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 史海怡钓_2513
贝琼《设鱼樵对》原文及翻译译文
贝琼《设鱼樵对》原文及翻译译文1、贝琼《设鱼樵对》原文及翻译译文贝琼《设鱼樵对》原文及翻译贝琼原文:之京师,遇业渔者偕老樵休于道,意若有得者。
因诘之曰:“渔樵末事也,方今明天子侧席求士如不及,盍舍尔渔与樵以图富贵□?”对曰:“公卿大夫以至齐民,贵贱虽不伦,其道一也。
彼渔于民,吾渔于河;彼樵于国,吾樵于山,吾何异彼哉!且彼大宫室,盛舆马,妇女不蚕而锦绣,子弟不田而粱肉,非民之钓饵、国之斧斤乎?民日削,国日坏,彼犹未已也。
小覆家,大赤族,呜呼!今吾薪给于爨,未始赭山而樵也;鱼给于食,未始绝河而渔也,视彼不已廉乎?一饱之余,息于树,忘吾柯矣;濯于流,忘吾筌矣,无覆家、赤族之忧,所获多矣。
吾何易彼哉!”客惭而谢曰:“仆之昧于道也,请从若游。
”曰:“又有大者焉。
渤澥之东,其深无极,曰有珠焉,在大鲸之腹。
吾渔而有之,可以光六合。
邓林之西,其广万里,曰有材焉。
临虎豹之穴,吾伐而取之,可以栋九庙。
此吾渔樵之所获也大矣,岂苟富贵而蹈祸者同辙哉!”客谢之曰:“大哉,夫子之志乎!愿终身执御焉。
”遂录其对。
译文:(我)到京师去,遇到一个从事打鱼模样的人携带着一捆枯老的木柴在道路边休息,看表情好像是很有收获的样子。
我于是就问他:“打鱼砍柴是卑微人做的事,当今圣明天子谦恭以待贤者唯恐求取不到,为什么不舍弃你的打鱼砍柴的事来谋求荣华富贵呢?”渔樵者回答说:“公卿大夫乃至一般平民,高低贵贱虽不同类,但治理之道是相通的。
他们从人民和国家那里获得利益,我从江河与山林那里获得利益。
我与公卿大夫的治理之道相通,又有什么不同呢?况且那些广大的宫室,繁多的车马,妇女不养蚕却能衣着锦绣,子弟不耕种却能吃精美的饭食,难道不是伤害人民的钓饵、损害国家的之斧斤吗?人民一天天地被削弱,国家一天天地被破坏,那还不算结束。
从小的方面来说,让家庭倾覆,从大的方面让全族被诛灭,可叹呢!现在我砍柴用来烧火煮饭,还不到把山砍光才能砍到柴的地步;打鱼来吃,还不到把河水抽干才能打到鱼的时候,看他们那些人不也是卑微低下的吗?我吃饱了之后,在树上休息,忘记了我的砍柴的工具了;在流水中洗涤,忘记了我的捕鱼的工具了,没有让家庭倾覆、让全族被诛灭的担忧,我所收获的东西太多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石钟山记》苏轼
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
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
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
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
⑤夜久语声绝(⟪石壕吏⟫) 断绝,停止。
①水石相搏 击,拍。
(3)搏ቐ
②森然欲搏人
搏扑。
1
2
3
4
5
6
7
①然是说也 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
②然是说也
(4)然
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③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正确,对。
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代词,这样。
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
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
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
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基础过关
1.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到……去。
②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出嫁。
(5)适 ③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并序⟫) 顺从、依照。
④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并序⟫) 副词,刚才。
⑤适冬之望日前后(⟪与妻书⟫) 副词,恰好,正巧。
1
2
3
4
5
6
7
①得双石于潭上 得到,获得。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二)连点成线整合突破(2)
课文6 石钟山记一、基础夯实(第1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虽( ) ②访( ) ③函胡( ) ④清越( ) ⑤桴( ) ⑥腾( ) ⑦余韵( ) ⑧徐歇( )答案 ①即使 ②寻求,探寻 ③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④清脆悠扬 ⑤鼓槌 ⑥传播 ⑦余音 ⑧慢慢消失 2.理解性默写①《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深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钟山记》中,表现山石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钟山记》中,写苏轼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②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3.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得分点:是、名,定语后置句)(第2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4.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赴()②因()③固() ④方() ⑤心动() ⑥罅()答案①赴任,就职②于是③本来④正⑤内心惊恐⑥裂缝5.理解性默写①《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石钟山,到了绝壁下,他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小故事20篇(荐)
文言文小故事20篇(荐)文言文小故事1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孙膑脱险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孙膑曾经跟庞涓一起学习兵法。
庞涓在魏国做官,成为魏惠王的将军,自己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派人把孙膑叫到魏国来。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才能超过自己,嫉妒他,就用办法惩罚(他),弄残了他两条腿,并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埋没不被发现。
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见(使者),说服齐国使者。
齐国使者认为(他)才能出众,偷偷的用车把他带到齐国。
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以宾客的待遇来接待他。
陶母责子退鲊陶公少时,作鱼梁吏。
尝以坩鮓饷母。
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
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画鬼最易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最难者?”日:“犬马最难。
”“ 孰易者?”日:“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
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在电商促销节期间,各式平台、商家的促销短信就会接踵而至,令用户应接不暇。
特别是在“618” “双十一"大促的临界日,促销短信更是狂轰滥炸,不断地向手机用户推送,有时用户一天能收到几十条短信。
尽管短信业务早已,可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上演,平台、商家。
目前,平台、商家的宣传推广渠道以网络为主,辅之以电视、报纸、路牌等,短信只是其中之一,总量占比并不大。
但是,短信对应的则是实名制手机用户,具有信息直达、受众面广、打开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备受商家青睐。
促销短信虽然让用户更及时的了解了商家的活动信息,但是促销短信泛滥也产生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侵犯到短信用户的权益。
“双十一”促销短信,是“馅饼"还是“陷阱” ?消费者需注意.目前很多电商平台、商家的促销短信,都是以默认选项的方式,骗取消费者的同意,本质上属于“霸王条款”,而且退订也往往无效,造成实质违规,沦为人见人厌的垃圾短信。
所以,加强对短信业务的监管力度,由电信运营商承担内容审核、管理的责任,防范促销短信泛滥成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江河日下乐此不疲甄别必须B.日暮途穷甘之如饴辨别必须C.江河日下乐此不疲辨别必需D.日暮途穷甘之如饴甄别必需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陷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蒲松龄罗刹海市原文及翻译
蒲松龄罗刹海市原文及翻译【原文】马骥,字龙媒,贾(gǔ,商人)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
辄(zhé,就)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
十四岁入郡庠(xiáng,学校),即知名。
父衰老,罢贾而归,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
”马由是稍稍权子母(指经商。
权,权衡。
子母,原指货币的大小、轻重,后来指利息与本钱)。
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
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
马初见其状,大惧,迨(dài,等到)知国中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
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chuò,吃)其余。
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
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
久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
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
马遂自陈所自,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
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共罗浆酒奉马,马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
但耳食之,今始信。
”问其何贫,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
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民间祭祀土地的官员);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
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jù,立即)弃者,皆为宗嗣耳。
”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
都城在北去三十里。
”马请导往一观。
于是鸡鸣而兴(xīng,起床),引与俱去。
【翻译】马骥,字龙媒,商人之子。
姿容俊美,从少年时起,就十分豪迈洒脱,爱好唱歌跳舞,经常跟着戏曲伶人用锦帕缠头,俊俏得如同美女!因而又有了“俊人”的外号。
十四岁时,考中了府学里的秀才,颇有名气。
父亲因年老体衰,歇了买卖回家,对马骥说:“但凭那几卷书,饿了不能当米煮,冷了不能当衣穿!你不如继承我的事业,出去经商。
”马骏从此渐渐做起生意来了。
安徽省滁州地区2024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地区2024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讲述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最后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这一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不让好人有出路。
B.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批判了摧残儿童天性的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和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习俗,揭示出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根源。
C.《西游记》中孙悟空拜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用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D.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
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B.毕业晚会上,李老师将黄梅戏《女驸马》名段唱得字正腔圆,令我们刮目相看....。
C.《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D.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洛阳伽蓝记之《崔光》原文及翻译译文
洛阳伽蓝记之《崔光》原文及翻译译文1、洛阳伽蓝记之《崔光》原文及翻译译文洛阳伽蓝记之《崔光》原文及翻译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崔光原文: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间,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姓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
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译文: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以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廊屋里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清点也困难。
一天,太后突发奇想,何不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百官,既是对他们工作的奖励,也可减少库存压力。
条件是只能自取,量力而行。
在太后的督导下官员们大都凭自己的力气扛回绢帛。
只有章武王元融和尚书令李崇,因扛得太多而跌倒伤及踝骨。
太后认定他俩违规,责令其空手回去,一时成为众人的笑料。
当时任侍中的崔光也在场,但他只拿了两匹绢帛。
太后见了问道:“侍中啊,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
”朝廷中人都服膺他的清正廉洁。
2、《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支诺皋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支诺皋上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唔为尔新其糯。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千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乎渔,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2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
略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乃易其敝衣敝:破旧B.女角遽反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D.至社卒叛时,将发以嶦军发:发放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A.因泣下霑矜,与武诀去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C.斧斤以时入山林一夕,为海潮所沦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10.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A.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隋书—李子雄传》“李子雄,渤海蓚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隋书—李子雄传》“李子雄,渤海蓚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李子雄,渤海蓚人也。
祖伯贲,魏谏议大夫。
父桃枝,东平太守。
与乡人高仲密同归于周,官至冀州刺史。
子雄少慷慨有壮志,弱冠..从周武帝平齐,以功授帅都督。
高祖作相,从韦孝宽破尉迥于相州,拜上开府,赐爵建昌县公。
高祖受禅,为骠骑将军。
伐陈之役,以功进位大将军,历郴、江二州刺史,并有能名。
仁寿中,坐事免。
汉王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
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
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
抗恃素贵,不时相见。
子雄遣人谕之。
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诣子雄所。
子雄伏甲,请与相见,因擒抗。
遂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井陉以讨谅。
时谅遣大将军刘建略地燕、赵,正攻井陉,相遇于抱犊山下,力战,破之。
迁.幽州总管,寻征拜民部尚书。
子雄明辩有器干,帝甚任之。
新罗尝遣使朝贡,子雄至朝堂与语,因问其冠制所由。
其使者曰:“皮弁遗象。
安有大国君子而不识皮弁..也!”子雄因曰:“中国..无礼,求诸四夷。
”使者曰:“自至已来,此言之外,未见无礼。
”宪司以子雄失词,奏劾其事,竟坐免。
俄而复职,从幸江都。
帝以仗卫不整,顾子雄部伍之。
子雄立指麾,六军肃然。
帝大悦曰:“公真武侯才也。
”寻转右武侯大将军,后坐事除名。
辽东之役,帝令从军自效,因从来护儿自东平将指沧海。
会杨玄感反于黎阳,帝疑之,诏锁子雄送行在所。
子雄杀使者,亡归玄感。
玄感每请计于子雄,语在《玄感传》。
及玄感败,伏诛,籍没其家。
(选自《隋书·李子雄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B.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C.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D.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余人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配套教材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二) 单篇梳理 石钟山记
9.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而__浅__陋__的__人__竟__用__斧__头__敲__打__(_山__石__)_的__办__法__来__探__求__石__钟__山__命__名__的__原__因__, 自__认__为__得__到__了__它__的__真__相__。__(_得__分__点__:__乃__、__考__击__、__其__实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 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唯利是图
【识记方法】
“是”的本义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其意动意 义即是“认为正确”,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会说“是,是的,是这样 的”,故又引申出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
8.理解性默写 ①《石钟山记》中,苏轼亲自探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由此引发他的感 慨,不禁发问:“_事__不__目__见__耳__闻__,_而__臆__断__其__有__无_,_可__乎__?” ②《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_盖__叹__郦__元__之__简__, _而__笑__李__渤__之__陋__也__”。
③《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在两山之间发现了一块大石,交 代石头位置的一句是“__有__大__石__当__中__流__”。 ④《石钟山记》中,石钟山窾坎镗鞳之声形成的原因是“__空__中__而__多__窍___, _与__风__水__相__吞__吐___”。 ⑤《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的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 了共鸣,这句话就是“_古__之__人__不__余__欺__也___!”
(节选自《宋史·王安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固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助记(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部分)1.《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助记] 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来历。
说明自己生来就是干大事的人。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助记] 自述一生不断地并急切地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
并急切希望君王能快点重用自己,自己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2.《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助记] 第一层介绍蜀道的起源,极写山势的高危、道路的难行。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助记] 第二层感叹蜀道之险、可畏,本层以“何时还”起句,描写景物的凄清,并突出山水之险恶。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助记] 第三层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化用前人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
3.《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陋轩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何陋轩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何陋轩记》原文及翻译译文《何陋轩记》原文及翻译王守仁何陋轩记【明】王守仁原文: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
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
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译文: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
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
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
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
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
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
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
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
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
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
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
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2、《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管同《记鸽》原文及翻译译文
管同《记鸽》原文及翻译译文1、管同《记鸽》原文及翻译译文管同《记鸽》原文及翻译管同原文: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
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
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而去。
不数日,复获一雌焉,狸至而又食之,然以前被啄故,若惮雄不敢近。
雄因自恃其强,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
管子曰:吾观狸鸽之事有深感焉。
当夫狸之始至也,盖欲攫鸽雌雄而并食之矣。
然而力疲于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则权嗥而去,以避其锋,兵法所谓穷寇勿追,强而避之之说也。
及其再至,非不欲先食雄,然而知雄必备而雌无备,故先易而后其难,且示雄以若独食雌者,而使之不忌,兵法所谓诱之骄之者也。
至是而雄固已怠矣,乘其怠而突取之,则计无不得,兵法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
吁!狸所为悉合于兵法,鸽乃游其术中而不悟也。
吾思鸽之与狸诚为非敌,然雄啄狸,狸始未尝不畏。
使彼雌雄者并力相扶,以与狸为难,狸虽强,何至并为所食哉!恃一己之强,而不知援其侪类,侪类亡而己亦随之,可慨也夫!抑吾又思之:夫鸽虽小鸟,然健而善飞,当其悬哨①薄云,虽鸷若鹰莫能害,而何惧一狸乎?以见获于人而遂不能飞,以不能飞而遂为狸所食。
然则世之见获于人者,其亦可为深虑也已!注:①悬哨,高飞呼哨。
译文:叶侯的家里得到了两只鸽子,绑着它们的翅膀,然后畜养在郊野。
狸知道它们不能反抗,于是抓住雌鸽,把它吃掉了。
雄鸽非常愤怒,奋起用嘴去啄狸,狸嗥叫着离去。
不几天,(叶侯)又得到一只雌鸽,狸来又把它吃了,但是因为之前被啄的缘故,好像怕了雄鸽,不敢接近它。
因此雄鸽自以为强大,不作防备,过了不久,终于被狸吃掉。
管子说,我读狸与鸽的故事,感受很深。
当狸刚刚来到的时候,大概想把雌雄两鸽抓住一并吃掉。
可是抓雌鸽时已精疲力竭,又猜想雄鸽一定会拼死抵抗,姑且嗥叫离去,避开雄鸽的锋芒: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穷寇莫追”“强而避之”的道理。
等到后来狸又到来,它并非不想先吃雄鸽,但是知道雄鸽必定已有所防备,而雌鸽却没有,所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
朝诗外传文言文翻译
朝诗外传,记吾在朝为官,所见所闻,以及与同僚、朋友之交往也。
其间奇闻异事,令人捧腹;友情深情,令人动容。
兹录其一二,以传后世。
【翻译】《朝诗外传》一书,记载了我在朝廷为官期间,所见所闻之事,以及与同僚、朋友之间的交往。
其中奇闻异事,令人捧腹大笑;友情深厚,令人感动。
现摘录一二,以传之后世。
【原文】一日,吾与同僚游西湖,见一渔翁,手持长竿,钓于湖边。
竿头悬一鲜鱼,色泽鲜艳,跃然欲出。
吾戏问渔翁:“此鱼何名?”渔翁答曰:“此鱼名为‘朝诗’,乃西湖特产也。
”【翻译】一日,我与同僚游览西湖,见一渔翁,手持长竿,在湖边垂钓。
竿头挂着一尾鲜鱼,色泽鲜艳,仿佛跃出水面。
我戏问渔翁:“此鱼叫什么名字?”渔翁答道:“此鱼名为‘朝诗’,乃西湖之特产。
”【原文】吾闻言,不禁哑然失笑。
渔翁又曰:“此鱼生于朝,长于诗,故得名‘朝诗’。
君等若是喜欢,可购买而食之。
”吾等皆大笑,遂买鱼而归。
【翻译】我听后,忍不住笑出声来。
渔翁接着说:“此鱼生于朝,长于诗,故得名‘朝诗’。
若各位喜欢,可购买而食之。
”我们纷纷大笑,于是买下鱼儿回家。
【原文】又有一次,吾与友人游山,见一古寺,门旁有一石碑,上刻“千年古刹”四字。
吾友人曰:“此寺建于唐朝,已有千年历史,故名‘千年古刹’。
”【翻译】又有一次,我与友人登山游玩,见一座古寺,门前立有一石碑,上书“千年古刹”四个大字。
我友人说:“此寺建于唐朝,已有千年历史,因此得名‘千年古刹’。
”吾等感叹不已,遂入寺游览。
寺内香烟缭绕,佛像庄严,令人心生敬意。
寺僧热情招待,为我们讲述寺中趣事。
其中有一僧人,自称“诗僧”,善作诗,吾等与其交流,受益匪浅。
【翻译】我们感叹不已,于是进入寺庙游览。
寺内香烟袅袅,佛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意。
寺僧热情款待,为我们讲述寺中的趣事。
其中有一位僧人,自称“诗僧”,擅长作诗,我们与他交流,受益匪浅。
【原文】夜幕降临,吾等告别诗僧,踏上了归途。
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万分。
此行虽短,却收获颇丰。
罗刹海市原文翻译
一、原文马骥,字龙媒,贾人子。
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
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
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
父衰老,罢贾而归,谓生曰:“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
吾儿可仍继父贾。
”马由是稍稍权子母。
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
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
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中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
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
久之入山村,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褛如丐。
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
久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
马笑与语,其言虽异,亦半可解。
马遂自陈所自,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
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
共罗浆酒奉马。
马问其相骇之故,答曰:“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
但耳食之,今始信。
”问其何贫。
曰:“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
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
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
”问:“此名何国?”曰:“大罗刹国。
都城在北去三十里。
”马请导往一观。
于是鸡鸣而兴,引与俱去。
二、译文马骥是一个美丽和聪明的年轻人,他喜欢唱歌和跳舞。
他总是跟随梨园弟子用锦帕缠头,看起来像个美丽的女子,因此他又得到了“俊人”的称号。
十四岁时进入郡学学习,立刻就出名了。
他的父亲因为年老体衰而停止经商回家,对马骥说:“几卷书并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服穿。
你可以继承我的商业事业。
”马骥从此开始经商。
一次他跟随别人乘船出海经商,被飓风刮走,几天后到达一个城市。
那里的人都很丑陋,看到马骥后以为他是妖怪并一起大声惊叫着四散奔逃。
马骥最初看到这种情景非常害怕;等到他知道这些人害怕自己后,就反过来欺骗他们。
他遇到吃东西的人就奔过去(把他们吓跑),那些人惊慌逃走时把剩下的东西留给马骥吃。
这样过了很久后进入了一个山村,(这里)有些人的相貌也像人一样了,(但是)破衣烂衫像乞丐一样。
罗刹海市聊斋志异原文翻译
马骥,字龙媒,是商人的儿子。
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从小就洒脱大方,喜欢唱歌跳舞。
经常跟着戏班子演出,用锦帕缠着头,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因此又有“俊人”的美称。
他十四岁考中秀才,很有名气。
父亲年老体衰,放弃了经商,回家闲住,对马骥说:“几卷书,饿了不能煮着吃,冷了不能当衣穿,我儿应该继承父业去经商。
”马骥从此就慢慢做起买卖来。
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
这里的人个个都非常丑陋,看见马骥来,以为是妖怪,都惊叫着逃走了。
马骥初见这情景时,还很害怕;等知道那些人是惧怕自己时,就反而去欺负他们。
遇到吃饭的时侯,他就跑过去。
人家吓跑了、他吃饱喝足、还将剩余的饭菜打包带走。
罗刹海市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原文马骥,字龙媒,贾人子。
美丰姿。
少倜傥,喜歌舞。
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
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
父衰老,罢贾而居。
谓生日:〃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
吾儿可仍继父贾。
〃马由是稍稍权子母。
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昼夜,至一都会。
其人皆奇丑;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
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人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
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
久之,入山村。
其间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褴缕如丐。
马息树下,村人不敢前,但遥望之。
久之,觉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
马笑与语。
其言虽异,亦半可解。
马遂自陈所自。
村人喜,遍告邻里,客非能搏噬者。
然奇丑者望望即去,终不敢前。
其来者,口鼻位置,尚皆与中国同。
共罗浆酒奉马。
马问其相骇之故。
答日:〃尝闻祖父言:西去二万六千里,有中国,其人民形象率诡异。
但耳食之,今始信。
”问其何贫。
日:〃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
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
若我辈初生时,父母皆以为不祥,往往置弃之;其不忍遽弃者,皆为宗嗣耳。
〃问:〃此名何国?〃日:〃大罗刹国。
都城在北去三十里。
〃马请导往一观。
于是鸡鸣而兴,引与俱去。
天明,始达都。
都以黑石为墙,色如墨。
楼阁近百尺。
然少瓦,覆以红石;拾其残块磨甲上,无异丹砂。
时值朝退,朝中有冠盖出,村人指日:〃此相国也。
〃视之,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
又数骑出,日:〃此大夫也。
〃以次各指其官职,率狰狞怪异;然位渐卑,丑亦渐杀。
无何,马归,街衢人望见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
村人百口解说,市人始敢遥立。
既归,国中无大小,咸知村有异人,于是措绅大夫,争欲一广见闻,遂令村人要马。
然每至一家,阍人辄阖户,丈夫女子窃窃自门噪中窥语;终一日,无敢延见者。
村人日:〃此间一执戟郎,曾为先王出使异国,所阅人多,或不以子为惧。
〃造郎门。
郎果喜,揖为上宾。
视其貌,如八九十岁人。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原文翻译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原文翻译原文:《任公子钓鱼》先秦庄子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嵇,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
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译文: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黑丝绳,他把五十头肥壮的牛作为鱼饵,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等了一整年还没钓到鱼。
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牵动巨大的鱼钩沉入水下,迅速地昂头扬尾摆动鬐背,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发出的声响好像出自鬼神,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
任公子钓到这条鱼,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后来才疏学浅的人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
他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钓些鲇、鲫这样的小鱼,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他们)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崇高的声誉,那距离高妙的大道理也差得很远呢。
所以不曾听说任公子的作风,他们要治理政事那还差得很远啊。
注释:任(rén):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济宁东南。
公子:诸侯之子。
为:制作。
缁(zī):黑丝绳。
犗(jiè):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
会(kuài)嵇: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旦旦:天天。
期(jī)年:一整年,满一年。
已而:后来。
錎:沉入。
骛(wù):奔驰,迅急。
扬:昂头扬尾。
奋:搧动。
鬐(qí):鱼鳍,即鱼翅。
侔(móu):相同,等同。
惮(dàn)赫:骇人的声威。
离:分,剖开。
腊(xī):干肉,这里是动词,把肉晾干。
制河:制,浙河,今钱塘江。
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南部。
相传舜死后葬于此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之以渔史海怡钓】
摘要:作为一切社会科学基础的历史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学法指导,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文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实效性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学法指导
古人曾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说明我国的传统教育早就重视学法的指导。
但是,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教育者为求“高分”而“满堂灌”;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强迫学生“爬书山,过题海”等这些不重视学法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教学应有的目的。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即“死背答案”。
中学生头脑中形成这样一个普遍的认识:“历史呀,不就是背吗?老师一划重点,明确答案。
我们背会记会就行了,考试肯定是高分。
”甚至还有的学生认为:考好历史的最佳方法就是考前突击记忆,不考试就用不着背。
试想,这样的教学又怎能学好被誉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历史学科?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促使中学生认真学好这门课。
一、引趣明意,激起学习愿望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计划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
”教师应在学生开始学习历史时,让学生明确学史意义,即“历史是面镜子,它可使我们知道过去,认识现在,预测将来。
通过历史教材的学习,知道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民族兴盛、国家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流血牺牲的奋斗。
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它使人们明是非,辨善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产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强烈愿望,这对整个中学阶段学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指导明径,掌握学习方法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前一个历史事件是后一个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
中学课本的目录就是基本线索,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课本中的目录,例如:若不了解我国秦王朝的残酷统治,民不聊生,那就不会清楚陈胜吴广为什么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义;若不了解晚清时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与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的加深,那就难以理解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与意义。
学生通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理解记忆。
比较就是将容易混淆的历史内容排列在一起,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特别要着重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同类历史内容的比较。
例如:法国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的比较;同一历史事件中各个不同方面的比较,例如: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比较;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
例如,事件三大宗教的比较,中国和西欧之间的在封建社会起止年代上的比较。
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比较辨析关键性的词语。
例如,课文评价古代史上一些农民起义所起的历史作用,分别用了“推翻”、“瓦解”、“覆灭”、“摇
摇欲坠”等词语,应很好地去推敲它们各自的含义;指导学生识图看表,化难为易。
“图中读史”历来为古今史学家学史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识图看表、观画、阅像,从而化难为易,学好历史。
例如,《三大战役作战示意图》,它告诉我们关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时间和战果,但并没有在图上阐明作战经过。
如果我们根据课本对三大战役的表述,对照《三大战役作战示意图》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中央作战的部署,对战役过程一目了然,容易记住,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缺点。
再如,观看三国时期“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两个图示和对比,以消除“两战”的记忆混淆;指导学生复习整理,巧学善记。
历史课内容广泛,头绪纷纭,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概括知识,系统整理知识,化繁为简,化广为窄,化分散为集中。
“事件”类可概括为“三步曲”,即“起因——过程——结果”。
人物类可从特征上概括整理。
至于人名、地名、年代、朝代等等,可以指导学生总结出记忆的巧法等。
以上所谈,只是我的粗浅的认识和做法,根本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目前历史教法已有很多,而行之有效的历史学法又有多少呢?因此,我认为,历史教师更应该从学生角度多思多想,把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才是真正的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精神与驾驭自我的意识。
总之,学生愿学又会学还会学不好吗?
=====本文结束=====TXT&DOC=====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