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此外,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认为在讲解过程中要更加突出,通过反复强调和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和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最后,关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我觉得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将更多有趣的生活实例融入教学,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有些小组的讨论效率不高,个别学生参与度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应该在分组时更加注意成员的搭配,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讨论效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先在组内进行一次预演,然后再向全班展示。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表达的条理性和自信心。
难点举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平移和旋转前后坐标之间的关系。
(2)轴对称的判定: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到对称轴。
难点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常见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的判定方法。
(3)图形运动组合问题:解决图形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组合运动下的变化规律。
难点举例: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形运动过程,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运动组合,并逐步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为七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平移: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图形的平移规律,并能运用坐标描述平移;2.旋转: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的旋转规律,并能运用坐标描述旋转;3.轴对称: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轴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4.图形的运动组合:掌握图形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组合运动下的变化规律。本章节将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掌握图形的运动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编版 小学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教案设计合集 6篇

统编版 小学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教案设计合集 6篇

第七单元国家情怀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第四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由于本单元课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适当补充相关资料或引导学生课下自行补充背景资料,以帮助理解。

同时,重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并借机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本单元习作,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和名人素材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书信的目的及写法。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古诗三首本课以慷慨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通过古诗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爱国思想,表达了诗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借助注释和关键词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之情;达到朗读、背诵、默写要求。

2课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章通过写少年周恩来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缘由,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抓住两个过渡段,讲清三件事;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写读书目的。

2课时梅兰芳蓄须本文记叙了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蓄须明志的一段往事,表现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把握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1课时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重难点)1.认识“盐、屹等15个字,会2.有感情地朗读3.能说出课文描4.能边读边想象(重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出塞1.认识本课“塞、秦、征”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结合注释、工具书和写作背景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增加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教学总体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教学总体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教学总体设计(学历案)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语音语调。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和课件。

- 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 录音设备和相关音频资源。

教学过程导入- 利用教学卡片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1. 预习导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集体阅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 课文解读:教师逐段解读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语音练习: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读,练习课文的朗读,并纠正发音错误。

6. 语言运用:设计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

巩固练习1. 听力训练: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

2. 词汇练习:设计词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

3. 语法练习:设计简单的语法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课外书籍或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结反馈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和要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等。

- 课后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通过批改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

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

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

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

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导入、揭题、解题: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讲解教案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讲解教案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第七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b. 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c. 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

2. 能力目标。

a.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c.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b.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c.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a. 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b. 相关的语法知识。

2. 难点。

a. 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b. 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

1. Warm-up。

a. 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课时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用简单的问题或游戏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Presentation。

a. 呈现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句型,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词汇和句型的意思和用法。

b. 通过示范和操练,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

3. Practice。

a. 分组或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b. 设计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

4. Production。

a.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可以是口头表达、书面作业或其他形式。

b.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

5. Summary。

a.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b. 激励学生,让他们对学习英语充满信心和热情。

6. Homework。

a.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阅读或听力练习。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

a. 用于呈现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b. 用于引入课文主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

a. 用于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词汇和句型的意思和用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第七单元所学的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表演故事。

4.能够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表演。

2.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3.学会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包括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教师准备好课文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朗读。

2. 学习内容•讲解课文主题并领会文章主旨。

•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3.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朗读表演课文,模拟情景演示。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理解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内容,准备提问和讨论。

2. 学习内容•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教师指导演习和调整。

•老师讲解课文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3. 练习环节•学生书写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着重训练正确的笔画和字形。

•学生小组展示书写成果,互相交流和指正错误。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

2.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3.教师整理学生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准备。

六、教学总结1.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表演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单元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正确朗读本节课的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2.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课文录音3.教学反馈表格4.黑板、彩色粉笔五、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放松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听读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

4. 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5. 口头表达(1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6. 考察(10分钟)•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或写一份读后感,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听读、口头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朿学生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史铁生照片及地坛图片导入新课。

二、学生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三、指导自读: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四、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习第七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单词、词语、课文内容等。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3.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复习第七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

2.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3.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课文内容1.复习课文内容,让学生逐段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步:复习重点词汇和词语1.给学生出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词语,让学生读音、记忆和理解。

2.练习造句,运用这些词汇和词语进行造句练习。

第三步:听说训练1.播放相关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点。

第四步:阅读训练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2.给学生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第五步:写作训练1.让学生完成相关写作练习,包括填空、作文等。

2.检查学生的写作,纠正错误并加以指导。

五、教学反思1.回顾本次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程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2.布置相关阅读、写作等方面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为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回顾第七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包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能够通过复习巩固能够背诵课文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

二、教学重点•复习第七单元所学课文内容。

•重点强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加深印象。

三、教学内容1.回顾第七单元课文《我的猫咪》内容,进行互动问答。

2.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小姐”、“跑动的小狗”、“奶奶”等。

3.分组让学生互相朗读课文,检查语音语调。

4.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口头复述,培养他们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通过观看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词语梳理:让学生分组,通过合作梳理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搭配使用进行造句练习。

3.句型强化:教师强化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写作: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作文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5.作业布置:布置口头朗读课文和写作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要点•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回顾。

•强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课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第七单元的课文内容,提高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系统的复习与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为本次复习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在复习第七单元课文时有所帮助,引导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第7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第7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4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3.找出文中对威尼斯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插播背景音乐,边看边介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标志。

法国有埃菲尔铁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长城,威尼斯则有其独特的小艇。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车,如此神奇的景象,实在是令人好奇。

2.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3.导入新课: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进行识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纵(zòng)横、船艄(shāo)、窗帘(lián)、祷(dǎo)告、哗(huá)笑、码(mǎ)头。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艇、艄、翘、祷、雇、簇”,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1自然段)(2)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第2~3自然段)(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4自然段)(4)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5~6自然段)四、发挥想象。

展示威尼斯小艇的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思考: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威尼斯水城两岸风光,会产生哪些新奇想法?(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加以引导。

)五、课堂小结。

五下语文第七单元讲解教案

五下语文第七单元讲解教案

五下语文第七单元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入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3.分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课文赏析。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课文进行赏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强对课文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5.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写作或演讲等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6.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增强对课文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朗读课文中的每个字。

2.能够正确地朗读整篇课文。

3.能够按照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4.能够通过教师指导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能够表演或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情感。

6.能够写出课文中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1.识字:黄飞鸿,雷锋,周恩来,孔子,孙中山,朱德,邓小平。

2.朗读课文:《伟大领袖》,《好同志》。

3.书写:生字及句子。

三、教学难点1.通过教师指导使用标点符号。

2.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并做表演或朗读。

3.正确书写生字及句子。

四、教学准备1.课文内容:《伟大领袖》,《好同志》。

2.生字卡片:黄飞鸿,雷锋,周恩来,孔子,孙中山,朱德,邓小平。

3.教学反思表格。

4.课堂PPT。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引入课题。

2.准备唱段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第二步:课文学习1.听音,学生跟读,感受课文语调。

2.逐段讲解,解释生字及语句。

3.分角色表演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情感。

第三步:课文默写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默写生字及重要句子。

2.教师逐个点名学生,检查并评价。

第四步:巩固练习1.完成相关练习册上对应训练题。

2.学生互相修改和交流答案。

第五步: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重要知识点。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知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

2.背诵课文。

3.自查生字和句子是否写正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在课文表演和默写中表现积极,但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

教师下节课应重点加强书写辅导,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性和速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2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2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2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学生答:唱歌、跳舞……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舞的人数最多……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学生1:用画“?”的方法。

学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3:我们班的人数比较多,用画“正”字的方法更方便些。

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解清楚了吗?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

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小乌龟》。

2.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其中的寓意。

3.能复述课文内容,并就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做适当表达。

4.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熟练朗读。

2. 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领会其中的道理。

难点: 1. 能够进行简单的情感表达,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2.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培养想象力。

教学准备1.教师:课文《小乌龟》文本,PPT课件。

2.学生:课本、练习册、笔、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入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解释生字生词。

3.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3. 情感表达1.导入情感表达的话题,让学生表达对小乌龟的感受。

2.学生个别表达,小组合作分享,班级展示。

4. 创作练习1.让学生围绕小乌龟的故事进行创作,可以是故事延续或是自己编写新的情节。

2.学生相互交流,对彼此的创作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拓展活动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活动,例如学生表演、手工制作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除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让学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得到更大的发展。

小结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小乌龟》,不仅提高了语文水平,还培养了情感表达和创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保持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小乌龟》。

2.写一篇关于小乌龟的读后感。

3.练习词语书写,巩固生字词语。

以上为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书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书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书教案5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书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浅显的儿童诗。

通过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农村新房很多,其中造得最漂亮的是小学校,说明当地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心。

全诗共四句话。

第一句话三行诗,介绍了新房子外形的美观漂亮,青瓦白墙,门宽窗大;第二句话三行诗写出了房前屋后的绿化环境,林木成行,花果飘香。

三四两句一问一答,点出了小学校的房子是最漂亮的。

这首诗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诗歌押ang韵,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词,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小学生喜悦的心情。

预设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

认识2个笔画横钩、竖钩和4个偏旁广、户、穴、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很大,农民盖了许多新房,最漂亮的房子是小学堂。

第一课时一、演示课件,整体感知。

1、谈话揭趣,今天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

(课件出示农村风景图片)2、生自由发言,说说看到的风景。

3、师边演示课件,边叙述:勤劳的农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造起了房子,你们看--(诗歌内容)4、数数有多少座房子,哪座房子最漂亮?5、你能不能像老师那样来夸夸这些房子?一句、两句都行。

6、生看课件夸夸这些新房子。

7、出示课题,指导读准字音哪、座、房以及轻声字漂亮。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

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要学的生字用横线划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词语,句子读给大家听,请小朋友来评一评。

相机指导读准拼音。

其中三拼音节:9个,轻声音节:4个。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a.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b.去掉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男女生比赛读。

c.开展小组擂台赛读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最喜欢哪一句话并做上记号。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6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6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6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6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在课的开场,我让学生进展两道计算练习:561+325= 37+25=通过学生的计算与交流,稳固了竖式计算中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方法,同时也复习了以前所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这样的复习既稳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在新课教学中,我还是利用前面的图书馆借书的情况统计表这个题材,根据各个年级的借书情况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进位加的算式后,我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因为在笔算两位数加法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个位上数相加满10要想十位进1的方法,因才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做题,在交流算法时,提出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十位上的8+4=12,该怎么办?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教学试一试时,虽然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比拟高,但遵循的是一样的运算方法,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考虑计算,再同桌交流。

交流时,我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十位上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处理的?每道题目加的顺序时怎样的?为什么从个位加起?通过这些提问,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根底上完成对加法技能的掌握,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展验算,进一步进步计算正确率。

然后及时引导学生比拟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稳固了用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同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在习题的练习时,我安排了竖式计算、改错,还有解决问题。

竖式计算中学生计算速度比拟慢,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很快发现错误原因,再进展改正。

在练习的最后安排了填方框里的数,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来得及完成。

本节课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究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使学生较轻松的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a.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b.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c.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解读,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之间的比较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解读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和空间观念,通过绘制和观察扇形统计图,增强对图形的感知和运用。
3.培养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用扇形统计图清晰地表达数据,进行有效沟通。
4.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思维,理解统计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提高数据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比例关系的计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解决扇形统计图中的复杂问题,如组合数据的处理、比较不同扇形区域的差异等。
举例解释:
-难点一:学生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时,可能会对比例关系的计算感到困惑,如百分比、角度计算等。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二: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难以确定如何将数据分类并绘制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七单元的重点知识。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书写。

3.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1.复习第七单元中重点词语和句式。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

三、教学内容
1. 复习课文内容
•复习文言文课文的诵读和理解。

2. 复习重点知识
•复习生字词语:(这里列举第七单元的生字词语)
•复习句式结构:(这里列举第七单元的重点句式)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阶段
1.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2.学生自愿回答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 能力训练阶段
1.教师布置阅读小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并回答问题。

2.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答案,加深理解。

3. 书写训练阶段
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小作文,要求使用第七单元中的词语和句式。

2.学生作品可以在班级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五、教学评价
1.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

2.学生的作文作品可以进行集体评审,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肯定。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应注意在复习课中平衡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活动的安排。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希朥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课题《作家笔下的人》单元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尹锐班级:五年级(44)班
第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

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

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把对“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曾阅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

以此为基础,教材又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本组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本组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材。

二是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三是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和评价。

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总结,也应如此。

如,侧重从人物的语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22、人物描写一组
第七单元总第六十三——六十四课时 2015年5月4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3、刷子李
第七单元总第六十五课时 2015年5月5日
于是,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美!那始终盈于课堂的融融的对话氛围、那含于同学眼中的真挚与热切,那精彩纷呈、张扬个性的多元解读、那默默流淌在师生心头的审美的河流,所有这一切,都澎湃着生命的情感,拍打着语言的浪花,溅射出耀眼的光芒!
真的,只要你给学生一方土壤,学生就会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只要你给学生一把“刷子”,学生便会舞出无限的精彩!我至今难忘那艳惊全场的天津快板,感谢那位用天津话即兴演绎的同学,让我们领略了不曾预约的美丽!或许有同仁认为天津快板定是教师功夫,那真是委屈了那位同学。

我是地道的金华人,未曾去过天津,亦不会天津快板,更无能力指导演绎这么精彩的快板。

这位同学的这一特长,为我的课堂增添了色彩,这可以说是我莫大的幸运。

然而,静心思之,这堂课在“三个维度”——温度(教师情感的温热度)、广度(在主题的范围内旁延扩展)、深度(语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恒久)的体现上,明显地感到了广度和深度的不足!我也曾想用结尾的人物系列来弥补这一点,然而正如专家点评,这“只是对课文的一个延伸”,“给课堂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让课堂就此结束”,“未关注刷子李们的苦难生活”。

是的,课堂因此没有生命的超级震撼力,也就没有好课应有的高度而流于平庸!拓宽备课视野,深化文本处理和加强课堂的厚重感是我急需补的课程!
此外,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津味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

对这一点,我自觉只做到了蜻蜓点水。

执教《刷子李》,有亮点,有败笔,留给我更多的是对如何真正践行新课改精神的思索。

再次感谢各位同行对我课堂的关注与批评,感谢你们给了我参照系,给了我反思力,让我们为演绎精彩语文而一路同行!
24、金钱的魔力
第七单元总第六十六课时 2015年5月6日
口语交际·习作七
第七单元总第六十七——六十九课时 2015年5月7——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