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例2

合集下载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例1.例2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例1.例2

说一说:下图的分法,哪个是平均分的?




(1)

(2)
(3)
×
√ (4)
×
×
(5)
(6)

(7)
×
例2 把15个
平均分成5份
你是如何分的?
分法一:把15个
一个一个的分
分法二分?
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2 )个面包
把 6 个桃平均分在 3 个盘里,每盘( 2 )个。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 均 分(1)
学习目标
•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了解平均分的概 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 通过具体操作平均分,培养学习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
明天二(1) 班去春游,咱们今 天去看看他们都准 备了些什么。
仔细观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你是如何分的?
把12个篮球平均分成3组。说一说你 是怎样分的。
6
目标检测:
9
3
智慧屋
还是12瓶矿泉水,将它们平均分,有几种 方法?要求:不能重复,并且一个不漏的 摆出来。
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做 平均分。
你有什么 收获?

2023二年级数学《平均分》课堂实录

2023二年级数学《平均分》课堂实录

2023二年级数学《平均分》课堂实录2023二年级数学《平均分》课堂实录1课前谈话:你猜老师喜欢什么?你又喜欢什么呢?课件出示:分萝卜情景图,一天,兔妈妈在地里拔了6个萝卜。

回来后,想把这些萝卜分给她的3个孩子。

你猜她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1号 2号 3号生1:2根 2根 2根生2:1根 2根 3根生3:1根 1根 1根1根 1根 1根你喜欢那种分法?为什么?生1:我喜欢2个2个的分,因为这样公平。

生2:我也喜欢每只兔子都是2根这种分法。

师:象这样每份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

刚才我们是怎样把6个萝卜进行平均分的呢?(把6个萝卜平均分分成3份,每份2个。

)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让我们在图上来找到它吧。

判断(用手势表示对或错):课件出示:练习(1)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问学生有没有平均分?每份是()个?练习(2)把12个小朋友平均分乘成4节车厢,问学生有没有平均分?每节车厢坐()个?练习(3)出示2个鱼缸,一个鱼缸有1条鱼,另一个鱼缸有2条鱼是不是平均分?生1:没有平均分。

练习(4)出示下面的图,第一层2盏灯笼,第二层1盏灯笼,第三层3盏灯笼。

OOOOOO是不是平均分?生1:不是平均分。

师:那怎么把它变成平均分?生1:把第二层1盏灯笼移到第一层去,平均每层3盏灯笼。

生2:从第三层移1盏灯笼到第二层。

平均每层2盏灯笼。

师:刚才你是怎么判断平均分的?生齐说:是否同样多。

在我们生活中平均分随处可见。

看,这是什么?(出示图:5个盘子),还有一些苹果,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15个)。

要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认为该怎么分?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生1:5个。

生2:3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3个3个分的?生1:三五十五。

师:那是否所有的苹果都能平均分呢?那老师现在要把一箱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也能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吗?这些苹果又是该如何分好呢?学生小组讨论。

生1:到黑板上示范分,先2个2个分,再1个1个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5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例2教案篇1教学目标: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1. 计算:40+6×8 70-5×4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了,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新的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

(出示教材情景图)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

)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组织智力大闯关: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4+24÷8 5-8÷472÷8-3 36+81÷945+8×4 80-6×8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33讲 平均数问题(二)(含答案分析)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33讲 平均数问题(二)(含答案分析)
故答案为:4
解析:
例题4有4个数,这4个数的平均数是21,其中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26。第二个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4个数的平均数是15”可以得出4个数的总数就是21×4=84;又根据“前2个数的平均数是1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26”可以得出它们的总数为15×2+26×3=108,其中第二个数被重复算了一次,所以总数就多出了108-84=24,这多出的24就是第二个数。
三、课后作业
1、明明、红红两人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加上英英的体重后,他们的平均体重就上升了1千克。英英重多少千克?
2、一个同学读一本书,共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前5天他平均每天读6页,后5天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有3个数的平均数是3,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那么这3个数的平均数是5。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例5:甲地到乙地相距30千米,爸爸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爸爸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五
1、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了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上坡,行了120千米,然后用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求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例3: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
练习三
1、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4。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
2、期中考试中小明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4分,由于老师批改的错误,其中有一门功课的成绩被改为87分,这时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2分。这个被改动的成绩原来是多少?
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了60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30千米先;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来和回需要的时间,再根据速度=总路程÷时间即可解答.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公开课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公开课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教案(公开课终稿)一. 教材分析《平均分(二):平均分成几份》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的概念,本题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平均分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一些水果、玩具等实物,用于让学生进行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水果、玩具等实物,用于课堂练习。

3.课件:制作相应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水果、玩具等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些实物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会有多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实物平均分成几份,并求出每份的数量。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

二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6)

二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6)

分一分郑秋菊教学内容:教材66页例1〔什么叫做平均分〕,例2〔按份数平均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分物品并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教学难点:探究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圆片、扑克牌学具准备:小棒、装扑克牌的信封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分东西的情况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认识平均分1、认识平均分国庆期间,几个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游玩了。

他们在分东西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愿意帮帮他们吗?〔出示课件:6个月饼,2个孩子〕有6个月饼,欢欢和乐乐准备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你们用小棒代替月饼,分一分吧!学生独立操作。

汇报展示:谁愿意说说是怎么分的?〔指名答复〕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谁还有不同分法?〔指名答复〕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谁还有不同分法?〔指名答复〕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课件展示分法〕欢欢和乐乐想共同享用这6个月饼,你觉得他们会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每人同样多,公平〕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你认为叫什么名字适宜?〔孩子们取的名字很有道理,只不过数学家已经提前帮我们想好了,取名为:平均分。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很重要?〔同样多〕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把最重要的词读响亮一点。

什么是平均分?跟你的同桌说说吧!孩子们说得很认真!2、分辨平均分〔1〕现在,孩子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进行拔河比赛〕现在老师选几个小朋友上台,假设要进行一次拔河比赛,这样安排两边的人数,可以吗?〔一边3人,一边5人〕为什么?〔两边人数不是同样多,不公平〕怎么办?〔把人多的调整一些到人少的一边,每边人数要同样多才公平〕孩子们真会想方法!〔课件〕刚刚孩子们认识了新朋友平均分,你敢带着你的新朋友参加下面的闯关游戏吗?〔用手势判断,平均分对的打勾,错的打叉,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2、展示例题“把六个桃子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课件出示分的果要求),先用小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让学生掌出学具6个小圆片替桃子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
指同学上黑板展示分的结果,用圆圈代替桃子。
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
3、我们再看看展示结果有几种我们尝试的分法和他们的分法一样吗师生一起总结把六个桃子分成两堆一共有三种分法。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感知和创设比较趣味性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2、随堂练习,强化做题方法,巩固平均分的概念。
根据做题练习,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能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课后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1、辨析练习,不同数量的萝卜,相同数量的草莓,快速辨别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充分认识不是所有的分配都是平均分,让同学们从不同的感官上去体会感受。
2、基础练习。如何将物品进行平均分。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乘法口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七背乘法口诀,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
学生齐背,语速一致,语调整齐。
指两名学生单独背诵乘法口诀,其他同学认真听,纠错,评价。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如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呜,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节课以学过的只是导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五年级奥数专题 平均数问题二(学生版)

五年级奥数专题 平均数问题二(学生版)

学科培优数学“平均数问题二”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知识定位“平均”问题今天我们学习平均数、平均速度等平均问题。

学习的目标:1.在深化理解“平均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变式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知识梳理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就是把总路程按时间均匀分配的行走或移动的距离;平均速度的基本关系式为: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

【授课批注】平均速度是平均数的延伸和拓展,一定要在完全理解平均数的基础上讲解平均速度。

【重点难点解析】1. 平均数的概念和平均数应用题的解答.2.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3. 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公式4. 最小公倍数法求解平均速度【竞赛考点挖掘】1.比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2.平均数这个知识点与别的知识点,如行程问题相结合.3.平均速度求法及应用.例题精讲【试题来源】【题目】人大附小有100名学生参加学而思杯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参赛男同学平均分为60分,女同学平均分为70分,那么人大附小参赛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人?【试题来源】【题目】期中考试,小明语文和自然成绩共197分,语文和数学成绩共195分,数学和自然成绩共196分,小明三门课的总成绩是多少分?成绩最高的是哪门课?成绩为多少分?【试题来源】【题目】少先队员植树,第一小队7人,共植树35棵,第二小队8人,每人植树5棵,两个小队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试题来源】【题目】A、B、C、D、E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那么D的得分是多少?【试题来源】【题目】在一次数学竞赛中,甲队的平均分为75分,乙队的平均分为73分,两队全体同学的平均分为73.5分,又知乙队比甲队多6人,那么乙队有多少人?【试题来源】【题目】甲班51人,乙班49人,某次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乙班的平均成绩要比甲班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乙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试题来源】【题目】有两块小麦试验田,第一块3亩,平均亩产小麦440千克,第二块5亩,平均亩产520千克,两块田平均亩产小麦多少千克?习题演练【试题来源】【题目】三年级一班分成两组参加植树。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

教学目标:.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二、新授课.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

计算机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

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18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朱堂乡刘楼小学袁兰兰一、案例背景:《平均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例题,例1认识“平均分”,例2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为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打基础的的一节课,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虽然“平均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接触过“平均分”的概念。

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平均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用学具操作理解“平均分”。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

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会知识共享,思维互相碰撞,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小圆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情境引入,认识平均分。

师: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门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他们正在分东西呢!同学们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

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生: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组长统计分法。

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分法真多!在这些分法中,哪种分法最公平、最公正?生:第三种,每份都是2颗。

师:为什么这种分法最公平?生:每份都一样。

小组再次合作交流,聚焦分法,突出第三种分法每份都是2颗,每份分的都是同样多。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2讲 平均数(二)(含答案分析)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2讲 平均数(二)(含答案分析)

第2讲平均数(二)精讲精练【例题1】小明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4分,这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问这是他第几次测验?练习1:1.老师带着几个同学在做花,老师做了21朵,同学平均每人做了5朵。

如果师生合起来算,正好平均每人做了7朵。

求有多少个同学在做花?2.一位同学在期中测验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3.两组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52次。

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140次,如果乙组平均每人跳160次,那么,乙组有多少人?【例题2】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平均91.5分,政治、英语两科平均86分,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84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

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练习2: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6,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

乙数是多少?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小华的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分,这一次得了100分,正好把这几次的平均分提高到85分。

这一次是他第几次测验?3.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

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例题3】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

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练习3:1.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已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1千米。

求汽船从甲码头顺流行驶几小时到达乙码头?2.一艘客轮从甲港驶向乙港,全程要行165千米。

已知客轮的静水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水速每小时3千米。

现在正好是顺流而行,行全程需要几小时?3.甲船逆水航行300千米,需要15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一段水路需要20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时?【例题4】幼儿园小班的20个小朋友和大班的30个小朋友一起分饼干,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10块,大班的小朋友每人比大、小班小朋友的平均数多2块。

平均分例1和例2

平均分例1和例2

1. 把 8 块糖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 哪种分法对?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2 )份,每份是( 9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3 )份,每份是( 6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朋友恰好分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还少1朵。一共有多少朵花?
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
——平均分
请四个人一组把这些礼品 分完。
报告要求:先说我们组有 多少礼品,再说分给几种同学 ,每人分到多少。
报告要求:先说我们组是 怎样份,每份是多少? 动手圈一圈,圈完之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 分旳。
山坡上有一大棵桃树,树下有一堆桃 子,数量在10——15个之间,是两只猴子 刚从树上摘下来旳。第一只猴子性急,先 从树上跳下来想要取走自己旳一份,于是 便把桃子分为两堆,发觉还多一种,便把 多出旳一种放到嘴里,把自己应得旳一份 放到筐里拿走。第二只猴子也从树上跳下, 把剩余旳桃都放到筐里取走。你懂得原来 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吗?
把(18)个西瓜(平均)提成
( )份,每份是(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6 )份,每份是( 3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9 )份,每份是( 2 )个西瓜。
3.
思索题
有二十几朵花,平均分给4个小

二数下 第5次课 2.2平均分(例2)

二数下 第5次课 2.2平均分(例2)

课堂小结

你的理由是什么?
2.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 放( 4 )个。
3.把12根胡萝卜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 子里放( 4 )根。
4.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1个1个的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2个2个的分。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3个3个的分。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交流:通过分 ,你发现了什么?
要知道平均分 后每份几个, 可以分分试试。
分的时候可以 一个一个的分, 也可以几个几 个的分。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 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 多,就是“平均分”。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
团结起来,共克时艰!
人教版2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平均分(2)
内乡县第五小学 尹玉荷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 ( )
每份分得 同样多。
(√ ) (√ )
说一说:从下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要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应该 怎么做?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课后作业
课本P11,练习二,第2、3、4题
内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指导制作
活动: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方法一: 1个1个的分
注意把物体 分完哦!
每个盘子里放3个橘子。
方法二: 2个2个的分
剩下的 怎么办?
这样分能保 证每份同样 多?
每个盘子里放3个橘子。
还可以怎样分?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平均分(第7~12页)编写意图本单元的主题图展现了学生在一起分东西的情境,突出了本单元的教学是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基础的。

(1)情境具有普适性。

教材提供了学生将要去参观科技园的情境。

这样的情境可以不受季节限制,避免因情境给教师带来教学时间方面的困扰,满足了教师实际教学的需求。

(2)展现了平均分的过程。

为突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为了与乘法学习时的主题图相区别,主题图中增加了对学生平均分东西过程的展现。

画面呈现的所要分的物品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其中两幅图(糖、橘子)分别展现了平均分好后的情况和还没有分的情况,突出了平均分的含义;另外两幅图则分别展现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的操作过程,有平均分成6份的,有1份1份分的,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分物的需求。

在创设参观科技园的情境后可用课件或挂图呈现同学们一起购买来的食品,有糖果、橘子、果冻、火腿肠等,将这些食品堆放在一起。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买来的这些食品怎么处理?”“你遇到过分东西的情况吗?”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分东西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而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

(2)从整体到局部,指导学生有序观察。

出示主题图后可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看一看、说一说“同学们买来了哪些食品?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接着让学生分别观察分东西的四组同学,围绕“他们分完了吗?”“他们分东西时有什么特点?”进行讨论,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3)动手尝试,积累经验。

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没有分,并用学具试着分一分。

对学生的分法教师不予评价,学生可以自由分物,主要是积累分东西的经验。

编写意图(1)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分少量物品的活动,并用直观图将分一分的各种情况呈现出来,通过对比清楚地体现平均分的含义。

并通过“做一做”第1题对平均分的含义进行巩固。

(2)注重平均分结果的表达。

对平均分结果的表达就是后面要学习的除法算式的含义,教材通过“做一做”第2题的填空练习,完整呈现了表达平均分结果的文字,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对平均分的结果进行表达,为后面除法含义的教学作好铺垫。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计算平均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练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平均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确定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平均数。

###3.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运算,灵活应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分发平均数的问题卡片或利用实物进行交互,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讲解•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并理解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3. 训练练习•老师可以针对不同难度的平均数计算问题,让学生进行试题的练习。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均数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讨论。

例如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研究如何更好地分配限额内的食物。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家庭作业,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应用模型。

五、教学反思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值得讲授反思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将平均数计算方法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到实现意义?•如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更好地理解该知识,并更好地灵活运用?\uffff。

14、平均数应用题2

14、平均数应用题2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均数应用题2
知识点 CONTENTS
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竞赛中往往是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其特点 或者是总数量、总份数由几个部分数合并而成, 或者是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一起,解答 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 总份数到底是什么。
例题1
练习2-2
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 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改动的数原来是
例题5
PART 寒假中,小荣兴致勃勃地T读HR《E少E 年百科全书》,第 一天读了83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读了71页, 第四天读了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前4天平均读的 页数还多3页,第五天读了多少页?
PART ONE
四年级数学测验第二小组同学的得分情况为:1人 得98分,3人得92分,4 人得86分,2人得76分. 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题2
小宇参加射击比赛,他- .共打了10 枪,每枪都射中靶子,位置如图中的“X” 所示,图中数字表示击中靶子各部位能 得到的分数.请问:小宇此次打靶的平均 分是多少?
例题64
PART 四年级五班有60个同学,在FO一U次R数学考试后,王老师 把这些学生按成绩排了名次,发现前40名的平均成绩 比后20名的平均成绩多12分.一位同学对“平均”的概念 不清楚,他把前40名的平均分加上后20名的平均分, 再除以2,错误地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全班同学的平均分。 那么这个平均成绩比正确的平均成绩低了分.
练习1-1
1、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每天烧煤340千 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 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练习1-2
2、有30千克奶糖,每千克10元;50千克水果糖,每 千克8元;还有20千克巧克力糖,每千克12元.营业 员把这三种糖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每千克应 售多少元?

举一反三——三年级分册第三十三周 平均数问题(二)

举一反三——三年级分册第三十三周  平均数问题(二)

第三十三周平均数问题(二)专题简析:前面我们已经向同学们介绍了用基本数量关系式来求平均数的方法了,如果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总数量以及总份数,那又该怎么办呢?这类题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通常要先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再求平均数。

例题1 华华3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

第4次测验多少分?。

练习一1,有4个采茶小队,甲、乙、丙三个小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甲、乙、丙、丁四个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

丁队采了多少千克?2,期中考试后,王英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英语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3分。

英语考了多少分?3,明明、红红两人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加上英英的体重后,他们的平均体重就上升了1千克。

英英重多少千克?例题2 宁宁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分是91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

宁宁英语考了多少分?练习二1,小英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比4次的平均分提高1分。

小英第5次测验得多少分?2,小王、小张、小刘三人体育测试平均成绩是82分,如果加上小顾,四人平均成绩就提高了4分。

小顾体育测试分数是多少?3,一个同学读一本书,共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

前5天他平均每天读6页,后4天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例题3 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

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练习三1,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4。

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2,期中考试中小明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4分,由于老师批改的错误,其中有一门功课的成绩被改为87分,这时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2分。

这个被改动的成绩原来是多少?3,有3个数的平均数是3,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那么这3个数的平均数是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 • • • • • • • •
把4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1个 () 8把尺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把 ( ) 把12块橡皮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 10个香蕉分成4个和6个。( ) 12个面包分成3、3、3、3( ) 8盒牛奶分成3、3、2 ( ) 9个桔子分成3、3、3 ( ) 6块糖果分成了2、3、1( ) 15个苹果分成了5、5、5( )
平均分
平均分就是指每份分得同样多
例2 把15个
平均分成5份
你是如何分的?
分法一:把15个
一个一个的分
分法二:把15个
先每份2个
你还可以 怎样分?
分法二:把15个
先每份3个
你还可以 怎样分?
有15个 平均分给3个 小朋友,每人要分()个。
这些辣椒一共有( )个
把它们平均分成两 份,每份有( ) 个 把它们平均分成四 份,每份有()个 把它们平均分成8 份,每份有()个
动动脑筋吧! 树上有24个 ,如果平均 分给2个猴子,要怎么分? 如果平均分给3个猴子呢? 如果平均分给4个猴子呢?
如果平均分给6Leabharlann 猴子呢?如果平均分给8个猴子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