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综合实验
高中化学综合实验分析教案
高中化学综合实验分析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分析方法;
3. 进一步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1. 实验仪器:量筒、分液漏斗、试管、加热器等;
2. 实验药品:氯化铁溶液、硫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待其完全溶解;
2. 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3. 若产生沉淀,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观察沉淀的颜色变化;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5. 结合反应方程式,分析出样品中所含物质。
四、实验分析:
1. 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
2. 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3.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加深对化学分析的理解。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还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的实践操作,我们更加明白了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分析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实验_第四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n=40; >> p=1-nchoosek(365,n)*factorial(n)/365^n 运行结果: p= 0.8912
2.某接待站在某一周曾接待过 12 次来访,已知所有这 12 次接待 都是在周二和周四进行的, 问是否可以推断接待时间是有规定的? >> p=2^12/7^12 %接待时间没有规定时, 访问都发生在周二和周四 的概率 运行结果: p= 2.9593e-007 此概率很小,由实际推断原理知接待时间是有规定的。
概率概念的要旨是在 17 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与 费马的讨论中才比较明确。他们在往来的信函中讨论" 合理分配赌注问题", 在概率问题早期的研究中, 逐步建 立了事件、概率和随机变量等重要概念以及它们的基本 性质。后来由于许多社会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如:人 口统计、保险理论、天文观测、误差理论、产品检验和 质量控制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 均促进了概率论的发展。
实验一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计算
【实验目的】 1.掌握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计算方法 2.会用 Matlab 计算排列数和组合数 【实验要求】 1.掌握 Matlab 计算阶乘的命令 factorial 和双阶乘的命令 prod 2.掌握 Matlab 计算组合数的命令 nchoosek 和求所有组合的命令 combntns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设计题目:课程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设计要求及实现的功能 (1)2.1 设计要求 (1)2.2 设计实现的功能 (1)第三章、整体设计 (2)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 (2)4.1硬件详细设计. (2)4.1.1主控制系统 (2)4.1.2时钟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 (4)4.1.3 DS1302模块设计 (5)4.1.4 DS18B20模块设计 (6)4.1.5 按键电路 (8)4.1.6 LCD显示电路 (8)4.2 软件详细设计 (9)4.2.1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9)4.2.2 DS1302的时间处理 (9)4.2.3 环境温度采集 (12)4.2.4 系统软件按键检测流程图 (12)第五章、系统仿真及程序编写及调试 (13)5.1 仿真软件介绍 (13)5.2系统硬件PROTEUS仿真原理图 (13)5.3 系统硬件仿真运行情况图 (14)第六章、课程设计总结 (14)第七章、仪器仪表清单 (15)第八章、参考文献 (16)第九章、附录 (16)显示温度的万年历第一章、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时间的流逝,至从观太阳、摆钟到现在电子钟,人类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纪录。
如今万年历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广泛的使用,它不仅是记录日期和时间的工具,而且也成为了一种装饰品。
现在的万年历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外观精美。
放在家里既可以计时也可作为风景壁画,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消费者的喜爱。
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具有涓细电流充电能的低功耗实时时钟电路DS1302。
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进行计时,而且DS1302的使用寿命长,误差小。
对于数字电子万年历采用直观的数字显示,可以同时显示年、月、日、周日、时、分、秒和温度等信息,还具有时间校准等功能。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单片机STC89C52,辅助以必要的外围电路,用C语言编写程序,并进行模块化设计而成的电子万年历系统。
综合实验报告概论
综合实验报告概论引言综合实验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进行综合实验,学生们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篇实验报告旨在对实验进行全面的描述和总结,从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实验目的本次综合实验的目的是深入理解一些特定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一些特定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知识,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通过原理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次实验的背景和目的,为实验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具体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我们选择了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的操作。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备和材料,并说明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呈现实验数据的原始结果,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图表绘制等工作。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对数据进行解释和讨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结论结论部分主要对本次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进行回顾和概括。
通过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和评价,我们可以得到对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提出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实验的进行展望和改进。
第四章1-内外扩散影响的排除
• 确定外扩散影响是否存在,也可如下图所
示的那样,在反应器中先后放置质量不同
(如 W1及W2)的催化剂,保持同一实验 温度及同一原料组成。对质量为Wl的催化 剂,改变空速 (F/W,即进料流速F与催化 剂质量W之比)或停留时间(W/F),测定 转化率,得到一条转化率随停留时间变化
的曲线。然后再作出另一质量为W2的催化 剂的转化率随停留时间变化的曲线。
改变催化剂颗粒度进行实验,是检验内 扩散效应的排除内 扩散影响的实验。在W/F恒定的条件下, 改变所用催化剂的粒度,测其反应的转 化率,然后作出催化剂粒度(dp)对转 化率x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所示。
催化剂粒度转化率的关系
催化剂粒度减小, 反应的转化率增 加,说明存在着 内扩散影响。当 粒度小于
动力学控制或内扩散控制。
• 由上图可以得到完全排除外扩散影响的 流体质量流率的大小。这是一个很重要 的数据,在以后研究内扩散及本征反应 动力学的时候,必须使流体的质量流率 在大于G1操作条件下进行。
• 在实际生产中,如能在高于G1的质量流 率下进行操作,就消除了外扩散的影响, 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强度。
右图曲线表明,当流
体的质量流率超过某
一 数 值 G1 时 , 再 增 加质量流率反应的转
化率仍保持不变;
流体质量流率与转化率关系
而在质量流率小于G1的情况下,增大质量 流率,转化率是增大的。这说明在质量流率
小于G1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受外扩散影响, 甚至为外扩散控制,当质量流率超过G1,外 扩散对反应速率已无影响。此时反应为化学
4.2 外扩散和内扩散影响的排除
• 从前面内容可知,多相催化动力学的内容 主要包括本征动力学方程及表面催化反应 机理、内扩散及外扩散对催化剂催化性能 的影响。实验测定的反应速率和关联的动 力学方程是表面反应、内扩散、外扩散等 因素的综合结果。
电路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电路实验的创新 与实践
电路实验中的创新教 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 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 未来的挑战。实验教 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 用各类实验设备和资 料,提高实验效果和 学习成效。电路实验 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会
电路实验的社会意义
社会应用
医疗器械 通讯设备 节能产品 智能家居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影 响因素
电阻值大小 支路数量影响总电阻
并联电路的实验案例分析
01 并联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变化
电流对灯泡发光的影响
02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调节
调节电阻改变电路特性
03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总电阻与支路电阻的关系
● 04
第四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 综合实验
串联并联电路混 合搭建实验
03 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接线错误、设备故障等
电路实验安全注 意事项
在进行电路实验时, 必须牢记安全第一。 了解电路实验中的安 全知识,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电击。在发生 意外情况时,要掌握 相应的急救措施和应 急处理方法,以确保 实验过程安全有效。
电路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
数据记录的方法和 技巧
准确记录电流、电压数据 注意实验环境的影响 使用合适的记录表格
动手能力
对电路实验的展望和期许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能够独立设计并实施基础 电路实验 提出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加强实验报告撰写
能够清晰准确地记录实验 过程和结果 提高实验报告的逻辑性和 严谨性
拓展电路实验应用领 域
探索更多电子电路领域的 实验 深入了解电路在现实中的 应用
参与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电子工程相关的 科研项目 将实验能力运用到实践中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
七、有害气体
实验动物室内可存在氨、硫化氢、甲基硫 醇等特殊气味有害气体,它们是由动物粪尿 发酵分解产生的。其中,氨的浓度最高,因 而常以其浓度作为判断有害气体污染程度的 指标之一。 我国标准规定:设施中的氨浓度应低于 14mg/m3 (20ppm)。
八、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的微生物洁净度是实验动物环境最为重要 的监测指标之一。通常,微生物不能游离于空气 中存活,而是附着于粉尘成为气溶胶。 国家标准规定,设施的空气落下菌数:普通环 境的落下菌数少于或等于30个/皿时,屏障系统 少于或等于3个/皿时,隔离系统应该无检出。
六、空气洁净度(粉尘) 空气洁净度(粉尘)
空气洁净度是指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含量。粉尘是 指空气中浮游的固体微粒。 粉尘对实验动物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有极大影响。 亚屏障系统以上级别设施中的空气,必须进行有效过 滤。目前常用三级过滤法, 空气洁净度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和粒径大小为指 标,并以达到多少级来表示。我们国家标准:清洁级 屏障系统(即亚屏障系统)的空气洁净度要求达到 100000级,SPF级屏障系统(即屏障系统)达到10000级, 隔离系统达到100级。
第一节 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
动物性状的表现决定于多种因素,主要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结果。动物的基因型受发育环境 (胚胎期和哺乳期)影响而决定其表现型,此表现型又 受动物的邻近环境(包括培育环境和实验场所环境)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演出型。
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因素(包括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联系而产生影响的。可分为: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 2.物理因素:粉尘、光照、噪音。 3.化学因素:空气(氧、二氧化碳)、臭气(氨、硫化氢)。 4.营养因素:饲料、水、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5.栖居因素:笼具、垫料。 6.生物因素:微生物、寄生虫、遗传因素。 环境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多因素的 联合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理解实验电子教案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要求1.2 实验器材与设备熟悉实验中所使用的器材与设备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实验设备1.3 实验安全与环保掌握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中环保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第二章:基础实验技能2.1 测量与误差学习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理解误差的概念和分类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第三章:力学实验3.1 简单单摆实验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学习如何测量单摆的周期和摆长3.2 弹簧振子实验掌握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学习如何测量振子的周期和频率3.3 碰撞实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学习如何测量碰撞前后的速度和动量第四章:热学实验4.1 热膨胀实验了解热膨胀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热膨胀系数4.2 热传导实验掌握热传导的定律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热传导率4.3 蒸汽湿度实验理解蒸汽湿度的概念学习如何测量蒸汽的湿度和温度第五章:光学实验5.1 光的干涉实验了解光的干涉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干涉条纹间距5.2 光的衍射实验掌握光的衍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衍射角度5.3 光的折射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的折射率和折射角度第六章:电磁学实验6.1 库仑定律实验了解库仑定律及其应用学习如何利用库仑扭秤测量静电力常数6.2 直流电路实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学习如何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并分析电路6.3 电磁感应实验理解电磁感应定律学习如何测量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第七章:振动与波实验7.1 机械波传播实验了解机械波的传播特性学习如何测量波的速度和波长7.2 声速测量实验掌握声波的基本特性学习如何测量声速和声波的传播距离7.3 光的色散实验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学习如何利用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8.1 光电效应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原理学习如何测量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8.2 原子光谱实验掌握原子光谱的特性学习如何利用光谱仪观察原子光谱8.3 磁共振实验理解磁共振现象学习如何测量磁共振的频率和磁场强度第九章:实验设计与创新9.1 实验设计方法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优化9.2 实验创新与研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出新的实验想法9.3 实验答辩与评价学习如何进行实验答辩理解实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第十章:综合实验与实践10.1 综合实验项目完成一项综合性的物理实验项目学习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10.3 实验反思与提升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学习如何提升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实验器材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补充说明: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遗传学》教学日历
实验四果蝇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综合实验)
4
9
11.17.
第七章染色体变异(续)
3
10
11.24.
第八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3
实验五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4
11
12.1.
第九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
12
12.8.
第十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3
实验六植物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综合实验)
4
13
12.15.
第十一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2015~2016学年秋冬学期《遗传学》教学日历
周
次
日
期
讲课
其他教学环节
执行
情况
教学大纲章节名称
课内时数
课外时数
实验、上机、实习、习题及
其它教学实践环节
课内时数
课外时数
1
9.15.
第一章绪论
3
2
9.22.数分裂的观察及永久片制作
4
3
9.29.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3
4
10.13.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续)
第四章连锁遗传规律和性连锁
3
实验二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的方法(综合实验)
4
5
10.20.
第四章连锁遗传规律和性连锁(续)
第五章数量性状遗传
3
6
10.27.
第五章数量性状遗传(续)
3
实验三果蝇的形态鉴别和伴性遗传(综合实验)
4
7
11.3.
第六章基因突变
3
8
11.10.
第七章染色体变异
3
14
12.22.
第十二章细胞质遗传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并能够观察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烧杯、玻璃棒、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纯净水。
实验方法:
1.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逐一加入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每次加入0.5g,并记录每次加入后的试管中的溶液状态。
2. 使用玻璃棒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和水,观察反应过程。
实验步骤:
1. 取一个试管,添加0.5g硫酸镁。
2. 加入适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观察硫酸镁是否完全溶解,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加入硫酸钠和硫酸钾,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
1. 硫酸钠和硫酸镁能够完全溶解在水中,而硫酸钠的溶解度较低。
2. 通过观察三种实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学生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硫酸镁和硫酸钠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而硫酸钾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
2. 及时清理实验台面,避免混合试剂。
3.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废液桶。
扩展实验:可以在溶解度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不同固体的溶解度实验,并让他们总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制备氧气和氢气实验,掌握氧气和氢气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剂瓶、酸性钠氯酸、锌粉、煤气生成装置、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检查试验台面整洁,摆放好试管、试管夹和
试管架。
2. 制备氢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底部稍微倾斜放置于试管架上,
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3. 收集氢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氢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氢气。
4. 制备氧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5. 收集氧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氧气。
6. 实验结束:观察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清理实验台面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操作要谨慎,避免酸性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
2. 注意锌粉和酸性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氢气,要注意收集氢气。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台面,将废弃物品分类处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氢气和氧气的制备方法,掌握了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加深了对化学反应和气体性质的认识。
第四章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范本模板】
电力系统实验指导书第四章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2. 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3. 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原理与说明所谓简单电力系统,一般是指发电机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与无限大容量母线联接而且不计各元件的电阻和导纳的输电系统.对于简单系统,如发电机至系统d 轴和q 轴总电抗分别为X d∑和X q ∑,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δδ2sin 2sin 2∑∑∑∑∑⋅-⨯+=q d q d d q Eq X X X X U X U E P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E q随运行情况而变化.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E 'q (或E ')恒定。
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δδ2sin 2sin 2∑∑∑∑∑⋅'-'⨯+''='q dq dd qEq X X X X U X U E P或 δ'''='∑sin dq EX U E P这时功率极限为∑'='d EmX UE P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或中继电力系统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等手段实现.三、实验项目和方法(一)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1.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改变x)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Ux、发电机电势保持Eq保持不变,即并网前Ux=E q),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功率极限值和达到功率极限时的功角值。
浙教版科学9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和平衡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9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一、食物与营养1.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进行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
20天时A组食物中加入牛奶,B组食物中除去牛奶。
如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
试分析作答:(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实验,是因为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所示:实验1克花生仁燃烧放1克核桃仁燃烧放次数出的能量(单位:千焦)出的能量(单位:千焦)1 2 39.589.859.7612.3913.8613.86(1)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________,有利于实验操作。
(2)在对表中数据处理时,应取________值,以减少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加可靠。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1克花生仁和1克核桃仁相比,________含能量更多。
(4)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千焦。
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请你帮忙分析他们测得数据偏低的原因: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
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______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
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
(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可为这套装置增设一个防止热量散失的部件,请在如图所示装置上画出该部件的示意图。
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跨学科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跨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平面镜成像单元第四章光现象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
平面镜成像是光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揭示了像和物的关系,是做光路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光反射规律后的一节实验探究课,研究的现象也非常贴近生活。
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启发下,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本节教学设计时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
本节课首先通过揭秘魔术“水火相容”引入镜子可以成像。
然后通过体验照镜子的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然后通过观看演示实验,认识并会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和巩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
课题及融合科目说明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可以把数学几何图形轴对称的特点,渗透在平面镜成像的作图中。
利用数学几何轴对称图形的作图方法做出平面镜成像图,初中物理学习中涉及的几何知识很多,尤其是在光学中。
学习光学时往往需要借助相关几何知识来解决物理光路问题。
此时对学生的学科交互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需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有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透过数学与物理的密切联系,潜移默化地感受物理与数学跨学科的融合。
2022新课标要求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通过“学生照镜子”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经历设计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出平面镜成对称的虚像;在实验中能与同伴交流合作,能对实验提出改进方案。
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他们也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电子综合实验频率计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211楼308数字频率计用VHDL语言设计实现基于FPGA的数字频率计学号姓名[2014/04/07-2014/04/30]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频率的实现方法。
该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软件开发平台ISE上完成。
该设计的频率计能准确的测量频率在10Hz到10MHz之间的信号。
使用ModelSim仿真软件对VHDL程序做了仿真,并完成了综合布局布线,最终下载到芯片上取得良好测试效果。
关键词:FPGA,VHDL,ISE,频率计I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基于FPGA的VHDL设计流程 (2)2.1概述 (2)2.2VHDL语言介绍 (2)2.2.1 VHDL的特点 (3)2.3FPGA开发介绍 (4)第三章数字频率计的软件开发环境 (5)3.1开发环境 (5)3.2M ODEL S IM介绍 (5)3.3ISE介绍 (6)第四章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7)4.1任务要求 (7)4.2测量原理 (7)4.2.1 频率或时间的原始基准 (8)4.2.2 电子计数器测频方法 (9)4.3设计方案与系统需求 (10)4.4各模块的功能及实现 (12)4.4.1 分频器 (12)4.4.2 闸门选择器 (13)4.4.3 测频控制器 (14)4.4.4 计数器 (15)4.4.5 锁存器 (16)4.4.6 扫描显示控制系统 (17)4.4.6 7段译码显示控制系统 (18)4.5分配引脚和下载实现 (19)4.6误差分析 (19)4.6.1 ±1误差 (20)4.6.2 标准频率误差 (21)4.6.3 结论 (21)第五章实验结论及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Ⅱ附录 (26)附录1.分频器程序 (26)附录2.闸门选择器程序 (28)附录3.测频控制器程序 (29)附录4.计数器程序 (30)附录5.锁存器程序 (31)附录5.扫描显示控制程序 (33)附录5.译码系统程序 (34)Ⅲ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在电子技术领域内,频率是一个最基本的参数,频率与其它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综合实验实施方案
综合实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等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
二、实验内容。
1. 实验主题,XXX综合实验。
2. 实验时间,XX年XX月XX日。
3. 实验地点,实验室。
4. 实验材料,XXX材料。
5. 实验设备,XXX设备。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
a. 检查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实验进行顺利。
b. 制定实验计划,明确实验流程和时间安排。
2. 实验操作。
a. 进行实验前的操作准备,包括仪器的校准和样品的处理。
b.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数据采集。
a. 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4. 实验报告。
a.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分析、结论等内容。
b. 实验报告要求准确、清晰、规范,体现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3. 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实验指导老师反映,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五、实验评价。
本实验将根据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过程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奖励。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综合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获得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的提高,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实验成果。
本实验将产生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为综合实验实施方案,希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取得优异的成绩。
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报告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时间:第一章基础实验2.1 熟悉开发环境2.1.1 实验目的安装 IAR 开发环境。
CC2530 工程文件创建及配置。
源代码创建,编译及下载。
2.1.2 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TI 公司的烧写软件。
2.1.3 实验结果1、熟悉IAR编程及其烧写程序的环境及其流程。
2、熟悉了操作台及其CC2530开发板2.2 LED 实验2.2.1 实验目的通过 I/O 控制小灯闪烁的过程。
在 ZX2530A 型 CC2530 节点板上运行自己的程序。
2.2.2 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
2.2.5实验结果1、烧写程序成功2、LED闪烁情况与源程序相同3、修改程序延时函数模块之后,LED闪烁时间改变2.2.6 实验心得1、有时候会出现烧不了程序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在烧写之时reset一下仿真板。
2、极端情况,甚至要必须重启电脑后才能成功烧写程序。
2.5 串口实验2.5.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将会学习如果使用串口实现与 PC 机的通讯。
(实验中需要PC 机与开发板之间使用RS232 交叉串口连接线)。
能正确配置 CC2530 的串口。
2.5.2 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ZX2530A 型底板及 CC2530 节点板一块,USB 接口仿真器,PC 机,交叉串口线一根。
软件:PC 机操作系统 Win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调试助手。
2.5.4 实验结果1、程序成功烧入板子2、但连接串口助手之后上位机无法显示数据。
3、即使发送端通过串口助手发数据也没有反应。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应用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清洁剂、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解释化学实验结果,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实验技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安全有效的实验。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意识到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科学实验的规范操作习惯。
3. 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培养探究精神、团队合作和学术诚信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应用化学示范课,旨在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的学生,课程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验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科学态度,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1. 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基本性质、分类及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 教材章节: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第二章“化学反应与方程式”2. 应用化学实例:清洁剂、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六章“生活中的化学”、第七章“化学与健康”3. 化学实验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及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化学实验基础”、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学基础知识学习,重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综合实验实验九踏跳动力学参数测量(陆阿明)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跳远、跳高两项运动技术踏跳动作的动力学参数测量,进一步掌握体育运动中动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并运用测量结果对踏跳动作技术进行初步的分析。
二、实验原理人体在完成整体运动时,通过人体各环节的肌肉用力给外界物体以力的作用,外界物体则以反作用力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整体位移。
由于环节肌肉用力是变化的,因而其反作用力也是变化的。
通过三维测力系统,可测量跳远和跳高踏跳时的地面反作用力。
详细测量原理见第三章的“三维测量平台”。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三维力测试系统(包括测力平台(需要埋入地下)、放大器、记录输出设备),实验室需要留有足够的助跑和缓冲空间,落地缓冲用海绵包或沙坑。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测试者简要讲解力测试系统的组成,启动预热并调整力测试系统,确定采样频率、采样时间等参数。
2.被试者测量3-7步助跑距离(根据实验室大小确定),作好标记,练习几次以保证较为自然完成动作时踏跳脚能在测力平台中央位置踏跳。
3.正式测试,被试者分别完成3-7步的助跑跳远踏跳和助跑跳高踏跳动作(背越式)。
4.采样结束后存盘,打印两次踏跳的F z-t曲线,并记录以下的动力学特征参数。
(1)比较两种踏跳技术的动力学参数的大小,并结合运动技术的目标说明其力学意义。
(2)计算两种踏跳离地瞬间用力反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说明其数值的力学意义。
实验十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测量(赵焕彬、王海涛)一、实验目的掌握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静态姿势(直立不动姿势) 是指人在站立时尽量保持不动,事实上人在静止站立时始终绕自己的平衡点不停地晃动,它是自我意识无法控制的,称生理性姿势动摇。
人体平衡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系统的输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研究人体平衡功能的稳定及其控制对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以及老年医学均有重要的意义。
三、实验器材人体平衡能力测试系统、秒表、方木条(长30厘米、高宽各3厘米)。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 单足支撑站立(鹤立)测验本测验适用于10岁以上至大学年龄的男、女学生。
受试者由双足直立姿势开始,单足提踵前脚掌站立,另一腿屈膝上提,使其脚掌贴于支撑腿的膝内侧,两臂姿势不限,计单足独立的持续时间,支撑腿的前脚移动即停表。
取三次测验中的最佳成绩,参考下表的评定标准予以评定。
亦可令受试者将非支撑腿伸直前伸,使脚掌离地面约10厘米,两手插腰,睁眼或闭眼维持平衡。
支撑脚可全脚掌着地,亦可提踵,闭眼或提踵可加大动作难度,(二) 踩木测验方法分为两种,即足长轴与方木条长轴垂直交叉呈十字的十字踩木测验,与足长轴与方木条长轴平行的纵向踩水测验。
左右两足各测3次,计单足站在方木条上维持身体平衡的时间。
累计两种测验各6次的时间,即为测验成绩。
可按下表的标准评定。
单足支撑站立评定标准纵向踩木测验评定标准(三)平衡台测试1. 开机,预热。
2. 将受试者基本情况输入到计算机中。
3. 进行采样参数的设置。
4. 传感器清零。
5. 按系统提示进行平衡测试。
6. 数据存盘。
7. 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不同项目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差异。
实验十一步态的动力学测量(王小虹)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了解正常速度走的动力学特点,2.掌握三维测力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正常速度走的动作中力随着时间大小和方向都是变化的,三维测力系统把力分解为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Y,Z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力分别测定,还可以测定对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力矩,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力随着时间的变化特点。
测力系统的力传感器分为电阻应变片式的和压电晶体式的两种。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三维测力系统(包括三维测力平台,计算机系统和软件),打印纸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启动软件,设置测试参数,2.用正常速度走,左脚和右脚各踏上测力平台面上一次,分别记录和保存数据。
3.分析数据和曲线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X,Y,Z方向力-时间曲线各有何特点,2.曲线上的波峰和波谷各代表步态的哪个动作阶段,3.前后方向上的冲量图有何特点,4.力矩-时间曲线有何特点,5.比较左右脚力-时间曲线、冲量图及力矩-时间曲线的异同。
实验十二步态的运动学测定(王小虹)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了解正常速度走的运动学学特点,2.掌握平面影像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按照运动生物力学影像测量的要求拍摄走的动作,并解析录像资料获取走的动作中各步态阶段的人体运动学参数,分析这些运动学参数了解走的主要运动学特征。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摄像机,三角架,标杆,比例尺,影像解析系统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从侧面拍摄走的动作(1)确定拍摄范围(2个复步),在拍摄范围两端设立标杆,(2)确定拍摄距离(是拍摄范围的5.5倍以上,摄像机高度为垂直拍摄范围中部,在此位置放置三角架,固定摄像机,(3)调整摄像机,调整焦距以使得成像大小位置合适,设定电子快门不大于1/500秒,调整完成固定不动,(4)拍摄走动作,拍摄两个复步,2.拍摄比例尺。
(在与拍摄动作完全相同的条件下)3.解析录像资料,从中获取反映步态运动学特征的参数(1)进入分析软件,(2)剪辑录像资料,选定要分析的片段,(3)按照一定的模型,点关节点,(4)输入比例尺,(5)显示、打印反映步态运动学参数数据、和曲线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前蹬、垂直支撑、后蹬等各动作阶段的速度特征,2.上述各动作阶段的髋关节、膝关节角度随着时间变化的特点,3.上述各动作阶段的人体重心变化特点。
实验十三走的足底压力分布测定(王小虹)一、实验目的1.了解走的足底压力变化及分布特点,2.掌握使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定足底压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是一种测定足底压力、压强、压力中心及运动中压力分布随着时间变化特征的测试系统,由于采用了在鞋垫或压力平板中密布力传感器的方式,并采用了较高的采样速度,该系统可以精确测定在运动中足的压力分布特征。
数据通常采用存储卡存储方式保存或有线传输或无线发射方式然后接收保存方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计算机系统及测试、分析软件,打印纸等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测试走的足底压力(1)按要求安装好压力传感器鞋垫,连好接线,仪器,(2)测定足底压力2.取得数据、曲线、图表以及图像等(1)打开相关软件,(2)读取测试数据,(3)显示、打印压力-时间曲线,压强-时间曲线,压力实时分布图(分为若干阶段),(4)分析上述资料。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压力-时间曲线有何特点,左右脚有何异同?2.压力峰值,波形变化特点,左右脚有何异同?3.压强-时间曲线有何特点,左右脚有何异同?4.步态各动作阶段压力分布特点5.压力中心变化有何特点,左右脚有何异同?实验十四等速肌力测量(赵焕彬、王海涛)一、实验目的掌握等速肌肉力量的测试与评价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肌肉的收缩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和神经系统的控制,表现为静力性(等长)收缩和动力性(包括等张和等速)收缩形式。
动力性收缩又分等张收缩、等速收缩和张力、速度皆变的收缩三种式。
等张和等速收缩又各分为向心(主动)和离心(被动)两收缩形式。
等速(等动)收缩肌力测试是在给定转动速度和选定运动范围的条件下,测定被测环节在所测范围内各个角度下的力矩(力矩曲线)。
等速测试法不同于等长、等张测试的肌肉力量测试、评定方法。
与等长、等张测试相比,等速测试的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爆发式运动的现象,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在的力量。
三、实验器材等速肌力测试系统。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测试方法(1)开机,根据具体测试情况进行调机并安装相应组件。
(2)将预定好的实验参数设置输入到计算机中。
(3)登记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并对受试者进行编号。
(4)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某些环节的长度和围度、准备活动前后的心率等指标。
(5)带领受试者做全身性准备活动以提高其心肺功能,具体活动内容可根据测试自行设计,例如慢跑、扩胸、踢腿、摆臂、体前后屈等。
(6)引导受试者做专项准备活动以提高其适应能力,活动内容的设计应符合测试要求。
例如测踝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时,要做使踝关节屈伸肌群充分活动的各种动作。
(7)准备活动完毕后,对受试者固定,同时进行必要的讲解。
在每次正式测试前,要求测试对象进行两、三次热身练习,以掌握动作要领。
(8)通常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测试:等速向心收缩测试、等速离心收缩测试、等长收缩测试、等张收缩测试。
(9)测试速度的选择请参考下表(CYBEX 6000型测力仪测试速度建议)(10)测试完立即将数据存盘,并检查有无丢失数据。
发现遗漏,立即补充。
然后再给受试者解开固定肢体的绑带。
(11)打印测试报告。
2. 测试注意事项(1)控制好准备活动和讲解测试内容、方法的时间,把握好实验各个步骤的衔接。
(2)测试过程中严格监督受试者的身体姿态和关节运动轴线与测力仪连杆运动轴线的重合。
(3)尽量准确的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肢体的围度和长度、安静时心率等,最好测3次取平均值。
(4)在实验讲解中,着重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要求受试者一定要尽力完成每一个动作,并在每一个动作的进行中不断给予精神鼓励,使受试者始终尽最大力量完成动作;同时在每一个动作将要开始时给予提醒及手势。
(5)在实验中,考虑到受试者对专业术语不甚了解,尤其是关键词“屈、伸、离心、向心”等。
所以我们采用口头语对其进行讲解,并同时给予动作示范,使受试者能迅速掌握动作要领。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试叙等速肌力随速度增加的变化规律,不同关节等速肌力的特点。
实验十五肌肉工作时序的肌电测量(陆阿明)实验目的通过对人体完成体育运动动作时部分环节周围肌肉活动先后,了解不同的运动动作骨骼肌参与运动的次序。
实验原理人体骨骼肌收缩是运动单位活动的结果,运动单位的电活动可以通过表面电极得到记录,它代表了一块肌肉很多不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活动的总和。
通过贴在不同肌肉上的电极,可以同时记录不同肌肉开始收缩和结束收缩(放电和不放电)的时刻,从而了解参与运动动作的肌肉活动时序。
实验仪器和材料八导(或以上)表面肌电测试仪及其分析系统,表面电极、导电膏、酒精棉球。
实验方法与步骤1.启动表面肌电仪,测试者简要讲解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及其构成,调整测试系统。
2.给被试者下肢相关肌肉上贴电极(先用酒精棉球清洗,涂抹导电膏,按照解剖学结构在相应肌肉的肌腹处贴上电极),如图1所示。
连接到表面肌电仪。
3.要求被试者分别完成浅蹲站立和深蹲站立两个动作,分别记录完成两次动作的肌电图,根据肌电图分别确定不同肌肉开始和结束活动的时刻,在同一时间坐标纸上标记各块肌肉的活动时相,如图2所示。
图1 电极贴放位置(股直肌(RF)、股内侧肌(VM)、胫骨前肌(TA)、腓肠肌内侧头(GAS))股直肌(RF)股内侧肌(VM)胫骨前肌(TA)图2 四块肌肉的活动时序图实验结果讨论(1)比较两个动作四块肌肉的活动时序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