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说为例谈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陆九渊教育思想特色初探
⑨ 陆 九 渊 的所 谓 立
, ,
就 是 指 确立 志 向
。
他 把 志 向 的 确立 的内 容
, ,
提到
“
为
知丰
”
勺 高度 来 认 识 L白
并且 强调 读书之 前 必 先树立
“
刀 体 么 陆 九 渊 要 求 学 子 确立 什
么 样的 志 向 呢 ? 他 肯 定 地 回 答
”
要
志于道 ”
,
@ 而究 其
,
是 南 宋 著 名的 教 育 家
,
同时
,
,
又是 一
位着 名 的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家 陆 九 渊 的 哲学 称 为 ’t, 合学 就 是 其 心 中 的 道理 的 认 识
”
。 ,
陆 九 渊 的 教 育 思 想 和 教学 活 动
。
同 他 的 哲学 思 想 是 紧 密 相 连
”
,
他 基 于 宇 宙 乃 为 理 所充 塞
提倡
。
“
存 天理 去人 欲
③ 以此 作为 加强
,
封建秩序 的 理 论 基 础
陆九 渊 则 从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的 观 点 出发
,
宣 扬 人 的 本 心 本 来 就 具 有一 切
善和 美 的 道 德
,
服 从 封 建 秩序 就 是 服从 自 己 的 本 心
,
两 者 的 学 术宗 旨和 本 质 是 一 致 的
。
但为
“
。
学的次序先 后 不 同
或 治 学 的 路 径 出发 点 不 同
,
因 而在 教育 上 形成 了 两 大 流 派
”
在论 及 教 人 的 问 题 上
陆九渊哲学观点
陆九渊哲学观点
陆九渊,一位著名的中国古典哲学家,出生于公元前365年。
他的理论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东西方哲学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
陆九渊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智慧经常被援引用来解释、支持和反驳其他哲学思想。
本文将重点研究陆九渊的哲学观点,并尝试解释其中的含义。
陆九渊的哲学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心思论”、“宇宙学”和“礼学”三大部分,我们将依次介绍它们。
首先,陆九渊推崇“心思论”。
这个哲学思想认为,“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人的心思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陆九渊认为,通过这种智慧,人可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价值观,从而发挥更多的力量。
其次,陆九渊的“宇宙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组成的宇宙,有自己的规律。
他认为,“宇宙”是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既不可违抗,也不可忽视。
他强调,人们必须明白遵守宇宙规律,以实现自我发展。
最后,陆九渊强调“礼学”,认为礼仪是遵守社会规范的重要源泉之一。
他认为,礼仪是一种灵活的道德模式,能够将本能和社会习俗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人们自然拥有道德水准。
综上所述,陆九渊的哲学观点是一种深邃和深刻的思想。
他提出的“心思论”、“宇宙学”和“礼学”三大部分,都深刻揭示了个体与宇宙的关系,以及道德责任与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
由此可以看出,陆九渊的哲学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的哲学观点也仍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和宇宙。
陆九渊思想刍议
——陆九渊思想刍议【内容提要】陆九渊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哲学和教育上,他的以“教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管理论仍然有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LuJiuyuan’s contribution limited not merely to in his philosophy and the education, he the tube theory still has today take “the enlightenment” as the core management idea r egarding us the methodology guiding sense.【关键词】陆九渊礼仪教化LuJiuyuan Etiquette to influence and reform作为“心学”大师的陆九渊,以其“吾心即宇宙”、“心即理”的哲学观念而为世人所瞩目,又因象山讲学、鹅湖之会而奠定了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然而笔者研究发现,陆九渊一生中,还特别重视“教化”的思想,可以说这是贯穿陆氏思想的另一根彩线。
我们知道,陆氏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世族家庭,陆家本为名门望族,仅唐代就有陆敦信等六人先后为高宗、武后、玄宗、昭宗、德宗之相。
(P430)然而到了五代末期,陆氏自宜兴县郡阳山避乱徙居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延福乡青田道义里,则表明家道中落,大势已去。
陆门由盛而衰。
迨至陆九渊兄弟问世,接连好几代,历时一百多年,家境依然是急剧下滑。
但是,尽管经济、政治、文化上陆门处于没落之中,然而陆门唯一没有变更的便是其“礼教”思想。
据《陆子年谱》载:(陆九渊)考讳贺,字道乡,生有异禀,端重不伐,究心典籍,见于躬行。
酌先儒冠、婚、丧、祭之礼行于家,弗用异教。
家道整肃,著闻于州里。
到了陆九渊辈,更是重视“孝礼仁义”。
其长兄九思“有《家问》,朱子为跋,略云:‘《家问》所以训饬其子孙者,不以不得科第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仪为优。
其殷勤恳切,反复晓譬,说尽事理,无一毫勉强缘饰之意,而慈祥笃实之气蔼然。
陆九渊一生讲学及心学主旨的概述
陆九渊一生讲学及心学主旨的概述心学的起源,不得不提及南宋时期的著名儒者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世人尊称为象山先生,他的故乡是现今的江西抚州金溪县。
早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在仕途上担任了一些官职,但最终因病在任上去世。
陆九渊的一生致力于讲学,虽然他的著作并不多,但他的学术思想却影响深远。
他主张“心即理”和“自存本心”,认为人的内心就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理,而追求圣贤之道,只需要明了自己的本心,无需向外寻求。
他明确指出:“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的学说深深植根于孟子的性善论。
他坚信,古人教导人的方法,无非是存心、养心、求放心。
他认为,人心本善,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但人们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去保养它,而让它受到伤害、迷失。
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时刻防范伤害和迷失的源头,日日夜夜去保养、灌溉它,让它像手足保护头面一样自然地运作,那么生活中又怎么会有艰难困苦和支离破碎的事情呢?由于陆九渊的学说中多次强调“心即理”,并注重“存心养心”,因此,他的学说被世人称为“心学”。
这一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一支。
陆九渊,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的一生致力于讲学,虽然著述不多,但其学术思想却影响深远。
他的学术主旨主要围绕“心即理”和“自存本心”这两个核心理念展开。
陆九渊强调,“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
他认为,人心是天赋的,是宇宙间最宝贵的存在。
每个人心中都蕴含着这种天赋的、普遍的道理或原则,即“心皆具是理”。
因此,他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与理是内在统一的,心就是理的体现。
在这一基础上,陆九渊进一步提出,成为圣贤的关键在于讲明本心,而无需向外寻求。
他认为,人的内心本自清明,只要能够保持这种清明,不被外界的物欲所迷惑,就能够达到圣贤的境界。
因此,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内心的自省和修养,来恢复和保持这种本心的清明。
综上所述,陆九渊的学术思想以“心即理”和“自存本心”为核心,强调内心的清明和自省是成为圣贤的关键。
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研究
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研究陆九渊(1786-1864)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和诠释思想影响了整座中国。
陆九渊以其经典诠释思想研究为中国代表,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重要变革。
要理解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首先必须回顾一下其背景。
陆九渊出生于一个充满新理念的时代,也就是清末。
这个时代,由于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都出现了瓦解。
在这样的环境下,陆九渊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许多思想上的缺陷,这些思想上的缺陷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此时此刻,陆九渊提出了他的经典诠释思想,他意识到传统思想的弊端,并拉拢朋友,以历史诠释传统文化,以避开传统思想的误区。
陆九渊利用历史文献和实证研究,重新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著作,如《尚书》、《诗经》、《周易》、《易学》等。
他坚持以历史思维来解读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视为一种历史进程,以及历史思想的反映。
陆九渊的诠释思想改变了传统的解释方式,它把历史的片段、几何律以及现实经验作为重要的参考,让传统文化具有了理论可论及实践可行两种可能性。
这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使其无拘无束,而不是拘泥于宗教和礼教,为中国文化建立了一个新的基础。
此外,他的研究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肯定。
比如英国学者卢俊安,他专门以陆九渊的诠释思想作为主题写了一本著作,即《陆氏解释思想研究》(The Study of Lu Interpretative Thought)。
卢俊安在书中指出,陆九渊在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历史思想、实证经验、天文知识以及几何律等各种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解释方式。
此外,陆九渊也为中国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把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如《尚书》、《诗经》、《周易》等,审视并进行重新解读,把传统的智慧和思想和现代的理论结合起来,使中国思想更加完善。
他的诠释思想,也为中国历史思想家们指明了研究发展的路径,同时也激励中国思想家和学者们继续开拓新的方向。
到今天,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已成为中国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给中国思想发展和中国文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读书笔记模板
这是《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 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 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一朱熹的“心”观念 二陆九渊的“心”观念 三朱陆后学“心”观念的演进 四王守仁的“心”观念 本章小结
一朱熹的“知”观念 二陆九渊的“知”观念 三朱陆后学“知”观念的演进 四王守仁的“知”观念 本章小结
终论篇
一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的思想异同辨析 二理学思想从朱陆时代到阳明时代的发展脉络
精彩摘录
理
第五章 “性”范畴: 从道德本体到逐渐弱
化
第六章 “心”范畴: 从心具理到心生理
第七章 “知”范畴: 从理性认知到本能直 觉
一朱熹的“理”观念 二陆九渊的“理”观念 三朱陆后学“理”观念的演进 四王守仁的“理”观念 本章小结
一朱熹的“性”观念 二陆九渊的“性”观念 三朱陆后学“性”观念的演进 四王守仁的“性”观念 本章小结
目录分析
第二章朱陆异同的 历史公案
第一章从南宋到明 中期的历史演进
第三章近现代关于 朱、陆、王的比较
研究
一理学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政治对理学发展的需求及理学的工具化 三社会思潮的新方向
一朱陆之争的发端 二从朱陆和会到“晚年定论”
一研究概说 二有关理学范畴的哲学分析
第四章 “理”范畴: 从客观之理到主观之
朱熹、陆九渊与王守仁理学思想比 较: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陆九渊教育思想简论
陆九渊教育思想简论
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
即是所谓的“尊德性”。
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南宋淳熙二年(年),吕祖谦邀请陆九渊、朱熹等人参加“鹅湖之会”,陆九渊雄辩滔滔,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认为只要明心见性即可,致使“朱熹不慊”,双方不欢而散;后来朱熹在给吕祖谦的信中写道,鹅湖之会以后,“吾痛不得自鹅湖,遂入怀玉,深山静坐数月”。
朱熹认为陆九渊的学说简略空疏,而陆九渊则指出朱熹的学说支离琐碎。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字子静,,他中年以后曾在江西贵溪象山居住讲学,自号象山居士,世称象山先生。
他把儒家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的思想糅合在一起,又继承和发挥了大程的“心是理”的命题,从而建立了具有个性特色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
著作有《语录》、《文集》。
1、“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
陆九渊在宇宙观方面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一个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另一个是:“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所说的理有两层含义。
首先,“理”是天地鬼神人类万物存在的根源。
其次,“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秩序和规律。
他的“心”也有两层含义,第一,他所理解的“心”,是一种具有道德属性和知觉作用的实体。
伦理道德属性是“心”的本质。
第二,他所理解的“心”,又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充寒宇宙的万物之理,即在心中,发自心中。
陆九渊所理解的“理”和他所理解的“心”其实是一样的。
因此,他宣称“理”和“心”是合二而一的,从而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
陆九渊突出“心”的地位,正是为了克服朱熹所建立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矛盾。
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这样就给“理”找到了安顿之处,使“理”不再是悬空之物了。
也同样避免了作为客体的“理”和它的道德属性间的矛盾。
2、“切己自反”的先验主义认识论。
陆九渊从他的“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人们要想认识世界、掌握真理,就不用向外探索、追求,反求诸自心即可得到了。
因为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心”中,是“心”所固有的。
可见,他在认识来源问题上,坚持的是先验主义的观点。
在认识的途径和修养的方法上,陆九渊提倡“先立乎其大者”。
就是发明本心、确信本心、自存本心,或者称作“养心”、“求放心”。
他所说的这种修养方法,就是一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成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由自己认识封建道德的本原在于人的本心,只要从本心上把它扩充开来,就可以说是完成了道德修养的过程。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
陆九渊有什么思想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开创了心学一派,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朱熹都属于儒家学派,只不过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陆九渊有什么思想,希望你喜欢。
陆九渊的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这就需要积极的通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切磋琢磨,鞭策自己,这样就可以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使得心灵能够灵便,道理能够明确。
所以修养的功夫应该是求助于内的,而不是求助于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
应该做到“立乎其大者”﹐“知本”﹐是“明本心”。
说到读书﹐陆九渊认为最应该读的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种思想与朱熹的思想恰好是相反的,所以朱熹与陆九渊曾经有过两次著名的辩论,一个是鹅湖之会,另一个是南康之会,两次辩论两个人都申明了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切磋,后来朱熹劝人兼取两家之长。
陆九渊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与后来的王阳明一起被称为“陆王学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思想家。
陆九渊著作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出的文字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书信、诗文、讲义、杂著、章奏、程文、还有陆九渊的弟子们编的语录,这些对可以称得上是陆九渊著作,这些陆九渊著作流传至今的也非常的多,现在有一部研究陆九渊理学的丛书叫做《陆九渊集》,收录了陆九渊存世的所有的著作。
在这部收录了所有陆九渊著作的《陆九渊集》中包括信札(卷一至卷一七)、奏表(卷十八)、记(卷十九)、序赠(卷二十)、杂著(卷二十一至二十二)、讲义(卷二十三)、策问(卷二十四)、诗(卷二十五)、祭文(卷二十六)、行状(卷二十七)、墓志铭(卷二十八)、程文(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拾遗(卷三十二)、谥议(卷三十三)、语录(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五)、年谱(卷三十六)。
朱熹和陆九渊两次辩论内容
朱熹和陆九渊两次辩论内容
朱熹和陆九渊的两次辩论都涉及到了哲学和治学的主题。
在鹅湖之会上,他们主要讨论了“为学之方”,包括治学、讲学和道德修养三重工夫。
朱熹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其方法重在“格物穷理”,主张“道问学”,提倡先泛观博览而后约取的读书方法,提出“格物致知”。
而陆九渊则认为“心即理”,将“仁义之理”看作是人的本性,其方法重在“发明本心”,主张“尊德性”,提出“易简工夫”。
在南康之会上,两位已步入暮年的学者,不复鹅湖之会的意气之争,而是握手言欢。
朱熹更是当众表达对陆九渊的欣赏与认同。
这次辩论的结果是双方都有吸收对方学术之长,以补己之短,两人后期学术,可谓异中有同,相辅相成。
总的来说,朱熹和陆九渊的两次辩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于双方的学术都有促进,因此,在学术思想史上也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陆九渊哲学观点
陆九渊哲学观点
陆九渊是明清两代文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以“真理以礼仪为根基”为核心概念,引入了“重合、虚实、方”的概念,以及“仁政、礼乐、清心”的思想。
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明清两代的影响力,并受到当今学者的研究和热烈讨论。
陆九渊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实体的理解,必须以礼仪为基础。
即指哲学思想必须以伦理道德为根据,要崇尚仁义礼仪。
这被认为是陆九渊最突出的理念,他认为,真理必须以实践和理性指导为前提,才能构建客观实体。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客观实体的真相,从而促进人类的进步。
此外,陆九渊的哲学思想还入了“重合、虚实、方”的概念。
他认为,客观实体本质上分为重合和虚实两种,即静止的实体和动态的实体。
此外,它们又分为方面,即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把物质和精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统一起来。
基于这种思想,他认为,社会文化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和精神、智慧、理性和道德之间的动态平衡上,以及礼仪、仁义和修身的基本原则之上。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中还引入了“仁政、礼乐、清心”的思想。
他认为,仁政是政治的根本,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他提倡仁政,实行礼乐政策,以激发取而代之的兴趣,让人们能够通过它来获得自由和进步。
此外,他还认为,清心是哲学思想的基础,人们要有一颗清洁的心,才能够理解真理,并将其实践于社会生活中。
总之,陆九渊的哲学思想以“真理以礼仪为根基”为核心观点,
引入了“重合、虚实、方”和“仁政、礼乐、清心”的思想,对明清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为当今社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智慧,启发着当代人实践真理,维护伦理道德,实现社会发展。
陆九渊“心即理”刍议
第 一 ,陆九 渊多次表述其思 想直接来源 于孟 子 ,比如 自称“ 因读《 孟子》 而 自得之” 。[ 1 1 卷 三 十 五 ・ ‘ 谙 心学 的集 大 成者 王 阳明也 认 为陆 学是 继承 了孟 子 之
学 ,“ 陆 氏之学 ,孟 氏之 学也 。 ”【 1 】 附 录 一 f ‘ 王 怍 聊 王 阳 明作 为 心学 的集 大成 者对 陆 九渊 的思 想有 着 深刻 的
系 ,学 术 界 讨 论 很 多 ,莫 衷 一 是 。张 立 文 先 生认
毫不 避讳 地说 :“ 近 有议 吾者 云 :‘ 除 了先 立乎 其 大
的逻辑 思路 与孟 子 的思想 路径 有着 较大 的一致性 。 第 三 ,陆 九 渊虽然 吸收 、借鉴 佛教 的思想 ,但
流 ,儒 家学 者 不 仅要 吸收 、借鉴 释 道 两 家 的思 想 , 而 且 必 须从 儒 家 原 有经 典 中寻 求 自身 的学 理依 据 。 正 是这 种时 代 背景决 定 了陆 九 渊心学 思 想来 源 的复 杂 性 与 多维 性 。关 于 陆九 渊 心 学思 想 的来 源 问题 , 学 术 界 早 有 讨 论 。归 纳 起 来 ,主要 有 以下 三 个 源 头 :从 心学 与 释道 两家 思想 的关 系看 ,陆九 渊 主要
其借鉴主要 是方法论意义上 的借鉴 ,其致思路径 、 思想志趣 、终极 目的与禅宗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如 崔大华先生所说 的那样 ,“ 陆九渊心学和禅宗在根
吸收了佛教尤其是禅宗 的思想 ;从儒学 内部 的思想 继 承看 ,陆九渊 主要借鉴 了孟子 以及 二程 的思想。
毫 无 疑 问 ,陆九 渊心 学 同时受 到孟 子 、二程 以及 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 尤 其是 禅宗 思想 的影 响 ,是 在充 分 吸收 、借 鉴这
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
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摘要陆九渊是南宋时期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承孟子“心性论”之统绪,集佛学义理与修养方法,总括理学思想家“心”、“理”、“道”之概念,阐旧扬新,提出“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开创了儒家哲学具有鲜明特色的“心学”思想体系,后明代王阳明集其大成,最终发展出“陆王心学”一派,并与“程朱理学”相颉颃。
陆九渊的“心学”与朱熹的“理学”被视为宋代新儒家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陆九渊以“心”为最高哲学范畴,以“心即理”为理论基础,建构了心本体的哲学思想体系。
其具体内容包括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宇宙即吾心”的宇宙论、“天人合一”的人性论、“发明本心”为工夫论。
其思想体系是以“心”、“本心”与“理”的关系而展开,彰显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尤其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阐扬“本心”自有的德性,主张“发明本心”、践履本心,以实现“成圣”的修养境界。
本文结合陆九渊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和梳理陆九渊心学思想体系,深入研究陆九渊心学思想,对理解儒家心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阐发儒家心学思想,为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陆九渊;心学;本心;心即理Research on Lu Jiuyuan’s MindAbstractLu Jiuyuan is an important Confucian thinker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He inherited Mencius's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integrated the meaning and cultivation methods of Buddhism,summed up the concepts of"mind","reason"and"Tao"of the thinkers of Neo Confucianism,expounded the old and promoted the new,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s of"mind is reason"and"my mind is the universe",and created the ideological system of"Mind Science"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 philosophy.Wang yangmingji of the later Ming Dynasty It developed into Lu Wang's theory of mind and was opposed to Cheng Zhu's theory.It is called"two wings of birds"and"two wheels of cars"in the Neo 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which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Lu Jiuyuan took"heart"as the highest philosophical category and"mind is reason"as the theoretical basis,and constructed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system of mind noumenon.Its specific contents include ontology of"mind is reason", "cosmology of"universe is my mind","human nature of"unity of man and nature" and"original mind of invention".Its ideological system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mind","original mind"and"reason",which shows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human beings,especially emphasizes the moral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expounds the inherent virtue of"original mind",advocates"inventing the original mind"and practicing the original mind,so as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realm of "becoming holy".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Lu Jiuyuan's though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bs Lu Jiuyuan's thought system of mind study,and studies Lu Jiuyuan's mind study deeply,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of mind study,and expounds the Confucian mind study thought,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oday's social moral construction.Key words:Lu Jiuyuan;psychology;original mind;mind is princip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前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地位 (1)(2)研究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2)(3)研究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2)2.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3)(1)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著作综述 (3)(2)陆九渊心学思想研究论文综述 (5)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6)(1)研究方法 (6)(2)创新点 (6)第1章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形成 (7)1.1陆九渊心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7)1.1.1社会政治背景 (7)1.1.2文化背景 (8)1.2陆九渊心学的思想渊源 (10)1.2.1陆九渊心学与家学 (10)1.2.2陆九渊心学与孟学 (10)1.2.3陆九渊心学与二程 (12)1.2.4陆九渊心学与禅 (14)1.3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15)1.3.1青少年时期——心学思想萌芽 (16)1.3.2槐堂讲学——心学思想确立 (18)1.3.3“朱陆之辩”促成心学发展 (18)1.3.4象山讲学——心学思想完成 (20)第2章陆九渊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2)2.1心即理的本体论 (22)2.1.1理与心的内涵 (22)2.1.2理与心的关系:心与理至当归一 (27)2.1.3心即理 (28)2.2“吾心即是宇宙”的宇宙论 (29)2.2.1宇宙之理 (29)2.2.2吾心即是宇宙 (30)2.3天人合一的人性论 (31)2.3.1本心具有的伦理道德 (32)2.3.2天人合一的“大人” (32)2.4以“发明本心”为核心的工夫论 (33)2.4.1“发明本心”的内在逻辑 (33)2.4.2“发明本心”的内容 (36)2.4.3“发明本心”的方法 (37)2.4.4“发明本心”目的 (42)第3章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影响、局限及其当代价值 (45)3.1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影响 (45)3.1.1推动儒学新发展 (45)3.1.2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46)3.2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局限性 (46)3.3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47)结语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52)前言1.选题背景及意义(1)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地位两汉以后,儒学式微,老庄势起,佛入中国,成儒释道三教并立之局。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朱熹与宋代思想启示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朱熹与宋代思想启示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宋代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哲学家涌现出来,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陆九渊和朱熹是受到高度关注的两位宋代哲学家。
他们的思想在宋代以及之后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的儒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主要观点体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
陆九渊提倡“知行合一”的观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认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儒学而言,这一观点意味着学者们不能局限于纸上谈兵,而应该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以造福社会。
陆九渊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实用主义,追求真理与实际的结合,对中国古代教育和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陆九渊不同,朱熹是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儒学家。
他提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后来的儒家传统。
朱熹提倡“致良知,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他主张通过反复的研读经典来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并将之运用于社会实践中。
朱熹的思想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点,即培养人的心性和修养,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朱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对后来的中国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九渊和朱熹的思想观点对宋代以及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们的思想都注重实践和应用。
儒家传统追求的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注重将其落地于实际生活中。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的教育和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陆九渊和朱熹的思想都突出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培养自身的德行和品质,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
最后,他们的思想观点都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人的道德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这在当代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陆九渊和朱熹作为宋代哲学家,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思想观点不仅对宋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陆九渊哲学观点
陆九渊哲学观点陆九渊(851933),号称“云中鹤”,元代著名志学家、文学家。
陆九渊的学术观点惊艳全国,他的哲学观点也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
一、实践唯物主义陆九渊最主要的哲学思想是实践唯物主义,即认为实践是唯一真理。
他指出,“真理源于实践,而非臆想;实践是运作,而非讨论;做者有结果,而智者无结果。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理,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滋味,而讨论和推演不能到达真理。
实践是他的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知识的根本源泉。
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也是陆九渊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内容。
他认为,“中庸之道是明白理论,乃大自然之刃,其中不可越过,而只有循此之道,才能正视天下,方能安乐定国”。
他认为,“只有在中庸之道上才能保持正义,当遇到误会和迷惘时才能洞若观火,心平气和,智慧圆融”。
三、人本主义陆九渊的人本主义观点也是他的哲学观点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维护自身的尊严和生存价值,以益其主体性,而非完善它的外在形象”。
他视人为“带有内在尊严的主体”,把保护个体尊严和维护人类共同生存价值统一起来,强调了个体的价值和人类生存的价值同等重要。
四、关于宇宙陆九渊还提出了关于宇宙的论断。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圆满、完整的体系,也是一个充满默契的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能,都应该积极参与世界的运作,努力让自己的位置尽可能有所作为”,他强调每个人应有自己的宇宙观,并且相互表现出协作与默契,从而达到大局的完满和快乐。
总结实践唯物主义、中庸之道、人本主义、关于宇宙的论断,是陆九渊的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主张以实践为根本,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理;他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白理论,只有遵循这条道路才能达到安乐定国;他认为“人本主义”是一种以保护个体尊严和维护人类生存价值为基础的主义观点;他把宇宙表达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主张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从而达到大局的完满。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他自身的精神成长,而且给历史学和哲学学者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代心态哲学理论研究--以陆九渊心态哲学理论研究为例
青春岁月463哲学不仅关乎自然与社会,更是直指人生。
通过一段时间对陆九渊思想的学习研究,粗浅的得到一些感想,结合当下的心态现状,觉得有写出来的必要。
本文将从陆九渊的心学和心态哲学的理论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理透心态哲学是什么,如何端正心态,何为安身立命之法等。
一、陆九渊其人其“心”南宋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内忧外患,统治阶级思想意识混乱。
其时陆九渊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在带有儒家思想的陆氏家风的熏陶下,他养成了好读书,善思考,稳重进取的习惯。
“心”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曾被提及多次,孟子、荀子和佛学分别研究过心的道德性、认知性和本体性。
在前人的基础上,陆九渊曾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心即理”是陆九渊心学体系的基本命题。
在这里,心代表的是人身之本、道德观念、宇宙本原。
理代表的是宇宙本原、规律和封建伦理纲常。
他以主体精神界定心,认为宇宙为一己之心的产物,理等同于心,“理”在人的心中,通过人心来活动感知天地万物。
他说:“心,只是一个心。
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人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是如此。
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他认为心是永恒的,无所不包的,“本心”是人所本有、普遍的恒久的“同心”、“大心”、道德之心。
二、对陆九渊心态哲学的认识1、心态与本心心态即心理状态。
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
简单的说,心态就是你面对事情的看法、态度和观念,以及后续影响你做出决定的习惯。
何为陆九渊的“本心”?“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耻得所者,本心也。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此吾之本心也,所谓安宅,正路者,此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此也。
”陆九渊所说的“本心”就是仁义之心。
将象山心学与当下浮躁、仇富、焦虑等心态问题结合起来看,可以引申出陆九渊独特的心态哲学观点。
“心学”开山祖——陆九渊
“心学”开山祖——陆九渊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
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他讲学于江西象山,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
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
本心:“本心”是陆九渊哲学的重要概念,陆九渊的学问就很强调“发明本心”,这一概念主要来自孟子。
陆九渊说:“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此吾之本心也。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
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
”陆九渊认为,任何人都有先验的道德理性,他称之为本心,这个本心提供道德法则、发动道德情感,故又称仁义之心。
这本心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是人本来就内在固有的,而不是从外面得来的。
一切不道德行为的产生,最终是由于“失其本心”。
本心丧失,对于愚、不肖者来说是来自于物欲,而对于贤、智者来说来自意见。
道德修养的功夫,就是要去掉这些物欲和意见,而恢复本心。
陆九渊还认为,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其实就是他说的本心:“四端者,即此心也。
”这本心也是天赋的,原来具足的。
“天之所与我”,即此心也。
总之,孟子的一些重要概念都被陆九渊用本心统摄了起来,也可见他的学问的确是来源于孟子。
心即理:陆九渊认为,本心就包含道德法则,具有可以普遍化的理。
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这个心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之心”、“所同然”、“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几希”、“四端”。
这个心是人人所同有的,而且每个人对此理都有相同的感受,是具有普遍性、公共性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陆九渊进一步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而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浅谈陆九渊心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第244期2013年6月(上)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44June2013(A)浅谈陆九渊心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苏科臣(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00)中图分类号:B2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6-0105-02摘要陆九渊“心学”是汲取先秦儒家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思想,形成了“心即理”为核心的“心学”体系。
陆九渊的“心学”作为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它有无限的能动力,在他的哲学逻辑结构里,“物”须通过“心”来体现或显现。
陆九渊“心学”思想认为,人通过心性的涵养、剥落、存心、养心至求放心,从而获得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的道德自由。
关键词陆九渊“心学”存心养心求放心Discussion on Lu Jiuyuan's Philosophy of the Mind and Its Realistic Meaning//Su KechenAbstract Lu Jiuyuan's philosophy of the mind derives the essence of pre-Qin Confucianism,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idea of Cheng Hao,and it formed its own system for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Lu Jiuyuan's philosophy of the mind,as the core category of philosophy,has infinite power,and in his philosophy of logic structure,"material"must be reflected or shown through "heart".Lu Jiuyuan's philosophy of the mind held that a person can get his value and dignity and realize his moral freedom through nature conservationKey words Lu Jiuyuan's philosophy of the mind;hold the mind; nourish the mind;be at ease1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心学”是宋明“理学”中的主流派之一。
从“朱陆之争”看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内容及影响
从“朱陆之争”看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内容及影响导语在宋朝这个时间节点上,儒学有了新的发展,不断萌生的那种文化的好奇,那种对新的文明的热血,在这个朝代里得到了放大与扩展。
出于对文化的一种追寻,对古老典籍的一种研究,对当时社会理性的一种探讨,一批批学问大家涌现出来,一个个学术流派分化起来,他们在争论中不断取得而发展,他们在论辩中不断去思考。
在这么多流派中,理学和心学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的,而在这两个流派中,有两个代表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朱熹和陆九渊,他们分别在理学和心学的发展上留下了自己的成就,为接下来的思想发展点亮了道路。
朱熹是现在的许多学者在探讨两宋时期理学发展时不能绕开的一个人物,他的思想也是现代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重点。
全祖望曾经说过:“朱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
”从这位学者对朱子的评价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子所建立的文化思想世界是多么的壮丽,而朱子的学问又是多么的深邃。
不管是对于北宋的理学,或者说是整个宋学,或是对于汉唐儒学来说,朱子的思想都是具有启发性的。
那么他的学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何了解这位学术大家的精神世界呢?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也参与这场论辩的陆九渊了。
二人在1175年的见面,是理学和心学进行交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而这场学术争鸣的发起者就是朱熹和陆九渊。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里面,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是非常推崇朱熹的思想的。
可是在后面逐渐发展起来的陆九渊所代表的那种对内心的追问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他们两个人所代表的学术流派是对立的,在历史上两个人也有了很多的论辩,最著名的就是我们所讨论的这场论辩了。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场“朱陆之争”里对二人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这两个人的交往和辩论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在辩论的三个历程里面,二人思想的不同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同思想的特点也变得越来越清楚。
这场“朱陆之争”的三个阶段究竟是什么?二人的思想内容究竟是什么呢?他们又有着怎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接下来的三个有名的辩论事件里面简单的来看一看。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一)格物去掉内心的污蔽、负担
2、格物即是开蔽,减担。
陆九渊认为,人的本心本来固有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良 知。由于外物的蔽坏。本心被加上了重重物累,背上了沉 重的负担。因此,只在去掉这些负担就令一身轻松,本心 大明,陆九渊以此为格物“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只 此便是格物。”所以格物就是格去心中的杂念,他又称之 为“开蔽。”他说,“学所以开人之蔽,而致其知。学而 不知其方,所发以滋其蔽。”(送杨通老)认识的任务即 是揭开蒙蔽,使本心重现光明,如果把握不到这一点,一 味向外追求,不仅本心难见,而且会受到更深的蒙蔽。
(《语录下》)。
1、物可以蒙蔽心,使本心暗而不明。
“是心之稂莠,落于交物之初,有滋而无芟,根固于怠忽,末蔓 于驰骛,深蒙密覆,良苗为之不殖。”(敬斋记)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除了本体之心外,还有因物而生之心, 或者说,被物蒙蔽之心。本心与外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存 心不固,本心不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之心。
“石称丈量,经而寡失,铢铢而称,至石必谬,寸寸而度,至丈必差。”
(与詹子南)
“急于辨析,是学者大病。虽若详明,不知其果我多矣”(同上)
(三)自存本心
认识的目的不在于了解外部世界,而在于自存本心,格物致 知只是自存本心的途径。
1、寡欲。
“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吾心之害。何者?吾心之良,吾所固 有也。吾所固有,而不能以保者,以其有以害之也。夫所以害吾心 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 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去,则心自存矣。” (养心莫善于寡欲) “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 剥落,难明,须是剥落的净尽,方是。”(语录下)
“人有五官,官有其职,某因思是便收此心,然惟有止物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7月第25卷 第4期东岳论丛Do ng Yue T ribune Jul .,2004Vol .25 No .4① 《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第54—55页。
又,顺便可以说到,采用各种语言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却一直拒绝比较文学名称的钱钟书,对于东西方的思想、学术与真理有一个基本观念,就是相比较而言,在差异与共通上,他更看重共通性,他把这个意思写在《谈艺录·序》中,也叫做“东学西学,道术未裂,南海北海,心理攸同”。
中华书局,1980,第1页。
[收稿日期]2004-05-12[作者简介]葛兆光(1950-),男,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名家主持·观念史与思想史研究】主持人:葛兆光[主持人简介]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198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
1992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1986)、《道教与中国文化》(1987)、《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1989)、《唐诗选注》(1994,1999)、《中国经典十种》(1993)、《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1995)、《葛兆光自选集》(1997)、《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1998)以及《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1998)、《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2001)、《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2002)、《域外中国学十论》(2002)、《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2003)等。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说为例谈观念史的研究方法葛 兆 光(清华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84) [关键词]观念史;方法;“东海西海,心同理同”;普遍真理[摘 要]南宋学者陆九渊关于“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这一具有普遍主义意味的观念,在南宋时代、明中后期以及晚清民初这三个不同时期,都曾经被人们热烈地引用、阐述和发挥,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这一观念的意旨与重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对这一观念在历史中的考察旅行,以讨论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4-0005-11 曾经接替蔡元培当过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在他的名著《西潮》中,回忆中国受到西洋思想冲击的往事时,曾经说到,在他年轻时,“每当发现对某些问题的中西见解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时,我总有难以形容的喜悦,如果中、西贤哲都持同一见解,那么照着做自然就不会错了。
……我开始了解东西方的整体性,同时也更深切地体会到宋儒陆象山所说的`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的名言”①。
比蒋氏更早的谭嗣同,在他的《与唐绂丞书》里面,也说到这种想法,他说:“何谓大义?明乎学术、治术之当然,合乎地球万国之公理,可永远行之而无弊”,他认为,在中国的经典里面,当然有很多好东西,但在其他的书里面,也有好东西,是否是有价值的东西,需要以这种通行的“大义”即“公理”来权衡鉴别,“何谓DOI :10.15981/j .cn ki .dongyu eluncong .2004.04.001东岳论丛 2004.4公理,放之东海而准,放之西海而准,放之南海而准,放之北海而准。
东海有圣人,西海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也。
犹万国公法,不知创于何人,而万国遵而守之。
”①这两段话似乎都表现了当时热切地摒弃民族界限拥抱普遍真理的心情,应当注意的是,在西风绝对压倒东风的晚清民国,这个关于普遍真理的观念,已经与传统中国对普遍真理的想象不同,这个“公理”不一定产生在中国,不一定是中国圣人的言论,也不一定在中国的经典中,倒有可能来自西洋,出自西洋人之口,来自西洋的经典。
所以,宋人陆象山关于“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这句话,虽然在当时是一种老话或套话,但是却给中国人接受西方真理铺了路。
由于有了陆象山这段话,中国人对于西方强势冲击的紧张和焦虑,被稍稍缓解;由于有了陆象山这段话,西方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似乎也有了超越文明区域的合理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段话或者说这段话里包含的观念,曾经成了中国人晚近普遍主义或者叫做世界主义思想的经典依据或古老资源。
这段话很有名,但是这里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它的本义如何,而是一个看上去相同的观念如何由于不同语境的刺激因而意义重心有所变化的历史问题。
我们知道,这一段话在南宋到晚清民初,由于陆学的不断崛起、传播和影响,曾经反复被人们引用、解释和发挥,因此,我试图讨论这一观念在三个时期的意义重心究竟如何变化?所谓三个时期,即陆九渊提出这一观念的南宋时代,在它再次被反复引述的明代中后期,在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已经遏制不住地大举进入中国的晚清民初。
这一观念在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旅行,可以用来作一个观念史的研究。
一、什么是观念史研究? 通常谈到观念史研究的时候,一定会提起诺夫乔伊(1873—1962)的《存在巨链》(The Great Chain of Be-ing:A Study of the Histo ry of an Idea),这本书的《导论》中讨论到观念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②。
他说,在历史上有一些最基本的或重复出现的观念,包括“一些含蓄的或不完全清楚的设定,或者在个体或一代人的思想中起作用的,或多或少未意识到的思想习惯”,这些东西是“心照不宣地被假定”的,而且是无须加以论证的,它们“常常是属于如此一般,如此笼统的一类东西,以致于他们有可能在任何事情上影响人的反思进程”。
但是,这些看上去似乎是日用而不知的“常识”,实际上,却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观念。
对这些观念的历史研究,不仅要穿越不同的历史时代,因为一个观念及其表达会在不同时代延续和传播,而且要穿越不止一个历史领域,因为研究观念的生成、流传、变化,必然涉及很多历史、社会、技术的问题,甚至还要超越不同民族和国家,因为一个观念并非只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独享。
正是由于观念传播和延续不限于一个历史时代、历史领域和民族国家,因此,观念史讨论的话题常常超越朝代、国界和语言,拥有更大的时间与空间,它拒绝从国籍和语言上切割对象,把自己拘束在狭小的政治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中,它必须考虑超出国界的东西。
同样,由于观念的历史延续和变异,所以,观念史讨论的话题,常常要追踪观念的历时性变化,并且考虑同样的一个观念,为何有这些内涵的变化?因此,人们还要讨论引起这些变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这一观念史研究方法在中国思想学术研究中相当有效,因为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观念的历史延续性都相当强。
在中国的主流思想世界里,一直有一个借助经典文本、圣人语录、最高指示的解释和阐发,来陈述思想观念的习惯或传统,“引经据典”的表面意思,虽然是描述一种博学的表达方式,而背后却表明真理必须有根有据,这个根据常常就是圣人话语和经典文本。
而在中国的非主流思想中,也总习惯于需要有权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98,第264页。
①②诺夫乔伊(A rthur O.Lovejoy)《存在巨链》第一章《导论:观念史的研究》,张传有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5、9、18—19页。
译文另参见日文本,《存在の大いをる连锁》,内藤健二译,晶文社,1975,第25页。
在这部书中,诺夫乔伊讨论的是“存在”这个西方的关键性观念,此外,对于西方来说,可能还有“本原”、“命运”、“流变”、“上帝”这样一些重要的观念。
比如鲍默(Franklin L.Baumer)的Modern European Thought: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deas,1600—1950,就是以五个永恒的观念问题为中心,一是上帝,二是自然,三是人,四是社会,五是历史,同时他又用“存在”(being)和“流变”(becoming)来贯穿整个叙述。
参见李日章译本,书名改作《西方近代思想史》,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8。
威和文本的依据来说服他人,比如“有书为证”或者“有诗为证”,其实它的实际涵义也并不总是掉书袋,而是常常标志着有经典根据和历史渊源。
这一传统使得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观念,总是一再因为生活环境的刺激,被人们从尘封的历史典册中翻检出来,在重新解释以后,赋予新的意义,在同一词面意义上延续旧传统和表达新思想。
所以,看上去虽是同一个观念,但观念的内涵却相当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同一观念就像阳光下的三棱镜一样,在不同时代语境中呈现不同的色彩和意蕴。
因此,观念史方法就有很充分的用武之地。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论语·公冶长》中有一句话: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①。
这段话在最初被子贡说出来的时候,可能只是记载孔子并不重视虚玄的“性”和“天道”的事实,但这个意思被记载在《论语》中,却向后人暗示了儒门一系对具体知识和社会伦理的关心,和对玄虚之理的轻视和冷落。
但是在东汉,当郑玄把“性”解释为“贤愚吉凶”,而把“天道”理解为“七政变动之占”②,把“性与天道”解释成了社会道德伦理与自然天地知识,于是,孔子这种对“性与天道”的沉默,又被理解成了对道德伦理与数术知识的冷漠,一方面是不谈空洞的伦理道德,一方面是不谈具体的数术知识。
然而,在玄学产生之初的魏晋,荀粲却对这段话有了另外的诠释,约大和初年(227),他说,“常以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③。
荀粲的这段话中有三点新想法:首先,他的思路与传统的思路不大一样之处是,他追寻的是思想幽深玄远的依据,是过去儒者所回避或所搁置的本原,所以,他将“道”、“性”这一类玄虚的词汇当做自己讨论的“关键词”(Keyw ords )。
其次,他确认“性与天道”在思想中的优先意味,“道”是一切事物与现象之本,“性”是一切品格与道德之本,这就有了“道”与“器”、“本”与“末”、“形上”与“形下”的分别,他所谓“天下孰有`本'不足而`末'有余者邪”,就是这个意思。
再次,“性与天道”并不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用物象比况的,“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它能为人所体会,却不可为人所言说,所以是“象外之意”。
也许,正是这种诠释,使古代中国出现了一个追求超越之“理”、超越之“性”的时代风气,所以在正始年间(240—249),“好老、庄言”的何晏在《论语集解》中注解“性与天道”一句时就说:“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
”“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深微,故不可得而闻也。
”④试将这一注解与前引郑玄的注解对比,就可以看到何晏之于“性与天道”,追寻的不是人在社会中的具体行为与品格及其后果即“贤愚吉凶”,而是人之为人的终极依据即“所受以生”;不是“七政变动”等具体天穹的图像与星象的流转,而是宇宙之为宇宙的深微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