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二章 2.3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精讲与练习:熔化和凝固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知识点一: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注意区别熔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
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3.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例题1】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满枝头C.滴水成冰D.樟脑片变小【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霜满枝头是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樟脑片变小是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2】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答案】C【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只有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所以C项正确.【例题3】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状态转变。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变成液体等。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向液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热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
当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物质的分子可以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自由移动。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熔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冷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物质的分子无法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重新排列成有序的结构。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凝固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各不相同。
熔化和凝固是相互关联的过程。
当物质受热熔化后,如果继续加热,其温度会上升,直到达到物质的沸点,就会发生沸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而当物质受冷凝固后,如果继续降温,其温度会下降,直到达到物质的冰点,就会发生冰冻,从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状态转变。
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增加,分子活动加剧,相互间的距离增大,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减小,分子活动减弱,相互间的距离缩小,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性质的重要表现。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各不相同,这是由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决定的。
例如,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金属的分子间有很强的金属键相互作用力。
而非金属元素如氧、氮等则具有较低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它们与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密切相关。
熔化和凝固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而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是熔化和凝固的逆过程。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熔化和凝固》教案
2.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2.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感悟物质世界的美丽多姿。
3.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3.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在北极圈里,有大量的冰和水。
每当冬天到来之前,因纽特人都要建造冰屋。
他们就地取材,先把冰加工成一块块规则的长方体,这就是“砖”;用水作为“泥”。
材料准备好以后,他们再选择好的地方,泼上一些水,垒上一些冰块,再泼一些水,再垒一些冰块;前边不断地垒着,后边不断地冻结着,垒完的房屋就成为一个冻结成整体的冰屋.这种房屋很结实,被誉为因纽特人的令人羡慕的艺术杰作。
水的凝固作用是帮助因纽特人完成这一杰作的“大功臣”。
不过,近年来,随着全球变趋势的加剧,北极圈内的冰川也有熔化的迹象。
水的凝固和冰的熔化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快来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吧!教学活动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认识晶体;(2)固体的熔化;(3)液体的凝固;(4)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应用。
一、认识晶体学生对将固体区别为晶体和非晶体认识不足,教师应着力调动学生的观察积累,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图片,酌情展示一些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物、模型、图片资源,首先让学生建立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依据——形状规则与否的概念,初步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 (2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才学物理不久,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都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学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
教学难点:固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教学过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提问: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先说熔化,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怎样的呢?老师这里有两种固体,一个海波,一个石蜡,我们来用实验探究一下他们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么变化的。
进行实验,说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各实验仪器的用处及注意事项。
知识讲解: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的固体。
熔点:晶体熔化时候的温度晶体熔化特点:师:通过我们刚的出来的图像我们发现,海波跟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有些差异,让我们来进行比较一下。
帮助学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以及学习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和条件。
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条件:a.达到熔点b.继续加热认识晶体熔化曲线逆向思维法: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以及危害。
与学生一起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曲线。
引导学生由熔化过程思考凝固过程,并得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提问: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和危害有哪些?温A B CD板书设计: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现象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八年级物理三、熔化和凝固
三、熔化和凝固
图2-3-1
图2-3-2
三、熔化和凝固
实验数据与状态:
三、熔化和凝固
分析与论证:分析图像可知:冰经过缓慢吸热,温度逐渐上升, 当温度达到0 ℃时,冰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冰不断吸 热,但冰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才开始继续上升; 烛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烛蜡的温度不断上升, 在此过程中,蜡烛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三、熔化和凝固
[方法指导]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的制作方法与“糖画”相同,如家中所使用的塑料 盆、塑料杯等塑料制品,厨房中使用的菜刀、锅、铲等钢铁制品,都是 通过物质先熔化后凝固而制成的.
三、熔化和凝固
课堂小结
熔化和凝固
熔化 凝固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应用
异同点 异同点
三、熔化和凝固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图7-4
三、熔化和凝固
类型二 探究熔化的特点
例2 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 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 验装置如图2-3-3甲所示.
图2-3-3 (1)蜡在加热熔化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温度是____3_9 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__非__晶__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熔化和凝固
5.如图7-4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
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三、熔化和凝固
应用示例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熔化和凝固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教案(人教版)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换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3、通过比较海波与松香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
4、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5、会查物质熔点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
2、通过对海波、松香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
4、通过探究活动体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感知探究的过程。
情感与评价:
1、通过教学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通过记录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和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
小
组分工合作,观察实验现象,记
录实验数据
讨论:可以利用图像描述实验数
据,更加形象直观。
1、海波熔化曲线
2松香熔化曲线
学生利用图像整理实验数据小
组汇报交流。
2.3熔化和凝固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会看到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由于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体积膨胀导致的。
同样,在夏天,我们吃冰淇淋时,冰淇淋会在嘴里熔化成液态。
这些现象都是物态变化中熔化和凝固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熔化和凝固现象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现象。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熔化的概念,指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
(2)讲解凝固的概念,指出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3)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配备实验器材,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2.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拓展延伸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4篇】八班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试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试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头1分钟观看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索: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试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留意事项:(1)留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肯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汲取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肯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汲取热量,温度上升。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肯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肯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连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连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连续熔化?八班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相变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种相变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后再凝固成蜡烛等等。
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物质的熔化温度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而凝固温度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不同的,这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水的熔化温度是0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0摄氏度,而铁的熔化温度是1535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1535摄氏度。
2. 熔化和凝固的热量变化:物质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称为熔化热,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的热量称为凝固热。
熔化热和凝固热的数值相等,且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来说,熔化热和凝固热都是正值,表示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3. 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受到温度、压强和物质本身性质的影响。
温度越高,物质熔化的速度越快;温度越低,物质凝固的速度越快。
压强对熔化和凝固的影响也很重要,高压下物质的熔化温度会升高,凝固温度会降低。
物质本身的性质也会影响熔化和凝固,比如有些物质容易熔化,而有些物质则不容易熔化。
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熔化和凝固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制备各种金属和合金;在冶炼过程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分离出杂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熔化和凝固来制作食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总结起来,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相变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热量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物理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相变现象。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熔化和凝固
(2012•威海)在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
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 深秋,枝头挂满白霜
D. 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解析: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固态向液 态(气态)吸收热量,气态变液态(固态)放热。 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吸热。符合题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放热。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放热。不合题意。 D.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放热。不合题意。 答案:A
第 2 节 熔化和凝固
课程标准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3.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
3.解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符合题意。 B.白气是由水中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不合题意。 C.雾的消散是雾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符合题意。 D.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要放热;不合题意。 故选 AC.
2020-2021苏科版八上物理2.3熔化和凝固考点及同步练习(附解析)
2.3熔化和凝固✓知道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了解熔化、凝固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应。
➢晶体(冰)熔化实验;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作熔化。
固体熔化时需要吸热;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作凝固。
液体凝固时会放热;考点一熔化例1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答案】熔化保持不变【解析】0 ℃的冰变成0 ℃的水是冰熔化过程,冰是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变式1 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答案】D【解析】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并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故A、C说法正确;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故B说法正确;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说明烛蜡是非晶体,D说法错误。
变式2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好处是;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如图乙所示)。
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
(3)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时间图像。
由图像可知,在第3 min时,物质处于态。
(4)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不需要方便记录温度和状态 (2)时间t/min 物质状态 (3)固液共存 (4)非晶体【解析】(1)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不需要酒精灯加热,冰会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热量熔化,受热均匀且温度不会过高,这样可以方便记录温度和状态。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2.3 熔化和凝固
9据、图如象图回两答种下物列质问在题固。态时温度随时温度 间的变化曲线。甲请根
℃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 240
D乙
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
是 210℃ ,熔化时间 220 B
C
200
是 3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 质可能是 非晶体 。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
温度是_-_2__0_℃,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0_℃
14、 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
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
部缓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
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B )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
15、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 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热,温度保持___不___变_____,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
点为 50℃
。
11、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
DE、EF、FG段中。
温
度
℃
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AB和FG
D
处于液态的是
CD和DE
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BC和EF
温度升高的是 AB和CD
BC EF
温度降低的是 DE和FG
的是 BC 段,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
于 固液共存 状态,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 是 AB、BC、CD 段,
10、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
判断B 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
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 4 min,物质凝固过 程中,其状态处于 固液共存,它需要不断的放___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熔化和凝固通用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温度计、熔化和凝固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摄氏温度的规定,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两种物态变化,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即熔化,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即凝固。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本讲“温度计”作为预备性知识,使学生明白何谓“温度”后,而把“温度计”这一测量仪器作为重点来讲.介绍了温度的两个不同的计量方法.“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这其中的重点又是“摄氏温度”。
“熔化和凝固”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清楚通常情况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状态变化。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及发生这两个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这是本讲的难点。
自然界中的物质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例如:冰雪、各种金属等2、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例如:水、酒精等3、气态: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例如:空气 、氧气等物质存在的状态由环境的温度决定。
下面我们学习温度。
二、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冷:温度低;热:温度高。
2、温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开尔文) 符号: K(2)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例如:20℃读作20摄氏度,气温-20℃读作零下(负)20摄氏度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73+=t T ,其中T 表示国际单位开尔文,t 表示摄氏温度。
-273℃称为绝对零度。
3、摄氏温度的规定:(1)0℃是怎样规定的?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2)100℃是怎样规定的?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3)1℃是怎样规定的?在0℃到100℃之间平均100等份,每一份为1℃。
我们通常说热水温度高,冷水温度低,那么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怎样知道呢?我们需要测量器材——温度计。
下面我们学习温度计的原理与正确使用。
三、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有很多。
液体、固体、电子等。
我们物理实验室使用的温度是液体的。
1、构造:2、原理:实验室中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3、正确使用:4、体温计:(1)测量X围:35—42℃。
2.3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 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三、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熔化和凝固01知识管理1.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__固态__变成__液态__的过程叫熔化.凝固:物质从__液态__变成__固态__的过程叫凝固.2.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__固定的熔化__温度的这类固体叫晶体.非晶体:没有__固定熔化__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熔点:__晶体__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熔化后再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__凝固点__.3.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熔化特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__吸__热,温度__不变__;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__吸__热,温度__升高__.凝固特点: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__放__热,温度__不变__.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的过程中__放__热,温度__降低__.02基础题知识点1熔化和凝固现象1.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此过程中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2.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是豆腐里的水先__凝固__后__熔化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知识点2探究物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3.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__碎冰块__(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岀了熔化图像,如图甲、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不变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__固液共存__状态.(3)根据图像甲、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0__℃,海波的熔点是__48__℃.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完成“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min温70 64 59 48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度/℃(1)小明观察到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_不变__,__放出__热量.(2)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48__℃.知识点3晶体和非晶体5.下列物质中,具有固定凝固温度的一组是(C)A.松香、萘、冰B.石英、蜂蜡、冰C.水银、食盐、海波D.铁、铜、玻璃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一定会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非晶体熔化时要先变软,然后变成黏稠体,最后变成液体7.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A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80__℃,该物质的熔化过程需要__3__min. 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其中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C)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C.已是悬崖百丈冰D.犹有花枝俏9.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B)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10.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请根据表格中列出的数据回答问题:在温度低于-40 ℃的地区测气温宜用__酒精__温度计.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11.物理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上联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凝固__;下联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熔化__;上述过程说明冰__有__(填“有”或“无”)一定的熔点.12.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BC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_吸__(填“吸”或“放”)热.(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液__态,在G点是__固__态.(填“固”或“液”)(3)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和凝固点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同”).13.如图是某液态物质放在室温下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48__℃,凝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是__4__min,第13 min该物质处于__固__态,此时的室温是__24__°C.1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小明在生活中发现:随着气温升高,放在口袋中的巧克力变软了,以上现象引发了他的猜想:巧克力可能是非晶体.于是他采用图甲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甲乙(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是为了使巧克力受热__均匀__,而且巧克力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慢__,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秒表__.(3)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巧克力的状态变化,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4)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32__℃.这个温度值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在体温计上显示.(5)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小明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巧克力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6)若猜想正确,则他所画的图像与图丙中__B__相符.A B C D丙15.在图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__不会__(填“会”或“不会”)熔化.。
《2.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2.3熔化和凝固》。
本节主要介绍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测定方法;4.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难点: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晶体和非晶体样品、温度计、加热器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成水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熔化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熔化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阐述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介绍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测定方法;(3)讲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 例题讲解: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4. 随堂练习:(1)根据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判断下列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冰、铁、石蜡、玻璃;(2)计算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并解释原因。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熔化和凝固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导致道路结冰、晶体材料的加工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2.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测定方法;4.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判断下列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说明理由:冰、铁、石蜡、玻璃;2. 计算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并解释原因;3.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19•广西)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满枝头C.滴水成冰D.樟脑片变小2.(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3.(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4.(2019•长春)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5.(2019•襄阳)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A.滴水成冰B.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D.冰雪消融6.(2019•鄂州)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7.(2019•绍兴)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湖水结冰B.雾气消散C.露珠形成D.冰雪消融8.(2019•郴州)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0℃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9.(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10.(2019•株洲)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11.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12.(2019•泰安)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13.(2019•南京)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这两个判断()A.只有(1)正确B.只有(2)正确C.都正确D.都错误14.(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15.(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16.(2018•永州)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一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象是()A.B.C.D.17.(2018•葫芦岛)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A.蜡熔化成蜡油B.水凝固成冰C.冰熔化成水D.白霜的形成18.(2018•铁岭)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土地干涸B.制作雪糕C.水被烧开D.干冰变小19.(2018•日照)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B.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C.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D.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20.(2018•青海)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该物质的熔点是48℃21.(2018•梧州)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A.熔化和液化B.熔化和凝固C.熔化和凝华D.熔化和汽化二.填空题(共16小题)22.(2019•哈尔滨)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
23.(2019•连云港)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4.(2019•阜新)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选填“大”或“小”)。
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
25.(2019•北京)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26.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27.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经常会出现“雨凇”现象,如图所示。
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即寒风)里飘扬的雨滴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晶。
28.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观﹣﹣穿洞云,这些穿洞云上的圆洞是飞机穿过高空云层时形成的。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某些特定高度的高空云层中包含了冰晶体和低于摄氏0度却仍处于液态的过冷水滴,飞机穿过这样的云层时会使过冷水滴迅速冷却成雪花,在此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9.小文在探究“水的凝固”实验时,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凝固点是℃.小文认为:水在B点比在A点内能小,理由是。
30.你吃过冻豆腐吗?把豆腐放到冰箱里,几天之后,冻豆腐就成了。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豆腐上出现了许多小孔,由于这些小孔,汤味才容易进入其中。
豆腐吃起来更有滋味。
冻豆腐中的小孔是因为豆腐中的水分先然后又形成的。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31.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体,在250℃时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熔化才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该物质第40min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
33.探究“水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实验装置如图甲,试管中装入水,烧杯中装入盐水冰,从而可以完成实验,由此可知水的凝固点(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盐水的凝固点;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水温度为°C;根据实验得到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在2﹣3.5min内试管中物质内能。
3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
由图可知(选填“甲”或“乙”)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图甲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35.有一种自发热暖手袋,如图所示,反复扭曲袋内金属片,袋内液体立即变为固体,此过程要热量;袋体变凉后,如欲再次使用,只需放入沸水3﹣5分钟,袋内会发生(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36.(2019•苏州一模)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B段表示状态,BC段(不含B点和C点)表示状态,0~12℃,密度的变化情况是,这种晶体的熔点是℃。
37.(2019•苏州一模)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增大/不变/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小题)38.(2019•通辽)对冰加热,冰化成水直至沸腾,这一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1)冰的熔化过程是段,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
(2)冰升温比水(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
39.(2019•荆门)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熔化后其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在第30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5min时的内能。
40.(2019•辽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
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从第12min到第l6min,蜂蜡的内能(填“增加”或“不变”)。
41.(2019•云南)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验中使品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经历了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晶体可以继续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