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4)练习:第4章 第1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练习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练习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第一节原电池基础巩固1下列反应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H2SO4+2NaOH Na2SO4+2H2OB.2FeCl3+Fe3FeCl2C.Mg3N2+ 6H2O3Mg(OH)2↓+ 2NH3↑D.NaCl+AgNO3NaNO3+AgCl↓答案:B2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只能用金属锌作负极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答案:C3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答案:C4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HNO3作电解质溶液B.可以用锌作原电池正极C.可以用铁作负极,铁的质量不变D.可以用铜作原电池正极答案:D5根据原电池的有关知识,下列反应不能用于原电池的是()A.2H2+O22H2OB.2CH3OH+3O22CO2+4H2OC.Zn+2HCl ZnCl2+H2↑D.NaOH+HCl NaCl+H2O解析:原电池反应必须是放出能量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它不可以用于原电池。

答案: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AlCl3+4NaOH NaAlO2+3NaCl+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C.把Fe片和Cu片放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观察到Cu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与H2SO4能发生反应而Fe被钝化D.Zn-Cu原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H+向负极作定向移动答案:B7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 O42-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解析:题干所述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负极反应式:Zn-2e-Zn2+,正极反应式:2H++2e-H2↑,电子由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①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①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①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①Cu+2Ag+===Cu2++2Ag,反应既可以在原电池中实现,也可以在电解池中实现,其他条件相同时,二种装置中反应速率相同A.①①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2.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①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 K闭合时,①中SO42-向c电极迁移D. K闭合一段时间后断开,①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3.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4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B.在pH>6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C.在pH>14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D.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4.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与Zn直接发生反应5.下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逐渐溶解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锌为正极,铜为负极6.下列关于金属的防护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使用的快餐杯表面有一层搪瓷,搪瓷层破损后仍能起到防止铁生锈的作用B.给铁件通入直流电,把铁件与电池负极相连接C.轮船在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钢铁制造的暖气管管道外常涂有一层较厚的沥青7.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8.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目录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节燃烧热能源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1章单元复习第1章单元测试第3节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2章单元复习第2章单元测试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章单元复习第3章单元测试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3章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第3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4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检测及试题解析第4章第1节原电池第4章第2节化学电源第4章第3节电解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检测高二化学选修4 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3.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三. 具体内容 (一)绪言1. 选修4的基本结构和地位、与必修的关系2. 关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3. 举出人们利用化学反应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例子(二)焓变和反应热1. 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2. 反应热的定义3.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4. 反应热的表示5. 有效碰撞6. 活化分子7. 活化能8. 催化剂能量反应过程E 1E 2反应物生成物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反应热没加催化剂加了催化剂(三)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2. 表示意义3.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四)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典型例题】[例1 ] 已知在25℃、101kPa 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的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g ) △H=-48.40kJ ·mol-1B.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5518kJ ·mol-1C.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H=+5518kJ ·mol-1D. C8H18(l )+25/2O2(g )=8CO2(g )+9H2O (l ) △H=-48.40kJ ·mol-1 答案:B解析:掌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注意事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利用反应 Zn+Cu2+= Zn2++ Cu 设计成原电池。

则该电池的负极、正极和电解质溶液选择合理的是()A.Zn、 Cu、 ZnSO4 B. Cu、 Zn、 ZnCl 2C.Cu、 Zn、 CuCl2 D. Zn、 Cu、 CuSO42.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2Fe3++2I -2Fe2++I 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为证明反应的发生,可取甲中溶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在甲中溶入FeCl 2固体时,甲中的石墨电极为正极D.此反应正反应方向若为放热,电流计读数为零时,降低温度后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3.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电解质溶液都是 CuSO4 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Ⅳ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 Cu- 2e-=Cu2+4.已知海水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Na+、 Mg2+、 Cl -、Br-,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为锌棒, K置于 M,可减缓铁的腐蚀,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 2e-=H2↑B.X 为锌棒, K置于 M,外电路电流方向是从 X到铁C.X 为碳棒, K置于 N,可减缓铁的腐蚀,利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X 为碳棒, K置于 N,在 X电极周围首先失电子的是 Cl-5.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CO32- +2H2O H2CO3+2OH-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 Fe-2e-= Fe2+C.以 Na2S为沉淀剂,除去溶液中的 Cu2+:Cu2++S2-=CuS↓D.向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两极溶液中滴加酚酞,阴极变红:2H2O+2e-==H2↑+2OH-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部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4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课堂教学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4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课堂教学精品ppt课件
返回
5.原电池的“盐桥”中装的必须是电解质,原电池工
作时导线上有电子通过,盐桥中也一定有电子通

()
提示:错误.因为金属导体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
移动而导电,电解质溶液只能是靠阴、阳离子的
定向移动而导电,故盐桥上定向移动的只能是离
子而不是电子.
返回
返回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1.原电池工作原理图示
返回
返回
1.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返回
解析:依据构成原电池的四个必要条件分析:A中两电 极相同;C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D中酒精是非电解 质.唯有B符合条件. 答案: B
返回
考查点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例2] X、Y、Z、W四块金属板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
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
返回
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电极材料判断.对原电池而言,活
泼的金属是负极,活泼性较弱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是 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原电池中,电流 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返回
(3)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 池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的关系).
返回
返回
考查点一 原电池原理
[例1] (2010·陵水高二检测)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2Fe3++Fe===3Fe2+,不. 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课件(共27张PPT)
SO42-相对较多而带负电荷。溶液不保持电中性,这两种因素均会 阻止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造成电流中断。
由于盐桥(如KCl)的存在,其中阴离子Cl-向ZnSO4溶液扩 散和迁移,阳离子K+则向CuSO4溶液扩散和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 电荷,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因而放电作用不间断地进行,一直到 锌片全部溶解或 CuSO4溶液中的 Cu2+几乎完全沉淀下来。若电解 质溶液与KCl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可用NH4NO3代替KCl作盐桥。
A
Zn 盐桥
Cu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盐桥:
在U型管中装满用 饱和KCl溶液和琼 脂作成的冻胶。
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你能解释它的工 作原理吗?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 的KCl饱和溶液
此装置优点:能稳 定长时间放电
原电池
盐桥的作用:Cl-向锌 盐方向移动,K+向铜 盐方向移动,使Zn盐 和Cu盐溶液一直保持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Zn-2e=Zn2+
电解质 溶液
阴离子 盐桥 阳离子
还原反应 Cu2++2e- =Cu
内电路
19
得出结论
盐桥的作用: (1)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
(2)平衡电荷。
在整个装置的电流回路中,溶液中的电流通路是靠离子迁移完 成的。取出盐桥,Zn失去电子形成的Zn2+进入ZnSO4溶液,ZnSO4溶 液因Zn2+增多而带正电荷。同时,CuSO4则由于Cu2+ 变为Cu ,使得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环节一
手 机 又 没 电 了 !
普通干电池
手机电池
钮扣电池
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P.6)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P.10)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

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

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4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4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1.(原创题)2011年4月份,“联合国——气候变化与企业契约CEO论坛”在北京举办。

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行动,也是向我国广大非公经济企业发出的号召,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A.提高森林覆盖率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D.开发新能源解析:选B。

提高森林覆盖率有利于CO2的吸收;“地球一小时”活动实为节约能源,倡导节能的活动;新能源的开发可代替部分化石燃料,减少CO2的排放,这些都是应该提倡的。

2.(2011年中山高二检测)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C.减少氟氯代烷的排放量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解析:选C。

使臭氧层受损的物质主要是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

为了保护臭氧层,应减少这类物质的排放,故选C。

3.新装修房间内容易释放出一种有毒的气体,会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它是() A.氯气B.二氧化碳C.甲醛D.氟利昂解析:选C。

新装修房间内的装饰材料中有挥发性物质甲醛。

4.(2010年高考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硫B.氟氯代烷C.二氧化碳D.甲烷解析:选A。

形成酸雨的是硫、氮的氧化物;氟氯代烷主要破坏臭氧层;CO2、CH4会形成温室效应。

5.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1)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在发动机和三效催化转换器间的尾气流中安装一个称为λ探测器的电化学元件,可测定λ值(λ=入口处的空气量/完全燃烧需要的空气量),如图所示。

当汽车速度增加时,入口处的空气量增大,此时排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

(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①上图所示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

【答案】 C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解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

【答案】 D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了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解析】铁粉和硫粉混合,停止加热后,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 B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解析】 选项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浓H 2SO 4溶于水放出热量,但不属于化学反应;Zn 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 A5.已知反应X +Y===M +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能量,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解析】 已知X +Y===M +N ΔH >0,说明X 与Y 的总能量低于M 与N 的总能量,A 错误,D 正确;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错误;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也可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搅拌即可反应,B 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4 人教版 第四章测试(100分) word答案版

高中化学:选修4 人教版    第四章测试(100分) word答案版

选修4 人教版第四章测试(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答案 A2、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B.黄铜(Cu、Zn合金)制的铜锣不易生锈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D.生铁比熟铁(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答案 A3、如图是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答案 C4、下列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发生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Zn和Cu既是电极材料又是反应物C.工作过程中,电子均由Zn经导线流向CuD.相同条件下,图乙比图甲的能量利用效率高答案 B5、将镁条和铝条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用导线连接形成原电池。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镁比铝活泼,故镁是原电池的负极,铝为正极B.铝条表面虽有氧化膜,但可不必处理C.该电池的内、外电路中,电流均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D.铝是电池的负极,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 B6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①装置中锌棒逐渐变细,铜棒无变化B.在②装置中锌棒逐渐变细,铜棒逐渐变粗C.在②装置中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D.在①②装置中锌棒均被氧化答案 B7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

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答案 D8、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化学平衡与溶液习题1:在500 mL 0.1 mol/L HCl 溶液中加入1 g KCl,求该溶液的pH值。

首先,计算KCl的摩尔量:摩尔质量(KCl) = 39.1 + 35.5 = 74.6 g/mol摩尔量(KCl) = 质量(KCl) / 摩尔质量(KCl) = 1g / 74.6g/mol = 0.0134 mol然后,计算盐酸(HCl)的摩尔量:摩尔质量(HCl) = 1.0 + 35.5 = 36.5 g/mol摩尔量(HCl) = 浓度(HCl) * 体积(HCl) = 0.1 mol/L * 0.5 L = 0.05 mol根据物质的摩尔量关系,可知盐酸(HCl)反应完全后的物质摩尔量:KCl:HCl = 1:1,所以 KCl 的摩尔量 = HCl 的摩尔量 = 0.0134 mol所以,盐酸(HCl)与KCl反应后,生成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摩尔量为:氯离子(Cl-)的摩尔量 = 0.05 mol + 0.0134 mol = 0.0634 mol由此可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浓度(Cl-) = 摩尔量(Cl-) / 体积溶液 = 0.0634 mol / 0.5 L = 0.1268 mol/ L根据氯离子的浓度求溶液的pH值:pH = -lg[Cl-] = -lg(0.1268) ≈ 0.9所以该溶液的pH值约为0.9。

习题2:若已知 0.1 mol/L HCl 和 0.05 mol/L NaOH 完全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根据方程式可知,1 mol HCl 反应生成 1 mol NaCl。

所以 0.1 mol/L HCl 反应生成的 NaCl 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NaCl) = 23.0 + 35.5 = 58.5 g/mol所以生成的 NaCl 的质量为:质量(NaCl) = 摩尔质量(NaCl) * 反应生成的 NaCl 的摩尔量= 58.5 g/mol * 0.1 mol/L * 1 L = 5.85 g所以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5.85 g。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一节知能优化训练

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ΔH<0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0C.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0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ΔH<0解析:选A。

原电池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转移,A项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

2.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

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Z>W>Y B.Z>X>Y>WC.X>Y>Z>W D.Y>W>Z>X解析:选A。

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因此,X、Y相连时,X为负极,则活动性X>Y;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则活动性Z>W;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活动性X>Z;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W>Y。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W>Y。

3.(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根据如图所示,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s)===2Ag(s)+Co2+(aq)解析:选A。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其运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装置的判断和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年高中化学 第04章 电化学基础 专题4.3.1 电解原理导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选修4【经典练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年高中化学 第04章 电化学基础 专题4.3.1 电解原理导学案 部编本人教版选修4【经典练

4-3-1 电解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惰性电极)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惰性电极)学习难点: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惰性电极)【自主预习】一.电解原理1.实验探究:教材P79页“实验4-2”【问题1】通电前,CuCl2溶液中存在阳离子:阴离子:【问题2】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极。

通电后,溶液中的离子如何运动?阳离子向极移动,阴离子向极移动【问题3】预测一下将发生怎样的电极反应?在阴极上发生电极反应(或者说放电)的离子是在阳极上放电的离子是给CuCl2溶液通电时现象:阴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

阳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

电极反应式:阳极:反应类型:反应。

阴极:反应类型:反应。

总反应式:过程分析:CuCl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作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向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向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2.电解:使电流通过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的过程。

该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这是一个过程(物理?化学?)显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的过程。

3.电解池: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4.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二.电解电极反应的分析1.放电顺序阴极:由于阴极上要电子,不管阴极材料是金属还是石墨,此时都不能得电子,因此只能是溶液中的得电子。

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就越得电子。

金属越不活泼,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越得电子。

由此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下列离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1)金属活动顺序表(2)(用“〉”表示)Ag+ Hg2+ (Fe3+ )Cu2+H+(酸)Pb2+ Fe2+ Zn2+ Al3+…(3)、、、、等活泼金属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电解时不得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练习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练习试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 A、B、C可能分别为锌、铜、稀盐酸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 A极发生氧化反应2.现用Pt电极电解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CuSO4的混合溶液,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开始时阴极有H2放出B.电解开始时阳极上发生:Cu2++2e-===Cu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超过0.1 mol时,此时阴极放电的离子发生了变化D.整个电解过程中,不参与电极反应3.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由KCl饱和溶液制得的琼脂C.因为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被设计成原电池4.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B.正极反应式:5MnO2+2e-=== Mn5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D. AgCl是还原产物5.用质量均为100 g的铜棒做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28 g,则阴极的质量为()A. 128 gB. 114 gC. 119 gD. 121.6 g6.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3)在宇宙飞船和其他航天器上经常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源,其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通入的氢气和氧气由孔隙中逸入,并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而放电。
①a电极是电源的________极;
②若该电池为飞行员提供了360kg的水,则电路中通过了________mol电子。
③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该燃料电池工作产生36gH2O时,实际上产生了468.8kJ的电能,则该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是。(准确到0.01)(能量转化率是实际上释放的电能和理论上反应放出的热能的比率)
5.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放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
B.放电时,b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VO2++V2++2H+ VO2++V3++H2O
D.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O2+4e-=H2空题
16.(1)铅蓄电池的正极的反应式_________。
(2)由Mg、Al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的反应式________。当在电极上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电子数目为_____个(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7.甲烷、氧气、KOH溶液可构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按要求填写:
(1)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第1节《原电池》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第1节《原电池》课件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 金属。
B.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的电 极是正极。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 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问题3:你可以从那些方面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电极材料、离子移动方向、电子流向、 电流方向、氧化还原方面、实验现象等 等
④ 现象:Zn棒变细,Cu棒 变粗,蓝色溶液变 浅
[问题切入]
问题8:人们发现,按此方法设计的原电池,如果用它做 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 不适合实际应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A
单液原电池
H2SO4 溶液 主要原因:负极与阳离子直接接触【说明】由于右图装置中Cu2+与 Zn直接接触,Zn失电子后, Cu2+可以直接在锌片上得到电子,所 以这种原电池的效率不高,电流在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根据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
*根据电子移动方向或者电流的方向来判断:
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 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1、已知反应 Cu + 2FeCl3 = CuCl2 +2FeCl2 , 请设计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
强到弱的顺序为 (a>c>d>)b
有下列材料:Zn片(2片)、Cu片(2片)、导线、 水果 (西红柿、苹果等)、电流计,请设计一个装置
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并画出设计草图。
用水果和现有的实验器材试做水果电池
你知道吗? 2380块橙子能给一个手机充电

2020-2021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后习题:第四章

2020-2021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后习题:第四章

第一节原电池基础巩固1下列反应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H2SO4+2NaOH Na2SO4+2H2OB.2FeCl3+Fe3FeCl2C.Mg3N2+ 6H2O3Mg(OH)2↓+ 2NH3↑D.NaCl+AgNO3NaNO3+AgCl↓答案:B2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只能用金属锌作负极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答案:C3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答案:C4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HNO3作电解质溶液B.可以用锌作原电池正极C.可以用铁作负极,铁的质量不变D.可以用铜作原电池正极答案:D5根据原电池的有关知识,下列反应不能用于原电池的是()A.2H2+O22H2OB.2CH3OH+3O22CO2+4H2OC.Zn+2HCl ZnCl2+H2↑D.NaOH+HCl NaCl+H2O解析:原电池反应必须是放出能量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它不可以用于原电池。

答案: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AlCl3+4NaOH NaAlO2+3NaCl+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C.把Fe片和Cu片放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观察到Cu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与H2SO4能发生反应而Fe被钝化D.Zn-Cu原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H+向负极作定向移动答案:B7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解析:题干所述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负极反应式:Zn-2e-Zn2+,正极反应式:2H++2e-H2↑,电子由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一、选择题1.某同学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Fe===3Fe2+来设计原电池。

下列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电极材料为Fe和Zn,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电极材料为Fe和Cu,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C.电极材料为Fe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2溶液D.电极材料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解析:据反应2Fe3++Fe===3Fe2+知,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是Fe-2e-===Fe2+,因此Fe 作负极,正极应是活泼性比Fe弱的金属或碳棒,电解质溶液应是可溶性铁盐酸,B合适。

答案:B2.下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卡片:No.28时间:2014.03.20实验后的记录: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流动方向为Zn―→Cu④Cu极有H2产生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 mol⑥正极反应式:Zn-2e-===Zn2+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④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正极是Cu,负极是Zn,故①错误;电子从负极Zn流出,流向正极Cu,H+向正极移动,在Cu上得电子:2H++2e-===H2↑,故②错误,③、④正确;此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⑥错误;总反应方程式:Zn+2H+===Zn2++H2↑,当有1 mol电子通过时,产生H2为0.5 mol。

故⑤正确。

答案:B3.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A .a>b>c>dB .b>c>d>aC .d>a>b>cD .a>b>d>c解析:由第一个装置可知a 极溶解,故a 极是负极,可知金属活动性a>b ;第二个装置依据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可知金属活动性b>c ;由第三个装置得金属活动性d>c ;第四个装置电子从d →a ;故金属活动性d>a 。

答案:C4.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CH 4(g)+2O 2(g)=====点燃CO 2(g)+2H 2O(l) ΔH <0 B .HNO 3(aq)+NaOH(aq)===NaNO 3(aq)+H 2O(aq) ΔH <0 C .2H 2(g)+O 2(g)=====点燃2H 2O(l) ΔH <0 D .2FeCl 3(l)+Fe(s)===3FeCl 2(l) ΔH <0解析:原电池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A 、C 、D 均属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而B 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B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AlCl 3+4NaOH===NaAlO 2+3NaCl +2H 2O ,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 .Zn 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 4溶液能加快产生H 2的速率C .把Fe 片和Cu 片放人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观察到Cu 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 与H 2SO 4能发生反应而Fe 被钝化D .Zn —Cu 原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H +向负极作定向移动解析:A 项,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B 项,锌与置换出来的铜在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加快产生H 2的速率;C 项,Cu 与稀H 2SO 4不反应,Fe 在稀H 2SO 4中不发生钝化;D 项,H +应向原电池的正极作定向移动。

答案:B6.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 轴表示负极流出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 轴应表示( )①c(Ag+)②c(NO-3)③a棒的质量④b棒的质量⑤溶液的质量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②解析:在这个原电池中,负极:Fe-2e-===Fe2+,正极:Ag++e-===Ag,使b棒增重,溶液中c(NO-3)不变。

答案:D7.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解析:A项,加入6 mol·L-1的盐酸,会使产生的H2总量增加;B项,加入CuCl2溶液后,Zn置换出Cu,Cu附着在Zn上,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D两项,蒸馏水和NaCl溶液都会稀释原盐酸溶液,使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B8.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解析:N棒变细,说明被腐蚀,N极活泼性大于M极,A、D均不合题意。

M棒变粗,说明有金属单质析出,B不合题意。

答案:C9.(2014·广州高中毕业班测试二)(双选)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Ⅰ,铜片上有O2逸出B.装置Ⅰ,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C.装置Ⅱ,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D.装置Ⅱ,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装置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力。

装置Ⅰ,铜片为正极,发生反应:2H++2e-===H2↑,逸出H2,A项错误;装置Ⅰ,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装置Ⅱ的电池反应实质为Zn和CuSO4的置换反应,C项正确;装置Ⅱ,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子从锌电极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电极,D项正确。

答案:CD10.(2014·福建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如图所示原电池工作时,右池中Y2O2-7转化为Y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左池中电极反应式:X4++2e-===X2+B.每消耗1 mol Y2O2-7转移3 mol电子C.左池中阴离子数目增加D.改变右池溶液的c(H+),电流强度不变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理论的应用能力。

原电池工作时,右池中Y2O2-7转化为Y3+,故右池中Y2O2-7得电子,右池为正极区,左池为负极区。

A项,左池中电极反应式应为X2+-2e-===X4+,错误;B项,每消耗1 mol Y2O2-7,应转移6 mol电子,错误;C项,阴离子向负极区(左池)移动,左池阴离子数目增加,正确;D项,改变右池溶液的c(H+),电流强度会发生变化,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得到下表实验结果:(1)实验2中电流由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极(填“A”或“B”)。

(2)实验6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表明负极是________(填“镁”或“铝”)电极。

(3)实验5表明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铜在潮湿空气中不会被腐蚀B.铜的腐蚀是自发进行的(4)分析上表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相对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B.失去电子的电极是负极C.烧杯中的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D.原电池中,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两个电极,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其中一种非金属)答案:(1)B A(2)铝(3)B(4)A12.将Fe片和石墨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稀硫酸中,一组插入FeCl3的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

(1)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是________。

A.石墨、石墨B.石墨、Fe片C.Fe片、Fe片D.Fe片、石墨(2)写出插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插入FeCl3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总反应为Fe+H2SO4=====FeSO4+H2↑,则负极为Fe,正极为石墨,正极反应式为2H++2e-=====H2↑;当电解质溶液为FeCl3时,总反应为Fe+2FeCl3=====3FeCl2,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负极为Fe,正极为石墨。

答案:(1)A(2)2H++2e-=====H2↑(3)2Fe3++Fe=====3Fe2+1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图进行实验。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

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动性A>B;乙中C极增重,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动性B>C;丙中A 上有气体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动性D>A,随着H+的消耗,pH变大。

答案:(1)A-2e-===A2+(2)Cu2++2e-=====Cu(3)变大(4)D>A>B>C14.(2014·合肥调研)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

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

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I、Ⅱ不能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案Ⅰ:Fe+2H+===Fe2++H2↑方案Ⅱ:2H++2e-===H2↑Fe-2e-===Fe2+方案Ⅲ: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铁片表面是否生成红色物质(合理即可)Fe+Cu2+===Cu+Fe2+15.(2014·开封高二调考)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下列问题:(1)甲池中正极上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