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生命教学设计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4.2.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科学4.2.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依据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生存条件,对土壤成分进行合理猜想。
2.结合自己的猜想,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工具进行验证。
3.能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资料,总结描述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
【教学重难点】能依据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生存条件,对土壤成分进行合理猜想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工具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白纸、新鲜的土壤、放大镜、牙签、杯子、玻璃棒、玻璃片、饮料瓶、水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和植物能生活在土壤里?土壤中含有什么生物生存必须的条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研究土壤成分的秘密。
(板书课题:土壤的成分)二、猜想假设想一想,为了能够维持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土壤中可能含有- 1 -哪些成分?(板书:水、空气)同学们依据原来学过的知识,合理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非常棒。
但科学不能仅停留在猜想假设上,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
三、验证猜想1.如何证明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呢?将一个土块放入装有水的杯子里,保持杯子稳定不动,不要去搅拌或者摇晃杯子。
观察发现:有没有气泡出现,有的话就能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观察土壤中的颗粒:用手捻一捻土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组成土壤的颗粒;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颗粒。
3.探究讨论:怎么能证明土壤中有水呢?(可引导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然后分组汇报)*我们手捏一捏,感觉到湿的就证明土壤里有水。
*我们用纸巾包住土壤捏一捏,观察纸巾会不会湿。
*我们把装有泥土的封闭塑料瓶这个瓶子放到阳光下,如果土壤中含有水分,会怎样?(瓶子里会出现小水珠。
)*将装有土壤的罐子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之冒出热气,用玻璃片置于罐口上方。
(玻璃片上会聚起小水珠)四、得出结论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我们都发现土壤含有哪些成分?板书:土壤中有砾石、沙粒、粉粒、黏粒、水、空气、腐殖- 2 -质等多种物质。
总结:土壤的成分很复杂,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够为动植物提供养分和生存空间,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幼儿园生命教育《植物的生命》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生命教育《植物的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育幼儿正确了解植物生命的本质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生命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命特点和生长过程a. 植物的生命特点:植物也有生命,它们可以呼吸、吸水和吸收养分。
b. 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再长成成熟的植物,最后结果,生命周期结束。
2. 植物生命的保护意识a. 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b. 不随意践踏植物,不乱扔垃圾。
3. 观察植物并记录生长过程a. 观察花朵的开放过程。
b. 观察植物的养分来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花盆、土壤、种子、水壶等。
2. 示范植物:可以使用向日葵、豌豆等快速生长的植物。
3. 图片资料: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植物生命的保护图片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观看植物生长的视瓶或图片,带领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特点。
2. 学习: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教育幼儿正确对待植物生命。
3. 实践: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种植和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
4. 总结:帮助幼儿总结植物的生命特点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植物的兴趣非常浓厚,能够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他们的理解。
但是也发现有些幼儿在实践中缺乏耐心和细心,这需要引导他们培养细致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下一步,我会加强实践环节,让幼儿更加深入地参与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我也会结合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到植物生命教育中,共同打造一个有爱与关怀的植物世界。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带回家中观察家里的植物,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 实地教学:带领幼儿到植物园或者公园,观察更多种类的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植物的生命》幼儿园生命教育教案,通过引导幼儿亲身参与、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植物生命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为他们的生命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美术设计教案模板(共4篇)
高中美术设计教案模板(共4篇)第1篇:高中美术教案设计高中美术教案设计大全【篇1:高中美术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篇1:高中美术教案__人教版_(样本参考)教案样本《宛自天开──古代园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们能够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并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皇家园林,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难点: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但仅凭课堂所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是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当克服这些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设计思想: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对于园林的图片展示以及视屏解说,激发学生对古代园林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园林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播放一段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宣传片,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入中国古代园林。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水和空气等。
2.能够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能够举一些例子说明其作用。
3.能够掌握检验土壤成分的方法,并且能够描述发生在土壤中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教学难点:掌握检验土壤成分的方法,并且理解发生在土壤中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插花中的泥土,引导学生对土壤的基本认识。
2. 了解土壤的成分(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土壤由有机物、无机物、水和空气四种成分组成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土壤成分与生命息息相关。
3. 探究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15分钟)1.放一些植物种子在没有土壤的沙土中,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通过展示不同种植过程中的种植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种类的植物需要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土壤,引导学生了解土壤对不同植物的生长影响。
4. 检验土壤成分(20分钟)1.学习以红石蕊试剂检验土壤有无有机物的方法,让学生制作试剂,通过实验让学生检验自带的土壤中有无有机物。
2.通过展示不同土壤中的调查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提取土壤样本并且分析自己收集的数据。
5. 探究土壤化学反应(25分钟)1.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进行小实验让学生了解原理。
2.按照教材P16,进行钙华土壤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引导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强化了对土壤的理解。
6. 总结(5分钟)就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具体表现为: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视觉化学习,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2.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以更深刻的方式理解土壤成分及其重要性。
土壤的成分教案及反思
4《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中年段要求,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和土壤的组成成分。
本课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大自然中寻找土壤,再通过观察和各种小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全程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环境和土壤的印象。
教材由三个活动构成:一、实地观察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的样态;二、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三、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土壤中的主要成分。
三个活动循序渐进,先是让学生观察自然界当中的土壤,然后通过样本了解其大概的组成,再通过实验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成分,一步步让学生能够清晰的掌握土壤的组成成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且土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土壤的用途,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但孩子们对于土壤的组成可能没有去探究过,或者只能说出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组成,有的学生甚至是一无所知的,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又恰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 观察土壤样本,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3. 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出土壤的组成成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烧杯、土壤样本、玻璃棒、纸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之所以地球能成为一个孕育生命的星球,离不开各种植物(出示PPT图片),那你知道植物都生长在哪里吗?生:土壤、水中等等。
2.师: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植物,它们大多生长在土壤上面,那同学们想象一下没有土壤的世界会如何呢?(学生回答)3.师:所以土壤是我们地球上重要的资源,那你们知道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4.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 土壤中有什么 |教科版
3.4 《土壤中有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新鲜土壤、干燥的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一次性透明杯、小木棍、水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T: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种熟悉的物质,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吗?S:土壤T: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物质,看看《土壤中有什么》?(出示课题,板书)二、探究:土壤中的成分(一)观察干燥土壤T:土壤是我们常见的物质,那你们觉得土壤中有什么呢?S1:有小石子、草根、蚯蚓等S2:有沙子、蚂蚁……T: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上看,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土壤中到底有什么?那我们就通过观察来看一下。
观察时可以采用哪些工具和方法呢?S1:放大镜、显微镜S2:手摸一摸T:是呀!爸爸妈妈给了我们很好的观察工具,就是眼睛,鼻子……S:耳朵,手等(板书)方法:看、摸、闻等工具:放大镜、牙签、T:放大镜是在我们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我们先用肉眼观察,可以借助牙签划拨,等肉眼看不清楚时再借助放大镜观察。
T:请同学们将土壤放在白纸上,充分利用我们的观察器官和镊子,认真观察。
也将观察的记录在记录纸上。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石缝间的生命》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石缝间的生命》【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
2.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布局的匠心。
3.理解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4.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结构,找到作者行文的思路。
2.理解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富含哲理性的语句。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巧妙构思,深邃寓意。
2.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开展探究,主动思索。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生命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赞美:赞美生命的尊严、生命的美好、生命的辉煌……然而,大自然并非对所有的生命都施以恩惠。
有时,有些生命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是异常艰难的,而能在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撼人心的力量。
2.欣赏歌曲《小草》(板书)小草,多么柔弱,多么渺小,然而正如歌中所唱的,“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在它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去思索,去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
二、字词检查潸(shān)然泪下困厄(è)春绿秋黄吮(shǔn)吸扼(è)制犀(xī)利盘根错节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出音、说出义。
三、作者简介林希,1935年生于某某,原名侯红鹅,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在《某某文学》首发小说,曾任《新港》杂志社编辑,后从事专业创作至今。
其诗集《无名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新诗奖及1983-1984年度某某鲁迅文学特别奖。
主要作品:《五先生》、《丑末寅初》、《小的儿》、《车夫贾二》等。
四、理清思路快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找到作者的行文思路。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各部分大意概括如下: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讴歌石缝间的生命。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揭示石缝间生命对于人类的意义。
解析:第一部分中“倔强”一词是对石缝间生命的评价,“潸然泪下”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保护土壤》教学设计《保护土壤》教学设计1认知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拓展性目标: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教学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
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
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巩固应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拓展活动:1、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土壤小报》《保护土壤》教学设计2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4课。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土壤的组成物质和土壤的种类,知道土壤是许多生物的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了解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为生命提供了什么,了解人类的行为对土壤造成什么危害,并由此使学生感受到土壤的伟大,产生对土壤的感激之情,并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护土壤,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研究本文,意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感悟生命的珍贵,做到珍视生命,善待生命。
同时,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的导读解析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对比,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潜移默化之中学会运用对比加以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同步训练。
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8个生字,正确读写“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
2、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4、了解课文对比的写作方法,初步做到在口语及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内容:1、反复品读课文,理解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个事例,结合作者杏林子的经历,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内心,体会课题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反思自己,懂得生命的珍贵,做到珍视生命,善待生命。
2、通过三个事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体会对比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运用对比加以表达。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1.课件。
2.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课前谈话: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
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非常宝贵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珍爱生命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我有一只巧巧手——泥土的生命
我有一只巧巧手——泥土的生命一设计理念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诞生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设计了这堂充分体现创造技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整堂课的设计中,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动手创造的兴趣。
二活动方案本节课我分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准备阶段,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资料,让学生在准备中培养自主性和实践性。
第二课时为学生展示阶段。
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小组搜集到的材料。
然后动手进行小制作,分享劳动成果并谈感受。
三活动目标1. 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利用橡皮泥进行综合构思、合理拼配,组成创意组合作品。
3. 通过活动加深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4. 通过捏橡皮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5. 通过小组分享劳动成果,畅谈感受创造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了解陶艺的文化。
教学难点:合作创造作品。
五活动准备:将全班同学分为4组,每组6人,选出组长,由组长合理分配任务,课下搜集相关材料。
同时准备工具和材料:如橡皮泥、工具、纸张、彩笔、桌布等。
六教法、学法我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大胆放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七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教学过程分为确定课题,准备方案,实践体验,成果展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决定课题。
引导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提出问题,整理确定四个研究小组,分别是历史组,本土组,技术组,和故事组。
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共同商讨,确定本小组的研究范围和探究方法。
布置任务,学生利用周末搜集资料。
制作图片。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
1.口号热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让学感受到实践重要性。
2.英文导入单词China的来历。
中国是古瓷器之都,china是瓷器的意思。
5.1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说课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PART 03
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目标
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 意识来源,理解民间 美术吉祥美好的象征 意义。
通过具体的民间美术作 品为对象,结合古代文 物图片、视频,引导同 学讨论其造型意识的渊 源与主题内涵,确立自 己的观点。
深刻认识中国民间美术 产生的文化根源,正确 认知其在中国文明中的 地位,逐步增强民族文 化自信、树立自觉维护 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
本课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创设情境,切入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示范引领,分析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预设问题学生观察、分组探究讨论 追溯民间美术造型意识的渊源。通过课堂实践,深入理解本课主题,达成学 习目标,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 加深对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五单元 主题一
■
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教师说课
CONTENTS
1.说教材
目 录
2.说学情
3.说教学目标
4.说教学重难点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7.说教学反思及亮点
PART 01
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主题一《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包含四个议题: “为什么 民间美术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民间美术对传统民俗传承有何作用”、
“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及其主题内涵源于哪里”、 “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为何 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体”。
本课主要探讨的是: “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及其主题内涵源于哪里”,分两 个议题深入探讨: 1.民间美术与原始宗教、 图腾崇拜等的关系,这是民间美 术的造型本源。 2.在原始生活与民众的群体意识中寻找主题内涵的根源。寓 意性、象征性是民间美术重要的艺术特征,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主题内涵。
【教案】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人美版高一美术《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教学设计课题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民间美术种类、特征及其表现的内涵与寓意,思考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深入体会民间美术造型和表达主题的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图像识读作品结合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中国民间美术的经典作品,探究民间美术的造型溯源、主题内涵。
理解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原始思维意识以及对民间创作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一主题的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教化意义,在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正确认知民间美术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树立自觉维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种类,加强学生文化理解。
明白节日民俗对我们的族群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民间美术中的原始思维意识,正确地评价它对民间美术的创作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本、PPT 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本主题内容范围大,知识点多,将内容融合之后提炼,利用学生熟悉的本土的民俗活动,民间美术等资源把知识点讲透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热爱本土文化,加深文化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从文化的本源出发,着手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在机制与外显样态的形成原因,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力求把大单元的开头写好,为学生对后面两个主题的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美术形态,我们应对它的发生发展及存在进行必要的研究,以期对它进行必要的保护,使它能够得以继续生存、发展、光大。
一、为什么民间美术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1.民间美术发端于农业文明,托体于农村社会。
民间美术的乡土气息,源自这个数千年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乡土文化环境。
它包括了国家的法令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也有社会大众遵循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与人际关系等,形成一个超稳定的文化结构。
探究泥土中微小生物——有用的泥土中班科学教案
泥土中微小生物一直被科学家们所关注,因为这些生物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此外,泥土中的微生物还被广泛用于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能源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份有用的泥土中班科学教案,让孩子们探究泥土中微小生物,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实验能力。
第一步:引导孩子们观察泥土中的微小生物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放大镜和显微镜,让他们观察泥土中微小生物的样子和数量。
孩子们可以注意到泥土中有很多微生物,包括单细胞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等等。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微生物的形态和数量,初步了解泥土中微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二步:探究微生物的功能接下来,老师可以为孩子们介绍一些泥土中微生物的主要功能,如分解、固氮、促生等等。
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功能是否存在。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含有有机物的泥土样本,将其分成几份,加入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培养液。
然后观察不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情况。
孩子们可以发现,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会加快,而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几乎没有分解;或者会有一定的积累效应。
类似的实验还可以用于验证微生物对固氮和促生的作用。
第三步:探究微生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除了微生物本身的功能,环境因素也会对泥土中微生物的生存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析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种群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收集不同土质的泥土样本,分成几份,分别调整其水分、温度、光照等条件,然后观察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变化的情况。
孩子们可以发现,在一些条件下,微生物的数量会急剧增加,而在一些条件下,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则会下降。
这样的实验有助于让孩子们了解泥土中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掌握一些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总结通过以上的探究过程,孩子们可以初步了解泥土中微小生物的丰富性、功能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探究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为他们未来学习环境科学奠定了基础。
泥土中班教案幼儿园xppt
教师需要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 法是否得当、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组织与课堂氛围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组织是否严密、课堂氛围是否活跃有序,以及是否 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效果与改进措施
教师需要评估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思考如 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
游戏导入
通过玩与泥土相关的游戏,让幼 儿在游戏中感受泥土的特性。
讲授新课
介绍泥土的组成
讲解泥土是由矿物质、有机物和水组成,以及这些成分对植物生 长的作用。
讲解泥土的保护作用
介绍泥土如何保护植物免受风雨侵蚀,保持水分和养分。
讲解泥土与人类的关系
讲解泥土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居住地的关系,以及保护土地的重要性 。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工具采集、加工 泥土,并制作简单的陶艺品。
能够观察和描述泥土的质地、 颜色、气味等特征,并判断其 质量。
能够了解泥土污染的来源和危 害,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珍惜 和保护自然资源。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 创作任务。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感受泥土 艺术的魅力。
泥土中班教案幼儿园
汇报人:可编辑
xx年xx月xx日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泥土的种类和特 性,如粘土、黄土、 红土等。
掌握泥土的采集、加 工和制作方法,如制 陶、制砖等。
知道泥土在自然界的 分布和作用,如土壤 肥沃、植物生长等。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苏教版《土壤的成分》一,教材分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第1课《土壤的成分》。
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物质。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水分、养料、热量等必需的条件,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栖息地。
对人类的繁衍生息而言,土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本单元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通过《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类型》、《肥沃的土壤》、《保护土壤》四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土壤的概念,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他们在低年级学习了《石头与泥土》《土壤与生命》两个单元,通过挖泥土、玩泥巴、栽小葱、养蚂蚁等活动积累了很多感性经验和对土壤的直观认识。
对于孩子来说,土壤是非常好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载体。
而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们虽然很熟悉土壤,但是“土壤里有什么”还是非常陌生的。
一个三年级孩子对于“土壤”这个科学概念还是有很多不解之处。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强调体验和思维,将二者整合在一个个学习活动中。
在学习方式上,延续了低年级《石头与泥土》单元“玩中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四,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并认识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4感受家乡优良的土壤资源,同时意识到家乡土壤资源发生的变化,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教学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
五,教学准备:土壤样本(木瓜地土壤,菜园地土壤)、烧杯、水、铲子、餐巾纸、放大镜,水槽等等。
六教学过程:以家乡风景导入1.观看新田风景宣传片。
2.以小草发芽走进土壤(板书课题)。
3.我们在哪找到土壤。
4.学生汇报。
教学意图:以家乡的土壤引入激起学习兴趣;走进身边的土壤。
活动一:在校内采集土壤1.采集前任务布置。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6.肥沃的土壤 教学设计
6.肥沃的土壤【教材分析】对植物而言,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
对学生而言,腐殖质如何形成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土壤里面能够长出的植物,在他们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
2.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
3. 知道土壤动物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科学探究:1.能够制作肥料袋。
2.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并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科学态度:1.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
2.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形成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土壤的肥力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2.会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袋,改良土壤肥力。
【教学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制作肥料袋并连续5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小铲子、塑料袋、厨余垃圾、洒水壶、观察记录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板书设计】肥沃的土壤动植物遗体腐殖质【课后反思】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中的第3课。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课以贫困山区小朋友吃饭难的问题情境为导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聚焦到本课的研究主题肥沃的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表格中波浪线标示内容的解析:(展示相关图片) ①什么是高岭土?②什么是玻化现象? 三、陶瓷制作的方法 教学
陶瓷本脱胎于泥土, 人们的巧手赋予了本来平凡无奇的泥以生命。那么心灵手巧 教师现场用 彩色胶泥还 原演示三种 基本制作方 法的大致流 程,学生以 小组形式来
知识目标3 的中国人是怎样来创造这些神奇的器皿的呢? (20 分钟) 陶瓷制作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三种基本的制作方法: 1、泥条盘筑法: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 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 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2、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 3、拉坯成型法:利用旋转的转盘,配合双手的动作,将置于转盘中心的泥团拉成各 种形状的作品形式的制作方法。
家用饭碗 陶 器 砂煲、砂锅 瓷 器 家用菜碟 黏土瓦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能根 据前面的知 识在教师的 引导下自己 小结出陶与 瓷之间的相 互关系,为
课堂练习 (10 分钟)
学生根据前 面所学的相 关理论知识 回答两组练 习题 教师根据学
教学难点的 解析,做好 一定的准备
练习二:
陶的定义 所有黏土工业品的统称
8
9
教学环节 教学小结 (5 分钟) 四、小结
教学内容与过程
师生活动 尝试体验三 种制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一步把握陶 瓷制作的方 法与基本流 程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理论学习,相信大家对于陶瓷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个较好的了 解。 下节课开始的两节课时间,老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我们所学过的陶瓷制作基本方 法来制作你们自己设计的器皿。
1
年
月 日
教务处审批
年
月 日
准备中国各朝代不同陶瓷器皿的图片与陶瓷制作视频与图片,准备分组方案,布置展台
2
教 室 布 置 图 (第 一、 二课 时)
教 室 布 置 图 (第 三、 四课 时)
讲 台
课
后
记
设计精美的课件,丰富的图片与相关视频,尤其是结合佛山本地陶瓷文化的相关连结,让 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加上为学生准备了自己动手制作以及自己设计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开心 制作的同时,对于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
师生活动 示进行过小 组讨论,总 结自己的想 法,并尝试 完成表格填 写 教师重点讲 述陶瓷异同 点的相关知 识点,学生 识记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会抓住事物 特征来总结 事物关系的 方法。培养 学生的信息 分析能力、 联想思维能 力、集体工 作能力、总 结能力和交 往合作能 力。 让学生通过 教师的示范 激发继续探 究的兴趣, 并让学生在 锻炼动手能 力的同时进
课前准备 阶段
课前准备: 1、展示台设置:并排并拢放置 10 张课桌于教室前排,用大块白布将桌面覆盖好 2、胶泥准备:学生将各色胶泥足量准备好 五、学生实践 将学生分小
实践 能力目标 方法能力 (60 分钟)
1、首先,自己用胶泥实践一下三种制作方法的基本流程。 组 2、以小组(2~4 人)或个人形式,进行器皿制作。充分发挥你的想法,将你心中最 请每个组派 美的器皿,用基本的制作方法以及多种装饰手段制作出来。 3、为你的作品制作作品标签 作品标签 器皿名称 器 型 一位同学统 一制作本组 作品标签, 然后小组进 行讨论制 作,教师到 每个小组里 巡回指导。
教学内容与过程
师生活动 教师进行提 示性提问并 展示相关实 物给学生观 察,学生通 过观察结果 进行问题的 解答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提 问让学生在 陶瓷的特定 方面开始总 结思考,为 教学难点的 进一步解答 做更细致深 入的准备
“同学们,根据上面老师的讲述,大家对于陶与瓷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了没有 呢?接下来, 我们马上要进入到本课的难点——陶和瓷的异同这个问题上来。在 (20 分钟) 老师讲解这个问题之前, 我很想听听大家对于陶和瓷这两种物体相同与不同的一 个自己的想法,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尝试着说说,说的不对也没有关系。 ” 1、引子:作为女孩子,特别是作为“妈妈贴身小棉袄”的你可曾为妈妈洗过碗 呢?(等待学生回答)很好。体贴的女儿对母亲来说多么重要。那么这个问 题就跟洗碗有关。我们有吃饭的饭碗和煲汤的瓦煲都要洗,首先告诉老师, 饭碗和瓦煲分别属于陶还是瓷?” (展示实物) 教师提示问题: 问题一: 请根据器皿表面对水的附着性情况,说说陶与瓷两者在吸水性上不同特点? 问题二:当陶器与瓷器摆放在一起的时候,两者的光泽度有什么不同? 2、请学生们根据前面所学的陶瓷基本常识并结合两个提示性问题的答案分小组 讨论并试填下表: 陶与瓷异同表 讨论填写 表格的时 间占用知 识目标2总 时间的一 半(约10 分钟) 玻化现象: 异 材质: 烧制温度: 吸水性: 同 陶 为坯, 烧制 瓷
泥土的生命——走近陶瓷
课程:美术 类别:欣赏类 实践类
1
课程 名称 授课日期 教学班级
美术
授课章节 (教学课题) 2009 年 4 月 16 日
泥土的生命——走近陶瓷 周次 7
授课 时数
4
教学系审批
08 文秘二班
教材名称及版本 《美术——美术鉴赏》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 教学方法 引导法、观察法、讲授法、欣赏法、实践法、举例法、 “头脑风暴”法、小组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含教具) 电脑、投影、陶瓷图片、陶瓷残片、彩色胶泥、歌 曲《青花瓷》 、相关视频资料 1、掌握“陶瓷”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能正确举例; 知 识 目 标 教学 目标 能 力 目 标 2、能归纳、总结、掌握陶与瓷的异同点,并能结合实物进行 分辨; 3、能初步了解陶瓷的制作方法,并能运用基本方法来制作简 单的器皿。 欣赏能力: 通过对知识目标中相关知识的掌握, 能为进一步对 陶瓷艺术品欣赏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方法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团队 精神 社会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对中国陶瓷的审美能力和培养他们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届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思考,爱动脑筋,喜欢讨论和发言,渴望动手实践,大部 教学 对象 分析 分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常识,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有较好的动手能力。但他们的 归纳总结能力一般,但如果通过合理的引导,教师适时的把握好学生的思维脉络,相信 对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思维效果会大有帮助。 本课是一篇条理清晰,图片资料较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较少较难的图片类普通高 教材 分析 中美术欣赏课。 技校阶段的学生相对普高学生更渴望进行浅显易懂且能动手实践的活动 类美术欣赏课,如能在课程中添加符合学生自身要求的内容,教学效果会比照搬教材进 行教学,收效会更好一些。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陶瓷的定义是什么 陶与瓷的异同点
9
设计思路 制作方法 最大特点
让学生上台 展示自己的 成果,可以
10
教学环节 实践 能力目标 社会能力
教学内容与过程 4、请每组或个人将自己的作品大胆放上展示台,并逐一在讲台上介绍自己设计 的作品,按照作品标签里所提及的内容介绍。 5、全体同学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设计者介绍过程,为所有作品用下表打分并从中
结
束
3
4
教学组织流程图:第三、四课时
课前工具材料准备
引入
投影 PPT PP
播放制作方法的图片与视频
教师小结并演示
布置学习实践任务
教师巡视 s
分组制作
分组介绍展示作品
学生小结 s
教师小结并点评
教师总结所有内容 吗 suoy
多媒体 PP
播放点题音乐
结
束
4
教学内容与过程 师生活动 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有一种美丽神秘的器物让世界各国为之倾倒。 中 教师相关的 “ 导入主题 国”“China”“china”有什么含义和联系呢? 、 、 (15 分钟) 中国各朝代 2.在优美的 《青花瓷》 的伴随下, 教师把搜集整理好的我国各朝代陶瓷器皿图片, 陶瓷的图片 用投影把它展示出来,并作简短的说明,然后说说这些器皿给自己的感觉。 和歌曲《青 3.佛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陶都。作为佛山人的你,知道多少关于我们佛山的陶瓷景 花瓷》 观呢?你能说说吗? 学生思考、 一、“陶瓷”这一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教学 讨论与回答 “看的出来大家作为中国人,特别是作为佛山人有多自豪,但是说到这里,老师 知识目标1 有最后一个大问题问大家,那就是——到底什么是陶瓷,它是指一种物体还是两 种物体的统称呢?” (20 分钟) 教师通过多 ⒈定义:所有黏土工业品的统称。什么是黏土?黏土工艺品又有哪些? 媒体向学生 ⒉陶瓷是两种不同的物体:陶、瓷 ① 什么是陶? 展示相关资 a.定义:时代最久远的一种黏土制产品,最早可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料并讲解知 b.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 c.陶的产生是一个非 常有趣的话题:先民 为了给自己编制的藤 制 器 皿 防 识点 火,在器物表面涂满泥土,以达到防火防水的作用。在以此偶然的大火过 后,人们发现那层烧剩下的泥巴硬壳很好用。即坚固又防水,还可以 在火 学生欣赏、 上面烧。就这样,陶便产生了。 识记 d.陶器的制作过程是 什么样的呢? 根据西 藏当地居民制陶过程 图片进行 展示讲解。 ② 什么是瓷? a.定义: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 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 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釉就是 让瓷器大放异彩的神奇产物。 b.瓷的种类非常多:青瓷、白瓷、红瓷、釉上彩、釉下彩等诸多种类。
2
3
教学组织流程图:第一、二课时
开 始
引入课题
投影 PPT PP
播放音乐、图片
结合本地人文,热身提问
学生思考
投影图片
点明课题, 提出教学重点进行思考
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总结
学生小结
教师小结
学生识记 s
讲解教学重点
投影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