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对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的护理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疗效评价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识干预 :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 向患者
解 释 围绝 经期 高血 压 的一般 知识 ,深化 患者 对 围绝 经期 各种 症状 和并 发症 的认 识程度 ,让 患者 能够 正
平 均分 为观察 组和对 照组 。观察组 患者 3 4例 , 年 龄
4 2 — 5 6岁 , 平均年龄为( 4 8 . 5 + 5 . 6 ) 岁; 患 者 的病 程 在
确的认识和看待围绝经期高血压 ,使其认识到 良好 的、稳定 的 1 、 5 , 理状况对改善围绝经期高血压症状 的
重要性。③放松疗法 :护理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心 理 护理干 预期 间 , 可 以结 合 患者 的 日常 生活 习惯 , 通
3 讨
论
2 结
果
据相关 的调查资料指出 , 女性患者进人 围绝经 期后 , 血压的波动性较大 , 容易受精神紧张 、 体力劳
据统计 , 与对照组相 比 ,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 疗前后 S A S 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更为理想 , 组间差 异显著 , 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详见表 1 。
l 2 0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识
2 0 1 4年 第 4期
论 著 /护 理 丹
心理护理干预 围绝经期高血压 合并焦虑患者 的疗效评价
莫 惠彬 杨 平 陈林榕 杨 倩 云
( 广 东省 中医院珠 海 医院 , 广 东 珠海 5 1 9 0 0 0 )
【 摘要 】 目的
和 探 讨 。方 法
过 音乐 、 阅读 或运 动 的方 式 , 帮助 患者从 健康 的途 径 和渠道发 泄心 理压 力 ,从而 确保患 者 能够时 刻保 持
围绝经期妇女门诊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门诊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52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各26例。
结果:研究组不良情绪评估得分与生活质量评估得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门诊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围绝经期;心理护理;规范化健康教育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功能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弱,多器官组织因雌激素变化而退行性改变,因此情绪状态不稳定,易产生不良情绪,降低了其生活质量,也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鉴于此,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有必要实施心理疏导,消除其不良情绪,并通过规范化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行为,提升生活质量。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52例围绝经期妇女,纳入于2021年9月-2022年5月,遵循随机对照分配原则设为参照组、研究组,各26例。
参照组年龄45岁-59岁,均龄(52.21±4.39)岁;研究组年龄44-61岁,均龄(52.29±4.47)岁。
两组的基础资料匹配度较高,可比性充分,P>0.05。
1.2方法参照组26例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常规护理,以口头讲解为主,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日常的禁忌、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26例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心理护理与规范化健康教育,即(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深入沟通交流,了解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思想变化、心理状态等,观察其心理情绪波动状况,以便于适时实施心理疏导,减轻其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稳定、平和的身心状态[1];同时将自我情绪调节技巧传授给患者,比如应用音乐疗法、聊天谈心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自己喜欢的手工,以此来调节、控制心理状态,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围绝经期妇女13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变化状况。
结果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t=3.10,6.67,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P<0.05);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t=3.73,6.32,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64,P<0.05)。
结论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反应。
标签: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焦虑;抑郁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40岁前后起至妇女月经停止后1年内的时期,也被称为更年期,在这一时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是由于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发生改变所致[1]。
近年来,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改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的围绝经期妇女135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围绝经期妇女68例,年龄41~56岁,平均年龄(47.11±4.1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4±0.86)年。
对照组孕产妇67例,年龄40~57岁,平均(48.23±4.6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6±0.88)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
心理康复护理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心理康复护理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心理康复护理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
方法:将60例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失眠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心理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
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6.67%,对照组有效率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病例选择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1]:①有失眠的典型症状,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再睡,醒后感不适、困乏或白天困倦。
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神经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失眠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
①因躯体疾病、精神分裂、严重抑郁症引起的继发性失眠患者。
②治疗不合作者。
1.4治疗方法。
1.4.1治疗组。
1.4.1.1针灸。
取百会、神门、安眠。
施针手法主要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补法。
针灸时,患者取卧位,当患者感到酸胀为最佳。
随证配穴:①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用捻转补法;②心胆气虚型加心俞、胆俞,用捻转补法;③肝郁化火型加风池、合谷、太冲、行间,用捻转泻法;④阴虚火旺型加肾俞、太溪,用捻转补法,再加太冲,用捻转泻法;⑤痰热内扰型加中脘、阴陵泉、丰隆、用捻转泻法。
1.4.1.2心理康复护理。
①心理治疗:一般分为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
个别心理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个别交谈,用解释、鼓励、说明等方法以达到减轻症状或清除症状,促使患者恢复健康,使患者了解女性围绝经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度阶段,对健康影响不大,而且这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或适应,从而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障碍分析及综合康复效果评价
2023-11-03contents •引言•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障碍分析•综合康复方法与实施•综合康复效果评价•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妇女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潮热、盗汗、抑郁、焦虑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障碍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综合康复措施的应用效果,对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综合康复措施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试验组妇女进行综合康复措施(包括心理治疗、健康宣教、药物治疗等),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治疗。
通过对比两组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等指标,评价综合康复措施的治疗效果。
02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障碍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表现为焦虑、抑郁、易怒等。
情绪波动围绝经期妇女容易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等。
睡眠障碍围绝经期妇女容易出现记忆减退,表现为健忘、思维迟缓等。
记忆减退围绝经期妇女容易出现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为孤独、多疑等。
人际关系问题心理障碍的症状及表现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变化如荷尔蒙水平下降、生殖器官萎缩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生理变化生活压力既往病史围绝经期妇女面临的生活压力如职业变化、家庭关系等,可能加重心理负担。
围绝经期妇女如有既往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加剧现有的心理障碍。
03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0201使用心理评估工具如自评量表、临床访谈等,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况。
评估工具根据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体征和评估结果,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诊断标准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03综合康复方法与实施药物治疗根据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严重程度,遵医嘱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或其他药物,以缓解潮热、盗汗等不适症状。
优质护理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0后、90后女性群体逐渐步入了围绝经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经常面临着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
围绝经期是指从女性的最后一次月经开始,到绝经期结束,通常为45岁至55岁之间,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女性失去身体与心理上的平衡,这可能会对她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优质的护理,在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心理、睡眠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一、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中,更常见的是“更年期综合症”,据统计,每10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存在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症状。
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一般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由于女性在围绝经期时,机体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会影响到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引发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
1.1 心理问题的影响围绝经期的女性在生理变化的同时,还有心理上的变化。
因此,对于她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护理,应该格外关注。
一旦女性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首先会影响到她们的心态:内心比较容易焦虑,感到难以承受这种生理状态,又不能轻易向人倾诉,容易陷入抑郁情绪中,甚至会影响到她们身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失眠、食欲不佳等症状。
1.2 優質护理对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优质护理可以通过减轻围绝经期女性的压力和情绪波动,帮助她们安心度过这一时期。
更特别地,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2.1 关注心理问题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心理问题时,护理人员应该教育她们接受问题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和家人、医生一同合作,帮助女性更好地处理心理问题,让她们建立信心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变化。
1.2.2 保持积极心态护理人员应该告诉围绝经期女性,积极的心态很重要,即便当她们面临身体上或生活上的困难时,也要保持自信和乐观,从而不会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5例围绝经期妇女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n=33,n=32。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5d的焦虑情绪。
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SAS、SD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15d观察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情绪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的后1年[1]。
此表现主要为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这些属于正常的女性生理变化,但有的女性会出现潮红,胸闷,阴道萎缩等症状[2]。
这种症状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使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目前,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其是否能有效改善焦虑情绪仍未见系统性报道。
鉴于此,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65例围绝经期妇女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n=33,n=32。
对照组年龄(36-57)岁,平均(46.21±2.13)岁;文化水平:小学7例,初中7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8例。
观察组年龄(34-56)岁,平均(45.04±2.32)岁;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8例,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8例。
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由于身体内激素水平的不稳定以及其他身体变化,很多女性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症状。
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经验,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
一、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围绝经期妇女常常会出现焦虑、情绪波动、失眠等心理症状。
这些症状一方面是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所导致,另一方面也与围绝经期妇女对自身身体变化的不适感和对未来的担忧有关。
进行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工作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采用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放松等方法来帮助围绝经期妇女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
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参加适当的运动和休闲活动来帮助围绝经期妇女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理保健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减轻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生理变化,积极面对围绝经期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二、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在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引起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例如潮热、出汗、阴道干涩、情绪波动等。
对于这些症状,激素补充治疗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实际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围绝经期妇女通过激素补充治疗后获得了明显的好转。
患者莉莉在进入更年期后出现了明显的潮热和情绪波动,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在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后,她开始接受激素补充治疗。
经过几周的治疗,莉莉的潮热和情绪波动症状明显减轻,她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激素补充治疗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血栓等风险。
在开展激素补充治疗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她们的年龄、病史以及激素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30例接受全面、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A组,另外30例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为观察B组,对患者护理期间的睡眠质量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A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方面以及心理健康情况方面均要好于观察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出现概率。
标签:护理干预;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围绝经期是女性在生命延续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到来标志着女性老年期的开始。
女性在围绝经期内,首先会出现卵巢功能退化的症状,从而进一步影响雌激素的水平。
雌激素作为维持女性第二特征的女性荷尔蒙,其水平的降低,不仅仅会对女性的子宫、乳房、阴道等器官和皮肤等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会诱发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对女性的心理方面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容易出现失眠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1]。
本研究以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了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成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的不同,30例患者为观察A 组,另外30例患者为观察B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最小43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51.4±2.7)岁。
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观察A组:为患者实施必要护理干预,包括1)健康教育干预:在向患者介绍了基本的围绝经期妇女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以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与每一位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接触,了解不同患者的不同特征,深入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环境等相关的可能会对疾病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患者的这些实际因素出发,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2]。
心理及生活方式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心理及生活方式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3-23T09:32:08.923Z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作者:王青胡小军谢玲段正莉[导读]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普仁医院康复中心中医针灸病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生理以及生活方式进行一定的干预可以更好的帮助围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的提高.(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普仁医院康复中心中医针灸病区湖北武汉 430081)【摘要】目的:观察心理以及生活方式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干预效果。
方法:将2013年4月份到2015年4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围绝经期失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采取电针配合中药辨证论治的方法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电针配合中药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以2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89.5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生理以及生活方式进行一定的干预可以更好的帮助围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症;生活方式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53-01围绝经期综合症是中年妇女在40-55岁之间绝经前后由于雌性激素的波动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经常伴有失眠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这期间女性的生理以及心理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包括生育功能的终止、社会地位的改变以及生理功能的衰退,环境可以对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产生一定的作用,病情的严重程度往往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心理以及激素水平有关。
这种情况早早引起了临床医生以及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临床上也有多种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严重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镇静催眠、激素代替疗法(HRT)防治、针灸治疗等方式[2]。
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李应芬
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李应芬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觉醒时间比对照组短,觉醒次数比对照组少(P<0.05)。
结论: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围绝经期综合征;睡眠障碍;改善效果每个妇女都要经历围绝经期,属于妇女的生理过渡时期,一般情况下,当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现象或特征时,标志妇女从生育能力和性生活都逐渐进入到老年衰退期,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到卵巢停止工作[1]。
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是由患者内分泌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同时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精神状态不稳定等症状,并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对妇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临床中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现代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基于此,我院对护理措施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下是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38-60岁,平均(44.1±2.3)岁;观察组年龄39-61岁,平均(45.8±3.5)岁。
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相关激素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①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专门陪同患者熟悉医院的环境,介绍患者认识主治医师,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得患者心情全面放松。
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
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高春辉;戴付敏;卢沛【摘要】It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in healthy population and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 in department ofsurgery,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community and its problems in applica-tion.It also put forward that so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ould be included int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and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and emphasize on the strategy of combination with individual interven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ealth belief model in nursing care.%从健康信念模式在健康人群及外科、内科、社区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针对问题提出应将社会环境因素纳入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框架中,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注重与个体化干预相结合的策略,以促进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中的发展和应用。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6(014)035【总页数】4页(P3689-3692)【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外科;内科;社区【作者】高春辉;戴付敏;卢沛【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大学人民医院;450000,郑州大学人民医院;450000,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ochbaum于1958年提出并经Becker和Rosenstock等逐步修订完善后发展的行为理论模式,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最早得到应用和发展。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绝经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生理阶段,由于伴随着生殖激素水平下降以及其他生理与心理变化,使得女性处于一个较为敏感脆弱的状态,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关于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对临床效果的体会。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1、充分沟通和理解:医生和家人需要理解和尊重女性围绝经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帮助她们减轻焦虑和压力的负担。
这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支持,如关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知识等。
2、发展积极的生活方式:促进良好的睡眠、饮食和锻炼习惯,以及坚定的信仰和目标,可以帮助女性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此外,可以支持女性参加社交活动和旅行等,增强自信和自我实现感。
3、寻求专业支持:在处理心理问题时,女性应寻求专业帮助,比如心理医生、咨询师或社工等。
这将提供更深入的咨询和治疗,如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激素补充治疗:1、辅助治疗:激素补充治疗是缓解更年期症状的重要手段。
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女性,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
如有记忆力下降、易激动、情绪波动等症状,可以考虑激素补充治疗。
2、剂量固定:如果使用激素补充治疗,剂量应该由专业医生给出,并且应该持续固定时间。
在使用期间需要定期去医院观察。
3、注意副作用:激素补充治疗存在可能的副作用,比如乳腺结节、血栓和乳腺癌等。
因此,使用该治疗方案时应注意剂量与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考虑和选择。
在向女性提供援助和建议时,应重视其个体差异,根据症状决定最佳治疗方案。
此外,不同的治疗方案应该在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总而言之,在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中,关注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整体性的角度思考和考虑,会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这也表明,患者在面对心理问题和身体症状时,需要全面而系统地产生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理康复护理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心理康复护理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06-28T01:30:36.11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9期作者:霍南南[导读] 目的:探究心理康复护理在围绝经期失眠症女性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将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妇科患者中霍南南陕西省人民医院710068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康复护理在围绝经期失眠症女性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将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妇科患者中,通过病理学筛查的方式,选取经围绝经期失眠症且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60例女性患者,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使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30)和B组(n=30)。
两组患者均采取盐酸氟西汀联合尼尔雌醇片进行治疗,给予A组传统的常规护理,B组则采取心理康复护理。
结果:B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A组86.67%(26/30),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常规的基础护理中上运用心理康复护理,能够大幅度提升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康复护理;围绝经期;失眠症围绝经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45周岁以上的女性为该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失眠,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由于同时承受着生理上的不适与心理的负担,使得患者极易在发病期间滋生诸多不良的情绪[1]。
心理康复护理是通过护理人员运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以科学的治疗方案、美好的语言,对患者身心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的精神痛苦、思想顾虑等问题进行耐心的指导,从而使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本次就我院妇科收治的60例围绝经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将其分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及心理康复护理,旨在探究心理康复护理对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实际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准许下,将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妇科患者中,通过病理学筛查的方式,选取经围绝经期失眠症且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60例女性患者,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使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30)和B组(n=30)。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很多女性在这一阶段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和心理问题。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效果两方面,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介绍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问题和激素补充治疗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一些体会和建议。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低落、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也给家庭带来了困扰。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在围绝经期出现了明显的焦虑和情绪低落的症状。
她们在生活中变得容易发脾气,对小事情特别敏感,甚至有的患者出现了抑郁情绪。
这些心理问题给她们的工作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问题,心理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和家人应该给予关怀和支持,及时沟通和倾听患者的内心,帮助她们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
患者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疏导和放松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比如健身、瑜伽、听音乐、读书等。
最重要的是,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接受和调适自己的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除了心理保健,激素补充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出现了严重更年期综合症状的患者。
激素补充治疗主要是通过给予患者雌激素和孕激素来调节她们的内分泌平衡,以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出现了明显更年期综合症状的患者,她出现了明显的潮热、出汗、睡眠不佳等症状,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经过激素补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激素补充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风险,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心血管疾病等。
在进行激素补充治疗时,必须谨慎对待,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止用药。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避免加重病情。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女性在这个阶段更容易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和认识。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非常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社交。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并调整自己的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有着积极的效果。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围绝经期妇女往往会出现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等症状。
针对这些症状,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患者在接受激素补充治疗后,潮热的频率和程度明显减轻,情绪波动也有所缓解,这些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在结合应用时效果更佳。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将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结合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心理保健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激素补充治疗。
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症状,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效果。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帮助患者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带来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临床效果体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围绝经期妇女,她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阶段,需要更加细心的关注和保健。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也备受重视,其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临床经验谈一谈它们的临床效果。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至关重要。
在这一阶段,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和激素水平的不稳定,围绝经期妇女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可能会对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心理保健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问题,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
首先是心理疏导和情绪释放。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倾听,让她们有一个释放情绪的渠道,帮助她们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内心状态,从而减缓情绪波动。
其次是心理抚慰和慢性疗法,比如音乐治疗、艺术疗法等,可以帮助围绝经期妇女找到心灵上的安慰和平静。
最后是心理教育和认知疗法,帮助患者理性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通过认知调整和思维重构来缓解焦虑和抑郁。
这些心理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能够帮助围绝经期妇女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激素补充治疗也是围绝经期妇女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由于围绝经期妇女在性激素水平下降的影响下,易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如潮热、出汗、失眠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质量。
适当的激素补充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激素补充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谨慎使用。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患者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风险。
在进行激素补充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个体情况,谨慎选择激素种类和使用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围绝经期妇女心理保健和激素补充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和一定的临床效果。
心理护理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方法:选取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的不良情绪变化和患者的睡眠情况。
结果:两组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P<0.05),而试验组的分数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24h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参照组(P<0.05),觉醒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觉醒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良情绪;睡眠障碍围绝经期综合是在绝经期前后妇女中发生率较高的综合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并伴有神经心理症状,其神经类型症状表现为精神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睡眠质量较差,不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还对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严重的影响[1]。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临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加深,心理护理逐渐成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步骤[2],本次研究中将分析将心理护理应用在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对其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患者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8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
参照组年龄范围45-55岁,平均(49.0±3.5)岁,其中34例有月经改变,18例有血管舒缩症状;试验组中年龄范围45-56岁,平均(49.5±3.0)岁,33例有月经改变,20例有血管舒缩症状。
在年龄及症状表现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心理护理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好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围绝经期综合征;睡眠障碍围绝经期是指随着女性逐渐衰老而产生的生育功能开始丧失的特定时期,在这一阶段,女性卵巢逐渐衰老,性能力逐渐衰退,是女性过度到老年时期的必经过程[1]。
由于在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系统容易发生紊乱,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因此通常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为了有效提高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帮助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患者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48.83±6.92)岁。
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46.33±4.76)岁。
对照组患者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48.52±7.2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为通过常规体检和心理测试,患者均确诊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并伴随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但未达到抑郁症标准。
排除标准为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导致或共同导致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的产生。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变化情况。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信念模式对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对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信念,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前后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护理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临床效果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标签:健康信念模式;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
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主要发病的人群多为绝经前、后的妇女。
此时期的妇女体内雌激素降低,易于發生躯体症状、精神症状、心理症状等[1]。
70%左右的患者主要症状为精神系统症状;≥35%的妇科,常年需要诱导剂、镇静剂改善睡眠的质量。
这也是促使绝经期妇科出现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且会对其精神方面构成严重的影响。
本次研究将健康教育信念模式,应用于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患者的护理中,观察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效果,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0例围绝经期焦虑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年龄54~62岁,平均年龄(58.4±3.5)岁;按焦虑程度划分,其中中度13例,重度32例。
对照组年龄52~60岁,平均年龄(56.7±3.2)岁;按焦虑程度划分,其中中度12例,重度33例。
两组年龄、病程、焦虑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首日,经管床护理人员将患者相关的资料收集,并对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识、焦虑程度、睡眠情况等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记录。
1.2.1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病症相关知识,以便帮助患者能正确看待自身病症。
1.2.2观察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
1.2.2.1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特征,能够正确的看待焦虑心理,对睡眠和患者身体健康所构成的不良影响,进而加强患者对自身病症的认识。
1.2.2.2制定健康作息时间,每日定时实行心理疏导,并给予患者睡眠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围绝经期病症的相关知识。
然后,加强患者个体的分析,对其产生焦虑情况的影响因素实行具体分析,以便明确焦虑心理与睡眠间的关系、相互的影响。
教会患者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以便其能够掌握相关的保健知识,消除负性心理,树立治疗的自信。
1.2.2.3每周定期组织一次医护、医患、护患间的沟通、交流机会,以便找出相互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误区,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不足。
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告知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便改善睡眠质量,及早获得康复。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定期为患者介绍病症的相关知识、预防知识,进而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SAS评分、PQSI评分。
1.4疗效评判
焦虑程度采取Zung焦虑自评表(SAS),对两组焦虑程度进行评判,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
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ASI)评定。
1.5统计学处理
经SPSS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P<0.05,即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焦虑程度的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分别为(42.5±4.4)分、(41.3±4.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3.2±0.6)分、(36.7±3.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睡眠改善质量的对比
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情况、日间功能、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的发生,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有较大的联系,且与其心理
变化有直接关联。
临床主要症状:焦虑、头晕、烦躁和心悸、多汗等,严重的情况患者还会发生失眠、夜中惊醒、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入睡等情况,长时间患者承受睡眠的障碍,易于发生烦躁和抑郁、烦躁等症状[2]。
焦虑为影响患者失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改善睡眠质量。
但是使用安眠药没有通过医生的指导,也没有按照医嘱服药,大剂量的安眠药对患者的机体构成严重的影响。
若不能及时实行护理干预,易于演变为抑郁和狂躁等精神症状。
为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行心理疏导,告知其焦虑心理对自身睡眠的影响[3],以便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的行为。
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行为线索、意向、行为制约因素。
告知患者危害健康的行为,对自身健康的影响,经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保持作息的规律[4]。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自信的同时,可将心理学作为基础,将理论和认知相联合,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实施健康信念模式的时候,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将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临床价值总和,进而不断完善健康信念模式[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
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情况、日间功能、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由此能够看出,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妇女护理中,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并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总之,围绝经期焦虑性妇科护理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焦虑心理均非常有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利霞,涂雪松,李枫,等.围绝经期妇女心理障碍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9):69-70.
[2]赵艳,袁旭芳.心理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症状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3):224-225.
[3]周丽红.社区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5):1003.
[4]王英华.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中药治疗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6,31(4):573-574.
[5]阳宇.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围绝经期焦虑性失眠的护理效果与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8):31-33.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