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1-13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反思及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反思及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反思及课堂实录11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认读“嫦娥、磁场、陨石、干燥”等词语。

2.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写22个词语。

2.能根据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并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重难点)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浩瀚无垠的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吗?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一个谜。

《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齐读课题,正确书写“谜”字。

了解“谜”的意思,区分“谜”和“迷”,指导书写。

二、交流预学,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指导书写:御、斑(3)解释词语。

(课件相机出示“猜测、抵御、倾角、沧海一粟”等词语的含义。

)(4)资料袋。

课件出示“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解释。

2.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这篇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默读、勾画、概括,提取关键信息)三、浏览课文,聚焦内容1.浏览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和解决疑问是否有关系。

2.结合课后第一题第一个“泡泡”的内容和课文第一个旁批,继续浏览课文,判断哪些段落对解决“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疑问有帮助,并做上记号。

(第2~9自然段)3.默读课文其他旁批,说说学习伙伴提供了哪些帮助。

(梳理文章思路,指导阅读文章的策略)四、根据提示,找关键信息1.默读课文第二处旁批,理解旁批的意思。

(1)提问:从这处旁批中你读懂了什么?(阅读时注意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2)追问:怎么找关键句呢?有些段落也可能没有关键句,怎么办?(回顾找关键句的方法)2.默读第2~9自然段,用“_____”画出各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本组自学情况
练习法
这十二章中的各章都可以算作格言,这些语言具有简练晓畅、语意含蓄、富有哲理的特点。
畅所欲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与教师共同总结本节课。
7
10
15
5




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
二次备课
时间
二次备课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1、巩固理解
内容小结:
(1)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谈品德修养的:
不改其乐;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仁在其中。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本组自学情况
小组比赛法
畅所欲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与教师共同总结本节课。
7
10
15
5




熟读论语前六则,争取当堂背诵
二次备课


背诵论语前六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翻译了前六章“论语”,这节课,请同学们继续学习翻译后六章“论语”。
出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观看课件播放的案例,分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齐读学习目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10、11、12课教案 李赞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10、11、12课教案  李赞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二、初读课文,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教学提示:由于文章内容比较简单,采用默读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回答上面的问题。

教学参考:这句话是是书摊的主人说的,是以“诺言”来让我能够安心地在书摊上读书。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三、学习课文采用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自学课文,交流自己的所得。

教学提示: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不必求全。

只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即可。

教学参考:附对课文重点词句理解:(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

“流连”是留恋不止的意思。

“流连忘返”写出了“我”酷爱看书的程度。

残疾青年也正是从“我”在书摊前流连忘返的情景,发现了“我”对知识的追求,以及身无分文的无奈。

这是他一直帮助“我”、想方设法给“我”看书机会的原因。

②我回头去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书,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那是父亲利用翻书的机会,悄悄夹在书里的。

父亲知道,青年是靠摆书摊养家糊口的,生活也不容易。

所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让“我”认识到: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青年的关心。

③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青年获悉“我”马草不好卖的消息,为了继续帮助“我”,打算通过说谎买“我”的马草。

句子具体写出了青年做决定的经过。

“愣”字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马草并不好卖。

“眼睛一亮”表明他想出了既能帮助“我”又不易让“我”发觉的主意。

青年之所以“认真地看过马草后”,才让碧云收下马草,是想让“我”产生错觉:青年家真的有马,而且正缺马草。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教学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教学课件)

二、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财富。( 遗产) 2.牢固,结实,结合得紧密,不易被破坏。( 坚固) 3.在正式动工前,根据预定的目的、要求,制定的
办法、图纸等。( 设计)
三、连线。 雄伟的 智慧的 稳定的
结构 赵州桥 结晶
四、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 且• 美观。 _小__明__不__但__爱__读__书__,__而__且__爱__思__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特设计 惊人创举
总结:历史遗产
主题概括
通过描写赵州桥 历史悠久 , 形式优美 , 结构坚固 的三个特点,表现了赵州桥高度 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表达了作者对
赵州桥的喜爱和赞美 之 情 , 以 及 对 中 国 石拱桥的赞美和歌颂。
拓展延伸
【关于桥的古诗名句】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 相互抵着,各自 回首遥望。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我们先来一起学一学本课的多音字吧!
zhǎo 鹰爪 张牙舞爪 鸟兽的脚

zhuǎ 鸡爪子 狗爪子 禽兽的脚
zhǎo(前爪)
爪 zhuǎ(爪子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读一读:

1. 战争年代,有人利欲熏心,做了敌人的爪. 牙。 2. 小猫的爪. 子非常可爱。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赵州桥,知道赵州桥的设计为
什么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 生字,读通句子。
同音易混字

lì 厉
字义:经过了的。 组词:(来历)(历史)(历历在目) 字义:凶猛;严厉,严肃。 组词:(厉害)(严厉)(再接再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故宫博物馆》教学课件(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故宫博物馆》教学课件(最新)


西


(3 )
( 15 )
(2 )
( 14 ) ( 13 ) ( 12 ) ( 11 )
(9 )
(6 ) (1)
(7 )
1.午门
2.神武门
( 10 ) 3.西华门 4.东华门
( 8 ) 5.角楼
(4 )
6.金水桥 7.太和门
( 5 ) 8.太和殿
9.中和殿 10.保和殿 11.乾清宫 12.交泰殿 13.坤宁宫 14.御花园 15.景山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讨论交流: 作者抓住故宫布局统一
第一部分“故宫概况”
深入探究:故宫的历史地 位和总体特征是什么?
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位置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
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
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参观出口( 神武门 )
自己观看故宫平面示意图,进 一步了解故宫。
➢ 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神武门

御花园
宫 参
坤宁宫 交泰殿
由 南

乾清宫


保和殿

中和殿
线
太和殿
午门
➢ 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各位亲人,下面我带领大家进入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御花园 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 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 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好,就介绍到这儿,大家拍照留念,注意安全。

第三单元-数学-江苏科技版

第三单元-数学-江苏科技版

图 11-2
·江苏科技版
[解析] 跳蚤运动的规律:(0,0),跳蚤运动了 0 秒;(1,1), 质点运动了 2=1×2 秒,接着向下运动;(2,2),质点运动了 6=2×3 秒, 接着向左运动; (3,3), 跳蚤运动了 12=3×4 秒, 接着向下运动;(4,4),质点运动了 20=4×5 秒,接着向左 运动;(5,5)跳蚤运动了 30=5×6 秒,接着向下运动 5 秒到 了(5,0),故选择 B.
·江苏科技版
3.一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 常数 取值 k>0 k<0 k>0 b>0 y=kx k>0 b<0 +b (k≠0) k<0 b>0 k<0 b<0 大致图象 经过的象限 函数性质
y=kx (k≠0)
一、三 ________________ y 随 x 增大而增大
二、四 ________________ y 随 x 增大而减小
·江苏科技版
考点5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确定位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横纵交错法, 由交 点的惟一性确定点的位置;②方位角与距离.
·江苏科技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 x 轴、y 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 在坐标轴上标出单 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 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地点 的名称.
·江苏科技版
2.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 (x,-y) 点 P(x,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 P1 的坐标为__________, (-x,y)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 P2 的坐标为__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 (-x,-y)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 以上规律可归纳为:谁对称谁不变,另一个变号,关 于原点对称,横变纵也变.

中考数学复习课件(全国通用版):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123张PPT)【学霸笔记、状元学案、名师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课件(全国通用版):第三单元 函数及其图象(123张PPT)【学霸笔记、状元学案、名师教案】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 图形变换引起点的坐标的变化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点的平移 ________( (x+a,y) 或( x-a,y) ;将点(x,y)向上 ________) (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x,y+b) 或( ________ (________) x, y - b) 图形的 平移 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上所 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不改 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6
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图象法
(3)解析法
使用指导
表示函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常常综合应 用这三种方法来深入研究函数的性质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7 函数图象的概念及画法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以自变量与因变量 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那 概念 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 的图象 画法 (1)列表;(2)描点;(3)连线 步骤
点到两坐标轴 的距离 点到原点的距离
第11课时┃ 考点聚焦
(1)x 轴上两点 P1(x1,0)与 P2(x2,0)的距离 P1P2 =|x1-x2|; 坐标轴 (2)y 轴上两点 Q1(0,y1)与 Q2(0,y2)的距离 Q1Q2 上两点 =|y1-y2|; 间距离 (3)x 轴上一点 P(x,0)与 y 轴上一点 Q(0,y)的 距离 PQ= x2+y2
对应关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 ________ 一一 对 系 应的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 P(x, y)在第一象限 ⇔____________ ; x>0 y>0 x<0 y>0 ; 点 P(x, y)在第二象限 ⇔____________ 平面内 点 P(x, y)在第三象限 ⇔____________ x<0 y<0 ; 点 P(x, 点 P(x, y)在第四象限 ⇔____________ x>0 y<0 y)的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坐标的 点 P(x, y)在 x 轴上⇔__________________ y=0,x为任意实数; 特征 点 P(x, y)在 y 轴上⇔__________________ x=0,y为任意实数; 点 P(x, y)既在 x 轴上,又在 y 轴上 ⇔x、y 同 时为零,即点 P 的坐标为(0, 0);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任何象限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时
面积1 : 2,说明什么,怎样分?
.拓展思路。
炎热的夏天到了。爸爸买了苹果饮料的原汁2000毫升,根据平时自己喜欢的口味,利用量杯配制500毫升饮料。说说自己配制方案。
三、全课小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
练习十6、7
交流:解答这题时是怎样想的?
师指出:(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度,所以这题是要把90按3:2分配得出两个锐角的度数。)
2、完成练习十第5题
学生直?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题,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想法。
3、完成练习十第8题。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条件的:
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用去黄沙吨数的几分之几,石子用去黄沙吨数的几分之几?
4、练习十思考题
思考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和哪些条件有关?
如果底和高都一样,他们的面积怎样?
面积1 : 1,说明他们的面积相等,怎样分?
教师:指导、组织、协助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看作是分得的份数,通过先求一份数,再求几份数。
一基本训练
1、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2、完成练习十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说一说可以怎样进行思考。
二、应用练习
1、出示:体育室篮球和足球个数的比是2:7,一共有72个。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
共14课时第11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熟练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蟋蟀的住宅》(部编版)1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蟋蟀的住宅》(部编版)1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蟋蟀 的住宅 》(部 编版)1 (精品 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蟋蟀 的住宅 》(部 编版)1 (精品 课件)
写作方法
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描写动物
本文作者为了表现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和吃苦耐劳、不肯随遇 而安的精神,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蟋蟀修建住宅描写 得非常有趣。比如把蟋蟀挖掘的洞穴称为“住宅”,把蟋蟀洞口前 的一丛草说成是“一座门”,把洞穴前的平地说成是“平台”,把 蟋蟀发出声音说成是“弹琴”, 这些富有情趣的描写使文章生动 形象,妙趣横生。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示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品读释疑
“慎重”指谨慎认真。本课形 容蟋蟀在选择住址时态度认真。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 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不肯随遇而安”— —慎重地选择住址。
品读释疑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 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 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效果感到惊奇。
品读释疑
讨论交流: 蟋蟀因住宅而出名,那它的住宅有什么 特点呢?
品读释疑

隧道——排水良好
部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
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
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蟋蟀 的住宅 》(部 编版)1 (精品 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蟋蟀 的住宅 》(部 编版)1 (精品 课件)
主题延伸
读了本文,我们知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大胆 想象,写出了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只要我们 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奥秘,请同学 们选择一种小动物,留心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 么,并简单的记录下来。

【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三单元第11课时 我来编童话 课件+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三单元第11课时 我来编童话 课件+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三单元第11课时我来编童话课件+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我来编童话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程目录第课时单元任务任务四:欢迎进入我的小精灵故事会文化自信: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

语言应用: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不仅会写作,还要同时提高文学素养。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价和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素养目标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有没有想过创编一篇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试着编童话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神奇、最有趣。

趣味导入童话故事的特点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说一说每一篇童话故事都有性格鲜明的角色,故事都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在童话故事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童话故事还能给我们带来启迪,给人以教育童话特点童话就是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编织出的一个个奇异有趣,并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故事。

童话特点《小意达的花儿》《老路灯》《茶壶》这些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物,在童话里会变成什么样呢?想一想我们也来创编童话吧!带入新课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创编一个怎样的故事?角色时间地点新知讲解展开想象,想一想:故事里有哪些角色?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他们在那里做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新知讲解选择人物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可以从提示中任选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

新知讲解1.了解你选的故事主人公,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惯和主要特征。

2.让它们像人一样不但会说话,而且还要有喜怒哀乐。

3.不要忘记主人公本来的性质特点。

想象不是瞎想,要尊重科学实际。

比如:啄木鸟不会游泳,青蛙必须要冬眠。

这样创编的童话让人觉得有可信度。

新知讲解故事角色:国王啄木鸟玫瑰花小狐狸小王子你要给选定的人物设定怎样的人物性格?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啄木鸟,勤快、医术高明;玫瑰花,娇艳漂亮、高傲自私;王子,英俊、潇洒、勇敢。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课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课件
第二部分(3~4):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 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出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 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第三部分(5~8):主要写了科学家对火星的探 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四部分(9~10):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 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科学家根据理论猜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方法:利用详细描写火星的句子。
阅读第6~8 自然段,科学家还做了什么?
对火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然后根据因素推论和 着陆取样分析,得出火星也没有生命存在。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 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 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 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 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 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 在火星上生命难以
其他星球到底是否有生命的存在?
浏览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和 解决疑问是否有关系。
阅读课后题第一个“泡泡” ,你知道了什么?
与问题相关的 内容我会仔细读, 必要时会多读几遍。 有的段落和我想要 了解的问题关系不 大,就不需要细读。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 往着“天上的世界”。于是,有了许许 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 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
太阳系中唯一有 可能存在生命的 行星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 不少相似之处。
4
科学家利用探测器对 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 测,揭开了火星神秘 的面纱。
5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 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 确凿证据,但科学家仍然 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
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四、教学设想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

五、教学准备1、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环节制作成配合课堂讲解的演示文稿。

2、课前完成导学案的批阅,总结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的疑难知识点。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视频成语故事《程门立雪》的视频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

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2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2 新人教版

11、醉翁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思路。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过程与方法:1、采用旅游赏景、依图配文、看图纠错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进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采用研讨的方式了解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理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点拨练习巩固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难点: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并理解欧阳修宽阔豁达的胸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虽然现在我们身处教室,无法亲临安徽滁州,但有一件法宝可以帮助我们。

是什么法宝呢,对,想象。

我们就以《醉翁亭记》为基础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北宋庆历年间的安徽滁州,去饱览醉翁亭风光,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二、读课文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洌( ) 朝( )而往 3、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

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

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

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分析课文1、齐读第1自然段。

结合注释翻译第一自然段。

蔚然。

深秀,。

山行。

峰回路转:回,。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宇宙生命之谜》上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 宇宙生命之谜》上课课件

习题课件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宇宙生命之谜
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吗?正确的打“√”,错误的
画“_____”,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A. 蟠. 桃(pán) .
B. 分. 析(xī) (yǔ.n)
C. 着陆(zhuó)
. __恒__星(hén.)
辐 射hén(gfú)
. ( ).
阅读内容
第2、5、8、9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6自然段 第8自然段
我运用的阅读方法
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查找相关资料
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中的阅读小伙伴 和课后练习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法吧。
浏览内容法
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
提取关键信息 筛选主要内容
对比
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筛选信息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 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 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这句话运用了列__数__字______的说明方法,请 你运用这种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你的文具盒: _示__例__:__我__的__文__具__盒__长__2_0_厘__米__,__宽__7_厘__米__,__差__不____ _多__可__以__存__放__1_0_支__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 适 合 生 物 生 存 的 温 度 , 一 般 应 在 -50~150℃ 之列间数字。
(
)
(2)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
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打是比沧方海一作粟比。较
(
)(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1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我们将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字间的规律,加深对数字和运算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运算。

2. 通过计算器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3.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使用计算器,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已经为大家准备了计算器和纸笔,请大家提前准备好。

五、教学过程2. 例题讲解: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发现1+2和2+3的结果分别是3和5,这两个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3和5都是质数,而且它们之间没有其他的质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规律之一。

3. 随堂练习:请大家用计算器找出1到20之间的质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同学们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4. 规律探索: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1到20之间的质数有2、3、5、7、11、13、17和19。

这些质数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自由讨论,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同学们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数:2、3、5、7、11、13、17、19规律:都是奇数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找出1到30之间的质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答案:2、3、5、7、11、13、17、19、23、292. 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今天发现的质数的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计算器找出更多的质数,并探索它们之间的规律。

也可以尝试用其他的方法来找出质数,比如试除法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简单的计算器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为后续的探索活动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主要复习乘法的含义。先通过呈现几个几相加的直观图,让学生回忆乘法的含义,再通过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进一步明确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第二、三题安排了1~6的乘法口诀。通过整理复习,让学生横着或者竖着看乘法口诀表,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通过在表中选择口诀,很快说出相关乘法算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乘法口诀的记忆。第四至七题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求积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学生分析:
学生大部分都能够记住口诀,但是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还是不够,说明学生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还不够,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进一步加深使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熟练记忆口诀,并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的具体目标
1、学生进一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换一种练习形式,通过同桌间的比赛,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观察2分钟没能完成的小朋友,要加强辅导,对于错误较多的题要多加练习。
此题为开放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巩固学过知识。
说一说有利于加深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的认识。
开放延伸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通过对所复习内容的回顾,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
整理和复习乘法口诀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哪些乘法口诀,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的车乘法口诀有哪几句……然后由教师出示放大的1~6的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上往下横着看,还可以引导学生竖着看,从左向右斜着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教科书第21页的表中填上合适的乘法口诀,并根据第3题的要求,让学生找出某一句口诀,说出一道或者两道算式。为了使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乘法口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例如,让学生有规律的记忆乘法口诀,横着背,竖着背,甚至拐弯背;还要做到能根据随意指出一句口诀,很快说出得数,根据随意指出的一句口诀,很快说出一道或两道乘法算式。
介绍两种方法让不同的学生学到知识,通过讨论加深对乘法算式含义的理解。
分小组活动,互帮互助,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互相评价的能力。
由抽象到具象,锻炼学生的思维。
开放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复习了乘法应用题,如果一道应用题中,要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对所学内容的回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
常规积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第九题:先看图,独立完成,再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第十题: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再列算式。
第十一题:看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谁能把图上所有的信息说完整吗?
第十二题:全班一起读题,明确问题:哪家栽的树多?多几棵?咱们可以怎么判断?
思维反应快的学生可能直接不用计算就可以判断出,一般的学生都是通过列式计算。




1、练习第6题.
提问:4辆小车可以坐几人?
(1)仔细观察图,同桌说说图意。
(2)联系乘法含义进行列式解答。
(3)集体核对。
2、练习第7题
(1)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联系乘法含义列式解答。
(3)集体核对。
3、练习第8题
(1)独立列式解答。
(2)比较左右两题的算法,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相同?
并说说理由。
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联系乘法含义进行思考。
让学生练习乘法含义进行列式。
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要使学生明白:只有相同的数相加,才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果相加德数字不同,一般要用加法计算。
联系乘法含义作出判断,也可以通过进一步计算来检验所作的判断。
3、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2分)
4×4= 6×3= 3×5=8×2= 2×8= 7×4=6×1= 5×2= 9×6=
轻声算一算,并说出每道算式用了哪句口诀。
学生独立算一算,并说出相应的口诀,以开火车形式汇报。
第七题
你能想出几道算式?试一试。
第八题
让学生看着题目,具体地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在同数相加,即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时才可以用乘法计算。
同桌互说算式各部分名称。
集体背诵1~6的口诀,并把表中缺少的口诀填完整。
讨论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学生拿笔圈出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并观察口诀的特点。
同桌合作,说口诀。
第四题
拿出准备的口诀卡片,同桌互相做游戏,看谁算得快。
第五题
全班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教师可规定时间2分钟为正常速度,观察哪些学生还不熟练。
第六题
学生先试一试,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方法,对于口诀不熟练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用“+”“-”“×”逐个进行试验。口诀熟练的小朋友可以观察数的特点和关系进行猜想。
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
让学生联系乘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开放延伸
1、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聪明题:
(1)已知:△×△=36,△+□=13
求△()□=()
(2)已知:□+○=9,□×○=18
求□=(),○=()。
允许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比较两道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
第十三题:分小组活动,任选一种车自己确定安装的量数,然后列式计算一共要多少个轮子。分小组汇报,交流,然后根据自己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组里说说想法再互相评价。
出示算式4×9,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看图写出算式,再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看图数一数,完成(1)、(2)后,根据图意再说说算式的含义。
2、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2分)
1.同桌练习
6×4=3×3=6×4= 6×8=2×8=3×4=
2×6=8×1=2×5= 6×3=1×6= 6×5=
反思重建
第13课时
课题:表内乘法(一)复习(2)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40-41复习第9-13题。
主备人:李海荣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第一、二两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重点整理和复习乘法的含义、1~6的乘法口诀,以及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八题复习乘加与乘减式题的计算,在做题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加深对乘加、乘减式题顺序的认识。复习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帮助学生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第九题比较容易看出是几个几相加,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第十题有两小题,每一题都是一个实际问题。要让学生联系场景图看懂文字信息的实际含义,再列式计算。如果有些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可以提醒他们去数一数。
6、不计算,在○填上>、<、或=。
2×6○2×4
2×6○5×2
6×6○6×3
7、解决实际问题
(1)左手有2块糖,右手有6块,一共用多少块?
(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3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指名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明列式理由。
学生自主完成于书上。同桌讨论后汇报。
指名回答
4、完成第9题
(1)独立列式解答。
(2)小组讨论:什么情况下用加法算,什么情况下用乘法算?
5、练习第10题
(1)指导学生观察题中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2)思考判断:哪个班种的花多?
(3)指出:两个班都种了4行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班每行是五棵;二班每行是六棵,行数一样,每行棵树多的班级种树就多。
第11课时
课题:6的口诀练习七(2)
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37-38练习七第6-10题
主备人:李海荣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这节练习课主要是利用6的口诀去解决实际问题,第6、7两题是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出算式来解决。第8、9两题是通过图画或对话将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和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了解乘法和加法的区别。第10题通过观察图中每行花的棵树,并联系“两个班都种了4行花”这一已知条件,判断哪个班花种的多一些,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和初步的估计意识。第11题是一道开放题,让学生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不同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2分)
2×4=4×3=3×7=6×3=
4×8=7×4=6×9= 5×1=
6×6=8×4=
轻声算一算,并说出每道算式用了哪句口诀。
学生独立算一算,并说出相应的口诀,以开火车形式汇报。
常规积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学生仔细的看图,说出要求三个人各用了多少钱,就要先知道他们分别买了什么?单价是多少?
学生读完题目,自己独立思考判断的方法。
教师观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判断方法,请不同方法的小朋友汇报,同桌说一说。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任选一种车,确定量数,然后一起计算需要多少个车轮。
组里合作并互相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