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_新授课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介绍液体压强是什么,如何计算液体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分布规律,以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如何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4. 液体压强的应用: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水坝的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液体压强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玻璃管、压力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液体压强计的实验,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2. 概念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特点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分布规律,以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4. 公式运用: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熟悉公式的运用。
5. 应用举例: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水坝的设计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液体的压强2. 板书内容:a. 液体压强的概念b. 液体压强的特点c. 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d. 液体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请简述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答案: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其计算方法为P = ρgh,其中 P 表示液体压强,ρ 表示液体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液体深度。
2. 题目二:请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水坝的设计、液压系统等。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液体压强的特点3. 液体压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液体压强计、容器、液体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好奇。
2. 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 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规律。
4. 应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3. 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3. 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4. 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章节总结1. 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2. 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计在不同液体中的示数变化,探讨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总结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压强 教案
液体压强教案教案标题:液体压强教案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3. 能够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电脑、教学PPT、实验器材(例如:水桶、水管、注射器、各种容器、测压仪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通过投影仪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
2.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现象?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PPT介绍液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解释液体压强的单位和量纲。
3. 分析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如液体的密度、液体高度、重力加速度等。
步骤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液体压强的实验演示:通过使用水桶、水管、注射器等实验器材展示液体压强的实验过程,并测量压强值。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与液体压强的关系。
步骤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液体压强的实验结果,总结液体压强与液体高度、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进行讨论。
步骤五:概念运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液体压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液体压强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水压力的计算、水泵的工作原理等。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液体压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学生提问和解答环节。
步骤七:课后作业布置液体压强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练习题或实验报告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如改变液体高度、液体密度等条件,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2. 引导学生了解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水压力的传输、水泵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等。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描述能力。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案液体的压强是指在液体中某一点上的压力大小。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教案内容如下:一、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的压强与深度之间的关系;2. 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探究压强与液体、深度、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4. 能够进行简单的压强计算。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液体的压强与深度之间的关系;2. 探究压强与液体、深度、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潜水时会感觉耳朵疼痛?为什么抽水时,水泵要在下面而不能在上面?等等。
2. 概念讲解:给出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并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推理。
3. 课堂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个玻璃管插入一盆水中,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深度的位置上的水柱高度,来计算不同深度处的压强。
让学生体会到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4. 计算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深度、重力加速度有关,并给出计算公式:P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深度。
5. 计算练习:通过让学生计算实际问题中液体的压强,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6. 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更多液体压强的应用场景,如大基建中的水利工程设计、船只的浮力计算等等。
四、教学评估:设计一道与课堂实验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实验结果和计算公式来解答,检验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压强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例如液体的形状、液体的温度等等;2. 导入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压强与浮力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或研究资料,找出几个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使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高度、液体密度及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3.运用液体的压强原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长形透明玻璃管、水平放置的玻璃管、器皿、注水嘴、测压器、试管、密度计等;2.实验材料:水、橙汁、色拉油、甲醇等各种液体。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相同体积下,一碗装满水会比一碗装满其他液体重?为什么水箱上方的水会流出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现象与液体的压强有关。
2.实验操作(1)实验一:液体高度的压强差异a.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高度下的液体压强变化b.实验步骤:将长形透明玻璃管装满水,用手堵住一端,使水不会流出;放松手指,观察水在玻璃管中的变化;重复以上步骤,但将水注满至玻璃管的一半、三分之一等不同高度。
(2)实验二:液体密度对压强的影响a.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密度液体的压强变化b.实验步骤:准备三个试管,分别装满水、橙汁和色拉油;将三个试管用测压器进行测量,记录压强值;观察压强值的变化,讨论液体密度对压强的影响。
(3)实验三:液体压强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a.实验目的:认识液体压强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b.实验步骤:将长形透明玻璃管装满甲醇,并堵住一端;将装有甲醇的玻璃管与一支装有水的玻璃管连接并竖立起来;观察两个液柱的高度,记录数据;用公式P = ρgh计算液体的压强值。
3.理论讲解通过实验引导,让学生发现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高度、密度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教师讲解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中各个量的意义和单位,并解释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高度、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密度液体在相同高度下的压强是否相等?解释原因。
为什么相同密度的液体,在不同高度下的压强相等?让学生总结与压强相关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
5.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的原理解释以下问题:a.为什么用吸管喝水时,吸管的一端被吸满液体后,就不需要再用嘴巴吸的原因?b.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有两种液体,甲醇和水,同样体积的液体,甲醇的密度大于水,为什么甲醇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6.实践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液体压强的概念解释或设计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如汽车液压系统、饮水机的工作原理等。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2.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物质存在的状态不同,压强表现的特点也不同。
压强的概念包含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
本节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重力作用出发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压强知识综合性较强,它是在学习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
这些知识又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三部分内容组成,重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为了能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较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建议让学生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
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定性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建立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推导出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定量关系。
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理解。
本节的难点是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连通器的内容,体现了液体压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教师通过对我国三峡船闸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重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是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
液体压强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液体压强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液体压强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和单位。
2.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2 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定义和单位。
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1.4 教学步骤1. 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解释其定义和单位。
2. 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1.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液体压强的定义、单位和计算公式。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液体压强。
第二章: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2.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2.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1.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密度、液体深度、重力加速度。
2.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进行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4 教学步骤1. 进行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2. 请学生解释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原因。
第三章:液体压强的测量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掌握使用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的技巧。
3.2 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液体压强计。
2. 使用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的步骤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液体压强计进行测量。
3.4 教学步骤1. 介绍液体压强计的结构和原理。
2. 引导学生进行液体压强的测量实验,讲解操作步骤和技巧。
3.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2. 请学生描述使用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的步骤和技巧。
第四章:液体压强的应用4.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
2.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9.2 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难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一)教学准备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等(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演示实验: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
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二、进行新课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
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
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
(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二)引导类比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那一个个的液滴,被装容器中。
而你是要流动的,旁边在阻碍你的流动。
液体的压强教案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案设计第一章:液体的压强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的压强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液体的压强定义: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在液体内部传递的压力。
2. 液体压强的特征: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3. 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教学活动:1. 引入液体的压强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2. 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特征和计算方法。
3. 进行液体压强计算的练习,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第二章:液体压强的测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2. 液体压强计的使用方法:校准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读取压强值。
教学活动:1. 讲解液体压强的测量方法。
2. 演示液体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3. 让学生分组进行液体压强的测量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第三章:液体压强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领域。
2.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应用领域:液压系统、船舶浮力、液体输送等。
2. 液体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计算容器承受的液体压力、分析液体流动产生的压强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液体压强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 进行液体压强应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巩固知识运用。
第四章: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方法。
2.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实验的操作技巧。
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结果分析。
2. 液体压强实验的操作技巧: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步骤、数据处理。
教学活动:1. 讲解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方法和操作技巧。
《液体的压强》教案让强大的物理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液体的压强》教案让强大的物理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一、什么是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指的是液体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压力。
假设我们有一个被装满水的玻璃杯,这时我们用手轻轻按压杯子的一侧,你肯定能感觉到手指受到了压迫,这个感觉就是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一般使用单位为帕斯卡(pa)或者是标准大气压(atm)。
二、液体的压强是如何计算的?液体的压强计算通常可以使用压强公式来解决。
这个公式可以表示为:P = F / A其中P是液体的压强,F是作用在液体面积上的力,A是这个面积。
这个公式表明,液体的压强与作用力的大小和液体受力面积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作用力越大或者面积越小,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三、什么是液柱式压力计?液柱式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液体压力测量工具。
该压力计由管子和液体组成,通过液体被施加的压力来测量外力的大小。
当液高和液体所在的容器高度固定且面积相等时,测量的压力与露点的深度成正比。
液柱式压力计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和工艺生产等领域。
四、液体压强相关习题解析以下是三道液体压强相关的习题解析,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体压力的计算方法。
1、一个重为100牛的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2平方米。
该物体被放置在一个露点深度为10米的液体中,求液体的压强。
解:根据压强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液体压强为:P = F / A = 100牛 / 2平方米 = 50pa因此,液体的压强为50pa。
2、一根半径为2厘米、高度为10厘米的圆柱体被填满了液体,问有多大的力水管可以稳定支撑这个圆柱体?解:我们需要求出在液体中圆柱体的重力。
根据公式:F = mg其中,m是圆柱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圆柱体的体积为V = πr²h = 3.14 * 2² * 10 = 125.6厘米³假设液体的密度为1克/厘米³,那么该圆柱体的质量为m = ρV = 1 * 125.6 = 125.6克重力即为F = mg = 125.6克 * 9.8米/秒² = 1232.48牛我们需要考虑水管与圆柱体的接触面积,这里我们假设水管与圆柱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为圆柱底部的一半。
液体压强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液体压强专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液体压强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液体压强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检查学生对液体压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和巩固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液体压强相关教材、教辅资料。
2. 液体压强实验器材:如压强计、液体容器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液体压强实验现象和教学课件。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授课时间为45分钟。
九、教学拓展:1. 液体压强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液压系统、水坝设计等。
2. 液体压强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如温度、密度等。
十、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教学调整。
3. 探索更多教学方法,提高液体压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液体的压强》 教案 (公开课专用)2022年苏科版教案 (6)
二、液体的压强一.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知道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导学流程:活动1:1、思考:放在桌子上的杯子为什么会对桌面有压强?根据这一原理,你觉得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2、观察图10-9,思考并答复书本上的问题,可回家做做看。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活动2:你觉得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说出你这样猜测的理由是什么?〔如:身边的什么事例让你有了这样的猜测?〕活动3:观察图10-10,1.压强计的主要结构是哪几局部?2.你认为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力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柱高度有什么关系?3.你认为手指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柱会发生什么变化?4.你觉得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大小,反映了什么?活动4:将压强计固定在液体内某一深度,转动橡皮膜,使其朝向不同方向〔可画出三幅比照简图〕,你觉得液柱是否会有变化?准备课堂上操作实验,并总结结论:活动5:将压强计金属盒逐渐向下放,你觉得液柱是否会有变化?准备课堂上操作实验,并总结结论:活动6: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面下H深处,再放到浓盐水中相同深处,你觉得液柱是否会有变化?准备课堂上操作实验,并总结结论:活动7: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活动8:思考并答复课后“WWW〞习题:1.2.活动9:准备第3题的器材,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观看,并答复:1.现象:2.道理:《10.2液体的压强》达标检测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上都有压强,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 __。
2.如下图,在装水的容器中伸入一手指〔不碰到容器底,且水不溢出〕,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所受水的压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底面积相同的量杯与量筒中装等质量的水,那么底部受到的压强大。
4.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该点到________的竖直高度。
5.比拟图中各点压强的大小:在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那么各点压强p A_____p B_____p C;〔填“>〞“<〞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授课教师:潼侨中学徐嘉莹
一、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教材分析:
《研究液体的压强》选自粤教沪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的第2节。
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四、学习目标:
1、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液体压强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4、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5、会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五、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六、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过程。
七、课型:新课讲授
八、课时安排: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