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工商管理初级经济师要点
2013经济师考试《初级工商管理》知识点第1章
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独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促进就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注册登记,有固定场所,有独立资产,独立核算。
(二)企业的形成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三)企业的发展1.企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联系与区别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企业要素的概念企业:是一个封闭系统(独立经营、自成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面向市场、动态灵活)。
(二)企业要素的构成(1)人力:生产力的推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2)物力:企业活动的物资设备、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财力:企业资产的货币表现。
(4)信息:企业经营管理的耳目,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5)技术:人类积累并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
(6)知识:人们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7)时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8)空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伸张性的表现。
(9)市场:实现价值的场所,获取资源的媒介。
(10)客户: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商品或利润的提供者。
(11)环境:对人或事物生存发展的影响因素。
(12)管理:照管并约束人或事物的要素及质量与能量。
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一)企业的优势(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2)节约费用。
一是节约谈判费用,许多产品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和一个提供完整产品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成本显然小于与多个零部件供应商谈判的成本;二是降低信息获取费用,企业内部传递信息更具优势,企业内部各协作单位可以以比市场更低的费用获取必不可少的信息。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总结前言作为初级经济师,掌握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是职业发展的基础。
本总结旨在梳理工商管理领域的重点知识,为初级经济师提供参考。
一、工商管理基础知识1. 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原则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2. 组织行为个体行为分析群体行为分析组织文化与结构3. 企业战略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二、市场营销1. 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2. 产品策略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品牌管理3. 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市场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4. 渠道管理分销渠道选择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5. 促销策略广告公关销售促进直接营销三、财务管理1. 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2. 资金管理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风险管理3. 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削减策略成本效益分析4. 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调整四、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2. 绩效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绩效反馈与沟通绩效改进计划3. 薪酬福利薪酬结构设计福利政策员工激励4.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员工关系管理五、运营管理1. 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2. 项目管理项目策划项目执行与监控项目收尾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设计供应链协调供应链风险管理4. 物流管理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六、法律与伦理1. 商法基础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2. 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合规管理3. 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法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管理结语工商管理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体系,初级经济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通过对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的系统总结,可以为初级经济师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笔记
(一)生产过程组织概述生产组织:生产组织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通称(狭义仅限生产相关,广义指一切组织活动)。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即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最基本的活动;狭义从准备到产品制造,广义指全部生产活动协商配合的运行过程)。
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前提)、基本生产过程(核心;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组成)、辅助生产过程(服务于基本生产过程;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组成)、生产服务过程等组成(服务于基本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都是生产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每一个生产阶段,又可划分为更细小的单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序。
生产过程组织的含义:生产过程组织是指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对生产系统内所有要素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客观要求: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均衡性)、准时性(按后续阶段和工序的需要生产)、柔性(适应性;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
它的目标是使作业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小,又能按客户的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生产类型各自特点:产品产量、产品品种和专业化程度决定着生产类型。
按连续程度可划分为连续型生产(化学的;如化肥、药品)和离散型生产(单个项目;如机床、汽车)——按产品品种和产品产量不同,又可将离散型生产进一步划分为大量生产(生产条件稳定,专业化较高,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流水生产及生产线)、成批生产(产量较少,品种较多,专业化较低;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标准化程度相当低)。
(二)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指厂房、车间和设备的布局,包括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2)接近客户,交通便利,通讯方便。
(3)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
(5)长远发展的余地。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
2.关于企业形成的两种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
3.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也是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时期。
4.公司是企业,这是公司最基本的性质。
公司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企业的独立性、盈利性和商品性等经济特征。
公司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先进的、最典型和最有效的形式。
5.按照大陆法系,公司制企业有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6.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出现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标志。
即使公司破产,股东损失也仅限投资额部分。
7.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其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在公司中占主导地位,享有管理公司业务的权力,但其股份必须征得其他所有股东同意后才能转让。
8.计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量值的统一。
9.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岗位所规定的任务、权力和责任的总称。
责任制度是企业规章制度的核心。
10.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受到行业特点、人员素质、工作性质、环境特征等多项因素的影响。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组织具有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
12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频度或数目越大,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上层决策的数目越多,其集权程度就越高。
13.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说明该组织的分权程度越高;组织中较高管理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较多,则该组织的集权程度越高。
14.授权是指上级委托给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和行动权。
15.文化变革是指针对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态度、期望、信仰,以及目标和追求等方面所进行的变革。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核心知识点-背诵版-讲义
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论与发展历程知识点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掌握]: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二)企业的形成企业和市场一样,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它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三)企业的发展1、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1)手工生产时期.手工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工场手工业逐渐被工厂企业所代替。
(3)企业生产时期。
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也是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时期。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1)经营机制①动力机制②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③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④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2)企业素质①人员素质②技术装备素质③管理素质④文化素质(2)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第一,技术进步第二,多样化经营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1)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联系(2)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知识点二、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企业要素的概念(二)企业要素的构成①人力②物力—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③财力④信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⑤技术⑥知识⑦时间⑧空间⑨市场⑩客户11环境12管理知识点三、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了解]: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一)企业的优势(1)有效分工和协作(2) 节约费用(3) 减少机会主义行为(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二)企业的弱势(1)信息传递易缺失(2)监督成本增加(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4)官僚失灵现象产生第二节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知识点一、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掌握]: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一)按投资主体划分1、国有企业2、集体所有制企业3、股份制企业4、民营企业(二)按产权组织形式划分(1)单个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1、单一企业其优点是:可以组织大批量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辅导(必背)
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本章历年考题分值分布题型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合计2011 7 6 0 132012 7 6 0 13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 1.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工商企业的优势和弱势。
2.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3.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4.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5.工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职业培训等。
难点:工商企业不同类型的划分与比较。
主要内容: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第二节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第三节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第四节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第五节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企业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现实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最具活力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一)企业的概念 1.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早期的企业拥有的资源主要是资本、土地和劳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和信息也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这些资源是企业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
【历年真题】20XX年单项选择题 1.企业能够独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是()。
A.合法拥有必须的资源 B.依法完成注册登记 C.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D.享有正当的民事权益[答疑编号5849010101]【正确答案】A【历年真题】20XX年单项选择题 1.企业能够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是()。
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初级经济师是指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具备初步经济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员。
而工商管理,则是指对企业或组织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初级经济师需要掌握一些工商管理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一、企业的基本理念和步骤
1.企业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企业的目标和职能
3.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策略
4.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权划分
5.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效果评价
二、市场与市场营销
1.市场的概念和功能
2.市场的分类和市场划分
3.市场需求与供给
4.市场竞争与竞争战略
5.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策划
三、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2.员工绩效考核与激励
3.培训与发展
4.薪酬管理与福利制度
5.绩效管理与员工关系
四、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
3.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
4.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
5.风险管理与财务控制
五、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2.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3.组织资源配置和执行力
4.战略控制与战略演进
5.绩效评估与战略调整
六、创新管理
1.创新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2.创新类型和创新过程
3.创新方法和创新领导
4.创新组织和创新文化
5.创新激励和创新评价。
初级工商管理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大纲
初级工商管理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大纲一、绪论初级工商管理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是培养工商管理经济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工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二、工商管理概论1. 工商管理的基本概念2. 工商管理的历史演变3. 工商管理的任务和功能4. 工商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三、经济学基础1. 微观经济学概论- 市场经济模式- 供求关系与价格形成- 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2. 宏观经济学概论- 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货币与金融政策四、市场营销管理1. 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2.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微观环境分析3.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4. 营销组合策略- 产品策略- 价格策略- 渠道策略- 促销策略5. 销售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五、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3. 培训与绩效管理4. 薪酬管理与福利制度5. 劳动关系与员工欣赏六、财务管理1. 财务管理概述2. 财务报表与分析3. 资金管理与预算控制4. 投资与融资决策5. 成本与管理会计七、企业战略管理1. 战略管理概论2. 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3. 战略实施与控制4. 企业资源整合与持续竞争优势八、商法与经济法1. 商法基本概念与法律关系2. 经济法基本概念与法律关系3. 合同与合同法4. 公司法与企业法九、项目管理1. 项目管理概述2. 项目组织与计划3. 项目实施与控制4. 项目评估与总结总结初级工商管理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大纲包括了工商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重要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工商管理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职业生涯中能够胜任工商管理经济师的职责和任务。
2013经济师考试《初级工商管理》知识点第6章要点
第六章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第一节技术改造概述技术改造的含义和内容:(一)技术改造的含义技术改造就是在坚持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在企业现有的基础上,用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以改变企业落后的技术面貌,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扩大生产规模、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进行技术改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走集约化经营和提高企业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技术改造的内容(1)设备更新改造,即用新的技术装备替换那些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技术设备。
(2)工艺改革,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对产品的材料、加工制造的方法、技术和过程等进行改进与革新。
(3)产品更新换代。
(4)厂房、生产性建筑物和公用工程的翻新、改造。
(5)燃料、原材料综合利用和对粉尘、噪声的治理。
(6)零星固定资产的购置。
技术改造的原则和层次:(一)技术改造的原则(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并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2)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
(3)全面规划,首先抓好解决企业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4)量力而行,从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实际出发。
(5)“成龙配套”,以产品生产为主体,以工艺技术为基础,使各个方面工作协调配套。
(6)把技术先进性、生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
(二)技术改造的层次企业的技术改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表层技术改造。
(2)内层技术改造。
(3)深层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1)调查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剖析技术基础的优势和劣势,找出生产技术中的薄弱环节,调查研究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的科技新成果,掌握技术改造的时机,确定技术改造项目的轻重缓急。
(2)提出改造目标、方向、范围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提出改造方案,根据市场环境、内部条件,制定改造的各项目具体配套方案。
2013年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一、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工商企业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状况,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基础工作等基本内容,以及是否具有运用工商企业及其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工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工商企业的优势和弱势。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三)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五)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工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职业培训等。
二、工商企业组织结构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依据和原则,企业的劳动分工、专业化和部门化,企业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企业的集权与分权、直线关系与参谋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选择,新型企业组织模式的特征,企业组织变革的战略类型,是否掌握企业变革的因素、模式与方法,以及是否具有选择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分析企业变革因素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企业组织设计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权与分权;直线关系与参谋关系;部门化;企业组织设计的任务、依据和原则。
(二)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选择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具体形式,包括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以及企业集团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
(三)新型企业组织模式虚拟企业组织模式;战略联盟鳃织模式;学习型组织模式。
(四)企业组织变革企业组织生命周期;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企业组织变革的先兆;企业变革的战略类型;影响企业成功变革的因素;企业变革的模式与方法。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是否掌握市场调查的方式与方法、市场预测的方法,以及是否具有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能力。
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易混淆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易混淆知识点
首先,初级经济师和工商管理在专业背景上有一些差异。
初级经济师是指经济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而工商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等多个领域,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管理技能和市场营销知识。
其次,在培养目标上初级经济师和工商管理也存在差异。
初级经济师培养的是具备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主要从事经济研究、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企业管理和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上,初级经济师和工商管理也存在易混淆的情况。
例如,在市场营销方面,初级经济师需要学习市场需求、市场调研、市场竞争等知识,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学习市场定位、市场推广、营销战略等知识。
在金融管理方面,初级经济师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等知识,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学习公司理财、投资管理、融资策略等知识。
总之,初级经济师和工商管理在专业背景、培养目标、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同时也存在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
对于初级经济师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区分这些知识点,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工商管理知识点第3章
2013年经济师考试初级工商管理知识点第3章第三章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一节市场调查方法一、访问法(一)访问调查法调查人员通过面对面的询问与观察被调查者已获得市场信息的一种方法。
分为人户访问法、拦截式访问法、计算机辅助访问法、焦点小组座谈法和深层访谈法。
1、人户访问法---调查人员到被调查者家中或工作单位进行访问,直接与被调查者接触,然后利用调查问卷支个问题进行询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以收集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
优点:访问灵活性强、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图片表格)、准确性较强。
缺点:调查成本高、调查时间长、拒访率高、对调查员要求高。
调查质量易受天气、时间、被调查者情绪影响。
是最常用的原始资料收集的调查方法。
用于调查项目比较复杂的产品测试、广告效果测试、消费者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社情民意调查等。
例题:()是最常用的原始资料收集的调查方法。
A人户访问法 B拦截式访问法 C计算机辅助访问法 D焦点小组座谈法答案:A2、拦截式访问法街头拦截法---调查员在事先选定的若干街头地段选取访问对象,取得他的同意后在现场按问卷进行访问以收集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
商场拦截法----在商场的特定环境中针对某些顾客群体在商场的适当位置进行拦截,将事先设计好的问卷(针对环境、商品陈列、服务态度、满意度)提交给被拦截对象,请其回答以收集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
定点拦截法---在人流或车流比较多的地方组定地点、设置面访室,然后又调查员在事先选定的若干地点拦截访问对象,征得同意后,带到面访室进行问卷调查。
拦截式访问法优点:访问地点集中、解决时间、节省费用;避免入户调查的一些困难;较容易对访问员进行监控拦截式访问法缺点:不适用内容复杂、不宜公开的调查;被调查者身份难以识别,具有偶然性影响精确度;拒访率高。
运用时注意:问卷内容不宜过多,简单明了不涉及个人隐私;访问中控制他人对被调查者的影响;甄别人员身份。
3、计算机辅助访问法---将问卷设置在电脑中,以辅助入户访问或拦截式访问包括问卷设计系统、访问管理系统、数据录人系统和问卷统计系统。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
导语: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
下面就由来告诉大家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方便大家学习参考!
筹资管理:
(一)筹资管理的含义
筹资是指企业作为筹集资金的主体,根据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活动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筹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
一项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
(二)筹资管理的原则
筹资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规模适度原则、适时性原则、结构合理原则等.
(三)筹资渠道与方式
实践中,企业通过一定的筹资渠道,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来实现筹集资金的目的.了解各种筹资渠道有利于企业有效地筹集资金.
1.筹资渠道
主要的筹资渠道有以下几种:
(1)国家投入资本.(2)银行信贷资本.(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
2.筹资方式
筹资渠道说明了企业资金的渠道,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筹集资金
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利用的具体工具.筹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吸收直接投资.这种筹资方式是指筹资方与投资方通过协商签订协议,筹资方直接筹集到股权资本,投资方享有企业一定的所有权,享有相应收益并承担经营风险.
(2)发行股票.发行股票是股份制公司筹集股权资本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要以股票为媒介.发行股票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公
司上市后可通过配股和增发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核心知识点背诵版讲义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核心知识点背诵版讲义
一、基本经济学原理
1.经济学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假设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逻辑
3.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4.市场机制与经济效果
5.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二、宏观经济学
1.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
2.经济运行指标与宏观调控
3.货币与金融市场
4.国际收支与汇率
三、微观经济学
1.消费者与消费行为
2.生产者与生产行为
3.市场结构与垄断行为
4.资源配置与经济效益
5.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四、产业经济学
1.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2.产业组织与产业集中度
3.价格与差异化竞争
4.市场规模与企业细分
五、企业经济学
1.企业组织与决策
2.生产与成本管理
3.企业效率与竞争优势
4.风险管理与战略决策
六、管理学
1.管理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2.管理学的理论与模型
3.管理功能与管理职能
4.组织行为与组织设计
5.领导力与决策
6.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激励
7.战略管理与战略实施
七、市场营销学
1.市场营销的定义与作用
2.市场营销战略与市场定位
3.市场调研与顾客需求分析
4.产品开发与产品组合
5.市场推广与销售策略
八、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职能
2.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分析
3.成本与管理会计
4.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
5.投资决策与融资策略
九、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3.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4.战略实施与组织变革
5.战略评估与调整。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
初级经济师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律法规、经济统计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经济政策与调控: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产
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3.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包括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竞争政策、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知识。
4.国际经济与贸易: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政策、国际
贸易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5.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的知识。
6.经济金融:包括货币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
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重点掌握以上几个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此外,多做一些经济师考试的模拟题和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是提高考试水平的有效方法。
同时,关注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了解相关政策和实践情况,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重点知识点大全1、(第五章质量管理)A.过剩B.充足C.正常D.不足【答案】 A2、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10B.15C.30D.60【答案】 C3、关于市场调查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确定调查对象是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首要问题B.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经济现象的总体C.调查项目是指调查问卷中具体的问题D.调查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调查对象和调查任务【答案】 D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A.工艺专业化布置B.固定布置C.混合类型布置D.对象专业化布置【答案】 D5、下列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优点是()。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B.使用范围广C.协调了各方利益D.强调股东的利益【答案】 A6、关于企业市场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A.市场调查是企业认识市场的活动B.市场调查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C.市场调查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D.市场调查是企业控制市场的手段【答案】 D7、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立法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遵循有限范围原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遵循奖优罚劣原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遵循统一立法、统一管理的原则【答案】 D8、为了掌握市场信息,有效安排生产营运,某冷饮生产安全企业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活动。
该企业市场调查同时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市场调查人员深入社区,到消费者家中进行访谈,理解消费者需求;二是市场调查人员在大型超市门口随机选择消费者,征得其同意后,进访谈和问卷填写,从而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和购买偏好,该企业冷饮产品2012年~2014年销售额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A.-7.70%B.7.06%C.-380D.380【答案】 B9、下列关于授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总结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独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促进就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注册登记,有固定场所,有独立资产,独立核算。
(二)企业的形成关于企业的形成,存在两种普遍认同的理论观点: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 1937 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提出的。
交易费用(交易成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 二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在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三)企业的发展1.企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1)手工生产时期。
手工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
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3)企业生产时期。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1)企业发展的两个基本要求: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良好的企业素质。
第一,经营机制。
是指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
工商管理初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归纳
1。
1工商企业的概念与特征(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1、企业的概念及5个方面的意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相应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2、企业的形成企业和市场一样,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企业方式进行资源配置,要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关于企业的形成,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
这两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企业形成的主要原因。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并不是从人类社会以开始就有的,它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时候经济条件。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只要有了生产行为就一定形成企业。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具体结合的社会环境和形式是不同的,只有当许多劳动者被置于同一资本的支配下,使用共同的生产资料,进行共同劳动,从事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形成的经济单位才构成企业。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新制度学派是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
该学派认为,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也称交易成本,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二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在谈判、套机还价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整理]2013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质量管理体系
2013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知识点:质量管理体系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课程的相关重点,本文特别整理初级经济师考试教材的重点考点,希望提前掌握,以备迎接201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及作用:质量管理体系即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二是质量管理体系能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信任组织能够持续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保持和改进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防止不合格产品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4.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6.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具体如下:(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3)自我评定。
7.持续改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可采取下列步骤:(1)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2)确定改进目标;(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6)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7)正式采纳更改(即形成正式的规定);(8)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8.统计技术的作用9.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10.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共同点是:(1)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2)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3)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4)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二、企业的形成(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
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较低的资源配置方式。
三、企业的发展(一)企业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1、手工生产时期------工场手工业2、工业生产时期------大机器工厂企业(二)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新增)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1)经营机制(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功能性):①动力机制②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③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④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2)企业素质①人员素质②技术装备素质③管理素质2、企业发展途径(1)技术进步(2)多样性经营途径有: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设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
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相同点---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集成和发展;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不同点---外部环境不同(现代企业外部环境较松);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不同(现代企业所有者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方式不同(现代企业为扁平式间接管理,具有独立性)。
四、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新增)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12要素: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
五、企业的优势和弱点----与市场相比较,企业的优点就是市场的缺点,企业的缺点就是市场的优点(一)企业的优点:(二)企业的弱点:(一)按投资主体划分1、国有企业2、集体所有制企业3、股份制企业---“混合制”。
4、民营企业---私有制。
(二)按产权组织形式划分1、单个业主制企业2、合伙制企业3、公司制企业(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1、单一企业的优点和缺点2、多元企业的优点和缺点3、经济联合体的特点4、企业集团的特点(四)按企业从属行业划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型企业(五)按企业规模划分(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1、劳动密集型2、资金密集型3、知识密集型(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企业。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和特征(一)企业制度的概念(新增)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二)类型和特征1、单个业主制企业适用于零售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家庭农场。
2、合伙制企业:适用于规模小、管理不复杂、不需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的生产和经营的企业。
3、公司制企业:(三)公司制企业的种类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三、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产权制度为核心,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特点(新增)1.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2.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3.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有生有死的企业制度。
4.现代企业制度是各类企业改革的共同方向。
5.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基本特征:(1)产权关系清晰(2)企业法人责任和权利(3)出资者有限权利和责任(4)政企分开(5)管理科学第三节工商企业职能、目标与责任 (新增)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1. 把国家和顾客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
让顾客满意是企业首要责任。
2. 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3. 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4. 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收益。
5. 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员工收入。
6.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7. 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8.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三方面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1. 获得利润---以经济效益追求目标2. 满足社会需要---从外部看,企业的任务首先是满足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
3. 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益的关系---相互补充,互为条件。
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也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
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1. 含义:2. 内容3. 4个有利作用:(1)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
(2) 企业社会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3)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改善监管环境。
(4)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降低市场的壁垒。
4. 6个必要性:(1)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 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
(5) 有利于培养企业职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6) 有利于保证企业的正确经营方向。
第四节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新增)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人、财、物、信息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总称。
特点:“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有共性,又有差异”,“有章法可循”,“人、物及经济活动”,“管理职能实现”,“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动态过程”。
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关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1.计划职能---首要职能2.组织职能---保证3.指挥职能---手段4.控制职能---解决增效问题5.协调职能---解决失效问题6.激励职能---基础和动力第五节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1.标准化工作---解决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征的重复工作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按照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主要有:(1)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安全与环境标准(2)管理标准(3)工作标准2.定额定员工作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
(1)劳动定额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酬的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服务定额。
(2)设备定额设备利用定额、设备维修定额(3)物资定额各种原材料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劳保用品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
(4)流动资金定额企业储备资金定额、生产资金定额、成品资金定额。
(5)费用定额办公费、管理费。
(6)期量标准周期类标准,如生产间隔周期、投入提前期等3.计量工作企业计量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加以掌握和管理,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两个部分的内容。
4.信息工作信息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科技经济情报科技经济档案工作5.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
6.职业培训第一节企业组织设计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一)分工、专业化与协作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部门专业化;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1) 分工国际化:分工与专业化扩展到国际范围,以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内横向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 职能专业化: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即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业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分工潮流。
(3) 灵活专业化:以机器为核心的“机械专业化”正在为以人为核心的“灵活专业化”所取代,出现了新型的“灵捷制造方式”。
(4) 协作紧密化:在分工深化的同时,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建立在精密分工基础上的紧密协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潮流。
(二)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1.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第二,分工能够减少劳动转换的时间;第三,分工导致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采用第四,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2.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第一,专门生产一种或系列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
第二,价格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1.管理幅度的基本含义2.管理层次的基本含义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
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的特点三、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标志一般组织的集权或分权程度,往往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确定:第一、决策的频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频度或数目越大,分权越高;上层决策数目越多,集权就越高第二,决策的幅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职能越多,分权越高;组织中较高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范围越宽,涉及职能越多,集权越高。
第三,决策的重要性---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只影响该部门的日常管理,而不影响该部门今后发展,分权越低;反之越高。
第四,对决策的控制程度---如果上级对下级的决策没有任何控制,分权越高;反之越高。
(3)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第一,决策的代价---较重要、耗费较多的应由较高管理层作出,重大决策不宜授权。
第二,决策的影响面---影响面比较大的决策权应集中使用。
第三,组织的规模---组织规模大,决策数目多,宜于分权;反之,宜于集权。
第四,主管人员的素质与数量----素质高,经验足,数量足,可分权;反之,则应集权。
第五,控制技术的完善水平---比较完善的可以分权。
第六,环境影响---环境越不稳定,各层主管人员管理幅度越受限制,应当集权。
2.授权(1)授权的含义授权是指上级委托给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具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在授权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一下问题:授权不同于代理职务:代理职务是平级关系,授权是上下级关系。
授权不同于助理或秘书职务:助理或秘书的工作不承担责任,被授权者承担相应责任。
授权不同于分工:分工中的各成员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授权具有上下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