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与管理

合集下载

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产 注 几 殷 份 公 司 通 过 重 组 提 高 盈 利 能 力 三 是 加 快 商
有企业 、政 府 监营 以 及社 会 保 障体 制 的 改革带 来 新 的 压力 ,国 有企业 改 革 与 管理 工作 也 面临新 的难 题 和考
验 。击 年 国 家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上 明 确 指 出 . 有 企 业 改 革 国 仍 然 是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中 心 环 节 这 蛤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与 管 理 工 作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我 们 考 虑 今 年 要 重 点 围 绕 “ 、 、 、 、 个 方 面 扎 扎 实 实 地 推 进 我 省 探 进 退 新 面 五
方 面 继 续加 推 进 和 深 化
截 止 去年 l 月 底 .全 省 国有 及 国有 大 中型 企业 的 】
改 制 面 已 迭 8 .% 改 制 的 面 上 看 已经 比 较 大 了 、 62 从 但 改 制 中 还 存 在 着 企 业 改 制 质 量 不 的 监 督 营 运 体 系 来 走 上 正 轨 、 业 劳 企 动 关 系 调 整 不 到 位 等 一 些 不 规 范 、 完 善 的 突 出 问题 不 因此 、 年这 项 工 作重 点 要放 在 进一 步 深 化和 完善 上 . 今 主 要 突 出 六 个 方 面 一 是 大 力 推 进 企 业 规 范 建 立 现 代
所 谓 深 , 是 要 在 产 权 制 度 改 革 、 有 制 站 构 调 就 所 整 范 建 立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 动 效 益 好 的 太 中 型 企 业 规 推 上 市 、 快 商 簧 流 通 企 业 改 革 、 化 盎 业 内 部 三 项 制 度 加 深
改 革 、 整 企 业 劳 动 关 系 、 立 妊 营 考 激 励 约 束 机 剐 等 调 建

企业体制改革与规范管理总体方案

企业体制改革与规范管理总体方案

企业体制改革与规范管理总体方案企业体制改革与规范管理总体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体制改革和规范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总体方案,帮助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和规范管理,以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二、目标设定1. 提高企业效率:通过体制改革和规范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运作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2. 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体制改革和规范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 建立良好企业形象:通过规范管理,提升企业公信力和社会声誉。

4. 增强员工积极性:通过体制改革和规范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体制改革方案1.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实行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2. 推行分权管理:给予各级员工一定的决策权和自主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提高管理效率和广度。

3.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招聘、培训、激励、发展和评价机制,优化员工队伍结构,提高员工素质和职业能力。

4. 推动信息化建设: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流动和沟通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四、规范管理方案1. 建立规章制度:制订并公布企业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规范和流程,提高员工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2. 健全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管理流程和监控措施,防止内部失误和违规行为。

3. 搭建沟通平台: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渠道,加强与供应商、客户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4. 加强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改革方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改革和管理规范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2. 推进改革和规范管理:逐步实施改革方案,推动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企业管理变革的驱动因素与策略

企业管理变革的驱动因素与策略

企业管理变革的驱动因素与策略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变革,企业的管理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

企业管理变革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竞争而产生的新趋势。

本文重点讨论了企业管理变革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管理变革的策略。

一、引言近年来,企业管理变革在不断重构企业和行业竞争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企业管理变革是企业对管理工作、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一次全新的调整,需要企业能够全面思考和改进。

二、企业管理变革的驱动因素2.1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国际化竞争的增强,企业需要更迅速、更有效地了解市场,把握市场机会。

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对市场的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的经营模式。

2.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企业管理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以及组织管理形式都要求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这种高效率需要企业应用更先进的技术来改进企业的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管理模式,以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

2.3 国家政策的支持一部分企业管理变革是由国家政策的支持而发起的。

例如,中央政府在很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企业必须改革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形象。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政策也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4 竞争对手的挑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

竞争对手的挑战促使企业加快步伐,主动调整战略,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并使产品合理化。

同时,竞争对手的存在也为企业提供了借鉴之用,促进企业不断地自我完善。

三、企业管理变革的策略3.1 战略转型企业管理变革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战略、组织架构的变革和优化。

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企业的领导层面、组织结构以及管理制度的变化。

企业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对战略做出调整,保证企业在变革中保持平衡、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来寻找对策解决。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有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的改革成果。

1.管理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后,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并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一些管理混乱的情况,如:某些领导者滥用职权,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企业职工对企业领导信任度低,企业内部出现纷争等。

这种管理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国有企业仍然难以与市场化企业竞争。

2.经营问题国有企业在国家的一些扶持政策下发展壮大,赢得了市场份额,却也因此而成为一些管理者的摆设,缺乏动力去创新改革,难以跟上市场的需求。

经营困难让企业无法做出好的投资决策,无法顺利转型,进而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难点。

3.财务和资产问题国有企业的资产与财务问题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之一,很多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甚理想,资产负债率也比较高,很难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另外,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效率也有待提高,这也成为了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因素之一。

二、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对策去解决:1.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可以让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理清企业的职权与责任,建立更加公平和公正的激励机制。

(2)推进重大决策的公开决策,使企业决策透明度提高,避免管理者任意行事。

(3)开展职业培训,营造良好组织文化,通过培训和定期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提高企业效益提高企业效益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然后改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高企业效益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手:(1)推行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仅扮演相应的调节者。

变革管理与管理变革

变革管理与管理变革

变革管理与管理变革变革管理与管理变革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加剧,管理变革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变革管理与管理变革两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变革管理,实现管理变革的目标。

一、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在一个组织中,通过制定策略和实施计划来引领和管理变革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激烈,企业需要适应变化、反应变化并引导变化,而变革管理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这些目标。

1. 变革管理的核心内容变革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变革管理的过程、变革的主体和变革管理的原则。

变革管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诊断与评估、规划与实施、控制与调整、巩固与持续。

在诊断与评估阶段,企业需要了解变革的需求和目标,评估变革的可行性和影响;在规划与实施阶段,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变革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在控制与调整阶段,企业需要对变革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在巩固与持续阶段,企业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确保变革取得持久的效果。

变革的主体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员工和变革团队。

管理层需要担任变革的领导者,制定变革策略并提供资源支持;员工需要参与到变革中,接受新的变革理念和方法;变革团队则负责制定变革计划和推动变革的实施。

变革管理的原则包括明确目标、鼓励创新、积极推进、及时反馈、团队合作等。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企业顺利进行变革,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变革过程中的阻力和风险。

2. 变革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变革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正确应对变革所带来的挑战。

以下几点是企业进行变革管理时需要注意的关键成功因素:(1)清晰的变革目标和策略:企业需要明确变革的目标和相应的策略,并将其传达给组织中的各个层级,以便员工能够理解和接受变革。

(2)充分的准备工作: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调研、培训、资源准备等,以确保变革的顺利实施。

(3)有效的沟通和参与:企业需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员工了解变革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他们在变革中的角色和责任。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的持续发展和有效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发展战略和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体制能够使公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

本建议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公司提供全面、系统的改进思路。

二、公司发展方面(一)市场拓展1. 市场调研与细分公司应加大市场调研的投入。

目前,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消费者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通过定期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

例如,可以将市场按照地理区域、消费层次、年龄阶段等因素进行细分。

在地理区域方面,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会影响消费者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接受程度。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可能更注重品质和个性化服务,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价格可能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对于高端消费群体,可以推出定制化的高端产品或服务套餐,强调品质、独特性和专属服务。

例如,某高端酒店针对商务精英推出包含私人秘书服务、专属商务会议设施等的高端商务套餐。

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注重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进行营销,推出时尚、便捷的产品或服务,如某快餐品牌针对年轻上班族推出线上点餐、快速配送的服务模式。

2. 新市场进入策略在考虑进入新市场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新市场的政策环境、竞争态势、潜在市场规模等。

例如,如果要进入国外市场,需要研究当地的贸易政策、关税政策以及文化差异对业务的影响。

对于政策限制较多、文化差异较大的市场,可以先采取小规模试点的方式,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逐步熟悉市场环境。

利用多元化的进入模式。

除了传统的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外,还可以考虑战略联盟、并购等方式。

战略联盟可以与当地有资源优势的企业合作,共享渠道、技术等资源。

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外电池技术领先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既可以利用对方的技术优势,又能快速进入当地市场。

企业深化改革与精细化管理标语

企业深化改革与精细化管理标语

企业深化改革与精细化管理标语
标语,企业深化改革与精细化管理标语
1、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化企业改革,以抓铁留痕的态度推进精细管理。

2、精工细作,质量为先;改良工艺,精益求精。

3、围绕成本主线,突出效益核心,用好精细手段,实现管理提升。

4、坚持“一条主线、一种理念、一个核心”,全面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

5、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提升产能,创造财富。

6、坚决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项目创效盈利能力。

7、优化管理,以人为本;解放思想,积极创新。

8、精益思想,贯穿全员;共同铸就,优秀团队。

9、全过程精细管理,全方位成本控制,全领域管理提升。

10、小处着手,循环改进;消除陋习,倡导文明。

11、掌握精细化管理精髓,用好精细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现阶段上要做到:
1、坚持稳中求进,在确保生产经营稳健增长上实现新发展;
2、坚持改革攻坚,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新发展;
3、坚持结构调整,在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上实现新发展;
4、坚持效益导向,在进一步加强精细管理、促进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上实现新发展;
5、坚持创新驱动,在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上实现新发展。

企业要取得成功,就需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衔接,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国内做精,投资做优,境外做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狠抓精细化管理,努力把公司打造成客户推崇、伙伴信赖、员工幸福的一流企业。

企业管理中的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

企业管理中的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

企业管理中的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在企业管理中,变革管理与组织发展是相互关联且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自身,以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中的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实践方法。

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变革过程,以确保组织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内部需求的调整。

在企业管理中,变革管理起到引领和推动组织变革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内外部因素的反应,更是一种主动应对和转型的策略。

1.1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变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应对变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变革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变革管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竞争压力等变化。

变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和适应这些变化,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变革管理有助于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

通过变革管理,企业可以对现有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还能够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再次,变革管理有助于推动创新和改进。

变革管理不仅仅是对现有模式的调整,更是对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通过变革管理,企业可以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推动组织内部的创新和改进,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

最后,变革管理有助于建立持续发展的组织文化。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建立一种灵活、适应性强的组织文化。

通过变革管理,企业可以培养员工对变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形成积极乐观的变革氛围,从而建立起一种持续发展的组织文化。

1.2 变革管理的实践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变革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践方法来推动和实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变革管理实践方法:首先,明确变革目标和愿景。

国有企业改革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刘一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100029)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 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深化国有企业 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为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 国企改革的进行,国企必须重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其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 改革的进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重视。

考虑到市场发展的规律,确保制定的发展战略符 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比较突出的财务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一些解决措施,用于帮助推动国企财务管理改革。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财务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75;F276. 1;F271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20)36 —0077 —03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支 柱,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国企改革的 目的是为了让国有企业从机制、体系以及管理制度方面更好 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国有企 业改革中,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做好财务管理,可以帮助国有企业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生产要素配 置能力、正确认识企业经营状况有效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最 大化。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概述1.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财务 管理往往是根据国家的财经规章和制度,根据财务管理的相 关原则来进行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是能够对财务关系进行 合法合规处理的经济管理工作。

由于财务管理是有关企业 资金获取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 运营和长远的发展非常重要。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分析国企进行财务管理时,其内容主要包含了下面几点,分 别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运营资金管理以及 成本管理。

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管理能力提升

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管理能力提升

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管理能力提升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领导班子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领导班子建设1. 领导班子的组建原则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领导班子的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按照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来确定领导班子的人数,以确保决策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其次,要注重均衡性,确保领导班子的成员具备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能,使其能够全面协调企业的各项工作。

最后,要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提倡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沟通和合作,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2. 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与培养领导班子成员的选拔和培养是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环节。

应该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人素质,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方式来确定领导班子的成员。

同时,要加强对成员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其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二、管理能力提升1. 领导班子的职责和角色领导班子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角色。

他们应该具备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能够准确判断企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此外,领导班子还需要具备团队管理能力,能够协调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工作,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团队建设包括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机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共同的企业文化。

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管理能力提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组织专业的培训课程,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让领导班子成员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其次,可以通过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来提升管理能力。

参观其他优秀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借鉴其成功的做法,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现代企业组织架构改革与管理

现代企业组织架构改革与管理

I YE GUAN LI企业管理Q- 99 -现代企业组织架构的改革,具体到公司适应性组织架构建设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架构,明确职权范围,将生产与经营的技术经济特点、员工素质、企业战略方向、企业文化以及信息渠道水平与国家政策、资源条件等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相结合,将生产经营思路与企业高速发展相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组织制衡架构,有利于提高各相关利益者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

一、现代企业组织架构改革与管理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组织架构的实质是企业组织在权责方面的动态架构体系,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架构必须随着企业的重大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企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保持企业市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组织架构的改革,不仅是培育适应性组织、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与机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不断优化内部架构配合能力、改善企业发展关系、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国有企业组织架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国资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试点和制度,但与国外优秀的企业所构建的公司组织架构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组织架构冗余常见的企业组织架构形式主要有直线型、U型、直线职能型以及矩阵式架构等,目前的国有企业大多为“金字塔”式的直线型架构,缺乏横向整合。

二级法人体制已不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形式,反而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组织架构的冗余不仅没有带来业务市场的快速拓展,反而使国有企业产生了经营分散、管控弱化等问题,形成了“集而不团”“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机构设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国有企业原有下级新设单位常存在设立不够规范的情况,甚至出现同一省份、同一地市设立多个同质化子分公司的情况,在以增加国有企业活力为前提而引进民营企业、个人持股的下属公司中,由于管理与监督的不规范性,容易出现管控不规范而业绩下滑、多年不分红、甚至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违规投资的失控管理状态,容易造成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个人贪腐问题的发生。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除了要加强生产力的提高之外,还要加强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是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主要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方面来论述,以期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标签: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程,其管理模式也先后经历了家族式、合作式、整合式等。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些企业管理模式都显示了其优越性,并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下,过去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快速变化的经济发展形势。

因此,加快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研究方面的重要课题之一。

笔者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分析一些已有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几种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1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无疑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从具体方面来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现代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格局的发展等都表明,当前,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而我国企业的长效发展也必须从企业管理理念着手,深入推进企业管理改革。

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改革不能只是在原有的管理格局上的小修小改,二是应该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改革。

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企业管理改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实施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公司改革与变革管理制度

公司改革与变革管理制度

公司改革与变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公司的改革与变革管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本领,保证改革与变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特订立本《公司改革与变革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旨在规范公司的改革与变革管理,确保相关工作从战略层面到实施层面的有序进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员工以及外籍员工等。

第三条定义1.改革:指公司在组织结构、业务模式、管理方法、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的重点调整和创新。

2.变革:指公司在产品、技术、流程等方面进行的连续改进和创新。

第四条原则公司改革与变革管理应遵从以下原则:1.坚持科学决策:改革与变革应以科学数据和分析为基础,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连续创新:改革与变革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要鼓舞员工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和创新性的想法,促进公司不绝进步。

3.全员参加:改革与变革是全体员工的责任和使命,要鼓舞员工乐观参加、共同推动。

4.精细管理:改革与变革过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管理,包含规划、组织、落实、监控和评估等环节,确保改革与变革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改革与变革流程管理第五条改革与变革流程确实定公司在进行改革与变革前,应依照以下流程进行管理:1.确定改革与变革的目标与范围。

2.编制改革与变革的实施计划,并进行相关资源的调配。

3.组织改革与变革的实施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责。

4.开展改革与变革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收集相关数据和看法。

5.订立改革与变革的具体方案,并进行内部沟通和讨论调整。

6.启动改革与变革计划,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

7.依照计划渐渐推动改革与变革,跟踪并评估改革与变革的效果。

第六条改革与变革实施团队的成立与职责1.改革与变革实施团队由公司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构成,负责推动改革与变革的具体工作。

2.改革与变革实施团队应订立认真的工作计划,并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强化国有企业改制的资产负债管理与优化

强化国有企业改制的资产负债管理与优化

强化国有企业改制的资产负债管理与优化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国有企业改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有效管理和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国有企业改制的资产负债管理与优化展开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与意义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一步。

通过改革使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可以提高其运转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然而,国有企业改制不仅涉及到企业所有权的转变,更涉及到资产负债管理的合理安排。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改制后,如何合理管理和优化资产负债表,是确保企业经营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金融风险管理。

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面临着市场竞争、信用风险等多种金融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优化资产配置,减少债务风险。

2.资金运营和流动性管理。

改制后的国有企业需要保证资金的稳定运营和流动性,优化资金结构和运作方式,确保企业能够按时支付债务和应付利息。

3.债务重组和处理。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债务重组和处理的需求。

企业需要通过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合理安排债务的偿还方式,以减轻企业负担。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实施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负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和市场环境。

以下是一些具体实施的方法:1.资产评估和负债调整。

改制前,国有企业需要对资产进行评估,明确其价值,并合理调整负债结构,减少无效资产和债务负担。

2.债务重组和资本结构调整。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债务重组和资本结构调整的需求。

企业需要通过与债权人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和调整,以实现资产负债平衡。

3.资金运营和流动性管理。

改制后的国有企业需要合理运营资金,确保企业的流动性,包括减少非生产性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的使用效率等。

4.风险管理和防范。

公共企业的管理和改革

公共企业的管理和改革

公共企业的管理和改革公共企业的管理和改革公共企业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通常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企业的管理和改革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分析公共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讨论公共企业面临的挑战,并探讨改革的方法和策略。

一、公共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公共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满足公众需求:公共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如交通、电力、水务等,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

良好的管理能够确保这些服务的高效提供,保障公众的福祉。

2. 经济发展:公共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效的管理能够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繁荣。

3. 公平和公正:公共企业的管理需要以公平和公正为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公共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公共企业管理面临着以下挑战:1. 建制问题:公共企业通常以政府部门为主,其决策和管理机制往往不够灵活、高效。

政府干预的问题可能导致管理决策变得复杂、缓慢。

2. 人才问题:公共企业在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方面存在困难。

与民营企业相比,公共企业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可能较为僵化,不利于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

3. 社会责任:公共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其经营目标不仅仅是追求盈利。

管理者需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寻找平衡。

三、公共企业改革的方法和策略为了提高公共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方法和策略:1. 强化市场机制:鼓励公共企业引入市场机制,增加竞争,提高效率。

通过混合所有制、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使公共企业更加市场化、企业化。

2. 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公共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决策流程,提高管理效能。

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3. 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对公共企业的监管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

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手段,提高公共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4.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公共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对于一个大型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来说更重要的也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石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转换是必然的而且应当加快转换步目前胜利油田部分单位正在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管理探讨
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 郑维才
陈泽兵
李 峰
为mp; 和现 大化” 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 理。就胜利油田来说,在具体运作 善, 石油、 石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转换 伐。 上,要由注重成本过程管理向源头 效投入和各项费用控制在目标范围 目前,胜利油田部分单位正在 之内;由注重地面向油藏经营管理 “ 实施产量、 注水、 措施结构的 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管理 转变, 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 调整;由注重单一环节挖潜向系统 部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建 立与实现试点目标相适应,能加快 企业管理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与新 体制、新机制相适应的新的企业管 理模式。 一是要从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 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企业 管理应以 “ 投入的最小化、 产出的最 挖潜转变,开展 “ 成本管理效益年” 活动, 形成全员、 全方位、 全过程的 降本增效工作格局。 二是要从策略管理向战略管理 转变。生产、 技术、 资金、 成本、 劳动 力等管理,相对而言属于策略管理 或战术管理。对于一个大型特大型 企业或企业集团来说,更重要的也 是 必 然 的 , 而 且 应 当 加 快 转 换 步 控制和过程控制转变,确保资金有
! "# !
管理探讨
是更高层次的是战略管理,包括发展战略、战略规 划、 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等。 要从以策略和战术管理 为主转向以战略管理为重点。 我们按照中央“ 稳定东 部、 发展西部” 的方针, 制定了跨世纪战略目标, 由内 部模拟资产经营向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主的生产经营 承包转变, 积极做好稳产篇、 管理篇、 改革篇、 科技篇 等“ 四篇大文章” 。 三是要从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 石油企业 “ 大而全” , 自成体系, 万事 不求人, 关起门来抓生产, 属于封闭型管理。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决定了市场是向所 有经营者开放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受地域限 制的。企业必须打开厂门, 走向市场, 实行开放型管 理。 一方面, 企业的机构设置、 职能划分、 管理方式都 要突破传统的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机构、职 能、 管理方式等。另一方面, 要逐步按市场经济要求 和国际通行的管理方式来规范运作, 在标准体系、 营 销惯例、财会核算、外贸方式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 轨。 四是要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计划经济 体制的特点之一是生产要素不能流动,人财物进了 企业、 车间, 不管配置得是否合理, 效率发挥如何, 都 固定在那儿, 大量闲置资产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搞 市场经济,石油企业内部也要市场 化,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效 率和效益,这就要求变静态管理为动 态管理。为此,采油厂成立了内部闲 置资产和内部物资调剂中心,对闲置 资产和内部物资实行有偿转让,合理 流动。 $%%% 年共调剂闲置物资 &’’ 多 万元, 内部物资 ($’ 万元。 五是要从垂直的行政管理向横 向的经济管理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石油企业不断强化自上而下的行 政指挥,强调一竿子插到底。实行内 部市场化管理以后,弱化了行政指 挥。采油厂加强了二级单位与三级单 位、三级单位与四级单位甚至与班组 之间的以合同契约为纽带的横向经 济关系,管理方式正从以行政手段为 主转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使各级单位 的主动性、 积极性得到发挥。 六是从只注重硬件管理向注重软件管理转 变。 不仅要重视物资、 设备等硬件的管理, 更要注重 “ 以人为本” 的软件管理, 特别是注重启用善于做人 的工作的管理人才管理企业, 即“ 软” 专家管理。几 年来, 采油厂注重选送培养管理硕士, 举办 )*+ 学 习班, 培养了一批高级管理人才。 同时, 我们充分利 用网络信息资源, 实行办公自动化。 此外, 在诸如管 理制度、 管理方法、 管理的具体手段等多方面, 也进 行了变革。 西方大公司虽然不讲企业改革, 实际上年年在 改革, 年年在围绕市场变化而进行管理上的革新。 我们认为, 宏观体制变化了, 企业管理也要变; 市场 环境变化了, 企业管理也要变。 因此, 企业改革实质 上也是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 管理与改革是相辅 相成的,不应当把管理与改革分割开来,一会儿强 调管理, 一会儿强调改革, 而应该把它们统一起来, 有机结合, 整体安排。 现在, 不少人都在讲管理也是 生产力。从本质上讲, 管理是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和 配置,搞得好可以发展生产力,搞得不好就会束缚 生产力发展。因此, 管理也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 作者单位 胜利石油管理局)

公司改革与管理要点

公司改革与管理要点

公司改革与管理要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落实公司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深入推进实施改革行动,大力抓好亏损治理、提质增效,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深入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着力加强改革统筹协调,扎实抓好行动落实落地1.推进落实改革行动方案。

切实抓好公司改革行动方案落地实施,协调推进改革措施,努力实现高质量完成改革行动工作任务目标。

2.强化改革督查督办。

配套建设改革在线督办系统,建立改革任务台账,将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专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专项督查、随机抽查、业绩考核等方式,抓好跟踪督办,注重综合施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实落地。

3.健全完善考核机制。

健全完善改革行动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标准,细化考核内容,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切实增强各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推进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深化重点问题研究。

密切跟踪企业改革要求,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结合年度重点改革任务,组织做好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专项研究,为推动改革提供决策支持。

二、着力抓好综合性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5.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参与做好优化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工作,推进相关举措落实。

6.编制发布改革专项规划。

深入梳理总结改革专项规划,结合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案有关要求,研究提出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安排。

7.健全完善授权管理体系。

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发布实施授权清单,不断完善授权管理体系,做到权力与功能定位相适应、责权利相匹配。

完善授权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8.持续推进企业综合性改革。

制定完善新的改革目标和举措,进一步推进综合性改革。

按照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深化市场化改革,重点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激发科技创新动能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三、着力强化“对标”管理与管理提升,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9.持续深入开展“对标”管理。

公司改革与管理工作要点

公司改革与管理工作要点

公司改革与管理工作要点工作基本思路是:全面落实公司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强改革统筹督导、扎实推动改革任务落地实施,着力加强基础管理和管理创新、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着力完善内控体系、强化风险管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推进改革与企业管理整体上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改革统筹督导,着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地实施。

改革办强化改革统筹协调,细化分解任务,加大督导督查力度,深入推进落实公司改革基础框架1.强化责任落实。

以压实各级工作责任为关键,进一步完善公司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改革部门综合协调、业务部门分工负责、专业公司扎实推进、企业执行落实的工作机制。

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改革主体责任,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工作。

2.加强跟踪督办。

以抓好改革部署落实为重点,建立任务台账,强化任务跟踪,加大督办力度,创新督查方式方法,月度通报进展情况,季度实行进度排名,年中、年底实行考核评比。

3.抓好示范引领。

全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和专项改革试点,打造改革先行示范标杆。

及时总结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深化重点问题研究。

加强现场调研,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结合年度重点改革任务,组织开展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为推动改革提供决策支持。

二、进一步抓好专项改革落实,着力促进机制转换提质增效。

抓好部门负责协调推进的专项改革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改革,切实增强活力动力,促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5.推进授权管理及下放经营自主权。

根据差异化管控要求,制定发布授权管理清单,进一步理顺授权管理清单与现行各类规章制度之间的关系,持续完善分级授权管理体系。

6.着力做好处僵治困后续工作。

持续监控已完成任务企业关键指标变化,关闭退出的企业加快后续清理处置,防止返僵返困,巩固治理成果。

7.协调推进多种经营业务改革。

按照多种经营业务深化改革指导意见,会同专业公司分析总结改革工作进展及问题,明确细化下一步改革目标和计划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出自《企业改革与管理》投稿邮箱:qyggygl19930012@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唐芸(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通过对二十五年来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的历史回顾和小结,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经济理论在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进程中的指导作用;对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管理基本经验进行了归纳;对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新时期进行企业改革与完善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国企业改革;管理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77(2004)05-0554-04回顾我国企业改革和管理的历程,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一直在指引着我们深化我国的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

在新世纪我们仍然要高举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为把我国尽早建设成为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一、历史的回顾回顾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3年党的十六大我国的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和新时期阶段。

(一)起步阶段起步阶段的标志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一直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1]在这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对企业扩权让利,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改革办法,通过试收稿日期:2004-08-12点,逐步推开。

这样就使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形成了政企逐步分开的理念。

与此同时,国家集中力量对企业进行恢复性和建设性整顿,整顿劳动组织和财经纪律,恢复和建立企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实行经济责任制。

在这个阶段,人们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提出了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经验“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体”的十六字方针。

(二)成长阶段成长阶段的标志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全面深化改革,确定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些地方在落实扩权让利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小企业试行承包或租赁经营,这就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途径,奠定了基础。

在企业的领导体制改革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开始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并提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的要求。

当时,在企业管理上大力推行18种现代化管理方法,贯彻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体制手段和管理人才现代化精神,使企业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标志为1988年《工业企业法》的颁布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

在1987年试点作者简介:唐芸(1966-),女,湖北省荆沙市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筹)院讲师。

期唐芸: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555·第5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承包制在全国范围推开。

1988年国家颁布了《工业企业法》,突出了企业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使企业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以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帽子)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促进了企业进一步面向市场。

为强化企业管理,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抓管理,上等级”的企业管理升级活动,促使企业建立管理指标体系和整合整体优势,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深化改革阶段深化改革阶段的标志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和邓小平南巡讲话至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提出了清晰的基本框架和总体规划。

《决定》把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在企业管理上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全国范围内以学习“邯钢倒逼成本法”为标志,加强企业管理,深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成为管理体制工作的重点。

(五)新时期阶段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为从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五大后我国企业的改革与管理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在企业改革上,在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上,正从依靠政策调整解决表象问题转向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深层次矛盾。

一个大力实施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二、二十五年来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的基本经验回顾二十五年来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无不是在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指引下前进的,它为我国今后的企业改革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在不断深化改革与完善管理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这一界定在经济理论上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思想上扫清了障碍,指明了方向。

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斯谈话时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

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

”[2]因此,我国的企业改革才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框,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指导我们进行企业改革。

2.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在企业改革和完善管理中紧紧把握住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思想,使我们在改革进程中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搞清的问题。

企业改革和完善管理的二十五年历程正是在邓小平同志经济理论中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指导下去实践的。

3.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判断经济改革中的是与非的标准。

邓小平同志在正确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后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这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正是坚持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我们才能排除一切“左”和右的干扰,保障我国的企业改革和完善管理的顺利开展。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1]等论断。

二十五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变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论断。

企业改革,我们的做法是:坚持生产力标准,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

先调整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分配关系,再逐步理顺产权关系,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再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556·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7卷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健全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做强做大。

正因如此生产力才进一步得到解放,我国的国力才得到不断增强。

1.必须建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指引下,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重视国民收入的公平分配。

这样才能缓解各种矛盾,减少无序,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体制保证。

2.企业领导体制必须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个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以及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工作正在全国深入进行。

在企业改革中坚持抓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企业面向市场。

(三)重视人才,重视知识,重视企业职工队伍建设企业的改革与管理,职工是主体,没有企业中广大职工对改革与管理的支持、理解与发挥作用,我国的改革与管理体制也是难以奏效的。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职代会条例》对企业职工的作用和地位明确地加以肯定。

同时应当看到,企业文化是21世纪企业竞争的焦点,它使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企业在制度建设上,要充分注意制度文化,从根本上解决从“人治”走向“法治”,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高起点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企业要具有优良的产品质量、优良的管理形象、优良的职工队伍形象、优良的环境形象。

要知道在新世纪,企业只有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开创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的新局面学习邓小平同志经济理论和回顾我国企业改革和管理的二十五年历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企业改革中,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

如:如何建立全面的市场有机统一体,其中包括商品市场、银行与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如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国际市场接轨,建交跨国公司,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如何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如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持社会稳定;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依法治国等等,都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一定要做到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使我国的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顺利前进。

(二)要善于思考,坚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当今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新发现、新技术、新问题层出不穷,渗透到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增长、社会环境、企业改革与管理、人们的思维产生了系统的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