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2. 建立班级协作精神,增加班级凝聚力。
3. 激发幼儿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规则。
2. 竹竿舞的音乐、编舞和表演。
三、教学过程:1. 游戏热身:本课程热身活动将采用增加幼儿对于竹子的认知的活动。
教师可以往课堂上带几支竹子,然后给孩子们讲解竹子的生长习性,竹子的颜色和高度等。
然后把几根竹子放在地上,并分为4组,让每组幼儿分别拿着一根竹子绕起来跳舞,教师帮助引导幼儿们完成旋转并加快速度。
2. 学习基本动作:教师为每位幼儿分发一支竹子,先让幼儿们把竹子握在手中,感受竹子的质地和重量,然后教师分别示范以下竹竿舞的基本动作:(1)拔竹子:双手握住竹子;抬起竹子,向上拔;手腕甩动,使竹子发出响声。
(2)拍竹子:双手握住竹子,把竹子垂直挂在手腕上;一只手向下挥,拍打竹子;反手以同样的方式拍打另一边竹子。
(3)抛竹子:双手握住竹子,抬起竹子,运用力量,将竹子向前抛掷。
3. 学习舞蹈:教师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一首具有节奏感和动感的竹竿舞音乐,让孩子们和音乐一起挥舞起竹竿来。
以下是竹竿舞的动作和编排:第一部分:孩子们分为两排,左右手交替拍打竹子,步伐轻松。
第二部分:孩子们手持竹竿跳起单脚蹦跳。
第三部分:孩子们向左右两边走开,以良好的配合完成竹竿舞中的抬头,低头以及转圈的动作。
第四部分:孩子们分别在一个固定的区域里摆出不同位置。
第五部分:孩子们分两排站在教师前面,手握双竹,上下插舞,以及动感的竹竿磨擦和拍打等动作,唱出竹竿舞的合唱。
4. 整合表演:为达到幼儿们理解和掌握竹竿舞的整体效果和表演,建议将整个动作和舞蹈编排方案,在课堂上全程进行复习和教练。
四、教学反思:竹竿舞是一项很好的幼儿活动,让幼儿们在熟悉的乐曲中学习到感性的知识。
在竹竿舞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以便更好的引导他们学习和参与。
大班跳竹竿舞教案7篇

大班跳竹竿舞教案7篇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和问题,写教案一定要依据实际的课程大纲和学生实际的接受程度,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跳竹竿舞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跳竹竿舞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掌握敲竹竿的节奏。
2、初步了解跳竹竿舞基本步的跳法,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体育能力。
3、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4、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用具】竹竿(细竹8根、粗竹2根、各长4米)教学重难点】有节奏的跳。
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歌曲《跳起来》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歌曲名叫《跳起来》,是生活在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傣族的一首民歌。
“山欢水笑真热闹,男女老少喜洋洋”,知道为什么这么热闹吗?——原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喜洋洋地跳竹竿舞。
师:现在“竹竿舞”跳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小朋友们想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吗?[媒体播放视频:竹竿舞]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二、竹竿舞教学1、熟悉音乐节奏,掌握进出时机师:傣族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出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接下来,我来播放一段节奏音乐,看看小朋友能用各种动作来表现一下这种节奏吗?[音乐播放](小朋友用手或脚的各种活动表现音乐的节奏)师:首先谁告诉我这是几拍子的节奏?(4拍)师:如果这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竿,大家能跟着节奏用手指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师:那你们能用双脚的开合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师:小朋友想一下,当你准备在开—合—开开—合的竹竿间跳进跳出的时候,你们怎么做呢?(幼儿两人一组,一个用手指模拟竹竿的开合,一个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为便于幼儿学习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让幼儿便练习边喊节奏,如:跳的幼儿喊进—出—进进—出,打杆的幼儿喊开—合—开开—合)(轮换练习)(教师观察及时进行指导)2、练习打竹竿方法,结合竹竿进行跳进跳出练习师:接下来我们可以上竹竿进行练习了。
《竹竿舞》幼儿园大班教案

《竹竿舞》幼儿园大班教案《竹竿舞》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8篇)《竹竿舞》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初步能配合鼓声跟随竹竿跳出步伐。
2、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1、10根5米长的竹竿,小鼓一面,故事《妈勒和怪兽》课件。
2、《跳起来》和《敲起竹竿跳起来》音乐,竹竿舞录像。
3、红、黄、蓝、绿小圆点,壮族男女孩头饰。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幼做律动《跳起来》。
进行热身运动教师:(师生用壮语问候)勒宝好!勒少好!老师好!我们再用壮话跟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我们听音乐,跳起来吧!助教播放《跳起来》音乐。
(过门开合手,第一句歌词幼儿做师公舞的基本动作。
第二句歌词幼儿跑去找一位好朋友撞屁股。
)(这一律动简单、有趣,幼儿发出了开心的笑声,为这节课铺下了壮族的特色和游戏的基调。
)二、讲述《妈勒和怪兽》的故事教师:勒宝、勒少,黄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妈勒和怪兽》的故事,什么是妈勒?壮语里“妈”就是妈妈,“勒”就是孩子。
(助教播放课件。
)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壮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怪兽经常出现。
抢走粮食,伤害人们。
怎么办?妈妈和她的孩子想了很多办法赶走怪兽,他们发现怪兽都很害怕一种脚步声“咚咚,哒哒”,他们还发现敲竹竿也能吓走怪兽。
于是,他们用怪兽害怕的脚步跳过敲打的竹竿战胜了怪兽。
为了庆祝胜利,人们跳起了竹竿舞。
竹竿舞于是流传了下来,丰收了、胜利了、过年了、过节了、高兴了,人们都跳起竹竿舞。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教师边讲述边做动作,加强幼儿对踏跳步的认识。
)三、观看竹竿舞录像,学一学动作,师敲鼓为幼儿打节奏1、教师:竹竿舞是怎样的,你们看过吗?(幼儿:看过。
)黄老师请你们看一段“三月三”歌圩竹竿舞的录像,小朋友要认真看哦,看完了我们还要学一学。
可以吗?(助教播放录像,幼儿观看录像。
) 教师:叔叔阿姨跳得好看吧?我们来学一学怎么样?四、师生扮演妈勒。
配合鼓声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教师:我们来扮演勇敢的妈勒,我是“妈”妈妈,你们是“勒”孩子。
大班体育课教案详案《健康竹竿舞》3篇

大班体育课教案详案《健康竹竿舞》大班体育课教案详案《健康竹竿舞》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并学会基本的舞蹈动作。
2.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力。
3. 学生能够通过竹竿舞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重点:1. 理解竹竿舞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基本的竹竿舞动作。
教学难点:1. 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学生能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1. 竹竿。
2. 音乐设备。
3. 分组小标志。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拉伸、转身、扭腰等。
2. 进行简单的跑步活动,加快心率和血液循环。
二、引入新知(5分钟)1. 展示一段竹竿舞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分享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其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基本动作(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左右。
2. 给每组分发一根竹竿和一个分组小标志。
3.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基本的竹竿舞动作,如提竿、种竿、跳竿等。
四、分组表演(15分钟)1.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练习竹竿舞动作。
2. 每个小组准备一段竹竿舞表演。
3. 学生依次表演,其他组员用掌声鼓励和支持。
五、比赛活动(10分钟)1. 设置比赛项目,如最高跳竿、最长时间保持平衡等。
2. 学生自由组队参与比赛,奖励胜利的队伍。
六、总结和反馈(5分钟)1. 总结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询问学生对本堂课的感受和体验。
3. 引导学生思考竹竿舞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板书设计:健康竹竿舞- 理解竹竿舞的概念和特点- 学会基本的舞蹈动作- 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力- 通过竹竿舞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大班体育课教案详案《健康竹竿舞》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宇航员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3.提高孩子的空间意识和动作技巧。
4.激发孩子对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民族舞竹竿舞教案

幼儿民族舞竹竿舞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竹竿舞的起源和特点,了解民族舞蹈的魅力。
2. 学习基本的竹竿舞动作和技巧,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
1. 竹竿,每个幼儿准备一根适合身高的竹竿。
2. 舞蹈音乐,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适合竹竿舞的音乐。
3.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或活动场地。
三、教学内容。
1. 竹竿舞的起源和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和特点,让他们了解竹竿舞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的传统舞蹈,具有独特的舞蹈魅力。
2. 竹竿舞基本动作和技巧。
(1) 竹竿的基本动作,向前、向后、左转、右转等。
(2) 竹竿舞的基本技巧,握竹竿的姿势、舞蹈的节奏感、舞步的协调性等。
3. 竹竿舞的练习。
(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舞蹈热身活动,准备身体。
(2)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练习,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练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舞蹈组合练习,将基本动作和技巧组合成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进行练习。
4. 竹竿舞的表演。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让幼儿进行竹竿舞的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竹竿舞的动作示范,让幼儿观摩学习。
2. 分组练习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练习。
3. 自主练习法,让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竹竿舞的练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教师观察幼儿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表演评价,对幼儿进行竹竿舞表演的评价,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竹竿舞教学,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舞蹈的魅力,还学会了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蹈表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竹竿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延伸。
在竹竿舞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幼儿观摩其他民族舞蹈表演,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 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竹竿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竹竿舞的基本知识和动作。
2.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激发幼儿的音乐、舞蹈兴趣。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播放竹竿舞音乐的音响设备。
2.竹竿(可用竹竿代替)。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
以普通体操为主,先要做达到身体热身,特别是手腕和手臂的活动。
2. 引入
老师请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听音乐,看老师表演,引入竹竿舞蹈。
3. 指导动作
1.首先通过示范,让幼儿领略到竹竿舞的魅力和特点。
2.单独讲解竹竿舞蹈中常见的动作和手势。
3.小组教学,每个小组由3-5人。
老师运用示范和引导,多次让幼儿练
习。
4. 基本训练和技巧练习
1.记一些基本运动步骤和竹竿舞动作的步骤。
2.安排简单的练习。
3.这一部分教材主要是教育幼儿如何操作竹竿,做练习。
5. 合作训练
在基本的训练和动作运动教学过后,小组团体合作演练,先练习各自的动作,
然后再演练整个竹竿舞团体作品,与其他小组比赛,增加竞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6. 结束
在竹竿舞教学完毕后,宣布胜利队伍,使幼儿获得成功感,最后正式结束。
四、教学总结
针对幼儿身体柔软,运动发育不完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注意:动作简单、整齐、规范,不能让孩子因困难过大而半途而废。
要注意训练,让幼儿有稍有困难较为积极的自我解决,着重强调团队合作,让幼儿在协作中乐趣实现。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竹竿舞(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竹竿舞(三篇)目录: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竹竿舞一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自制保健茶二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购买食品注意事项三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竹竿舞一【设计意图】竹竿舞是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简单易学,幼儿学习竹竿舞,不仅能够开阔幼儿的视野,而且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能够享受美、创造美。
幼儿通过对竹竿舞的学习,促进了幼儿自主创新、合作探究、加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幼儿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此舞蹈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1、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掌握敲竹竿的节奏。
2、初步了解跳竹竿舞基本步的跳法,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体育能力。
3、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教学用具】竹竿(细竹8根、粗竹2根、各长4米)【教学重难点】有节奏的跳。
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歌曲《跳起来》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歌曲名叫《跳起来》,是生活在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傣族的一首民歌。
“山欢水笑真热闹,男女老少喜洋洋”,知道为什么这么热闹吗?——原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喜洋洋地跳竹竿舞。
师:现在“竹竿舞”跳遍大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小朋友们想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吗?[媒体播放视频:竹竿舞]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二、竹竿舞教学1、熟悉音乐节奏,掌握进出时机师:傣族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出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接下来,我来播放一段节奏音乐,看看小朋友能用各种动作来表现一下这种节奏吗?[音乐播放](小朋友用手或脚的各种活动表现音乐的节奏)师:首先谁告诉我这是几拍子的节奏?(4拍)师:如果这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竿,大家能跟着节奏用手指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师:那你们能用双脚的开合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师:小朋友想一下,当你准备在开—合—开开—合的竹竿间跳进跳出的时候,你们怎么做呢?(幼儿两人一组,一个用手指模拟竹竿的开合,一个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舞蹈课程,具体为《竹竿舞》。
教材中介绍了竹竿舞的起源、基本动作和节奏,以及如何配合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竹竿舞的乐趣,培养对民族舞蹈的热爱。
2. 通过学习竹竿舞,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以及团队合作的默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竿、音乐播放设备、舞蹈镜。
2. 学具:舞蹈鞋、毛巾、水。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活动身体各个关节,为舞蹈练习做好准备。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包括脚步和手臂的动作。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节奏练习(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按照节奏进行竹竿舞的练习。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动作与音乐节奏相符。
4. 团队协作练习(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协作的竹竿舞练习。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配合团队完成舞蹈。
5. 展示环节(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竹竿舞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舞蹈名称《竹竿舞》,以及基本动作和节奏的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看《竹竿舞》的视频,了解舞蹈的起源和特点。
2. 答案:学生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和特点,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需要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作掌握情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竹竿舞》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演能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校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竹竿舞》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它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同时也能让幼儿了解和学习到我国的民族文化。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舞蹈活动,依据教材第五章《快乐舞动》中的第二节《竹竿舞》。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理解舞蹈所传达的欢乐氛围,培养幼儿对舞蹈节奏的感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伐,能够跟随音乐跳出完整的舞蹈。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提高他们的舞蹈素养。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舞蹈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竹竿、舞蹈道具。
2. 学具:小竹竿、舞蹈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竹竿舞视频,让幼儿感受舞蹈的欢乐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步伐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步伐,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步伐。
3. 节奏感知训练(10分钟)(1)教师用竹竿敲击出舞蹈节奏,让幼儿模仿。
(2)幼儿分组进行节奏敲击练习,提高节奏感。
4. 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围成圈,进行竹竿舞的团队协作练习。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完成舞蹈动作。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一段舞蹈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舞蹈动作。
(2)幼儿分组进行舞蹈展示,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
2. 舞蹈动作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幼儿园的舞蹈比赛,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同时,鼓励幼儿参加其他类型的舞蹈学习,丰富他们的舞蹈知识。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舞蹈活动,以《竹竿舞》为主题。
教材涉及章节:《幼儿舞蹈启蒙》第四章——民族民间舞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竹竿舞的起源、特点及基本步伐,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竹竿舞的文化背景,增强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
2.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协调。
教学重点:竹竿舞的文化内涵、基本动作和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竿、音响设备、教学视频。
2. 学具:舞蹈服装、头饰、手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竹竿舞的起源,让幼儿了解民族舞蹈的魅力。
2. 基本动作学习:a. 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引导幼儿观察。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基本步伐,加强练习。
c. 针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节奏感培养:a. 教师敲击竹竿,让幼儿感受节奏。
b. 幼儿跟随节奏,进行竹竿舞动作练习。
c. 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完成舞蹈动作。
4. 实践情景引入:a. 分组进行竹竿舞表演,让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
b. 评选最佳表演小组,给予奖励。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的起源及特点。
2.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及步伐。
3. 节奏感培养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及特点,并展示所学基本动作。
2. 答案:竹竿舞起源于我国苗族,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
特点:节奏明快、动作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教学难点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民族舞蹈比赛,提高幼儿的舞蹈技能和舞台表现力。
同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协调。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材第四章《民间舞蹈》,详细内容为《竹竿舞》。
通过学习《竹竿舞》,让幼儿了解和感受我国民间舞蹈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基本动作,感受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
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竿、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舞蹈服装、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引发幼儿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幼儿跟随教师学习。
3. 节奏感训练(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练习竹竿舞动作。
4. 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竹竿舞的团队协作练习。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设置一个丰收的场景,让幼儿在场景中表演竹竿舞。
6.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段竹竿舞,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7.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跟随教师,进行竹竿舞的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幼儿园大班舞蹈《竹竿舞》教学流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并拍摄视频。
2. 答案:基本动作正确,节奏感良好,团队协作默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每个幼儿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幼儿园的舞蹈比赛,提高幼儿的舞蹈水平。
同时,让幼儿了解其他民间舞蹈,丰富幼儿的舞蹈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4.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幼儿园舞蹈表演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舞蹈表演竹竿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舞蹈教材第四章《民间舞蹈》,详细内容为竹竿舞的学习与表演。
竹竿舞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舞蹈风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及民间习俗,培养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热爱。
2.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竿舞的步伐变化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基本步伐的掌握和舞蹈表演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竿、音乐播放设备、镜子、把杆。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及民间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步伐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注意步伐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段竹竿舞的表演视频,分析其中的步伐变化和节奏感,指导学生进行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5. 舞蹈表演(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表演,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 团队协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竹竿舞的团队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及民间习俗2. 基本步伐:单脚跳、双脚跳、踢腿跳3. 节奏感:强弱、快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一段竹竿舞的表演视频,要求动作准确、节奏感强。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学生在家里练习并录制表演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舞蹈比赛和演出,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间舞蹈,拓宽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竹竿舞的步伐变化和节奏感。
2. 例题讲解:分析竹竿舞表演视频中的步伐变化和节奏感。
大班舞蹈教案《竹竿舞》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大班舞蹈教案《竹竿舞》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舞蹈启蒙》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
本章以竹竿舞为载体,教授幼儿舞蹈的基本步伐,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伐,能够独立完成舞蹈组合。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竿舞的步伐节奏和团队协作。
教学重点:基本步伐的掌握和舞蹈组合的熟练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竹竿、音乐播放设备、教学视频。
学具:舞蹈服装、竹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民族服装,展示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吸引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参与,一起体验竹竿舞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步骤讲解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如:跨步、跳跃、踢腿等。
示范舞蹈组合,让幼儿跟随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4. 小组展示(10分钟)每组进行舞蹈展示,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5. 竹竿舞游戏(5分钟)组织竹竿舞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调整节奏,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及组合动作图解。
2. 舞蹈组合的节奏划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内展示幼儿独立完成舞蹈组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幼儿对竹竿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的步伐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校内外舞蹈比赛,提高幼儿的舞蹈水平,培养团队精神。
同时,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到竹竿舞的教学中,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竹竿舞的步伐节奏和团队协作。
大班幼儿竹竿舞的活动方案

大班幼儿竹竿舞的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欢乐竹竿舞,大班嗨翻天”二、活动目标。
1. 身体发展目标。
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活性,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
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身体的控制能力。
2. 认知发展目标。
让幼儿了解竹竿舞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通过学习竹竿舞的节奏和舞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社会性发展目标。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会遵守规则,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活动时间。
[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或者室内活动室(场地要足够宽敞,确保幼儿活动安全)五、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
若干根粗细适中、长短合适(根据幼儿身高调整)的竹竿。
为幼儿准备舒适的运动鞋。
2. 知识准备。
教师提前了解竹竿舞的文化背景、基本舞步和节奏,以便能够准确地传授给幼儿。
给幼儿观看一些竹竿舞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幼儿对竹竿舞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场地布置。
如果在操场,将竹竿按照合适的间距摆放好,确保周围没有障碍物。
如果在室内活动室,要把桌椅等物品移到一边,腾出足够的空间放置竹竿。
六、活动过程。
# (一)导入部分(5分钟)2. 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服装,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天穿的衣服是哪个民族的呀?这个民族有一种特别有趣的舞蹈,叫做竹竿舞,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一玩竹竿舞好不好?”# (二)学习竹竿舞基本舞步(15分钟)1. 教师先给幼儿简单介绍竹竿舞:“小朋友们,竹竿舞呀,是少数民族的哥哥姐姐们在庆祝节日的时候跳的舞蹈。
他们可厉害了,能在两根敲打的竹竿中间跳出特别好看的舞步呢。
”2. 教师示范基本舞步:开合步:两根竹竿平行放置,教师先站在竹竿外面,嘴里喊着“开合,开合”的节奏,同时示范双脚并拢跳进两根竹竿中间(合),再双脚分开跳出竹竿(开)。
示范几次后,让幼儿跟着一起做,嘴里也跟着喊节奏。
单脚跳步:教师示范单脚跳进竹竿中间,再单脚跳出,另一只脚重复同样的动作。
大班跳竹竿舞教案8篇

大班跳竹竿舞教案8篇认真准备教案时,应充分利用资源,以丰富课堂内容,教案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进入教学状态,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跳竹竿舞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跳竹竿舞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探索发现出竹竿的多种玩法。
2、了解跳竹竿这一民间体育游戏的来历,尝试用XX和XXX两种节奏型跳竹竿。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1、幼儿人数三分之二的长竹竿,短竹竿、短棍子若干。
2、律动音乐磁带,音乐磁带《阿佤人民唱新歌》。
3、有关竹竿舞的图片、录像。
活动过程:一、导入:幼儿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长短不一)随乐骑大马入场。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竹竿、棍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竹竿、棍棒的多种玩法:1、利用竹竿、棍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竹竿、棒子可以和我们玩骑大马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幼儿四散游戏)2、交流、总结竹竿、棍棒的新玩法。
幼儿展示自己探索出的新玩法。
(挑担、跳竹竿、多人合作划小船、抬花轿、练武术、铺小路等等)三、看图片、录像了解跳竹竿的来历、方法。
导语:刚才我看到了XX小朋友他们两个人在地上敲竹竿,让其他小朋友来跳,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他们那样就叫跳竹竿。
这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黎族特有的民间舞蹈、游戏活动。
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
现在,跳竹竿这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还成为了他们招待远方客人的一项活动。
大班竹竿舞教案5篇

大班竹竿舞教案5篇教案不仅仅是一份计划,它也是教育者对于教学使命的承诺,教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速度和需求,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竹竿舞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竹竿舞教案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玩竹竿活动的兴趣,斑竹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乐趣。
2、鼓励幼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能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通过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及根据音乐的节奏大胆地尝试跳竹竿,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创造性。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短竹竿每人一根、长竹竿四根;用竹竿做的大花轿一个,红绸若干;音乐《骑大马》、《七月火把节》、《阿瓦人民唱新歌》、《百鸟朝凤》等。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骑大马》做律动进活动室。
(竹竿当马骑)二、幼儿自由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1、鼓励大家去尝试用各种方法玩竹竿2、幼儿分散活动,探索竹竿的各种玩法(提醒幼儿活动中注意安全)。
3、交流玩法。
请玩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
4、集中小结,并与幼儿一起练习。
舞金箍棒、立竹竿、比一比、跳房、跳小河等。
三、学习"跳竹竿":1、介绍引入:其实,在我们祖国的一些地方,比如云南、海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还喜欢玩一种叫"跳竹竿"的传统民间游戏。
猜猜看,他们会怎么玩?2、教师示范:用两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邀请两位教师帮忙以"分分、合合"的节奏打竹竿,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3、三人一组分步练习,先听音乐节奏练习打竹竿,再练习跳竹竿。
四、跳长竹竿1、先请个别幼儿尝试,然后分组,请幼儿排队,并请一个幼儿和老师一起打竹竿,其余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跳。
2、休息时探讨其它不同跳法。
(除了我们刚才学的`这种跳法,想想看还可以怎么跳?还有什么新的跳法?)3、把四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进行表演。
大班幼儿竹竿舞的活动方案

大班幼儿竹竿舞的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欢乐竹竿舞,幼儿乐翻天。
二、活动目的。
让大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感受竹竿舞的乐趣,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还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呢。
就像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大家一起配合才能玩得好。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就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地点就在幼儿园的大操场上。
操场很宽敞,周围还有好多小花小草,像一个小花园。
四、活动准备。
1. 竹竿。
要找一些粗细合适、长短一样的竹竿。
可以让老师去问问附近的老爷爷,老爷爷可能会知道哪里能找到合适的竹竿。
就像我们找做手工的材料一样,要用心去找。
2. 音乐。
3. 小奖品。
准备一些可爱的小贴纸或者小本子。
如果小弟弟小妹妹们跳得好,就可以奖励给他们。
就像我们在学校表现好,老师会给我们小红花一样。
五、活动流程。
1. 开场。
老师先把大班的小朋友们带到操场上,排好队。
然后老师可以简单地讲一讲竹竿舞是怎么来的。
比如说,在一些少数民族那里,大家在节日的时候就会跳竹竿舞来庆祝,可热闹了。
2. 示范。
请几个会跳竹竿舞的大哥哥大姐姐来给小朋友们示范。
大哥哥大姐姐们轻快地在竹竿间跳动,就像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样。
小朋友们肯定会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3. 分组练习。
把小朋友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两根竹竿。
先让小朋友们试着慢慢敲竹竿,感受节奏。
就像我们敲鼓一样,一下一下的。
然后再让他们试着在敲竹竿的空当里跳过去。
如果有小朋友不小心被竹竿碰到了,也不要哭鼻子,就像我们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就好啦。
4. 比赛。
每个小组都练习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进行比赛啦。
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跳得又快又好,还没有被竹竿碰到。
比赛的时候,操场上肯定充满了小朋友们的笑声和加油声。
5. 颁奖。
给跳得好的小组颁发小奖品。
小朋友们拿到奖品的时候,一定会特别开心,脸上笑开了花。
六、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把竹竿收起来放好。
小朋友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把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幼儿园竹竿舞教案

幼儿园竹竿舞教案一、教案目的通过竹竿舞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观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竹竿舞表演的基本要求3.学习一段竹竿舞的编排和表演三、教学准备1.竹竿2.音乐3.舞蹈场地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竹竿舞1.通过图片或简短视频介绍竹竿舞的背景和起源。
2.聊天提问:有谁知道竹竿舞是什么?你们听说过竹竿舞吗?3.引导幼儿对竹竿舞的外形、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二步: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1.给幼儿分发竹竿,让他们亲自感受竹竿的形态和重量。
2.教学跳竹竿舞的基本姿势:站成直立,双脚并拢,双手各握住一个竹竿。
3.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竹竿舞的基本动作:上下摆动、左右摆动、旋转动作等。
第三步:竹竿舞表演的基本要求1.引导幼儿聆听不同节奏的音乐,感受不同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发挥竹竿舞的动作,加入跳跃、转身等个性元素。
3.强调竹竿舞表演的协作性,鼓励幼儿合作,形成整齐划一的动作和队形。
第四步:编排和表演一段竹竿舞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编排一段竹竿舞。
可以自由发挥动作和节奏,也可以参考传统竹竿舞表演的要素。
2.给幼儿充分时间和空间自主排练,指导他们注意整齐划一的动作和队形。
3.各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幼儿可以观摩学习,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在教案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竹竿舞的魅力。
同时,要在保证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个性化的表演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确保竹竿舞的进行安全无忧。
最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课程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练为主旨,重点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合作学习、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愉悦感。
二、教材内容
1、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2、现代舞:街舞
三、教学对象:
水平四(八年级)
四、教材分析
依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特点,选择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本课通过竹竿舞基本动作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编
能力。
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突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目标要求,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种地域性民族运动项目的技能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六、学情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学生应适当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扬本地文化。
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在水平四。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通过多年的体育课训练,身体锻炼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
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科学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
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
极向上的品质。
八、教学设想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
教师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动作,掌握技术,教师只起到组织引导作用。
这些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又使学生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采用循序渐进,整体、个人和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互评与自评,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九、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采用指导法、激励法、合作法、尝试法、体验法、讨论法和互评法。
(二)学法设计:
1、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加强对学生技能动作的指导,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3、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加强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竞争意识。
十、教学流程
本课采用“导入---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展示--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的方法。
在体验、实践、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积极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当中。
十一、教学过程
(一)收心引趣
课堂常规,提出“云南省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同学们了解的少数民族健身和娱乐项目有哪些”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愉悦身心
结合黎、(苗)族舞蹈《竹竿舞》进行拉伸操帮助学生活动身体各关节,预防伤病的发生。
(三)合作学习,掌握技能
1、教师讲解示范竹竿舞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小组进行竹竿舞基本动作的练习和串连。
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
4、游戏:喊数抱团游戏。
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陶冶情操,整理与评价
1、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身心的调整与放松。
2、课堂小结,师生互动,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练情况。
3、收拾器材。
十二、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55--65%,练习强度为中等强度。
十三、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
2、积极思维;
3、协作互助;
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十四、场地器材设计
1、音箱一个
2、篮球场一块
3、竹竿20根
安宁市实验学校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竹竿舞教案
水平四、民族传统体育课
授课班级:八年级10班授课教师:李海涛 2012年12月
《体育与健康》课程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