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抗房颤起搏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预防作用

抗房颤起搏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预防作用
d i 3 6  ̄i n17 -8 02 . . 8 o:0 9 9 .s . 0 0 . 1 0 0 1. s 1 6 0 9 0 1
抗房 颤起 搏 器 能减 少 S S患 者 P F的 发 生 , S A 降低 房 颤 负 荷 ,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4 5 1 + 7
心房 颤动 (t a f r l in A ) 临床 最 常见 的持续 性快速 心 律 失常之 一 , 主 要危 害是 导致血 a il bia o , F 是 r lt i 其 流动 力 学障碍及 脑 卒 中, 重影 响 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严
基 金项 目: 温 州市科技局课题 ( 0 7 16 Y2 0 0 5 ) 作者单位 : 3 5 0 2 0 0浙江省温州 , 温州市第三人 民医 院( 姜文兵、
t t psds . 4 . S1 . + . )te o l u e f AFe i ds16 4 49 S169 9 _ , F o iP e i e( 3. 7 V 07 54 , t mbr P ps e(2 . 8 .V 3 . 8 )A ma c AF o 9 43 6 3 2 h tan o o 2 . . 4 2 ttluao [ .9 38) V (1 6-. ) ] d o drt n( 3  ̄ . d S 1. 4 8 d a AFl d(0 3-.1 V (254 . ) ; ee rs icn a i 9 2 2 46 n o [ . - 7) S 1. . 7 %]t rwee i f at a 144 4 % 286 h g i n
1.3 5 2、AF总数 (2 . 8 .和 169 9 . 、 F总 持 续 时 间 [ .9 38 ) 和 (1 6 48 )] A 074 . ) P . 4 162 49 . 4 3 .4 82 A . ) ( 3 4 . d 1. 4 . d、 F负荷 9 . 2 2. 6 [ O 3 47 ) (254 .6%] 异均 无统 计 学 意义 ( P > 00 )术 后 起 搏 治 疗 阶 段 I 与监 测 阶段 比较 , ( . 4 .1%和 1 . - 7 ) 差 1 4. 28 均 . ; 5 I

起搏模式与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起搏模式与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to
pacing,multi-position
mode
atrial
pacing and atriM fibrillation suppression
algorithm
arc
useful
to
optimize
the
pacing
and
to
prevent
atrial fibrillalion.
Key words:Pacing mode;Atrial fibrillation
万方数据
医堂堡述;Q塑生!!旦筮!i鲞笠丝期丛型生生垦!!垫业!型!:丛!!;Q鲤:!垡:!§:丛!:丝
50%一90%起搏比例的患者为32%。该分析中,似
乎DDD起搏中VVI比例较VVI更多。VVI组VVI 比例每增加1%,房颤发生率增加1%,而VVI组为 0.7%。这就提示与VVI相比,即使是在房室同步起 搏模式下,右心室起搏同样有害。 临床右心室起搏的常规部位为右室心尖部,右 室心尖部起搏能造成左右心室、间隔与左心室游离 壁、左心室游离壁不同节段心肌收缩不同步,进而损 害心脏功能,包括左心室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后 叶脱垂、二尖瓣反流及左心房扩加房颤及心衰加
重发生的概率。左心房电生理的研究发现,大部分 患者存在心房内传导阻滞,尤其是老年人及左心房 扩大者。当窦性心律下心房内传导阻滞为70 Ills时, 在右心房起搏时则可能延长为120 ms。而且,心房 内传导阻滞能使左心房激动延迟130 ms或更多【7 J。 如果AV间期设置为120 ms,(大多数起搏器的出厂 默认值),左心房窒的AV间期会很短甚至为负值,即 左心房后于左心室激动¨蔗o。所以,看似生理的双腔 起搏,可以引起明显的“非生理”血流动力学状态。 在心房内传导阻滞IACD较长时,即使是轻度的心房 压增高,就可以诱发心房的电重构。即使是今天所 使用的起搏器,其出厂AV间期多数仍为120 ms,,一 些起搏器在开启自动模式转换功能时甚至将AV间 期锁定为30 ms,。在MOST等研究中,由于AV间期 过短,患者接受了大量非必要的VVI,抵消了DDD起 搏器保持房室同步带来的益处,造成最终随访结果 与VVI相似‘2,6|。 1.3心房起搏部位与房颤的关系 除了起搏模式 之外,心房电极的位置也能决定房颤的发生。在心 耳或高右心房起搏时可以诱发心房的电不同步,反 映在心电图上可见起搏的P波较窦性P波更为宽 大一J。另外与低位房问隔临近冠状窦口附近或高位

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h o n g ,W A N G Y u n l o n g ,W A N G Y e , Z H A N G J u n m e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C a p i t a 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5 0 6 2 .2 0 1 5 .1 0 . 0 0 3
临床论 著 ・
心 房 起 搏 比率 对 病 态 窦 房结 综 合 征 患 者 起 搏 器 术 后 心 房 颤 动发 生 的影 响
李 腾 飞 任 学军 吕 婧 宋佳 慧 韩 智红 王云 龙 汪 烨 张俊 蒙
n= 7 5 ) 、 中心房起搏 比率组 ( 3 0 % ≤A P %< 6 0 %, n= 5 4 ) 和高 心房起搏 比率组 ( A P %1 >6 0 %, n= 4 2 ) 组。 比较三组 间一般情况 、 并存疾病 、 左心房增大 、 心 室起搏 比率和心 房颤动发 生率 。结果 : 三组 间在性别 、 年龄 、 高血 压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冠 心病 、 脑梗 死 、 左心房 增大 、 心 室起搏 比率方 面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 但 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1 ) ; 事件 曲线显示 三组心 房颤动发生 率 的不 同 ,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多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 : 心房起搏 比率 ( A P %) >6 I 0 % ( O R: 4 . 6 2 , 9 5 %C I : 1 . 6 5—1 2 . 9 7 , P= 0 . 0 0 4 ) , 高血压 ( O R: 4 . 0 3 , 9 5 %C I : 1 . 3 2—1 2 . 3 4, P= 0 . 0 1 5 ) 、 左 心 房增大 ( O R: 5 . 7 9 , 9 5 %C / : 2 . 0 7~ 1 6 . 1 9 , P= 0 . 0 0 1 ) 是S S S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

起搏治疗对病窦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起搏治疗对病窦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起搏但无症状 的患 者 , 升级 为 D D后 , D 患者 常 明显感 觉 更 好, 提示可能存 在 “ 临床型 ” 搏综 合征 。T si k 亚 起 ohh o等 i
则 发 现 , 心 耳 收 缩 发 生 于 心 室 收缩 时 , 心 耳 收缩 速 度 减 左 左
慢, 可能是 V I V 起搏后 易发生血栓形成 的原 因。近来发现 , 左右室 间收缩同步协调性对保持心功能 有重要意义 , V 行 VI 右室心尖起搏 , 改变心室激 动顺序 , 左右 室间 收缩 同步协 使 调性丧失 , 可能是 V I V 起搏诱发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 。 D D模式 叮保 证房 室顺 序 收缩 , 可避免 未来 发生房 D 又 室传导阻 滞时 丧 失心 室起 搏 , 用 日趋 广 泛 。Sm ni ks 应 ia ta i r 等 发现 , D D D较 V I V 起搏 明显提 高左心 耳血流 动力学效 应 。Et 等 通过 长期 观察不 同起搏模式 治疗 病窦综合征 rs a 时左心耳功能的变化 , 发现 生理性起 搏模式射 血分数 、 心 左 耳充盈/ 排空速率 明显高于 非生理性起 搏模式 , 可以减少 血
步性 的益处 , 从而增 加原先 Q S波时 限正常 的病窦综 合征 R 患 者因心力 衰竭 ( 简称 心衰 ) 的住 院率 和发生 心房 颤动 ( 简 称 房颤 ) 的危险性。对 病窦 综合 征 尤其 合并 左室 功能 不全 者, 使左右 室 收 缩 协调 同 步可 能 比房 室 顺 序 同 步更 重 要
搏模 式 。
[ 关键词 ] 心血管病学 ; 病窦综合征 ; 心脏起搏 ; 血流动力学 ; 神经体液
中图分类号 R 1 .1 R 4 . 3 8 1 5 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2 5 (0 7 0 0 6 0 0 7— 69 20 )4— 37— 3

生理性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生理性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生理性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目的:分析生理性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115例SSS合并阵发性AF患者置入生理性起搏器(DDD、AAI起搏器)。

术后分别于1、3、6和12个月进行隨访,1年后每年随访1次。

观察起搏器工作状态、心功能及左房内径有无变化,有无AF及其他并发症。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3±3.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E/A比值明显增加[分别为DDD起搏器组:(52.1±5.7)% vs(45.8±8.2)%,(4.89±0.55)L/min vs(4.15±0.59)L/min,(1.02±0.25)vs(0.91±0.09);AAI起搏器组:(52.3±6.2)%vs (43.9±1.2)%,(5.07±0.62)L/min vs (4.32±0.31)L/min,(0.99±0.13)vs (0.85±0.11),均P<0.01],左房内经(LAD)无明显变化。

115例中82例患者未并发AF,15例服用胺碘酮后未复发,15例有较多房早而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3例转为持续性AF而改为VVI起搏。

结论:生理性起搏对SSS并发的阵发性AF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远期心功能的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hysiologic pacing on long-term cardiac function and atrial arrhythmia of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SSS) an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AF)。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影响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影响

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影响刘伊娜;王政华【摘要】目的:观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功能影响。

方法:入选住院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SA)起搏组(36例)与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32例),观察起搏参数、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1)RVA起搏与RVS起搏阈值、R波感知、阻抗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RVA组术后射血分数明显减少(P<0.05)、血清脑钠肽较术前增高,RVS组术后射血分数减少,但减少程度较RVA组小(P<0.05)。

(3)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RVA起搏组与RVS起搏组心电图在QRS时程均较术前明显增宽,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增加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

【期刊名称】《交通医学》【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3页(P641-642,644)【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右室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双腔永久起搏器;心功能【作者】刘伊娜;王政华【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22600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2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需植入永久起搏器,双腔起搏传统的起搏方式是将右心室起搏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iar apex,RVA),它的优点是X线暴露时间短,容易到位,起搏可靠,电极导管不易脱位。

但随着对心脏起搏器临床长期观察,右心室尖部起搏易导致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逐渐显现出来[1]。

而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iar septum,RVS)左右心室收缩顺序基本一致,更接近正常生理性收缩。

起搏心脏起搏技术针对窦房结困境启示

起搏心脏起搏技术针对窦房结困境启示

起搏心脏起搏技术针对窦房结困境启示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以规律的节律推动着血液循环,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行。

然而,有些人由于窦房结困境引起的心脏节律失常,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学界提出了起搏心脏起搏技术,对于窦房结困境有着重要的启示。

窦房结困境是一种窦房结细胞功能受损或中断的情况,窦房结是心脏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会向心房发送电信号,以控制心脏的收缩。

然而,当窦房结受损时,心房的节律就会紊乱,导致心脏功能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起搏心脏起搏技术能够通过电信号的传输,替代窦房结的功能,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起搏心脏起搏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植入一个起搏器到患者的心脏,起搏器可以感知患者心脏的电信号,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电信号,以帮助心脏保持正常的节律。

起搏器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合适的起搏频率和幅度,从而使心脏能够有效地工作。

针对窦房结困境,起搏心脏起搏技术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起搏心脏起搏技术表明,即使主要的起搏点受损,心脏仍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保持正常的节律。

窦房结失去起搏功能后,起搏器可以代替其功能,向心房发送电信号,从而使心脏保持正常的收缩。

这为研究窦房结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探索其他方式来恢复或替代窦房结的功能。

其次,起搏心脏起搏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窦房结困境的方法。

对于窦房结困境患者来说,起搏心脏起搏技术是一种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这也为其他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启示,可以借鉴起搏心脏起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和设备,以满足不同心脏疾病的需求。

此外,起搏心脏起搏技术的应用还为心脏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起搏心脏起搏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尽管起搏心脏起搏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局限于窦房结困境患者,但是它为其他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任琳子,杨淑,罗超,马妮娜,车奕宏汉中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陕西汉中723000【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汉中市中心医院的92例SSS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低位房间隔组49例(采用低位房间隔起搏)和右心耳组43例(采用右心耳起搏)。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早期和心室舒张末期时的血流流速比值(E/A)、左心房容积指数(LA VI)]和心电图表现(P 波时限、P 波离散度、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术后心脏不良事件(房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VEF 、E/A 较术前均明显升高,LA VI 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低位房间隔组的LVEF 、E/A 分别为(50.28±5.39)%、1.20±0.15,明显高于同时间右心耳组的(47.16±4.21)%、1.12±0.17,低位房间隔组的LA VI 为(32.27±2.28)mL/L 2,明显低于同时间右心耳组的(34.01±2.54)mL/L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低位房间隔组患者的P 波时限、P 波离散度明显较术前降低,而右心耳组患者的P 波时限、P 波离散度分别为(129.48±7.12)ms 、(32.73±5.02)ms ,与其术前比较明显升高,且相同时间低位房间隔组患者的P 波时限、P 波离散度分别为(119.13±8.54)ms 、(25.08±4.86)ms ,明显低于右心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SACT 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低位房间隔患者的SACT 为(142.28±4.75)ms ,与右心耳组的(143.07±4.29)m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低位房间隔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右心耳组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位房间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4%,略低于右心耳组的4.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的疗效与适应症

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的疗效与适应症

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的疗效与适应症心房起搏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起搏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中。

其中,对于窦性心律不齐的患者,心房起搏具有显著的疗效和适应症。

本文将从疗效和适应症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的应用。

首先,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的疗效显著。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窦房结的自律性异常,导致心脏节律不规则。

这种心律失常常常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心悸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房起搏通过向心房提供规则的电刺激,可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减轻或消除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

研究表明,心房起搏对于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具有一定的适应症。

窦性心律不齐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窦房结功能不全、窦房结病变、药物影响等。

对于那些由于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窦性心律不齐,心房起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对于那些由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心房起搏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心房起搏并非对所有窦性心律不齐患者都适用,对于那些病因不明或存在其他心脏病变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对于窦性心律不齐的确诊,需要进行全面的心电图检查和评估。

通过分析心电图的特征和患者的症状,可以明确窦性心律不齐的类型和程度,为后续的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其次,对于心房起搏的具体操作,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

心房起搏器的植入和调试需要经验丰富的心脏电生理专家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效果。

此外,心房起搏器的选择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包括患者的年龄、心脏结构和功能等因素。

总之,心房起搏在窦性心律不齐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一定的适应症。

通过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心房起搏可以减轻或消除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心房起搏的应用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因、病情和心脏状况等因素。

特殊心房起搏算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价值

特殊心房起搏算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价值

特殊心房起搏算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价值姜文兵;张建华;王毅;林加锋;李长岭【摘要】目的评价特殊心房起搏算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21 例确诊患者植入Vitatron 起搏器,观察比较术后起搏监测、起搏治疗I 及起搏治疗II 等3 阶段心房颤动有症状事件数、事件总数、事件总持续时间和心房颤动负荷4 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根据起搏监测阶段记录到的心房颤动触发因素,分别启用房性期前收缩抑制功能、房性期前收缩后反应功能、运动后心率控制功能和起搏调节功能.4 项指标在与起搏监测阶段比较,21 例起搏治疗I 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起搏治疗II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6 例由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和运动后心率突然减慢触发者起搏治疗I 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起搏治疗II 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 例由其他因素触发者起搏治疗I、II 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所有患者无血栓栓塞及死亡事件发生.结论特殊心房起搏程算式可以减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降低心房颤动负荷,改善症状,尤其是对由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和运动后心率突然减慢触发者.【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起搏算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作者】姜文兵;张建华;王毅;林加锋;李长岭【作者单位】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

其主要危害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及脑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金静【摘要】目的:探究心房起搏比率(A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因病窦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同时术前无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73例。

在患者术后的1、3、6、12个月时分别进行随访,对患者的AP%、心室起搏比率(VP%)、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发作日期及时长等进行收集。

心房颤动定义为起搏器记录到AHRE >5min。

结果三组患者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心房颤动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同时发现AP≥60%、高血压、左心房增大是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P%与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有所关联,AP%≥60%、高血压及左心房增大为患者术后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ercentage of atrial pacing (AP%) on the develop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7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ual-chamb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5 and did not have the medical histo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before surgery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1,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the data on AP%, percentage of ventricular pacing (VP%), and time of onset and duration of atrial high-rate event (AHRE) were collected.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defined as AHRE >5 min recorded by the pacemaker.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and diabetes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 0.0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0.05). It was foundth at the AP% ≥60%, hypertension, and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AP%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nd AP%≥60%, hypertension,and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urgery.【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心房起搏【作者】金静【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熟215500【正文语种】中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即病窦综合症。

房室同步心脏起搏对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房室同步心脏起搏对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房室同步心脏起搏对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陈忠军【摘要】Objective The atrioventricular synchronization pacemaker works of left ventricular and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dias-tolic fun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cardiac arrhythmias. Methods To study in March2009 - June 2011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line,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and ziyang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double chamber pacemaker placement and 20 cas-es of patients. Using the patient's own control mode (intrapatient model) , 6 months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echocardiog-raphy and color M type ultrasonic (M-mode), 24 hour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cg) changes and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analysis of dual chamber pacemaker works impact on cardiac functio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pacemaker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diastolic and systolic function and cardiac arrhythmia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The QRS wave duration, interventricular systolic synchrony index I IVM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synchrony index of SPWMD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mpared with the heart function index LVED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NP (pg/ml) TIPS implan tation before 20.48 ±3.83,13.67 ±3.42.t=21.12 after implantation, P<0.01. Conclusion The atrioventricular synchronous pacing mode heart function and cardiac arrhythmia change trend of research will help to find the class changes ofheart function and cardiac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characteristics, thus for cardiac dysfunction may appear and th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do prosp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房室同步起搏器工作方式对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症伴发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应用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症伴发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应用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症伴发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应用成银宏;秦丰明;唐欧杉;陈钟良;陈丽娜;周浩亮【摘要】@@ 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是病窦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困难,生理性起搏尤其心房起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心房起搏部位是右心耳,但研究表明右心耳起搏可导致心房传导延迟及不应期离散度加大,甚至会激起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是不符合生理的起搏部位.【期刊名称】《心脑血管病防治》【年(卷),期】2011(011)001【总页数】3页(P7-9)【作者】成银宏;秦丰明;唐欧杉;陈钟良;陈丽娜;周浩亮【作者单位】绍兴二院心内科,浙江,绍兴,312000;绍兴二院心内科,浙江,绍兴,312000;绍兴二院心内科,浙江,绍兴,312000;绍兴二院心内科,浙江,绍兴,312000;绍兴二院心内科,浙江,绍兴,312000;绍兴二院心内科,浙江,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4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是病窦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困难,生理性起搏尤其心房起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房起搏部位是右心耳,但研究表明右心耳起搏可导致心房传导延迟及不应期离散度加大,甚至会激起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是不符合生理的起搏部位。

低位房间隔起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起搏部位位于右心房Koch三角的后部,距离冠状静脉窦口较近。

因房间隔是房内传导缓慢或传导阻滞的最常见部位,而冠状静脉窦是心房间重要的电激动传导通路,因此理论上该部位起搏可以缩短心房间激动传导时间,是最理想的起搏部位,本文对48例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行低位房间隔起搏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伴有房颤发作的病窦综合征患者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52~80(69.14±8.35)岁。

其中房内传导阻滞29例(P波时限超过0.12秒)。

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陆卫红;鲍小京;薄小萍;杨传高;张涛【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threshold on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Methods Ninety-one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scheduled for dual chamb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Pacing threshold was mea-sured preoperatively at the bottom, the free wall and outflow of the right ventricle separately using temporary pacemaker electrode,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pacing threshold group (n=55, pacing threshold≤1V) and high pacing threshold group (n=36, pacing threshold>1V). The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was measured intraoperatively, and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cardiac func-tion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and ejection fraction (EF)] were detected at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one week. 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CVP and BNP, LVEDD, EF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between&nbsp;normal pacing threshold group [(10.13 ± 1.12) mmHg, (103.42 ± 10.12) pg/mL, (42.56 ± 5.67) mm, (51.21 ± 6.43)%, respec-tively] and high pacing threshold group [(13.36±1.45) mmHg, (121.42±12.24) pg/mL, (45.68±5.89) mm, (48.02±5.89)%, respectively], P<0.05. The postoperative BNP, LVEDD and EF also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pacing threshold group [(81.36 ± 8.07) pg/mL,(40.12 ± 5.18) mm, (53.87 ± 7.09)%, respe ctively] and high pacing threshold group [(98.79 ± 9.81) pg/mL, (44.51 ± 5.32) mm, (50.83 ± 6.15)%,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High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threshold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heart fun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目的:研究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间阻滞患者新发房颤的影响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间阻滞患者新发房颤的影响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间阻滞患者新发房颤的影响沈元杰;王岳松;张先林;邵旭武;董学滨;王学忠【期刊名称】《实用心电学杂志》【年(卷),期】2022(31)2【摘要】目的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low atrial septal pacing,LAS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合并房间阻滞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

方法选择住院的病窦综合征合并房间阻滞患者58例,根据心房电极植入部位分为LASP组(23例)和右心耳起搏(right atrial appendage pacing,RAAP)组(35例)。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变化,术中及术后1、3、6、12个月心房电极参数变化,起搏相关并发症和新发房颤的发生情况。

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心房电极参数和起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LASP组患者起搏后,P波时限较RAAP组明显缩短[(117.7±7.0)ms vs.(135.1±8.9)ms,P<0.05],P波离散度亦比RAAP组明显降低[(23.9±4.5)ms vs.(31.5±5.5)ms,P<0.05];③LASP组术后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RAAP组(0 vs.20.0%,P<0.05)。

结论LASP可降低病窦综合征合并房间阻滞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率。

【总页数】5页(P113-117)【关键词】房间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间阻滞;房颤;低位房间隔起搏;右心耳起搏【作者】沈元杰;王岳松;张先林;邵旭武;董学滨;王学忠【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马鞍山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症伴发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应用2.房间隔缺损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封堵双腔起搏器植入一例3.房间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4.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5.第7页/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伴发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起搏治疗对心房颤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起搏治疗对心房颤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起搏治疗对心房颤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性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研究表明,AF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因素是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起搏治疗等方法。

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成为了临床医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起搏治疗对心房颤动的影响,评估起搏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策略和参考依据。

3.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起搏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或其他传统治疗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律恢复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率。

(2)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起搏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其次,确定研究对象和入选标准,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再次,制定详细的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

4.预期结果预计得出以下结果:(1)起搏治疗可显著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恢复率;(2)起搏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起搏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药物治疗略高,但总体安全性较高。

5.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和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起搏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房间隔起搏治疗阵发性房颤心房电极引起膈肌抽搐2例分析

房间隔起搏治疗阵发性房颤心房电极引起膈肌抽搐2例分析

房间隔起搏治疗阵发性房颤心房电极引起膈肌抽搐2例分析钟常青;张翼;郭莹;韩明华;郭涛
【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9(036)003
【摘要】患者,女性,68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植入DDDR 起搏器(Vitatron SL900E),房间隔起搏电极为直行螺旋电极,术中检测各参数满意。

术后第15天出现膈肌抽搐,与体位有关,伴腹部不适。

检测起搏器,心房电压达1.0mV时即有膈肌抽搐,而心室电压升到最高值也无上述症状,故考虑为心房电极引起。

经X线透视,确诊为心房电极脱位,并游走于心房腔中。

行心房电极重定位术后,患者未再发生膈肌抽搐。

【总页数】1页(P191)
【作者】钟常青;张翼;郭莹;韩明华;郭涛
【作者单位】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
科;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动态心房超速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J], 宿燕岗;何梅先;童步高;王蔚;葛均波
2.抗心房颤动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J], 闫文菊;郭忠秀;张普;尹鲁
骅;张焕轶
3.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导管消融和起搏治疗的对比 [J], 陈英伟;董建增;马长生
4.双腔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66例的疗效观察 [J], 陈建梅;王秋霜;张许文;袁先进
5.900E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J], 翟关群;刘红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

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

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汪贵忠;徐健【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49)7【摘要】目的: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及不同起搏频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后房颤的短期影响,分析其电生理机制。

方法3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心房电极植入心耳和低位房间隔,平均随访1年,测量不同心房起搏频率时P波至左房传导时间及左侧房室间期,比较不同心房起搏部位术后房颤发生率。

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②两组间均无并发症,无起搏及感知功能障碍情况发生;③低位房间隔组房颤发生率较右心耳组低,P波至左房传导时间短,左侧房室间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间高起搏频率(80 bpm)较低起搏频率(60 bpm)比较可延长左侧房室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低位房间隔起搏时房颤发生率低,提高心房起搏比例可能伴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房间传导延缓,延长左侧房室间期,改善心房间、左侧房室同步性有关。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low atrial septum pacing and different pacing frequency to prev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would be ana-lyzed. Methods Thirty eight sick sinus syndrom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to right atrial appendage pacing group and low atrial septum pacing group. The conduction time from P wave to left atrial and left atrioventricular in-terval was measured at different atrial pacing frequenc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trial pacing frequency on interatrial conduction time were analyzed. The oc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compared within an average one year follow-up period. Results ①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basic information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②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 pacing and sensing dys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③The oc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low atrial sep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right atrial appendage pacing group. Similarly, the con-duction time from P wave to left atrial was shorter and left atrioventricular conduction time was longer in low atrial septal group. The differenc 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④ Left atrioventricular interval was longer in high pacing frequency(80 bpm) compared to low pacing frequency(60 bp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 sick sinus syndrome patients, the oc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s lower on low-er atrial septal group. Increasing atrial pacing percentage may be enhanced the effect. The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shortened interatrial conduction and extended left atrioventricular interval, which improves interatrial and left atrioventricular synchrony eventually.【总页数】5页(P973-976,977)【作者】汪贵忠;徐健【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4;R541.75【相关文献】1.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J], 李腾飞;任学军;吕婧;宋佳慧;韩智红;王云龙;汪烨;张俊蒙2.心房起搏比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 [J], 金静3.不同部位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 [J], 王振东;赵玲;傅水桥;刘中梅;李淑敏;肖践明;韩明华;郭涛;王松丽4.心房不同部位起搏对阵发房颤患者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 [J], 赵玲;郭涛;韩明华;刘中梅;李淑敏;肖践明;王松丽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 [J], 毛明洁; 王巧凤; 李红梅; 袁森; 张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房间隔与右心耳起搏对阻止新发房颤的探讨

房间隔与右心耳起搏对阻止新发房颤的探讨

房间隔与右心耳起搏对阻止新发房颤的探讨刘圣好;徐健;严激【摘要】66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meeting the indications for dual chamber pac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ight atrial appendage(RAA) pacing group was made up of 36 patients and low atrial septal(LAS) pacing group was made up of 30 patients. Follow-up was 12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AF) was lower in LAS group(3. 3% ) compared with the RAA group(19. 4% );P wave dispersion in RA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S group (P < 0. 01). After 3 months of the operation, 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 in RA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LAS group. In LA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RAA group P wave dispersion and LAVI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operation in sick sinus syndrome. LAS pacing was superior to RAA pacing in preventing new atrial fibrillation.%选取6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均符合双腔起搏器适应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 o A i S .T et— u or dnmi eet crig m( C ns f Fwt SS w n f r us ya c l r ador P h yo h co a D G)adrui l t cri rm w r rcre n ot ee c oad ga ee eodd n er o

2 6・ 1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 电生理杂志 2 1 0 0年第 2 4卷第 3期
房 间隔起 搏对 病 窦 综 合征 并 阵发 性心 房 颤 动 的影 响
钱 志宏 何 国平 李 文华 徐 波
1 2例 S S S
[ 摘要] 目的 探讨房 间隔起搏 ( S ) A P 对病窦综合征 ( S ) SS 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A ) P F 的影 响。方法
j opt , hn zo 10 2 J nu C i i H si l C aghu2 30 , i s ,hn n a a a
C r s o d n u h r HE Gu - i E mal g o i g e @ sn . o or p n i g a t o : o p n, — i :u pn h 6 e ia c n
合并 P F行 D D( A D 房间隔部 ) 起搏 , 术前查常规心 电图、4h动态心 电图 ( C 及超声心动图 , 量最长 P波时限 2 D G) 测 ( ma) 最短 P波时限( m n , P x、 P i) 计算 P波离散度 ( d , P ) 观察 P F发 作例数 、 作次数 及持续 时 间, A 发 测量左 房直 径 等, 术后 1 内、 周 3个月及 1年时复查心 电图 、C D G及超声心动图 , 并统计起搏心搏 比例。结 果 与起搏前窦性心律 心电图比较 , S A P后 1年内 P x和 P 均较术前 明显缩短(P均 < .5 。A P 1 内,A ma d 00 ) S 周 P F发作例数 、 发作次数 及 持续 时间明显减少 ( P均 < .5 ; 0 0 ) 但随着 时间延长 ,A P F发作 例数 、 发作次数 及持续 时间有增多 趋势 ; 术后发现 再 发心房颤动者均有基础病 , 已转变为持续心房颤动者 心房直径 明显大 于非 持续心 房颤动及 窦性心律者 , 且 但与 起
中7 5 5 17 4 3 8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 25 (00 0 - 26- 3 07- 69 21 )3 01 0
The i lue e o t i ls pt lpa i h r py on t ncde e o r x m a f a ra brlato wih sc i nf nc fa ra e a c ng t e a he i i nc f pa o ys lo t i lf il i n t ik snus i
[ btat Obet e oivsgt t l i l f c o aoym ta f rltn P F i c n s ydo A s c] r jc v T etae h ci c f t f r s a a i bia o ( A )wt s ks u n r i n i e n aee p x l rl l i i hi i s me
( S )i ta sp l aig A P aet. Meh d D Dp cm kr na i etm w r i pat e e a・ SS na i et cn ( S )p tns rl ap i tos D ae a e i ta sp ee m l e i t l i rl u n d nw v p t
u e .T e e io e c s s h ra s n h e sse c i fP n te e p t n sw r b e v d b fr a e k ri rd h p s d a e ,t ea r y ,a d t e p ritn e t me o AF i h s ai t e eo s r e eo e p c ma e e m— p a t h s a a tr e er c e k d i e k a d 3 mo tsa d ay a f r a e r e ln i g An a ie fc r ln .T e e p r mee sw r e h c e n aw e n n h n e r t c mak ri a t . d r t so a- aep mp n o d a a i g w r ac ltd Re u t T e P x a d P e e s o tr sg i c nl u n P t a h s u n i u ic p cn e e c l ua e . sl s h ma n d w r h r in f a t d r g AS h n t o e d r g s s e i y i i n
sn rme QA h—ag H u—i,I nh aX o D pr et f ado g , ins nvrt Afi e — y do . I N Z i n , EG opn L ・u , U b. eat n o C ri oy J guU i sy fltdWu h We m l a e i ia
搏心搏 比例无关 ; 术后左房直径有缩小趋 势。结论
A P能 明显缩短 P a S m x及 P , d 可以预防和治疗 P F 降低 P F A, A
的发生率 , 有基础心脏病 、 但 心房直径增大者远期疗效不佳。 [ 关键 词] 心血管病学 ; 房间隔起搏 ; P波时限 ; 心房颤动
D I1.9 9 ji n 10 2 5 .0 00 .0 O :0 3 6/.s .0 7— 6 9 2 1 .30 8 s
adtodm ninl coad gah e vla d aem x m( m )adPw v uai P )w r es n —i es a ehcri rpyw r ea t .Pw v ai w o o e ue mu P a x n aedrt n( d o eem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