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的护理与管理

合集下载

危重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危重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01
02
03
个体化护理方案
根据每个危重新生儿的病 情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 护理方案,包括喂养、清 洁、疼痛管理等方面。
预防性护理
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如 定期口腔清洁、皮肤护理 等,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 症的风险。
康复性护理
针对危重新生儿可能存在 的神经发育问题,开展早 期康复性护理,如抚触、 被动体操等。
血气分析
检测新生儿的血气分析指标, 了解酸碱平衡状态和氧合情况 。
病原学检测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病原 学检测,如细菌培养、病毒检
测等。
02
危重新生儿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确保新生儿处于舒适的环境中,防止过热或 过冷。
喂养管理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 喂养时间和量,保证营养供给。
胀等症状。
皮肤颜色
注意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 出现青紫、苍白等异常及时处
理。
大小便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次数、颜 色、性状等,出现异常及时处
理。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常规
定期检测新生儿的血常规指标 ,了解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血小板等情况。
生化指标
检测新生儿的肝肾功能、电解 质、血糖等生化指标,了解身 体各系统功能状况。
疼痛管理
对于需要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新生 儿,要采取措施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并发症预防
预防感染
预防褥疮
严格遵守消毒和隔离制度,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定期给新生儿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 同一部位。
预防低血糖
预防高胆红素血症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 糖。

危重患儿管理制度

危重患儿管理制度

危重患儿管理制度引言危重患儿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生命体征减弱、器官功能失调或病情急剧变化的儿童,他们需要及时、科学、细心的护理和治疗来挽救生命。

因此,建立完善的危重患儿管理制度是医院重点工作之一,它涉及到医疗技术、医疗设备、护理团队、医疗流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对危重患儿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医疗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危重患儿的定义与分类1.1危重患儿定义危重患儿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生命体征减弱、器官功能失调或病情急剧变化的儿童。

他们病情危重,需要立即和积极的治疗干预,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危重患儿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这部分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护。

1.2危重患儿的分类根据病情不同,危重患儿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2)反复呼吸消失(3)严重创伤、休克的患儿(4)危重烧伤患儿(5)严重窒息的患儿(6)严重新生儿传染性疾病患儿不同类型的危重患儿病情差异较大,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案和治疗手段。

二、危重患儿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2.1 临床与护理管理(1)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医院应根据不同类型危重患儿的病情特点,合理配置医护资源,为患儿提供高效、精准的治疗。

同时,医院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医疗护理团队,包括专家、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以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

(2)重症监护室的建设和管理医院应具备一定数量的重症监护床位,并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氧仪等。

同时,医院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操作流程,确保监护室的运行顺畅和患儿的安全。

(3)危重患儿的护理技术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和护理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给予患儿及其家属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2.2 医疗质量管理(1)完善的医疗流程医院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危重患儿治疗流程,包括患儿的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各个环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
危重症新生儿管理指南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识别和评估:对高危儿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

2. 监测和治疗: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糖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3. 呼吸支持: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患儿,应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确保充分的氧合和通气。

4. 营养支持: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儿,应根据其体重、年龄等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5. 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6. 家庭护理指导:为患儿的家庭提供相关的护理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照顾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多学科协作:危重症新生儿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儿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

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保障危重新生儿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护理和管理。

三、组织与管理1.成立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各科室设立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管理制度1.救治制度(1)各科室应严格按照危重新生儿救治流程进行救治,确保救治措施及时、有效。

(2)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

2.护理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质量。

(2)加强对危重新生儿的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和处理。

(3)加强母婴同室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3.出入院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出入院手续,确保新生儿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2)新生儿入院时,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病情。

(3)新生儿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告知家属注意事项,确保新生儿安全。

4.身份识别制度(1)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补办。

(2)新生儿出入病房时,工作人员应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5.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2)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确保新生儿安全。

6.应急预案(1)制定危重新生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五、监督与考核1.各科室应定期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全院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将危重新生儿安全管理纳入医院年度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概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危重、早产、低体重、先天性疾病等新生儿提供综合护理和治疗的医疗部门。

为确保NICU的顺利运行,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展,制定并执行NICU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入院管理1. 入院评估:新生儿入院时,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以确定入院诊断和治疗计划。

2. 入院准备:在新生儿入住前,必须做好病房准备工作,包括床位消毒、设备检查、备齐相关药品和物品等。

3. 入院登记:对每位新生儿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院日期、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三、护理管理1. 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并及时更新。

包括喂养计划、体温监测、监护仪器监测等。

2. 护理记录:每位新生儿的护理过程都要详细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喂养情况、药物使用等。

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3. 家属教育:与新生儿相关的家属需进行相关教育,包括喂养注意事项、洗护技巧、应急处理等。

四、设备管理1. 设备运行检查:对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消毒:根据标准操作程序对设备进行规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3. 设备保养: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五、感染控制1. 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定期进行手部消毒培训和考核。

加强病房内外的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2. 感染监测: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对新生儿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

3. 感染处理:若发生感染疫情,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六、医疗协作1. 团队协作:NICU涉及多学科合作,需要建立和谐、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方协作。

2. 多学科会诊:对于疑难复杂的病例,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危重症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院成立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2. 产科、新生儿科、护理部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

三、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要求1. 分娩现场配备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确保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2. 分娩室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产科医护人员定期接受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培训,提高对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水平。

4. 新生儿病房(室)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视要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

5. 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

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

6. 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鼓励产妇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7. 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8. 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9. 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

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10.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11.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12. 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及时报告公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

四、监督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 对在危重症新生儿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新生儿危重病护理规范

新生儿危重病护理规范

新生儿危重病护理规范1. 引言新生儿危重病是指出生后出现生命威胁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情况。

对于这部分患儿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护理规范,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档旨在提供新生儿危重病护理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护理团队在工作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危重病护理规范2.1 病房环境- 确保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在21-24摄氏度之间,并保持湿度在50-60%之间。

- 保持病房的洁净,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 控制噪音和光线,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2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堆积。

- 定期检查气道通畅性,避免误吸,及时清除分泌物。

- 确保婴儿呼吸机的设置正确,并随时观察呼吸参数,如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

2.3 心脏护理- 监测心率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定期测量血压,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

- 高度关注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2.4 高危事件护理- 预防感染,并及时处理感染。

- 注意监测婴儿体温,避免发生体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脑损伤、肺损伤、肠道损伤等。

2.5 用药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和用法。

- 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药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

- 注重配伍禁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6 营养护理- 根据患儿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 监测婴儿的体重、体格发育情况等。

- 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

2.7 家属支持与教育- 与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鼓励。

- 向家属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患儿护理工作。

- 给予家属情感上的关怀和安抚。

3.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新生儿危重病护理的规范和指导,这些规范将有助于提高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患儿的护理质量。

护理团队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

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重症新生儿护理是指对处于危重病情或需要综合护理的新生儿进行专门护理,采取一系列规范化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以下是重症新生儿护理的一般规范。

一、环境准备:1. 护理室要保持安静、温暖、干净,光线要柔和。

2. 护理室要装备完善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护理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3. 护理器具要严格消毒并放置整齐,方便使用。

4. 床铺要平整、干净,为新生儿提供有舒适感的睡眠环境。

二、新生儿的观察:1.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随时记录。

2.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意识、反应、色泽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口腔、肛门等部位的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三、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预防并治疗呼吸道感染。

2.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及时发现呼吸窘迫等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循环系统护理:1. 定期测量新生儿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随时监测心电图和心功能。

2. 做好新生儿的血液检查、输血等操作,注意护理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五、消化系统护理:1. 对于需要喂养的新生儿,要根据医嘱进行喂养,保证喂养的时间和量。

2. 对于出现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要进行光疗和监测血清胆红素。

3.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吐奶情况,及时清理口腔和保持干净。

六、感染预防与护理:1. 严格做好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2. 定期进行新生儿的皮肤护理和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3. 注意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传播。

七、心理护理:1. 给予新生儿足够的爱与关心,保持亲密接触,增强亲子关系。

2. 尊重新生儿的个人习惯和需求,适当给予安抚和悉心照顾。

3.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的治疗和护理,为其提供温情呵护。

综上所述,重症新生儿护理规范是保证重症新生儿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

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危重新生儿的护理常规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病人的保暖。

2、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液体和药物。

3、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5、准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6、专人看护,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各项生命体征、尿量、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

7、保证病人足够的摄入量,遵医嘱给予合理的喂养方式或遵医嘱补液,做好鼻饲的护理。

8、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包括口腔、脐部、臀部皮肤的护理。

9、观察大小便情况。

10严格执行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早产儿智力特点·智力低下(MR)小早产儿智商(DQ)比正常儿低2/3个标准差。

37周出生的早产儿2岁时智力低下发生率为7.8%。

·心理及行为问题小早产儿在儿童期发生多动症、情感问题、焦虑、内向和社会适应性差的风险较高。

·学习障碍小早产儿成年早期的受教育程度、就业和独立生活稍低。

有调查发现,胎龄越小完成高等教育的越少。

早产儿预防1.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发生早产的各种原因中,大部分为母亲因素,其中除了先天性生殖畸形外,大都可以通过孕期保健来预防。

2.产前检查应予重视,尤其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

例如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发现前置胎盘后要及早治疗,纠正贫血。

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要加强管理,普及孕期保健常识,有避免感染等预防措施。

3.使用分娩松解法阻断早产。

危重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危重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病室空气要清新,每月做空气培养
Page ▪ 9
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进行各项操作时一 律要求洗手、带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 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 人一用一消毒
患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一人一用一消毒
Page ▪ 10
医院感染管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
Page ▪ 11
医护人员在实施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 防
医院感染管理
发现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 施单向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 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的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
患儿置于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后,放 置合适体位,同时常规每小时巡视观察 患儿、暖箱温湿度、探头位置
Page ▪ 15
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每班记录实际的箱温,并做好 交接班
辐射台探头固定牢固,谨防脱 落,避免温度无限制加热,每 班更换探头部位
未使用的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每周维 护,保证其备用状态,并记录
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由注 册护士或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 用,使用各项仪器前应了解暖 箱的作用、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使用前暖箱、蓝光箱、辐射台 应做好准备,包括按需加无菌 蒸馏水,检测各项显示指标、 选择暖箱模式或预热
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应每天 检测蒸馏水是否足够,及时添加,每天 用清水擦拭,每周更换,并终末消毒
胎龄小于30周、生后48h内,或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 重小于1500g的所有新生儿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生儿护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新生儿得到了有效的救治和康复成长。

然而,危重症新生儿的识别和处理仍然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保护水平。

一、新生儿危重症的特征和常见病情新生儿危重症通常表现为生命体征异常、呼吸困难、发育迟缓等病情。

其中,婴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等是常见的疾病。

婴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婴儿生命的情况。

呼吸窘迫综合征则是一种由于肺功能不完善而导致的常见危重症,表现为呼吸困难、氧气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新生儿感染则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危重症,表现为体温异常、黄疸、呕吐等症状。

二、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方法针对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观察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如果婴儿的心率过快或过慢、呼吸困难、体温异常,可能是危重症的表现。

2. 注意观察外观:危重症新生儿通常有较明显的病容,如皮肤苍白、黄疸加重等。

此外,观察婴儿的活动度和反应性也是识别危重症的重要指标。

3. 评估婴儿呼吸情况:呼吸是新生儿危重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婴儿呼吸节律是否正常、胸廓异物有无异常、肺部听诊是否有异常音等方式进行判断。

4. 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尿液分析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三、新生儿危重症的处理方法一旦识别出新生儿危重症,及时有效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不同病情,处理方法可以有所不同:1. 婴儿窒息的处理:对于婴儿窒息,应立即采取复苏措施,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同时,及时纠正因窒息导致的低血氧和酸中毒状态,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

2.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处理: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一般采取支持性治疗,包括给予氧气供应、机械通气等。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专门为病情危重的新生儿提供高度护理和监护的医疗部门。

在这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中,为了确保新生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制定一套完善的NICU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NICU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

二、入院流程1. 操作规范a. 新生儿入院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筛查,以确定是否适合进入NICU接受治疗。

b. 接收新生儿的医生和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入院操作,包括身份核对、病历登记等。

c. 入院时应向家长详细介绍NICU的规章制度,包括探视时间、探视要求等,确保其了解和遵守。

2. 家属陪护管理a. 家属陪护需提前申请,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探视。

b. 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得干预医疗操作或私自调整治疗方案。

c. 家属在陪护期间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感染预防措施。

三、医护人员管理1. 岗前培训a. 所有进入NICU的医护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熟悉NICU设施、了解常见病情和护理技术等。

b. 培训内容应包含新生儿护理技能、应对急救情况的应急处理等,以确保医护人员具备应对各类状况的能力。

2. 岗位职责a. NICU应设立专职医生和护士,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确保医疗工作有序进行。

b. 医生应及时记录新生儿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并与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c. 护士应认真执行医生的医嘱,准确记录每位新生儿的体征数据和护理措施,定期汇报给医生。

四、感染控制管理1. 消毒灭菌a. NICU内所有的医疗设备和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消毒灭菌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

b. 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2. 隔离措施a. 对于存在传染病风险的新生儿,应立即进行隔离,确保其他健康新生儿的安全。

b. 隔离病房内应有专人负责,同时监测隔离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是医治新生儿危重疾病的集中病室,是为了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病情的持续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而成立的,其目的是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增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一)监护对象一、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进行呼吸衰竭,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小时内的患儿。

二、病情不稳固、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

3、胎龄<30周、生后48小时内,或胎龄<28周、诞生体重<1500g的所有新生儿。

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如先本性心脏病、食管气管漏、膈疝等。

五、严峻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换血者。

(二)监护内容危从头生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除须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外,还应利用各类监护仪器微量快速的检测手腕,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护,以便及早发觉病情转变,给与及时处置。

1、心脏监护持续监测危重儿的心电活动,发觉心率、心律及波型改变。

如心率急剧增加或下降、各类心律紊乱等。

2、呼吸监护呼吸运动监护:常常利用阻抗法监测呼吸频率和呼吸波型,发出呼吸暂停报警等。

某些呼吸暂停监护仪带有唤醒装置,在发生呼吸暂停报警的同时冲击婴儿足底,刺激呼吸;通气量和呼吸力量监护:应用双向流量和压力传感器连接与呼吸机管道,持续监测机械通气患儿的气体流速、气道压力,以便指导通气参数的调节,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经皮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瞄记议:同步记瞬时心率、呼吸、经皮氧分压曲线,并以数字显示心率和呼吸,有报警系统。

3、血压监护包括直接测压法和间接测压法。

直接测压法是经动脉(脐动脉)插入导管,并接通传感器,有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经处置在荧光屏上持续显示压力波及电压平均值。

间接测压法用传统的气囊袖带束缚上臂,接传感器,经处置显示收缩压;或利用Dinamap血压测定仪,以特制袖带束缚上臂,测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心率。

4、体温监护将新生儿置于以预热的红外线辐射台或温箱内,以体温监测仪监测患儿体温。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工作,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新生儿指出生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指专门用于收治重症新生儿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NICU护理工作应遵循“患者至上,医护合作,诚信守法,精心细致”的原则。

第四条NICU护理工作应遵循“病情观察、护理干预、效果评估、信息记录”的工作程序。

第五条护士在NICU工作需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不得擅自进行医疗操作。

第六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尊重患儿的个人隐私和尊严,保护患儿的隐私和安全。

第七条护士在工作中应遵守患儿信息的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患儿的隐私信息。

第八条护士应具备临床护理技能,熟练掌握NICU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第九条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及时报告患儿病情变化和异常情况。

第十条护士应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保持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护理工作流程第十一条患儿入院后,护士应根据医嘱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病情观察,并录入电子病历。

第十二条护士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十三条护士应落实静脉输液、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护理措施,及时记录护理观察指标。

第十四条护士应定期更换患儿的衣物,保持环境整洁,确保患儿的卫生与健康。

第十五条护士应定期进行护理操作、设备和仪器的巡视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护士应定期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和情况,提供必要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第十七条护士应参加科室和医院组织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第三章护理注意事项第十八条护士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护士应重点关注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缺陷等高危患儿,制定特殊护理方案。

第二十条护士应配合医生进行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健康质量。

危重新生儿救治人员管理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确保救治质量,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医护人员。

二、人员配置与职责1. 人员配置(1)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小组,由新生儿科主任担任组长,儿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救治小组下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负责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工作。

2. 职责(1)救治小组负责制定救治方案,组织协调救治工作,对救治过程进行监督。

(2)新生儿科主任负责救治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和修订救治制度、流程及规范。

(3)儿科、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在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中的具体实施。

(4)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负责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护理、监测及病情报告。

三、救治流程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具备危重新生儿的早期识别能力,对疑似病例及时报告救治小组。

(2)救治小组对疑似危重新生儿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救治级别。

2. 抢救与治疗(1)医护人员应根据救治级别,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救治小组对危重新生儿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救治方案。

(3)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 转诊与随访(1)对需要转诊的危重新生儿,医护人员应及时与上级医院联系,确保安全转运。

(2)救治小组对转诊后的危重新生儿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及救治效果。

四、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危重新生儿救治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水平。

2. 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救治能力。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补考或培训,直至合格。

五、质量与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救治质量。

2.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操守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定期对救治工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救治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新生儿科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规范危重新生儿救治流程,提高救治质量,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培训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培训

02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基本技能
基础护理技能
01
02
03
04
体温调节
掌握如何调节新生儿体温,预 防低温和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以及混
合喂养。
皮肤护理
掌握新生儿皮肤清洁和护理的 方法,预防皮肤感染和湿疹。
日常观察
学会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 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培训效果满意度
通过考核评估,了解护理人员对新生 儿危重症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培训 效果的满意度,包括对培训内容、培 训方式、培训师资等方面的评价。
实践操作考核成绩
通过考核评估,了解护理人员对新生 儿危重症护理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和 实际操作能力。
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新生儿的疾 病类型和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治疗与护理计划
治疗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护理计划
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等方面。
实施与监控
实施
按照治疗和护理计划,对新生儿进行 规范化的治疗和护理操作。
监控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呼吸困难。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生存率
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能 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的生存 率,减少死亡风险。
促进生长发育
良好的护理能够帮助患儿 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以减 轻患儿家庭的经济和心理 负担,提高患儿及其家庭 的生活质量。
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危重新生儿要怎么护理

危重新生儿要怎么护理

危重新生儿要怎么护理因为新生儿的各个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就会导致病情的变化较快,同时死亡几率比较高,所以对于一些生命较为垂危或者具有潜在的生命威胁的新生儿来说护理工作便十分重要。

一、对高危因素进行评估需要对母亲的疾病史进行评估,孕母是否有严重的疾病,包含了糖尿病,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结核病等等,对孕母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在妊娠期间是否超过四十岁或者不足十六岁,在妊娠期是否有并发症现象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小板减少,羊膜早破或者感染等现象。

对分娩过程中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是否有早产或者过期产现象,胎位是否不正,脐带是否受到挤压等。

对腹中胎儿以及新生儿进行高危因素的评测,是否出现早产儿,多胎儿,巨大儿或者严重的先天畸形等现象。

二、危重新生儿护理方法需要做到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二十四度到二十六度,环境的湿度需要保持在55%到65%,喂养需要保证早期,足量的喂养,对于新生儿体重在一千五百克以上的,没有呕吐,窒息或者青紫现象的需要在出生两小时之后进行试喂养掺入百分之五的糖水,没有吐呛现象可以进行继续的喂奶,对于异常的分娩,体重在一千五百克以下或者有青紫症状的新生儿可以适当的延缓喂奶的时间,改成通过静脉进行营养的补充,对于有应激性溃疡以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应该做到禁食。

具体的喂养方法为需要首先选择母乳进行喂养,对于没有母乳的新生儿需要使用早产儿配方的奶粉,但是对于一些极低体重的新生儿,这种喂养方式会导致生长的效率较为缓慢,则需要进行母乳强化剂的补充,对于吞咽以及吸吮反射较好的新生儿可以直接通过奶瓶进行喂养。

对于具有一定的吞咽能力,但是吸吮能力不足的需要使用滴管的方式来进行滴喂。

如果新生儿的吸吮以及吞咽能力都不足,但是肠胃的功能健全可以通过硅胶管鼻饲的方式进行喂养。

需要维持新生儿的正常护理,确保护理的通畅,可以采用鼻吸气体位,需要将颈肩部垫高两到三厘米。

在喂奶后选择右侧卧位,对口腔的分泌物及时的进行清理,防止出现窒息和呕吐现象,对于窒息的需要使用气管插管或者导管的方式来吸出黏液以及羊水,同时需要及时的进行营养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

①呕吐、腹胀;②胃残余被胆汁污染; ③胃残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 ;④大便 潜血阳性;⑤大便稀薄;⑥呼吸暂停或 心跳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⑦奶量不增 或减少,体重不增。以上都是早产儿喂 养不耐受的症状。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

1.胃肠道动力不成熟:①胃肠蠕动弱,早产儿胃肠动力不成熟,胃肠 蠕动往往很弱。 ②胎龄小于31周的早产儿,小肠蠕动幅度低,收缩无规 律,几乎没有推进性活动,只有随着胎龄的增加、胃肠功能的成熟,蠕 动的频率、振幅和时间逐渐增加,才能将食物向下推动。 2.早产儿消化酶类分泌少,且活性低,对于营养素蛋白、脂肪、糖的 吸收和消化有一定影响。 3.胃容量很小及胃食管返流:早产儿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也不成熟, 两者之间缺乏协调的活动;因此,早产儿胃的排空慢,更易发生胃食管 返流。 4.肠道免疫功能差:正常胃肠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以防止细 菌侵入,早产儿胃酸低、肠黏膜渗透性高、肠道抗体能力弱,因此早产 儿容易发生感染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疾病与治疗的因素: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与体重、胎龄相 关,体重低、胎龄小,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高。在医源因素中,使用激 素、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等,均可导致早产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高。 新生儿窒息造成心血管、神经、消化和泌尿系统损害,出现胃潴留、应 激性溃疡、腹胀、便秘等胃肠道紊乱,使喂养困难发生率高。
逐渐认识到医疗单 位对提高早产儿存 活率的重要性 建立床位,少量的 医护人员
NICU的发展概况
发展期
80年代

90年代至今
NICU环境设计向能够促进早 产儿康复和发育方向发展,NICU 将成为早产儿的发育理想地
美国NICU平均床位可达 20—30张 ,是个巨大的 开放空间 ,内部明亮嘈 杂,开始限制外人进出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内在因素 · 免疫屏障
· 生物屏障 · 胎龄和出生体重 · 病情严重程度
☆外在因素
· 静脉内置管 · 全肠外营养 · 机械通气 · NICU环境


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组织落实 监测得当


措施有效
加强以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NICU消毒隔离措施(四大环节) 工作人员 NICU病室 患儿自身 医疗器械
降低NICU死亡率的护理对策


加强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在 不断提高 但院内感染也呈上升趋势(0.5-1.7%&20-56%) 早产儿打达19.3%-25.9%。并构成对住院患儿 的严重威胁;已成为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 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院内感染是所有NICU面临主要问题

辅助房间包括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仪器室、家属接待室等
NICU区域配置
★早产儿抢救室
★早产儿恢复室 ★足月儿抢救室 ★足月儿恢复室 ★温馨病房
★护士站 ★医生办公室 ★配奶间 ★洗澡间 ★治疗室
NICU护理人力管理


NICU护士与患儿之比不低于1.5~1.8:1 NICU80%护士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 并具有专科培训经历 护理梯队合理、技术职称比例应满足 NICU护理服务要求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对策

1.保暖;为早产儿保暖是治疗喂养不耐受的有效途径。由于早产 儿体温调节困难,因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非常高。我院早产儿 现首选暖箱保暖 2.喂养① 喂养原则:尽早开始喂养,>1000g,病情稳定,生后 12小时内喂养。2-3周达到全肠道喂养 。<34周或体重<2000g,胃 管喂养。﹥34周或体重﹥2000g,奶瓶喂养。避免使用无菌水、 糖水喂养。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血流供应,刺激血 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动力,因此在给予静脉营养的同时应 该早期开奶﹙24h以内为宜﹚。 ② 喂养的种类:早产儿母乳、早产儿配方乳。 ③ 途径:经口喂养、微量间断胃管喂养、滴服喂养>34w无 喂养禁忌症、病情稳定、R<60次/分、吸吮、吞咽功能较好者, 可用滴管或奶瓶经口喂养。奶瓶喂养应选择合适的奶嘴防呛奶, 以奶瓶倒置不流奶为宜,使奶液充满奶头,避免吸入过多的空气, 喂奶后置右侧卧位,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呕吐时吸入的机会。喂 奶后几分钟内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32w,或吸吮和吞咽功 能不全,因疾病或治疗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可用鼻饲喂养。
NICU的日常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患儿保持安静,清洁舒适,取侧卧位,各种治疗护理 尽可能集中进行,动作轻巧,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孔内分泌物,并按需吸 痰 口腔护理 脐带护理 皮肤粘膜:护理保持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 。每次大
便后清洗臀部,并涂尿湿粉。勤换尿布,防止臀红。

规范化标准化的洗手流程
NICU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加强重点环节的重点监控
监护仪、呼吸机消音键及旋钮:每日250mg/L清洗消 毒剂擦拭仪器表面;q6h酒精棉球擦拭 各种旋钮 血压导线及袖带:一人一用;每日4次酒精棉球擦拭 监护仪导线:用一次性的 病例、护理文件夹、电脑键盘:每日75%酒精擦拭


危重Leabharlann 生儿护理项目及处理

早产儿氧疗 注意事项 履行告知
眼底筛查标准:
出生体重<2000g和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ROP筛查, 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降低NICU死亡率的护理对策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一般情况,特别注意有无新生儿感染的(非特异 性)表现 生命体征的监测 惊厥的监测:由于本身的高危因素或继发代谢紊乱, 极易发生惊厥,是许多严重疾病的一个症状 呕吐的观察:注意有无脱水征 注意药物反应:如脱水剂、布洛芬、药物间的配伍禁 忌
NICU的基本组建


NICU病房与床单元的设置
室温24~26℃,湿度55%~65%,分三个等级护理区 加强护理区 6~12张床为宜,主张集中式安排。另设1~2间隔离病区供特殊使用。 抢救床位应具备的基本设施:暖箱或辐射台、监护仪、呼吸机、负压吸 引器、测氧仪、输液泵、复苏用具等。每抢救单位占地面积10~12m² 中间护理区 又称恢复区,当危重新生儿经抢救好转后转入本室继续 治疗床间距60~90cm
给氧指征 临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 血氧分压<5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85% 者 治疗目标是维持PaO2 50-80mmHg,经皮血氧 饱和度88-93%

危重新生儿监护项目及处理



早产儿氧疗 给氧方式:
头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 鼻旁吸氧、氧帐吸氧 机械通气cpAp: 表现重度呼吸窒息,FiO2 >0.5时,PaO2< 50mmHg,PCO260mmHg或其他通气指征
NICU的日常护理





做好喂养工作——监测是重点 常规监测:体温、呼吸、肤色、喂养、肌张力及有无 惊厥等 机械性:包括体位(有无胃食道反流)、喂养管的位 置、口鼻腔护理 胃肠道:包括胃残留量、有无呕吐、腹胀、腹围及大 便情况。警惕NEC的发生 代谢:包括液体入量、热卡和蛋白质摄入、尿量、尿 比重、血糖、电解质、血气、肝肾功、血常规 生长参数:包括体重、身长、头围
NICU护理人力管理


NICU护士应熟练掌握暖箱、辐射抢救台、 微量输液泵以及生命体征监护仪等设备 的应用 NICU护士应熟练掌握高危新生儿和早产 儿护理、PICC维护技术等专科护理技术、
NICU收治对象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而需呼吸支持的新 生儿 感染性、低血容量性或心源性休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惊厥、颅内出血、HIE 极低出生体重儿,IUGR 严重感染:败血症、肺炎等 外科手术前后: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先天性膈疝、 先天性食道闭锁 其他危重儿:NEC、重度硬肿、严重贫血、重度水电 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暖箱温度(℃) 35 1.0 1.5 2.0 2.5
出生10天内
出生体重(KG)
34
10天后
33 3周以后
10天以后
2天以后
32 5周以后 4周以后 3周以后
2天以后
———— ———— ————
出生10天内
出生2天
——
出生两天
NICU的日常护理



做好喂养工作:选择适当喂养方式 经口喂养:妊娠周数达34周、体重达1500g以上、且 有协调的吸允反射的早产儿、 胃管喂养:适用于无法吸允及吞咽、妊娠周数小于32 周或用奶嘴喂食易疲劳的早产儿。每次鼻饲前还应检 查胃内的残乳量:体重<1200g者为1-2ml,体重在 1200-1500g者为2-3ml,体重在1500-2000g者为3-4ml 经幽门喂养:适用于严重的胃食道反流/吸入;胃动力 差伴有大量胃内残留者、容易有肠穿孔、肠狭窄、腹 胀、腹膜炎和营养素吸收障碍。目前已不推荐常规使 用
新生儿院内感染特点


容易暴发流行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事件中有半数以 上发生在产科及儿科新生儿室,尤其是病毒感染



不容易早期发现
新生儿的感染早期表现非特异性 化验检查出现变化所需时间相对较长


病死率高
细菌感染(肺炎克雷伯-达46.9%,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沙门氏菌等)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 真菌
NICU消毒隔离措施

提高洗手依从性的措施 创造便利条件,减少手卫生时间 重点位置张贴警示标语,如暖箱 加强教育培训和检查 加强外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的督导

研究表明:洗手率48-60%,感染率 16.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