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剖析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剖析

古诗鉴赏(唐诗)100首目录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10.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12.杜甫《曲江对酒》1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14钱珝《未展芭蕉》15.刘眘虚《阙题》16.李商隐《霜月》1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8.薛逢《长安夜雨》19.卢纶《逢病军人》张乔《河潢旧卒》20. 雍陶《天津桥春望》21.薛涛《送友人》22.柳中庸《听筝》23.白居易《梦微之》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24.杜荀鹤《自叙》25.孟云卿《寒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26.郑谷《题杭州樟亭》2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8.李商隐《风雨》29.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0.张蠙(pín)《登单于台》31.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32.刘方平《梅花落》33.陆龟蒙《吴宫怀古》34.许浑《旅夜怀远客》35.栖一《武昌怀古》36.李白《清溪行》37.韦应物《春游南亭》38.贾岛《寄韩潮州愈》39.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40.雍陶《塞路初晴》41.杜甫《孤雁》42.杜甫《叹庭前甘菊花》43.韦庄《忆昔》44.戎昱《塞下曲》45.王勃《咏风》46.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48.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49.吴融《子规》50.杜甫《九日》51.陈子昂《感遇》52.李商隐《落花》宋祁《落花》53.赵嘏《长安秋望》54.崔湜《边愁》55.司空曙《峡口送友人》雍陶《送蜀客》56.曹松《南海旅次》57.白居易《琴茶》58.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59.裴磷《裴给事宅白牡丹》白居易《惜白牡丹》60.元稹《高荷》61.李中《舟次彭泽》62.高骈《风筝》63.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64.杜荀鹤《闽中秋思》65.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66.温庭筠《赠少年》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68.崔道融《梅花》69.崔道融《溪居即事》70.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71.张仲素《秋闺思》施肩吾《望夫词》72.李中《舟次彭泽》73.寒山《杳杳寒山道》74.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75.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76.刘沧《江楼月夜闻笛》77.万楚《骢马》78.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79.徐通《春日闲居》80.陆龟蒙《离别》81.张乔书边事①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83.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84.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李端《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85.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听晓角》86.顾况《听角思归》87.戎昱《耒阳溪夜行》88.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89.元稹《送孙胜》沈宇《武阳送别》90.张仲素《秋夜曲》91.薛媛《写真寄外》92.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93.孟郊《秋怀(其二)》94.崔涂《除夜有怀》95.王勃《别薛华》96.韩偓《春尽》97.马戴《楚江怀古》98.吴融《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99.李益《汴河曲》皮日休《汴河怀古》100.卢照邻《雨雪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感梅忆王立之》《南乡子》《闾门即事》《回乡偶书》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秋思》《感梅忆王立之》《南乡子》《闾门即事》《回乡偶书》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张籍《秋思》张仲素《秋夜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以上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

答:从描写的对象来看,前者写的是游子,表达了他在外思家怀乡之情,后者写的是思妇,表达了她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牵挂之情。

从写法上看,前者以叙说为主,寄情于事,通过一个寄发家书的场景,表现了游子复杂心态,后者以描写为主,借景抒情,摹声绘色,写出思妇的情浓意重。

【对比赏析】:《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描写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秋夜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创作的一首闺怨诗,此诗前三句描写了漏壶滴水,天边轻云,秋虫夜鸣的秋夜景象,此诗最后一句却直接表露出闺阁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的真挚情感,借景抒情,细腻温婉。

这首七绝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开头两句中,分别连用了“丁丁”、“漫漫”两个叠词。

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表面上描写秋夜时间之长,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

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随着月光的露出,诗人又把笔转到了对秋虫的描写。

2018-秋夜曲,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7页)

2018-秋夜曲,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秋夜曲,阅读答案篇一:秋夜曲阅读答案秋夜曲阅读答案(1)第三句中,“逼”字妙在何处?(3分)(2)简析这首诗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3分)参考答案:6.(6分)(1)“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

(3分,大意对即可)(2)这首诗前三句以情取景,末一句画龙点睛,读者读至未句顿时明白:原来是思妇在漫漫秋凉的夜晚,担忧着远征的爱人尚无御寒的衣物。

诗人在诗中所要弹奏的,正是思妇心上那根幽思绵绵的情弦。

(3分,言之有理即可。

)篇二:古诗词阅读专项练习+答案古诗词专项练习诗词赏析考什么?1.内容。

2.感情。

3.写法。

解题思路:内容:意象+意境感情: 诗歌的标题、意象、关键语句、背景注释、联系已学相关诗歌等。

写法:写法+表达作用(一)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5、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6、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分)(二)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6.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一句,借景抒情,极具情致,请你试作赏析。

(3分)(三)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7.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四)[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

古诗鉴赏(唐诗)100首目录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10.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12.杜甫《曲江对酒》1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14钱珝《未展芭蕉》15.刘眘虚《阙题》16.李商隐《霜月》1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8.薛逢《长安夜雨》19.卢纶《逢病军人》张乔《河潢旧卒》20. 雍陶《天津桥春望》21.薛涛《送友人》22.柳中庸《听筝》23.白居易《梦微之》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24.杜荀鹤《自叙》25.孟云卿《寒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26.郑谷《题杭州樟亭》2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8.李商隐《风雨》29.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0.张蠙(pín)《登单于台》31.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32.刘方平《梅花落》33.陆龟蒙《吴宫怀古》34.许浑《旅夜怀远客》35.栖一《武昌怀古》36.李白《清溪行》37.韦应物《春游南亭》38.贾岛《寄韩潮州愈》39.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40.雍陶《塞路初晴》41.杜甫《孤雁》42.杜甫《叹庭前甘菊花》43.韦庄《忆昔》44.戎昱《塞下曲》45.王勃《咏风》46.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48.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49.吴融《子规》50.杜甫《九日》51.陈子昂《感遇》52.李商隐《落花》宋祁《落花》53.赵嘏《长安秋望》54.崔湜《边愁》55.司空曙《峡口送友人》雍陶《送蜀客》56.曹松《南海旅次》57.白居易《琴茶》58.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59.裴磷《裴给事宅白牡丹》白居易《惜白牡丹》60.元稹《高荷》61.李中《舟次彭泽》62.高骈《风筝》63.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64.杜荀鹤《闽中秋思》65.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66.温庭筠《赠少年》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68.崔道融《梅花》69.崔道融《溪居即事》70.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71.张仲素《秋闺思》施肩吾《望夫词》72.李中《舟次彭泽》73.寒山《杳杳寒山道》74.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75.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76.刘沧《江楼月夜闻笛》77.万楚《骢马》78.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79.徐通《春日闲居》80.陆龟蒙《离别》81.张乔书边事①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83.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84.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李端《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85.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听晓角》86.顾况《听角思归》87.戎昱《耒阳溪夜行》88.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89.元稹《送孙胜》沈宇《武阳送别》90.张仲素《秋夜曲》91.薛媛《写真寄外》92.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93.孟郊《秋怀(其二)》94.崔涂《除夜有怀》95.王勃《别薛华》96.韩偓《春尽》97.马戴《楚江怀古》98.吴融《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99.李益《汴河曲》皮日休《汴河怀古》100.卢照邻《雨雪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秋思赠远(其一)》比较阅读答案

《秋夜曲》《秋思赠远(其一)》比较阅读答案

《秋夜曲》《秋思赠远(其一)》比较阅读答案篇一:秋夜曲阅读答案第二部分阅读(40分)四、(17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

(5分)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

其诗多为乐府歌词。

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3分)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11.①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②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③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

(3分,每点1分)1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

(2分,“思念”“关心”各1分)(二)(12分)篇二:古诗文阅读理解:秋思赠远(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秋思赠远王涯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①边人不见,拂云堆②畔战初酣。

【注】①“走马台”系指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事。

②拂云堆,在朔方,指代征战之地。

(1)诗的一、二句中哪两个字最为生动传神,,为什么? (4分)(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请加以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分)“厌”“闲”两个字用得好。

“厌”有“讨厌”之意,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自然厌之有理;“清阁”似送别时的长亭,临清阁惹人伤情。

(1分)写出了诗人极力想逃避这离思之苦的愁苦之情。

(1分)一个“闲”字,看似“清闲”,实则无聊,描摹出了诗人那种情不自禁的动作,(1分)这繁忙战事中的无聊赖反衬出的正是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1分)。

(2)(4分)诗歌后两句不去描写对千里之外的亲人的思念,却腾出笔墨去描写边关战事,(1分)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的男儿情怀,(1分)表现的正是诗人极力要从思念中解脱出来,(1分)恰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1.(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鸟鸣溪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当月亮升起时,它会惊动山鸟。

当它来的时候,它在泉水中歌唱。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分)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白在蒲谷村,夕阳渐渐落下,老树寒鸦的轻烟笼罩在一只小飞鹅的阴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老路、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花变得越来越吸引人,只有浅草才能没有蹄子。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

(2分)3.(5分)阅读以下歌词并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月亮什么时候到?问问青天关于葡萄酒的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想在风中回去,我担心琼楼玉玉在高处会太冷。

与清晰的阴影共舞就像置身于世界之中。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对单词中划线句子的内容提出疑问(只有一个问题,没有答案)。

(2分)(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阅读以下唐诗并完成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o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天迫使黑暗的昆虫在傍晚鸣响。

在你送衣服之前不要放冰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

其诗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

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请描述这首诗前三句中描绘的场景。

(3分)。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5.(4分)阅读下列古诗并完成下列问题。

春望杜甫这个国家山川起伏,城市春天植被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

高考高中诗歌鉴赏100题(唐诗)

古诗鉴赏(唐诗)100首目录1.罗邺《早发》2.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3.王绩《野望》4.包佶《再过金陵》刘翰《石头城》5.贾至《春思》6.钱起《山路见梅感而有作》7.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8.姚合《闲居》9.严武《军城早秋》10.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12.杜甫《曲江对酒》1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14钱珝《未展芭蕉》15.刘眘虚《阙题》16.李商隐《霜月》17.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18.薛逢《长安夜雨》19.卢纶《逢病军人》张乔《河潢旧卒》20. 雍陶《天津桥春望》21.薛涛《送友人》22.柳中庸《听筝》23.白居易《梦微之》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24.杜荀鹤《自叙》25.孟云卿《寒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26.郑谷《题杭州樟亭》2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8.李商隐《风雨》29.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0.张蠙(pín)《登单于台》31.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32.刘方平《梅花落》33.陆龟蒙《吴宫怀古》34.许浑《旅夜怀远客》35.栖一《武昌怀古》36.李白《清溪行》37.韦应物《春游南亭》38.贾岛《寄韩潮州愈》39.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40.雍陶《塞路初晴》41.杜甫《孤雁》42.杜甫《叹庭前甘菊花》43.韦庄《忆昔》44.戎昱《塞下曲》45.王勃《咏风》46.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48.窦巩《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49.吴融《子规》50.杜甫《九日》51.陈子昂《感遇》52.李商隐《落花》宋祁《落花》53.赵嘏《长安秋望》54.崔湜《边愁》55.司空曙《峡口送友人》雍陶《送蜀客》56.曹松《南海旅次》57.白居易《琴茶》58.綦毋潜《过融上人兰若》59.裴磷《裴给事宅白牡丹》白居易《惜白牡丹》60.元稹《高荷》61.李中《舟次彭泽》62.高骈《风筝》63.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64.杜荀鹤《闽中秋思》65.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66.温庭筠《赠少年》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68.崔道融《梅花》69.崔道融《溪居即事》70.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71.张仲素《秋闺思》施肩吾《望夫词》72.李中《舟次彭泽》73.寒山《杳杳寒山道》74.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75.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76.刘沧《江楼月夜闻笛》77.万楚《骢马》78.李嘉祐《晚登江楼有怀》79.徐通《春日闲居》80.陆龟蒙《离别》81.张乔书边事①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怀》83.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84.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李端《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85.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听晓角》86.顾况《听角思归》87.戎昱《耒阳溪夜行》88.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89.元稹《送孙胜》沈宇《武阳送别》90.张仲素《秋夜曲》91.薛媛《写真寄外》92.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93.孟郊《秋怀(其二)》94.崔涂《除夜有怀》95.王勃《别薛华》96.韩偓《春尽》97.马戴《楚江怀古》98.吴融《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99.李益《汴河曲》皮日休《汴河怀古》100.卢照邻《雨雪曲》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价观点态度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评价观点态度

【答案】16.①蕴含于“六经”中的圣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尽一生钻 研也无法穷尽;②道不远人,《诗经》中就有像《七月》这样重视农事的诗篇, 熟读可以悟出立身根本,从而做到脚踏实地。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道在六经宁有尽”,诗人 指出“六经”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常读书以明道;“宁有尽”是说没 有尽头,这是告诫儿孙不能停止不前,要谦虚以待。“熟读周公七月诗”意思 是“切记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诗人用此句提醒儿子熟读《七月》 这首农事诗,从中感悟立身的根本,做到脚踏实地,像周公一样为国为民。
2.答题步骤 第一步:注意读懂并理解诗(词)句子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明确作者 可能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 第二步:通过分析诗歌和某人对诗歌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要注意历 史地辩证地进行评析); 第三步:结合诗(词)句进行分析,在原诗(词)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 的地方阐述理由,提出自己观点的依据,或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分析,拟写答案。 3.参考句式 这首诗(词)描写了( )(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写出了( ) (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某人对诗歌的评价分析作用)。
3.技巧角度——手法效果比较
在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居多,有的没有点明表现手法,需要辨别 相关手法;有的点明了表现手法,但要求结合作品分析、比较。
(2020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021新高考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儿子 陆 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七年级诗词赏析题加答案

七年级诗词赏析题加答案

七年级诗词赏析题加答案七年级语文诗词赏析【考点阐释】考点集中在思想感情的把握、语言的品味、表现手法的理解方面。

【考向分析】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类型和抒发的情感有:【答题点拨】1、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有以下方法:①、看题目②、看注释(课外)③、明意象④、看诗眼诗词赏析试题1、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②.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答案:1、(1)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2)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答案:3、(1)、“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个要点,得l分。

意思对即可。

共2分。

(2、)【答案】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答: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答案:4、(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1分)、似有似无(1分)的特点。

(意思相同也可)(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分,答“热爱”也可)5、阅读下面古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下列可作为这首诗标题的一项是()(2分)A.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分)答案:5、(1.)A(2).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6、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2、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6、(1、)“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2分)。

《秋词二首》阅读附答案

《秋词二首》阅读附答案

《秋词二首》阅读附答案
阅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完成第14—16题。

(8分)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4.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都是七言绝句B.首句都不入韵C.都是仄起平落D.都很讲究对仗
 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
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16.古人云:“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请结合《秋词二首》对此加以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4.(1分)A
 15.(3分)A
 16.(4分)赞秋气以美志向远大,咏秋色以颂情操高洁。

(1分)振翅高举的白鹤,排云直上秋日晴空,矫健凌厉,奋发有为,一展鸿图大志;(1
分)山明水净的秋景,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泠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

(1分)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1分)(意思。

《秋夜曲》阅读理解及答案

《秋夜曲》阅读理解及答案

《秋夜曲》阅读理解及答案《秋夜曲》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①漏水夜何②长,漫漫③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④通夕⑤响,征衣⑥未寄莫飞霜。

【注】①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

②何:何其,多么。

③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④暗虫:暗处的秋虫。

⑤通夕:整晚,通宵。

⑥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9(1)请品析“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中“逼”字的妙处。

(3分)(2)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试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9.(6分)(1)(3分)“逼”字用得神妙,它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深秋即将来临,对秋虫带来了威胁,冷得它们通宵哀鸣(1分),又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1分),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同时也为末句的“莫飞霜”作了铺垫(或: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1分)。

(大意对即可)(2)(3分)这首诗抒发的是闺中少妇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情感(1分)。

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滴水声、月、云、秋虫鸣叫,来描写思妇的彻夜难眠,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2分)。

(大意对即可)《秋夜曲》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23.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3分)24.有人认为本诗中的“逼”字用得非常“妙”,请你说说它“妙”在哪里?(3分)参考答案:23.这首诗抒发的`是闺中少妇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情感。

(1分)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滴水声、月、云、秋虫鸣叫,来描写思妇的彻夜难眠,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2分)24.“逼”字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来临,秋虫彻夜鸣叫的情景,衬托出思妇难耐的寂寞;也写出思妇因秋天来临、秋虫鸣叫而想到丈夫缺御寒之衣,自然引出末句的抒情。

(3分)《秋夜曲》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三」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秋夜曲阅读答案-王维

秋夜曲阅读答案-王维

秋夜曲阅读答案-王维(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秋夜曲阅读答案-王维秋夜曲王维(唐代)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秋夜曲王维-秋夜曲与秋思赠远的阅读及答案

秋夜曲王维-秋夜曲与秋思赠远的阅读及答案

秋夜曲王维|秋夜曲与秋思赠远的阅读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秋夜曲王维|秋夜曲与秋思赠远的阅读及答案【阅读答案】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最新2019】“秋夜曲 张仲素”阅读试题及答案-范文模板 (1页)

【最新2019】“秋夜曲 张仲素”阅读试题及答案-范文模板 (1页)

【最新2019】“秋夜曲张仲素”阅读试题及答案-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秋夜曲张仲素”阅读试题及答案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身份的人?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参考答案:
12.(8分)
(1)诗中的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

(1分)诗歌表现她因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她对丈夫
的关心、思念之情。

(1分)
从“征衣莫寄”可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

“夜正长”、“通夕”表现了她一夜
未眠,曲折的反映了夜的凄清,人的孤寂;而“莫飞霜”则表现她对“征人”
的关心和惦念。

(2分)
(2)借助动景,以动衬静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丁丁漏水”,动中显静,突出了夜的凄清;“暗虫通夕响”,不仅以动衬静,而且曲折地表现了主人公内
心的凄清孤寂。

(或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分析合理,亦可得分。

)(4分)。

秋夜曲古诗原文

秋夜曲古诗原文

秋夜曲古诗原文【导语】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秋夜曲古诗原文(共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秋夜曲古诗原文秋夜曲古诗原文《秋夜曲》年代: 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分类标签:描写秋天思念诗唐诗三百首作品赏析【注解】:1、桂魄:月的别称。

【韵译】: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评析】:这是写宫怨的诗。

前两句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

所谓“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

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

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

【简析】:本题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结句尤其精妙。

篇2:《秋夜曲》原文赏析《秋夜曲》原文赏析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唐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即漏水丁丁,丁丁是水漏滴水的声音。

古代人没有钟表,就用许多别的方法来计时,夜漏计时就是其中的一种。

即用铜壶的滴水声来计算时间。

“丁丁漏水夜何长”,作者一入笔就动了真情感。

计时的夜漏在寂静的晚上发出清脆的“丁丁”声,一滴一滴像是滴在了女主人公的心坎上。

何以觉得夜长?因为她一个人在月下,独守空房,独品寂寞,百无聊赖,数着夜漏的声音,心思早已飞到了镇守边关的夫君身上。

而“夜夜思君不见君”,所以埋怨说“夜何长”。

心烦意乱、魂不守舍的她将目光移向了天空。

遥无边际的薄薄的云彩的缝隙里露出了一缕一缕的月光。

月光?这实在是一种特别的所在,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对它寄寓了太多太滥的情感。

望月思人,对月怀远,更加浓了她对夫君的思念。

第三句和第二句一样,依然是一句景语。

秋天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彻夜彻夜地鸣叫。

“通夕响”是说秋虫鸣叫的时间之长,同时也表现了女主人公彻夜不眠的相思之苦。

她听着秋虫凄凄的鸣叫,以为它们也是因为天气转凉而发出的'哀号,所以很自然地想到了她的夫君身上。

秋天的原野课外阅读

秋天的原野课外阅读

秋天的古诗
1.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 《秋夜曲》作者: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3. 《子夜秋歌》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4.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作者: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5.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7. 《秋夕》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 《登高》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 《秋词》作者: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一. 积累与运用(共7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箕畚.(běn)孀.妻(shuāng)绝.(yǎn)按辔.(pèi)B.畎.亩(quān)缥.碧(piǎo)横柯.(kē)荷.担者(hè)C.萋.萋(qī)曩.者(nǎng)泠.泠(líng)折戟.(jì)D.燕.然(yàn)弓弩.(nǔ)穷匮.(kuì)经纶.(lún)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5分)(1)夕日欲颓指通豫南沿朔阻绝()(2)水面初平互相轩邈五色交晖()(3)负势竞上鸢飞戾天清荣俊茂()(4)星河欲转从流漂荡沉鳞竞跃()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5分)A.窥谷忘反 B.军土吏被甲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盖.竹柏影也(大概是)B.望峰息.心(平息)居天下之广居.(住进)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D.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人恒.过,然后能改(常常)5.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9分)(1)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能龀,跳往助之。

6.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5分)A.请以军礼见 B.方七百里C.达于汉阴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5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谭中鱼可百许.头B.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C.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D.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B.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夜曲阅读答案(1)第三句中,“逼”字妙在何处 Nhomakorabea(3分)
(2)简析这首诗艺术表现上的特色。(3分)
参考答案:
6.(6分)
(1)“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3分,大意对即可)
(2)这首诗前三句以情取景,末一句画龙点睛,读者读至未句顿时明白:原来是思妇在漫漫秋凉的夜晚,担忧着远征的爱人尚无御寒的衣物。诗人在诗中所要弹奏的,正是思妇心上那根幽思绵绵的情弦。(3分,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