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证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合集下载

暂住证时代终结

暂住证时代终结

暂住证时代终结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5年第4期全面取消暂住证、实施居住证制度被许多专家视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突破。

本刊记者郭铁2月15日,《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经由中央审议通过。

其中,全面取消暂住证、实施居住证制度被许多专家视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突破。

自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佳音不断。

2 0 1 4 年7 月3 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

同年1 2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

从上世纪50年代《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到80年代《公安部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再到如今居住证制度的全面确立,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正在经历从阻到疏、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从“盲流”到“暂住”1988年6月至1989年10月,流浪艺术家吴文光用镜头记录下另外5名流浪艺术家在北京的生存状态。

后来这部片子被外界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纪录片,名字叫《流浪北京》。

1953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首次提出了“盲流”的概念。

1956年,更大批次的农村人口外流到大城市和工业建设重点区域,国务院于年底再次发出《防止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并于1957年初对该指示作了补充再次下发。

如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已经成为常态,“盲流”一词已经写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实施了30年之久的暂住证制度。

这一制度象征着人口流入地对非户籍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的接纳,但重点往往在于“管理”。

1984年,广东省深圳市率先在我国实行暂住证制度,让初到深圳的外来人口拥有了暂时居住的权利和身份。

随后,暂住证制度被诸多地区纷纷效仿。

为达到健全城市暂住人口管理制度的目标,公安部于1985 年7 月13 日颁布了《公安部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由此开创了暂住证管理的时代。

【最新2018】中国将取消暂住证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word范文 (2页)

【最新2018】中国将取消暂住证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word范文 (2页)

【最新2018】中国将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将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近日,《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

本次改革提出,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据悉,在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方面,这次改革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健全完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和改革边防出入境、交通、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服务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便民利民的政策性措施、制度性安排。

本次改革提出,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定期清理和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

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

建立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方便异地办理户口和身份证。

改革内地往来港澳边检查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向县级公安机关下放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批权限。

健全完善统一规范、灵活务实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

改革驾驶人培训考试,推行驾驶人自主预约考试、异地考试等制度。

深化机动车检验改革,全面实施省内异地验车,逐步推行跨省异地验车。

加快建立跨省异地处理交通违法和缴纳罚款制度。

缩小建设工程消防审批范围。

全面落实报警求助首接责任制、群众办事一次告知制、窗口单位弹性工作制,大力推行“预约服务”、“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等服务模式。

积极搭建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和新媒体移动终端,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上流转,方便群众咨询、办事和查询、监督,等等。

【评论】众所周知,暂住证制度是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城市想出来的人口管理办法,由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在1984年首创,后被不少地区借鉴。

天津居住证管理制度(共15篇)-规章制度

天津居住证管理制度(共15篇)-规章制度

天津居住证管理制度(共15篇)-规章制度篇1:天津居住证管理制度《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拟从今年9月至12月,试行“居住证+积分入户+员额总量”新制度,取消现行暂住证,以居住证制度管理外来常住人口,以积分制遴选外来落户人员,以员额总量控制年度落户人口数量,在我国特大型城市中对外来常住人口入户立足于适度放宽,并使他们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据天津市发改委主任张志强介绍,至底,天津外来常住人口393万,其中就业人口276万,占全市就业人口的34.3%。

天津常住人口高速增长与户籍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存,有必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适度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使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合理,增强城市活力。

按照《天津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外来人口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7日内申报居住登记,拟居住半年以上者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人在津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居所,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投资办企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者,就可申请积分入户。

积分指标包括基本分、导向分、附加分和违法失信的负积分。

积分入户分值将透明公示发布,供查阅核实监督。

天津将有首批外来常住人口积分入户。

张志强说,天津20常住人口1413万,将确定积分入户年度员额总量。

在、20试行期,指标设定为每年2万人,加上投靠亲属人员,预计每年新增入户总量约为6万人,根据《天津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居住证持有人将享受如下的公共服务:随迁子女可在津接受义务教育、申请报考中职学校、报名参加春季高考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积分排名达到入户标准分值并列入入户人员名单者,随迁子女可申请在津参加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免费就业信息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

申请承租公共租赁住房、购买限价商品房、购买所在单位自建的经济适用住房。

参加天津职工的各项社保,并有相关待遇。

本人及子女的'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卫生服务。

据悉,天津将完善居住证积分、积分入户和子女教育等管理细则,建立全市统一的居住证管理信息系统,并研究已有的蓝印户口政策。

暂住证问题分析

暂住证问题分析

终稿1.暂住证的发展史:①作为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流动人口暂住登记制度, 最早出台于1958 年, 当时的政策背景是建国后, 国家政策向工业倾斜, 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农民进城的热潮。

决策层担心城市在食品供应、交通、住房、服务、安全等方面难以承受过大的压力。

在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暂住证制度初见端倪。

②1985 年7 月, 公安部制定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

此后, 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逐步强化了该暂行规定, 以便有效地管理流动人口。

③1995 年6 月2 日, 公安部颁布了《暂住证申领办法》, 该办法规定, 暂住证是公民离开常住人口所在地的市区或者乡镇,在其他地区暂住的证明。

同时规定, 申请劳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时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或暂住证。

将暂住证的申领与公民的劳动权、经营权相挂钩, 以此为根据, 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定, 流动人口不仅要申领暂住证,而且要遵守与暂住证相关的涉及生活居住、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义务。

经过这三部曲,暂住证制度最终成为现在的形式。

2.颁发暂住证行为的性质: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的行为是行政确认而非行政许可,但是在实践中却有了行政许可的效力。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或者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暂住证是对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的客观登记。

但是实践中却更像行政许可。

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确认暂住人口在暂住地身份的单纯的登记确认,在这种登记之上,是有着与之配套的利益划分机制的。

例如某些地方规定未取得暂住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其出租房屋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劳动行政机关不予核发外来人员就业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办理营业执照。

也就是说,取得了暂住证也就意味着取得了该地区的特定的权利,被赋予了特定的义务,与外来其他人口已经被区分开来。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2019中国发展观察专栏刘奇专栏•一百四十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刘奇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三次城市化高潮,第一次是旨在军事防御的春秋战国时代;第二次是旨在繁荣经济的两宋时代;第三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今时代。

今天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已涎生。

强盛的唐帝国虽然发达,但人口十万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多个,城市管理开始按城乡分设基层组织,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各设坊正、村正,尚无明确的 户籍分。

但唐代户籍分编户(良民)和非编户(贱民),贱民附籍 主家,可以像货物一样市场交易。

五代乱局使门阀制度土崩瓦解,宋 代则开始在户籍制度上一律取消良 民贱民之分。

为适应急剧膨胀的城 市化需要,宋代打破自古以来的城 坊制,按需扩张城市空间;取消宵 禁,大开夜市;发展广告业,扩大 商品宣传。

同时放开户籍,取消市 民按户籍分高低贵贱的等级制,并 细化管理,人分城乡,户籍制度开 始正式分为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 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由此正式拉 开序幕,也标志着市民阶层正式形 成。

且当时还把户籍按常产占有分 为主户和客户两种,有常产者称主户,无常产者称客户。

宋代人口即破亿,占世界人口 30%, 10万 人以上的城市达46个,首都人口过 百万,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威尼斯 人口也只有十万,今天史书可见名 字的宋代城镇多达4600多个。

城市 管理上,在十万人以上的城市主干 道都设有时针专人值守报时;为防 止污染空气,超百万人口的首都汴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刘奇文丛六卷》《中国三农危与机》《贫困不是穷人的错》《大国三农清华八讲》《乡村振兴:三农走进新时代》等十余部。

京只准烧煤不准烧柴。

1077年,北宋工商税收入占70%,农业税仅占30%。

发达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制度。

武汉地区居住证制度实施问题的探讨

武汉地区居住证制度实施问题的探讨
到。 对于外地人 口融入城市 , 实际上是对于社会 主
体的一种转型 , 是一种过程 。 是指外来务工人员接 受所在城市生活方式、 社会地位的转变过程。外来 务工人 员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其中包括自身条件 以及外因的影响 .导致 了融八该城市的难度相对 大, 加之政策上相应 的不够完善. 导致外来人 口的 福利待遇享受到一定的限制 . 与本地居民的权利趋 向一定的分离状态。我国之前所颁布 的暂住证 , 意 为暂时居住者, 在时间上做出了限制。另外暂住证 需要证件来表明 自 身的身份 。 即无证者享有的权利 更加缺少。暂住证的实施 , 不利于城乡差异的意识
按照武汉市规定, 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等十项权益和 公共服务, 较之暂住证制度新的进步和发展『 4 ]
( 二) 与城市“ 一卡通” 相融合 , 整合效益大
的增长速度较之往年更为迅速。 但“ 双轨制” 的户籍 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现象也越发严重。由于户 籍与福利捆绑 , 使得外来流动人 口无法享有本地居 民平等的权利。此外 , 2 0 0 4 年实施的暂住证制度只 在名义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流动人口, 并没有实质上使得流动人
( 三) 信息化覆盖度、 安全度高
口的利益与本地居民平等化。由此. 居民的户籍制
度改革成了重要的人 口 管理 问题。


问题的提 出
曾 经的暂住证发挥 了 人口 管理功能, 但“ 乱收费” ‘ 野 蛮执法“ 的现象也不断曝踞。武汉地区的暂住证实
施过程中也不断的显示出其不足之处。
对于外地人 口本地化这个概念 ,我们要了解
应在期满前办理延期或换领手续。 暂住人 口 离开暂
住地时. 应到原登记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3 】 。 这就不 仅在名称上给予了流动人 口的否定, 也在实际操作

居住证制度改革的好处

居住证制度改革的好处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居住证制度改革【背景】2015年3月,《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在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

意见规定,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建立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异地受理制度等。

"暂住证"与"居住证",一词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在居住证的语境下,过去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另类眼神和戒备心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起共享城市发展,共同诗意栖居的梦想和追求。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体现了政府部门从管理到服务的理念革新,承载了流动人口从义务到权利的待遇转变。

[暂住证发展沿革]"暂住"一词本身就蕴涵着生活的不安定性,而暂住证制度就是用来对人口进行管理,不附加任何福利。

1984年率先实行暂住证的背景,就是政府被质疑对外来人口控制不力,社会治安不好。

而2005年前后部分取消"暂住证"的城市重新恢复该制度,也有着外来人口犯罪率反弹的因素。

近年来,等地已经在居住证制度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在受到好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质疑声音。

质疑的焦点,主要是申请门槛和服务容。

比如,将高学历、产权房等作为申请条件,造成对农民工的歧视。

为居住证附加了金融服务、电子政务、电信充值等花哨功能,却并未触及就业培训、子女教育等流动人口最为关心的市民待遇问题。

【深度解析】[权威论述]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要坚持积极稳妥、规有序,充分考虑能力和可能,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要重点推进长期在城市居住、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并关心和帮助灵活就业农民工,使亿万农民工工作有着落、生活有保障、精神有家园。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个字,大进步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个字,大进步

制度等。自此,我国已经实施 30 年的暂住证制度永 久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5 年也将注定是我国推进户籍改革的关键 一年,实现流动人口平等的居民权益必将成为改革 的关键一环。
一字之差,意义大不同 “暂住证”与“居住证”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其 蕴含的意义却完全不一样。“暂住”一词本身就带有 不稳定感,由“暂住”身份而造成的待遇不公甚至歧 视,给流动人口带来了无尽的辛酸和无奈。过去暂 住证的出台除了用于外来人口管理,还有维持社会 治安的因素,导致人们过去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另 眼看待”,怀有戒备心理。而居住证出台的初衷,是 让同为城市建设者和服务者的这些非户籍人口一起 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共同实现追求与梦想。 “这是人口与户籍制度管理理念上的可喜转变, 暂住证是管控性的,而居住证是惠民生、提服务,强 调信息采集的多种功能。”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 授陆杰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改革让 2.53 亿流动人口看到了希望,因为此事关乎民生领 域的方方面面,和流动人口日常工作生活涉及的多 项利益息息相关。而居住证管理制度最首要的内容 就是要界定提供怎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近年来,在国家户籍制度相关政策调整和改革 试点的鼓励下,全国一些省份如浙江、四川、广东、
社会 SOCIETY 民生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个字,大进步
居住证制度的实施让流动人口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寻求中国人口红利的二次 增长点,更是对流动人口所付出的劳动价值最公平、最好的回报。
文 / 本刊记者 张岩
“住在自己家的房子,想去报考驾照还要让我办 暂住证,总觉得心里怪怪的。”张嘉恒七年前从黑龙 江来北京做生意,五年前已经在京购买了住房。“暂 住证没有附带任何福利,我也不知道这个证到底有 什么实际意义。而居住证让我更有归属感,让我真 正成为城市的一分子,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暂住者。”

202X北京居住证制度实施_规章制度

202X北京居住证制度实施_规章制度

202X北京居住证制度实施_规章制度202X北京居住证制度实施发布时间:202X-12-28北京终于确定了暂住证退出舞台的具体时间。

昨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0次会议,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在做《关于北京市202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时披露,今年下半年,北京将出台居住证制度,稳妥推进积分落户政策。

至此,被提出多年的居住证制度终于确定了落地时间表,北京结束暂住证时代也将进入倒计时。

不合时宜的暂住证去年7月,当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就指出,我国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除了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外,还要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随着居住证制度的建立,中国将告别暂住证时代。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暂住证的主要任务是社会治安管理,没有规定持有暂住证者能够享受怎样的权利,又该承担怎样的义务;而居住证更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既划定了申请的政策红线,也规定了持有者的权利,突出了公平性。

政策落地还待服务跟进对于北京而言,居住证制度到底应该怎么落地?去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居住证持有人可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九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享受在居住地办理出入境证件等六方面便利,并可逐步享受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权利。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坦言,早期,在京非本地户籍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中,最缺失的就是教育,但近几年这类服务推行得较好,转移人口子女在京享受义务教育也更容易了,但对于幼儿或高中等延伸教育的普及,北京还有所欠缺;而由于外来人口就业不稳定以及转移接续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外来人口在京享受和本地户籍居民相似的社保待遇仍然难度较大;此外,外来人口住房等资源也存较大缺口,这些都是北京在逐步完善居住证制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居住证制度有哪些亮点

居住证制度有哪些亮点

居住证制度有哪些亮点专家解读居住证制度:有助消除地域歧视解读居住证制度有助消除地域歧视中央党校教授王海光表示,居住证制度与以前的审批制度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将标准社会化了,政府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并向社会公布,人们可以进行监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户籍改革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做减法”,即把原先附着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权益,剥离下来。

另一条是“做加法”,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赋予转移入城的非户籍人员享受公共服务的权益。

如果不赋予权益,居住证和暂住证就没有区别。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居住证持有人并不是真正完全等同户籍人口,但是基本上可以保障其在异地的生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刘宏斌认为,居住证制度是公民自由居住权利的体现,持有居住证的外地人能够和常住居民一样,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这些非常重要的权利。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上的歧视,有助于公民的自由流动。

有利于实现公民人身权利的平等。

“居住证针对的人群,一个是事实性的外地常住人口,就是在城市居住一年以上并且已经融入城市生活的外来人口;另一个是短期打工的外来人口。

”在刘宏斌看来,居住证制度改革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就是要保障这两种人群的权利。

同时他认为,居住证制度改革属于一个过渡性改革,“外地人口毕竟大多数都不是要变成本地人,同时外来人口又需要管理。

”盘点多地废除暂住证实行居住证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废除暂住证,推行居住证制度,废除暂住证实行居住证渐成趋势。

今年11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运行了17年的暂住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合肥市将推行居住证制度,取代原有的暂住证管理,外来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就医等多方面将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

早在2011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就正式施行了《成都市居住证管理规定》,全面推行居住证,同步取消传统的暂住证制度。

去年,天津市也发布了《天津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试行非天津户籍常住人口居住证管理办法,取消实施多年的暂住证制度。

居住证制度

居住证制度

居住证制度导读:规章制度居住证制度【篇一:北京工作居住证制度】北京市为进一步优化首都人才发展环境,加快首都人才战略的实施,吸引并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北京市人事局颁布的关于实施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条例。

关于实施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优化首都人才发展环境,加速首都人才战略的实施,吸引并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保证,现就实施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提出以下意见:一、实行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的原则是总量控制,市民待遇,柔性流动,依法管理。

二、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单位,应优先在本市行政辖区内吸纳所需各类人才。

对于本市紧缺的人才,可申请办理《工作居住证》。

三、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及产业规划要求的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其聘用的人员在本市有固定住所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工作居住证》: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资格、资质的人才;对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及特殊领域、特殊行业的紧缺急需人才。

四、持《工作居住证》在以下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其子女在京入托、入中小学就读,免收借读管理费;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购买商品房、批准上市的已购公房和存量房;按有关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可在本市办理因私出国商务手续;可申请办理驾驶证或临时驾驶证以及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可在本市创办企业,可以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申请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项目资助;可列入本市人才培养计划,并可参加本市有关人才、专家奖励项目的评选;可参加本市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执业资格考试、执业资格注册登记;可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可按有关规定在本市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

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

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

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社会变迁作者:邢文来源:《记者观察》2010年第01期作为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重要身份证件,“暂住证”被赋予的“管理”功能仍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买车买房还是子女上学,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环节,暂住证依然是一道重要的“门槛”。

2009年12月2日,北京市综治办副主任苗林透露,北京市正在进行暂住证改为居住证的调研,力争2010年进行立法,在全市推广使用带有电子芯片的居住证。

这意味着,在北京存在近24年之久的暂住证即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告别暂住证,推广居住证,一字之改,是否有质的变化?进城先办“暂住证”介绍信、暂住证、就业证……“对我们来说,这些本本就是‘护身符’。

”全国第一个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孙恒告诉记者。

这个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的一个旧厂房内,距离市区40公里。

没有金光灿灿的饰品,没有色彩斑斓的霓虹,这里所有的物品都是工友们无偿捐赠的。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暂住证”出现在多数大中型城市,成为了大多数城市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管理的主要手段,一直沿用到今天。

伴随而来的是1982年颁布实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1985年11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暂住人口户口管理的规定》,要求凡从本市行政区域以外来京暂住人员,均应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

其中16周岁以上(含16岁)暂住期拟超过3个月的,必须申领《暂住证》。

这项规定于198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直到现在,外来人口在京购房、买车,在北京人才中心建立社会档案,报名考试,应邀、因公赴台或办理商务赴港澳台通行证时,也需要出示暂住证。

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农民流动到城市打工。

头10年主要是到乡镇企业打工,但是规模不大。

1988年前后人数开始猛增。

到1992年之后,农民流动到沿海和大城市打工成为一股巨大洪流,他们也成为当时暂住证的主要使用者。

“一张暂住证,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作为一个外来打工者和农民的双重身份。

暂住证争议30年

暂住证争议30年

暂住证争议30年作者:杨箬洵刘洋来源:《北方人》2015年第05期2月15日,公安部发布消息,《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

意见中明确,我国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从建国后的1954年宪法确认公民的迁徙自由,到对所谓“盲流”的控制,至1982年宪法公民迁徙自由已从宪法中消失,市场经济勃兴,人口自由流动已成历史潮流,逆潮流的暂住证为何能存在30年?暂住证的终结,是否意味着公共服务均等化时代的到来?“盲流”的诞生暂住证,它的出现是同我国的户籍制度相关联的。

户籍制度成型于我国的建国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各项经济计划的实施要求户籍制度必须严格管理。

而户籍制度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准确的人口资料和其他要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口管理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公安部户籍处前处长张庆五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制定这种户籍模式无疑对迅速恢复战后经济、稳定城市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户籍制度形成的初期,宪法和与户籍制度的有关法规中并没有限制公民流动和迁徙自由的内容。

在1954年颁布的宪法当中,第九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但在现实中,一些政府机关发布的政策文件,却开始出现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与迁徙的迹象。

而这个时期,限制人口流动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农民。

“盲流”一词,也出现在那个时候。

盲流,即人口的盲目流动。

1952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发出了关于“盲流”的预警信号:近来有不少地区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应劝阻农民盲目向城市流动。

1953年4月17日,政务院下达了“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首次以政府的名义阻止农民进城,要求对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实行计划管理。

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经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审议通过,以“共和国主席令”颁布施行。

浙江将取消暂住证制度

浙江将取消暂住证制度
维普资讯
所谓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 , 是指在我国市政公 用事业领域 ,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 局面, 形成多元竞争格局 , 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向 市场监管方面转变的过程。其 目的在于政府部门 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_ 前提下 , 的 通过引进市场
的“ 深水区” 迈进。这其中, 就包括市政公用事业的
市场化改革。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 ,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已 实施 1 年, 12 万余人获得教师资格。教育部 0 有 06
将完善和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目 , 前 我国教师
21 0 0年 将 实 现 社 区 首 诊 制
匕 日报》 0 6年 9月 8日报道 , 2 1 京 20 到 00
议修改并通过了《 浙江省暂住人 口管理条例》虽然 , 放宽了限制, 使得农 民工在求职或者搞经营活动等
情况下可以不需要出示暂住证 , 但仍继续保留和执 行。这次正式提出取消暂住证制度, 转而实行居住
行污染防治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上 海 中 小 学 教 材 尝 试
“ 代传” 代
院和社区看病报销的 比例档次。能在社区看的病, 如果到大医院去看 , 报销的比例就要低一点 , 到社 区看则报销比例高一点。此外 , 为了吸引居民到社 励大医院的医生到社 区卫生指导与服务。按照国 务院指导意见的要求 , 2 1 年 , 到 00 我国要建立比较 完善的社 区卫生服务体系。
用事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和生产效率。 要求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 , 必须在以下几个方 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首先, 必须打破行政性垄断 , 以形成竞争性的
市场结构。其次 , 必须确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
具体来讲 ,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区看病 , 中央财政也将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培训, 鼓

北京暂住证变为居住证意味着什么

北京暂住证变为居住证意味着什么

北京暂住证变为居住证意味着什么2016北京暂住证变为居住证意味着什么8月11日,北京市召开户籍改革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介绍了《北京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相关情况。

办法要求,自10月1日起,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且符合在京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非京籍居民,可申请领取居住证。

这意味着“暂住证”将升级为“居住证”。

而持有“居住证”将作为北京积分落户的必要条件。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暂住证”到“居住证”的转变,意味着北京对非京籍常住人口将从“管理”转为多方位服务。

据了解,在北京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之前,关于政策的制定已酝酿了一年多。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中对居住证持证人在城市享有的权利、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做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要求,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即可申领居住证。

同时,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持北京居住证能享有何种权益问题,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持有北京居住证的外地人可以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还可享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便利。

居住证制度顺应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新常态,保障了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合法权利,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实施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刘疆律师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目前,全国已有多座城市探索推行居住证制度。

“从"暂住证"走向"居住证",无疑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这意味着实行了30年的以城市外来人口为治安重点的暂住证制度,很快将告别历史舞台。

”刘疆说道。

“首先,居住证制度在全国范围的推行,是促进创业创新的一个有力抓手,也将进一步助力新型城市化的深层推进和实现。

暂住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暂住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但北京市明确表示,暂住证在北京不会被取消。北京市公安局负责人介绍说,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暂住证将逐渐成为
流动人口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凭证,所以暂住证在北京不会取消,只会相应地增加其服务功能,比如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在京
买车、申请工作岗位、加入社会保障体系等都需要以暂住证作为身份证明。
对基层民警而言,查暂住证是最头疼的工作之一。2004年3月《城市收容遣送管理办法》取消后,警方对无暂住证的人已没 有任何强制措施。“查看暂住证工作难度太大,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被对方投诉。”民警小李对记者说。
在上海,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由暂住证向居住证转轨的试点。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不久前表示:多证并一证是上海户
籍管理改革的方向,居住证在设计时就已经涵盖了包括暂住证在内的多种证件的功能。目前来讲,暂住证还将和居住证并行一
段时间。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并轨。在上海,居住证比暂住证显然更受人们的欢迎。 在深圳,由暂住证逐步向居住证转型也已经被确定为改革的方向。“深圳市政府已经成立了居住证管理领导小组。将在第三
究员说。服务功能扩容成为趋势 2005年3月,经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实行了10年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宣告“寿终正寝”。 对于《管理条例》的正式废止,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引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部随民工潮的涌入应
运而生的管理条例,在当时有效地确保了北京市民的平稳生活,起到了加强流动人员管理、维护首都社会秩序等作用。而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及“乱收费”的清理整顿,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已经不适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
卫生防疫、证照办理、科技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等方面基本同等的待遇。在浙江,居住证将很快成为主流。
另据了解,河南、湖北、海南、重庆、山东等省份,也在着手进行外来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变革。 “暂住证是否需要取消,这个问题各地的意见还不统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代涌研究员指出,“但暂住证改革正在加快进 行。”改革要体现便民方向 “暂住证应该取消,现在都用第二代身份证了,用身份证管理外来人口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办暂住证,给我们增加了麻 烦。”来自河北的马小姐在北京的一家公司上班,她认为政府再要求办理暂住证是不必要的。 “暂住证还是需要的,只是要简化手续。”来自湖北的王先生在北京创业,自己当了公司的老板,“对于雇用外地员工,我还是 优先考虑有暂住证的。如果没有,我会帮他跑,就是手续太麻烦了。” “暂住证没必要一年一办,能不能和身份证一样,10年办一次。”来自东北的李女士在北京已经务工多年,还买了房子,但没 有北京户口,依旧得年年去办理暂住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