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邓慧云(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0901班 200900848)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英汉互译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常和普通。

无论是在何时何地英汉双语的标语或标志都不罕见,可见其在我们生活之中是比较普及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习语又是语言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文化的浓缩,是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形象鲜明、音韵优美、内涵丰富等多种特点。

很多时候我们都能从一些习语中了解到一定蕴含于其中的文化意义。

英语中,习语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包括俗语、谚语、格言、警句和俚语等。

汉语中,这类表达称作“成语”或“俗语”。

英汉习语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的表达清楚源语言的含义,做到“信、达、雅”,让目的语的读者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对方的习语,从而了解其中蕴含着的文化。

在英汉习语翻译时我们一般要先了解英汉习语的特点;英汉习语形和意的差别;英汉互译的方法一般有采用直译法和意译法或两者相互结合与补充。

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它们蕴涵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习语中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差异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产生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把握和细究习语的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特点、形和意、直译、意译论文大纲1.英汉习语的特点1,1英语习语的特点1.2汉语习语的特点2.英汉习语的形和意2.1意义和形式相同2.2意义和形式部分或完全不同2.3意义相似,形式不同2.4形式,意义都不相同3.翻译方法3.1 直译法3.2 意译法3.3直译和意译结合4.结语理论背景在经过快两年的翻译学习中,我们更加透彻的了解了中西方的文化,它们的起源、发展、成熟在我们面前一一展现。

当然,在这些之中我们学习的主要重点就是各种各样的翻译方法,例如选词法、词类转换法、增减法、重复法、省略法、分合法、加注法、正反表达法、直译法、意译法等等。

英汉习语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翻译策略作者:孙燕燕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4期摘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为英汉习语翻译提供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关键词:习语;翻译策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

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等。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正是由于英汉习语具有这些特点,翻译习语要尽量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忠实原文和传递信息。

本文主要就汉英习语翻译的直译法、替换法等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便使读者更好地处理好英汉习语翻译。

一、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由于英汉习语来源不同,文化内涵有时相似,有时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保全原文内容,更要做到简洁、流畅,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

下面是一些翻译习语时常用的方法。

1.直译法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

尽管英汉民族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英汉习语中仍然有很多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形象一致,语义也基本一致,对于这些习语我们就可以运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例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述例子中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相同或相似性,因此在翻译时可用直译法。

直译法不仅能很好地再现原文的形式和意义,而且生动形象,能让读者体味原习语的风采,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英语习语的汉译浅谈

英语习语的汉译浅谈

英语习语的汉译浅谈摘要:作为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习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信息。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给我们的理解和使用带来了很多困难。

本文通过一些翻译实例,介绍了四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提出了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习语翻译方法汉语习语习语(Idiom)是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自然沉积形成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具有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特点。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由于东西方人们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各不相同。

所以,在翻译英语习语时,必须根据不同习语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在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含义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原文习语的生动形象、修辞效果和民族特色。

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移植,因此,如何恰当地翻译习语,使其易于理解和接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根据英语习语的不同特点,在翻译成汉语时主要有四种方法:(一)直译法;(二)套用法;(三)意译法;(四)增补法。

二.如何学习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摘要:习语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它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之间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关键词:习语核心与精华共性差异习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成语、比喻性词组、谚语、俚语、俗语、典故、惯用语、歇后语等。

它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形式固定、形象鲜明、言简意赅却喻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

世界上所有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习语,英语和汉语都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都拥有极丰富的习语。

英语习语以其精练、短小、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性的特征而广泛地被英、美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广播媒体之中。

作为传承、记载文化与语言的工具之一,它在英、美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浅谈英语习语的汉译

浅谈英语习语的汉译

2008 英语科浅谈英语习语的汉译梁彭武黄岭镇中心小学摘要:英语习语的汉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汉译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技巧。

但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词(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达是不够的。

而英语习语汉译的表现手段,是力求能再现英语习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只有多注意英语习语字面以外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刺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习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键词:英语习语汉译直接对译意译直译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长期积淀下来的通俗而生动形象地描绘人情世态的定型短语或短句,其中英语里称之为习语。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大多数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以及鲜明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现在习语不仅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因此习语翻译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译文的质量。

习语的翻译是固然重要,但在翻译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素。

大致可分为受国家文化差异和译者自身文化知识:一、国家文化差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许多习语反映各自的民族或地方色彩。

例如: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和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虽然有相同的意义,但在英译汉时决不能套用后者,因为诸葛亮是我国的一个历史人物,与原作上下文会形成矛盾。

因此把它译为“一人不及两人智”比较合适。

二、译者自身文化知识:要把习语翻译好,首先要通晓两种语言;其次必虽熟悉两种文化,这样才能意会“弦外之音”;最后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译者本身如不具备以上几点,就很难领会原句习语中有意含蓄的内容,不能很好地把它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例如: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 .如果译者本身不熟悉两种文化,岂能知道在西方文化中,狐狸专门偷吃鹅的呢,再加上不会单词和没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岂不是把这句习语直译成“狐狸看鹅”。

这样会使读者觉得莫名其妙,而我们应把它译成“引狼入室”更为合适,极为传神。

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摘要]本文主要阐明了习语的四种翻译策略即直译,意译,借用,注释。

总之,在翻译汉英习语时,只有了解中英两民族的文化特色,并掌握必要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才能准确地进行习语的翻译。

[关键词]习语直译借用注释习语是语言中形式和意义固定的词组和句子,是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包括成语,谚语,典故,歇后语等。

习语是文化与语言的积累和结晶,它能充分体现出某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

习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且内涵十分丰富,故翻译起来难度极大。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

鉴于此,译者不能只作字面上的直译,必须深入了解字面背后的文化信息,用原作语言及文化知识理解原作,以自己的理解为依据,用另一种对等语言即译语进行各种转换,为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精确信息,按“功能对等”原则让“读者同等反映”。

因此, 习语翻译一方面要尽量将原文的意思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出来”, 用奈达的话说, 即是“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 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 另一方面, 还要尽力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展现于译文读者面前, 使其了解到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一般说来,习语的常见翻译法主要有4种: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注释法。

下面我们分别谈谈每种译法的具体思路。

一、直译法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

例如:鱼目混珠—pass fish eye for pearls摊出最后一张牌—play one’s last card像狐狸一样狡猾—as cunning as a fox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二、意译法意译法指在充分理解原习语的基础上,舍弃其中陌生难懂的比喻形象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摘要:英汉习语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者们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因为习语的特殊性,其字面意义往往与其实际意义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直译,就容易产生歧义,甚至造成误解。

因此,翻译习语时需要把握其上下文环境、语境含义及文化背景,进行灵活转换和恰当的翻译。

本文将从英汉习语的定义、特点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提高翻译工作者的翻译水平和习语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字面意义;上下文;语境;文化背景一、英汉习语的定义及特点英汉习语是指在英汉语言中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其意义往往不可从其组成词语的字面意义推知,是特定文化和语言环境中的产物。

它们可以用来表达具体的概念,也可以用来形象地表达某种情感或体验。

英汉习语在两种语言中往往有相似或类似的表达方式,但其意义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需要进行适当的翻译。

英汉习语有其特殊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的差异。

英汉习语的实际意义往往与其字面意义相差甚远,这种差异是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

例如,“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中文中的意思是尽力追问某件事情的真相,而其字面意义是砸烂了锅子才能得到底部的答案。

可能产生歧义。

由于习语的特殊性,直接翻译可能会产生歧义,甚至是误解。

例如,“一石二鸟”在中文中是指一举两得,而在英文中则是“一箭双雕”的意思。

形式多样。

英汉习语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些是由几个单词组成的短语,有些是由一个单词组成的短语,有些是成语,还有些是俚语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习语在翻译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意译法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英汉文化差异和语言环境的不同,对习语的实际意义进行合理的转换和翻译。

这种方法在翻译习语时常常使用,因为直译容易造成误解和歧义。

例如,“一见钟情”在英文中常常翻译为“love at first sight”,而不是直接翻译为“one look and love forever”。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毕业论文

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2)一、英语习语的内涵及其作用 (2)二、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英汉习语差异 (2)三、英语习语在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因素 (3)3.1. 历史发展的差异 (3)3.2.地理环境的差异 (3)3.3.宗教信仰的差异 (3)3.4. 历史典故的差异 (4)四、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 (4)4.1. 直译法 (4)4.2. 意译法 (5)4.3. 直译加注法 (5)五、结语 (6)参考文献 (7)摘要: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是英语词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人们高频率地使用英语习语,既满足了语用学中对信息简洁的要求,也达到了有效的交际目的。

习语的翻译要掌握习语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兼顾文化差异和翻译原则,生动、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维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习语翻译英汉习语差异浅谈英汉习语的翻译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通过语言来交流和传承,语言只能依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存在。

人们在对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

而在语言这个大家庭中,习语是其中的核心和精华。

如果没有习语,语言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

反之,如果运用得当,习语可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习语更显得纷繁浩瀚,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

如何准确传达习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并再现原作的表现力,往往是翻译的难点。

一、英语习语的内涵及其作用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形式。

它包括比喻性词组、俚语、俗语、谚语等,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的某一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

其源流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地理环境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文学艺术以及宗教信仰、人生哲学、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

英汉习语翻译浅析

英汉习语翻译浅析

S IN E&T C N L G N O M TO CE C E H O O YIF R A IN
0外语论坛。
科技信息
英汉 习语翻译浅析
郭 鹏 f 州涉外 经济职 业技 术学 院 广东 广
【 摘
广州 5 0 4 ) 1 5 0
要1 习语是一种承载着大量信 息和文化底蕴的特殊语言形式,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何翻译好 习语是每 个翻译工作者都 需要 面对的
问题 。 本 文试 从 几 个 方 面对 英 语 习语 的翻 译 方 法 与 手段 加 以 分析 。
【 关键 词 】 习语 ; 文化 ; 译 方 法 翻
不 习语 是 人 类 智慧 的结 晶 是 民族 文 化 的 瑰 宝 , 承 载 着一 个 民族 的 事 意义 呢 ?所 谓 意 译 就 是 指 根 据原 文 的大 意 来 翻译 , 作 逐 字 逐 句 的 它 历 史及 文 化 。 由 于其 自身 简 短却 蕴 含 着 诸 多 信息 与哲 理 得 特 点 , 于 翻译 。意译 强 调 的 是 译语 文 化 体 系 和原 语 文 化 体 系 的相 对 独立 性 。意 对 即 形 。意 译 法 的 翻译 工作 者 来 说 . 的 翻 译 可谓 是 一 大 难 题 。 并且 每 个 民族 都 有 自 译 更 能 够 体 现 出本 民族 的语 言 特 征 , “ 相远 而意 相 近 ” 习语 身 的文 化 由此 产生 的 习语 也 各 有各 的 特 点 , ,如 何把 两 种 习语 翻 译 的 适 用 可 以 使 一部 分 习语 的 翻译 更 为 准 确 恰 当 。比如 : h et s y T eb sf hae i 形 似并 且 神 似 , 翻译 过 程 中找 到一 个 平衡 点更 是 成 为 了每 一 个 翻 译 lH eb t m ( 鱼 居 水 底 。/ 价 值 的 东 西 不 能 轻 易 得 到 。 );h 在 l rt ot .好 e h o 有 Te 工作 者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 者认 为要 对 英 语 习语 进 行 生 动且 准 确 的 翻 cb l o l s c ils. 守 本 分 。) T ebsf hs lw e 笔 obe s ud t kt hs at 各 rh i o ( : h et s l h n i me 译需 要 注 意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te r redy l.再 好 的 鱼 三 天 也 要 变 臭 。, 住 招 人 嫌 。 ) hyaet e asod( h 久 ; B g a a ’ b h oes( 不 择 食 。 ) utr o b t ri n ei . e g r c n t ec o s r 饥 s . ;B t ut o rl h et e s s ( 篇 一 律 的 东 西令 人 生厌 。 )C r ie a.忧 虑 伤 身 。 ) lw 千 ; aekl daet l ( ;Ca

-浅谈英汉谚语翻译及其原则-

-浅谈英汉谚语翻译及其原则-

浅析英汉谚语翻译及其原则摘要谚语是各种语言中十分活跃的成分,正确使用谚语可以丰富语言,增强语言的美感。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文化构成和构词方式。

本文探讨了英汉谚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转换和语言美感两个方面。

关键词谚语,翻译,文化,美感Discussion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and Its PrinciplesAbstract: Proverbs are active linguistic elements in languages. Speech is enriched and beautified by using proverbs correctly. When translating Chinese or English proverbs, the different thinking ways, cultural constituents and styles of word form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inciples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linguistic aesthetic feel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Key words: proverb; translation; culture; aesthetic feeling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耀眼明珠,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水平和语言功底。

谚语汇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情、国情、地理风貌、历史背景、文学作品、风俗习惯, 凝聚着无数语言使用者数代的智慧和心血, 它承载着无数难以言表的超乎语言之外的信息与哲理【1】。

谚语的翻译可谓语言翻译者的一大难题,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其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指也必然存在很多差异。

英汉互译原理

英汉互译原理

英汉互译原理
英汉互译是指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或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

在进行英汉互译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英汉互译的原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英汉互译需要遵循语言表达的习惯。

英文和中文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习惯进行调整。

比如,在英文中常常使用被动语态,而在中文中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调整句子结构,使之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其次,英汉互译需要考虑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特点。

英文和中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搭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和词汇的选择。

比如,在英文中有时会使用一些虚拟语气的句式,而在中文中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直译造成的语法错误。

此外,英汉互译还需要考虑文化背景和习惯表达。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会影响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比如,在英文中常常使用一些与西方文化相关的习语和成语,而在中文中则需要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以确保翻译的自然流畅。

最后,英汉互译需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和准确把握。

上下文是指文本所处的语境和背景,而这些因素会对翻译产生重要影响。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全面理解上下文的含义和逻辑关系,以确保翻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总之,英汉互译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语言习惯、语法特点、文化背景和上下文的复杂过程。

只有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目标语言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才能够实现准确、流畅的翻译。

希望以上介绍的英汉互译原理能够对大家在翻译实践中有所帮助。

翻译原则及技巧范文

翻译原则及技巧范文

翻译原则及技巧范文
中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文义准确性:翻译时要尽力保持原文的意思和信息的准确性。

2.理解文化差异: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的存在,避免对读者产生误解。

3.注意语法和语义:中文有其独特的语法和语义规则,翻译时要注意词语和句子的结构,使得翻译结果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4.考虑读者的背景:翻译时要考虑目标读者的背景和知识水平,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翻译内容。

5.保持风格一致性:如果原文有一定的文体和风格,翻译时要尽量保持一致,使得翻译结果在语言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6.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翻译时可以借助各种辅助工具如在线词典、翻译软件等,但要注意辅助工具的局限性,需仔细核对翻译结果。

以上原则和技巧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进行中文翻译,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浅析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浅析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浅析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作者:袁建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一、引言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语言的精华。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认为:“Idiom is an expression established in the usage of a language that is peculiar to itself either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or in having a meaning that can not be derived as a whole from the conjoined meaning of its elements.”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idiom含有语义的统一性、语法结构的固定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三个方面的特征,而且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形式包含短语和短句两种类型。

本文所要研究的英汉习语主要是指俗语、谚语、成语、格言、俚语以及歇后语等,这些习语表现形式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

正是由于英汉习语具有这些特点,翻译习语时就要恰当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还要尽可能保持其民族、地域特色,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忠实原文和信息传递。

可见,习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译文的质量。

因此,如何恰当处理习语便成为英汉翻译中一个极为棘手又极其重要的问题。

笔者接下来主要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1.英汉习语的基本翻译策略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适宜于用来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习语有的意思明显;有的意在言外,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有的甚至包含多重意思,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他的具体意义。

这就是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引导语: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

一、直译法直译,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

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的正式语言。

另外,汉语口语中的“丢脸”被直译为“lose face”,“功夫”则音译成“kung fu”等等。

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则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直译字面意义。

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A gentleman's agreement”译成“君子协定”;“雪中送炭”译成“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竹篮打水一场空”译成“T o draw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

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二、意译法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本语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时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另一个译文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

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是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则可用“chaos”一个词来表达;“望子成龙”在英译时不能译出其形象,那么翻译成英文时就应该用简短的语句来形容该词的含义:“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又如:“The dog that will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在译成汉语时,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英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摘要]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谚语、俗语的习语以其简练、丰富和生动为特征,涉及到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

英语跟汉语习语源于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翻译中应该注意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以利于我们对不同背景下习语的理解及认识。

[关键词]习语文化相似性文化差异性方法一、意译所谓意译法就是没经过再现原文句子成分及修辞而表达原文的意思及意旨的方法,它仅仅适用于不能或都没有必要用直译法,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恰当的同意习语。

例如:1.Do no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 不必担心太早。

如果直接译成“到了桥边才过桥”就有些模糊。

因此应该彩用意译法。

2.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如果逐字翻译为“你从我的眼睛里看到绿颜色了吗?”这样理解起来就有难度。

有些时候意译法确实能够更好地表达原文内涵,但同时原文化及修辞的丢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意译法一般很少用。

例如:我们不能把“a chilly day in spring”译为“早春二月,乍寒还暖”同样不能把“each had been married to another”译为“使君有妇,罗敷有夫”,而是分别译为“初春一个寒冷的日子”及“有夫之妇,有妇之夫”。

二、直译法在英汉翻译中这种方法更多用于习语在修辞、语法、言语以及语意上相同。

1.汉语和英语习语在意思和修辞上相同。

2.汉语和英语习语在意思和修辞上相同,可以被读者推出来。

例如:1.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but in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过几年,就彻底失败了。

The idiom armed to the teeth is vivid, soon after the liberty the idiom was translated by literal translation as 武装到牙齿(如果翻译成全副武装,语气色彩就会差一些了)2.But I hated Sakamoto, and I had a feeling he would surely lead us both to our ancestors.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见祖先。

英语习语翻译的策略

英语习语翻译的策略

英语习语翻译的策略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本文根据英汉习语的特点,探讨了习语在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 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及其翻译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英汉习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是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和汉语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对英汉习语的翻译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如何准确、恰当地翻译英汉习语成为研究者和翻译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本文将对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以及翻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中常见的翻译错误并提出解决方法,旨在为英汉习语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习语是每个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习语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和传统,还有助于提升翻译水平和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对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及翻译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表达的奥妙,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度。

研究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有助于翻译工作者更加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避免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和歧义,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更加稳固和畅通的桥梁。

英汉习语的来源对比及翻译策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提升翻译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和加深跨文化理解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英汉习语的来源英语习语的来源多种多样,通常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在历史上,英语习语的形成受到了诸多影响,比如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等。

这些文化因素都对英语习语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英语习语的来源还包括了许多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事件等各种元素。

比如,许多习语源自莎士比亚的作品,比如“to be or not to be”、“star-crossed lovers”等。

这些习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含义被传承下来,成为了英语中的常用表达方式。

与英语习语相比,中文习语的来源也十分丰富多样。

中文习语通常包括了历史、文化、哲学、民间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比如,“井底之蛙”这个习语源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意味着目光短浅,不见世面。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

浅议英汉习语翻译摘要:在英汉习语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可能会使其原有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丢落,然而在翻译中如果以最佳关联和最大趋同原则为准绳,把握翻译中的参数调变,运用翻译的制衡机制和代偿体系,可以把原文信息的丢落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习语翻译;制衡机制;代偿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136-01一、引言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两种语码间的转换,也就是用一种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以达到传输信息、传达意义和促进交流的目的。

因此,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符号转换就成了翻译的主要社会功能。

然而两种语言符号不能一一对应怎么办?而事实上,这种不对应是相当普遍的。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各自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而习语的产生过程也使习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地域色彩,这就给习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制衡和代偿英汉习语翻译中原文之美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去补偿,将信息的流失减到最低程度,而去最大限度地留住原文之美。

翻译本就有一个制衡机制和代偿体系,进行着代替和补偿,达到不等而等、不忠而忠的制衡效果,使不完全美趋于完美。

1.音美。

语言内在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上,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陶冶读者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比如“The sixth sick sheik’s sixth sheep’s sick.译成“第六个病酋长的第六只羊病了”,语义上虽然符合,却没有传达出原文的音美,而译作“四只狮子私吃四十只涩柿子”语义上虽然不等,但表现了原作传达“绕口令”的音美意图,不失为音美的翻译。

所以,在民歌、谚语的翻译中,应该注意押韵。

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个果儿,不用去诊所儿。

2.形美。

习语中某些抽象的语义可付诸可感系数较高的具体形象来呈现,即通过具体新颖的语言活力,来传达形象美感。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是指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本身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一些习惯用语的理解和表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翻译者通常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策略,以保证句子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一般来说,英汉习语翻译时,翻译者可以采用如下几种策略:
1、同义词替换法:这种策略是指翻译者根据习惯用法,选择相应语言中拥有同义词的单词或短语来代替原语言中的习惯用法,以达到句子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2、直接翻译法:这种策略是指翻译者直接将英语或汉语中的习惯用法翻译成相应语言中的习惯用法,不加修饰,使译文具有明确的意思并能够被接受。

3、按概念翻译法:这种策略是指翻译者不将英汉习惯用法的具体语言形式翻译出来,而是根据习惯用法所指的概念,使用相应语言中的短语或词汇进行翻译。

4、用其他方式表达:这种策略是指翻译者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句子结构、句型、词汇等)来表达英汉习惯用法,从而达到一致的效果。

最后,英汉习语翻译需要翻译者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根据文章内容和读者的背景知识,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作者:曾婷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3期
摘要英汉习语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差异性和相通性的影响,在其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

且习语包含字面、形象以及隐含三层意义,因此,要处理好英汉习语翻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分析了在形象与语义不同关系条件下应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为英汉习语翻译提供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关键词英汉习语翻译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
ZENG Ting
(Guangzhou Huaxia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35)
AbstractDue to ethnic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ultural impact, there are some obstacles in the translating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And idioms contain literal, the image and the hidden layer. So, we master some methods to translate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wel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 analyzes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images and semantic conditions, and provides learning and thinking method for 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
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idoms translation; principle; strategy
0 引言
习语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简单精辟的固定短语,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惯用的表达方式。

它是由形象和语义两部分组成,一般具有字面、形象以及隐含三层意思。

英汉习语翻译由于受到形象与语义关系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遵循准确性、形象性、可读性等原则,有针对性的应用直译法、替换法和解释法等翻译策略,才能处理好英汉习语翻译。

1 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
1.1 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是指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使译语忠实于原语效果,既能准确的表达出习语的隐含意义,又能传达出原语的活泼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而不是指死译、硬译。

如like a duck to water,假如没有按照准确性的原则,硬译成“像水中的鸭子”,那就不能使译语再现原语的文化信息。

因此,应该翻译成“如鱼得水”,既准确又形象。

1.2 形象性原则
上文提到,习语一般具有一定的形象意义,而由于受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解释和认识不同,如在西方人看来,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因此,大部分有关狗的英语习语都是褒义的,如“lucky dog”(幸运儿),而在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一般都是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等等。

因此,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形象性原则,按照民族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对习语中的形象做出相应的处理,或保留形象,或转化形象,或超越形象,总之,就是选择恰当的译语来表达原语的意义。

如“pull one’s socks up”,若是保留形象,就翻译成“挽起你的袜子”,而按照形象性原则,这个英语习语应该是舍弃形象,翻译成“鼓起劲来”,才能为读者所接受。

1.3 可读性原则
可读性原则是指在习语翻译中,要充分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外语程度,而不应为了保持原语风格和体现文化背景而忽视读者的可接受能力,导致译语不贴切,晦涩难懂,不能达到传神达意、形义兼备的效果。

如a Pandora’s box 译为“潘多拉之盒”,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并不明白潘多拉盒子为何意,因此,在翻译时,应适当加以解释,如“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这样翻译,读者既能一目了然,又能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2 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
2.1 形象与语义相同的英汉习语——直译法
尽管英汉民族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英汉习语中仍然有很多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形象一致,语义也基本相同,即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也相同。

如: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
像这样的英汉习语,在翻译时就可以使用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译文条件的许可下,既能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又可保留习语的形象比喻和民族地域色彩的方法。

虽然英汉属于不同的民族,但是由于有相近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两种文化对一些事物的解释和看法是相一致的。

因此,当习语的形象和语义完全对应时,采用直译法既能忠于原文,又能传神达意。

如: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下转第226页)(上接第224页)
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雪中送炭)
像这样的形象与语义相同的习语,就应当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才能保持习语的原意、形象和语法结构。

2.2 形象有差异,语义相同的英汉习语——替换法
在英汉习语中,常常使用形象比喻。

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语义的比喻往往使用不同的形象。

如运用动物比喻表达胆小时,英语习语借助的动物形象是兔子,而汉语习语采用的是鼠——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

因此,当习语中的形象不同而语义相同时,应该使用替换法进行习语翻译。

替换法是指当习语中的形象所承载的语义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词体现时,采用归化法改换喻体,即采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产生与原语读者相近或相似的语义联想,达到与原文相同表达效果的翻译策略。

虽然形象各异,但语义相同,就可以通过替换法来达到形不似神似、殊途同归的目的,有利于译文语言的表达和读者的理解。

如: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杀鸡取卵)
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
以上这些习语在翻译时根据语义的需要替换了形象,如把百合替换成蛇的形象,把鹅替换成鸡等,如果不作适当的形象转换,读者就不能准确地获悉原文的语用信息。

2.3 形象与语义都不相同的英汉习语——解释法
在英语中有很多习语由于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或带有典故性质,喻意较深,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形象和语义都与之一致的习语,而是需要根据其语义理据或逻辑理据来推断其内在的引申义才能翻译成恰当的汉语。

像这样的习语无法单从字面上去领会其真实的语义。

如“Achilles’ heel”,字面意思是“阿克勒斯的脚后跟”,但是假如没有进行解释,读者就无法理解
“阿克勒斯的脚后跟”所要表达的真实语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增加解释性的文字,通过恰当的文字说明译文,即Achilles’ heel(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唯一的致命弱点),这样翻译既能保持原文特殊的语言形式,又能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

类似这样的习语翻译还有:
The fifth column(第五舰队——间谍)
green-eyed monster(绿眼妖魔——嫉妒)
not to get to the first base(未能跑到第一垒——出师不利)
3 结语
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结晶和集中反映。

尽管英汉习语在起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两者在形象的选择和内涵语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习语而言,由于其形象和文化意义复杂的关系,因此,在习语翻译中要仔细斟酌,一方面要遵循准确性、形象性以及可读性的原则,一方面又要针对形象与语义的不同关系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只有把握好正确的习语翻译原则和策略,才能忠实地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标语读者,才能尊重源语文化,尊重目标语读者的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林艳花.略谈英语习语的翻译[J].岱宗学刊,2005(2).
[2]鲍嫄.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翻译[J].语言文字,2009(8).
[3]贾增荣,王彦君.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袁燕,张奕.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分析及其汉译[J] .深圳大学学报,2008(6).
[6]王俊凯.英语习语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