、情感价值的设计,在处理个体实现本质化的过程中,郭小川承认裂痕、冲突的存在和思想、审美价值。
在60年代曾以“半逗律”的方式处理排比、对偶,出现了被成为“现代赋体”的形式。
贺敬之诗歌艺术:一类是相对而言格局较小,并更多从民歌和古典诗歌去的借鉴的《回延安》,它们化用陕北信天形式,在现实与战争历史的交错中,发掘支持当代发展的精神力量。
另一类则是鸿篇巨作《放声歌唱》《雷锋之歌》在当代政治抒情诗体制的建立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圣才出品】
第13章为了人的尊严与权利13.1 复习笔记一、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兴盛(一)人道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境遇1.“五四”新文学时期弥漫着普遍的人道主义;2.50年代文学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被作为大逆不道的异端邪说;3.文革时期,人道主义被完全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4.“文革”结束后,人性、人道主义又被重新发现与认识。
(二)人道主义思潮1.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盛行,它波及了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的许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甚至波及到了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
2.关于人道主义思潮的讨论(1)思想理论界对人道主义的讨论相当热烈;(2)自1980年起,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论题。
3.文学对人性、人道主义的肯定与强调(1)“伤痕文学”揭露人的精神与肉体在“文革”期间遭受的创伤,如《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反思文学”关注对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如戴厚英的《人啊,人》等。
(3)“爱情”成为许多作家着力表现和探讨的主题,如刘心武的《爱的位置》、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4)“人在理想和现实间的选择两难”成为许多作家着力表现和思考的主题,如铁凝的《哦,香雪》、张洁的《方舟》等。
二、苦难民间的情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一)作品概述《邢老汉与狗的故事》是张贤亮于1979年10月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70年代中国偏僻乡村的一个悲惨故事。
(二)主题意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邢老汉的一生中截取几个片段,写他的命运遭际,形象地展示了极左政治路线肆虐下小人物的精神生活的惨痛,表达了作家对劳动者深切的人道同情。
(三)艺术特色1.细节的提供和气氛的渲染,使小说的叙述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效果;2.叙述方式类似于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话本小说,具有一种土头愣脑的、质朴的民间风格。
三、美好理想的憧憬:《哦,香雪》(一)作品概述《哦,香雪》是铁凝创作的一部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铁凝的成名作。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
19.1复习笔 记
19.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0.1复习笔 记
20.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1.1复习笔 记
21.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2.1复习笔 记
22.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3.1复习笔 记
23.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作者介绍
这是《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 书作者的介绍。
7.2习题(含 考研真题) 详解
8.1复习笔记
8.2习题(含记
9.2习题(含 考研真题) 详解
10.1复习笔 记
10.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1.1复习笔 记
11.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2.1复习笔 记
12.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3.1复习笔 记
精彩摘录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 ①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创作方向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 它表现了文学观念的从比较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到重视政治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从较 多注意市民、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表现的变化。 谈谈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创作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局限。 “新时期文学”女性写作。(2008暨南大学考题) 以《龙须沟》和《茶馆》为例,论述老舍十七年文学的得失。 结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分析九十年代的文学走向。 简述艾青“归来”后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1《子夜》模式,是一种以阶级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并通过人物的阶级关系来展示社会面貌,带有鲜明的中共 党史的叙事立场的叙事模式
读书笔记
这是《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 换为自己的心得。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圣才出品】
第9章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9.1 复习笔记一、时代的抒情与个人的思考(一)对知识分子政策和文艺政策的调整1.周恩来对政策的调整(1)1959年在中南海的座谈会上发表《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2)1960年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发表讲话;(3)1962年在广州举行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前后发表两次讲话。
2.陈毅对政策的调整在广州会议上进一步发挥了周恩来的观点,提出要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3.政策调整的影响(1)周、陈等中央领导的讲话在当时对知识分子产生过一定的鼓舞作用,促进了60年代历史题材创作的活跃;(2)在周、陈等中央领导讲话的鼓励下,文艺界着手制定《文艺十条》,在纠正左倾倾向方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阶级斗争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1962年七、八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开始抓阶级斗争,接着他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
2.阶级斗争下文艺界面临的困境(1)长篇小说《刘志丹》被定罪为“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2)全盘否定了周扬等人领导的中宣部的工作;(3)对田汉、夏衍、阳翰笙等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坚力量给予批判与否定。
3.阶级斗争造成的后果(1)由于缺少了广大知识分子真诚合作和参与的积极性,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过于僵化的文化模式与思维模式;(2)整个文学创作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僵硬的机械运作,而且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制约。
4.阶级斗争下文学创作的倾向(1)创作歌颂性的抒情作品代表作品:①贺敬之的诗歌《放声歌唱》、《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②刘白羽的散文《日出》、《长江三日》,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海市》、《荔枝蜜》、《茶花赋》以及秦牧的散文《古战场春晓》、《土地》、《社稷坛抒情》、《花城》。
(2)创作图解阶级斗争理论的叙事作品代表作品: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
文学史书写的两大创新评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复旦大学陈思和主编
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给文学史界耳目一新之感,其相对于以往文学史有两大创新。
第一,文学史视角的创新:
治性,文学史应有的独立性受到一定损害。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摒弃了政治主线(官方立场)的传统文学史视角,引入“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形结构”“民间理想主义”“共名与无名”等新的学术概念,其本质乃是与“官方立场”相对的
大、堪称主流的样板戏,就因其浓
厚的“官方立场”而被无视,取而
代之的是一些籍籍无名之作,这
损害了文学史应有的客观性。
第二,文学史体式的创新:
由“内容分类”取代“体裁分类”。
可,框架清晰,易为读者接受。
但以文学体裁分类过于机
械,只是做到了形式整齐,而打
乱了文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歌颂
祖国、歌颂工农兵的作品属于
“颂歌主题”,但颂歌可以呈现为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的
文学体裁,以文学体裁来分类,
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可能并不完
美,但上述这两项创新,对于“重
写文学史”的当代学术潮流,无疑
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
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
的18个主题”(17CZWZ03)阶
段成果】
文学史书写的两大创新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详解(第9章 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圣才出品】
第9章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9.1复习笔记一、时代的抒情与个人的思考(一)对知识分子政策和文艺政策的调整1.周恩来对政策的调整(1)1959年在中南海的座谈会上发表《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2)1960年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发表讲话;(3)1962年在广州举行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前后发表两次讲话。
2.陈毅对政策的调整在广州会议上进一步发挥了周恩来的观点,提出要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3.政策调整的影响(1)周、陈等中央领导的讲话在当时对知识分子产生过一定的鼓舞作用,促进了60年代历史题材创作的活跃;(2)在周、陈等中央领导讲话的鼓励下,文艺界着手制定《文艺十条》,在纠正左倾倾向方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阶级斗争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1962年七、八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开始抓阶级斗争,接着他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
2.阶级斗争下文艺界面临的困境(1)长篇小说《刘志丹》被定罪为“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2)全盘否定了周扬等人领导的中宣部的工作;(3)对田汉、夏衍、阳翰笙等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坚力量给予批判与否定。
3.阶级斗争造成的后果(1)由于缺少了广大知识分子真诚合作和参与的积极性,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过于僵化的文化模式与思维模式;(2)整个文学创作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僵硬的机械运作,而且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制约。
4.阶级斗争下文学创作的倾向(1)创作歌颂性的抒情作品代表作品:①贺敬之的诗歌《放声歌唱》、《回延安》、《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②刘白羽的散文《日出》、《长江三日》,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海市》、《荔枝蜜》、《茶花赋》以及秦牧的散文《古战场春晓》、《土地》、《社稷坛抒情》、《花城》。
(2)创作图解阶级斗争理论的叙事作品代表作品: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
[精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读书笔记
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0——读《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0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理论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概念以来,不少文学史的专家、学者潜心学术,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全面评估和深入考察,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学术型著作千篇一律,缺乏文学史研究的深度和锐度。
诸多学术成果中仅有个别极富深刻见地和创新理念的佳作,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可谓不可多得的佳作中的有力代表。
0陈思和潜心于当代文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极大热情,使其总能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去冲破已成定势的思维模式,而开拓出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教程》这本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文学史教材,再次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研究视角和富有魅力的个人学术姿态,从而成为了当代文学史这门学科“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感性文学史”,它“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阶段,也是‘重写文学史’沉潜10年逐步积累显示的实绩”。
0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文学史的观念几乎僵化和凝固,众多文学史著作在内容、体例与编排上大同小异,“文学运动、思潮”+“作家作品”是一般文学史的通例。
陈思和主编的《教程》则一反以往文学史的主流写法,极力打破那种一成不变的写作模式。
它虽然也是集体创作之物,但始终贯穿着主编的文学史观念和个性化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教程》选取“以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视角,舍弃、压缩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学运动思潮和文学史背景,把重点放在分析解读各种文学作品上,让接受者直接接触活生生的作品,由自身的亲历体验构成对文学史过程中深蕴的精神传统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就使得作品得以从重重叠叠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包裹下解放出来,获得文学的本体地位。
具体说来,书中深入探讨的数十种文学现象和七十五篇作品,使读者有种目不暇接之感,其中五六十年代的大量散文、随笔及“文革”时期的地下写作等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品都是第一次进入文学史的视野,这就显示了编纂者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开放性的研究格局,宏观和微观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中国当代文学丰富的精神内涵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感应着时代的大变动
14.1复习笔记
一、改革开放政策下的社会与文学的责任
(一)“改革文学”产生的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掀起的改革浪潮重新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日益兴盛,“改革文学”由此产生。
(二)“改革文学”思潮的兴起
1983~19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创作高峰,“改革文学”的思潮勃然兴起。
(三)“改革文学”的范围
凡是反映这一时期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人的心理和命运变化的文学作品,都属于“改革文学”。
(四)“改革文学”的创作特点
作家们对政治生活具有强烈的参与精神,这表现在:
1.坚定不移地宣传改革政策的必要与必然;
2.注重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利于改革的因素的批判。
(五)“改革文学”的发展阶段
1.改革文学的发轫期(1979~1980)
(1)主题
揭示旧的经济体制、极左政治路线影响与改革家的改革事业的矛盾冲突。
(2)代表作品
①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②“开拓者家族”的人物系列——张锲的《改革者》、焦祖尧的《跋涉者》、水运宪《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
③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合作)的六场话剧《假如我是真的》;
④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
2.改革文学的第二阶段(1981~1985)
(1)主题
剖示改革进程的繁难与艰辛,透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变化。
(2)代表作品
①长篇小说: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苏叔阳的《故土》、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星》;
②中篇小说:路遥的《人生》、矫健《老人仓》、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3.改革文学的第三阶段(1985年后)
“改革文学”无法涵盖许多新的现象,因而走向终点。
二、呼唤理想的人民公仆:
《假如我是真的》
(一)作品概述
《假如我是真的》是剧作家沙叶新(与李守成、姚明德合作)于1979年夏创作的六场话剧。
(二)主题意蕴
作品以当时上海骗子冒充高干子弟招摇撞骗的事件为触发点,表达了社会上对干部阶层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的愤慨。
(三)艺术特色
1.作家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安排、戏剧手段和人物语言来表达强烈的讽刺效果;
2.“借剖析无耻之徒的心灵”来“勾画仁人志士的形象”,从侧面塑造理想的改革者形象;
3.在戏剧手法上,巧妙地设计了“戏中戏”的开场。
三、小人物命运的悲喜剧:《陈奂生上城》
(一)作品概述
《陈奂生上城》是作家高晓声“陈奂生系列”(《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和《陈奂生出国》五篇小说)中最为精彩的一篇,发表于1980年。
(二)主要内容
小说通过主人公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在跨入新时期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
(三)陈奂生的形象
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画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
(四)艺术特色
1.在一个层次的激发点上,发掘出好几倍的心理内涵,写尽人物的各个心理侧面;
2.典型的高晓声式的叙事风格: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概括性叙述为主;
3.叙述方式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采用传统讲故事的口气,以某一个生活焦点来反映人物几十年的普通生活,通过深入的心理开掘,揭示人物性格和主题意蕴;
4.语言简练明快,幽默犀利,意蕴含蓄,富有情绪感和节奏感。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思考:《人生》
(一)作品概述
《人生》是路遥于80年代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路遥的成名作。
(二)主要内容
小说讲述了农村青年高加林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归农村的人生变化过程以及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的感情纠葛。
(三)主题意蕴
小说通过对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爱情故事的描写,赞美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
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与庸俗,展现了变革时期的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中所面临的矛盾、痛苦心理。
(四)高加林的形象
1.高加林是一个颇具新意和深度的人物形象,他的命运际遇折射了丰富斑驳的社会生活内容;
2.高加林的性格错综复杂地交织着自尊、自卑、自信等方面的性格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他的人生选择。
(五)高加林悲剧性格的形成
1.他既留恋乡村的淳朴和巧珍的感情,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在城市实现人生价值;
2.他与刘巧珍的分手虽然标志着与传统乡村生活的决裂,但却是他个人主义排他性的最大表现,人生的含义由此被他误解。
(六)《人生》的成功之处
1.超越了早期“改革文学”中对人物及其处境作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处理方式,深入到了社会变化所引起的道德和心理层面;
2.以城乡交叉地带为背景,从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切入社会,既捕捉到时代脉搏,挖掘生活中朴素深沉的美,又把对社会变迁的观察融入个人人生选择中的矛盾和思考当中。
(七)艺术特色
1.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人物塑造生动感人;
3.语言朴实、深沉、厚重、蕴藉。
1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简答题
简述“陈奂生系列”中高晓声对陈奂生性格的塑造和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陈奂生系列”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
陈奂生是高晓声着力塑造的一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在他身上,既凝聚着农民的传统美德,折射出新时期农民的深刻变化。
同时,还承受着因袭的心灵重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国民性的深深忧虑和严肃思考。
(1)“陈奂生系列”中高晓声对陈焕生性格的塑造
①《“漏斗户”主》中的陈奂生
陈奂生具有勤劳、善良、憨实、厚道、质朴等的美好品格。
《“漏斗户”主》中的陈奂生,虽然“饿得头昏目眩”,但他的“脊梁骨仍然是挺着的”,而且“干起活来,象青鱼一样,尾巴一扇,向前直窜,连碰破头都不管。
”不心疼力气,不耍滑偷懒。
他相信“共产党能够使他们的生活好起来”。
政策调整后多分了粮食,本来是自身的劳动所得,还感动得泪流满面,以为是别人赐给他的。
足见其善良厚道的一面。
②《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
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美好品格仍未改变,卖油绳不搞投机取巧,全靠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