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想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像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想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 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 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水调歌头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 画家,豪放派词人。与苏 洵、苏辙,并称“三苏”。
曾在朝为官,后因 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 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 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 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 面。
注音与字词: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èng):承受不了。 绮户: (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 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
十九、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佚名
•
二十、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
二十一、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
二十二、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情
感 久,千里共婵娟。
词大意 •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 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 的高寒。
•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 人不能成眠。
•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 亮又圆?
除了《明月几时有》,苏轼还有这些中秋诗词,值得一读再读
除了《明月几时有》,苏轼还有这些中秋诗词,值得一读再读中秋是一个以月亮为中心的节日,各种咏月的诗词也在这一天集中涌现。
千年前的中秋,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半醉半醒间写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的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该词作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苏轼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潇洒的创作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给人一种极致的美学享受,堪称中秋词作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巅峰之作。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里的“珠穆朗玛峰”。
不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双绝的苏轼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词,关于中秋的佳作又怎会只有一首。
《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该诗是中秋诗中少有的长篇,全诗十四联二十八句,从月升到月落,完整、形象地描绘了千年前的中秋盛况。
全诗景情交错,气势堪壮,想象独特,是中秋诗中的上佳之作。
《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年中秋,苏轼与7年未见的弟弟苏辙团圆,兴之所至写下了这首小词。
词中既有团圆的喜悦,也有离别的哀愁,同时又奢望明年中秋能再次团聚。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完美版
水调歌头
苏轼
“中秋词,自东坡 《水调歌头》一出,余 词尽废。”
制作者:洪桥逸夫中学 吴兴书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唐宋八 大家”之一。词开 豪放一派,对后 代影响很大。
一门父子三词客: 苏洵、苏轼、苏辙
知人论世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年)。当时苏 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被迫离开京城,在密 州做地方官。那时他已经41岁了,二十年仕途奔 波,辗转各地为官,政治失意,壮志难酬。
苏轼写作这首词时,已经在外当官五年,与胞 弟苏辙也整整七年未见。他原任杭州通判,因 苏辙在济南为官,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 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 疲于官事而多年不得相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你像我们一样刻苦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 凌云志”,但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你也买了房子——“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却又“惊魂未定,梦游缧绁(léi xiè)之中”。 你也娶了妻子,可是刚至而立之年,又是“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你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
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你说:“此心 安处是吾家”。
3、有情有味
水 调 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
庭院中满地是银白的月光,树上停栖着鸦鹊。
冷露无声湿桂花。
清冷的露珠悄无声息地沾湿了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今夜月亮又圆又亮,人们都在抬头仰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那怀念人的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这首诗前两句同后两句 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景,写望月的环境和月色; 后两句抒情,写望月时的心情。
写法上
都借物抒情
你知道哪些咏月佳句?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 交流,大胆展示。
咏月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说说每句诗的大意。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冷 露 无 声 湿 桂 花。 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 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 出身寒微。大历十 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 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 安市。
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 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 大量优秀的乐府诗。 王建又以《宫词》 知名。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 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 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注音与字词:
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描绘了月亮的行踪,表达了作者思 念弟弟难以入眠。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 • ——由月亮的圆、缺推想到了人的悲欢 离合,悟出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的道理。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作者由思念自己的弟弟推想到天下 所有的离别之人,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 愿。
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 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 内心感情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应该 由不圆而圆。
渴望祖国统一、亲朋团聚之情。
“月”的别称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 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 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 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 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 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高一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虚 景
实 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 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 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注音与字词:
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二、品
把 握 文 意 , 品 味 作 者 真 挚 的 情 感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 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 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 类是最多的。
布置作业
1、背诵《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 头》。 2、完成《训练三部曲》第十三课。
夜场招聘 夜场招聘网 ktv招聘
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 3. 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 的思念。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1910——1996),现代 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 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 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 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 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 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 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 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 的感触。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郭沫若(1892——1978), 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 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 乐山人。主要作品:
诗集:《女神》《星空》《恢 复》《前茅》等。
戏剧:《屈原》《蔡文姬》 《蔡文姬》《武则天》《棠 棣之花》等。
郭沫若(1892——1978), 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 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 乐山人。主要作品:
中秋咏月 诗词三首
1
郭沫若(1892——1978), 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 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 乐山人。主要作品:
诗集:《女神》《星空》《恢 复》《前茅》等。
戏剧:《屈原》《蔡文姬》 《蔡文姬》《武则天》《棠 棣之花》等。
郭沫若(1892——1978), 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 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 乐山人。主要作品:
空万 实户 验利 ,用 被火 誉箭 为的 人反 类冲 航力 天和 史风 上筝
万户飞天模型
第上十 一升四 “的世 飞力纪 人量中 ”做国 。升人
空万 实户 验利 ,用 被火 誉箭 为的 人反 类冲 航力 天和 史风 上筝
万户飞天模型
第上十 一升四 “的世 飞力纪 人量中 ”做国 。升人
空万 实户 验利 ,用 被火 誉箭 为的 人反 类冲 航力 天和 史风 上筝
第上十 一升四 “的世 飞力纪 人量中 ”做国 。升人
空万 实户 验利 ,用 被火 誉箭 为的 人反 类冲 航力 天和 史风 上筝
万户飞天模型
第上十 一升四 “的世 飞力纪 人量中 ”做国 。升人
空万 实户 验利 ,用 被火 誉箭 为的 人反 类冲 航力 天和 史风 上筝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haodu
一、听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复 朗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体 清影,何似/在人间。
会 诗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歌 美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桂花”不仅是门前的桂花树,更是有冷露一 起后想到的广寒宫的桂花树。意境悠远,更让人产生 丰富联想。“树栖鸦”三字简洁,烘托了夜月的寂静。 而这些景物加在一起给我们一种萧森、凄清、孤寂之 感,引起诗人无限的思念。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 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 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借景抒情
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
• 上片:望月(写景) • 下片:怀人(抒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 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 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 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
讨论:一般情况下,诗人借“月”来抒 发怎样的感情?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 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 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 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 五 夜 王 建 望 月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 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 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一生 困顿,晚景尤为凄凉。为官在外,常与 家人别离。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
思考: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怎 样去品析诗歌?抓Fra bibliotek象体意境
品语言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他的第一 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1983年9 月21日,是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 了太多的飘零与磨难,诗人托今追昔, 想到心灵上的挚友和骨肉亲人多年不在 身边,有的已经离世,而自己仍活着, 自然产生一种沉重而凄惨的孤独。由于 诗人自身心境开阔,性格豁达,写下此 诗表达自己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 和怀念。
用前面总结的品味诗歌的方法自学《我的思 念是圆的》
抓 意 象 体 意 境 品 语 言
中秋的月亮 西瓜 团圆 苹果 思聚 表达了对团聚、亲情、 友情的珍视与怀想
我的思念是圆的
妙处:“思念”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情 感寄托,是无形的,而诗人将无形的思念比 成有形的圆,很形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 李白《忆东山二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 李白《把酒问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暮江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 晏殊《寓意》 夜静深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 韩愈《山石》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 徐凝《忆扬州》
描写中秋节的经典古诗
描写中秋节的经典古诗描写中秋节的经典古诗11、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荣耀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中秋对月: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3、阳关曲·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张孝祥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三夜看婵娟。
5、闰中秋玩月:慧霖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6、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7、中秋: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9、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高观国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10、中秋: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假设无月,一年虚过秋。
11、折桂令·中秋:张养浩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1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3、思佳客·闰中秋:吴文英丹桂花开其次番。
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5首_中秋节诗词鉴赏及赏析
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5首_中秋节诗词鉴赏及赏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代表着团圆和谐的意思,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很多,如何赏析中秋节的诗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5首_中秋节诗词鉴赏及赏析,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节古诗词赏析【1】《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
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
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中秋节古诗词赏析【2】《洞仙歌·中秋》宋代:向子諲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
何处飞来大明镜。
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中秋节,咏物,月亮,抒怀赏析这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
词语洗炼精熟,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女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是词中上品。
上阕开句是个比喻句,“碧天如水”将烟霏云敛、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绿水固是常见,但“一洗秋容净”之句的出现,不仅使它顿失俗态,且显示出一种阔大无比的气势,点睛之处便在一个“洗”字。
下面是一个问句“何处飞来大明镜?”看似平淡无奇但却点出了要写的主体对象——月亮,且出语自然轻松、比喻贴切。
紧接着又使用了一个反诘句“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意思是:谁曾说起过这样的话,把月中的桂树砍倒,明镜似的月亮会更加光辉流溢。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词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词歌颂中秋节的古诗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8、《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0、《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节为什么是团圆的节日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是团圆的节日。
此外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2《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教学目标: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讨法教学过程:一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二导入:同学们,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真珠月似弓。
”今天这节,老师将和大家共同学习三首中秋咏月诗词。
三.学习《十五夜望月》(一)解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三)品读文对照补充的注释,自由诵读,说说诗歌描绘的情景。
1.补充注释:地白:月光满地。
栖:鸟停息字树上。
2.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描述诗歌描绘的情景。
3.学生推荐代表发言。
4.教师补充。
(四)探究学习1.你欣赏诗中的哪些词,说说你的理由。
2.看似朦胧的诗歌,却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这首诗的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作者的感情很好的传递吗?(五)当堂背诵四.学习《水调歌头》(一)简介词作背景,了解创作时间及原因。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朗读带。
2.学生自由诵读。
3.学生推荐代表朗读。
(三)疏通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小小组交流问题(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本上。
(四)品读文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
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五)探究学习1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谈谈你的理解2词中运用了联想和想像的手法,请试着找出来。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解析
赏析
• 说说诗歌的大意: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 一层霜雪,一片洁白。萧森的树阴里, 鸦鹊先后进入了睡乡。由于夜深,秋露 打湿了庭中的桂花。明月当空,难道只 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 下,有谁不在低徊赏月、神驰意远呢? 但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 却是人各不同的。
2024/7/15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3.苏轼是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 文中哪里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 /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子由。
/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旷达的胸怀 和乐观的情致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品析
• 抒情。用疑问的口吻,明明是自己在 对月怀人,却偏说“秋思落谁家”, 这样就把自己对月怀人的情思表达的 蕴藉深沉。
•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 给人以动态的形象的感受,似乎看见 了那恼人的秋思随着月的银辉一起洒 落人间。
18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 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多少人在低徊 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 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 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 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 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 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 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 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
的身影酷似嫦娥。
•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 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 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 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 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 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月的古诗
中秋月的古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中秋月的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中秋月的古诗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南斋玩月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齐已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荣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2《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教学目标: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讨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二.导入:同学们,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真珠月似弓。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共同学习三首中秋咏月诗词。
三.学习《十五夜望月》(一)解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三)品读课文对照补充的注释,自由诵读,说说诗歌描绘的情景。
1.补充注释:地白:月光满地。
栖:鸟停息字树上。
2.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描述诗歌描绘的情景。
3.学生推荐代表发言。
4.教师补充。
(四)探究学习1.你欣赏诗中的哪些词,说说你的理由。
2.看似朦胧的诗歌,却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这首诗的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作者的感情很好的传递吗?(五)当堂背诵四.学习《水调歌头》(一)简介词作背景,了解创作时间及原因。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朗读带。
2.学生自由诵读。
3.学生推荐代表朗读。
(三)疏通课文。
(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小小组交流问题(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四)品读课文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
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五)探究学习1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谈谈你的理解2词中运用了联想和想像的手法,请试着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学习目标: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学习重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学习难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 1、课前制作三首诗词的录音磁带,配有相应的音乐 2、教师在小黑板上写一些补充注释学习过程: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实录一、导入师: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佳人团聚呢?生(齐答):不是。
师:你能举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吗?生1: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
生2: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生3: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
生4: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
…… 师:对!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
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
二、品读欣赏(一)配乐诵读三首诗词。
(放录音,学生听,教师巡视)师:这三首诗中,哪一首让你听后最有回味。
生:《水调歌头》生:《我的思念是圆的》生:《十五夜望月》师:我听到这三首诗词,大家都喜欢。
相比较来说,喜欢《水调歌头》的同学较多些,那我们这一节课就先去看看苏轼的这首词――《水调歌头》。
(二)品读《水调歌头》 1、配乐诵读《水调歌头》(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感知) 2、师生活动,感知词中意境。
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生1:诗人在月光下端着酒杯,昂头质问上天。
生2:诗人踏风而行,准备去天上的宫阙看看。
生3: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随风而动。
生4:明月当空,诗人躺在床上,望着低低的窗子,辗转反侧,睡不着。
…… 师:很好!大家捕捉的画面很合词意。
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幅画面。
请大家看看,并试用词中的一句来概括画面的内容。
(投影九幅画面,学生观看)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让我们随着这几幅画面再次把这首词齐读一遍。
(学生诵读,教师移动、变化画面) 3、品析《水调歌头》师: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当时诗人苏轼已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又与其弟子由分别六七年未见,心情抑郁不欢。
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
师:结合注释、画面,小组讨论:①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
②体会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小组讨论,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1)全班合作交流,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含义师:在讨论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哪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请你指出来,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生1:我们小组对“把酒问青天”中的“把酒”含义不是很清楚。
生2:我们小组认为是:端起酒杯。
生3:“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什么含义?生4:“归去”的含义是:回到天上去。
生5:“高处不胜寒”中的“不胜”是什么含义?生6:“不胜”的含义是:经不住,承担不了。
生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含义是什么?生8:“弄”是“玩弄、欣赏”的含义,“何似”是“哪像是,怎比得上”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识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师:好!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我们已把课文的含义疏通了。
现在,我们就结合词意,跟着录音,大声把课文齐读一遍。
(放录音,学生齐读,教师巡视)(2)全班合作交流,体会诗人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师:请同学把你们小组讨论的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说给大家听听。
生1:因为政治失意,家人分离,诗人内心有一种想超脱世俗的念头,词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即: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生2:我们小组认为,诗人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家人相别,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但诗人更喜欢人间的生活。
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即: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生3:我们小组认为,诗人在下
阕中,把个人的忧怨全都怪罪在了中秋之夜的圆月上,说它“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诗人心情较低落。
生4:我们小组有补充意见,在下阕的开头,诗人的心情是有些低沉,但诗人在感知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
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诗人在体会人无完人之时,顿生感悟,以理遣情,最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迈之语。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大家都能抓住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师:我们就把自己当作诗人苏轼,跟着录音再一次把该词一起诵读一遍,体会诗词魅力所在。
(放录音,学生齐读)师:我们就以《明月几时有》的歌曲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跟着唱。
三、作业:(一)诵读,体会(二)对照,体会另外两首诗词的含义及作者情感。
(三)拓展:搜集有关咏月的名言名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实录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同学们对词的品读欣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面我们集体背诵一遍。
(学生集体背诵)师:再请同学单独背诵生1: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 师:同学们背诵得熟练,有感情,下面我们在看《十五夜望月》。
二,品读《十五夜望月》1、配乐诵读《十五夜望月》(听录音)2、师生活动,感受诗中的意境师: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1:“中庭地白树栖鸦”诗人在这句诗中写到了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
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生2:这句诗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生3:“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生4:这句诗中的桂花,也让我联想到月中的桂树。
生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普天之下,每个人都在凝神注望明月。
不知道怀人的思绪落到哪一家。
生6:其实,诗人没有采用正面直接抒情方式,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
一个“落”字,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师:同学们体会的很深刻,联想丰富。
很好!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海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师:集体朗读《十五夜望月》三、品读《我的思念是圆的》的内涵。
1、再次听配乐诵读《我的思念是圆的》(学生听录音) 2、师生活动,体会意境。
师:本文没有什么语言障碍,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本首诗的理解。
生1:作者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思有形的圆。
生2:诗人运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生3:诗人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而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离的痛苦” 生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惜和怀念。
师:同学分析得很好,有见地。
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师:请同学拿出昨天搜集到有关咏月的名言名句,谈谈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四、品味语言内涵(拓展训练)生1:第一句写对月夜月光的感受: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高楼,月光似清水,让人感觉它似乎在荡漾。
第二句写初春月夜的景色:月光皎洁,似乎不是夜间,树叶还没有长齐,好象又到了秋天。
第三句写赏月感受:因为喜爱满屋的月光,所以吹灭了蜡烛,因为出屋久久望月,不觉满身露水。
生2:第四句是写天色将明的早晨的景色:明月隐藏在高树之后了,银河淹没在微明的天空。
第五句是写海上月出的景色:明月在广阔
的大海上已经升起,天涯海角都能共同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第六句是写春江花月夜的景色:这两句说月光随着潮水涌进江流,万里江水,无处没有皎洁的月光。
生3:第七句描写了寂静的夜晚,月亮升起,惊醒了睡在树上的山鸟,鸟鸣声在山涧中回荡。
第八句写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扬州独得其二。
第九句可爱的九月的夜晚,露珠圆莹有光似珍珠,而月亮却似弓一张。
…… 师:太棒了。
由此可见,同学们回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希望同学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以此来让你们的心灵受到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不断提高你们的文学素养。
五:拓展学习 1、学生继续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描写月的文学作品。
2、听乐曲。
3、赏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