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白话报纸对“下层社会”的启蒙
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第二章
第二章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一、英文商业报纸率先发展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
1841至1860,香港先后出版了英文报刊17种。
影响较较大的有《中国之友》(1842年3月17日,《中国之友》创刊,小马礼逊等担任主笔,以敢言着称,同情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香港纪录报》(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后改名,反对香港政府)《德臣报》(香满仓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香港电讯报》等。
《德臣报》:又名《德臣西报》、《中国邮报》,创刊于1845年,初为周刊,1862年改为日报,1974年停刊,是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政治上,该报持亲政府的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的出版机构。
1876年,《德臣报》和《香港晚邮报与船期录》合并,改为日报,用《德臣报》的名义出版。
《孖刺报》:创刊于1857年,为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
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
1941年停刊。
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一译《香港公报》,HongkongGazette)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创办人为约翰¤马礼逊。
半月刊,主要用来颁布英国政府的命令。
二、香港中文报刊的产生《遐迩贯珍》(ChineseSerial)(ChineseSerial)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
仍沿用线装书的装祯形式,发行到广夏福宁上等地。
刊有中英对照目录。
内容不同于鸦片战争前中文期刊的地方在于重点放在时事新闻方面,其次是文化知识介绍,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
总体上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但报道中国内部消息不必顾忌清政府干涉,能较客观、公正。
清末阅报社团述论
清末阅报社团述论高俊【摘要】阅报社团在清末新政时期的兴起,是近代以来社会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产物.戊戌之后白话报刊的崛起促进了以底层社会民众为对象的社会教育活动,在官方和民间人士的共同提倡之下,阅报社团在各地得以广泛组建,其所从事的阅报、讲报活动在清末最后数年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增进民众智识与开通社会风气方面起到了一定成效.阅报社团所采用的种种社会动员策略,也为之后的历次民众运动所借鉴,至今依然是行之有效的舆论宣传模式.【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8页(P156-163)【关键词】白话报刊;阅报社团;清末新政【作者】高俊【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2002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7.5一、白话报的崛起与阅报社团的涌现阅报社团的出现是近代以来社会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产物。
清末新政时期,由于政府和各界人士对社会教育的重视和提倡,阅报社团得以较大规模推广,从京畿要地、通商巨埠到边陲小城,在短短的数年间,阅报、讲报活动在各地普遍开展,成为清末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阅报社团及其从事的社会启蒙活动,缘起于戊戌之际从民间自发而起的办报热潮。
甲午战后,康梁等维新派人士援引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行之有效的“文明开化”经验,积极鼓吹开启民智,所谓“当今之患,在吾民智不开”,“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等,都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言论。
而就如何启迪普通民众的智识,梁启超认为除了大力兴学之外,广开报馆是最有效的途径,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梁氏称“上下不通”和“内外不通”是中国社会的“废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而报纸正是针砭时弊的良方,“其有助于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① 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载《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00页。
在维新派人士的积极鼓吹之下,各种报刊在民间蓬勃而起,出现“报馆之盛为四千年来未有之事”的现象。
文学史视野下的清末南方白话报刊小说
2 1年 5月 01
井 冈 山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版 ) J un l f ig a g h nU i ri S c l ce c s o ra o n g n s a n esy( o i i e ) J v t aS n
V0I .32 N0. 3
行 本 出版 ) 均属小 说类 。 ,
小 说作 家 的积 极探 索 精 神 , 使得 此 期 的部 分 短 篇
小 说体 现 出某 种 先锋 意 味 , 小说 创 作 观念 和 小 在 说 体 式等 方 面 , 五 四 时期 的短 篇 小 说创 作 具 有 对
启 迪 意义 , 该引起 文 学史家 的注意 。 应
倡 导 的 小说 界革 命 形 成 了呼 应 之 势 。 以 白话 道人 、胡 适 、 黑心 等 为 代表 的 白话报 刊 小说 作 家 的积 极探 索精 神 ,
使 得 此 期 的部 分 短 篇 小说 体 现 出某 种 先 锋 意 味 ,在 小说 创 作 观 念 、 小说 体 式乃 至主 题模 式 等 方 面 ,对 五 四之
清 末 白话 报 刊 按 地 域 大 体 可 分 为 以上 海 为
中心 的 南 方 地 区和 以 京 津 为 中 心 的 北 方 地 区 。
年 l 2月 , 启 超 就 在 《 议 报 》 1册 发 表 了可 梁 清 第 视为“ 小说 界革 命 ” 先声 的名 文《 印政 治小 说 之 译
文 体 将其 演 绎 出来 , 《 律宾 民党起 义 记》 《 如 菲 、 檀
《 国官音 白话 报》 刊 载 的 《 中 泰西 新 史 揽要 》 署 ,
“ 梁溪 愿学 子演 ” 。而最早 意识 到小 说在 中下层 社 会 启 蒙 运动 中大有用 武 之 地 , 大 量采 用 这一 文 并 体的, 则是 《 杭州 白话 报》 。 10 年 6月 , 杭 州 白话 报 》 笔 宣 樊子 ( 91 《 主 林
晚清白话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晚清白话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引言在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中,晚清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时期。
晚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与西方现代文化交融的阶段,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这一时期,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白话文学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本文将探讨晚清白话文学的兴起与发展的背景、原因以及成就。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晚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崩溃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清朝政府的腐败、对外侵略和内部冲突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大量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饥荒和社会不公也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社会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封建制度,并寻求变革的道路。
与此同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逐渐影响到中国。
白话文的地位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言文是主要的文学形式。
文言文是一种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被广泛用于官方文书、经典著作和文学创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动和知识的普及,人们开始质疑文言文的实用性和通俗性,渴望有一种更加贴近百姓的文学形式。
于是,白话文作为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逐渐兴起并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
晚清时期正是这种转变的开始。
兴起白话小说的出现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迁,白话小说开始兴起。
白话小说以白话为表达方式,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叙事风格广受欢迎。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红楼梦》、《封神演义》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人们的追求。
白话小说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文言文的束缚,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接触到文学,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新闻媒体的兴起与白话小说同时兴起的还有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以白话为表达方式,通过报道当前社会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引导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种形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发展白话文学的多样性发展在晚清时期,白话文学经历了一个多样性的发展过程。
除了白话小说和新闻媒体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白话文学作品出现了。
晚清报刊小说研究
晚清报刊小说研究晚清报刊小说研究引言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报刊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晚清时期的报刊小说虽然在文学形式、内容和风格上与古代小说有所不同,但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晚清报刊小说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文学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一、晚清报刊小说的产生背景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社会发展和变革迅速而剧烈。
在此背景下,报刊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大量的报刊小说。
这些报刊小说以其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晚清社会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二、晚清报刊小说的特点与风格1. 文学形式的创新晚清报刊小说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文学形式,如连载小说、短篇小说等。
这些形式的出现使得小说在晚清社会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阅读。
2. 内容的多样性晚清报刊小说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爱情、家庭、友情到社会问题、政治风云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同时,这些小说还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出了晚清社会的方方面面。
3. 语言的通俗化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晚清报刊小说采用了通俗化的语言文字,使得读者们能够更加轻松地阅读和理解其中的内容。
三、晚清报刊小说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晚清报刊小说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社会风气的反映,更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1. 反映社会问题晚清报刊小说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反映,使读者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小说关注社会现实,诸如贫富差距、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等等,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这些问题展现给读者。
2. 批判社会弊端晚清报刊小说还用批判的眼光揭示社会弊端,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其中一些小说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与社会结构和政治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小说传递出对弊端的不满和批判力。
3. 推动社会改革晚清报刊小说中很多作品描述了社会的黑暗与空虚,同时也展示了改变现状的希望和力量。
晚清白话文运动“二元性”语言观再认识
晚清白话文运动“二元性”语言观再认识∙分类:大学学报∙作者:王平∙字数:2850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摘要:在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们仅仅是“启蒙工具”的角度去看待并使用白话,试图将白话与文言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调和,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深刻的语言困境。
这一语言困境缘自于他们所秉持的“内俗外雅一体用分离”的“二元性”语言观。
“二元性”语言观不仅昭示着清末民初转型期新知识者文化心理结构的尴尬状态,同时亦寓示出由晚清至五四白话语言变革的关节点之所在。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二元性”语言观;雅俗建构;语言认同意识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4-0086-04一晚清至五四这一段历史进程,其实也可被描述为书面语言的一段变迁史。
在其间,文言、白话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形成了复杂交错的关系。
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高雅”的文言文不可避免地由中心趋向于边缘,千百年来被视作“低俗”的白话文则取而代之,由边缘进入了社会文化的中心,成为了社会通用的书面语,一种新型的具有现代意味的文学语言也藉此而产生。
诚然,语言的变革并非两种话语模式之间的简单转移、置换,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演变过程。
分别兴起于晚清、五四的两场白话文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具备了某种标志性的意义。
从表面看来,相继展开的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之间似乎具有一种天然承传关系。
但饶有意味的是,在文学史上晚清白话文运动的作用和价值却一直遭到质疑和否定,而被诟病的焦点即为其所标举的“白话、文言并行不悖”的“二元性”语言观。
胡适早在1922年就曾作出这样的断言: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们只是出于对下层民众进行启蒙的需要才力倡白话,其内心深处所认同的仍是文言,他们的“最大缺点是把社会分作两部分”,“一边是应该用白话的…他们‟,一边是应该做古文古诗的…我们”‟,只有到了五四时期,这种局面才得以完全改观,白话文终于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形式。
晚清时事年画——动荡时期独特的新闻传播媒介
年画是百姓喜爱的艺术,普及面甚为广泛。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技法,为民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传统的年画题材,主要以吉祥喜庆为主,装饰房屋,增添节日气氛,寄托美好愿望。
清代中期的年画市场十分繁盛,然而,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动荡不安的社会状态使年画的发展逐渐缓慢。
为了求生存,晚清时期年画商不得不想办法聘请画家绘制新样,与时事广泛结合起来,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时事年画,有宣传反帝战争事件的,有宣传维新思想的,有记录新鲜事物的,甚至还有反讽时政、抨击时弊的内容。
画家用自己的年画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宣传时事新闻,捕捉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使年画成为晚清时期一个独特的新闻传播媒介。
不仅为当时的百姓带去希望和鼓舞,也为后世留下专属于那个时代的宝贵图像资料。
一、时事年画的形成与原因(一)民间报纸的影响与清代末期新闻事业的变革清代的新闻传播沿袭着以往古代报刊的形式,并逐渐走向现代化。
在清代前中期,统治者对于人们的思想严密控制,对于新闻传播密切监督,报纸以报道官方信息为主。
《邸报》是当时最主要的报纸,是提塘所办的官报,由北京发出,传送到各省。
其读者,是各省的文武官员,如将军、督抚、提镇等,以及低一级的官吏、士大夫等,而一般的百姓,是不被允许看到《邸报》的,有的地方还明令禁止,倘若违反,还会予以重罚,理由是怕“讹传以惑众听”。
在《邸报》之外,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京报》,但是同样的,所报道的内容也是以官府提供的信息为主。
还有一种报道地方消息的民间报纸《辕门抄》,这种报纸除了抄写督抚衙门发布的信息之外,还会有出版商自己自采自编的新闻,这种自采自编形式标志着新闻事业向近代的转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事年画的形成。
另外,在雍正年间出现了一种单张新闻纸,将某个新闻印在一张纸上,有时还会有插图,报道一些灾荒、地震、非法暴动事件等,是以个人名义刊印新闻事件来营利的行为,属于自采、自编、自售,它突破了古代报纸官文传抄的旧模式,同样孕育了时事年画的产生。
从讲报活动看清末下层民众的“口语”启蒙
图 书 馆 理 论 与 实 践
L 8RA RY i THEORY AN D PRACTI CE
●苏全有 ,徐 冬 (南 范 学社 发 学 , 南 新 40) 河师大 会展院河 乡 50 37
从 讲 报 活 动 看
的 口语 ” 启蒙 清 末 下 层 民众 “
[ 键 词] 清末 ;讲报 活动 ;下 层 民 众 ; 关 “ 口语 ”启 蒙 [ 摘 要 ] 清 末 ,随 着 智识 阶层 的 文 化
年要 对 上 年 补充 的纸 质 文献 进 行 效 益 分 析 ,对 整 个 馆 藏进 行 结构 分 析 ,以此做 出合 理 的采 购计 划 。 ()针 对 图 书 利用 率 偏 低 的 情 况 ,应 该 在 新 书 宣 2 传 和读 者 教 育方 面 多 做一 些 改 进 。例 如 ,每 月 进 行 一 次新 书 宣 传 ,打 印 新 书书 目张 贴 到宣 传 栏 或 发 送 到 师 生 手 中 ;对 专 业 图 书 的 借 阅 量 进 行 不 定 期 的 随 机 抽 查 ,对 借 阅量 大 的 学 生可 以给 予 小 奖 励 ,以此 激 励 广 大读 者 多读 书 。
( )保 证 A、c、E、J 3 、K、N、R、U、V、X、z
特别 是 I 图书 人 藏 比例 。 类
( )控 制 S 、G、H、K、O、Q、S 5 、F 、Z类 图 书 入 藏 比例及 经 费投 入 。
[ 考 文献 ] 参
[] 路 继 纯 . 高校 图 书馆 信 息 资 源建 设 最 佳 结 构调 整 1
[ 稿 日期 ] 2 1一O —0 收 O0 6 1
[ 责任 编 辑 ]陈 永 平
21- 1 {8 01第 期 3
图 书馆 理 论 与 实 践
下层的启蒙,脊梁的重塑——读李孝悌的《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1901—1911》
个 主 要 题 旨 。 为 了救 亡 , 民 和 人 民 的 文 化 被 重 新 估 量 , 使 得 人 而 此后 中 国政 治 、 想 、 化 、 会史 的 发 展 呈 现 不 同 的风 貌 。 思 文 社 ” 其 次 , 书 的 优 点 。我 们 以往 的 历 史 都 是 大 人 物 的历 史 , 往 本 以 的 历 史 著 作 也 大 都 是 对 大 人 物 的 述 评 , 迅 曾 激 愤 地 说 二 十 四史 鲁 不过 是 帝 王 将 相 的家 谱 , 对 传 统 的 批 判 真 是 一 针 见 血 。 而 人 民 其
下 层 的 启蒙 , 梁 的重 塑 脊
读 李 孝 悌 的 《 末 下 层 社 会 的 启蒙 运 动 :9 1 11》 清 lO— 9 1
宋 仕 宏
( 川 大 学历 史 文 化 学 院 6 0 6 ) 四 1 0 4
相 关 研 究 状 况 回顾 改 革 至 今 3 的 历 程 , 们 发 现 对 近 代 下 层 社 会 启 蒙 的 0年 我 研 究 著 作 并 不 多 见 , 会 史 也 是 在 最 近 不 长 的 时 期 才 被 历 史 学 家 社
的城 市 生 活 》 《 恋 红 尘 : 国 的 城 市 、 望 和 生 活 》 《 末 下 层 社 、恋 中 欲 、清 会 的启 蒙运 动 :9 1 11》 。 19 10— 91等 92年 出版 的《 术 下 层 社 会 的 启 清 蒙 运 动 : 9 1 1 1》 台 湾 学 术 丛 书 中 的一 册 , 讨 知 识 分 子 与 下 1 — 9 l是 0 探 层 民众 和 文 化 的 瓦 动 , 上层 理 念 向 下层 传 递 的 媒 介 形 式 和 策 略 , 以 及 当代 民粹 主义 的起 源 等 。该 书 以 大 量 翔 实 的 资 料及 朴 实 而 生 动 的文 笔 就 清 末 的下 层 社 会 启 蒙 运 动 这 一 问题 作 了 深 入 细 致 的 探 讨 和 研 究 。本 书 内容 全 面 , 构 合 理 , 理 清 晰 , 辑 严 密 , 论 性 强 结 条 逻 理 有 较 大 的学 术 价 值 。尤 其 是 书 中 引 用 报 刊 资 料 的 丰 富 性 以 及 作 者 对 众 多 资 料 的梳 理 能 力 都 是 常 人 所 难 以 及 的 。该 书 既 呵供 从 事
从《春阿氏》看清末北京的民众舆论
从《春阿氏》看清末北京的民众舆论○赵璐珊摘要:春阿氏谋杀亲夫一案是发生于清末北京城内的一桩疑案。
当时正值清末新政,报界以揭露司法黑暗为切入点,对该案进行了追踪报道,读者对此案进行积极的参与质疑。
在此案的审理全程中,媒体与受众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的厉害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民众舆论。
关键词:春阿氏案冷佛京话日报司法制度民众舆论“春阿氏案”,是清朝末年北京城内发生的一桩时事公案。
“春阿氏一案,为近十年最大疑狱。
京人知其事者,或以为贞,或以为淫,或视为不良,或代为不平,聚讼纷纭,莫明其真相也久矣”。
时人说,“其事之因因果果,虚虚实实,既足已使人惊愕不已,而其情之哀哀艳艳,沉沉痛痛,尤足以使人悲悼,为之惋惜,终日不能去怀。
盖此中情节离离奇奇,远出寻常人意料之外”。
此案影响并不局限于北京一地,而是遍及全国,甚至远至海外,成为当时中国民众和海外传媒的一大关注热点。
清亡之前,坊间就开始有《实事小说春阿氏》的钞本流传,并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等成为清末冤狱小说的代表作,传统戏曲中也出现了相应的剧目并且久演不衰。
春英死得蹊跷,真相未明,成为轰动一时的“疑案”;春阿氏被拘受讯,时人皆曰此乃“冤案”;时值清末新政,该案被上谕列为“积案”典型点名批评;大理院终以“事无佐证”为由,将之拟为“存案”而结;小说戏剧的流布,又将之演绎为《冤怨缘》之类的“奇案”。
根据该案件改编成的小说《春阿氏》十八回。
小说正文前有写于民国二年(1913年)十二月的《马序》、冷佛《自序》、天僧的《题词》、市隐的《弁言》和编者的《钞本序言》。
这五篇文字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该小说的纪实性与真实性。
而在整理目前已找到的资料后得知,小说的促成者与写作者均为当时的报人和小说家。
《春阿氏》的作者冷佛与促成者为活跃于清末民初的小说家和报人。
冷佛,名王咏湘,《公益报》、《爱国白话报》编辑。
根据市隐提供的材料著《春阿氏》载于《爱国白话报》。
试论清末十年的社会教育运动
试论清末十年的社会教育运动牛力(南京大学南京210093)一清末十年是中国社会发生迅速转变的十年。
这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在思想与社会层面,也发生着急剧的转型。
甲午、庚子之后,空前的民族危机与沉重的羞耻激起了有识之士的自觉与反省。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指引下,他们的思索在世纪之交汇集成一股影响广远的国民教育思潮。
首先,通过对世界局势的重新分析,他们认为国家间的竞争的实质是国民的竞争。
西方之所以强盛,在于它们以一种挟裹着全体国民的民族主义向别国扩张。
要抵御这种外部民族帝国主义的侵犯,圣君贤相无能为力,而要依托于全体国民。
因而他们将目光从社会上层转移到社会下层。
民众作为国家的主体,被视为一国元气所在。
其次,在关注大多数国民的同时,这种思索还从关注社会的物质性存在转移到国民主体的素质之上。
国家的强盛并不依赖于简单模仿西方的军事装备、商业行为甚至制度运作,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民素质的高下。
/国,大器也;人,质点也。
集腐脆的质点以为器,则立坏;集腐脆之人以为国,则必倾。
居今日而欲自强,必自人心风俗始。
0¹国民的主体素质不仅决定着社会的健全、经济的发展、还决定着国家的强盛。
/入其国而智民多者,靡学不新,靡业不奋,靡利不兴;,,入其国而智民少,靡学不腐,靡业不颓,靡利不淫0。
º因而,从挽救民族危亡出发,对社会下层的关注和对民众主体素质的强调在20世纪初年结合成一种代表性的社会思潮。
而面对义和团运动中暴露出来的民众的愚昧与无知,主张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国民的素质,涤新国民的品德。
/故民质而优,则其国必昌,,,民质而劣,则其国必亡,居今日而谋保国倡种之策,非注重新民,改良社会,涤荡其昏弊之习性,养成其完备之资格,恐无以苏已死之国魂,而争存于世界。
0»在这种背景下,新式学堂开始大量涌现。
但是由于经费与人才的限制,学堂数量有限。
且学堂以造就人才为目的,无法兼顾对民众普及知识。
有鉴于此,有识之士只有寻求变通之法,一时纷言社会教育,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
知识阶层对下层社会的启蒙——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
052《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以文化社会史的方法,系统论述清末十年知识分子对下层社会的启蒙过程。
著作主要从为什么对下层社会启蒙、启蒙的方式是什么、启蒙的效果怎样等方面展开论述。
近代中国,开民智为挽救民危的题中要义。
知识阶层重视对下层社会的启蒙,有利于促进下层改变民危状况的参与感。
[关 键 词] 清末十年;下层社会;启蒙运动知识阶层对下层社会的启蒙——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国 洋于近代中国社会启蒙方面,学界研究成果卷帙浩繁,学者的研究也各有时间上的侧重点。
清末十年是近代中国在社会发展中起伏重大的十年,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庚子事变、《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东南互保、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
纵观其研究内容,对晚清十年下层社会的启蒙研究甚少。
晚清十年下层社会的启蒙是近代中国在社会启蒙过程中的一段历史。
清末十年的社会启蒙不是脱离时代而存在的,而是在特定时代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在《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这本书中,李孝悌先生将视角下放,聚焦于下层“失语者”,利用翔实的史料还原了一场知识分子大规模走向民众的启蒙运动。
本文将从此书的章节内容和思考感悟等方面加以论述。
一、《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章节简述(一)导论把清末十年“下层社会”的启蒙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作比较,便可明了清末十年下层社会启蒙的特殊性。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发起者是知识阶层,而不是普通民众,启蒙思想家对一般民众持否定态度。
而清末十年的启蒙是以下层社会群体为主要对象,同时又不局限于下层社会。
(二)白话报刊与宣传品1900—1911年间,白话报大量出现,共出版了111种白话报。
[1]十年间为大众所熟知的白话报刊有北京的《京话日报》《醒群白话报》《醒群画报》;天津的《大公报》;1900年创刊的革命党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日报》[2];上海的《竞业旬报》;浙江的《杭州白话报》《宁波白话报》《绍兴白话报》;安徽的《安徽俗话报》等。
晚清北京画报与女性社会生活管窥
晚清北京画报与女性社会生活管窥作者:***来源:《北京档案》2020年第08期图1北京醒世画报1909年第28期画报,指以刊登和传播照片、图画为主的期刊或报纸,突出特征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
晚清时期,画报在中国各地兴盛一时,因具备直观易懂的优点被知识分子视为规范社会秩序的途径之一。
长期以来在历史书写中少见踪影的女性,也通过画报走向公共舆论空间。
画报对女性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评价,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变革时代的社会性别秩序、人伦思想的认知。
相比于上海、天津等较早开发的通商口岸城市,晚清时期北京画报的发展起步较晚。
北京第一份画报是1902年由彭翼仲创办的《启蒙画报》。
据陈平原、韩丛耀等学者的统计及笔者搜寻,此后又有约24种画报相继出版,分别是《北京画报》《开通画报》《星期画报》《时事画报》《益森画报》《日新画报》《菊侪绘图女报》《浅说日日新闻画报》《北京白话画图日报》《北京日日画报》《中实画报》《绘图五日报》《醒群画报》《北京当日画报》《两日画报》《北京正俗画报》《神州画报》《燕都时事画报》《北京醒世画报》《新铭画报》《开通画报(新)》《菊侪画报》《顺天画报》《(北京)浅说画报》。
[1]这些画报散佚严重,页数不一,目前仅可观察大致面貌。
画报栏目多由演说、图画新闻、讽字讽画、谜语或读者来函、公告等栏目构成,特征鲜明,少数还设有小说、新谐文、掌故、百科知识栏目。
形式上,图画主要应用白描技法绘制而成,或占据半页、单页,或横跨双页,选取单一场景,大多描绘人物,少数描绘风景、花鸟和其他动植物;文字部分用印刷体、楷书或行书书写,不追求排版整齐,风格随意,字数在300—400余字之间,安放在画面的留白部分,语言风格为白话文,通俗易懂且掺杂北京方言土语。
内容方面,演说是编者关于时事的即时点评,长短不一;图画新闻,描述北京及天津、上海、广州、杭州等个别外地城市中,街头巷尾、室内室外的奇闻轶事,是画报的主体,也是画报主要的标志和卖点;讽字讽画是画报编者、投稿人对官场黑暗、时弊的讽刺,与图画新闻的画面风格类似,只是内容类型不同;谜语或读者来稿等文化类栏目,是唯一有读者直接参与进而形成编读往来的栏目;诸多画报几乎不设广告栏,以内容取胜、专注销量创收,个别画报如《北京画报》在封底刊登定价和公告。
北京近代第一份画报——《启蒙画报》探微
北京近代第一份画报——《启蒙画报》探微作者:宋永林来源:《北京档案》2020年第03期1902年创刊的《启蒙画报》是近代北京的第一份画报。
作为一份真正关注儿童教育及命运的报刊,《启蒙画报》以其“教材”性质的定位,拥有数量众多的儿童读者,其对于晚清“蒙学”的倡导,“童智”的启迪以及“新儿童”形象的塑造,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界对于《启蒙画报》已有相关探讨,或侧重介绍和考述,或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展开研究。
本文另辟新义,从“启蒙”视角出发,将以《启蒙画报》为代表的晚清画报置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整体脉络与民族国家构建历程中,反思其成就与困境。
一、晚清“启蒙运动”与《启蒙画报》的创办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变法运动前后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兴起阶段。
[1]何为“启蒙”?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脱离加诸于自身的不成熟,而不成熟便是指不经别人引导就无法运用自己理智的状态,所以“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2]福柯继承了康德的“理性”和“批判”传统,特别强调了启蒙作为一个事件的复杂过程,“它处于欧洲社会发展中的特定时刻”[3],是一个能使欧洲从宗教愚昧走向现代文明的“出口”。
而晚清“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则处于内忧外患的“阵痛期”和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特定时刻”,所谓“启蒙”更多的是指精英知识分子把他们的想法、理念加在下层社会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由上向下传播的过程。
[4]不同于18世纪以反对宗教神权思想、崇尚“理性主义”为追求的欧洲启蒙浪潮,晚清“启蒙运动”首要目标则是基于救亡图存的现实考量,表现出知识分子对塑造“新国民”的迫切愿望,整体上依附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实践历程,是一场大范围的文化、思想和社会运动。
所以中西方“启蒙运动”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逻辑:在西方,启蒙主义是个人主义,解决个人解放问题,以民主和自由为最后的理性价值;而在中国,启蒙主义是集体主义,旨在解决富强问题,而民主和自由被视为实现富强的工具。
[5]在晚清各色“变法”主张中,办报是一项重要内容。
下层的启蒙,脊梁的重塑——读李孝悌的《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1901-1911》
下层的启蒙,脊梁的重塑——读李孝悌的《清末下层社会的启
蒙运动:1901-1911》
宋仕宏
【期刊名称】《知识经济》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 一、相关研究状况回顾改革至今3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对近代下层社会启蒙的研究著作并不多见,社会史也是在最近不长的时期才被历史学家作为了可以有新突破的方向.对近代中国启蒙的研究有不少的著作,但大都与政治相关,涉及社会史方面的共少,如张宝明的<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萧延中的<启蒙的价值与局限>等等大都不涉及下层社会大众,而彭南生的<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虽然涉及下层社会,但它的主旨与下层社会启蒙又相去甚远.<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1901-1911>这本书是台湾学者李孝悌推出的研究下层社会的一部力作.该书出版后一些学术同仁称其为研究大众文化和下层社会的专家.而这本书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对下层社会启蒙研究的空缺.
【总页数】1页(P169)
【作者】宋仕宏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清末白话报纸对"下层社会"的启蒙 [J], 刘秋阳;万丽
2.启蒙与理性——读《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 [J], 马慧娜;卢亚明
3.《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读后 [J], 侯绍华
4.启蒙与理性——读《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 [J], 马慧娜;卢亚明;;;
5.康德论启蒙──读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J], 陈乐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清末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和文字领域的一场重要革命,它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因。
在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启蒙,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文言文作为古代贵族和文人专用的语言工具,已经严重阻碍了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流。
因此,他们开始倡导使用白话文来代替文言文,以使文学和文化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白话文运动在清末拉开了历史的帷幕,黄遵宪、裘廷梁、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在理论上发出先声,开始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他们通过创办白话报刊、发表白话文章、推广白话教育等方式,积极推广白话文,逐渐形成了白话文运动的潮流。
到了民国时期,白话文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15年,新文化运动随着《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的创刊而兴起,一大批进步学者开始发表进步言论,倡导文学革命和语体革新。
其中,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奠基人之一,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文学的实用性和通俗性。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白话文运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
支持。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作家开始使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和表达,白话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白话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同时,白话文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成为了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清末白话文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中国文学和文字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推动了文学和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促进了思想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白话文运动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清末报业先驱彭翼仲
清末报业先驱彭翼仲清末报业先驱彭翼仲1907年三月初五日,古老的北京城出现一幕感人至深的场面:数千民众来到大佛寺,为他们爱戴的报人彭翼仲送行。
此后出版的《北京画报》第32期,刊登了彭的志同道合者刘炳堂绘制的《彭翼仲起解》,图中彭翼仲拱手向送行者道别,右上角的题词曰:“北京近两年,风气稍开,京话报不能说没有力量。
彭翼仲因为一支秃笔,闹了个发往新疆,十年监禁。
定案之后,由法部交陆军部,三月初五日,由大佛寺起解。
是日学界商界中人,纷纷去送行。
讲报的醉郭,直直陪伴了一夜,临行之时,挥泪而别。
嗳,这也算替北京社会给他道谢了。
”彭翼仲(1864~1921年)是百年之前的一位著名报业先驱。
他曾创办了三种报刊,即《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和《中华报》。
《启蒙画报》意在开启童智,《京话日报》意在开启民智,《中华报》意在开启官智。
以一人之力而创办三报,且均获成功,深具影响,在我国早期报人中其例罕见。
他因此获得了这样的评价:“清末维新运动一个极有力人物”①,“知名全国的爱国报人、北京报业的先驱与巨擘、清末北京社会中享有相当声望的闻人。
”②彭翼仲早年曾因科举应试而任江西通判,但是,黑暗龌龊的现实使他无意在仕途上盘桓。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他亲身经历了家国之难的煎迫。
一天,有8个美国兵闯进彭宅,倾筐倒箧,搜索殆遍,并向主人逼索银元。
一个美兵持枪入弹,直抵彭翼仲胸前。
“实逼处此,不得不冒险力争,挺胸前凑,以性命与之相拼”,“死生存亡,争此一息”③。
不料这一勇猛举动反而把美兵吓退了。
由此,彭认定自己的性命是白拣来的,他激于义愤而投身报界,把开通民智作为自己终生之志。
在彭翼仲的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京话日报》。
他在《京话日报》的一篇演说中这样表白:“我实实在在对众位说,我们出这《京话日报》的本心,原为的是我四万万同胞糊糊涂涂的倒有一多半,不知如今是怎样一个局面。
……所以赔钱费功夫做这《京话日报》,就是想要中国的人都明白现在的时势,……要人人发愤立志,不要把国家的事当作与自己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 . 9 No 4 12 .
J1 09 u .2 0
论 清 末 白话 报 纸 对 “ 层社 会 " 下 的 工 程 大 学 法 商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 7 ) 湖 3 0 3
摘 要 : 朝 末期 , 识 之 士 为 促 进 下 层 社 会 的 觉 醒 , 用 各 种 形 式 对 下 层 社 会 进 行 启 蒙 教 育 , 话报 纸 是 其 中 清 有 运 白
望” 的人 。与 对 上层 社会 感 到失望 相反 , 有识 之 士从
义和 团 反帝 斗争 中发 现 了蕴 藏在 下层社 会 中 的巨大 力量 , 识 到包 括像 “ 田的 、 认 种 做手 艺 的 、 买卖 的 以 做 及那 当兵 的” 在 内的下 层社 会 的人们 “ 的各 种实 等 干 实在 在 正 当的事 业 ” 是 中国实 现 自强 的希 望 。他们 , 觉得 这 些人 “ 然 知道 天下 的 大势 , 透 了 中国 的时 倘 看 局 , 得 到 便 做 得 到” 将 变 成 推 动社 会 变 革 的“ 见 , 英 雄 ”2。因此 , [ ] 有识 之士 将 关 注 的眼光逐 渐从 上层社
和 团瞎 闹一 泡子 ” 的可 悲结 局 [ 。因此 , 2 ] 将文 言 改 为
社 会普 通 民众 的画像 。 本 文 从定 位 、 内容及 效果 等方 面 , 清末 白话 报 对
纸对下 层 社会 启蒙 作尝试 性探 讨 。
一
、
受 众 定 位 :专 为 民 间 所 设 ” “
关 于 中国近代 报纸 起源 , 众说 不 一 , 这些 报 纸 但
等上 层 社会 所 主导 的社 会 里 , 下层 社 会常 受 到轻 视 , 常被 称 作“ 奴 ” “ 役 ” 。 蠢 、贱 等 卑下 、 昧 、 愚 空虚 ,镇 日 “ 斗 牌 无别 事 , 闲沽酒 醉 陶 陶 ” 是 上层 社 会对 下 层 偷 ,
“ 小苦 得很 , 有本 钱读 书 ” 或 “ 天到 晚在外 ” 从 没 , 一 谋 生计 , 时 间识 字读 书 , 以“ 了那 种之乎 也 者 、 没 所 见 诗 云 子 日 , 不大 喜欢 去 看他 。到后来 要想 看时 , 又 也 却 为 那奇 离古 怪 的文 章 , 奇离 古怪 的字 眼 ” 难[ 6 犯 1“。 j 下 层 社 会 不识 字 , 仅 给 自身 的 劳动 生 活 带 来 不 不 便 , 且 还 会 出 现林 獬 所 说 的 “ 识 字 便 不 会 看 而 不 报 , 会 看报便 不 晓得 外 头 的事情 , 不 就是 大家 都有 爱 国心 , 无从 发 泄 出来 了” 也 的情况 , 就会 出现 “ 了义 做
会 向下 层社 会 下移 。
学 、 播 方 面分 析 其 原 因 , 传 阐发 其 意义 , 而对 其 与 下
层 社 会 的关 系则有所 忽 略 。 下层社 会 是一 个历 史概念 。清末 的下层 社 会一
般 称作 “ 下流 社 会 ” 下等 社 会 ” 是 一 个 与上 层 社 或“ , 会 、 流 社会相 对 的概 念 。著名 报人 林獬 在 1 0 上 9 4年 发 表 的一 篇 文章 中 , “ 层 社 会 ” 过 如 下 阐释 : 对 下 作 “ 国人 , 中 同是汉 族 , 同是 黄帝 的子 孙 , 什 么上 流 、 有
第2 9卷 第 4期 20 0 9年 7月
中南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 fS u h Ce ta ie st o to aiis Hu nte n o ilS in e ) o r a o t — n rlUnv r iy frNa in lt ( ma iisa d S ca ce c s o e
的 一 个 重要 方 法 。 大 多数 白话 报 纸 在 受 众 选 择 上 ,专 为 民 间 而设 ” “ ,定 位 于 下 层 社 会 ; 内容 的 编 辑 上 , 确 表 示 要 在 明
“ 心破 愚 ” 着力 于启 发 下 层 社 会 民智 ; 启 蒙 效 果 上 , 于 劳动 社 会 颇 有 影 响 ” 促 进 了下 层 社 会 智 识 程 度 的 提 高 。 开 , 在 “ ,
关 键词 : 清末 ;白话 报 纸 ; 层 社 会 ; 蒙 下 启
中 图 分 类 号 : 5 K2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4 3 2 O ) 4 0 6 — 5 1 7 — 3 X( O 9 0 — 1 7 0
在 中国报 刊史 上 , 白话 报纸 的创 办 , 疑 是具 有 无 标 志 意 义 的事 情 。然 而 , 已有 的研 究 比 较 多地 从 文
也 。 [而 不识 字 的人 主要 集 中在下 层社 会 。他们 或 ”3 3
书人 , 都是 以上 流 社会 自命 的 , 凡不 读 书 的 人 如工 、
农 、 、 、 会 党 里 面 的 人 , 说 他 是 下 流 社 商 兵 共 都 会  ̄10。在 “ 官 的、 乡绅 的 、 书的 、 财 主 的” [9 19 做 做 读 做
下流 的 分别 , 可不 是个顶 平 等的 么 ! 现在 中 国 的读 但
然 而, 当时 中 国“ 四万 万 人 中 , 能 识 字 者 ,殆 其 不 满 五千 万人 也 。此 五千 万人 中 , 能通 文 意 、 其 阅书 报者 , 殆不 满二 千 万人 也 。此 二千 万人 中 , 能解 文 其 法 、 笔 成文 者 , 执 殆不 满五 百 万人也 。 五百 万人 中 , 此 其能读 经 史 、 略知 中国古 今 之事故 者 , 不满 十 万人 殆
的受 众定 位 主要 是社会 中上层人 士 。 然而 , 戊戌 变 从
法失 败 、 庚子 年 问西太 后弃 城西逃 等 事件 中 , 有识 之 士发 现 , 那些 读 过书 的 、 自命 甚 高 的达官 贵人 在 国家 民族危 机 面前大 多 明哲保 身 、 木不 仁 , 为上 层社 麻 认 会 实 际上 才 是 中国“ 不 中用 的人 ”、 没 有 什 么 可 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