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民间借贷有什么风险 民间借贷的风险都有哪些 民间借贷风险
民间借贷有什么风险民间借贷的风险都有哪些民间借贷风险民间借贷有哪些风险一、民间借贷公司安全吗?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手中闲置的资金增加却没有好的理财渠道,而大量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等问题。
于是,民间借贷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桥梁。
它的出现打破了借贷信息的不对称,也解决了出借人缺乏专业知识、缺乏法律协助的问题,实现了资金要素的市场配置。
那么,民间借贷公司安全吗?在政府倡导民间借贷阳光、规范发展的大趋势下,如果想通过中介机构参与民间借贷,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中介机构只能提供咨询、配对、协办工作,不能经手客户资金;(二)中介机构促成借贷关系后只能收取服务费,而不能赚取息差;(三)出借人要能全程透明地参与整个借贷过程;(四)一定要有必要的担保,比如房产抵押等等;(五)较好选择经营时间较长,有较多成功案例的负责任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
二、民间借贷的风险有哪些?既然民间借贷并不是违法行为,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一提到民间借贷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高利贷”、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呢?这是因为民间借贷中存在着很多风险,具体来说,民间借贷中存在以下法律风险:(一)借款用途的风险。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还将构成犯罪。
如发现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贩毒,赌博,等非法活动的,应当予以拒绝。
(二)债务人的身份风险。
出借人要注意借款人的身份,并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条,以免受骗上当。
(三)借款利息的风险。
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
借贷关系的成立,出借人的初衷是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利率的约定也是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调整。
(四)借款履行的风险。
借款是否履行,不仅要看借据,更要看付款凭证,因此,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较好通过银行交付,不要用现金进行交付。
(五)诉讼时效的风险。
在借贷案件中广泛适用一般诉讼时效制度。
民间借贷纠纷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民间借贷纠纷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金融通方式。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不完善等原因,民间借贷纠纷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就民间借贷纠纷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常见问题1. 借贷合同缺失或不完善在民间借贷中,很多借贷双方并未正式签订借贷合同或者合同内容不完善。
这给后续纠纷的解决带来了困难,因为没有明确的借贷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条款,双方很难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分歧。
2. 利率过高或过于复杂部分借贷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等,导致放贷人设置过高的利率或者利率计算方式过于复杂。
借款人在未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往往接受了不合理的高利息,造成重负。
3. 不同还款意愿和能力在借贷过程中,借款人和放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存在差异。
一些借款人由于财务困难,无力按时还款;而一些放款人则一味追求高额利息,不体谅借款人的实际困境。
这种情况容易引发纠纷,也给解决带来一定难度。
4. 资金流转渠道不透明民间借贷通常以现金形式进行,资金流转渠道较为隐蔽,难以监管。
这给部分放款人提供了行骗或逃避法律监管的机会,也使得借款人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解决方法1. 健全法规制度为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减少纠纷的发生,应加速立法进程并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加强对利率定价、借贷合同的内容规定等方面的监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合同的法律效力。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对民间借贷法律法规和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借贷双方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引导借款人了解合法的借贷渠道,并且教育放款人合理设定利率,并避免过度借贷。
3. 建立民间借贷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民间借贷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互通,实现对借贷主体的信用评估和违约预警。
这样一来,借贷双方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借贷对象,减少风险。
4. 推动第三方纠纷解决机构发展鼓励发展第三方专业纠纷解决机构,提供高效、便捷、公正的解决纠纷服务。
浅谈律师代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法律风险!
第一,具有证据的风险。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涉诉前,出借人往往不注重掌握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不注重对借款人进行资信水平审查,盲目信任;同时受审查能力、识别能力所限,借款合同书写随意,不能规范并有效约定。
出借款项的支付呈随意性,常见于微信、支付宝转账,且不能明确款项用途。
代理律师往往面临着收集与固定证据的法律风险。
第二,虚假诉讼的风险。
近年民事案件虚假诉讼时有发生。
当事人为了逃避债务或恶意侵占他人财产,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证据、虚假陈述,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提起民事诉讼;或捏造事实提起执行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
代理律师一定要加大对债权凭证、转账记录、往来款项,交易习惯,利息约定及当事人间的关系等证据及事实的审查力度,必要时应向公安机关申请调取相关资料,以有效规避虚假诉讼的法律风险。
第三,涉诉的风险。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经常面临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不明、送达地址不准确等问题,导致了送达难、审理期限延长等程序问题。
同时在执行程序上也会面临借款人下落不明、财产线索不明、无财产等问题,从而导致了权利救济周期长、成本高、执行难等问题。
为有效规避涉诉风险,代理律师应严格依法、依规办案,不对案件结果做任何无根据的承诺,并就程序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当事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最后,涉黑、恶的风险。
随着网贷平台的发展,涉及P2P网贷平台的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数量逐渐增多。
鉴于网贷平台良莠不齐,业务网络化,借款人地区分布广等特点,代理此类案件除要注意有效规避虚假诉讼的风险外,还应加大对其公司法人、股东背景、资金来源等有效审查,必要时应向公安机关申请调取相关资料,以避免当事人假借律师提供法律服务之手,行高利放贷、洗钱等违法犯罪之实。
民间借贷法律风险防范
【张维迎】 经济学家
吴英的死刑是中国改革的倒退。吴英案意味着中国
公民没有融资的自由。在中国获得融资仍然是一种 特权,而不是一种基本的权利。保护吴英就是保护
我们自己。
【王巍】 并购专家 吴英案是恶法导致,计划经济是“强盗经济”, 改革的过程应是恢复市场经济的过程。
【张思之 著名律师】 理性地站在改革开放的高度考量吴英案中 反映的
矛盾,纵观金融市场呈现的复杂现实,解
决之道 在于开放市场,建立自由、合理的金融制 度,断无依恃死刑维系金融垄断的道理。 【茅于轼 著名经济学家】 我开始做小额信贷的时候就属于非法集资,向 公众吸收存款,而且已经做了好多年。这暴露 出中国金融市场不是市场,仍有计划经济的痕
江苏常熟跑路美女老板涉嫌非法集资6亿元
(二)非法集资案件引发的思考
2011年 温州民间借贷崩盘 中小企业主跑路成潮
神木民间借贷崩盘 半年近200名老板跑路
亿万富姐沦为阶下囚——吴英案件
原浙江东阳本色集团董事长 吴英集资诈骗案在一审、二 审期间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浙江省高级人 民法院经重新审理后,对被 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终 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 被告人吴英死刑,缓期二年 执行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 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 济损失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的量刑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 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民间借贷法律风险及防控指引
民间借贷法律风险及防控指引民间借贷由来已久,在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今天,作为一种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众多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部分民间借贷也呈现出盲目、无序的特征,借贷风险日益突出,纠纷持续增长,给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
再次提供民间借贷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一、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民间借贷合同是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主要根据,借贷双方之间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或出具书面凭证,以便有据可查、减少纠纷。
风险与防控1、借款合同是约定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一般应对借款数额、币种、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作出明确约定,如有需要还可对逾期利息、担保、争议解决方式、律师费负担等事项作出约定。
实践中,仅进行口头约定而不签订书面合同,或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往往易引发纠纷。
2、借款合同应形式规范、内容明确。
一份完整的借款合同通常包含标题、正文、署名和签订时间四部分。
借款合同要用词准确、语义严谨,避免歧义;最好由借款人当面签名捺印,防止他人冒签;尽量避免涂改,如有修改可在修改处捺印确认;尽量避免留下较大空白,防止单方事后添加。
3、借贷双方的名称均应以身份证、工商登记等载明的为准,尽量避免使用别名、曾用名、绰号和简称。
出借人可要求借款人提供身份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以核实借款人信息,并作为借款合同的附件一并保存。
4、实践中,仅由借款人出具借条或欠条的情形较为常见。
借条和欠条通常都可以作为民间借贷的凭证。
但严格而言,二者存在一定差异。
借条实质为简化的借款合同,更易证明存在借款关系;欠条证明存在欠款关系,但欠款未必因借款发生。
民间借贷中应尽量签订规范的借款合同,或要求借款人出具内容明确、完备的借条,避免产生纠纷。
5、收条是表明收到他人钱款的凭证,重在强调款项的实际交付而非借款关系的成立。
借款人收到借款、出借人收到还款时均可出具收条。
民间放贷业务流程及其法律风险控制
民间放贷业务流程及其法律风险控制一、民间放贷业务流程1.借款需求确认:借款人确认其资金需求,并寻找借贷机构或个人。
2.借贷协商:借款人与放贷方进行协商,确定借贷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
双方需签署合同或协议。
4.审批和签约:放贷方审核借款人的资质后,决定是否放贷。
若通过审批,双方签署贷款合同或协议。
5.放款和借款使用:放贷方将贷款款项划入借款人账户。
借款人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银行卡刷卡、交易等操作。
6.还款:根据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和期限,借款人按时进行还款。
7.贷后管理:放贷方对借款人的还款情况进行监督,提供催收服务,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合同约定:在借贷合同中明确规定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避免合同纠纷。
2.风险评估:放贷方应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评估,采用征信报告、资产证明等方式获取借款人的真实信息,以避免贷款风险。
3.合法经营:放贷方需具备合法经营的资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非法放贷引发法律风险。
4.债务追偿:在借款合同中约定逾期还款违约金、利息等相关条款,并建立催收系统,及时采取措施追讨逾期债务。
5.法律监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放贷方需提交相关备案或申报,接受监管部门的合规检查,避免运营风险。
6.风险分散:放贷方应进行风险分散,避免将大部分资金集中放贷给同一借款人,减小风险集中度。
7.加强内部控制:放贷方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合规审查、审批制度等,减少内部风险。
8.法律支持:在放贷过程中,放贷方可寻求法律支持,例如将纠纷交由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民间放贷业务流程需经过借款需求确认、借贷协商、材料审核、审批签约、放款借款使用、还款及贷后管理等环节。
为了控制法律风险,需要通过合同约定、风险评估、合法经营、债务追偿、法律监管、风险分散、加强内部控制和法律支持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民间放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民间借贷风险防范手册
前言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促使民间借贷行为的大量存在.民间借贷客观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促进了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但实践中民间借贷也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等特点,容易引发高利贷、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以及非法集资、暴力催收导致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问题,对金融秩序乃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使一些民众因此受到经济损失.因此,法院会同区政府特制作本手册,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民众和企业了解民间借贷的法律知识,积极防范民间借贷的风险,并主动避免参与社会非法集资活动,促进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由于编写人水平有限,出现不当及未尽事宜,还请见谅.目录——如何防范民间借贷风险民事部分第一章民间借贷基础知识篇一、什么是民间借贷 (1)二、民间借贷的一般流程 (1)三、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一般程序 (3)四、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需要具备的条件 (3)五、民间借贷公证有哪些效力 (4)六、公证在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中有什么作用 (4)七、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时遵循怎样的原则 (5)第二章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篇一、防范民间借贷风险要注意的几点 (10)二、熟人、朋友之间借贷应注意的要素 (13)三、民间借贷有什么陷阱需要防范 (14)四、民间借贷的办理及如何规避纠纷 (15)五、民间借贷案件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16)六、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时的处理思路 (19)七、哪些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20)——怎样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刑事部分第三章非法集资活动基础知识篇一、什么是非法集资 (23)二、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主要区别 (23)三、非法集资活动有哪些常见种类和形式 (25)四、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25)五、非法集资活动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27)六、参与非法集资的风险及损失承担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28)第四章打击非法集资篇一、社会公众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活动 (28)二、无法判断是否是非法集资时,应当注意什么 (28)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处罚 (29)四、近年来非法集资典型案例有哪些 (34)附件:1、关于设立区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司法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 (37)2、关于推进区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司法服务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 (41)第一章民间借贷基础知识篇一、什么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二、民间借贷的一般流程1、考察借款人信用和借款用途.出借人要从借款人平时为人怎样、信誉如何、有无正当收入等细节综合分析偿还能力和信用度.对一时急需如看病、上学、建房等且有偿还能力的可以借款.对出手大方、花钱无度、不守信用者坚决不借.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民事行为无效.所以,问清借款用途很重要,若明知借钱是用于赌博、诈骗等违法活动,不仅可能血本无归,还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签订借款合同协议.首先,出借人、借款人双方都必须完全自愿.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其次,借款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以防日后发生纠纷,借款合同协议上应写明双方姓名、身份信息、借款数额、币种、借款时间、借款用途、借款利率、偿还日期、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及其他双方约定的合法内容.3、签订担保合同.为保证资金安全,在借贷过程中,出借人应尽可能要求借款人提供必要担保,签订担保合同,使债权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可以采取保证人保证、不动产抵押或动产和权利质押等担保方式有效避免风险.借款人提供保证人担保的,保证人一般应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或烟草、供电、金融等垄断行业正式工作人员;借款人提供抵押担保的,一般应要求为房产等不动产担保并进行相应抵押登记.4、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在借款人提供担保时,如提供的是房屋、车辆或记名债券、股票、定期存折等担保,出借人在仔细审查证件有效性的同时,还要到有关部门进行抵押登记或质押登记,未经登记的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未经抵押登记或质押登记,出借人的合法权益有可能得不到有效保障.5、办理合同公证.对于大额的借款合同,借贷双方最好到公证机关办理合同公证,并申请公证机关赋予公证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以有效保护自己合法权利.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不经诉讼程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6、交付款项和他项权证、抵质押物等.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生效并办理抵押或质押登记后,借款人应将他项权证或质押物交付给出借人,出借人将钱款交付给借款人,双方互相出具收条,以证明双方交付的钱物和数额.三、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一般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如果该合同设立不动产抵押担保,当事人须在办理抵押登记成功后,即获得抵押登记回执或房地产他项权证后才能申请公证.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时,贷款人、借款人、抵押人如公证财产为共有财产则须所有共有人全部到场、共同还款人等公证机关要求的当事人必须全部到场.公证机关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笔录,审查当事人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并进行相关的调查,如果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四、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需要具备的条件1、当事人应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及附件承诺函、共同还款声明书、婚姻状况声明书、同意抵押声明书等.要求签订该合同及其附件的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同时要求该合同的签约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真实合法,合同签订过程合法,合同签章真实.2、要有贷款人、抵押人和借款人的身份证明,即身份证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明.3、要有借款人和抵押人的户口簿.4、要提供借款人的婚姻证明,即借款人结婚证或借款人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有无结婚登记的证明.5、要有该抵押房产的房地产权属证书.抵押房产一般要求为没有设立他项权的独立合法房产;抵押房产的登记地址须与抵押人的户口簿登记地址一致;抵押人为单位的应提供国有资产管理局或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文或集体企业出具职代会证明及上级主管部门证明.6、要有该抵押房产的房产评估报告.需要注意的是,该报告必须是具有评估资格的机构出具的关于该房产价值的房产评估报告.五、民间借贷公证有哪些效力第一,民间借贷公证文书具有法律上的证明作用,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和撤销;第二,对于同一事项,其他证明与公证文书不一致的,以公证文书为准;第三,对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不经诉讼程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六、公证在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中有什么作用1、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保障借贷人的合法权益.公证机构介入民间借贷后,依法审查借贷主体资格、行为能力,引导借贷双方依法确立借贷关系,规范借款合同,明确借贷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无效合同,减少借贷风险.2、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债权,节约诉讼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都明确规定了以给付为内容的债权文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节约了债权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3、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公证通过对民间借贷活动的介入,依法规范借贷行为,使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可能发生的纠纷得到预防、化解和控制,保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4、维护社会诚信,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通过对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法律文书进行公证,保证了其真实性、合法性,帮助公民、法人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从而有效地保护社会诚信,促进社会和谐依法有序发展.七、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时遵循怎样的原则——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法2011336号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整体形势良好,但是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与民间借贷相关的债务不能及时清偿、债务人出逃、中小企业倒闭等事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较大冲击,相关纠纷案件在短期内大量增加.为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化解民间借贷纠纷,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高度重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民间借贷客观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促进了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但实践中民间借贷也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等特点,容易引发高利贷、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以及非法集资、暴力催收导致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问题,对金融秩序乃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使得人民法院妥善化解民间借贷纠纷的难度增加.因此,人民法院应当高度重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将其作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重要工作内容,作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通过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做好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立案受理工作.当事人就民间借贷纠纷起诉的,人民法院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立案受理工作.立案时要认真进行审查,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于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及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做好相关预案工作,切实防范可能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3、依法惩治与民间借贷相关的刑事犯罪.人民法院在审理与民间借贷相关的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案件时,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对于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案件,要依法及时审判,切实维护金融秩序.对于与民间借贷相关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及其他暴力性犯罪,要依法从严惩处,切实维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要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意区分性质不同的违法犯罪行为,真正做到罚当其罪.4、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要严格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同时注意把握国家经济政策精神,努力做到依法公正与妥善合理的有机统一.要依法认定民间借贷的合同效力,保护合法借贷关系,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处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对于因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或者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上述违法犯罪活动的借贷关系,依法不予保护.5、加大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调解力度.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要深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对于涉及众多出借人或者借款人的案件、可能引发工人讨薪等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案件以及判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等,要先行调解,重点调解,努力促成当事人和解.要充分借助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程序对接,形成化解矛盾的最大合力,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6、依法保护合法的借贷利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要依法保护合法的借贷利息,依法遏制高利贷化倾向.出借人依照合同约定请求支付借款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第7条的规定处理.出借人将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当事人仅约定借期内利率,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以借期内的利率主张逾期还款利息的,依法予以支持.当事人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主张自逾期还款之日起的利息损失的,依法予以支持.7、注意防范、制裁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过程中,要依法全面、客观地审核双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证据,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对形式有瑕疵的“欠条”或者“收条”,要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对现金交付的借贷,可根据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的大小、当事人间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综合判断.发现有虚假诉讼嫌疑的,要及时依职权或者提请有关部门调查取证,查清事实真相.经查证确属虚假诉讼的,驳回其诉讼请求,并对其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法予以制裁;对于以骗取财物、逃废债务为目的实施虚假诉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妥善适用有关司法措施.对于暂时资金周转困难但仍在正常经营的借款人,在不损害出借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灵活适用诉讼保全措施,尽量使该借款人度过暂时的债务危机.对于出借人举报的有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可能的借款人,要依法视情加大诉讼保全力度,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审理因民间借贷债务而引发的企业破产案件时,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具有挽救价值和希望的负债中小企业,要积极适用重整、和解程序,尽快实现企业再生;对没有挽救希望,必须通过破产清算退出市场的中小企业,要制定综合预案,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切实将企业退市引发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9、积极促进建立健全民间借贷纠纷防范和解决机制.人民法院在化解民间借贷纠纷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积极采取司法应对措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联动效能.要建立和完善系列案件审判执行统一协调机制,避免因裁判标准不一致或者执行工作简单化而激化社会矛盾.要结合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判工作实际,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为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参考.要加强法制宣传,特别是对典型案件的宣传,引导各类民间借贷主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倡导守法诚信的社会风尚.10、加强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人民法院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中,要认真总结审判经验,密切关注各类敏感疑难问题和典型案件,对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成因,尽早提出对策,必要时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章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篇一、防范民间借贷风险要注意的几点1、考查借款人信用.对于他人提出的借款要求,出借人要考查对方的信用程度和偿还能力,如果借款人有过“赖帐”的“劣迹”,就要坚决拒绝.2、问清用途,防范借款关系不合法.1民法通则第九十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任何民事活动都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在出借款项时要问明对方的借款用途.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赌博、走私、诈骗、买卖毒品或贩卖枪支等非法活动仍借款的,则属于违法借贷,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3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必须是出于自愿,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3、借贷有据,妥善保存.1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大多数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民间借贷关系往往是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订立,无任何书面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一方予以否认,对方就会因为拿不出证据而陷入“空口无凭”的境地,即使诉至法院,出借人也会因无法举证而败诉.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无书面证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由此可见,出、借双方订立书面协议大有必要,协议应当写明借款用途、数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内容.3在书写借贷协议时,要注意借贷起止时间要写清,避免因时间不清致计息受损.借款数额要用大写,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事后在小写的数额上做手脚.4为了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出借人必须注意妥善保存书面协议等证据,以便日后发生纠纷时有所凭据.4、大额借款最好有担保.数额较大的借贷,应当要求借款人提供人的担保或财产抵押,提供不动产抵押的,还应到抵押登记部门进行抵押登记.如果没有财产担保,为了安全保险起见,对于大额借款最好由借款人找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个人或单位来对其进行担保,这样万一借款人出现赖帐或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便可行使担保物权或抵押权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挽救.5、利息约定要合理合法.1一般情况下,借款利率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可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括利率本数.2双方应在书面借款协议上明确写明是否支付利息、利率具体多少等问题,但是不得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否则,诉至法院时不会得到支持,但债务人自愿支付的除外.3利息不得计入本金计算复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利滚利”、“驴打滚”,超出部分的利息和复利不受法律保护.6、要注意保存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人民法院审查民间借贷案件的起诉时,一般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无书面证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债权人误认为,只要债权债务关系存在,法院就会调查清楚的.可是,一旦产生纠纷打起官司来,一切只能凭证据,离开了证据,借款事实就无法认定,债权也无法得到保护.借贷证据包括借款关系存在证据、款项借出证据、利息支付证据、款项归还证据等.7、注意催讨及时起诉.1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不讲信用的人,借款到期后拖延甚至不还,催讨时避而不见等.在发生上述情况时,凡借出的款项已经超过双方约定期限,但借款仍未归还的,出借人就要考虑催讨,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内返还借款.2合同法第207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如果借款期限已经满,经出借人催讨而仍未偿还借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还有一些情况是,有的借款人为了达到逃债的目的,故意恶意离婚夫妻双方恶意串通,将全部或大部分财产分给对方,此时出借人应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后,根据有关法律和“谁受益,谁还款”的原则处理.“向8、要掌握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如果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就会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债权就失去了法律保护.在此期间,双方应重新协商延期还款或分期偿还,以达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应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否则,债权人的民事权利将得不到法律保护.9、谨防非法集资.一些个体企业或业主利用人们贪图高利的心理,抛出高息诱饵,在同地域或熟人间进行非法集资,这种集资经营者不是挥霍过度无力偿还就是卷款潜逃,使债权人血本无归,这种借贷。
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控制
我的人民币我做主——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控制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侯二朋律师1随着手中“人民币”的增加,大多数人都会考虑通过理财如何能发挥其最大效用,或者能带来更多的收益,让它不停地工作。
现在投资渠道也很多,比如股票、基金、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银行的理财产品等。
但是最传统的流传上千年的民间借贷却依然盛行。
自从去年下半年起,浙江省出现了多起债务人无钱偿还民间借款“跑路”的现象。
波及的范围之广之大,引起了中央及地方多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老百姓存点钱不容易,不能只盯着民间借贷高利息,却对其中的风险麻痹大意。
作为律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广大市民分析一下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办法,帮助市民们看好钱袋子。
一、借款人不讲信用的风险民间借贷也是一种交易。
交易中人的因素最重要。
同样一宗借贷,发生在不同的人之间,交易的效果会完全不同。
借款人自身要是讲诚信、做实业、有经济实力的人。
所以在决定出借之前,出借人要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一下借款人。
首先要了解借款的目的是否真实,再要向了解借款人的人调查借款人是否可信,所从事的行业。
不要听信直接从借款人所得来的消息。
用于非法用途的借款一定不能借。
因此出借人一定要选择经过核实确实可信的借款人。
二、借款人没有能力偿还借款的风险即便经过调查借款人是比较可信的,但是借款人在借款时的现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能会丧失还款能力。
为了确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支付借款前一定要取得相应的担保权利。
从法律规定上讲,担保的形式有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
保证担保是由第三人作保证,如果借款人不还钱,由保证人来承担还款责任,分为一般保证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没有约定的,一律为连带责任担保。
所以,在由保证人担保的情形下,直接约定承担保证责任就行了。
抵押担保是由借款人或者第三人提供财产,经过办理相应登记手续后,出借人取得抵押权。
如果借款人还不了钱,则可以将该抵押财产进行拍卖、变卖或者协议折价来偿还借款。
质押担保是指由1作者简介:侯二朋,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主要从事公司法诉讼与非诉讼法律服务、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创办有网站.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动产或者权力(如股权等),经登记或者交付后,出借人取得质权。
民间借贷风险防范
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为许多人解决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然而,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
如果不加以防范,可能会给借贷双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民间借贷存在的常见风险。
信用风险是民间借贷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像银行那样严格的信用评估体系,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难以准确把握。
有些借款人可能故意隐瞒自己的不良信用记录、债务状况或者夸大还款能力,导致出借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借资金,最终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
法律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相对不够完善,一些借贷行为可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例如,过高的利息约定可能不受法律保护,或者借贷合同的条款不规范、不完整,一旦发生纠纷,出借人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还有就是市场风险。
经济形势的变化、行业的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如果借款人所从事的行业遭遇寒冬,或者整体经济环境不佳,其收入减少,很可能无法按时足额偿还借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呢?对于出借人来说,在决定出借资金之前,一定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可以通过向共同的朋友、熟人打听,或者查看借款人的过往信用记录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其信用信息。
同时,要注意核实借款人提供的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合理。
如果借款人声称借款用于投资某个项目,出借人应该对该项目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评估,判断其可行性和风险。
在签订借贷合同时,一定要规范、严谨。
合同中应明确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
利息的约定要符合法律规定,过高的利息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增加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导致违约风险增加。
同时,要确保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合法有效,最好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此外,出借人还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常见的担保方式有抵押、质押和保证。
抵押物可以是房产、车辆等有价值的资产;质押物可以是存款单、债券等;保证人则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信用。
出借人在民间借贷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
出借人在民间借贷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民间借贷虽然方便,但风险也不小。
那么出借人在民间借贷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借款人跑路的风险风险描述:出借人需要承担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或根本不还款的风险。
防范措施:出借人应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并尽可能选择有信誉的借款人进行合作。
二、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风险风险描述:出借人的权益可能因借款人通过支付现金方式还款而得不到有效保障,因为这将缺少有力的还款凭证。
防范措施:出借人应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还款凭证,或者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固定款项交付的证据,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三、高利贷的法律风险风险描述:出借人在出借资金时,如果约定高额利息,超过法定上限(如年利率24%)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
防范措施:出借人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借贷利息在法定范围内。
四、非法集资的风险风险描述:借款人如果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借款,数额较大,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等犯罪。
防范措施:出借人在出借款项时应当调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审查借款人是否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五、诉讼时效的风险风险描述:出借人在借款到期后应当积极主张债权,如果出借人在借款期满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未主张债权的,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防范措施:出借人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积极主张债权,确保债权得到法律保护。
六、虚假诉讼的法律风险风险描述: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如果出借人通过虚假诉讼来主张债权,可能会面临法律制裁。
防范措施:出借人应诚信诉讼,不得通过虚假诉讼等手段来主张债权。
七、合同实际履行与约定不符的风险风险描述:民间借贷中,借款数额是以实际到账金额为准,而非借据或借款协议上的约定金额。
防范措施:出借人应注意确保合同实际履行与约定相符,避免因实际交付金额与约定不符而引发纠纷。
八、资金交付方式的风险风险描述:现金交付可能因缺乏有力凭证而难以证明借款事实。
防范措施:出借人最好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交付资金,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
民间借贷,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抵 押 登 记 . 能 对 抗 第 三 人 。 此 驳 回 了丁 老 师 的 诉 不 据
讼 请 求
说法: 国《 我 民法通则》 第九十条规定 : 合法的借贷 关系受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
倍 于同期银 行贷 款利 率的利 息
灭 , 依法登记 , 经 发生 效 力 : 经 登 未 记. 不发 生效 力 。 法 律另 有 规定 的 但 除外 。 以建 筑物 和其他 土地 附着 物 、
张
阴
说 法 : 高人 民法 院《 于人 民法 院审 理借 贷案件 最 关
的若干 意见 》 中规 定 : 民间借 贷 的利 率 可 以适 当高 于银
否则视 为无 息借 贷 。
非 法 用 途 勿 借 款
案例 : 了使 闲置 的资金 保 值 , 为
在 某 医院 工作 的李 医生一 直寻 思 着
给 自 己积 攒 的 2 0万元 存 款 找 个去
房 屋 抵 押 需登 记
案 例 :一 心想 为 自己积 蓄找 个 出路 的某 学校 丁老
师 , 给 做 煤 炭 生意 的 王 某 2 借 0万 元 , 方 约 定借 款 期 双
/ 年 以来 ,央行 连 续上 调 存 款准 备 金 率 , 7 银 行 纷 纷缩 减 信 贷规 模 . 中小 企业 普 各
遍 出现 “ 钱荒 ” 又 不 愿将 “ 很 闲钱 ” 入 银 行 。 存
于是 。 民间借 贷现 象开始 日益 增多 。如何 规避
双方 约 定 : 款 3个 月 。 息 1%。协议 签 订 借 利 0
后 。 先 生如 约将 2 孙 0万元 交给李 某 。但 李某并
违规借贷风险防控措施
违规借贷风险防控措施借贷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
在金融领域,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违规借贷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风险防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监管加强监管是防范违规借贷风险的基础。
监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并加强对各类借贷机构的监管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借贷市场的行为。
对于那些从事非法借贷活动的机构,要严厉打击,予以法律制裁。
二、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借贷市场的信息披露是防控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借贷机构应该按照规定,向借款人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借贷产品信息。
借款人应该对借贷产品的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对借贷合同的条款和细则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市场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提示机制,对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并向借款人提供相应的风险提示。
三、完善借贷合同借贷合同作为借贷双方权益的保障,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借贷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利率、还款方式、逾期违约等事项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借款人和借贷机构的权益得到保护。
同时,借贷合同应该采用简明的语言,便于借款人理解和认可。
四、加强风险管理和评估风险管理是借贷市场的重要环节。
借贷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还款能力评估。
通过科学的评估手段和模型,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同时,加强对借贷资金流向的监测,减少洗钱和其他非法资金流入。
五、加强教育和宣传在防控违规借贷风险中,教育和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借款人应该加强自身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不盲目参与借贷活动。
同时,借贷机构也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教育和引导,让借款人充分了解借贷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违规借贷风险的认知度,形成共同抵制违规借贷的社会氛围。
六、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防范违规借贷风险的有效手段。
各借贷机构之间应该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共享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还款情况等数据。
民间借贷方面的 常识
民间借贷方面的常识
民间借贷是近年在中国非常流行的一种金融行为,它通常是为了解决人们紧急的财务需求而进行,因此很多人会参与其中。
但是,由于民间借贷没有像银行一样的监管,有时候也会出现风险,因此在进行这种行为前需要了解一些常识,以下为十条民间借贷的重要常识:
1. 民间借贷纯属民间之间的互相借贷,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如果出现还款逾期或无法还款等情况,借款人将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债务。
2. 登记借款人的身份证信息及联系方式,对于借款人的职业、收入等情况也需要做好记录,以便在需要追债时有足够的证据。
3. 在借款合同中要详细写明借款金额、利率和还款期限等内容,以避免出现利率更改或还款期限被大幅延长等情况。
4. 不要贪小便宜,尽量选择正规的、有信誉的借贷平台或是与自己熟识的人之间进行民间借贷,以避免遇到骗子或出现闹剧。
5. 不要借入过多贷款,一旦出现还款问题,可能导致债务累积无法买店,导致更大的经济风险,要谨慎借贷。
6. 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确保能够按时还款,避免因无力偿还还贷债务,造成经济损失。
7. 不要借贷无还款方案的“跑路贷”,尽可能避免和不良信用的借口债主之间进行民间借贷。
8. 借贷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一旦违约可能导致信用记录受损,进而影响原已很不幸的经济状况。
9. 民间借贷需要谨慎,即使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遵循合法规定。
10. 在进行民间借贷时,如果发现有不良投资平台或“跑路贷”,应及时向当地银行或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综上,民间借贷应慎重对待,应选择正规的、有信誉的借贷平台或与自己熟识的人之间进行,同时也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保留有足够的证据和途径,以确保自身的利益和信用记录。
办理民间借贷案件的七大注意事项
办理民间借贷案件的七大注意事项办理民间借贷案件是一项严肃的法律活动,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在办理这类案件时,需要注意许多细节,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下面将介绍办理民间借贷案件的七大注意事项。
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在办理民间借贷案件之前,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条文。
要充分理解各项法律的规定,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运用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确保证据充分完备。
在办理民间借贷案件时,要确保所有的证据充分完备,包括借款合同、借款凭证、还款凭证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在法院审理时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和实际情况,可以帮助当事人维护自己的权益。
慎重选择解决途径。
在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时,要慎重选择解决途径,可以通过民主协商和调解、诉讼解决等多种手段来解决纠纷。
在选择解决途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式,以便有效解决纠纷。
第四,合理维权保护。
办理民间借贷案件时,必须合理维权保护,包括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也要确保债务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要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注重平衡各方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五,严格执行判决裁定。
无论是债权人方还是债务人方,在民间借贷案件的判决裁定下,都必须严格执行。
如果判决结果对任何一方造成损失,可通过合法途径提出上诉,但在执行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判决裁定的规定。
第六,注重诚信原则。
在办理民间借贷案件时,各方都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避免提供虚假证据或故意隐瞒重要事实。
要在法律面前保持诚信,尊重法律、尊重对方,避免诉讼过程中恶意排解、拖延时间等行为。
加强法律意识教育。
为了避免发生民间借贷纠纷,各方应当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增强法律素养,了解法律法规,规避风险,避免因为不了解法律而导致民间借贷纠纷的发生。
办理民间借贷案件需要注意以上七大事项,包括了解法律规定、确保证据完备、慎重选择解决途径、合理维权保护、执行判决裁定、注重诚信原则、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等,只有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解决民间借贷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民间借贷_如何防范法律风险_
近年,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纷纷缩减信贷规模,各中小企业普遍出现“钱荒”。
而另一方面,很多老百姓又不愿将“闲钱”存入银行。
于是,民间借贷现象开始日益增多。
如何规避民间借贷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防范法律风险,下面这些案例或许能帮你擦亮双眼,不再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约定利率要合法案例:孙某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认识了李某。
今年元月,李某因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向孙某借款20万元,双方约定:借款3个月,利息10%。
协议签订后,孙某将20万元交给李某。
但李某并未在借款到期后向孙某归还本金和利息。
孙某为此诉至法院,要求李某立即归还借款20万元以及所欠下的利息款2万元。
法院认为,孙某和李某有关利息的约定违反法律规定,判决李某向孙某归还本金并支付4倍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利息。
说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含利率本数)。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本案,双方约定借款3个月,利息10%,已远远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故超出部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利息必须在借据中写明,否则视为无息借贷。
房屋抵押需登记案例:一心想为自己积蓄找个出路的丁某,将20万元借给了做煤炭生意的王某,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利息4万元。
为了防范风险,丁某提出要求王某提供住房抵押,王某很爽快地答应,并从家中取来房产证交给丁某。
拿来房产证后,丁某如约将20万元交给王某。
谁知王某在拿到钱后,便以自己的原房产证遗失为由补办了房产证,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刘某。
丁某获悉后,以该房屋已设立抵押为由要求刘某退房,但法院却认为,丁某和王某未办理房屋抵押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据此驳回了丁某的诉讼请求。
说法:根据《物权法》第9条、第180条、第187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前形势下民间借贷需注意的法律问题
当前形势下民间借贷需注意的法律问题民间借贷指的是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所发生的借贷关系。
作为借款关系外部体现之借款合同依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民间借贷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因其门槛低、手续简单、快捷、效率高等优势而广为盛行,特别是在当前银根紧缩、银贷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公民或企业更愿意进行民间借贷,与此同时,因民间借贷而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也层出不穷。
为保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以下民间借贷中容易出现的法律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证据不足问题因民间借贷纠纷而进入诉讼程序出现的证据不足情况,主要指以下三种:1、无借据有银行凭证。
民间借贷活动中,通常借贷双方都存在一定交情甚至是好友或好友介绍的友人,为顾其情面,往往存在已实际转账汇款但却未出具借条、借款合同等法律文书的情况,那么一旦借款人不还款或二者产生纠纷时,出借人起诉借款人要求归还欠款就存在难以获得法院支持其主张之可能,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有关债的规定,若出借人未有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书予以证明的话,难以证明其是债权人。
虽然有转账凭证,但若对方予以否认并提供其他证明,甚至因为有经济往来,提供其先前转账给出借人的凭证,主张系对先前转账资金的还本付息,则更加难以获得法院的支持。
2、有借据无银行凭证。
某些出借人因为经商或其他原因,身边常有多则五六十万、少则二三十万的现金,一旦向他人出借资金,将直接提取现金给借款人,并自认为只要有对方签字的借款合同(或出具的借条等)便高枕无忧,殊不知,仅依据借款合同并一定能证明借款的存在,且难以获得法院的支持。
因为根据《合同法》第210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合同,只有当交付资金后合同才生效,即便当事人早已在合同上签字,因此光有借款合同若未有证据证明已交付资金则借款合同未生效,既然未生效则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返还借款便无依据。
另外,根据浙江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17条的规定,若只有借款合同等借据起诉的,对现金交付的金额大小、出借人的支付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借贷双方的亲疏关系等诸因素,结合当事人的陈述等其他相关证据予以综合考虑,核查是否存在真实的借贷情况。
民间借贷有哪些风险防范措施
民间借贷有哪些风险防范措施在现代社会,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为人们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一系列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要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进行民间借贷之前,双方应当通过书面协议清晰地规定借款金额、借款用途、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利率等关键条款。
这不仅能够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纠纷,还能为双方的行为提供明确的约束和指导。
对于借款用途,一定要仔细核实。
借款人应如实告知借款的具体用途,出借人也要进行必要的审查。
如果借款用途不合法或者存在风险,出借人应当谨慎考虑是否出借资金。
比如,借款人将借款用于赌博、非法经营等活动,这样的借贷行为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使出借人陷入法律风险之中。
利率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因此,在约定利率时,双方都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过高的利率而导致借贷合同无效。
其次,选择可靠的借款对象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步骤。
出借人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经济状况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可以通过查看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收入证明、资产状况等方式来评估其还款能力。
如果借款人以往有不良的信用记录或者存在经济纠纷,那么出借人就要谨慎对待。
同时,担保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担保可以分为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
人的担保即保证,是指由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作为保证人,当借款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
物的担保则包括抵押、质押和留置等方式。
例如,借款人可以将房产、车辆等有价值的资产作为抵押物,一旦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出借人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以实现债权。
在借贷过程中,保留相关证据也是非常关键的。
出借人应保存好借款合同、借条、转账凭证、收款收据等相关文件。
民间借贷发展现状趋势及常见法律问题分析完整
民间借贷发展现状趋势及常见法律问题分析完整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一、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民间借贷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选择民间借贷来满足资金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银行贷款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为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
借贷形式呈现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个人之间直接借款,还出现了通过网络平台、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的借贷。
同时,一些民间借贷还与股权、债权等相结合,形式更加复杂。
利率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民间借贷缺乏统一的监管和规范,利率水平往往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在一些情况下,利率可能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甚至出现高利贷现象。
二、民间借贷的发展趋势规范化和合法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加强,民间借贷将逐渐纳入法律监管的轨道,违规和非法的借贷行为将受到严厉打击。
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将更加紧密。
借助互联网技术,民间借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专业化和机构化趋势明显。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专业的民间借贷机构出现,提供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的借贷服务。
三、民间借贷常见的法律问题借贷合同的效力问题。
如果借贷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利率过高、存在欺诈等,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利息的计算和支付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有一定的限制。
超过法定利率上限的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担保问题。
在民间借贷中,担保是常见的增信措施。
但如果担保方式不合法、担保手续不完备,可能导致担保无效,影响债权人的权益实现。
借款用途的合法性问题。
如果借款人将借款用于非法活动,借贷合同可能无效,出借人不仅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四、法律问题的应对策略出借人在签订借贷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对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
如何防范民间借贷风险
Corporate management used to be communication, now it is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ture is stillcommunication.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如何防范民间借贷风险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款凭据。
借款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有些时候因为顾及人情或者面子,未要求借款人写下借款凭据,借款人诚实守信还好,万一借款人不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甚至逃避债务的,借款人往往因为没有借款凭据而变得很被动。
民间借贷也就是私人借贷,虽然现在每天都在大量的发生民间借贷,但对于当事人而言这其中也有一些可能会损害到自身利益的风险产生。
而想要了解该如何防范民间借贷风险,那么就要先搞清楚究竟民间借贷的风险都有哪些。
本文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你解答这方面的知识。
一、民间借贷中有哪些风险(一)债务人信用的风险关于债务人的身份问题,有两点值得注意:1、债权人应当审查债务人的身份证件,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借条。
如果债务人将事先写好的借条交给债权人的话,就不排除该借条中债务人的签名系由他人代签的可能。
2、如果借贷人同时又是某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话,债权人一定要明确债务人是该借贷人本人还是其所代表的公司或企业。
在法律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可以代表公司或企业从事包括付款在内的民事行为的。
如果债权人不对债务人的身份加以明确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借贷人身份混同的情形。
(二)借贷用途的风险在民间借贷中要注意恶意借贷的问题,也就是借贷人筹集资金所指向的对象为非法用途的借贷关系。
对于这种借贷关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出借人明知借贷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贷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该行为因为违反了国家法律,也被确认为无效。
在实践中,往往有些借贷人筹集资金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出借人则也往往牟利心切,未注意审查借贷人借贷的用途,或有的明知其借贷是为其非法活动提供资金的仍盲目出借。
借款纠纷案件法律风险(3篇)
第1篇一、引言借款纠纷案件是民事案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涉及到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抵押合同等多种法律关系。
借款纠纷案件的处理往往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借款纠纷案件的法律风险入手,分析其成因、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以期为相关当事人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借款纠纷案件的法律风险1. 借款合同风险(1)合同主体不合格:借款合同签订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如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等,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2)合同内容不合法:借款合同中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高利贷、非法集资等,可能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
(3)合同条款不明确:借款合同中关于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表述不明确,容易引发纠纷。
2. 担保合同风险(1)担保主体不合格:担保人为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等,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2)担保物不合法:担保物为非法财产、已设定权利负担的财产等,可能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3)担保方式不合法:担保方式违反法律规定,如以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不动产设定抵押,但未办理抵押登记,导致抵押权无法实现。
3. 抵押合同风险(1)抵押物不合法:抵押物为非法财产、已设定权利负担的财产等,导致抵押合同无效。
(2)抵押登记不完善:抵押物未办理抵押登记,导致抵押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
(3)抵押权行使障碍: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时,因抵押物处置程序、执行难等问题,导致抵押权难以实现。
4. 借款人违约风险(1)逾期还款:借款人未按约定时间还款,导致借款合同纠纷。
(2)提前还款:借款人未经贷款人同意提前还款,可能导致贷款人损失利息。
(3)恶意拖欠:借款人故意拖欠借款,损害贷款人合法权益。
5. 贷款人违约风险(1)未按约定放款:贷款人未按约定时间、金额放款,导致借款人权益受损。
(2)违规放贷:贷款人违反法律规定,如发放高利贷、非法集资等,导致借款合同无效。
(3)不当催收:贷款人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借款,侵犯借款人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借贷热点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民间借贷因为其借贷手续不完备,缺乏担保抵押,无可靠的法律保障等法律风险,很容易引起纠纷。
那么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法律风险有哪些呢?怎么防范呢?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详细了解。
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一、借款人不明的法律风险。
这在生活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有:没有出具书面借条无法认定借款人或借条由借款人叫他人代写,事后否认借款或借款人的身份、地址不明,事后无法调查核实向法院起诉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外借款等情况。
第一种情况,通常在发生于亲戚、同学、朋友之间,因为事初大家关系比较好、也有一定了解,碍于情面借予款项时也没要求对方出具书面借条,事后,在借款人作否认借款的情况下,因为缺乏借贷合意的事实证据,无法确定承担借款偿还的责任主体,而导致借款官司败诉;第二种情况,借款人事前或事后叫他人以自己名义代写出具借条,事后作否认借款。
因为借条上非借款人本人的真实签字,无法证实借款合意的存在,而恶意逃避承担偿还借款责任;第三种情况,对工作不稳定、经常变动,住址也不稳定的借款人,一旦发生借款纠纷,因为债权人无法掌握借款人的确切住址及其身份信息,而无法顺利的通过向法院立案起诉来主张借款。
第四种情况,担任某一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的对外借款,事后,恶意推脱是企业借款或企业推脱是其个人借款,因为互相推卸责任给债权人的追款带来诉讼风险等等其他情况。
鉴于此类的借款风险,建议债权人应以下几点加以风险防范:1、要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条,而且要借款人本人当面书写、签字、盖章并作核实身份,避免他人代写、冒用他人名义书写的情况发生;2、借条当中应清楚、明确的写明借款人真实的身份证号、详细居住地址;3、对借款人为某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则应要求其写明实际是其个人借款还是为企业作借款,视情况要其写明共同承担归还或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4、尽量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二、借贷用途的法律风险:这种情形在生活实践中的主要风险表现为:明知借款人借钱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而仍然出借的情形。
因为属于非法借贷,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甚至有可能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因此,在借款的起初作了解借款的用途、能起到保证主张还款的正当性、合法性。
为确保借贷用途的合法性,建议在借条中就借款的合法用途作明确写明,避免借款人或共同债务承担人事后以借款用于非法用途作责任推脱。
三、借款利息的法律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借条中未作约定利息,事后主张借贷利息不被支持或约定的利息过高,未得到法律保护。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借条中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将视为不支付利息;民间借贷的利息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约定的利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被法律所保护。
为确保民间借贷利息的合法性,建议双方在借条中作合法、公道的利息约定。
四、借条内容不规范、不明确的法律风险这类风险实践中除上述的借贷主体、用途、利息外还有常见的主要表现为:将借条写成欠条;借款金额大小写不一致或小写的金额数据不规范遭到篡改;还款时间不明确;内容因为太过简单,遭到篡改引发争议等等方面,为后面通过诉讼顺利追讨借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建议:借条内容表述用词要准确,书写规范字,语义要严谨,签字处与正文间不要留有太多的空隙等。
提倡民间借贷行为应作签订完整的书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姓名(要与身份证姓名相一致);借款用途(要做写明);借款金额(要有大写且确保大小写一致);借款时间和还款时间(要具体明确到某年某月某日);利率约定要合法(超出合法的部分可作规避考虑操作);明确逾期还款的违约责任;有作担保或抵押的,明确保证人以及抵押的物品等等。
五、款项交付不明的法律风险这在生活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现金交付方式特别是大额的现金交付或应债务人要求将借款交付给第三方,事后债务人作否认收到款项所带来的借款交付风险。
依照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现金交付的借贷,债权人仅凭借据起诉而未提供付款凭证,如果借款人对款项交付提出异议的,债权人必须要就现金交付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用途等具体事实和经过做出合理的解释。
由法官根据现金交付的金额大小、出借人的支付能力等诸多因素,结合其他事实证据作综合的审查判断,存在自由裁量的空间,具有很大的法律风险。
在本律师代理的一案例中,法院曾以原告即出借人除了借条证据外,没有提供任何已实际给付钱款的转账凭证或相关事实依据,且以原告在此期间没有收入,家庭经济条件也十分困难,不可能有这么多钱借给被告等理由,最终判决以双方不存在真实借贷关系为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因此,对于较大金额的借款,不仅要有借条,钱款应通过银行转帐交付对方,以获得交付钱款的有效凭证。
为有效规避现金交付给债权人带来法律意义上的合理解释不能以及举证不能造成不被认定的法律风险,以及将借款交付给第三方,因为第三方下落不明等原因,遭到借款人否认收到借款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本律师建议:1、对现金交付的借贷特别是大宗金额的借贷,应尽量通过银行转账,款项接受账户应为借款人本人的账户或双方作约定的银行账户,保留好银行转账的凭证。
2、对借款人提出的将借款交付第三方的要求,应事先作约定明确或事后应取得借款人的认可,保留好相关的把款项交付第三人以及双方约定或应借款人要求打款给指定对象的事实证据。
六、未作担保或未能实现担保的法律风险这在生活实践中,常见于:未作担保的情形,借款人在借款当时可能经济状况良好、具有偿还能力,债权人碍于情面或基于信任等原因未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但后来因为借款人做生意或投资股票、甚至有赌博、吸毒等原因导致经济上陷入困境、负债累累已无力作偿还,以致后面债权人发现状况不对作催讨时已太迟,在借款人已无力作偿还,又没有担保的情况下,最终造成借款无法追回的经济损失。
还有作担保但却未能实现的情形:比如:保证人口头为借款人的借款作担保,事后否认担保;或保证人自身缺乏经济担保能力,无法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或借款人提供的机动车、房产作等财产担保,但未办理法定的抵押登记手续,以致未能起到担保还款的效力和作用。
因此,为最大限度的减小债权人的风险,在作借款时最好让借款人提供人和物作担保,这样即使借款人出现赖帐或无力偿还借款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变卖抵押物优先受偿,或要求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担保物权或抵押权来保护自己权益,避免损失。
本律师建议作以下方面的风险防范:1、让借款人提供具有经济实力良好的单位或个人作保证人,并在借条或借款合同中作列明保证人的地位及担保的责任。
2、让借款人提供银行定期存单、有价债券、机动车、房产等个人财产作抵押,完善担保或抵押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抵押和担保都需要签订书面协议,如果作车辆、房产抵押的,别忘记向法定的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七、还款不清的法律风险这在实践中常常被疏忽。
这一风险主要在于借款人,特别是借款人在以现金方式作归还借款后,未向债权人索要出具收款收条,事后,无法证明已作还款。
为防范和完全杜绝此类问题的风险,本律师建议:在借贷关系中,与借款人收到所借款项后需出示收据的作法相对应的是在借款人向债权人作归还借款时,债权人也要向借款人作出具收款凭证,以此,证实借款人已经还款、双方债权债务归于终结。
八、诉讼时效的法律风险这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债权人对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缺乏清楚、明确的认识而疏于催款,过了法律诉讼时效或未保留好中间有过催款的事实证据无法证明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存在,而过了诉讼时效的情形。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偿还借款的法律后果则是不受法律保护,除借款人作自愿偿还外,依法将会被法院驳回。
因此,为避免借款债权超诉讼时效,失去法律保护,在借款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借款人仍然未作归还的,本律师建议采取以下的措施加以防范风险:1、在还款期限届满后即将期满两年之前,应当要求借款人重新出具作延续新的还款期限或落款时间为出具之日的借条;2、可委托律师签发催款的律师函,形成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证据,作重新计算两年诉讼时效,以确保不过诉讼时效失去法律保护。
3、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借款本金及损失。
九、借贷管辖法院的确定这在生活实践中,常会碰到借款人为外地人,在借款人到期不作归还借款,债权人无法证明借款交付的履行地情况下,债权人只能到借款人住所地的法院起诉。
考虑到各地的司法环境以及诉讼成本的考虑,这显然对债权人是不利的。
为此,本律师建议:可在借条或借款合同中作设定发生纠纷由债权人所在地法院管辖的约定条款,以确保能以最小代价,顺利的实现通过诉讼挽回损失除此外,实践中民间借贷还存在着种种的其他风险,诸如民间借贷还大量的牵涉到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债权人如何有效的预防或避免借款一方借离婚来逃避债务承担等等问题,债权人对此应树立正常的法律风险意识,学会有效的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遭受损失或有力的挽回经济损失。
必要的情况下应借助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千万别抱疏忽、懈怠心理,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时后悔莫及庞氏骗局的中国案例庞氏骗局的一般步骤庞氏骗局的中国例子比庞氏骗局更凶残的怪兽文/布尔费墨来自作者同名公号(获授权转载)又一个百亿级“理财平台”轰然倒塌。
千万人的血汗钱就这样付之东流。
今天我就来梳理一下,找到造成这个问题的罪魁祸首。
首先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理财”这个东西出现?人们“理财”,到底是为什么?很简单。
因为钱越来越不值钱。
那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商品和服务的产出翻了不知道多少倍,如果货币量不变的话,钱应该是越来越值钱才对。
那么钱怎么会越来越不值钱?是谁让钱变毛了?很简单,是央行,利用它手中的发钞权、货币政策,及部分准备银行制度,使得货币一而再地被滥发。
根据新华网的一则消息*,2015年12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3.3%。
很多人看见数字就头疼。
我来给你解读。
这个13.3%是什么意思。
我们假设你在2014年底的存款一共有100元。
那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3.3%,意味着在2015年底,你的存款购买力就变成了113.3元吗?不是的。
这意味着你的存款购买力变成了100元,加上一点可怜的利息,大概是2%左右,减去13.3%,大概变成了90元不到。
这个算法就比较好理解了。
第一年,100变90。
第二年,90变81,第三年,81变72.9,依此类推。
有些人可能惊讶了:照这样看,岂不是过几年,存款就少了一半,再过几年就再少一半?对的。
你的血汗钱就是这样被央行慢慢吃掉了。
你一辈子的努力挣来的财富,你想要留给子孙后代的东西,就这样化为废纸,化为灰烬,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