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

合集下载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本课是第九册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第二课时,由于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过有关正切的知识,但对于直角三角形只能停留在两直角边之间的关系,那么,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之间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之间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是第九册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第二课时,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之间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是随锐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在试验过程中,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结论,但要重视试验的作用。

鼓励每一位学生亲自试验,要注意克服想当然的习惯、缺乏主动实践探索的意识,鼓励学生验证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余弦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能够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直角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能够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探求新知;第三环节:随堂练习;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课堂体会;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学案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学案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学习目标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2、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 难点:理解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正切:锐角A的 与 之比叫做∠A的正切。

即=A tan 。

二、自主学习(提示:自学书中内容,完成填空)1、正弦、余弦函数 正弦:斜边的对边A A ∠=sin ,余弦:斜边的邻边A A ∠=cos ☆巩固练习一(1)如图,在△ACB 中,∠C = 90°,①sinA = ;cosA = ;②若AC = 4,BC = 3,则sinA = ;③若AC = 8,AB = 10,则sinA = ;(2)如图,在△ACB 中,sinA = 。

2、三角函数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是∠A 的三角函数。

3、梯子的倾斜程度与三角函数的关系sinA 的值 ,梯子越陡;cosA 的值 ,梯子越陡三、例题学习例4、如图,在Rt △ABC 中,∠B = 90°,AC = 200,6.0sin =A ,求BC 的长。

分析:本例是利用正弦的定义求对边的长。

例5、如图,在Rt △ABC 中,∠C = 90°,AC = 10,1312cos =A ,求AB 的长及sinB 。

分析:通过正切函数求直角三角形其它边的长。

A B C A B CA B C ∠A 的对边∠A 的邻边斜边2 三、随堂练习1、在Rt △ABC 中,∠B =900,AB =3,BC =4,则sinA=2、在Rt △ABC 中,∠C =900,AB =,35cm BC cm =则SinA= cosA=3、Rt △ABC 中,∠C =900,SinA=54,AB=10,则BC = 11、在Rt △ABC 中,∠C =900,,AB =13,BC =5,求sinA, cosA, tanA 。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说课稿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说课稿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说课稿秦皇岛市第八中学肖婧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八中的数学教师肖婧,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下面根据我编写的教案,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二课时完成,本次课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本章中介绍的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的关系之一。

锐角三角函数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重要的的作用。

如在测量、建筑、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人们常常遇到距离、高度、角度的计算问题,一般来说,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问题。

本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引入了第一个锐角三角函数——正切。

因为相比之下,正切是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三角函数概念,如物体的倾斜程度,山的坡度等都往往用正切,而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由正切类比出来的。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目标分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够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并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在学习中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②会根据正切的定义进行计算求值。

九年级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九年级数学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tanA=
A的对边 A的邻边
斜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A
想一想
本领大不大 悟心来当家
如图,当Rt△ABC中的一个锐角A确定时,它的对边与邻 边的比便随之确定.此时,其它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结论: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 那么∠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 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随堂练习
真知在实践中诞生
1.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5,BC=6. 求: sinB,cosB,tanB.
老师提示: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于D.
B
A
5 5
2.在Rt△ABC中,∠C=900,BC=20,sin
求:△ABC的周长.
4 A . 5 B
┌ 6 D
C
┐ C
A
随堂练习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3.如图,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 B 扩大100倍,si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 4.已知∠A,∠B为锐角 (1)若∠A=∠B,则sinA (2)若sinA=sinB,则∠A
A
┌ C
sinB; ∠B.
随堂练习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B 斜边
回顾,反思,深化
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A的对边 A的邻边
tanA=
∠A的对边
A ┌ ∠A的邻边 C
sinA= 斜边
cosA=
斜边
A的对边
A的邻边
请思考:在Rt△ABC中, sinA和cosB有什么关系?
知识的升华
1. 如图,分别求∠α,∠β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
记作tanA,即 tanA= A的对边 A的邻边
B
余切的定义:正切的倒数叫做∠A的余切,即 斜边
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对
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
cotA,即 cotA= A的邻边
A
A的对边 初中数学资源网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想一想P1 2
本领大不大 悟心来当家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如图,当Rt△ABC中的一个锐角A确定时,它的对边与邻 边的比便随之确定.此时,其它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结论: 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 时,那么∠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斜边 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A
初中数学资源网
驶向胜利 的彼岸
7.如图,分别根据图(1) 和图(2)求∠A的四个三 角函数值.
8.在Rt△ABC中,∠C=90°, (1)AC=3,AB=6,求sinA和cosB (2)BC=3,sinA= 5 ,求AC和AB.
13
B
B
3
43
4┌

A
CA
C
(1)
(2)
老师提示: 求锐角三角函数时,w勾ww.123股 初定中数学理资源网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1.sinA,cosA,tanA,cot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 ,∠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tanA,cot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 ∠A的正切,习惯省去“∠”号;
3.sinA,cosA,tanA,cotA是一个比值.注意比的顺序 ,且sinA,cosA,tanA,cotA均﹥0,无单位.
10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0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与余弦0

1/2 cosA等于_____.
6.在△ABC中,∠ACB=90°,BC=6,AB=10 ,
4/5 CD⊥AB,则sin∠ACD 的值是_____ .
B
6 ┌ 8
3 10 7.在△ABC中,∠C=90°,tanA= , 4 D 4/3 则tanB=_____ . 4 8.在△ABC中,∠C=90°,tanA= , 3 A 3/5 则cosA= _
4 BC=3,sinA=0.6,则AC=_____. ┐ 2 A C 3.在Rt△ABC中,∠C=90°,AC=10, 6 cosA=0.8,那么BC=______. 3
4.已知△ABC中,AC=4,BC=3, AB=5,则sinA=______. 3/5
快速抢答
驶向胜利 5.在Rt△ABC中,∠C=90°,若AB=2AC, 的彼岸
随堂练习P9 8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驶向胜利 的彼岸
3.如图,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 B 扩大100倍,si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 4.已知∠A,∠B为锐角 (1)若∠A=∠B,则sinA (2)若sinA=sinB,则∠A
例题欣赏P85
行家看“门道”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 如图:在Rt△ABC中,∠B=90°,AC=200,sinA=0.6. 求:BC的长. C 解:在Rt△ABC中,
BC ∵ sin A AC
200 120 160 ┌ B
怎样 解答
?
∴BC=AC· sinA=200×0.6=120
A
你能求出cosA,tanA,sinC,cosC和tanC 的值?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7.如图,分别根据图(1) 和图(2)求∠A的三个三 角函数值.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学习目标:1理解正切、正弦、余弦的概念。

2会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正切:在Rt △ABC 中,∠A为锐角,tanA= 。

随着∠A的增大,tanA ;若tanA 增大,则∠A 。

注意:tanA 的值只与∠A的大小有关,与Rt △ABC 的大小无关。

坡度:我们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

注意:倾斜角α越大,tan α越大,坡就越陡。

例:甲、乙两个商场分别有A,B 两个自动扶梯,根据现有条件,你能判断出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吗?练习:1、在Rt △ABC 中,∠C =90°,AC =4,BC =2,Rt △ABC 绕着点C 旋转后,点B 落在AC 边上的点B ′,点A 落在点A ′,那么tan ∠AA 'B '的值为 。

2、某人沿着山坡从山脚到山顶共走了1000m ,他上升了600m ,你能算出这个山坡的坡度吗?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 ,与x 轴交与点A ,与y 轴交与点B ,根据途中信息求: (1)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ta n ∠BAO 的值知识点二:正弦、余弦:在Rt △ABC 中,∠A为锐角,sinA= ,cosA= 。

lαh随着∠A的增大,sinA ,cosA 。

若sinA 增大,则∠A ,若cosA 增大,则∠A 。

注意:sinA 、cosA 的值只与∠A的大小有关,与Rt △ABC 的大小无关。

例:如图,以支教坐标系的原点O 为圆心,以1为半径作圆,若点P 是该圆上第一象限内的一点,且OP 与x 轴正方向组成的锐角∠α,则点P 的坐标是( )A.(cos α,1)B.(1,sin α)C.(sin α,cos α)D.(cos α,sin α)练习:1、在△ABC 中,∠C =90°,sinA=32,则tanB 的值为( ) A 、32 B 、35 C 、52 D 、25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8,则底角的余弦是( )A 、32 B 、83 C 、34 D 、32或83 3、如图,在菱形ABCD 中,DE ⊥AB ,cosA=53,BE=2, 则tan∠DBE 的值是( )A 、21B 、2C 、25D 、55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的中点,AF ⊥DE 点O ,那么DOAO= 。

北师大版数学九下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北师大版数学九下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九下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能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

本节从现实情境(梯子的倾斜程度)出发,让学生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过程中,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能用tanA、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并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计算。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过有关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中一个锐角与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关系2、学生想知道的: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关系呢?教师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和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的比及邻边与斜边的比是由锐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数学思考:能够运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进行简单的计算. 问题解决: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实例,初步体会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能够运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创新支点设计】: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制教具圆规,来感受角的变化对正弦值、余弦值的影响,从而解决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cosA的关系问题,变抽象为具体。

【教学评价】:当堂检测,分组评价,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能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能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

【教学方法与媒体】:引导式自主探究 PPT【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我们在上一节课曾讨论过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并且得出了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之比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并在此基础上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定义了正切. 现在请同学们考虑两个问题:[问题1]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其他边之间的比也确定吗?[问题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这些比有关吗?如果有,是怎样的关系?二.探究新知1.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 想一想:如图所示(1)直角三角形AB 1C 1和直角三角形AB 2C 2有 什么关系?(2) 2211A C A C B A B A 和有什么关系? 221112B C B C B A B A和呢?(3)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呢?上述结论还能成立吗?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只要梯子的倾斜角确定,倾斜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倾斜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大小无关.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如图,∠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sine),记作sinA ,即 sinA =斜边的对边A ∠,∠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 ,即 cosA=斜边的邻边A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 的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function). 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 和cosA 的关系我们上一节知道了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 有关系: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由此我们想到梯子的倾斜程度是否也和sinA 、cosA 有关系呢?如果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结合图形自主探究: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 有关系.sinA 的值越大,梯子越 . 与cosA 也有关系.cosA 的值越小,梯子越.三.典型例题例1:在ABC Rt △中,090C ∠=,AC=15,BC=8,分别求B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针对训练:如图, 根据图求∠A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例2、如图:在Rt △ABC 中,∠B=900,AC=200,sinA=0.6. 求BC 的长.针对训练:1、如图:在Rt △ABC 中,∠C=900,AC=10,cosA=1312,求:AB,sinB2.在Rt △ABC 中,∠C=900,BC=20,sinA=54,则△ABC 的周长为 ,面积为 。

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2)

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2)

1.1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2)导学练案备课日期____月____日主备复备_______学生_______班级______上课日期____月____日【学习目标】1、类比正切的定义,得出正弦、余弦的定义;2、能够用正弦余弦来表示Rt△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3、能用正弦、余弦的值反映梯子的倾斜程度;4、会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函数?并举例说明。

2、结合图形给出正切实义。

二、探索新知1、自主探究当R t△ABC中的锐角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随之确定了吗?∠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呢?(点拨:可仿照正切进行思考,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说理。

)2、类比正切定义,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A的正弦SinA与∠A的余弦CosA的定义。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说理)在R t△ABC中,∠C为直角,那么SinA= ,CosA= ,SinB= ,CosB= 。

3、自主探索,在R t△ABC中,∠C=90o,锐角A变化时,SinA、CosA、tanA会,当∠A确定时,三个比值会,在这里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4、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5、独立思考“想一想”,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同伴间交换意见。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正弦和余弦的值与梯子倾斜程度的关系)三、应用新知1、自学教材例2,独立完成。

2、独立完成“做一做”,并说出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余弦和正弦定义的进一步应用)四、层级训练随堂练习1、2,知识技能1,数学理解2;联系拓广3、4、5五、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谈你的收获、体会,本节学习中用到哪些数学方法、思想。

我的心得(a. 我很棒,收获很大;b.有收获,但还需努力!)。

初三数学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教案 北师版

初三数学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教案 北师版

初三数学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 教案 北师版第二课时§1.1.2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意义。

2、能够运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用sinA 、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

3.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

●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其他边之间的比也确定吗?2、梯子的倾斜程度与这些比有关吗?如果有,是怎样的关系?Ⅱ、讲授新课1、正弦、余弦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想一想:如图(1)直角三角形AB 1C 1和直角三角形AB 2C 2有什么关系? (2) 211122BA C A BA C A 和有什么关系? 2112BA BC BA BC 和呢? (3)如果改变A 2在梯子A 1B 上的位置呢?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4)如果改变梯子A1B 的倾斜角的大小呢?你由此又可得出什么结论?∵A 1C 1⊥BC 1,A 2C 2⊥BC 2,∴A 1C 1//A 2C 2.∴Rt △BA 1C 1∽Rt △BA 2C 2.211122BA C A BA C A 和 2112BA BC BA BC 和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由于A 2是梯子A 1B 上的任意—点,所以,如果改变A 2在梯子A 1B 上的位置,上述结论仍成立。

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只要梯子的倾斜角确定,倾斜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倾斜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随之确定.也就是说,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大小无关。

3、例题讲解[例1]如图,在Rt △ABC 中,∠B=90°,AC =200.sinA =0.6,求BC 的长。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1)锐角三角函数——正切与余切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1)锐角三角函数——正切与余切
B1 B2
A
C2
C1
A
E
E A
5m
5m
5m
6m
B 2.5mC F 2m D B 2m C F 2m D
与tanA有关: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与∠A有关:∠A越大,梯子越陡.
例题欣赏P412
行家看“门道”
例1 下图表示两个自动扶梯,那一个自动扶梯比
较陡?

13m α
5m ┌
乙 6m ┐ 8m β
AB
(4)如图 (2) tan B 10 √( ).
7
(5)如图 (2) tan A 0.7 √( ).
B
C (1)
驶向胜利 的彼岸
B
7┍m A 10m C
(2)
随堂练习 17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3.如图, ∠C=90°CD⊥AB.
(CD) (AC) (AD)
tan B .
(BD) (BC) (CD) A
做一做P3 8
知道就做,别客气
小明和小亮这样想,如图:
如图,小明想通过测量B1C1及AC1, 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AB1的 倾斜程度;
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B2C2及 AC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 子AB1的倾斜程度.
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吗?
A
B1 B2
C2
C1
议一议P4 9
由感性到理性
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
解:甲梯中, tan 5 5 . 老师提示: 132 52 12 生活中,常用
乙梯中, tan 6 3 .
一个锐角的正
84
∵tanβ>tanα,
切表示梯子的
∴乙梯更陡.
倾斜程度.

初中九年级数学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课件

初中九年级数学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课件
正弦与余弦
复习回顾
1.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叫做∠A的正切
,记作
tanA
,即
tanA=
. A的对边
A的邻边
2则.如ta下nA面1=2右图,R,tta△nBA=B15C2中
,∠C=900 , 。
B
5B
斜边
13m
∠A的对边
5m
A ┌
A ∠A的邻边 C
12m C
学习目标:
▪ 1.掌握锐角的正弦与余弦的定义。 ▪ 2.理解锐角的正弦与余弦和梯子倾
老师提示: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于D.
A
5
5
B
6D
C
自学检测2
1如图,分别根据图(1)和
B
B
图(2)求∠A的三个三角函
3
63
数值.
4┌

A
CA
C
(1)
(2)
2在Rt△ABC中,∠C=90°,
(1)AC=3,AB=6,求sinA和cosB
(2)BC=3,sinA= 5 ,求AC和AB.
A
D
13
3.在梯形ABCD中
如图:在Rt△ABC中,∠C=900,AC=10, cos A 12 .
13
求:AB、sinB.
解 :cos A AC 即 10 12 .
AB AB 13
B
AB 1013 65. 12 6
sin
B
AC AB
10 65
12 . 13
6
A
C
点拨
1.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5,BC=6. 求: sinB,cosB,tanB.
,记作 sin边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说起2

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说起2

2、课本9页随 课本9 堂练习1 堂练习1、2
3、在Rt△ABC中,∠C=90° Rt△ABC中 C=90° 4 ,AC=6, tanA= 3 cosA的值 求sinA , cosA的值
B
C
A
4、如图,∠C=90°CD⊥AB. 如图, C=90°
sinB
( ) ( ) ( ) = = = . ( ) ( ) ( )
C
A
D B
5、在上图中,若 在上图中, BD=6,CD=8.求cosA的值 的值. BD=6,CD=8.求cosA的值.
探究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 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 cosA的关系 cosA的关系
反馈: 反馈: 课本8 做一做” 1课本8页 “做一做” 习题1.2 2习题1.2 5题
探究: 探究: 探索sinA,cosA sinA,cosA的 1、探索sinA,cosA的 取值范围。 取值范围。 2A+cos2A 探究sin 2、探究sin 的值
小结: 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限时作业 课本第9页习题1.2 课本第9页习题1.2 1、3、 4题
1.1
从梯子的倾斜 程度谈起 正弦与余弦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 关系的过程, 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和余弦 的意义. 的意义. 2.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sinA、 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sinA 2.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sinA、 cosA的值 的值. cosA的值. 3.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3.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 1、正切的定义 2、正切值与梯子的倾斜程度 之间的关系 3、坡度的定义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学案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学案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学习目标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切)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 难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学习指导:按书中内容,完成添空。

1、梯子的倾斜程度梯子是我们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1)在图1-1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2)在图1-2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归纳小结:如果梯子的长度不变,那么墙高与地面的比值 ,则梯子越陡; 如果墙的高度不变,那么底边与梯子的长度的比值 ,则梯子越陡; 如果底边的长度相同,那么墙的高与梯子的高的比值 ,则梯子越陡; 2、想一想如图1-3,小明想通过测量11C B 及1AC ,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 梯子的倾斜程度;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22C B 及2AC ,算出它们 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吗? (1)直角三角形11C AB 和直角三角形22C AB 有什么关系? (2)111AC C B 和222AC CB 有什么关系? (3)如果改变2B 在梯子上的位置呢?比值 。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当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 。

二、小组合作通过对前面的问题的讨论,我们知道可以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

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随之确定。

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的 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 。

正切函数(1)明确各边的名称 (2)的邻边的对边A A A ∠∠=tan(3)明确要求:1)必须是直角三角形;2)A tan 表示的是∠A 的对边与∠A 的邻边的比值。

(4)通常用倾斜角的正切值来表示一个物体的倾斜程度,也经常用坡角的正切来描ABC∠A 的对边∠A 的邻边斜边2述山坡的坡度(山坡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也称坡比).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巩固练习一 1、如图1,在△ACB 中,∠C = 90°, 1) tanA = ;tanB = ;2) 若AC = 4,BC = 3,则tanA = ;3) 若AC = 8,AB = 10,则tanA = ;2、如图2,在△ACB 中,tanA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当Rt△ABC中的一个锐角A确定时,它的对边与邻 Rt△ABC Rt 边的比便随之确定.此时,其它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结论: 在Rt△ABC Rt△ Rt 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 时,那么∠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A B 斜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初中数学资源网
九年级数学(下)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与余弦
初中数学资源网
有的放矢 1
正切与余切
驶向胜利 的彼岸
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锐角的三角函数--正切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 定值,那么这个角的值也随之确定.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 记作tanA,即 tanA= ∠ A 的对边 B ∠ A 的邻边
随堂练习P 随堂练习 97
真知在实践中诞生
1.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5,BC=6. 求: sinB,cosB,tanB.
老师提示: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于D. B 5
驶向胜利 的彼岸
A 5 ┌ 6 D C
咋办
?
sin 2.在Rt△ABC中,∠C=900,BC=20,
求:△ABC的周长.
9
2.在 ABC中,AB=5,BC=13,AD是 边上的高,AD=4. 2.在△ABC中,AB=5,BC=13,AD是BC边上的高,AD=4. ┐ β x 求:CD,sinC. 3.在Rt△ABC中,∠BCA=90°,CD是中线,BC=8,CD=5. 在Rt△ABC中,∠BCA=90°,CD是中线,BC=8,CD=5. 是中线 sin∠ACD,cos∠ACD和 求sin∠ACD,cos∠ACD和tan∠ACD. 4.在Rt△ABC中,∠C=90°,sinA和cosB 在Rt△ABC中,∠C=90°,sinA和 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P 想一想 2 3
正弦与余弦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 记作sinA,即 sinA= ∠A的对边
∠ A的斜边
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 B ,记作cosA,即 ∠ A 的邻边 cosA=
∠ A 的斜边
斜边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 切都叫做∠A的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资源网
独立 作业
知识的升华
P9 习题1.2
1,2,3,4题;
祝你成功!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初中数学资源网
P9习题1.2 1,2,3,4题
独立 作业
α
36 5
1. 如图 分别求∠α,∠β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如图,分别求 α,∠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分别求∠
3
驶向胜利 的彼岸
C 老师提示: 过点A作AD垂直于BC于点D. 求锐角三角函数时,勾股定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B
初中数学资源网
┌ D
随堂练习P 随堂练习 6 17
相信自己
12. 在Rt△ABC中,∠C=90°. (1)AC=25.AB=27.求sinA,cosA,tanA,cotA和 sinB,cosB,tanB,cotB. A (2)BC=3,sinA=0.6,求AC 和AB. (3)AC=4,cosA=0.8,求BC. 13.在梯形ABCD中 ┌ ,AD//BC,AB=DC=13,AD=8,BC=18. B E 求:sinB,cosB,tanB,cotB.
余切的定义:正切的倒数叫做∠A的余切,即 斜边
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对 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 A cotA,即 cotA= ∠ A 的邻边 ∠ A 的对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初中数学资源网
想一想P 想一想 1 2
本领大不大 悟心来当家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题欣赏P 例题欣赏 85
行家看“门道”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2 如图:在Rt△ABC中,∠B=900,AC=200,sinA=0.6. C 求:BC的长. 解:在Rt△ABC中, BC BC 200 Q sin A = = = 0.6, AC 200 怎样 ∴ BC = 200 × 0.6 = 120. 解答 ┌ 老师期望: A B
初中数学资源网
随堂练习P 随堂练习 6 18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7.如图,分别根据图(1) 7. 和图(2)求∠A的四个三 角函数值. .
8.在Rt△ABC中,∠C=90°, 在Rt△ABC中 ∠C=90° (1)AC=3,AB=6,求sinA和 (1)AC=3,AB=6,求sinA和cosB 5 ,求AC和AB. (2)BC=3,sinA= ,求AC和AB
?
请你求出cosA,tanA,sinC,cosC和tanC 的值.你敢应战吗?
初中数学资源网
做一做P 做一做 8 6
知识的内在联系
如图:在Rt△ABC中,∠C=900,AC=10, cos
12 A= . 13
驶向胜利 的彼岸
求:AB,sinB. AC 10 12 B 解 : cos A = Q = = . AB AB 13 怎样 ┐ 10 ×13 65 思考? 10 A ∴ AB = = . C 12 6 AC 10 12 ∴ sin B = = = . AB 65 13 老师期望: 6 注意到这里cosA=sinB,其中有没有什么 内有的关系? 初中数学资源网
A ┌ C
sinB; ∠B.
初中数学资源网
随堂练习P 随堂练习 6 9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5.如图, ∠C=90°CD⊥AB. ∠C=90° 5.
sin B =
( ( ) )
驶向胜利 的彼岸
C
=
( (
) )
=
( (
.
) ) A ┌ D B
6.在上图中,若BD=6,CD=12.求cosA的值. 老师提示: 模型“双垂直三角形”的有关性质你可曾记得 .
4 A= . 5 B
┐ C
A
初中数学资源网
随堂练习P 随堂练习 9 8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驶向胜利 的彼岸
3.如图,在Rt△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 B 扩大100倍,sinA的值(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D.不能确定 4.已知∠A,∠B为锐角 (1)若∠A=∠B,则sinA (2)若sinA=sinB,则∠A
初中数学资源网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B 斜边
回顾,反思,深化
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驶向胜利 的彼岸
tanA=
∠ A 的对边 ∠ A 的邻边
cotA= ∠
∠ A 的邻边
sinA= 斜边
A 的对边 ∠ A 的对边
A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cosA= 斜边
∠ A 的邻边
请思考:在Rt△ABC中, sinA和cosB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 sinA和cosB有什么关系? tanA和cotB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 tanA和cotB有什么关系? 你能写出它们的关系吗? 你能写出它们的关系吗?
初中数学资源网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下课了!
结束寄语


数学中的某些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数学中的某些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 隐藏极深. 隐藏极深. ——高斯 高斯
初中数学资源网
∠A的对边 A ┌ ∠A的邻边 C
初中数学资源网
想一想P 想一想 7 4
生活问题数学化
结论: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和cosA有关: sinA越大,梯子程度与sinA和cosA 有关吗?
驶向胜利 的彼岸
初中数学资源网
13
驶向胜利 的彼岸
B 3 4
B 3
A
4 ┌ ┌ C C A (1) (2)
老师提示: 求锐角三角函数时,勾股定理的运用是很重要的.
初中数学资源网
随堂练习P 随堂练习 6 19
八仙过海,尽显才能
10.在Rt△ABC中,∠C=90°,AB=15,sinA= , 5 求AC和BC. A 11.在等腰△ABC中 在等腰△ABC中 在等腰 ,AB=AC=13,BC=10, sinB,cosB. 求sinB,cosB
驶向胜利 的彼岸
C
┌ F
D
老师提示: 作梯形的高是梯形的常用辅助,借助它可以转 化为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资源网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驶向胜利 的彼岸
1.sinA,cosA,tanA,cot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 ,∠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tanA,cot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 ∠A的正切,习惯省去“∠”号; 3.sinA,cosA,tanA,cotA是一个比值.注意比的顺序 ,且sinA,cosA,tanA,cotA均﹥0,无单位. 4.sinA,cosA,tanA,cotA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 ,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 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