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区别
高效课堂教学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教学概念界定我把我们的课堂称之为“高效课堂”。
我仍然要批评那些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人,有人甚至撰文批评高效课堂,我可以说他们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
“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超市”的教学概念是通过“黑板”来实现的。
“黑板”类似于超市里的“货架”,它是用来展示和陈列商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我们说“黑板”有三个意义。
第一,是“货架”,用来陈列展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选择;第二,是“竞技台”,比较思维过程和创新成果;第三,是“冶炼炉”,思想碰撞、方法汇集,熊熊炉火,炼铁成钢。
因此我可以下一个绝对性的结论,高效课堂离不开“黑板超市”,没有黑板不能成其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你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仍然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好比是给脚丫子配鞋子,一旦鞋子不合脚,要么是削足适履,要么是小脚大鞋,“合脚”的才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为了表述清楚这个教学主张,我还可以举例医生和教师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于医生看病,他能否要求所有的“病人”去照方服药当然不可以,因为病情不同,需要“对症下药”。
即便是为了图省事,医生简单把病人分类,让每类病人按照一个方子去服药,恐怕这样做也不行。
可我们的课堂竟然连简单的“按病分类”都没能做到,这样的教学能有什么专业化真正的专业化是医生看病那样的“望闻问切”。
遗憾的是,在我们旧式传统的课堂上找不到这样的专业化。
我们让头痛和脚痛甚至没病的“病人”都必须服从于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进度要求,都必须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上遇到“障碍”,都必须按照教师课前猜测出来的“难点”去变着法子的强化训练。
自主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比较
传统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区别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变革。
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根本区别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尽可能用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把学生从“时间+汗水”和大量机械重复的题海训练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按照课堂目标,让学生主动学习、反复演练、巩固拓展,触类旁通。
真正使学生身心愉悦的感受课堂、享受课堂、收获课堂。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1、以教定学。
以往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考虑教师怎样教,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
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以本为本。
教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
好多教师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3、教路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
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4、学法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高效课堂复习题及答案
51、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在时间划分上是:“271”,在环节划分上是“271”,“六大模块”指: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提升、针对训练、达标测评。
52、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指的是: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53、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很好的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
54、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5、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好课是指:学生会学。
56、杜郎口模式是:336 兖州一中的模式是:循环大课堂昌乐二中的模式是:271。
57、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调控者。
而不应该成为知识的源头,真理的化身。
58、教育要回归人本,研究人的真谛,掘取人的生命之源,课堂的意义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那就是培养人。
59、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
学校的产品是服务。
60、导学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路成图、方向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______,但也代表着将要“到达”的目的地,导学案的编写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
61、高效课堂主张三种学习方式:自学、对学、群学。
62、实现高效学习的最有效途径是小组合作学习63、备课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64、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65、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不是某些老师的“秀场”,想卖弄,最好在自己家里,要知道课堂永远应该是孩子们学的天堂。
66、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指的是: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67高效学习的路线图是导学案、“271”高效课堂的指南针是训练案、68”三力”建设即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
69、高效课堂的“三驾马车”是高效学习小组高效行政管理小组高效科研小组70、“两案“并举,铺就高效课堂快车道71、“271高效课堂”的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一个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两个重点一是要抓好导学案编制,二是要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描述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 学生被动听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时候学生被动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
这种单向的传递信息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度。
2. 概念记忆过多:绝大多数课程依然偏重于概念记忆,缺乏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经验的结合。
这导致学生只是简单地背诵概念,而无法真正理解其意义和应用场景。
3. 缺乏互动交流: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交流机会。
学生不太愿意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老师也难以适时收集到每个学生的想法和疑问。
4.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由于教材编写、印刷等要求时间较长,教科书的内容与实际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变化滞后。
这使得教学内容可能不够新颖、贴近学生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5. 缺乏个性化教育:当前教育体制过于侧重于整体素质和能力培养,在高效课堂中缺乏对每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二、解决方法1. 激发学生主动性:倡导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思考,并给予积极反馈。
2. 强调实践应用:通过与实际案例结合,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互动交流机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团队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加互动机会。
同时,老师也要鼓励并允许学生提问,并及时回答他们的问题。
4.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5. 个性化教育定制: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其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三、建议实施1. 教育部门应该提倡改革思维,推进高效课堂的改革实践。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
拓展资料: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在不同课堂以及对待不同学生而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学习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学习选修课:一、领导课程教学(16.3课时)1、课程改革回顾与新课标解读主讲人:田慧生课程简介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向全国颁布了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部署,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各级各类的培训,以便学习贯彻落实好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
在本课程的第一专题部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从宏观的角度,对这次课标修订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作了阐释,对修订后的课标进行了简要解读,以希对接下来开始的课程落实工作有所帮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课标修订的背景和意义;二是课标修订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三是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和特点。
为更好地了解、总结多年来我国课程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田慧生主任在本课程的第二专题部分对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历程脉络做了简要说明,并对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做了简要评述,同时对下一步未来十年乃至于更长时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发展的趋势动态做了简单介绍。
课程时长:135分钟录制时间:2012年8月课程提纲专题一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精神与主要特点一、新课标修订的背景及意义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2.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二、新课标修订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1.顶层设计的主要思路2.基本原则三、新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和特点1.落实德育为先,突出德育时代特征2.突出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3.反映时代精神,合理吸收时代进步成果4.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专题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前瞻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二、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就1.建立起新的课程管理体制2.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理念3.丰富了课程的类型和内容4.探索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5.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6.促进了教师整体专业发展三、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1.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进一步完善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制度主讲人:陈大伟课程简介深入课堂进行观课议课是校长履行领导课程教学专业职责的需要,了解如何观课议课是校长必须掌握的专业要求。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问题的背景如今,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议话题。
高效课堂指的是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也面临一些问题。
二、问题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
他们只需坐在座位上听讲,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感。
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难以实时了解,教师无法及时纠正错误或加以扩展。
解决办法一:引入互动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手段。
例如,利用课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案例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互相交流与合作。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习效果。
三、问题二:教师讲解效果不佳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讲解质量对学习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一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存在言之不准确、逻辑不清晰、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解决办法二:提供专业的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讲解水平,学校应提供专业的教师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技巧、教学演示等方面。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能力。
四、问题三:课堂时间利用不充分在一些高效课堂中,由于时间管理不当,导致课堂内容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这不仅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解决办法三: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
合理的时间分配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进度,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讨论。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节奏,确保课堂效果最大化。
五、问题四:评价方式单一传统课堂中,评价往往只局限于考试和作业,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表现和才能。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解决办法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一、引言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如何设计高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直接讲解、板书梳理、学生默写等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 教师主导。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讲解和讲解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2. 学生缺乏思维训练。
在传统模式中,学生只需要记忆和背诵知识点,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训练。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变成“应试机器”,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3.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自信心和兴趣,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和消极情绪。
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1. 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具体生活场景中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运用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邀请学生们在美丽的山水中感受诗词的韵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情感。
2. 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指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共同阅读文章、分析写作技巧、进行讨论和总结。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培养彼此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实践体验模式实践体验模式是指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受和运用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让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写作、表演等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情感教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是指通过情感引导和情感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一、培训二、什么是“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
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
只有做到四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自学的目标和方向,学生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
有的实验学校在实验过程中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
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先学后教”这种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做法先学后教不是不教,而是教的目的,教的方式有别于众,重在学前引导,学中辅导,学后督导。
在“先学后教”的教学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
整个学习过程如同汽车进入高架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
教师要当“引桥、路标”。
1、先学:⑴揭示课堂教学目标。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校本培训导学案
2011-2012学年“高效课堂”培训导学案编制人:常红编号:001 使用时间:小组:教师:总评:
1、创建“高效课堂”校本培训
学习目标: 1、阅读学习材料,了解导学案如何编写及小组建设方法;
2、掌握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及“五步三查”的内含;
3、领悟“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感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旨。
学习准备:学习资料、分组标志
一、课前预习 20分钟
第一步:自读学习材料,整体感知“高效课堂”,勾画重点词句,标出学习的重难点;第二步:组内读学习材料,交流重点语句及疑惑;
第三步:写出你认为重点的词语及存在的疑惑。
词语摘记:
我的疑惑:
二、课内探究、展示40分钟
1、谈一谈你们组对“高效课堂”的初步认识?
2、小组建设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如何指导小组建立节时高效的评价机制?你认为小组建设成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3、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的基本组成及具体要求?
4、请结合学习内容谈谈“高效课堂”与传统教学的异同?你愿意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吗?为什么?
5、“五步三查“指什么?请谈谈“五步三查”的实际作用?
6、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的区别?对学生和教师有哪些要求?
三、课后达标测:30分钟
1、请在小组内选择一课设计导学案,组员分工合作完成。
2、请写一份学习心得,字数800字左右,表达真情实感,可阅读性强。
下次培训课
上进行交流,A4纸打印或手写均可,上交时间培训后一周之内。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中,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追求的目标。
高效课堂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和提高学习效果,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高效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学生参与度、教师培训、评估体系和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探讨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学生参与度问题1.缺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缺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方法。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在高效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应该是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学生的参与度往往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缺乏积极性,导致教师难以有效组织和引导课堂学习。
三、教师培训问题1.缺乏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培训一些老师在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缺乏理论指导和培训,对于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理解不深。
这导致他们无法准确地将高效课堂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教师教学风格单一一些教师在高效课堂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风格,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他们对于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使用不熟悉,导致教学效果有限。
四、评估体系问题1.评估过于注重分数在高效课堂中,评估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
然而,在当前的评估体系中,分数往往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导致学生追求分数,而忽视了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评估不够全面和科学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能够全面和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
然而,在实际评估中,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书面考试和标准化评测,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的多样性。
这种评估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发展,影响了高效课堂的实施效果。
五、技术应用问题1.技术设备不足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学习
选修课:一、领导课程教学(16.3课时)1、课程改革回顾与新课标解读主讲人:田慧生课程简介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向全国颁布了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部署,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各级各类的培训,以便学习贯彻落实好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
在本课程的第一专题部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从宏观的角度,对这次课标修订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作了阐释,对修订后的课标进行了简要解读,以希对接下来开始的课程落实工作有所帮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课标修订的背景和意义;二是课标修订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三是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和特点。
为更好地了解、总结多年来我国课程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田慧生主任在本课程的第二专题部分对建国6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历程脉络做了简要说明,并对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做了简要评述,同时对下一步未来十年乃至于更长时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发展的趋势动态做了简单介绍。
课程时长:135分钟录制时间:2012年8月课程提纲专题一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精神与主要特点一、新课标修订的背景及意义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2.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二、新课标修订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1.顶层设计的主要思路2.基本原则三、新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和特点1.落实德育为先,突出德育时代特征2.突出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3.反映时代精神,合理吸收时代进步成果4.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专题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前瞻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二、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就1.建立起新的课程管理体制2.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理念3.丰富了课程的类型和内容4.探索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5.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6.促进了教师整体专业发展三、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1.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进一步完善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制度3.大力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实施能力建设,全面落实课程方案4.改革评价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建立课程改革保障机制5.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田慧生: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4篇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4篇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天天谈高效课堂,什么不是高效?怎样才能高效才是我们要明白的问题。
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与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全面互动的过程,是从高效教学出发而落脚于学生学习的高效率。
在新课程条件下,高效课堂就是在每一节课中,学生在愉悦的心理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优化方法,提高能力,高效学习的境界。
这样的课堂中,学者乐于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教者乐于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这样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首先精心设计教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乐于学,这就要求自己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积极的互动。
其次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再次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
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
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
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
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负责人:成员: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把原先的“教学生学会”变成“教学生会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编写学案成为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优秀的学案设计,可以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促进教师的尽快成长;减轻学生由于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扩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主渠道,是实施课程计划,展开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
所以教学内容都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模式来完成。
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研究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必须找到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学案,进行教案改革,为教师提供广阔的研究、创新平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学案,落实课改新理念,形成课程意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力”,张扬师生个性,对实现师、生、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体现了课改理念1、因材施教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最大特点是单词量大,语法难度大,阅读量大,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我们更是感到焦虑和乏力。
而高效课堂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对学、群学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
同时,高效课堂教学恰好解答了学生差距明显和教学容量大的教学难题,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基础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并引领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的自学提纲,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目标要求下展开自己的独特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各有所得,全面发展的目的。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高效课堂对于学习成效和学生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和学生参与度的减少。
1. 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的机会。
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导致效果不佳。
2. 缺乏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但传统教学往往无法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
教师可能无法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优势和困难,并根据其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3. 缺乏互动和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交活动,而高效课堂往往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在被动听讲的过程中,难以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
4. 缺乏实践与应用:高效课堂应该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但现实中教师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时间和资源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这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
二、解决高效课堂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了提高高效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以下是一些对策和建议:1. 推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和项目学习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并提供多种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或调整学习策略。
这种反馈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动力。
3.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
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技术支持或其他激励措施来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4. 强调实践与应用:教师可以积极寻求实践和应用的机会,例如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或社会实践。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区别
传统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区别1、以教定学。
以往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考虑教师怎样教,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
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水准上无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有,无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以本为本。
教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
好多教师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3、教路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因为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
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4、目标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有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无视学生的情感。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强调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但是一个理解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
5、学法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表达个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课堂《桥》心得体会模板5篇
课堂《桥》心得体会模板5篇课堂《桥》心得体会篇1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深化教学方法改变,建立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潜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心力,学到最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但对于“高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了提高成绩,我们加班加点辅导学生。
仔细想,我们牺牲了很多时间课下补,剥夺了学生很多玩耍、休息的时间,其实收效不大。
课堂低效,老师累,学生作业量大,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问题。
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如果能达到高效课堂,能使师生都能从低效耗时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刚开始进行教学实践时,课堂上我无法很快做到角色的转换,尽管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在课堂上,新老教法交替出现,自己都觉得很可笑,更别提什么高效了。
想过退缩,但有点心不甘,再加上大环境的影响,终于还是坚持下来。
在一个月的不断磨合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每节课后不断的反思中,我都在问自己:我上的这一节课有效吗?应如何改进?怎样上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以后的课堂应该怎样的呢?我思索着自己的课堂,同时我也对“先学后教,构建高效课堂”有了更多的理解。
真正的课堂不仅仅需要活跃的气氛,更需要的是安静的思考,需要学生心灵上的理解与感悟。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通过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体会:一、课前“精心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常言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想,教学也不例外。
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
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决定”着一节课质量的高低。
课上精彩一刻钟,课下就要几天功。
老师在课前都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的准备,一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进行什么样的情感教育,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选用哪些好的训练题目,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在课下有效地学习,用多长时间解决各个教学环节问题,以及整个教学流程细节的精彩设计,都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与研究。
《如何高效阅读》心得体会(精选8篇)
《如何高效阅读》心得体会(精选8篇)《如何高效阅读》心得体会篇1当今的教学需要高效,而高效课堂就是要达到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的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然而,高效课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只要备好课就可以了,讲好可以了。
而现在必须从学生的自主和积极意识出发,不仅要学会而且要高效讲究方法。
暑期通过学习《打造高效课堂》一书,我有以下的体会:打造高效的课堂不单要用心去对待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吃课本。
这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要靠教师钻研教材,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的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和对整一册书结构的整合。
要对结构做良好的整合就必须建立好知识树,因为他是知识结构的一种形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个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
知识树是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凭借。
个年级的教师相互之间不了解教材,降低了课堂效率。
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只要肯下功夫读课本并吃透课本,做到心中有课本,目标在心中,自然会在课堂上收到得心应手的高效效果。
要开放课堂,自主学习。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
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学要面向全体。
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
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高效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从我市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我陆续接触和学习了相关高效课堂的知识,我才渐渐明白,高效课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一种课堂,简单理解就是,让学生操控一切,老师的作用就是适时引导和点拨,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解和自学。
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接触初期,每次组织的高效课堂听课活动我听得很认真,但听完后,我渐渐有点怀疑,我们都是大学毕业,听初中的课当然不费劲,称得上是对答如流,可学生呢,他们总不会像我们一样吧?他们的基础、能力都不一样,用在他们身上,能行吗?我开始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学习高效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下面谈谈我对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区别的认识:1、高效课堂中参与展示的学生多,机会多,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
同时也便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出相应的指导;但是传统的教学老师即使尽量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也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都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参与有限,参与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要从检测和作业反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2、高效课堂对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
学生知道了我们这节课要学什么,重点学习什么,提前做好了预习,做到了心中有数;传统的教学学习目标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说,自己体会本节课的重难点及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差点的学生不能真正的体会学习的重难点和目标。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课堂的重点不能充分的体现的实施。
3、分组展示,体现了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书写也得到的锻炼。
但是展示同时学生对于其它组的任务能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到知识,我对这点有怀疑态度,能不能讲分组的展示变的更好呢?传统的教学老师让学生板书通常是通过练习来进行的,这的展现浪费大量的时间效果也不是很好,老师的板书只是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高效课堂之“1236”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高效课堂之“1236”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写于小林中心学校省级课题开题之时小林中心学校杨传旺十二月二十五日小林中心学校迎来了省级课题:“高效课堂之1236模式”的开题仪式,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到校参加,这是我校的一大喜事,是我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得具体体现。
小林中心学校为落实新课程改革,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我校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对全校师生来说是一次洗礼,改革有难度,改革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校师生克服重重困难把改革不断深入,不断走向成功。
这次改革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教务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改革之初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案例,2009年10月我校派出两批二十余人到洋思、杜郎口学校观摩学习,增强教师的课改意识。
经过几年的努力,不断的改进实验,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全校各年级教学质量普遍提高,课改已经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今天我校“1236”模式正式开题,得到县、市教育局领导及省专家课题组的认可,相信在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在课改的路上将会越走越远。
作为小林中心学校的一名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教师,正处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的过度期间,既是使用传统教学的“落伍教师”,又是我校新课改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此时对两种教学方式都有深刻得体会,根据两种方式的对比,就我校高效课堂之“1236”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谈几点看法,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
传统教学模式是客观主义式教学,其特点有:一、以教定学(以往教师备课时,考虑最多的是一节课讲些什么?怎样教?如何规划课堂的每一阶段?这样一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学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科学和谐发展》。
同学们,现在我们站在大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而不是星条旗或者太阳旗呢?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来上学,而不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呢?理由是:这是由法律规定的,更准确说是由宪法规定的。
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法制宣传日。
本届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科学和谐发展”。
那么什么是宪法?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亲一样。
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
宪法是爱法,就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
宪法是国法,宪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规,而是规定整个国家基本制度的国法。
大家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所学校假如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我们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
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一、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准沉迷于网络。
纠正网络游戏、网上装备、网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二、不乱抛乱扔,不准损坏公物。
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体中的个体的文明素养水平。
洁净的环境不能仅依靠打扫,完好的设施不能仅依靠装备,而要靠同学们的爱护。
三、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
在这些不起眼的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青少年犯罪中,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变迁成为重要的诱因。
一些学生一味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比高档、用名牌,过度的高消费使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思想,得不到满足就去偷去抢,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享受、一时的痛快,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四、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出现打架斗殴”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呢?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我们每个学生是其中的一员,当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或发现某些不良苗头,我们每位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劝阻制止,并及时报告班主任,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相互帮助,团结奋进。
让我们一起学法、知法、守法,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学生,用我们美好的心
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共建人类的文明,共创和谐校园。
传统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区别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
1、以教定学。
以往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考虑教师怎样教,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
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以本为本。
教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
好多教师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3、教路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
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
无味。
4、目标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
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为了完成
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强调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
5、学法单一。
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6、评价单一。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的恶果是,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和积极性,是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1、学习主体的确定。
教师由原来的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在对话中,教师“走下神坛”作为伙伴跟学生相遇,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体验感悟着真理的力量、对话的乐趣、人格的尊严与生活的美好,教师与学生围绕符合任务又同为师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教学专题展开畅所欲言的平等对话和信息交流。
2、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作为站在教育阵地最前沿的每位教师必须要改过去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满堂转、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演生看等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
倡导的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实验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辨论等一切学习方式。
3、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它一语道出了教学方法的最高境界,教师不必照本宣科,或去照搬别的优秀教师成功经验和模式,因为我们的教学的对象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差异,地区的差别,教师的教学特点不同等等,都决定教师不可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模式或千篇一律地走老路。
在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个性,以使学生的知识和情感能和谐发展。
4、适当放飞课堂思维。
教师开始从以前的演员转变成了现在的导演,从权威变成了学习者的挚友,从评估者成了参与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成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
5、教路多元化。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核心问题。
勇敢地越出“教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关注学生的“插嘴”,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6、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也是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