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在清末白话文运动中的活动_兼谈清末的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 第2期2008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J ou rnal of Lanzh ou J iaotong University

V ol.27N o.2

Apr.2008

文章编号:1001 4373(2008)02 0078 04

钱玄同在清末白话文运动中的活动

兼谈清末的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张向东

(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钱玄同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成员之一,和其他文学革命的发起者一样,他也参与了清末的白话文运动;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将方言口语和古语勾连起来,为白话文学的存在找到了学理依据,提高了白话文的地位。他在清末所从事的这些文化学术活动,为他后来参加文学革命奠定了基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清末的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前奏。

关键词:钱玄同;白话报;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清末的白话文运动,尽管在发起的动机、影响的范围、参与的阶层、对文言的态度等方面与五四白话文运动有诸多的不同,但它毕竟是自晚清以来的整个语言变革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它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之间的关系、它对文学革命的影响是不容否定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晚清白话文运动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前驱,有了这前驱的白话文运动,五四时期的白话文才有历史根据,![1]晚清的白话文运动,直接开五四白话文学的先声![2]。并非像胡适、周作人所言,晚清只有有意的主张白话!,而非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和后来的白话文学没有多大关系。

清末的白话文运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之间的密切关联,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员的相同。尽管这些成员在五四时期的主张可能跟清末有很大的差距,甚或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寻觅到内在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钱玄同这一个案,来说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历史关联及其对文学革命的影响,进而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将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文学史命题落到实处。

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大多数都是清末的白话文运动的参与者(当然文学革命的反对者如林纾等也参与了清末白话文运动)。陈独秀于1904年在安徽创办∀安徽俗话报#,胡适是1906年创办于上海的∀竞业旬报#的主要撰稿人和编辑,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史实。尽管胡适有意抬高五四白话文运动而贬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但学术界对此已有公论∃。文学革命的另一健将钱玄同在清末参与的活动,对他后来走上文学革命有重大影响的,其一是创办∀湖州白话报#,其二是从事语言文字学的学术研究。

一、∀湖州白话报#

钱玄同在清末白话文运动中的活动,其一为1904年在浙江湖州创办的∀湖州白话报#。

近代中国,随着新闻业和印刷技术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宣传其革命主张,创办了大量报刊,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它的初衷虽不在文学上,但对文学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清末最早的白话报刊,一般认为是1897年分别创办于上海和浙江平湖的∀演义白话报#、∀平湖白话报#,但据胡道静研究,早在1876年3月30日(清光绪二年三月五日),上海申报馆创办了一份专为民间所设,字句俱如寻常说话的白话报∀民报#。[3]但白话

*收稿日期:2007 09 10

基金项目:甘肃政法学院2006年度重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张向东(1969 ),男,甘肃通渭人,副教授,文学博士。

第2期张向东:钱玄同在清末白话文运动中的活动

报刊的大量出现,是在戊戌变法时期及以后,这显然与维新志士的提倡和庚子国难的刺激有关。王照∀輓吴汝纶文#说:自甲午以闽粤燕吴,仁人志士不约而同思作新字,传白话,以速教育者六七家,戊戌有诏,将行未果。![3]∀湖州白话报#就是在清末的这一推广白话文的思潮推动之下产生的。

现在有关钱玄同的研究资料,对他与∀湖州白话报#的关系叙述极其简略,加之现在又没有留存下来的∀湖州白话报#,我们无法知晓该报的具体内容。但我们可以根据钱玄同的相关叙述和当时其他白话报刊的宗旨和倾向来推知其大概。

钱玄同在他的自撰年谱中这样叙述他创办∀湖州白话报#前后的情形:

其时(1904年 本文作者注)思潮日涨,于四月廿五日断发,此亦当时思想进步之一征,然究以出门不便,只得缀假尾于草帽耳。六月渡申,制西衣,因晤孟崇年等人,其时欲往谒刘申叔、蔡孑民而不可得。初读∀訄书#,虽不解,然甚好之。八月在湖,究以无尾不便,因重服胡服装假辫。

是年四月与方青箱、张界定(孝曾)、潘贵生(澄鉴)等办一杂志,曰∀湖州白话报#。

时阿兄屡有书来,促我速即在沪读书,盖寄人篱下终非之局也。因定于十二月望日偕徐鸿恩(逵卿)至上海,报考苏氏民立中学堂,予取焉。比返湖,汤济沧适来,言南洋中学彼较熟悉,其时以学费无着,知汤于南洋中学有素,或可为我缓颊,因决计改南洋中学[4]。

和钱玄同创办白话报刊相关的断发、制西衣、读革命书籍、进学堂,都属于当时的新思潮!。其时,这些仁人志士所创办的白话报刊,就是要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宣传这些新的事物和思想。

陈独秀于1904年3月在安徽芜湖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和∀湖州白话报#是同时的白话刊物,它的宗旨和内容,可以作为我们了解∀湖州白话报#的一个参照。∀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开首就说,报纸可以让老百姓既能学点学问,又能通些时事,但可惜当时大多报刊都是深文奥意,满纸的之乎也者矣焉哉字眼!,没有多读书的看不懂。所以各省做好事的人,可怜他们同乡不能够多多识字读书的,难以学点学问,通些时事,就做出俗话报,给他们的同乡亲戚朋友看看。现在已经出了好几种,上海有中国白话报,杭州有杭州白话报,绍兴有绍兴白话报,宁波有宁波白话报,潮州有潮州白话报,苏州有苏州白话报,我都看见过。我就想起我们安徽省,地面着实很大,念书的人也不见多,还是没有这种俗话报。皖南皖北老山里头,离上海又远,各种报都看不着。别说是做生意的,做手艺的,就是顶呱呱读书的秀才,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坐在家里,没有报看,好像睡在鼓里一般,他乡外府出了倒下天来的事体,也是不能够知道的%%。!所以,创办俗话报,第一是要把各处的事体,说给我们安徽人听听,免得大家躲在鼓里,外边事体一件都不知道。况且现在东三省的事一天紧似一天,若有什么好歹的消息,就可以登在这报上,告诉大家,大家也好有个防备。我们做报的人,就算是大家打听消息的人,这话不好吗?第二是要把各项浅近的学问,用通行的俗话演出来,好教我们安徽人无钱多读书的,看了这俗话报,也可以长点见识。!这报纸,不仅当官的、教书的、种田的、做手艺的、做生意的、当兵的,看了可以通时事、长见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俗话报还能寓教于乐 女人孩子们看了,也可以多认些字,学点文法。还看些有趣的小说,学些好听的歌儿;就是有钱的人,一件事都不想做,躺在鸦片烟灯下,拿一本这俗话报,看看里边的小说戏曲和各样笑话儿,也着实可以消遣;做小生意的人,为了衣食儿女,白日里东奔西走,忙了一天,晚上闲空的时候,买一本这俗话报看看,倒也开心。比那到庙里听书,烟馆里吃烟,要好得多了。!&尽管这类白话报刊并非纯文学刊物,但其编辑体例,除了论说、新闻、历史、地理、教育、实业、闲谈等栏目之外,一般都有小说、戏曲、诗词等文学栏目。清末白话报刊里的文学,尽管和五四新文学有很大的差距,其水准不能和五四新文学同日而语,但其强烈的启蒙意识、面向底层民众(当兵的、手艺人、做生意的、种田的)的平民态度、高度口语化的语言形式,等等,不正是后来文学革命的主张吗?钱玄同作为当时这一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的参与者,难道对他在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文学没有影响吗?

二、∀教育今语杂志#

钱玄同与友人创办∀湖州白话报#,与当时革命志士利用万口传诵,风行一时!的白话报刊启蒙民众、宣传革命这一大的时代潮流的影响有关。1906年,钱玄同到日本留学,听章太炎讲∀说文解字#等,服膺其复古主义思想。1910年3月与章太炎创办∀教育今语杂志#,又是与他后来成为文学革命倡导者相关的一个重大事件。

钱玄同回忆章太炎此时对他的影响时说:前清光绪之交(一九〇八 一九〇九),我在日本留学,

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