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ppt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风信子 昙花 水仙 杜鹃花
一、新课讲授
观察比较番茄花和黄瓜花有什么不同?
番茄花
黄瓜花
二、探究新知
雄花花丝细长,末端有花药,数量一般较多雌花花柱粗 而长,末端是柱头,一般一朵花只有一个。
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很容易辨认, 也很有趣。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植物的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 :棉花、花生、大豆、豇豆、小 扁豆、羽扇豆、胡枝子、茴香、番茄、 莴苣、凤仙花、矢车菊、金盏菊、 半 支 莲、风铃草、桂竹香、 芸 香、 荨麻等。
二、探究新知
认识茎
二、探究新知
研究茎的作用
这是横切开来的茎,表 现茎输送水分的功能。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
二、探究新知
三、课堂小结
植物成长过程
四、练习巩固
四、练习巩固
四、练习巩固
3.植物开花了
一、新课导入
梅花
杏花
一、新课导入
观察仙人掌
叶 茎
用小勺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①用剪刀剪掉刺 ②用剪刀剪断仙人掌的茎 和芦荟的叶 ③用小勺挤压,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
用小勺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中都贮藏大量的水分
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①把3张纸巾充分浸湿,1张平铺,1张 卷起来,1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 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 ② 1小时后观察3张纸中的干湿程度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全年高温
常受季风影响
冬季降水少, 夏季降水多
果实厚实, 抗风能力强
叶片宽大, 主叶脉粗厚
不同温度带植物的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 课件目录
0002页 0092页 0098页 0145页 0172页 0203页 0259页 0261页 0314页 0355页 0401页 0436页 0476页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2 幼苗长大了 4 植物结果了 5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7 水里的植物 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10 声音的传播 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3 纸 15 塑料 16 测量气温 18 风向和风力 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 件
1 种子发芽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 件
2 幼苗长大了
苏教பைடு நூலகம்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 件
3 植物开花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 件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出现绿色果实 时,要勤浇水,去 掉过多的小果实, 适当加点营养
新知讲解
展示你的活动记录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新知讲解
比较番茄和黄瓜的生长过程,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植物的生长经历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结果期等几个阶段。
新知讲解
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 代。花、果实、种子属于 植物的生殖器官。
新知讲解
拓展提高
小调查
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特殊的植物资源,人们是怎么利用它的?
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 得名,被世人誉为“棉中极 品”,是制作全棉内衣的最 佳原料。世界上只有中国、 美国和埃及出产。
拓展提高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 鳞茎供药用。因其形状得名。常 用来制作化痰止咳药。
橡胶树割开会流出胶乳,人 们用它制作轮胎等。
新知讲解
探究茎作用的实验记录
班级
姓名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说明
新知讲解
观察叶的结构
收集各种叶子,描述它们的特点。
新知讲解
叶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菖蒲:剑状叶
合欢:羽状叶
朱兰:卵状叶
新知讲解
松树:针状叶
绿萝:心状叶 蓖麻:掌状叶
新知讲解
观察叶子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叶片
叶脉 叶柄
新知讲解
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
寒冷的冬天 种子会发芽吗?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番茄种子和黄瓜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都不一样。( √ ) 2、种子的萌发离不开水。( √ ) 3、播种种子时浇的水越多越好。( ✘ ) 4、果实里有种子,没有种子的不是果实。(√ ) 5、寒冷的冬天种子不会萌发。( √ ) 6、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干燥的地方。(✘ )

2021春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课件

2021春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课件

①将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 后用细线悬于水中,如图所示。

②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袋中的手 机,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吗?
新知讲解
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花样运 动员在水下动作整齐一致,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运动员听到了水上的乐曲的节奏。
新知讲解
科学实验3: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①一名同学轻挠桌面,另 外三名同学站着听一听。
你的嗓音和其他人的嗓音一样吗?
就像每个人的相貌总是与众 不同的一样,每个人发 出的 声音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声 音的特点之一,称为音色。 根据音色的不同,我们就能 区分出声音是由不同乐器或 人发出的。
新知导入
你能说说嗓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声音大 ★声音小 ★声音高 ★声音低
新知讲解
探 究 声 音 的 音 量
首先把塑料袋 充满空气,口
扎紧
新知讲解

可以这样试试 搓

新知讲解
如果自己不借助任何外物能发出声音吗?
拍手
说话
吹口哨
拍打身体
新知讲解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体验并描述下列物体发生时的状态。
实验器材:直尺、音钹、气球、试管、水鼓、音叉、鼓槌、泡沫
新知讲解
用手掌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上,把另一端露在桌外。用另一只 手弹一下露在桌外的钢尺的一端,把钢尺的变化情况画下来。
②三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 的不同部位,再听一听。
新知讲解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实验记录
实验 方法
能否听 由什么物 到声音 体传播
我的结论
站着听

空气
①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贴在桌上听

固体
②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③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效

最全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

最全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

壤土类土壤 25%
45%到49%
25%
1%到5%
50%
砂土类土壤
空气比例显著大于水的比例
黏土类土壤
水比例显著大于空气的比例
如何判断
黏土类土壤 壤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
思考:
1.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 壤土类 ____土壤,因为这种土壤 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___________。
2.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
(3)有机物?
(4)可溶性无机盐?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实验1:
土壤中有空气吗?
实验2:
土壤中有水吗?
实验3:
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
讨论:
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作用: 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
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实验4:
土壤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小结
你认为哪种土壤更 适合于植物的生长?
哪种类型更有利于植物生长? 必须综合考虑土壤的通气性能和 保水性能。
设计一实验来说明我的观点
砂土类 土壤
黏土类 土壤
3 只 花 盆 中 都 浇 等 量 的 水 一 次
壤土类 土壤
实验现象
土壤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最好。
实验结论
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壤土 类土壤。
土壤名称
砂土类 土壤
黏土类 土壤 壤土类 土壤
性状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 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 失。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 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 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壤土类土壤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 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 粒和腐殖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 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 气各占25%。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 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 水分、空气和有机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实验4: 土壤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小结 探究结果:
土壤中含有的非生命物质有 (1)空气 (2)水 (3)有机物(腐殖质) (4)无机盐(矿物质颗 粒)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的作用:
空气: 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 水: 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 有机物: 提供养料
无机盐: 固定植物根系,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适宜蚯蚓生长的环境特点是:蚯蚓喜 爱生活在光照较弱湿润,有机物含量 丰富的土壤中
土壤生物
动物
包 植物

细菌
微生物 真菌

放线菌
猜猜看 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
(1)空气? (2)水? (3)有机物? (4)可溶性无机盐?
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你可能用到的仪器:
铁丝网、三角架、天平、滤纸等
3、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
4、对观察的结果进行简要分析,记录 在下表中。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环境特点
2005.4.15 天气状况 晴
浙江温师训附校校园花圃内
土壤温度25.3℃,比较疏松和湿润, 光照强度一般,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
土壤生物 简要分析
小老鼠:1只;蚯蚓:42条;蜗牛: 5只;蜘蛛:16只;蜈蚣:3只;蝼 蛄:1只;一些昆虫的幼虫
壤 土 生 长 的
小麦
玉米
土壤的保护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许多动 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里,土壤对于人类生存 至关重要,但如此重要的土壤资源现状又如何呢?
材料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 这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现在还能找到它吗?
绿洲变沙漠
材料二、1998至今,我国西北、华北、 华东、北方等地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 气,突发性的灾害几乎袭击了大半个中 国,就我国而言,已有33.4万平方公里 土地受到沙漠化威胁,其中已经沙漠化 的有17.6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沙漠及 沙漠化的土地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 13.3%,而且还在一天天扩大。
思考:
冰能裂石
讨论:
阅读了以上图片,请谈谈你的感想?
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 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 了石砾和砂粒,最后形成了含有砂 粒、有机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的土 壤。这就是岩石风化的过程。
小结:
土壤 组成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水
空气 有机物(腐殖质) 矿物质(无机盐)
土壤污染和水、空气污染相比,更有隐蔽 性,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土壤污染物经 由食物链,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 肉等进入人体,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 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 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 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是一 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 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态功能。
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 砂粒
含水和空气最多?
黏粒
砂粒
说一说:
三种土壤颗粒的渗水性、通气性、保水性的 好差?
保水性和通气性都
较好的是 (C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不能确定
你来猜:
土 壤 里 会 有 什 么 呢 ?
土壤结构:
土壤中有哪些生物?
1、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 挖一个长、宽、深分别是50厘米、50厘 米、30厘米的土壤样品。2、用小铲子 慢慢地控取样本中的土壤。仔细观察, 这个土壤样本中有没有其他生物。
沙尘暴
材料三:据科学资料得知,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面 积达30%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 定,试从植物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中道理。
1.我国的土壤资源:
你知道吗?
我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88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面积仅有 137万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有29.4万平方千米,耕 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
粗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砂__粒____ ; 细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_黏_粒____; 介于两者之间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粉__砂__粒___。
土壤颗粒的分类
名称 砂粒
粉砂粒 黏粒
直径/毫米 2.0~0.02
0.02~0.002 <0.002
大小:砂粒>粉砂粒>黏粒
思考
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
1.许多陆地不适宜农耕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由于土层太
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 太高或太低而不适宜农业生产。
2. 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少人多,各种自 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少。按我国现有 人口13亿计算,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 有多少,人均占有的高产耕地面积又是多 少。若耕地平均亩产量为400千克,人均 每年消费粮食300千克,我国的粮食富足 吗?
液态 气态
固态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肥沃的土壤
观察土壤 思考:怎样观察?
讨论
我的发现:
土壤是由( )、( )、( )、 ( )和( )构成的。
砂质土 黏质土
壤土
植 适 西瓜
物合 砂 质 土 壤 的
大豆————黄豆
花生
鹃石 岩 杜
适 合 黏 质 土 壤 的 植 物
水稻
芦苇
植适 物合
讨论
设计实验
探究土壤中是否存在下列物质?
(1)空气? (2)水? (3)有机物? (4)可溶性无机盐?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实验1: 土壤中有空气吗?
实验2: 土壤中有水吗?
实验3: 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
讨论: 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作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
东北黑土地
黑钙土







种植果木的红壤












红壤土
沙漠
沙漠 沙丘
土壤是由_矿__物__质_颗__粒___、_腐__殖__质___、_水___ 和__空_气__组成的,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 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_结__构___。
土壤主要是由_矿__物_质__颗__粒___构成的, _____三__种__矿__物_质__颗__粒__的__比_例______就成为影 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1053㎡ 226㎡
每年人均拥有粮食约200千克
2.我国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平原
水稻田
黄河中下游小麦种植
东北大豆种植
江南丘陵
云贵高原梯田
二、土壤污染与保护
1、土壤资源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土壤 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是指当进入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过量, 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时,使土壤结构和土 壤生态系统受到破环,从而失去原有的土壤 功能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