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摘要:对有轨尝试学习的研究还是浅层次的,它有待于我们在使用了高中新教材后,进一步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作更加具体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为学生较快适应高中新教材的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有轨尝试学习;数学衔接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97-01本文将就实施“有轨尝试学习”进行初步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有轨尝试学习的涵义从九三年开始,我在宁阳一中全校主持实施了“高中数学有轨尝试目标教学实验与研究”,该课题是泰安市“九五”规划教科研重点课题(市拨经费资助)。
课题实验的特色是指导学生进行有轨尝试学习,即在编印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验提纲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有步骤、有轨道地尝试学习和目标形成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水平。
有轨尝试学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原理,有针对性地创设条件,促使学生的尝试学习顺利进行,实现学生主动的、生动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有轨尝试学习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让学生有轨道、广泛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发展个性。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这里“有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尝试学习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操作学习材料、有效的练习反馈材料、规范的目标形成训练、及时的小组议论和教师的精讲点拨,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尝试学习可分为自学启导式、探求发现式、类比迁移式等主要形式。
总之,有轨尝试学习可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二、实施有轨尝试学习的有利因素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分析,实施有轨尝试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1、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注意力更加集中,自觉性更强,他们善于阅读分析,乐于自行钻研。
所以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指导学生进行有轨尝试学习,使学生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在头脑中形成兴奋点,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讲,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强度较大的高中新教材的学习。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初高中数学的教育是数学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初中数学是为了打下数学基础,高中数学是为了提高数学能力与素质。
初高中数学教育的衔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环节。
本文将探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措施。
1.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连续性初高中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内容和难度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如果初中和高中数学学习没有顺畅的过渡,学生在衔接时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进行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连续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为流畅。
2. 弥补初中数学教育的不足初中数学教育往往只是对数学知识的简单传授与讲解,缺少对数学思维、解题方法、证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而高中数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加强。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可以弥补初中数学教育的不足,使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更易适应。
3. 帮助学生平稳过渡初高中数学教育的衔接,可以让学生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这个过渡更加平稳。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避免学生由于过大的学科压力而造成的学习不适应等问题。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实施措施1. 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实施,需要首先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
这样可以保证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连贯性与系统性,避免因为学校、地区、教师不同而引起的教学内容差异。
2. 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在衔接教育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
这包括对于初中数学所学的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和加强,确保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牢固,以便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3. 注重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培养4. 加强师资建设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实施需要加强师资建设。
培训老师关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操作方法,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教学。
5.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需多措施并进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需多措施并进【摘要】当前初中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往往面临着知识跳跃过大、教学难度急剧增加等困扰。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制定统一教学标准、加强跨学段教学衔接、引入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多方面并进。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的良好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数学教育的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高中数学教育,衔接,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标准,跨学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重要性,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当前初中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不连贯。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鸿沟,部分知识点在初中阶段未能夯实,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出现理解困难。
2. 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地区的学校缺乏专业的数学教师,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 教学方法陈旧。
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力。
4. 考试导向严重。
目前的数学教育普遍偏重应试技巧的灌输,忽视了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培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初中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1.2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初中高中数学衔接是数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高中数学课程是紧密联系的,但在学科内容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断档,这就需要加强衔接,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初中高中数学衔接将有助于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知识体系。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而高中数学则是对初中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摘要】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生后,不适应高中数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为此,笔者结合高一实际,对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造成的原因,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初高中数学行衔接,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1.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分析:1.1 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不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已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
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
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生质量。
1.2 初高中教材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
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都比这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的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1.3 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
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
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
浅谈运用有轨尝试学习来衔接初高中数学
教 数学
王妍武
河北省 张家口市怀安县 柴沟堡第一中学
摘 耍 :为 了适应新教材 ,做好初 高中数 学教学 的衔接 问题 ,以提 高 学习效率,我校研究设计出—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一有轨尝试学习,本 文将就实施 ‘ 唷轨尝试学习”的涵义和可行出 实施冕点 j 迁 行简单的探 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由 “ 学会 实 现 ‘ 【 A学” 。 关键词:有轨尝试学习;初高中;数学教学
一
、
有轨 尝试学 习的涵 义
“ 有 轨 ”主 要体 现 在学 生 的 尝试 学 习具 有 明确 的学 习 目标 、 具 体 的操 作 学 习材 料 、有 效 的练 习反馈 材料 、规 范 的 目标形 成 训 练 、及时的小组议论和教师的精讲点拨 ,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 体 现。 尝试学 习可分 为 自学启导 式 、探 求发现 式 、类 比迁 移式 等主 要 形式 。有轨 尝试 学 习就 是在教 师 的指 导下 ,依据 一定 的步骤 、程 序 ,让 学生按 照一定 的轨 道 、主动地 参与学 习。有 轨尝试 学 习的实 施 ,充 分体 现 了 “ 以学 生 为主体 ,教 师 为主 导 ”的教 学 原 则 。总 之 ,有 轨 尝试 学 习可使学 生尽快 适应 高 中学 习生 活 ,搞 好初高 中数 学 的衔 接教学 。 二 、实 施有轨 尝试 学习 的可行性 从 高 中学生 的心理特 征及 认知规 律分析 ,实施有轨 尝试 学 习具 有较强 的可 行性 : ( 1】 高 中学生 在注 意 力和 自觉性 方面 均 比初 中学 生强 ,他们 乐于进 行 自主钻研 。 因此在初 、高 中数学 教学衔 接 中 ,有 目的的指 导学 生进 行有轨 尝试 学习 ,可 以明显地提 高教 学效率 。适应 强度较 大 的高 中新教材 的学 习。 ( 2) 高 中学生 认识 事物 更 加全面 ,对 事物 进 行分 析思考 。勇 于 提 出质 疑 。 因此 在初 、高 中数 学教 学 衔 接 中 ,通过 有轨 尝试 学 习 ,不仅 可 以培 养学 生思维 的独 创性 、独 立思 考 问题 、独 立解决 问 题 的能 力 ,而且也 可 以培养学 生浓厚 的学 习兴趣 和学 习热 情。 ( 3) 高 中学 生往 往对 成功 充满信 心 ,在 初 、高 中数学 教学 衔 接 中 。通 过尝 试问题 的解 决和 目标形成 问题 的完成 ,可 以使 每个 学 生均获得成功的机会 ,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不断进取 的欲望 和信心 。 三 、有轨 尝试 学习 的实施耍点 在 实施有 轨尝试 学 习中 ,应 充分注意 以下几 个要 点 : 1 .揭 示知识 形成过 程 ,优 化思维 品质 旧教材 往往只 看到 完善 的结论 ,看不 到概念 的形成 ,公 式及定 理 的发 现过程 ,新 教材在 学生 阅读上 作 了大幅度 的改革 。基 于此 。 我们 自编 了一套 实验教材 ,把 知识 的形成过 程 ,用尝试 问题 的形式 [ 3 ] 张卫 国.例谈 高考应用题对 能力的考查. 中学数 学研 究, 00 1 . 3 展 示给 学生 ,这样 学生 就根据 步骤 、有轨 道地完 成 ,提 高 了学生 的 2 自学能 力和探 索能 力。 要培 养 良好 的思 维 品质 ,必须 调 动学 生 的思 维 积 极性 ,让他 们产 生主动 探 索问题 的愿望 和动力 ,多通 过创设 问题 情境 ,让学 生 在教 学过程 中发现 问题 、分析 问题 ,进而 解决 问题 。同时在 此过程 中,多 出一 些 富有思考 意义 的练 习题 ,使 学生 的思维 保持在 一种 活 跃 的状 态 。 2 .展示教 学 目标 ,优 化学 习的动机 教学 活动 是 以教 学 目标 来定 向控 制的 ,教 学 目标 不仅 具有指 导 教 学测量 与评价 的作 用 。而且也指 导教 学策略 ,指 引学生 学 习的功 能 。因此 。教 师要认 真钻研 教学 大纲 和教材 ,把握教 学 中的各知 识 点 的深浅 度 。找准重 点 、难 点和 关键点 ,结合 学生 的实 际 ,按 照整
初中高中数学衔接需多措施并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初中和高中数学之间所需要的顺畅衔接备受关注。
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也是一门极具重要性的学科。
初中和高中数学之间的顺畅衔接有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为了实现初中和高中数学之间的顺畅衔接,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并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推进。
首先,要重视数学教育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监测,评估和调整机制以确保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监测机制可以为教育部门提供从初中到高中的学情分析和评估报告,从而为制定有效的衔接计划提供参考。
此外,在监测机制的基础上,教育部门还应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实施细则,以指导学校和教师实施有效的数学衔接工作。
其次,建立初中和高中数学之间的平滑过渡的核心教材。
这一教材需要设计为基于初中知识的高中内容,以确保学生的衔接工作更为顺畅。
这本教材需要全面审查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成长。
这一教材应该也需要强调基础和技能的重要性,并且需要配以辅导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难点。
第三,教师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间应该进行良好的衔接。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初中和高中的教学管理机构是分开的。
然而,现在的教育体制上已经进行了调整,推动并鼓励初中和高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这种沟通和合作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他们可以分享有关教学计划和资源的信息以确保它们在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之间的衔接顺畅。
这也可以帮助教师理解高中知识,促进初中和高中教育之间的无缝衔接,最终让学生们受益。
第四,需要为学生建立在初中和高中之间的平滑的过渡机制。
例如,计划进行衔接的学生可以参加成绩优异的初中班或高中班级。
这些衔接班级将按照相应的教学资料,重视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以确保学生更加平滑地进入高中阶段。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种数学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在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第五,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和作法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和作法
一、加强教学衔接
1、建立科学的衔接结构。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要求初中数
学教学和高中数学教学有有机的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科学的衔接结构,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初中数学过渡到高中数学。
2、建立衔接的基础。
在衔接中,要充分利用初中数学的基础
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初中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高中数学问题,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衔接的桥梁。
在衔接中,要注重桥梁知识的建立,如
掌握一些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共有的概念、知识点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高中数学,有效的解决高中数学问题。
二、改进教学方法
1、多种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有效的完成衔接,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游戏、模拟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重视实践活动。
数学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注重
实践活动,如设计实验、实际操作、模拟等,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更好的完成衔接任务。
3、结合现实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数学,更好的完成衔接任务。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纷纷加强了中小学的数学衔接教育。
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高中数学难度较大,没有做好数学衔接教育,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出现困难,从而进退两难。
因此,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已经日益突显。
对于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衔接,另一方面是能力的衔接。
对于知识的衔接,主要是指初中和高中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初中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大多都在高中数学中有所涉及。
因此,在初中阶段就要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打牢数学知识的基础。
在切实做好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教学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入,增加学生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在高中阶段,则要加强对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复习和强化,把重点、难点的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的数学基础更加牢固。
对于能力的衔接,主要是指初中数学思维、解题能力与高中数学思维、解题能力之间的衔接。
初中数学中,除了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外,还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实践能力等的目标。
教师可以利用探究性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战能力,进而为他们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高中就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思维、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思维、解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让学生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更加得心应手地掌握高中数学中的知识点。
实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措施。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成立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协调等工作。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需要。
此外,还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法教学、生动形象的教学等。
最后,还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和学校形成共识,共同协力推进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
总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新课标下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新课标下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达州数学一班张毅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要求、教材内容、评价方式、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问题也日趋复杂。
初高中教学衔接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处理得当,高中数学教学就会进展顺利;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高中教学的后续进行。
进入新课程实验以来,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我结合教学实际,对此问题做了一些深入思考。
主要是从下面五方面突破:一、要了解新课标下初中毕业生的特点要实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首先要对进入高一学习的学生有充分的认识。
现在学生的特点与过去的初中生的区别,如果一味按老方法按部就班去讲,则会给这些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初中毕业生的特点,在高一,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教师是人梯:先降低身子,让学生爬在自己身上,再站起来,再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上,不断的向高处攀登。
二、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的衔接目前出现初中新课程毕业学生在高一很不适应的现状,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跟不上。
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且必须适时适当补充的一些内容及思想方法:例如:十字相乘法和因式分解法。
要求是非常熟练。
尤其是十字相乘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快的方法,当然它也就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最快的方法。
三、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衔接要实施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就要对初、高中数学知识进行梳理,了解高中数学所需基础知识在初中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教得怎样;哪些知识在初中已经被删除和淡化,哪些知识又在原初中教材基础上有所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随时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
不过,更为重要的可能是教学方式的衔接。
具体来说,选择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难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难度较大,而我们的教师则对学生接受能力估计偏高,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有了信心,有了决心,有了勤奋刻苦的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方法。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为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以下就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谈点意见和建议。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万事开头难。
”从初中升入高中,又踏上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对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新的机会。
因此,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接轨,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接轨呢?我们首先看一份真实的采访纪录:采访时间:2000年7月9日上午11:20——11:50采访地点:济宁市二中被采访者:济宁市二中高三(2)班杨春芳被采访者学习小档案:初中数学成绩,总分100分满分的平时考试中,平均能考60分左右,中考成绩为67分(满分为120分)。
高中在总分为150分的平时考试中,平均能考90分左右,多次考100分以上,最高一次考了126分。
采访者自叙:“在初中阶段,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升入高中后,我曾想放弃数学,但是见过高中课本后,感觉与初中的内容联系不是十分密切,渐渐地找到了数学学习的感觉,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一天天强烈浓厚起来。
三年过去了,我对高中数学的整体感受还算可以,只要有信心和兴趣,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我曾花大量的时间在数学学习上,但成绩却提高的不是很快。
不过,与初中相比,我的数学学习的的确确有了很大进步。
培养信心,提高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避免粗心、麻痹大意。
”这份采访记录,表明了一个学生的真实感受,是有代表性的。
可以看出杨春芳同学的数学学习取得很大进步的关键是在升入高中后确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有了信心和兴趣,就会有一个好的开始。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究初高中数学的教育,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到了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求学生有更高的能力和素养。
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措施。
1.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虽然在内容上有所差异,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延续性。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延伸和拓展。
如果初高中数学的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衔接,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断层,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2.学生学习的顺利过渡从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科知识和学习方式。
如果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育不够到位,学生适应新学科学习的过程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容易造成学习上的挫折感和厌学情绪。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育不仅是学科知识的过渡,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衔接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实施措施1.教师协作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协作。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交流,通过课程研讨、教学观摩等方式,相互了解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协商并制定一套衔接教育的教学方案。
2.课程设计学校应该根据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融合性和衔接性,对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进行梳理和调整,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设计方案。
也要重视数学素养和学科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教学手段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育中,教学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引导性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4.个性化辅导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成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育,不至于因学习困难而被落下。
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
为此,笔者结合高一实际,对初高中分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衔接,全面提高高一数学教学质量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影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表现在不定计划,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出“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堆,课后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对概念,公式理解不透,做题机械模仿,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这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就出现很多错误。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知识的深度、广度方面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要求方法新、分析能力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等。
客观上这些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初高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策略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左东亮
【期刊名称】《读写算(教研版)》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对有轨尝试学习的研究还是浅层次的,它有待于我们在使用了高中新教材后,进一步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作更加具体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为学生较快适应高中新教材的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发挥更大作用。
【总页数】1页(P97-97)
【作者】左东亮
【作者单位】沭阳县梦溪中学江苏宿迁 223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3.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防止职高生学习分化
4.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几个问题
5.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措施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 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一、有轨尝试学习的涵义有轨尝试学习,即在编印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验提纲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有步骤、有轨道地尝试学习和目标形成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水平。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这里“有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尝试学习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操作学习材料、有效的练习反馈材料、规范的目标形成训练、及时的小组议论和教师的精讲点拨,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有轨尝试学习可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二、实施有轨尝试学习的有利因素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分析,实施有轨尝试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1.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注意力更加集中,自觉性更强,他们善于阅读分析,乐于自行钻研。
所以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指导学生进行有轨尝试学习,使学生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在头脑中形成兴奋点,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讲,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强度较大的高中新教材的学习。
2.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认识事物更加全面,他们善于分析思考,勇于质疑探索。
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让学生完成值得深入思索的尝试问题,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批判性。
3.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独立意识更强。
从而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通过有轨尝试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更加自尊自爱,对成功充满信心。
根据这一特点,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通过尝试问题的解决和目标形成问题的完成,使每个学生均获得成功的机会,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欲望和信心。
三、有轨尝试学习的实施要点在实施有轨尝试学习中,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展示教学目标,优化学习动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均印制在有轨尝试目标教学实验教材上,展示给每个学生,使整个学生的尝试学习活动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克服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与自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摘要:初高中课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是一个常变常新的问题。
抓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是实施好高中新课程的第一步。
关键词:中学数学衔接教学初高中课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是一个常变常新的问题。
抓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是实施好高中新课程的第一步。
对此,笔者试以数学学科为例,略呈己见:一、搞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教材语言叙述比较通俗易懂,带有直观性、趣味性,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抽象思维陡然提高,知识难度迅速增大,重理论、重逻辑推理。
如函数的单调定义,文字叙述难以理解,需要转化为符号语言,定义还有隐含条件。
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这些情况,教学中要把这些严谨的定义、定理,分层降低起点,分层次进行简单处理,对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多让学生进行相互转化,从多方向去理解概念,多举实例,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直观性,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切实做到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出发进行教学。
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代数第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
二、搞好学习方法衔接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密度难度及作业量猛增,极易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必须让学生意识到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要性,同时学生也有强烈愿望。
教师应对学生方法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指导,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预习。
课前学生对定义、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发生过程。
带着疑问去听课,听课后再读,以体会教师所讲内容。
预习时弄懂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2、听课。
听课方法上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包括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例题的解法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
浅谈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方法
浅谈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方法浅谈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方法摘要:数学学科在中学课程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从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措施的落实,训练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手段等几个方面作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因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具体,模仿性的练习也较多,强调基本技能训练;但高中数学的内容抽象性较强,强调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上再创造式的运用,对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的要求较高,另外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因此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温故知新,承上启下,注重基础(一)温习旧知识学好新知识。
高中数学的必修一是初中数学教材的直接后继,本册书中许多地方都涉及初、高中数学知识上的衔接过渡。
例如,第二章的函数内容,是在初中所学函数对应观点下的定义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具体函数类型基础上的提高。
这种初、高中内容相结合的安排,符合螺旋式上升和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既要注意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还要注意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影响。
(二)注重基础知识教学,逐步使学生适应高中学习。
初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要求、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有所改变。
许多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会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数学学习屡受挫折,从而产生畏惧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相关知识的连接点,学会知识的过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主客观因素。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中还存在教材衔接问题:初、高中教学内容有的地方脱节,在教学中若忽视知识的衔接问题,易造成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
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
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经过紧张的中考之后,大多数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同时又对高中的学习有了一丝担忧。
如何利用暑假,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学习,这是每个学子和家长都关心的话题。
笔者在这里把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整理出来,供学生们参考。
一、初高中衔接学习中的误区误区一:讲授大量的高一新知识,衔接课变成了新课。
过去有很多学生,为了进入高中后,跟上老师的教学步骤,利用暑假,学习高一数学课程,目的是在学习时间上占有优势。
但是我们可能在暑假将高一的课程全部教给学生吗?实际上,如果学生被动状态下提前学习,开学后,他们会发觉老师正常进度很快就赶上来了。
而且由于暑假学习的这些知识都能在课堂上再现,有的学生甚至到了真正的课堂上讲该知识点时,觉得那是补习学过的,于是麻痹大意,结果反而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这样衔接学习反而做成了“夹生饭”。
所以,对于数学的衔接学习,暑假并不是要急于学习高一的新课本,而是将初中一些应该提高与拓展的部分进行巩固,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地去复习,并适当地对高中知识进行预习。
误区二:衔接教材讲授大量的初中竞赛内容,衔接课变成了竞赛培训课。
许多家长与老师认为,在初中把竞赛搞好,高中学习就不会有问题了。
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仔细分析《初中数学竞赛大纲》的朋友很清楚,初中竞赛有很多内容不仅是初中不需要学习,就连高中也不会接触,这样的内容只适合有竞赛兴趣的同学去学习。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撒大网捞小鱼呢?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过多的参与数学竞赛不仅不能真正提高能力,反而加重他们的负担,耽误了他在其它方面的发展。
误区三:衔接教材仅仅只是巩固初中知识,衔接课变成了复习课。
利用课余对少数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巩固初中知识也是必要的,我们不妨把这称为“补习”。
衔接讲座的功能则是有针对性的,它所面临的对象应该是相关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学生。
如果我们在衔接讲座上只复习不提高,这样衔接讲座就做成了“炒现饭”。
二、我们必须明确,我们需要和高中衔接哪些方面的数学知识?1.绝对值。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衔接好初高中数学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受这些变化的阻碍,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许多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下降。
因为,笔者想就初中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做一探讨。
1、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初中与高中内容上的断层。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高中的教材内容都作了教大的改动,而大多数的高中教师并没有接触过初中教材,因而对初中教材的内容并是不专门了解。
尽管在课改后初中教材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被大大降低了,但同时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立方差公式,韦达定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二次不等式布解的关系等都需要在高一时期补充学习。
因而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需要了解学生在初中里学了哪些知识,有些知识在初中里没有学过而高中里却要用到这就要在教学中作补充,还有的知识在初中因不是重点只是作为略微了解里但在高中却是一个重点,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深。
2、注意教材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探究相关问题。
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专门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样都容易明白得、同意和把握。
初中教材中和叙述方法也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明白,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也相对比较少。
相对而言,高中数学尽管在课改后难度也有所降低,但总体上相对初中数学来说其中的有些概念就比较抽象,高中教学过程中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摸索、尝试和探究,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困难努力而得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爱好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明白得和经历的成效。
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将会有好多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使学生由不适应迅速过渡到适应,势必使学生成绩下降,信心丧失。
为此,教师在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确归因外,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
一、学习心理方面衔接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相应调整,一些原本在初中学习的内容放到高中,如一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数指数式的运算性质,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正余弦定理等。
高中数学教材同初中数学教材相比,无论是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还是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没有更加努力的信心,昔日的得意很快就会变为失意,昔日的“高峰” 很快变成“低谷”。
进高一后一些学生反映数学课“听不懂”,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惨不忍睹”,不少学生产生对高中数学的畏惧心理。
一些家长不理解其中原因,甚至责怪学校和教师。
因此,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高一前期的教学中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过渡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要求学生克服“浮躁心理”“畏惧心理”,度过高一上学期艰难的教学“磨合”期。
二、学习方法方面衔接
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升入高中以后急于想学好数学,想得到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在学期开始要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宁阳一中数学教研室程若礼二000年四月我省自2000年暑假后开始所招的高中新生,将使用新教材进行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试验。
新教材将融进近代、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传统高中数学内容,与现行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将增多,教材明显变厚,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而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还将比现在减少。
如何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探索和创新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原则精神,将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这使市教研室数学组主持的泰安市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研究”变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阳一中数学教研室作为泰安市高中数学学科教研活动基地,承担着该课题的“衔接教学学法指导”的研究。
为适应新教材,搞好衔接教学学法指导的研究,必须研究设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不仅达到“学会”而且实现“会学”,为此我们提出了实施“有轨尝试学习”这一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本文将就实施“有轨尝试学习”进行初步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有轨尝试学习的涵义从九三年开始,我在宁阳一中全校主持实施了“高中数学有轨尝试目标教学实验与研究”,该课题是泰安市“九五”规划教科研重点课题(市拨经费资助)。
课题实验的特色是指导学生进行有轨尝试学习,即在编印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验提纲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有步骤、有轨道地尝试学习和目标形成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水平。
有轨尝试学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原理,有针对性地创设条件,促使学生的尝试学习顺利进行,实现学生主动的、生动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有轨尝试学习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让学生有轨道、广泛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发展个性。
实施有轨尝试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这里“有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尝试学习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操作学习材料、有效的练习反馈材料、规范的目标形成训练、及时的小组议论和教师的精讲点拨,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尝试学习可分为自学启导式、探求发现式、类比迁移式等主要形式。
总之,有轨尝试学习可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二、实施有轨尝试学习的有利因素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分析,实施有轨尝试学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1.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注意力更加集中,自觉性更强,他们善于阅读分析,乐于自行钻研。
所以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指导学生进行有轨尝试学习,使学生对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在头脑中形成兴奋点,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讲,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适应强度较大的高中新教材的学习。
2.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认识事物更加全面,他们善于分析思考,勇于质疑探索。
因此,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让学生完成值得深入思索的尝试问题,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批判性。
3.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独立意识更强。
从而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通过有轨尝试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更加自尊自爱,对成功充满信心。
根据这一特点,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通过尝试问题的解决和目标形成问题的完成,使每个学生均获得成功的机会,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以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欲望和信心。
三、有轨尝试学习的教育价值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对学生进行有轨尝试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1.有轨尝试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角度考虑,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提到特别重要位置上加以重视。
而有轨尝试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地阅读学习课本,同步完成尝试学习问题,这无疑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有轨尝试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有轨尝试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一个一个的尝试问题由他们去解决,同时学生在教师所创造的问题情境中参与归纳发现新知,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
3.有轨尝试学习能促进认知水平的发展有轨尝试学习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的过程,阅读自学和解答尝试问题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便能得到有效发展。
4.有轨尝试学习将使数学不再难学构成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通过有轨尝试学习的锻炼,学生将会使自己的数学学习不再是被动地在课堂上听讲,而是形成一种自学、互学和听讲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新模式,这恰是培养学生适应高强度的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
5.有轨尝试学习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在有轨尝试学习中,离不开阅读自学课本,实现了学生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规范了学生的数学用语,增强了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了合乎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从而也就能避免出现那种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地书写解题过程的学习困难。
四、有轨尝试学习的实施要点在实施有轨尝试学习中,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展示教学目标,优化学习动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学目标通常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指引学生学习等三方面功能。
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整体性、一致性、针对性、可测性等原则,准确恰当地制定出教学目标。
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均印制在有轨尝试目标教学实验教材上,展示给每个学生,使整个学生的尝试学习活动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克服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与自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而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行为变得明确、具体、可测,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心理学要求的。
2.揭示知识形成过程,优化思维品质现代教科书及新教材所表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严密的演绎体系,表现为“概念——定理(或性质、公式)——范例”组成的纯数学系统,往往看不到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解题的探索过程,只看到完善的结论,新教材在更适合学生阅读上作了大幅度的改革。
鉴于此,我们通过自编实验教材,设计尝试学习提纲,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用尝试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逐条有步骤、有层次、有轨道地完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外显化地表露出来,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
我们编制尝试问题的原则是:(1)目标性。
即所设计的尝试问题应是本课时教学目标的具体分解和直接体现,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2)启发性。
所编制的尝试学习问题要有较深刻的启发性,能充分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头脑的兴奋点,诱导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自主性。
素质教育要求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所设计的尝试学习问题,是在学生充分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再根据反馈的学习信息,精讲点拨。
这样,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以很好的体现。
(4)渐近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
因而所设计的尝试学习问题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活动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若干递进层次,使学生逐步的多次的获得成功,保护学生的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5)科学性。
所设计的尝试问题应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地符合和体现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使设计规范、科学,便于操作。
具体来说,对于新课引入,在实验教材上设计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予以迁移和转化,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充分暴露新旧知识的联系,即问题既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在此基础上向新课作自然延伸,使学生在思考中有新的发现,而这种发现又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状态和新课情境中来。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问题形式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讲解。
数学上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其形成过程,或是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或是对旧知识进行归纳、类比后推理得出的结论,这种数学抽象或推理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沟通知识的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学“活”。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问题,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去探求、去发现。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思维能力在不断形成、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中得以提高,进而避免了知识上的死记硬背,应用上的生搬硬套现象。
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必须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其产生探索问题的愿望和动力,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多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完成知识尝试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多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意义的练习,促使学生思索,使学生思维经常保持活跃状态,反馈和评价知识的学习水平。
此外,还要重视运用准确的,科学而又简明的数学语言、符号、图形进行严格的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3.通过目标形成训练,优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有轨尝试目标实验教材中,每课时均设计了“目标形成训练”这一教学环节。
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新授知识,形成能力,达成目标。
作为可操作性很强的形成性训练,是“训”和“练”这一动态矛盾相互依托、激活、渗透、转化直到统一的活动。
(1)从知识点的角度看,首先是对数学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从而理解数学的原理和方法。
(2)从能力点的角度看,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