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a6c2007227916888486d7d1.png)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临床上以腕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行小夹板外固定的病人按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3)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º、前臂中立位,三角巾悬吊。
二、临证护理(1)初期(第1-2周,血瘀肿胀期):小夹板外固定时皮肤有水泡者穿刺抽液,破溃者及时换药,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嘱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卧床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利肿胀减退。
复位固定早期即应进行手指屈伸和握拳活动及肩、肘关节活动。
2周内禁忌做不利于骨折稳定的活动,以防复位的骨折端再移位。
(2)中期(第2-4周,接骨续筋期):继续小夹板外固定,2至4周功能复位固定后,进行腕关节背伸活动。
(3)后期(第5周以后,肝肾亏虚期):局部用中药熏洗液进行熏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6周全部固定解除后,可做腕关节屈、伸、旋转,练习前臂的旋转和用力推墙动作。
三、饮食护理(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2)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四、给药护理(1)遵医嘱早期服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中药汤剂;中期服用接骨续筋、通利关节的方剂;后期服用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的方剂。
中药汤剂宜温服,并宜在餐后30min-1h服用.(2)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局部肿胀采取自制药三黄散外敷消肿止疼,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五、情志护理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六、并发症护理(1)创伤性关节炎:保持骨折稳定的基础上早期功能锻炼,磨造一个光滑的关节面。
(2)关节僵硬:预防关节僵硬的最好方法是在骨折整复固定后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包括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
骨折(挠骨远端)的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挠骨远端)的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168615482fb4daa58d4b87.png)
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前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肿胀,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肾亏虚证骨折日久不愈,头晕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前臂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手指活动、肢端皮色、皮温、感觉及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伸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3.给予纸壳或竹夹板外固定。
4.遵医嘱使用耳穴帖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肢体肿胀1.评估肿胀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伤后48h内冰敷,帮助医生及时调整固定松紧度。
2.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骨折初期: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2}骨折中期:和营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3}骨折后期:补益肝肾。
日一剂饭前半小时温服。
2.中药外敷{1}骨折早期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膏、散剂。
{2}骨折中后期外敷温筋通络、化瘀止痛、接骨续筋之膏、散剂。
3.中药熏洗活血止痛散熏洗以舒筋通络,利于气血运行。
{二}手法整复的护理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手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者前臂疼痛、肿胀、肢端感觉、运动、皮色、皮温等情况。
3.复位3天后,拍片复查,调整外固定。
{三}特色技术1.中药熏洗2.中药外敷3.中药湿敷4.耳穴贴压5.中药离子导入{四}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3}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及交叉配血等。
2.术后护理{1}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1aa9280336c1eb91b375d9e.png)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一、治疗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二、护理1、维持有效固定,夹板和石膏固定松紧应适宜,特别是肿胀高峰期和消退后,应随时加以调整。
维持远端骨折段掌屈尺偏位,患肢抬高,减轻肿胀,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
2、预防急性骨萎缩。
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伤后活动锻炼不够,易引起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亦称为SUDEC'K S 萎缩或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
急性骨萎缩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所致的皮肤改变,晚期可致手指肿胀,关节僵硬。
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应以预防为主。
骨折后,早期应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
当出现疼痛、皮温改变、多汗或脱毛等症状时,可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溃疡形成。
还可做理疗,必要时进行交感神经封闭。
3、患肢前臂石膏托固定时,平卧以枕垫起;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
4、术后观察伤口及患肢的血运情况。
5、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肢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三、功能锻炼1、早、中期:术后当日或术后次日做肩部悬吊位摆动练习。
术后2~3 日做肩、肘关节主动运动,手指活动练习,逐日增加动作幅度及强度。
术后2~3 周,做手握拳曲腕肌静立收缩练习。
术后第 3 周增加屈指、对指、对掌的抗阻力练习。
2、晚期:开始腕部的屈、伸主动练习,腕屈曲抗阻练习。
3~4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练习、 1 周后增加腕背伸牵引。
10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牵引。
两周后增加前臂旋后牵引。
四、饮食早期(1~2 周)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食酸辣、遭人、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养之品。
中后期由清淡饮食转为补充高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
五、出院指导1、保持心情愉快,告知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合理饮食。
2、继续功能锻炼,但不可操作过急。
3、石膏固定的病人,卧位时将患肢垫高,以利静脉和淋巴回流;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勿下垂和随步行而甩动,以免造成复位的骨折再移位。
孙夙预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孙夙预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32879c3195f312b3169a54f.png)
饮 食 指 导
1、气滞血瘀证: 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少 食甜食、土豆等胀气食物;尤其不可过 早食以肥腻滋补之品。
2、瘀血凝滞证: 宜进活血化瘀的食品,满足骨痂生长 的需要,加以骨头汤、鸽子汤等高蛋白 食物。 3、气血不足、肝肾不足证: 宜进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品,如 鱼、虾、肉、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 。适量食用榛子、核桃等坚果类食物以 补充钙的摄入及微量元素。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 常规及护理临床路径
孙夙预
常 见 症 候 要 点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中 医 特 色 护 理
健
康
指
导
常见症候要点
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
骨折后期,伤后3周以上 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 坚实强壮,气血不足, 肝肾亏虚 舌淡苔白,脉虚细
气滞血瘀
骨折初期,伤后1-2周
局部肿胀疼痛、活动 受限,腕关节畸形 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弦紧
出院指导(饮食、服药、锻炼)
交代并督促按时复查,配合回访
谢谢聆听!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舒适 了解饮食、服药、二便情况 行饮食、用药指导
常规三测;查阅各项 检查、检验结果;书 写护理记录
住 院 第4-13天
保持正确体位,进 行有效沟通,指导 并督促功能锻炼
观察术肢肿胀、疼痛、 肢端皮感血运情况, 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
出院日 第14日
检查并妥善后2-3周 瘀血、肿胀渐趋消 退,疼痛减轻,活 动仍受限 舌质暗红,苔薄白, 脉弦缓
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疼 痛
1)、评估: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 2)、中药外治:消肿止痛膏贴敷、 伤痛 喷雾剂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0934c0a76c66137ee061960.png)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老人、青壮年、儿童均可发生。
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为粉碎型。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
在20岁以前,桡骨远端骨骺尚未融合,可发生骨骺骨折。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骨骼病病史。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腕关节疼痛、肿胀、血运、功能障碍情况。
(2)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给药护理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
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5、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
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6、临证(症)施护
(1)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0、腕关节背伸30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小夹板外固定,三角巾悬吊。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需手术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三、健康指导
1、患肢置于功能位。
2、固定期间积极作指间关节、指掌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活动。
3、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锻炼。
4、定期复查。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护理课件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16f5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e.png)
针刺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缓解疼痛 。
艾灸疗法
利用艾条的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骨折愈合。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推拿按摩
通过按摩患处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负压吸引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03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与康复
日常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患肢抬高
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控制饮食中的钠盐和脂肪摄入
戒烟限酒
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以免 影响骨折愈合和身体健康。
戒烟限酒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身体健康的恢 复。
04
桡骨远端骨折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强度。
定期进行体检
案例二:手法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结词
手法复位效果良好
详细描述
手法复位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专业医师的复位技术,能够有效地纠 正骨折移位,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
案例三:针灸疗法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实践
总结词
针灸疗法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VS
详细描述
针灸疗法在桡骨远端骨折中具有一定的实 践经验,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能够缓解疼 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护理课件
•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 •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与康复 • 桡骨远端骨折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 桡骨远端骨折的典型案例分析
01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 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0624e0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9.png)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即手腕处)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创伤。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以下方法:
1. 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大黄、桃仁等研磨成粉末,加热后放入热水中,待水温适宜后浸泡患肢,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2. 祛湿祛寒:骨折后常伴有湿寒阻滞,可使用适量的艾叶、艾草、姜黄等熏灸治疗,疏通经络,驱散寒湿。
3. 活血化瘀:可选用红花、川芎、当归、鸡血藤等中药煎剂口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4.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或灸法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合谷、阳陵泉、外关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5.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穴位、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帮助骨折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传统的外科手术和功能锻炼。
在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应积极接受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遵循医生的处方药物治疗。
只有综合应用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骨伤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
![骨伤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59299e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d.png)
骨伤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骨伤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是指在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时所使用的护理方法和常规。
中医骨伤科治疗讲究因势利导,针对病因、病位及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因此骨伤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的掌握尤为重要。
一、疾病护理常规1.骨折(1)及时转运:如出现严重骨折,应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2)局部冰敷:及时对骨折处冰敷,可缓解疼痛,减轻肿胀,防止出血加重。
(3)卧床休息:骨折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轻运动对骨折的刺激。
(4)保持关节活动:骨折处保持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骨骼愈合。
2.脱臼(1)及时救治:脱臼需及时复位治疗,避免损伤加重。
(2)局部冰敷:对脱臼处进行局部冰敷,可减轻疼痛,缓解局部肿胀。
(3)休息,避免运动:脱臼后要保持患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造成损伤。
3.骨质疏松(1)保持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抗风险能力,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2)避免饮食刺激:过度饮酒、吸烟和食用辛辣食物会加重骨质流失。
(3)合理补钙:饮食摄入足够的钙质有助于骨质的恢复和保养。
4.筋伤酸痛(1)热敷:对于草莓性筋伤或者冷性筋伤,可采用不同的热敷方法。
(2)运动放松: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穴位按摩:中医有很多穴位可以缓解筋伤酸痛。
二、总结关于骨伤科中医疾病护理常规,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通过骨折、脱臼、骨质疏松和筋伤酸痛等常见疾病的护理总结,可知疾病护理要早期干预,强调病人个体化护理,针对性强,有系列的步骤性指导,保障疾病的康复,这也是我们中医对于骨伤科疾病具有的优势之一。
须知还要充分发挥中药护理的效果,同时密切配合临床治疗的配合使用,就能够让患者早日康复,告别疾病的困扰。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13e090029bd64793e2c5b.png)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二)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 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三)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四)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一)患肢肿痛1. 评估疼痛性质,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
2. 局部制动,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
3. 遵医嘱局部冷敷,耳穴埋籽,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
(二)患肢活动受限1. 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 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时的注意事项。
3. 鼓励患者开始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的各向活动。
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旋转及前臂旋转活动。
4. 遵医嘱予以物理治疗如微波、中药贴敷等治疗。
三、中药特色治疗护理(一)传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护理1. 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观察血供和肿胀情况:特别是在固定后1〜4d。
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色泽及感觉活动等情况,并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观察骨折远端血液循环的方法。
若指端苍白或呈青紫色,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若温度偏低,说明动脉供血不足。
3•患肢置于功能位置:病人站位时将肘关节屈曲90°,并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
卧位时自然伸肘并将前臂垫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及患肢肿胀消退。
4•夹板松紧度调整:一般在复位后3〜4d,由于复位继发损伤,部分浅静脉回流受阻,以及局部存在损伤性反应, 夹板内压消长变化大, 所以应及时给予调整。
包扎固定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 为宜,以使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查房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72fddb6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9.png)
患者满意度
01
患者对中 医护理的 认可度
02
患者对中 医护理的 满意度
03
患者对中 医护理的 期望值
04
患者对中 医护理的 推荐度
护理质量评估
评估指标:患者满意度、 护理人员技能、护理流程 规范性等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实 地考察、专家评估等
评估结果:中医护理在桡骨 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患者满意度高,护理人员技 能熟练,护理流程规范
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预防,通过调整患者的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特色疗法
手法复位:通过手法将骨折部 01 位复位,恢复关节功能
针灸疗法:通过针灸刺激穴位, 02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拔罐疗法:通过拔罐,促进局 03 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中药外敷:使用中药外敷,促 04 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
护理要点
01 骨折固定:使用夹板或石膏 固定,保持骨折端稳定
02 功 能 锻 炼 : 指 导患 者 进 行 适 当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 合
03 饮 食 调 理 : 根 据患 者 体 质 , 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促进 骨折愈合
04 心 理 护 理 : 关 注患 者 心 理 状 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查房记录:详细记录查房情况,包括患者病情变化、 治疗效果、康复进展等,以便后续治疗和护理参考
中医护理方法
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 进行辨证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整体观念: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将患者视为 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进行护理。
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 护理方案。
01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c74fe3f90f76c661371a26.png)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二)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三)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四)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患肢肿痛1.评估疼痛性质,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
2.局部制动,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
3.遵医嘱局部冷敷,耳穴埋籽,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
(二)患肢活动受限1.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时的注意事项。
3.鼓励患者开始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的各向活动。
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旋转及前臂旋转活动。
4.遵医嘱予以物理治疗如微波、中药贴敷等治疗。
三、中药特色治疗护理(一)传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护理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观察血供和肿胀情况:特别是在固定后1~4d。
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色泽及感觉活动等情况,并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观察骨折远端血液循环的方法。
若指端苍白或呈青紫色,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若温度偏低,说明动脉供血不足。
3.患肢置于功能位置:病人站位时将肘关节屈曲90°,并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
卧位时自然伸肘并将前臂垫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及患肢肿胀消退。
4.夹板松紧度调整:一般在复位后3~4d,由于复位继发损伤,部分浅静脉回流受阻,以及局部存在损伤性反应,夹板内压消长变化大,所以应及时给予调整。
包扎固定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为宜,以使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fbc491b59eef8c75fbfb3e3.png)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常规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
中老年人多见,儿童为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1:临床表现伤后腕关节上方有明显肿胀、疼痛,桡骨下端处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腕关节活动部分或完全丧失,手指握拳时疼痛加重,有移位骨折呈典型畸形。
如“餐叉样”畸形。
2、临证护理1、伤肢位置:伤肢在整复后用小夹板固定,固定后将肘关节屈曲90度,三角巾悬吊伤肢前臂于胸前。
伸直型骨折保持前臂中立位或掌屈尺偏位,屈曲型骨折前臂仅保持中立位即可,腕不可掌屈尺偏。
2、护士应密切观察伤肢末梢血液循环。
重点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寸口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感觉变化、疼痛情况、肿胀情况、各指的主动性运动。
通过以上特点定时连续观察,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情况。
3、随时注意观察小夹板外固定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 或容纳一指尖为宜。
4、整复术后向患者详细说明小夹板外固定的注意事项,如告知患者要保持伤肢有效的外固定,不可自行除去小夹板,注意伤肢在睡眠时的位置,避免受压,教会患者自己观察伤肢末梢血液循环、外固定的松紧度,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四、饮食护理1、骨折早期,由于骨折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严重疼痛,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下降,大便不通。
因此饮食应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炖熬为主。
2、骨折中期,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缓解,瘀血肿胀大部分消失,食欲及胃肠功能均有所恢复,但气血消耗过多,此期补骨生新,接骨续筋,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3、骨折后期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饮食上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
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等。
五、用药护理骨折早期给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12349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0.png)
生活指导
饮食建议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蛋白 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睡眠姿势
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睡眠姿势,避免患肢受压或 过度伸展,以减轻疼痛和避免二次损伤。
日常活动
指导患者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情况下,进行适当 的日常活动,如刷牙、洗脸、上厕所等。
心理指导
情绪支持
01
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
心理支持
骨折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
支持和疏导。
03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骨折部位 、疼痛程度等,以便为手 术做好充分准备。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 心。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 如血常规、心电图等,确 保手术顺利进行。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康复指导
康复训练指导
早期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早期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以促进血液 循环和减轻肿胀。
物理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以促 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康复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间等,逐步提高 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分类
根据骨折的移位程度和稳定性, 桡骨远端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 曲型、关节面骨折等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桡骨远端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 跌倒时手部着地,导致腕关节过伸或 扭曲,使桡骨承受过度的剪切力或扭 转力而发生骨折。
发病机制
当外力作用在手腕部时,桡骨远端承 受的剪切力或扭转力超过其承受能力 ,导致骨折发生。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7f539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b.png)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护理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准备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血液循环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告知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包括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回诊复查等。
02
CHAPTER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通过手术将钢板植入骨折部位,固定骨折碎片,促进愈合。
钢板内固定
髓内针固定
关节镜下治疗
对于某些桡骨远端骨折,可以使用髓内针进行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关节镜技术来修复桡骨远端骨折。
03
02
01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疗法,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
物理疗法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
如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骨折愈合。
中医治疗
03
CHAPTER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史、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等,以便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评估患者情况
安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其治疗信心。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训练桡骨远端骨折的预防与保健
01
CHAPTER
桡骨远端骨折概述
关于桡骨远端骨折你了解吗,这些护理知识要记牢
![关于桡骨远端骨折你了解吗,这些护理知识要记牢](https://img.taocdn.com/s3/m/0d1f3b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b.png)
关于桡骨远端骨折你了解吗,这些护理知识要记牢从临床的角度来讲,桡骨远端骨折是医疗领域中比较常见的骨科类疾病,出现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受外界猛烈撞击而产生,一般是距离桡骨远端关节3cm范围内发生的骨折,不论是直接性的暴力行为,还是间接性的暴力行为都可引发桡骨远端骨折,一旦发生桡骨远端骨折,一方面通过就医接受正确治疗,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此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恢复健康。
基于以上,以下对桡骨远端骨折提出几种护理方面的知识。
1.护理评估在正式开展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前,首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对于评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患者年龄信息,过往受伤历史,特别是骨骼类的疾病病史;其二,患者肢体疼痛情况,是否有局部性的肿胀,皮肤瘀斑、功能障碍等问题;其三,患者是否可以自理生活,以及患者心理状况等;其四,在医院治疗期间进行X线摄片后的具体结果。
1.护理要点其一,对于一般性的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护理,可根据中医骨伤科,采取常规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其二,在护理期间,做好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记录工作,对于观察和记录内容具体如下:(1)患者腕关节是否存在疼痛、肿胀、血运,以及关节使用功能障碍等情况;(2)严查患者小夹板、石膏外固定包扎情况,如果存在问题应立即告知医师进行调整;(3)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关注度,能够认真倾听患者诉求,对患者患肢皮肤颜色、动脉搏动、被动手指活动反应等进行详细观察;(4)在给药护理过程中,应遵医嘱对患肢局部采取重要贴敷、熏洗护理,如果患者体质过敏,应及时揭去,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等。
1.早期护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护理,主要是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患者患处范围,然后开展局部肿胀和止血处理,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患肢肿胀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可采取冰块冷敷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治疗后期的护理,护理目标是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循环和祛瘀,因该阶段患者病症已基本恢复,但还存在局部疼痛情况,对此可采取热敷的方式来起到缓解作用,以此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并做好休息期间康复训练,以加快患者病症恢复进度。
外科绕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外科绕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e67d0875acfa1c7ab00cc27.png)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桡骨远端骨折治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骨折。
中老年多见,儿童为桡骨远端骨骺分离。
伤后腕关节上方有明显肿胀、疼痛,桡骨下端处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腕关节活动部分或完全丧失,手指握拳时疼痛加重,有移位骨折呈典型畸形。
如“餐叉样”畸形。
一、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情志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进行相应的情志护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阶段。
协助医师进行各种必要的牵引、复位、固定术。
3、药物护理:按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内治或外用药,病观察用药效果和反应,做好记录。
4、饮食护理:患者宜高热量和高营养饮食,避免食用辛辣、香燥之物,忌生冷、酸辣及发物,戒烟酒;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环患者肢端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状况,如有面色苍白、气短、出冷汗、四肢厥冷等;患肢疼痛、麻木、肿胀、皮肤苍白或青紫、肤温较健侧低甚至冰凉等情况。
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二、临症施护为了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与病情发展,分早、中、晚三个阶段,给以不同的食物和中药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形成。
1、早期(1-2周):患肢屈肘90度掌心朝上,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末梢血液循环,加班松紧度等情况进行护理,必要时进行心理安慰,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整复后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取功能位。
嘱咐病人及家属不能私自拆除固定的夹板,以及饮食上的配合治疗。
中医认为“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辣椒,燥热、油腻食疗可用三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2、中期(2-4周):定期的调整松紧度及换药,协助医生拆开包扎和小夹板固定,查看骨折及皮肤的完整性,常规75%酒精清洗后,可外敷消炎膏加小夹板固定包扎,若有张力性水泡形成,可有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渗液,视伤口情况可用呋喃西林湿敷或红汞外涂,加以配合饮食治疗。
【VIP专享】2015桡远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VIP专享】2015桡远骨折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9cdb883c4bb4cf7ecd1c7.png)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血瘀气滞证:此为骨折早期伤后1-2周,骨折易移位,筋骨损伤,血液离经,经络闭阻。
血瘀气滞,故症见局部青紫肿胀,患肢胀痛或刺痛。
舌质淡,苔薄白。
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2、气滞血瘀,筋骨未复证:此为骨折中期,伤后3-4周内,离经之淤血逐渐消散,瘀未尽去,新骨始生,骨折日趋稳定,气血日见通畅,故症见伤肢肿痛部分消退,疼痛逐渐减轻,舌质淡而干,苔白脉缓。
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淤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脉弦紧。
手法复位困难。
此时如需要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3、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此为骨折晚期,伤后8-10周以后骨折已基本临床愈合,但筋骨未坚,损伤之筋脉初愈,气血尚不通畅,故症见伤部微肿胀,功能未完全恢复。
舌质红,苔薄白,脉缓。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腕部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活动、指端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3.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4.观察有无神经受压情况: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有异常,找原因,通知医师处理。
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腕等。
(二)患者肿胀1.观察骨折部位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2.根据患肢肿胀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调整布带松紧度。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4.进行中药熏洗、红外线、TDP、电脑骨伤治疗仪理疗等。
促进瘀血吸收,使肿胀时日消退,为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健康指导
功能锻炼 (2)中期(第2-4周,接骨续筋期):继续小夹板外
固定,2至4周功能复位固定后,进行腕关节 背伸活动。 (3)后期(第5周以后,肝肾亏虚期):局部用中药 熏洗液进行熏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4-6周 全部固定解除后,可做腕关节屈、伸、旋转, 练习前臂的旋转和用力推墙动作。
4、饮食护理 桡骨骨折者要多吃对身体好的食物,比如蔬
菜、水果、瘦肉等。在骨折前期,饮食以清 淡为主,不要急于喝骨头汤、水鱼汤等肥腻 滋补品。在骨折中期,应以进补为主,多喝 骨头汤、田七煲鸡汤。在骨折后期,要多吃 猪骨汤、羊肉汤,炖水鱼,以帮助骨骼愈合。 除此之外,还可适当喝药酒进补,比如鸡血 藤酒、骨碎补酒。
二、护理要点
5、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
二、护理要点
6、临证(症)施护
行小夹板外固定的病人按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上臂自然下垂、 肘关节屈曲90º 、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 位,三角巾悬吊,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 与心脏呈水平位,观察小夹板的松紧度,以布带能 在小夹板上下移动1厘米为标准。 观察有无神经受 压情况,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 如,有异常,找原因,通知医师处理。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3、给药护理 4、饮食护理 5、情志护理 6、临证(症)施护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护理要点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 时,报告医生,及时调整。 患肢皮肤温度手指时的反应。
力向上传导,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受伤 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 骨骼病
一、护理评估
2、临床表现及主诉 伤后腕关节上方有明显肿胀、疼痛,桡骨下端 处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腕关节活动部分 或完全丧失,手指握拳时疼痛加重,有移位骨 折有典型畸形。如“餐叉样”畸形、“锅铲样” 畸形。 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活动.指端感觉.有无麻木. 活动是否自如及运动情况。
三、健康指导
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告知药物的用法、注意事
项及副作用,合理饮食。 2、继续功能锻炼,但不可操作过急。 3、石膏固定的病人,卧位时将患肢垫高,以 利静脉和淋巴回流;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 臂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勿下垂和随步行 而甩动,以免造成复位的骨折再移位。 4、定期复查。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 感觉过敏或消退、麻木、肿胀等及时来院就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2019年3月 骨伤二科 屈旺
桡骨远端骨折定义
莱斯骨折(Colles fracture)是指桡骨下端的骨松 质骨折,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2~3cm范围内的 骨松质部位。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占 所有骨折的10%,以老年人及成年人占多数。 骨折多为粉碎型,关节面可被破坏。幼年人受 到同样暴力可造成桡骨下端骨骺分离。
二、护理要点
6、临症护理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需手术者,按骨伤科护理常规进行
三、健康指导
1、患肢置功能位
2、固定期间积极做指关节、指掌关节屈伸锻
炼及肩肘活动 3、解除固定后,做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锻 炼 4、定期复查
三、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1. 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其充足的睡眠, 给予易消化食物。 1.骨折初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取舒适体位,卧 床时帮助病人的患肢摆放舒适,保持固定位置, 抬高患肢30°。 2. 站立或坐位时肘关节屈曲90º , 前臂旋前中 位,绷带或三角巾悬挂于胸前。
三、健康指导
并发症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 原因:掌屈尺偏加压固定,可使前臂筋膜室压力 升高,腕部过度屈曲可减少静脉回流,使筋膜室 的压力进一步增高,严重时可出现筋膜室综合征。 护理:因此石膏或夹板固定后观察手部血运及疼 痛性质,如出现患肢被动牵拉痛,远端动脉搏动 逐渐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应立即拆除一切外固定, 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图片
临床分型
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要点 三、健康指导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骨骼病史
2、临床表现及主诉 3、生活自理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骨骼病史 受伤史.暴力性质。 病因与分类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手部着地,暴
二、护理要点
3、给药护理 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中药薰药时温度适宜,观察用药前后肢体变
化,做好记录。 局部外用药物时,观察局部有无过敏,出现 红疹或糜烂,及时停药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按医嘱使用外敷药,协助病人妥善固定,注 意膏药不外渗,不污染被服及皮肤。
二、护理要点
图片
图片
二、护理要点
6、临症护理 初期(第1-2周,血瘀肿胀期):小夹板外固定时皮肤 有水泡者穿刺抽液,破溃者及时换药,并保持清 洁干燥,避免感染。嘱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卧床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利肿胀减退。 复位固定早期即应进行手指屈伸和握拳活动及肩、 肘关节活动。 2周内禁忌做不利于骨折稳定的活动,以防复位的 骨折端再移位。
一、护理评估
4、X线拍片可见典型移位。
处理原则
1.手法复位外固定多伸直型骨折者,手法复
位后在旋前、屈腕、尺偏位用超腕关节石膏 绷带固定或小夹板固定2周。水肿消退后,在 腕关节中立位改用前臂管型石膏或继续用小 夹板固定。屈曲型骨折的处理原则基本相同, 复位手法相反。 2.切开复位内固定 严重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 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后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 者,可行切开复位,用松质骨螺钉,T性钢板 或钢针固定。
三、健康指导
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治疗(复位固定后1-2周) 方法:在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老 人应该开始做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张收缩练习, 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萎缩。患肢未固定关节的活动, 包括肩部悬挂位摆动练习和肘关节主动屈伸练习。 2―3天后做手部关节主动运动,手指屈伸,并逐 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如果没有石膏固定, 可做肘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由小到大,加大活动 范围。
三、健康指导
并发症护理:关节强直 多由于骨折处理后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 应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 运行,防止患肢肿胀,避免关节僵硬,以 取得病人配合。在准确的复位及局部牢固 外固定下,指导患者及早进行正确的功能 锻炼。解除外固定后,配合中药熏洗,可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压迫性溃疡多由于夹 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使用扎带过紧、 或者加压垫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