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教育的民族性
《教育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1、《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课堂管理: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角度对课堂管理做出描述: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
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
课堂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常规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秩序的管理、课堂活动管理。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来安排的课程。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
⑵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⑶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5、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6、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
根据年龄分期,社会化分为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和**社会化。
根据社会化的内容划分,它包括童年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7、教育美育:教育美育指的是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的资源。
8、教育的有限性: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总结标准
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总结标准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是培养公民良好道德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新时代,如何进行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总结出四个标准,以指导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的实施。
第一标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在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公民应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教育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现实问题,并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会组织和公共服务机构的运作,并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标准: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应当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劳努力等。
同时,教育者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教导学生应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讲授道德故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审视不道德现象,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标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道德行为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思维和道德行为。
批判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教学、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激发学生质疑现象、探索问题的兴趣。
此外,教育者还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并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道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
第四标准:形成全社会的道德共识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应当形成全社会的道德共识,使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
教育者应当积极与家庭、社区、媒体等社会力量合作,共同参与道德建设。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如道德讲座、道德题材的电影、电视节目等,让人们了解道德价值,并广泛传播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公民道德建设教育的标准包括: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道德行为、形成全社会的道德共识。
德育论复习资料
1、品德和道德的关系:区别:品德是个体现象,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既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又依赖于人的心理活动。
道德是社会现象,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而不依赖于个体人存在。
联系:道德是品德的源泉,个体品德是在道德影响下形成的。
品德也影响道德(理解、践行,纵向发展、推动内容的丰富,环境道德、信息)。
2、德育定义:是促进个体品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3、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与德育论的形成发展:(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现代德育三个阶段)(自发的德育经验-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德育原理)①原始社会的德育(习俗性的德育)——德育的产生和自发的德育经验②学校德育的产生和古代德育思想(古代学校德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德育)③现代德育与德育论的形成现代德育主要变化(特点):(1)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宗教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离)(2)民主化(学校教育的普及;培养目标是民主社会的公民;主体平民化;依据;内容;方法;途径等)(3)科学化(摆脱了神学化;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发展为德育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德育的组织化-班级授课制、效率)4、当代德育的基本特点:①理论与探索的时代(20世纪初出现了与资本主义学校德育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德育.德育理论不断涌现,德育实验探索不同尝试);②寻求平衡的时代(道德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德育体系;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德育的平衡);③全球化德育的时代(影响的全球化;主题的全球化).5、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6、德育的主要功能:①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个体人能够产生的影响。
生存(“德—得”关系的体现,德福一致)、发展(中介)(静—动关系)、享用(是德育过程中个体“苦——乐”关系的体现;精英)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
德育原理
1、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
2、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第一,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3、德育理论的形态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4、德育原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课题:德育与德育原理的发展;现当代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等。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德育观点1.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承认和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公开主张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2.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辩证处理。
他坚决主张政治信仰的确立和道德教育的进行都必须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实现校园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3.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十分重视显性德育,但更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渗透性质的隐性的教育,或者说在他的德育艺术中显性德育更多的隐性化了。
4.他特别强调德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重视“奉献”活动。
5.他还对人的全面发展、集体教育理论等许多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家关注的问题有十分深入的思考。
6、科尔伯格主要观点1.科尔伯格最重要的贡献主要是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研究。
在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提出了“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等。
2.他认为和一般认知发展一样,道德思维也具有结构的特质,是一种有组织的心理活动形式,个体道德发展处于不断的建构或结构的重建之中。
3.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决定是因人而异的,但我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价值。
他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①.必须首先了解学生们道德发展水平、阶段。
②.必须在儿童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
③.要向儿童揭示出高于他已有发展程度一个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在他的生平和思想中,教育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此伟大,以至于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民族性、生命性、思辨性和道德性。
这些特点导致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的民族性孔子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
孔子始终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事情。
他希望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传统和智慧,塑造自己的人格,从而使整个民族更加强大。
二、教育的生命性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造就和自我完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学生富有生命活力,使他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和发挥,而不是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教育的思辨性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思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应该通过不断的思考、探究和反思得到提升,同时,他也主张对于多个观点的碰撞,该以开放心态、审时度势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这种思辨性的教育理念,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育的道德性孔子的教育理念主张道德修养和道德约束。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决定了他的成长和发展。
孔子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他强调学生应该遵守道德准则,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注重人文关怀,而非把人视作工具,这种特点让孔氏教育思想变得更加人性化。
总之,孔子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民族性、生命性、思辨性和道德性,这些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影响深远,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对人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弘扬和创造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022年秋季-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复习资料]-答案3
2022年秋季-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一-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确答案】:C
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C
3.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规律
<-B.->道德教育规律
<-C.->政治教育规律
<-D.->思想教育规律
【正确答案】:A
4.社会意识对德育产生制约影响作用的最直接的方面就是()
<-A.->德育结构
<-B.->德育目标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正确答案】:C
5.“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A.->孟子
<-B.->孔子
<-C.->朱熹
<-D.->董仲舒
【正确答案】:B。
山香版--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第七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与其意义(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二)德育的性质德育的性质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1)社会性: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德育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阶级性和民族性。
(4)继承性:德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与那里、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三)德育的意义(二级简答题)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障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是吸纳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证二、德育目标(一)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简答与多选)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民族文化和道德传统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第二节德育内容一、德育内容的概念学校德育的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教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目标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依据(多选)德育目标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各方面的辅导)我国德育的内容:(了解就好)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XX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第三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内涵与基本矛盾(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知识点
德育知识要点一、德育基础知识1、德育含义: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便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
2.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民族性和继承性。
3.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4. 一般情况下,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有三点:(1)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3)德育所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此外,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二、德育内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有:(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教育观教育。
三、德育过程: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五、德育模式:1、认知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德育原理重点
1、守一:严格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教育;望多: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重要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道德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在德育过程的理解上,中国德育界较长时间认可一种“转化理论”。
所谓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作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正确的理解是: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3、古代德育的特点: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4、现代德育的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5、德育的理论形态: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6、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是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7、道德教育的本质或本质功能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
8、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所以树立正确的德育功能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
• 2.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评价的形成。
• 3.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实践。
9、德育的主要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是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功能观•2、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3、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的中介(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包括个体生存功能、发展功能。
享用性功能。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衡系统的作用。
德育复习思考题
德育复习思考题一.德育、德育论的概念及理解德育的概念: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并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德育概念的理解:第一,正确把握“德”的内涵。
避免德育泛化,窄化,异化第二,理解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第三,认识德育是一种施教传道与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
第四,把握德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五,把学校德育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德育结合起来。
德育论的概念:德育论是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1、德育论的研究对象:现象、问题和规律2、德育论的学科特点:时代性、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3、德育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德育论与哲学。
第二,德育论与伦理学。
第三,德育论与心理学。
二.中国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一)先秦时期: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发轫及初步实践(二)汉唐时期:中国传统德育的制度化制度化的表现:1、法制建设2、汉初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被汉武帝采纳。
3、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三)宋元时期:中国传统德育的深化发展(四)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德育的衰微(五)传统道德教育在近代的历史转换(六)新中国的学校德育1.建国17年的德育概况2.文化大革命10年对德育的破坏和新时期的拨乱反正3、改革开放以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中有不少新的进展。
首先,澄清了左的思想,认识到过去德育工作的缺陷,更新了德育价值观念。
其次,在德育实际工作中进行了改革。
第三,较深入地探讨了德育过程的规律丰富、充实了德育理论,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一些更深入的讨论也由此展开:第一,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问题第二,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第三,道德教育的功能问题第四,学校德育的效果问题三.中国学校德育在近代经历了哪几次冲击?对德育有何影响?中国传统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冲击: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的冲击。
第九章德育知识细点
第九章德育知识细点1、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3、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4、(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格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5、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6、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7、(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
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与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9、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0、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1、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可以将其归纳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12、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3、德育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国内社会开放,二是(向国际社会开放)。
14、涂尔干的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论》一书中。
15、(“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个性民主化,主张教学、教育过程应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上。
16、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与民族性
要 : 当前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 民道 德 教 育 具 有 在 公
着 决 定 性 作 用 。但 一 个 社 会 只 靠 程 序 和 制 度 规 则 来 制 约 调 节 是 不 够 的 ,必 然 需 要 有 某 种 程 度 的 公 民 德 性 和 公 共 精 神 的 协 调 配 合 , 足 以 成 就 民 主 法 治 社 会 。 因 此 . 国 才 各 在 注 重 制 度 建 设 的 同 时 。毫 不 放 松 对 公 民 开 展 包 括 公 民
道 德在 内的 文 明素 养教 育 。 2 ]
2公 民 道 德 作 为 每 一 个 公 民 都 应 该 遵 循 的 公 共 性 道 . 德德 具 有 一 定 的 普 世性 。坚持 公 民道德 教 育 的普 世 性 对 于更 好 地融 入 全 球 化 的浪 潮 、 强 各 国文 化 交 流起 着 不 可 忽视 的作用 , 增 有 利 于 我 们 从 西 方 文 明 中 吸 收 有 益 经 验 ,拓 宽 公 民道 德 教
人 们 提 供 了形 成 道 德 共 识 的 公 众 领 域 , 又 为 人 们 提 供 了
价 值 观念 选 择 的多 元 取 向 ; 代交 通 、 讯 虽然 缩 小 了人 现 通
化 的 道 德 教 育 活 动 ,将 一 定 社 会 的 基 本 道 德 原 则 和 规 范
内化 为 公 民 基 本 道 德 素 质 , 养 公 民 的 道 德 观 念 , 成 公 培 形 民 的 道 德 行 为 ,并 且 能 对 整 个 社 会 的 道 德 风 尚 改 善 起 到 至关 重 要 的促 进 作用 。 马 克 思 、 格 斯 在 《 产 党 宣 言 》 指 出 :过 去 那 种 恩 共 中 “ 地 方 的 自给 自足 和 闭 关 自 守 状 态 .被 各 民 族 的 各 方 面 的 互 相往 来 和各 方 面 的互 相 依赖 所 代 替 了 。物 质 的 生产 是 如 此 , 神 的生 产 也是 如 此 , 民族 的精 神 产 品 成 了公 共 精 各 的 财 产 。 民 族 的 片 面 性 和 局 限 性 日益 成 为 不 可 能 , 是 。 于 由许 多 民 族 的 和 地 方 的 文 学 形 成 了 一 种 世 界 的 文 学 ” … 全 球 化 的 大 背 景 决 定 了 在 公 民 道 德 教 育 的 过 程 中 .要 紧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由于历史起源、地理环境、经济形式的不同,中西方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相对更注重伦理道德上的内省,而西方道德更多是来自于法律法规的约束。
除此之外,西方也在学校道德教育、结果时效性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标签:道德;道德教育;高等教育当今社会,全世界都在关注知识和人才的问题。
如何提高人才的质量,关键靠教育。
在教育中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即道德教育。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影响一个人的德行。
一代人的德行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乃至民族兴亡。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道德教育上的差异、产生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是现实社会的需要,比较二者差异,取对方所长。
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社会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反腐倡廉,八荣八耻,都给人们了一个道德标准,我们也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努力。
但是仍会出现一些道德滑坡事件。
大到贪官污吏贪赃枉法,小到乘客为了破例下车妨害司机开车。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一些令人咂舌的事件平常了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社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1.1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能追溯五千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干的儒学,本质就是道德哲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
《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善之四断等等[1]人之所以能与动物区分是因为人有仁义道德和自我反省的智慧。
因此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规范。
虽然有些指导过于片面,但依然为我国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些特点。
首先,中国道德与政治分不开。
虽然我国的道德重人伦常理[2],但还是为了政治服务。
中国传统道德有“治国,平天下”的特点,为了更好的使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因此道德多牵扯政德。
其次,道德与个人素质相结合。
道德是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
对于国家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对于正义,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都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把道德视为第二生命。
《德育原理》全书试的题目
德育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育的本质是( B )。
A.培养人的活动B.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C.培养人的法纪观念的活动D.培养人的思想政治观念的活动2.德育的价值标准是:( )。
A.善 B.美 C.真 D.丑3.古代学校德育思想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德育专著是( )。
A.《大学》 B.《论语》 C.《墨子》 D.《荀子》5.A.《共产党宣言》 B.《反杜林论》C.《格达纲领批判》 D.《费尔巴哈论》【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A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
2.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法纪教育(×)【参考答案】1.错误2.错误,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维结构说”认为任何一种品德都是心理内容、心理形式和( B )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A.心理意识 B.心理能力C.心理活动 D.心理特征2.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有几种基本类型,在下面答案中,()性质的矛盾不是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的表现。
A.认识 B.能力 C.思想 D.情感3.在儿童品德发展研究中主要运用对偶故事法的学者是( )。
A.哈桑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D.班杜拉4.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律的,大致是从以( )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5.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适应性 B.情境性 C.协调性 D.动荡性参考答案】1.B 2.D 3.B 4.D 5.C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品德就是道德品质。
2.品德结构就是指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
3.影响品德发展的先天因素就是个体的遗传素质。
(√)4.人的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这是毫无疑问的。
关于现代教育国际性与民族性的思考
关于现代教育国际性与民族性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某一个国家的某一项教育改革会迅速传向世界,现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现象。
但现代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教育民族性力求使各国教育有其个性,而教育国际性则力图使教育超出区域政治与民族文化的界限,在更为广阔的前景中得以发展。
处理好现代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现代教育民族性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属性,是现代教育的根基现代教育的民族性是指国家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发展规划以及课程安排等教育活动中,始终体现国家民族传统、渗透民族精神的特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它的改革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在文化的真空中进行,总是需要一定文化土壤的依托、培育、浸润、涵养才能生存和维持。
各国的教育都扎根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有着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特性。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特征的民族教育。
现代教育必须肩负起保存、传递和创新这种民族文化的使命。
在当今世界,文化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意义。
也正是因为教育具有民族性,才具有国际交流的必要。
教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伴随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逐步形成的,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中,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建立有本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
二、国际性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属性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通过办学模式、课程内容、师资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活动中,从而使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一种特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活动和研究活动;二是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三是教育面向世界发展;四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德教育的民族性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以民族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是其民族性或民族精神,“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必然被消亡在另一些保存着自己独特性的肉体之中”。
1民族性就是每一个民族的特点和传统,就是“每个民族由他的历史发展、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特点”,2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是一个民族保全民族之自我的共同性向,它是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民族历史生活的唯一源泉,它促进民族本身在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中继续不断向前发展。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是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传递而传递,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
“每个民族注定要在历史上起它的特殊作用,如果它忘记了这个作用,就必须离开历史舞台”。
3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民族性原则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导原则。
民族性是“国家的历史生活的唯一源泉。
一个民族的教育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一种教育如果不根据民族性原则建立起来,就不可能成为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极手段,不可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应有它自己特殊的国民教育制度和特殊的教育体系,因此,如果脱离民族的实际杜撰教育,必将是徒劳无益的。
教育是与民族性一起产生、一起成长的,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品质,民族性是新生一代赖以成长的土壤,“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深刻地渗透着民族精神”,4“教育可以永恒地指望于它”,“民族性可以给教育一把开启人的心灵的可靠钥匙”,“教育诉诸于民族性,永远会在人的活跃而强烈的情感上找到回答和帮助”。
5民族性教育对民族的发展,对于它的民族性的完善也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民族性教育是民族发展历史中有生命力的工具”,“它可以加强和发展人民的民族性”,并且能够“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有力的良好的影响”。
6“由本民族自己创造并且建立在民族性基础上的教育体系,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样的力量是那些建立在抽象的思想基础上或者从其他民族那儿借用来的最好的体系所没有的”,“只有民族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种积极手段”。
7二人是一种文化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生成,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受所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又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传承、弘扬与创新。
民族文化对受教育者这种先天的决定性构成了教育民族性的客观基础。
一个民族在历史形成的进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积淀。
教育必须肩负起保存、传递和创新这种民族文化的使命。
同时,教育也在凝聚与融合一个民族。
教育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宣传、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作用,对于形成民族自强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关键性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近现代之所以会出现高涨的民族团结和凝聚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通过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教育,提高了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意识、民族危机感、民族自尊感以及责任感,唤醒和激发了中华民族成员的爱国热情,从而自觉地加入到民族融合的大潮之中,真正实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高度融合的社会精神状态。
可以说,没有对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教育与宣传,以及通过教育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种民族自强的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是难以形成的,也就更谈不上民族凝聚力的空前高涨。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青少年学生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各种社会问题同时呈现出来。
因此如何把握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学校德育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全球化进程中的教育民族性问题,本质上就是如何在吸收国外文化的基础之上弘扬传本统民族文化,更新民族文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都必须回应全球化的挑战,这是不容质疑的。
但是,每个民族成员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种情结,这种“情结”是对自我家园的某种眷念和执着。
具有这种情结的人担心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本土文化的丢失和边缘化,担心教育的国际化不仅会使教育迷失本土教育自我生长的方向,而且会使之远离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成为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本土化‘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保持教育的民族特色和民族自尊心的情感动力,如能适当运作,也可能成为有效扼制生活殖民化、地位边陲化的‘防火墙’。
”8教育民族性既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理性的追求,任何教育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民族特色,教育必须坚持民族性和民族特色;民族性也是一个在一定社会历史情境中不断生长、不断更新的,是随着民族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根据全球化现实背景合理地吸纳外来文化将会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健全,自我封闭必然会使民族教育成为国际化的“边陲地带”。
教育民族性应在坚守民族精神家园基础上,经由理性的反思,达到一种自我批判与自我解放。
对待民族性问题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自贬。
这种倾向看不到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总是羡慕西方文化,把西方文化看得高于一切,一味地崇洋媚外,把民族性抛在脑后,实质是全盘西化。
另一种倾向是盲目自夸。
这种倾向过于相信本民族文化,看不到本民族文化的落后方面,对待国外文化过分警惕,担心教育的国际化不仅会使教育迷失了民族教育自我生长的方向,而且使之远离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成为盲目漂泊的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应该承认,在教育国际化大潮中,这种自夸情结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保持教育的民族特色和民族自尊心,如能适当运用,可能会防止“教育西化”倾向。
但是,这种情结其实是一种自夸,不相信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持一种怀疑态度。
它容易使教育走向封闭性,导致盲目排外,对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予吸收接纳,这是一种危险倾向。
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互相融合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关系。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磨合中发展起来的。
西方教育观念的不断涌入,促进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分化。
但是中国固有的民族传统在时间延续和空间上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民族性,中国特有的文化心理行为制约着人们对教育的认同感,从而铸造了具有特殊意味的民族教育传统。
在日趋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和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固守传统的一隅。
在开放的世界中,中国教育首先应以宽广的胸怀,吸纳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使外来文化本土化。
同时,我们应将自身独特的文化经验纳入到全球性的视野中去,使民族性与国际化相融合,推进教育的发展。
因此,文化保护主义是不可取的。
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民族性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民族文化为结合点,并作为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基点和动力源泉,同时教育国际化也为教育民族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两者之间还有相互促进、适应和协调的成分。
教育国际化应当体现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离开这一前提的教育国际化,将无法促进甚至阻碍教育的发展。
总之,根据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教育国际化对各民族国家的教育来说,是一种普遍性;各民族国家的民族文化对教育国际化来说,是一种特殊性,教育国际化的普遍性与教育民族性的特殊性是相互统一的。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发展,离不开整个世界文化教育发展的潮流,任何一个民族都将以其独特的生存条件,去创造特殊性的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出自己的别具风格的文化创作。
三道德和道德教育具有民族性,这是毫无疑问的。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即民族的特性或特色。
它包括许多方面,诸如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等。
道德的民族性是不同的民族在道德习俗、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是不同的民族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性。
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存在、实际生活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
在构成社会存在的诸多因素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为了生产人们不得不进行的交往,对包括道德和道德教育在内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民族活动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产生民族性土壤的差异存在,只要民族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不同,那么,反映各民族道德面貌的差异就不可避免,道德教育所带有的民族印记就不会消失。
民族性是过去和现在世界各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视界和维度。
在这种基本视界和维度的导引和指向下,世界各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公民道德教育,这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美国,20世纪70 年代以来,生活指导和精神卫生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他们反对惟智育主义,主张在生活活动的实践中给学生以全面的生活态度的教育,认为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或“真正的人的形成”。
在法国,把使学生发展成公民、劳动者以及具有自律性的自由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德国,道德教育被视为塑造国民爱国心和高尚人格的重要工程。
在日本,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了道德教育课,把“人的尊严”、“日本人”、“社会共同体伦理”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
在新加坡,20世纪90 年代重新修订《新公民学》课程,这一课程的宗旨是: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作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宏大量与相互体谅,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
在韩国,“二战”结束以来,进行过六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共同特征是对道德教育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开始于1982年的第四次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以培养“新的韩国人形象”为目标,要求“新的韩国人”必须是健康的人、独立的人、创造的人和道德的人。
在中国,强调和突出道德在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中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四有”新人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等各项活动,始终把道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大事来抓。
不难看出,这些国家所开展的公民道德教育,既有其共性(这主要体现在形式上),又有其个性(这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它们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来进行符合本民族利益要求的道德教育,而且也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教育成效。
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性视界和维度在21 世纪是应当继续坚持下去的,但仅此又是不够的,还应当适应人类发展,反映时代进步,把全球性作为21 世纪公民道德教育的另一种基本视界和维度。
教育民族性,是指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发展规划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要始终体现国家民族传统、渗透民族精神的一种特性。
教育的民族性强调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符合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在教育上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