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2新人教版20190408466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因数与倍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一章节主要介绍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但是,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质数和合数的判断,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总结提升法,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质数和合数的例子。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衣服的尺码、电话号码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中存在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因数与倍数》。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然后,利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找出一些质数和合数。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解决一些关于质数和合数的问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一)教材分析:“因数与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后面还将学习“2、5、3的倍数的特征”和“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因数的有限与倍数的无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220÷4=18×4= 25×4= 24×3= 150×4= 20×86=学生口算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

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二)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

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新人教五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新人教五下)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新人教五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一)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难点:质数和奇数的区别第一课时因数与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能较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

如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

在整数乘法中还有另外一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因数与倍数关系。

(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二、认识因数与倍数(出示12页的图1)观察上面的图,你看到了什么?用算式怎样表示?师:像这样,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问:因为2×6=12,所以12是倍数,2和6是因数,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师:在描述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

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出示12页的图2)从图上你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根据算式,你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吗?想一想,还有哪些数是12的因数?(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独立自交流,然后汇报。

)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为什么?(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质数、合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质数、合数的判定方法。

3.能够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质数、合数的概念及判定方法。

2.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

三、教学内容1. 质数和合数的定义•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称为质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称为合数。

2. 质数和合数的判定方法•质数判定: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它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那么这个数是质数。

•合数判定: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它可以被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的其他数整除,那么这个数是合数。

3. 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将合数分解为各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为了引起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兴趣,可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展示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2. 讲解•详细讲解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演示质数和合数的判定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

3. 练习•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判定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或将合数进行分解。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质数和合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搜集生活中的质数和合数的例子。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在质数和合数的判定上存在理解困难,下节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朶对贵校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联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运用因数和倍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

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之间的区别。

2.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教师可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
1.教师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相关例题。

3. 练习
1.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求因数和倍数。

第二课时
1. 复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复习前一课时的知识点,互相交流讨论。

2. 学习
1.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相关例题。

3. 拓展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作用。

五、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检查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思考并总结因数和倍数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对因数和倍数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
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除法运算和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整数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于基本的除法运算和整数认识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可能会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关系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并总结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和求法,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和问题。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圆规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生日是3的倍数,请问小明的生日可能是哪一天?”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因数与倍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同时,教师通过举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关系。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列举、归纳、推理等方法探索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举、归纳、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彩笔。

3.教学素材:生活实例、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小丽买了2个苹果,小华比小丽多几个苹果?小丽比小华少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多”和“少”的数量关系。

2.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出10以内的数,并找出这些数的因数。

如:以4为例,4的因数有1、2、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2课时 因数与倍数(2)》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2课时 因数与倍数(2)》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2课时因数与倍数(2)》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2课时因数与倍数(2)》教案,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但对其本质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学生对于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已经有所掌握,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衣服的尺寸、家具的尺寸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尺寸都是某个数的倍数。

让学生初步感受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并提问:“你能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数,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每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然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第1篇】小学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会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除法算式分类的过程,提高观察、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些身上挂有整数除法算式的小羊,创设情境:这些小羊来自两个不同的羊村,身上算式的结果代表了它们的来处,请学生计算结果帮助小羊回到各自的村庄。

学生展示分类结果,询问学生分类标准。

教师将整除的算式定为第一类。

若学生对于第二类出现商是小数和带余的冲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从而明确两种形式是一致的。

引题: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第一类算式中存在的关系,学习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第一类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五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征容易得出商是整数,没有余数。

教师讲解: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并举例:12÷2=6,所以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练习:请学生说一说其余几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提问:刚才我们知道了12是2的倍数,那么能说12是倍数吗预设学生意见不一致。

教师给出算式24÷12=2,并提问这里12是谁的因数或谁的倍数学生根据概念能够得到12是24的因数。

教师讲解:以上相互关系可以总结为——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并用“同学们在学校是老师的学生,回了家是父母的孩子”“如果没有熊二,熊大就不能称为哥哥”两个例子解释相互依存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里通过除法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除法中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预设:0不能做除数。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掌握快速判断数字是否为另一数字的倍数的方法。

3.能够应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因数与倍数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下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学习新知(15分钟)•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举例说明。

•带领学生研究数字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

3. 练习与训练(20分钟)•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强化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记忆。

2. 学习新知(15分钟)•引入更复杂的因数与倍数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

3. 练习与训练(20分钟)•给学生一些挑战性的练习题,让他们灵活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4. 拓展(10分钟)•与学生一起探讨因数与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上有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实例让他们感受到因数与倍数的重要性。

同时,难度适度的拓展练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以上为本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内容,希服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会应用因数与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应用因数与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3.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同学,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苹果的数量是5的倍数,从而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因数与倍数的定义,解释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并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数,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和倍数,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表格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巩固(10分钟)让学生个别进行练习,找出指定数的因数和倍数,并写在练习题的答题卡上。

教师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进行巩固训练。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与倍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第二章,主要内容包括质数和合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以及倍数的意义。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性质的基础,也为后续学习数的运算、比例、方程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的基本运算,对数的性质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质数和合数的定义,以及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以及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质数和合数的定义,以及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这些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自然数的乘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自然数是不是任意选择的?有没有规律可循?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因数和倍数(2)》(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因数和倍数(2)》(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因数和倍数(2)》(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够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够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生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 入门导入(5分钟)导入上节课学的因数的概念,回顾上节课内容,以数轴为例,让学生口述数轴上每一个数的因数是哪些。

2. 新知探究(35分钟)授课过程中选取数轴上的5个数字,手写列出它们的因数和倍数;例如:数字\t因数\t倍数12\t1 2 3 4 6 12\t12 24 36 ……18\t1 2 3 6 9 18\t18 36 54 ……24\t1 2 3 4 6 8 12 24\t24 48 72 ……36\t1 2 3 4 6 9 12 18 36\t36 72 108 ……48\t1 2 3 4 6 8 12 16 24 48\t48 96 144 ……在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总结出数字12、18、24、36、48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来深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 巩固练习(2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数学书页数P97技能训练、思维拓展和巧手练习的不同活动。

并在学生练习册上布置相关练习。

4. 课堂总结(5分钟)本节课的目标及学习到的知识点逐一复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对下节课授课内容进行简单概述。

五、作业布置1.课后完成相应练习册内容(为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 让学生每天观察周围事物,并总结其中的因数和倍数(为加深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思考1. 本堂课以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因数和倍数,让学生在巩固序列及计算方法的同时,得到了有趣的发现。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3的倍数的特征。

2.因数与倍数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下》。

2.教具: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实物教具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3的倍数的特征”。

2. 概念解释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如果可以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否则就不是3的倍数。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引导学生做简单的练习。

3. 教学示范
展示几个案例,让学生自己尝试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并讨论解答过程。

4. 练习与讨论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尝试,并进行互相讨论和解答。

5. 拓展延伸
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两个题目,让其他小组进行解答,加深对“3的倍数”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选做:设计更多的“3的倍数”的相关题目,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应该掌握了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以及因数与倍数的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因数与倍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第二章,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讲解2、5的倍数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但是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2、5的倍数特征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2、5的倍数的特征的示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思考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2、5的倍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数的特征。

例如,展示2的倍数:2、4、6、8、10,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

然后展示5的倍数:5、10、15、20,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2、5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倍数的原理。

教师可以讲解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2、5的倍数的例子,让学生判断这些数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3的倍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2、3、5的倍数有特征,其他数的倍数有没有特征?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明确2、5的倍数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知道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12个小正方形片、每个学生的学号纸。

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倍数、因数的含义1、操作活动。

(1)明确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记录下来。

(2)整理、交流,分别板书4×3=1212×1=126×2=12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3种不同的长方形,由此,还得出3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

4×3=12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反过来,4和3都是12的因数。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揭示课题:倍数和因数)(1)那其它两道算式,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吗?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吗?指名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说12是倍数,2是因数,是否可以?为什么?小结: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的。

(2)出示:20×3=60,36÷4=9。

同桌相互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指出: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都是指不是0的自然数。

二、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1、从4×3=12中,知道12是3的倍数。

3的倍数还有哪些?从小到大,你能找到几个?同桌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共有8课时,包括:1.认识因数与倍数2.求一个数的因数3.求一个数的倍数4.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5.倍数的应用6.因数与倍数的实际应用7.复习因数与倍数本节课为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认识因数与倍数”。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采用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4.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教具。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例如:一辆汽车每次能载6个人,那么这辆汽车是3的倍数,而3是这个汽车的因数。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因数与倍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同时,演示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2章《因数与倍数》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2章《因数与倍数》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因数与倍数》教案新人教版课题: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

(出示课题:因数倍数)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一)找因数: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数与倍数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材第6页内容及练习二第1~4题和第6~8题。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投影仪。

师:同学们,五(1)班有36人进行队列操练,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呢?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排法表示出来吗?同桌之间交流。

引入新课,板书:因数和倍数。

1.投影出示例2。

学生分组找18的因数,老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看到了3份不同的答案,大家仔细观察这3份答案。

①1、18、 2、 9、 3、 6。

②1、 2、 3、 6、 9、 18。

③2、3、18、6、9。

师:先来看看他们找到的因数对吗?你更欣赏哪一份?
生:我更喜欢第2份,他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的。

师:那第一种对吗?
生:对,但是看起来有点儿乱,没有顺序。

师:其实一点儿也不乱,谁来帮他解释一下?
生:他是想着1×18=18,就找到了1和18是18的因数;2×9=18,就找到了2和9是18的因数;3×6=18,就找到了3和6是18的因数。

师: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明白)他们都是用乘法去找的,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去找18的因数的,请举手。

师: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那你们在找因数的时候是一个一个地找的吗?
生:是两个两个地找的。

师:恩,也就是一对一对地找的。

好办法!
师:都是用乘法找的吗?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还可以用除法找。

师:具体说说看。

生:18÷1=18,就能找到1和18,就是用18去除以一个非0自然数,商是自然数。

师:看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不但可以用乘法,还可以用除法。

师:不管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你们都是从几开始的啊?
生:从1开始算。

师:为什么?
生:这样找比较有序。

师:那为什么找到3,你们就不往后找了呢?
生:因为是一对一对地找,再往后找就出现重复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写出18的因数,根据算式,找到了1就找到了18,找到了2就找到了9,依此类推,为了美观,我们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写,最后写上句号。

小结:我们发现在乘法算式中,如果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8,这两个数就是18的因数;在除法算式中,18能被一个非0自然数整除,除数和商都是18的因数。

师:写一个数的因数,还可以用画图法表示。

师:现在你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吗?
师:接下来咱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找一找其他数的因数。

(学生分组找30和36的因数,然后汇报交流)
师: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小结:从最小的非0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地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设计意图: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找一个数的因数,让学生自由发言,作出总结】
2.投影出示例3。

师:你会找2的倍数吗?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2的倍数?
生1:15个。

生2:24个。

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
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
师:你们都是用2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用的是加法,用2+2=4,4+2=6……依次加下去。

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不能)
师:为什么?(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怎么办?(用省略号)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画图法来表示。

师:相信同学们都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了吧!下面同学们就自己找出3的倍数、5的倍数。

(学生动手找,并相互交流)
这节课在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我们发现:①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1,而最大的一定是它本身;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③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在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识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倍数的方法。

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

2.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地找的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A类
1. 找一找、填一填。

60 18 3 6 12 9 24 36 72
12的倍数: ; 12的因数: 。

2. 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
(2)4的倍数比40的倍数少。

( )
3. 写一写。

(1)写出下列各数的因数。

12 14 24 35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各写3个)。

4 7 18
B类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自然数,面积是36平方米,这样的长方形共有多少种?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2的倍数:60、 12、 24、 36、 72; 12的因数:3、 12、 6。

2. (1)✕(2)✕
3. (1)12的因数:1、 2、 3、 4、 6、 12; 14的因数:1、 2、 7、 14;
24的因数:1、 2、 3、 4、 6、 8、 12、 24; 35的因数:1、 5、 7、 35。

(2)4的倍数:4、 8、 12…7的倍数:7、 14、 21…18的倍数:18、 36、 54…
B类:
5种
教材习题
教材第7页练习二
1.36的因数:1、 2、 3、 4、 6、 9、 12、 18、 36;
60的因数:1、 2、 3、 4、 5、 6、 10、 12、 15、 20、 30、 60。

2. (1)10的因数:1、 2、 5、 10; 17的因数:1、 17;
28的因数:1、 2、 4、 7、 14、 28; 32的因数:1、 2、 4、 8、 16、 32;
48的因数:1、 2、 3、 4、 6、 8、 12、 16、 24、 48。

(2)(答案不唯一)
4的倍数:4、8、12、16、20 7的倍数:7、14、21、28、35
10的倍数:10、20、30、40、50 6的倍数:6、12、18、24、30
9的倍数:9、18、27、36、45、54
3. 5的倍数有5、 35、 10、 55、 60、 100。

4. 15的因数有1、 3、 5、 15; 15是1、3、5、15的倍数。

6. 1 2 4
7. (1)18 (2)1 (3)42
8. 这个数可能是:3、6、2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