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课堂教学诊断策略的研究

合集下载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名单。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数学室高枝国郑丽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并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这为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和方向以及良好的契机。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更说明数学教育教学的观念、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应用性与实践性现实数学的观点得到了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

这种观点集中反映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要求。

(二)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在做中学。

“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基础。

(三)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开始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数学体系自身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突破,它引发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更新、更广泛、更前沿的信息,从而自主的进行数学的学习,这使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学习方式及个性化的思想、观念、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张进、纪敏、袁玲、吴玲
125
探索教学方法拓展输入渠道改进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滕家庆
邗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扬州市教研室
张利琴
126
“自由语文情趣教学”实践研究
徐晓思
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
127
心理健康教育超市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张兰生
李岚、匡成兰、王建军、柏杨
128
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实践
丁永真
淮师一附小
唐玉辉
97
素养提升:数学教育的价值
戴铜
淮安市实验小学
王乃涛、孙孝忠、高海军、高会洲
98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蒋寿桐
淮安市新安小学
99
享受学习:基于学生自主体验的教学实践研究
张兵
盱眙县实验小学
洪涛、王广仁、田永凤、沈国酰
100
中学有效教学研究
张元贵
江苏省淮阴中学
魏清、孙立祥、王建军
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名单(180项)
序号
成果名称
申报集体/申报人
主持人/所在单位
主要合作者
1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法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林慧敏
顾维平、成剑、杨毅静、倪晨瑾
2
南京市小学民间体育项目在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高朋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曹为民、张剑辉、李建
3
高中物理立体化校本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实施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陆天明
潘庭前、曹海斌、孙伏优、黄伟
4
南京一中“导师制”
南京市第一中学
吴晓茅
5
南师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成效

2024名师个人工作计划优秀(10篇)

2024名师个人工作计划优秀(10篇)

2024名师个人工作计划优秀(10篇)2024名师个人工作计划优秀(10篇)1本人有幸成为龙岩市小学数学__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望在此工作室的培养下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争取早日成为我市教育事业先行人才,争取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现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1.强化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要高度重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要自觉学习数学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2本以上的教育专著,并撰写以上的读书心得。

2.积极承担公开课和专题讲座,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或校外都开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更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一学年中承担校级评课6节(其中2节配有教案及评课稿),承担校级公开课2节,县级以上公开课(或说课)1节,县级以上专题讲座1次。

要积极参加所在县(市、区)举办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主动申请承担观摩课和专题讲座。

3.大胆实践、探索,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

工作室的总课题为《互动生成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根据自身实际,根据工作室总课题拟定《有效促进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研究》为子课题开展研究,制订子课题三年实施方案,做到每学年有课题研究计划和小结,三年有课题研究总结。

4.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室qq群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本学年可利用工作室qq群开展网络备课或专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5.培养、带动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自己的引领水平。

在所在县(市、区)选定3~5个中青年教师,作为自己“传、帮、带”的培养对象,作为自己的合作、教研团队,带领他们参与有关教研活动,引领他们的专业成长。

6.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__,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撰写教学论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案例反思、经验总结等),并积极主动投稿,力争在__年6月前发表cn级教学__。

完善三个平台 使教师研究能力不断发展

完善三个平台 使教师研究能力不断发展

完善三个平台使教师的研究能力不断发展课改犹如大海行船,四面茫茫,漫无边际,那么究竟让教师在行进中抓住什么、抓实什么、如何行驶、驶向何方,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定位。

2004年,在领导及专家的引领下,我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根据我校课改发展实际和教师当时的发展状况,在认真学习反思研讨的基础上,理出了一条以课堂为研究中心,以教研为基本方式,以展示为激励手段,以制度作为保障的“搭建三个平台,让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成为可能”校本研训思路框架,经过后来的多次完善和补充,形成了今天的三个平台。

三个平台指的是: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实践平台。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感受到:一、让平台成为一池活水,常涌常新课改没有一个固定的经验模式,它随着教师的成长而发展。

案例1:实践平台上的一个点是“同组同讲一个课例的多次研讨”活动。

一年前,这个点是“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

活动形式就是领导集中时间听推门课、听跟踪课、听有准备的课、听邀请课,力图通过密集听课、密集研讨来提高研究的点数和频率,从而尽快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上学期我们按既定策略听了一个多月的课,效果不错,教师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因而涌现出了一些好课。

为什么要改呢?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又按上学期的方法从一年级逐年级开始听评课。

但是我们很快发现,部分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并没有因为学期的延伸而提高,而是动力和压力都在减弱,许多强调再三的老问题还在重演,我们还从个别教师身上感到,我们的极端负责换来了麻木应对,我们的高涨热情和辛勤劳动换来了轻描淡写。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责怪教师,因为我知道,问题不在教师,(就像教师课没讲好问题不在学生一样),而在于我们的策略。

教师不感兴趣,说明我们所做的已经不再是教师需要的,也许上学期需要,但这学期的重复,已触动不了教师的研究兴奋点,点燃不了教师的研究热情。

于是我们马上停止听课,当天就召开有教研组长参加的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针对问题进行反思,找问题的打结点,结果发现问题的根本在于有些教师是由于上学期认认真真的备课了,可还是漏洞百出,与还是优秀课无缘,于是失望,更不知道怎么讲课了,便开始消极应对了。

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

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

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比例让学生边学习理论 对系统设计方案中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分析
知识边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设计能力以 并对数据采集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等进行讨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论学习最后通过搭建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测试
结合学生课题研究需求总结提炼研究课题的共 验证对试验测试标定数据处理分析性能参数确定等过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研究方法
课程研究与实践的思路
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与基于研究过程相结合的系统
化教学法针对控制系统中的电路设计信号采集与数据
处理分析等问题主要采用图 所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图 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思路和方法
图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学生课题研究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科研水平与 能力为目标构建以工程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创新 型项目式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的理论知识重新进行整 合将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面向基于 工程实践的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目标和知识体系进行教
计能力选择合适的项目
高教学质量
)理论教学根据学生选择情况教师需要在课堂上 (将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体系以
对各设计项目的设计目的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实验过程 典型工程应用案例为引导提升学生在技术应用方案制
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和实施过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 订与实施测控系统设计与搭建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
作通过加强实践应用环节的训练强度强化学生对各实 究全过程的综合性典型应用案例增设动态测试实验内
践教学环节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容从项目提出需求分析方案论证与实施测控系统设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能够涵盖共性和差异性 计搭建控制策略研究与分析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过程

论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的优势及其策略

论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的优势及其策略

校I园I之I窗划、有目的、有方法地“观察和实验”;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基本理念,以“多感官参与科学探究”为切入点,确立《小学科学课多感官参与学法研究》的课题。

(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行动研究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调查、实验及文献查阅等形式收集资料,资料包括:课堂实录、佚事记录、课堂档案(如学生作文、绘画、考试分数、学习活动记录表、学生档案)、课堂教学的录音与录像等现场记录;以及教学札记、教学日记、调查表、访问记录等;还包括口头切磋等经验总结与探讨以及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心得体会。

总之研究资料可分为:背景资料、过程资料和结果资料三种,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的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效果是否由方案带来的和怎样带来的研究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

这些资料对于效果分析是缺一不可的。

资料的收集与问题的解决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在问题、资料和答案之间,还需要不断地分析与反思。

分析、反思应该贯穿在行动研究的每个阶段,离开了它,不仅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且收集到的许多资料反而显得杂乱、累赘;离开了它,即使找到答案,也不是最适切的;离开了它,甚至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

可见,分析与反思是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研究计划与研究过程l、开放务实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研究活动的蓝图,制定研究计划是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制定研究计划时应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搞清楚:现状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存在哪些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解决受哪些因素制约?众多制约因素中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的?什么样的设想是最佳的?等等。

研究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步具体行动步骤。

研究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组成的研究小组和协作型研究小放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是暂组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保时的、试验性的、允许修正的。

行证行动实施到位。

只要有目的、负动研究的起点不是一个固定的假责任、按计划采取实际步骤,同时设,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的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这样的行设想或计划,整个行动研究过程动研究才能逼近解决问题的性质。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作者:夏循藻朱国斌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9年第12期“研训教一体化”是指创新机制,将教研、科研、培训、教学有机融合,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一体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机构整合,即教研、科研、培训、教学部门职能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调;二是创新培养模式,根据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探索问题的性质、缘由,根据对象选择不同的路径和培养方法,可以是“研→训→教”,还可以是“训→研→教”,或者是“研+训→教”,也可以是逆向的“教→研→训”,在反复、循环的融合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通过文献学习了解各地研究的现状,全面开展区域调查,聚焦问题导向,通过研讨交流、专题展示等实践探索,构建了区域“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

四种发展模式; 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一是“训→研→教”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体现了专家引领,骨干带领,强调师徒纵向互动,指向教学。

“训”是前提,在“训”中获取,在“研”中体会,在“教”中实践。

此路径用在初入职场、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身上极为合适。

本区对于1-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常用这种模式进行培训,入职的岗前培训,以案例分析、经验分享、优秀教师现身说法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之后,组建团队,给出项目学习任务,让教师研究解决基本教学任务,并以教学攻擂赛、微课演示等形式呈现合作研究效果。

当青年教师进入教学岗位时,学校根据实际安排骨干教师与之结为师徒,观其教学各个环节,与之研讨,指导青年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

二是“研→训→教”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问题,改进教学,体现问题导向。

“研”是着眼点,“教”是落脚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利用这些处理问题的办法、途径对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更多教师对类似问题的认识、理解、研究能力,扩大研究成果的效益。

学校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学校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学校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范文五篇一、指导思想: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服务的方针。

环绕县教育局“聚焦主业提升质量”的主题,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教育、管理”的中心作用。

落实县教科研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以“给每位孩子一种生活力”为总目标,以市级、县级重点课题方案的全面实施和成果的辐射为统领,促进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和成果转化;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学改革、教师成长、学生、学校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使学校教科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沃土,成为学校提升品位的原动力。

二、重点工作:1.以课堂转型为重点,为学生的“学”服务。

要关注课堂教学转型与变革,转变关注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要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以常规教研活动为载体,聚焦课堂,在研究教法的同时,重点研究学法,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体现“轻负高质”,实现课堂从重“教”到重“学”的转移,以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规范课堂教学常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师生教学能力。

要发挥课题组、骨干教师的功能,以持续性的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通过校长的市级主课题引领和任务驱动下的实践干预,聚焦问题,来研究问题解决策略,以形成提升学生生活力、提升教与学能力的主题、总结教学经验、提炼教研成果,进而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

3.以阅读培训为方式,提升教师理论素质。

要通过理论学习、经典阅读、校内外培训、专家报告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继教氛围,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信息视野和文化底蕴。

4.以“教研训一体化”为着眼点,促进科研成果形成。

借助县重大课题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个体自我反思为主要目标的教科研活动形式,期间教师博客是激发教师反思热情、培养教师反思习惯的有效载体。

在不断反思中,形成教学案例、论文、科研报告。

三、具体工作:1.全面贯彻市、县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一个重点:课堂教学转型提升的研究”、“二项服务:服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三个原则:以标导学 ;以学定教 ;以学验教”、“四大措施:队伍建设;教研训一体;项目推进;导评结合”的工作要点。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题目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题目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题目导语: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论文,有哪些题目可供参考呢?下面是收集的中学历史教学论文题目,供各位阅读。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动向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新方向中学历史教学“互动启发”模式研究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学习策略研究中学历史学科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学历史探究教学策略研究初中历史课程活动教学设计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研究美国中学历史学科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中学历史学科材料分析论证题的命题理论与技术中学历史学科填空题的命题理论与技术生态道德培养与中学历史教学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中学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之研究穿插与综合:中学历史学科渗透的理性思考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中学历史“引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美育初探人文素质和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渗透与提高多媒体、网络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实践高中历史课题“探究式学习”应用研究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历史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全球化”与高中历史教育目标的新探索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式的研究高考材料解析题变革与中学历史教学之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主义教育中师历史教育运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探讨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研究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初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关于城乡中学生历史创新意识问题的考察论中师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课堂教学以德治国与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宗教史教学之探讨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历史教学数字化学习和历史教学史料教学中开展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研究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构思浅析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穿插渗透生存教育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人文旅游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为例新课程改革中对历史创新教育的探析普通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历史教学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初探科技史教学与弘扬科学精神研究对主体模式下高中生历史观教育的探讨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科的关系——兼谈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课程体系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困难与对策社会史视角与中学历史教育的革新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论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化史观与高中近现代史教学中学历史教育与学校德育实效性初探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研究中学生历史文本阅读方式浅析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问题研究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与教学批判思维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中日中学历史课程比拟研究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新探现代迁移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初中历史探究教学法的个案研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探讨关于从文化的角度进展历史教育的假设干思考试论史学根本原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高中历史学困生认知构造问题诊断与教学对策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实施促进学生开展的平日评价关于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探讨试论中学历史课的中外关系史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把握《课程标准》多媒体与中学历史教学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中学历史教师的从业素质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探索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探索与认识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相关问题研究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初探论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振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浅论如何抓好中学历史学科中的道德教育社会生活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初步教学实践试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中生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信息技术与中师历史教学整合的研究幼师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与研究科学素养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作业现状研究历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学历史活动课设计研究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中师历史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近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比拟研究中学历史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的研究论中师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论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历史教学论新课程条件下历史教师角色转换论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滞后问题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试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动向试论中学历史课的中外关系史教学。

公开课的不同类型

公开课的不同类型

公开课的不同类型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莉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摘要】本文研究的公开课不包含视频公开课或网络公开课等以互联网为媒介来分享和呈现课堂教学的课程,而是特指现实情境中师生以及其他听课者面对面交流与互动的教研活动。

本文从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入手,对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和竞赛型公开课这三种类型公开课的优缺点和实施中的优缺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开课内涵类型作用优缺点上篇从公开课出现的原因以及公开课发展的阶段两方面对公开课进行了阐述。

本文将从公开课的类型、作用,不同类型公开课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类型公开课实施上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进一步研究公开课的意义和价值。

一、公开课的内涵及类型(一)公开课的内涵在实践中,我们常常把按照教学计划,仅仅面对学生所进行的教学,称为常规课教学,把同时面向教师进行的教学,称为公开课教学。

公开课,顾名思义是面对大家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活动供教师以及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

我们也把公开课称作“观摩教学”,它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开展公开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探讨教学规律,或是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实验。

从公开课的本质看,公开课是一种教师专业活动形式,是有组织、有规模、有准备,在公开场合进行的一种教学观摩和交流活动;从参与者的身份和角色关系来看,公开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有同行、专家、领导、家长等参与听课活动,并对课堂教学做出一定的评价;从公开课的目的来看,公开课作为一种教研形式,旨在展示教师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问题,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促进思考交流、教学改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

由此可见,公开课是常态课的特例和精华。

本文对公开课的研究拟从公开课的类型划分,分析不同类型公开课的目的和功能,同时统筹观课、议课活动的组织,其目的指向充分发挥公开课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

本文研究的公开课不包含视频公开课或网络公开课等以互联网为媒介来分享和呈现课堂教学课程,是特指现实情境中师生以及其他听课者面对面交流与互动的教研活动。

微型课题题目

微型课题题目

微型课题参考目录综合类课题题目一、课程理念与课程管理1.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构建特色学校实验研究3.普通高中新课程促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途径的实验研究4.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德育工作融合性实验研究5.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研究6.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提高校长素质的研究7.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8.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研究9.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研究10.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软件的研究与开发11.普通高中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12.普通高中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研究13.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14.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15.普通高中新课程排课管理研究16.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17.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研究18.普通高中新课程技术装备标准研究19.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0.指导高中学生选择课程内容和制订学习计划的研究二、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21.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与提高高中学科教学实效性的研究22.“过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23.新课程背景下青年教师专业提升途径的研究24.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25.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26.普通高中阶段学习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27.初高中学科教学的衔接28.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探究式典型课例实验29.普通高中学科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30.普通高中新课程优质教学实验31.“情景探究教学”在高中理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32.新课程高中教材比较研究33.高中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的试验与研究34.网络环境下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评价的实验与研究35.普通高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评价的试验与研究36.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诊断性评价的试验与研究37.高中教师反思性教学评价的试验与研究38.大班额条件下高中新教材典型课例的研究39.大班额条件下高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的研究40.普通高中学科课堂教学落实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41.普通高中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培养研究42.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构建“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43.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44.高中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45.高中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典型案例研究46.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程中生成和调控关系的研究47.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机智典型案例研究48.基于互动的(生成的、差异的)课堂教学范式应用研究49.课堂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与实效性实验研究50.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60.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61.普通高中新课程科目、模块的典型教学案例分析及教学模式研究62.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研究63.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64.课程的开放性与开放性教学研究65.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研究66.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67.高中新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68.高中课程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研究69.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三、学生学习方式70.新课程条件下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心理的研究71.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研究(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发现学习等)72.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行动研究73.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和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74.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75.学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76.大班额环境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77.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实验研究78.学生信息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研究79.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研究80.学生学业失败现象分析及教育教学应对策略研究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81.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研究82.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下教研组、年级组活动评价的研究83.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的研究84.高中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的研究85.学校、教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研究86.新课程与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的实验研究87.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自我评价的研究88.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及应用研究89.学生学习评价的功能与手段研究90.学生学习中“三维目标”达成评价研究91.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模块评价方法与工具的开发研究92.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其监督、管理的研究93.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方法与工具研究94.学生学习评价软件的开发应用研究五、课程资源建设95.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素养的研究96.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研究97.资源型(课题型、研究型、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98.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99.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100.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101.师生教学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102.自然生态资源、校外人力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课程化研究103.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学科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与应用研究104.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105.多种形式的教学课件的开发、应用与评价研究六、教师专业成长106.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07.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改革与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108.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研究109.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途径研究110.优秀教师培养个案分析及规律性研究111.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教师培养途径、研修模式的研究112.综合课程开设与复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113.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114.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115.普通高中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研究116.普通高中新课程校本培训方法的研究117.高中阶段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创新研究118.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和模式的实践研究七、技术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119.高中课程改革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服务素质教育实验研究120.高中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12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相关学科的整合研究122.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开发与评价策略研究123.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组织与管理研究124.中学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研究125.研究性学习模式实验研究126.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研究127.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128.中小学劳技教育、实用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9.技术课程的生活化、科学化研究130.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与评价研究131.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研究语文课题题目1)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3)中学语文评价研究4)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5)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6)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7)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教学的研究8)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研究9)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10)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11)高中语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数学课题题目1)中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2)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4)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5)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6)中学数学典型课例研究7)中学数学新增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8)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9)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10)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1)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1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实验与研究13)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14)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5)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16)中考、高考命题中如何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17)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的问题与改革方向的研究18)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英语课题题目1)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研究2)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评价融合的研究4)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评价融合的研究5)新课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6)新课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7)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8)新课程英语高考的发展研究物理课题题目1)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2)新课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3)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4)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5)物理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与方法教育的研究6)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的实验与研究7)科学方法教育在某版本物理教材中的体现与实施研究8)物理专题研修的实施研究9)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10)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研究11)以校本教研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12)关于中学物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研究13)对我省“3+理综”高考模式的研究14)高考理综物理教学与复习方法的研究15)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研究16)关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化学课题题目1)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整2)化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研究3)化学课程标准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呈现方式研究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优化化学实验教学5)高中化学课程模块学分认定方案及评价方式的研究6)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7)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教学的研究8)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式9)化学新课程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10)新课程背景下基于模块和学段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11)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困难及对策研究12)化学课堂教学中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研究13)化学新课程评价方式与中考改革的研究生物课题题目1)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2)生物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3)生物学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4)生物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5)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6)河南省现行中招学业评价模式下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研究7)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8)中学生物科技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9)农村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10)中学生物学实验与探究性项目的可行性与改进的研究11)中学生物教学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2)中学生物校本教研途径与方法的研究13)中学生物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14)网络环境下生物学教学与管理的方法研究15)“3+理综”高考模式下的生物教学策略研究1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室配置方案的研究17)高中生物新课程模块教学策略研究18)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19)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建模教学的研究20)农村高中实施生物新课程的困难及对策研究政治课题题目1)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材建设研究2)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研究3)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艺术研究4)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题研究5)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6)思想品德新课程中招考试相关问题研究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研究8)中华传统美德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研究9)思想政治新高考试题的开放性研究10)地方德育课程、学校德育课程研究11)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标、新教材研究12)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13)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研究14)高中思想政治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相关问题研究15)“3+文综”高考模式下政治试题特点与教学、复习策略研究16)生活德育实践研究17)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18)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研究19)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领域中重大时事热点专题研究20)思想政治课程的动态化、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21)中外德育课程比较研究22)优化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研究23)中学时事政策教育问题研究24)中学法制教育问题研究历史课题题目1)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影响之研究2)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4)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5)高中历史课堂典型课例研究6)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7)高中历史新教材与教师教学、评价问题的研究8)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提高的研究9)校本教研与历史教师备课能力提高之研究10)历史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方略研究11)地方课程《省情》(河南历史)的开发、有效使用问题研究12)“3+文综”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地理课题题目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分析研究2)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研究3)“3+文综”高考模式下的地理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4)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化研究5)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6)高中地理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7)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8)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9)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10)地理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11)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的方法研究12)地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方略研究体育与健康课题题目1)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研究2)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实验研究3)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4)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5)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研究6)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实验研究7)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8)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9)体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研究10)体育教学中学法与教法的改革实验研究11)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研究12)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13)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14)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音乐课题题目1)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改总结提高的研究2)推进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改教学的研究3)“兴趣―参与―表现―创造”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3)河南省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状况调查与新课程实验推进策略的研究4)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计划的研究5)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6)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7)高中“音乐鉴赏”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比较研究8)高中新课改音乐教学各模块选修方案的研究9)确保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改音乐教学顺利实施的调查研究10)学生音乐学习个性化的研究11)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研究12)开展校本教研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的研究13)开展音乐教育教科研方法的研究14)开展综合性音乐活动方法的研究信息技术课题题目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与教学评价研究4)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5)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6)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研究7)高中信息技术模块教学和学业水平考试研究8)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开设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说明:此课题目录仅作选题参考,各位老师可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来确定课题。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篇一」听了专家的《课堂教学评价诊断》专题讲座,听后受益很大。

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新课程改革宏观背景下对听、课评课的要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这种新的价值观,对新课程听课、评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的知识观要求听课、评课超越知识技能的取向。

原先的听课体系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不变的、供人掌握的内容,导致了听课评课的知识技能取向。

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再把知识技能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内容。

2、新的学生观要求听课、评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的学生观更加关注学生的潜力,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构成。

3、新的课程观要求听课、评课引导课程回归生活世界。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课程改革中教学实践的新观念。

第二、新课程下听课、评课的方式方法。

1、教师怎样听课:首先,教师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如:先了解下听谁的课,上那篇课文,提前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自己简单预设一下这课的教学流程。

其次,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

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两者兼顾。

看“教”——主要是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

看“学”——主要是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

即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此外,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在分析总结他人的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

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大港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课题组一、研究背景探究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倡导让幼儿走入生活,亲自操作、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自由表达与表现。

探究性学习活动关注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的解决,更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幼儿学习的创造性、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使幼儿的天性得以发展、生长,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使幼儿的多种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哈斯特(Harste 1993)说:“教育一旦被看作是一种探究式的活动,就会产生一些重大改变。

教育的中心将转向学生的学习,而教学的任务则变成如何去支持探究活动的开展。

”那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密切关注幼儿的探究兴趣,有机生成各项适合幼儿探究的学习与游戏活动,并且从环境的创设、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指导、活动的评价等策略入手,不断促进幼儿探究性活动的开展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这一符合时代特征的课题。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索一种适合我园幼儿以自主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改变幼儿的学习活动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试图构建以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要方式的课程体系。

二、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的活动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第 1 页共 7 页《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

学习活动必须成为儿童主动探索、自我思考、观察比较、提问讨论的过程,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他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2、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的研究表明,教育是以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为价值,把孩子培养成能在激烈变革的环境中自由地确立自己的位置,能同他人合作共事,善于终身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人。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1)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
•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思考。 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 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 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 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 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程文化,让教师在“开放性平台 “上互助成长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的思想、 经验得以物化,也可以在校本研修中与同 伴互为“课程“,互助成长。
5、让磨课真正成为教师的“练功场
磨课,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 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 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有效的 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 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磨课的有效性,应深刻 反思教学,并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从什么角度来反思教学 磨课拒绝“大杂烩”、专业霸权与急功近利
7、基于同伴互助的校本研修
(1)引领式同伴互助 (2)专题沙龙 (3)结对互助 (4)兴趣发展
六、校本研修的策划与实施策略
1、校本研修方案的制定 (1)研修的目的与简要现状分析(包括教师的 需求特点等) (2)关于研修主题的整体规划与年度计划; (3)研修过程设计(包括具体研修内容、研修 形式以及考核评估等); (4)组织分工安排及相关准备工作方案(包括 相关条件等); (5)校本研修具体措施。
(2)、合作文化——让教师在“研究共同体”中 互为“课程”
在校本研修中,建立以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为基本要素的教 师“研究共同体”,是使教师相互学习、借鉴、影响,不断提升专业 能力的有效方式。

2024年小学教研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

2024年小学教研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

2024年小学教研教学工作计划例文两个月的暑假就这样结束了,在暑假结束后,我们____年第一学期叫学工作就要开始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休整期后,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新学期的工作了。

在暑假结束前的期末测试中,我们学校去的了教学成绩的大丰收,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的进步,争取这个学期更上一层楼!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____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____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养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导处在数学、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走低耗时,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路子。

今后教学教研工作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为准绳、加强教研组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常规意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为使泉山中学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要求1、实行当天行政值日考课制,加强对课堂____分钟的教学管理。

2、重点抓好初三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实行学校行政人员蹲班制,同时做好初三教学的全盘计划安排,搞好初三学生的每轮统考,做好成绩统计,组织初三老师座谈进行质量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组织好初三的教学研讨会,加强横向联系,做好教学资料供应和教学信息收集工作,要坚持全面提高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类各学科竞赛,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3、加大教研组工作力度。

文科、理科、外语三个教研组各负其责。

真正发挥其管理教学,开展教研的能动作用。

各教研组要有教研计划,活动要有详细记录,每天教研活动,事先要有部署,事后要有总结,计划要周密,要求要落实。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1)继续组织好以“减负、优化、增效”为主题的教学教研活动,广泛开展以“三体现”(体现素质教育,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四讲究”(教学内容讲究精,教学方法讲究活,教学手段讲究新,教学效果讲究高);“五高度”(课堂结构设计,教法学法设计,问题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为目标要求的课堂教学大练兵。

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课程:课程是专指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实质就是学校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特定的预期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会承认的专门的资格证书。

教学: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专门环境特定文化为对象,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结构—定向教学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的简称。

结构化教学和定向化教学是结构—定向教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观点。

中心思想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双机制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

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课程决策层次:一般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时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这种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表意目标:源于美国学者艾斯纳(Eisner, E. W.)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是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的结果,而不是在活动之初预先规定的目标。

课程研制:是一种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文化选择、传递和创新活动过程。

课程变迁:变迁是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迁移,实质上就是情况或阶段的变换。

课程变迁可以定义为课程在教育哲学、价值观、目标、组织结构、材料、教授策略、学生经验、评估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任何变换。

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课程方案或课程计划:分为实际课程与虚拟课程,实际课程就是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虚拟课程就是把将要做的任务安排记在头脑里,不一定要立即实行。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框架:是指同一套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这主要是规范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各个领域或各门课程在学生学习结果方面的陈述方式。

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01]

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01]

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快速地改变着教育领域的面貌,而数学教育也不例外。

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学习数学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具体事例,探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智能出题传统的出题方式需要老师准备试卷、选择题目,而人工智能能够自动创建试题,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自适应地出题。

例如,一些AI创业公司就开发了智能出题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自动出题,并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评估学生的水平。

在数学教学中,智能出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

例如,一个名为“数学历险记”的APP通过智能出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学习进度,自动调整复习和测试内容,提供同步学习、强化训练等多种学习模式。

2. 视觉表达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手写笔迹实现识别和纠错。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提交手写题目的答案,而手写笔迹可能存在不规范、不清晰等问题,使得老师批改的难度加大。

智能识别技术能够自动将学生的手写笔迹转换为电子文本,减小老师的工作量。

例如,一个名为“数字手帐”的APP利用AI技术识别手写数字,并将其转化为整洁的数字形态,提高了学生提交作业和考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学习路线规划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可能擅长初级数学题目,有的学生则需要重点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学生的答题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瓶颈,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目标,为学生个性化制定精准的学习计划。

例如,一些数学辅导APP通过智能诊断技术,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给出不同的题目推荐和学习建议,帮助学生排列好学习路径。

二、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存储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教师和教育团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型课堂教学诊断策略的研究作者:唐美莲研究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已进入各层次的课堂教学中。

这样的一种教学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但对这种全新的教学实践活动如何进行教学诊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涵义对于研究型课堂教学,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读。

作为一种教学思想,研究型课堂教学是在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构建的,其基本观点认为教育者应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发展自身个性。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

[1]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建立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研究型思维和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2] 在本文中,更多的是将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借助于一定的新知识、创造一定的情境共同谋求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研究型课堂教学的特点1.参与性研究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交往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

2.开放性研究型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受教材的束缚,教学地点不受教室的限制,教学过程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怎么形成假设,怎么查找资料,怎么验证假设,怎么解决问题,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3.探究性“任何知识都是既是探究的产物,同时也内在地蕴涵着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还是未来探究过程的原材料。

”[3] 研究型课堂教学在书本知识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掌握新知识,这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探索研究的过程。

4.生活化研究型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问题通常是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之间,经常是生活化和社会化的。

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三、研究型课堂教学诊断的内容研究型课堂教学诊断内容繁多,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诊断对象。

但细加归纳综合就会发现,研究型的课堂无非是由教师、学生、师生关系三个因素支撑起来的,因此,研究型课堂教学诊断的内容包括诊教师、诊学生、诊师生关系。

1.诊教师“诊教师”这一视角主要是围绕教学组织过程来展开的。

第一,诊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根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及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水平而确立。

第二,诊断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否科学严谨,是否围绕着“问题”和教学目标展开。

第三,诊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四,诊断教学技能。

包括诊断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诊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诊断教师的教态,诊断教师的教学语言等。

[5] 第五,诊断课堂结构,诊断课堂导入、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层次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等。

第六,诊断教学效果。

研究型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检验,诊断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程度和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效果。

2.诊学生研究型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提出假设、查找资料、验证资料来获得新知识。

因此,诊学生主要是诊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诊断学生的参与效果。

学生是否带着问题去理解、掌握新知识,掌握的效果怎样,学生是否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诊师生关系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分为三种:“我与我”“我与它”“我与你”。

[6] 师生之间的对话应建立“我与你”的关系,教师促进学生最佳潜能的充分发挥。

研究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内在价值和内在需求。

研究型课堂的师生交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在这样的互动中,有思维的积极活动,有新的、有意义的内容生成。

四、研究型课堂教学诊断的策略1.研究成果的形成性档案分析目前,很多学校对研究型课堂教学的诊断主要依靠形成性档案来完成的。

通过形成性档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步骤是否合理,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认识的深度,学生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的地方。

在依靠形成性档案进行研究型课堂教学的诊断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参与性原则。

让学生和家长也参与到研究型课堂教学的诊断中来。

学生参与到诊断过程中,不仅能够让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地分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状况,为准确诊断研究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还能让学生自己更清楚地知晓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促进他们的反思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让家长参与到诊断的过程中,目的不是为了沟通学校或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而是因为研究型学习的场所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或是课堂,它可以延伸到各个角落,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

家长参与到学生研究成果的分析,既可以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学生的研究成果,从而诊断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过程性原则。

教师在诊断过程中要始终记住学生的成果记录是一个过程,不能仅仅根据一次的研究成果就对该学生盖棺定论。

毕竟研究性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感悟,形成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巩固才能最终形成。

“过程性”还意味着研究型教学诊断的过程性。

既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通过学生的研究成果对课堂教学的诊断不仅是对某一节课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还要关注长期的教学情况。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强调的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并不单单是指最终完成的研究报告或作品,还包括学生在整个研究型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案和研究记录。

只有通过对学生成果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教师才能更完整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能对研究型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全面的诊断,顺利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学习策略技能的获得。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研究型课堂教学中所完成的最终研究成果或研究记录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技能进行分析,从而诊断出教师的指导行为是否对学生学习策略技能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策略认识,包括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学习方式的认识、学习规律的认识、学习组织的认识和学习过程的认识。

二是学生的外在表现行为,即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计划的合理性、学习计划的操作性、学习计划的步骤性、学习计划的实施。

(2)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体包括自主调研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据此,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诊断指标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自主调研能力,包括调研任务的分析、自主调研的方法和自主调研的资料;自主探索能力,包括自主探索的钻研能力(成果或作品内容的深刻性和建设性)和自主探索的思维能力(问题的质疑能力、学习思路的清晰性和学习成果或作品的综合性);自主创新能力,包括自主拓展和延伸(学习成果或作品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和自主创造和突破(学习成果或作品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7]2.学生活动表现的分析研究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手段。

对学生的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学生参与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渗透着情感的投入、态度的转变、方法的习得、情绪的体验,以及创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的能力。

尤其重视评价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和成果,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研究学习的态度、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

对学习活动表现的分析也应主要看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学生活动表现的诊断分析分为三个步骤:预设标准—表现观察—诊断分析。

在对学生活动表现进行诊断分析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良好活动表现的标准,确定要观察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哪些表现。

有了预设标准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观察和必要的记录,重点观察学生在学习策略技能和自主探究能力方面的现场表现,如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方案的制定、课堂质疑和课堂研讨、成果展示等。

最后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分析,诊断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3.教师教学表现的分析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一种引导者、学习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因此,对教师教学表现的分析重点是对教师对学生研究性能力的引导表现的分析,如活动的引导和设置、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课堂活动的指导和协调、课堂总结的合理性等。

教师自身和其他教师同行都可成为教师教学表现分析的诊断主体,教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回顾和反思,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哪些方面还有所改善的地方,怎样才能加以改善。

同行教师则是在观察任课教师的教学表现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给予适当的诊断,分析任课教师在教学上的得失。

研究型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通过对研究型课堂教学诊断策略的研究,更好地反思和诊断实际研究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研究型课堂教学,提高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黄亚平,陈小鸿.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3]刘星.论中学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探索和尝试[EB/OL][4]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代天真,李如密.课堂教学诊断:价值、内容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0(4).[7]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