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S-AD MODEL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具有两个局限性:一是没有分析劳动市场的情况,即只讨论了国民收入的决定,没有说明均衡国民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二是没有考察一般价格水平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本章在收入、利率之外,再引入一般价格水平,考察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同时均衡。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时决定。
它是研究产量波动以及决定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的基本工具。
一、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curve)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需求函数是指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对产出的需求。
总需求曲线则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
(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利用IS-LM模型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
现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会影响IS曲线,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会发生移动。
这是因为,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是实际变量而不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变量,但LM曲线中的货币供给量则有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之分。
如果以表示实际货币供给量,M表示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价格水平,则有:(5.1)由(5.1)式可以看出,实际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
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下降时,会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
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水平下降。
利率水平的下降会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
因此,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是使总需求增加。
同样,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则会使总需求减少。
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根据总产量曲线、劳动的供求曲 线与货币工资曲线可以推导出总供给曲 线。 由于西方经济学家在推导总供给 曲线时所依据的前提条件不同,导致了 总供给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位于充分就业的产 量水平上的供给完全缺乏弹性的供给曲线。 由于该曲线所描述的是充分就业产量 下的总供给状态,而这种状态又是符合长 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因此,又被称为长期 总供给曲线。
AD曲线斜率
其一,IS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投资需求对 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收入和 支出所产生的影响越小,AD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则AD曲线斜率的绝 对值越小。 其二,LM曲线的斜率。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的 情况下,LM曲线的斜率越大,则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 的反应程度越小,LM曲线移动对均衡总支出影响越大, AD曲线的斜率越小;反之,LM曲线的斜率越小,则AD 曲线的斜率越大。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变动一定 幅度会使总需求水平变动多少。 当价格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 较大时,AD曲线往往较平缓;反之,当价格 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量的变动较小时,则AD 曲线较陡峭。
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 两个方面: 第一,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需要更多的 货币从事交易活动,如果货币供给没有增加,货 币的交易需求增加时,必然导致利息率上升,并 引起投资和总需求量的下降。 第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本国居民购买外 国商品增加,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净出 口减少。上述两方面都表现出价格水平与总支出 水平反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它们共同决定了总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
利率效应:
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 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 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 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 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 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减少。
宏观经济学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五章总供给与总需求一、判断对错题*1、利息率效应是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之一。
()*2、财富效应表明通货膨胀使拥有金融资产的公众感觉变得更富有了,因而他们会把当前收入中更多的部分用于花费支出。
()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短期AS曲线是水平的。
()*4、由于股票市场价格上升而导致财富的增加会引起经济沿着现存的总需求曲线移动()*5、与微观经济学一样,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选择更便宜商品进行替代消费。
()6、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又可以称作非充分就业部分。
()7、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称为生产能力充分使用阶段。
()8、在确定某一条特定的总需求曲线的位置时假定真实货币存量是固定的。
()9、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运行时,意味着经济中将不存在失业。
()10、自然失业率就是当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时,因为正常劳动力市场的摩擦而造成的失业率。
()11、总需求曲线代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12、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对于产出和就业具有正的效应,在长期内没有任何效应。
()13、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产出和就业具有正的效应,在长期内没有任何效应。
()14、供给学派经济学主张通过降低税率将使总供给获得极大的增长。
()15、在特别长的时期里,产量基本由总供给决定,而价格由相对于总供给变动的总需求变动决定。
()二、单项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A.在充分就业时为垂直的直线B.如果经济中存在较高的失业,则为水平的直线C.由于利息率效应、财富效应和进出口效应的作用而具有负斜率D.由于生产成本随着实际总产出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具有负斜率*2、利息率效应表明()A.货币供给减少会使利息率上升并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B.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C.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D.价格水平上升将减少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3、财富效应表明 ( )A.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息率,使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B.价格水平下降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从而减少支出C.价格水平下降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从而增加支出D.价格水平上升将使许多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从而减少支出*4、进出口效应表明,如果我国价格水平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 A.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B.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C.使我国的出口下降,进口增加D.将使我国的出口增加,进口下降*5、财富效应、利息率效应和进出口效应都可用来解释 ( ) A.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 B.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C.总需求曲线的移动D.总供给曲线的移动*6、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 )A.用来解释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B.用来说明整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C.表明实际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D.用来表明投入品的价格和资源生产力之间的关系7、因价格水平下降而导致的总支出增加就相当于 ( )A.沿着某一条固定的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B.总供给下降C.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8、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 ( )A.假定经济资源价格不变B.表明即使不提高价格水平仍可以增加产出C.假定经济中存在闲置的经济资源D.包含以上全部因素9、其他条件不变,生产力的提高将 ( )A.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B.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C.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D.使价格水平上升10、总供给曲线向右移最可能是由什么情况引起的? ( )A.企业税增加B.生产力降低C.名义工资率提高D.进口的经济资源价格下降11、下述哪一种情况会使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A.减少企业税B.当经济过分高涨遇到“瓶颈”约束C.进口经济资源的价格上升D.放松对企业的管制12、下述因素中哪一项不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 ( )A.劳动生产率提高B.进口原油价格下降C.降低企业税D.价格水平上升13、假定某经济中名义工资下降而生产率提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 ( )A.总需求曲线向左移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C.总供给曲线向右移D.总支出曲线向下移14、其他条件不变,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会 ( )A.增加总需求,而减少总供给B.使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增加C.使决需求和总供给都减少D.减少总需求,而增加总供给15、如果总需求增加并因此导致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A.货币供给减少了B.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与之相交C.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与之相交D.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正斜率)部分与之相交16、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部分总需求增加会使 ( )A.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保持不变B.价格水平上升,但就业保持不变C.价格水平和就业都上升D.就业增加,但价格水平会下降17、如果总需求曲线在总供给曲线的中间部分与之相交,则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导致()A.价格上升,但就业保持不变B.价格上升,就业减少C.价格下降,就业增加D.价格上升,就业增加18、如果实际产出增加,而价格水平下降,这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 ( )A.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19、如果总需求增加而总供给减少,则价格水平 ( )A.会下降,但实际产出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B.会上升,但实际产出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C.和实际产出都会上升D.和实际产出都会下降20、如果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降低,则 ( )A.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B.会使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C.会增加实际产出D.以上都会三、简答题1、决定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因素有哪些?2、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4、为什么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5、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简述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ADAS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ADAS模型第五章 ADAS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ADAS模型是用来分析经济活动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化的一种工具。
ADAS模型是由三个基本方程组成的:总供给方程:AS = f(Y, Z)总需求方程:AD = f(P, Y)平衡方程:Y = AS(P) = AD(P)其中,AS代表总供给,AD代表总需求,Y代表总产出,P代表物价水平,Z代表影响总供给的其他因素。
我们要理解每个方程的含义。
总供给方程表示经济的总供给量是由产出和物价水平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
总需求方程表示经济的总需求量是由物价水平和产出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
平衡方程则表示在给定的物价水平下,经济的总产出等于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的平衡。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ADAS模型的应用。
ADAS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的短期波动。
在短期内,物价水平、产出和就业量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产出可能会下降,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和结果。
ADAS模型还可以用来预测经济趋势。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物价水平和产出趋势。
这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
ADAS模型还可以用来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
例如,如果政府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量。
在这种情况下,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这种政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通过理解ADAS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效果。
西方经济学中,ADAS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它代表着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是经济学中用于分析经济周期和政策效应的重要工具。
ADAS模型是由三部分组成: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与长期均衡。
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短期与长期均衡则是通过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第5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这两个因素是如何造成低增长?
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及银行贷款下降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财富效应、利率效应的下降 解决: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日本宏观经济变量(1992-199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产出增长(%) 1.0 0.3 0.6 1.5 3.9 0.8 -2.5 通货膨胀(%) 1.7 0.6 0.2 -0.6 -0.5 0.6 0.7 预算盈余(%) 1.5 -1.6 -2.3 -3.6 -4.3 -3.3 -6.1 短期利率(%) 4.5 3.0 2.2 1.2 0.6 0.6 0.7
第一个原因是90年代早期日本股票市场的崩溃。 1990-1992年,日本股票价格下降一半。土地和 房地产价格也巨幅下挫。截止到1997年商业用地 的价格仅为1990年的55%。
第二个原因是股票和土地价格的崩溃对日本银行 的影响。许多银行都贷款给了股票和房地产的购 买者。当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崩溃时,这些借款人 大部分不能清偿贷款。在1997年,有人估计日本 最大20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总和占日本 GDP的4%。账面上如此多的坏账,使得银行不 得不彻底削减对企业的任何新贷款。
就业决定
预期
价格变化与工资
价格水平对工资的
调整
路
影响
就业量的变化 生产函数 Y=f(k,L)
AS的变化
(1)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劳动供给:劳动的 w/p 供给量取决于实际 工资(w/p)
w/p
劳动需求:劳动的需 求量取决于实际工资 (w/p)
w/p
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Ls=f(w/p) L
Ld=f(w/p) L
总需求模型是在IS-LM模型上加入了价格变量,包含 了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决定的所有变量(C,I,G,T,Ms), 实际上是凯恩斯理论的一个总结。
强化刷题-宏观经济学2+吕双双+(讲义+笔记)(2021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系统班)
强化刷题-宏观经济学2(讲义)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演练】1.(多选)下列因素中,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A.利率B.货币供给量C.政府购买D.价格总水平2.(单选)影响总供给的因素较多,其中()是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
A.技术进步B.工资水平变动C.潜在利润D.价格与成本3.(单选)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时,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总供给曲线移向()。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品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品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4.(单选)()会增加单位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左移。
A.减少企业税B.经济过分高涨遇到瓶颈约束C.进口经济资源价格上升D.放松对企业的管制5.(单选)在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问题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说明总供给量()。
A.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B.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C.对成本变动的反应大D.对成本变动的反应小6.(多选)关于黏性价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在长期,一些工资和物价是黏性的B.黏性价格模型描述了经济缓慢趋近的均衡C.对于研究工资与物价的逐年波动,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相信价格黏性比价格弹性的假设更好一些D.杂志出版社倾向于每三到四年改变一次杂志的零售价格7.(判断)在黏性价格模型中,如果弹性价格的企业比例提高,这将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得更加陡峭。
()8.(判断)夏季,我国南方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会降低国家总供给。
()9.(单选)若短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减少总供给B.增加总需求C.降低物价D.提高物价10.(单选)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则减税会导致()。
A.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上升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11.(单选)假设某国某年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使当年所有农作物产量锐减,则会出现()。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5章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第03节 劳动市场的均衡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五章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重点章!)第三节 劳动市场的均衡本节主题:从劳动的供、求两方面来定出劳动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的需求曲线 (一)建立劳动市场需求曲线生产者对劳动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是否给生产者带来最大的好处。
设名义收益为R ,名义工资率为W ,则,劳动的边际收益为:NY P Y P MR N ∂∂⋅='⋅=)(;劳动的边际成本为:WN W MC N ='⋅=)(。
当MCMR=时,有:))(,()(NY N g N g P W ∂∂∆⋅=其中 (5.7)引出:什么是劳动需求函数(曲线)?式(5.7)表示了生产者对劳动N 的需求量与付给劳动的名义工资率主W 之间的关系,即劳动需求函数,或劳动需求曲线。
(注意一句话:劳动需求,是工资对劳动的需求!)(二)劳动需求曲线的斜率由上节知022<∂∂NY ,于是乎马上可得:劳动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
为方便起见,不妨把劳动需求曲线示意性地在),(W N 平面中画成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直线(如图5-10)。
图5-10(三)改写劳动需求函数式(5.7)也可改写成)(,)()(<∂∂=∆NN g N g PW w 其中 (5.8)把)()(N g PW w =∆示意性地画出在),(PW N 平面中,见图5-11。
图5-11在劳动需求曲线)()(N g PW w =∆中,工资率W 为名义量,而PW 为实际量。
劳动需求函数的式(5.7)和式(5.8)完全是等价的。
使用时,视其方便,任选其一均可。
(常记PW 为小写形式w )。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 (一)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 1、假设(1)假定某人所拥有的时间一共为TH (在一天中TH 就是24小时),其中一部分用于工作,记为H ;另一部分用作休闲,记为LH 。
显然有,TLH HH =+ (5.9)工作H 时间,得到的名义收入为HW ⋅,其实际收入为HW ⋅除以价格水平P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0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总需求总供 给模型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制定
相应的经济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政策制定者可以 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等 措施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政策制定者可以 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 措施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预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未来经济走势。
根据模型分析,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生产能力 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增强;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 示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通过比较不同时点的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以预测未来一 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等指标。
宏观调控
政府需求受到政府财政状况、政策目标、社会福 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总需求模型中,政府需求也是总需求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出口需求
01 出口需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国外市场销 售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02 出口需求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汇率水平、贸易政 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
当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
一,许多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02 总需求模型
消费需求
01
消费需求是指居民和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各种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需求总和。
02
消费需求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物价水平、利率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在总需求模型中,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
解决方案
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连 贯性。
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与答案
1、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国民收入增加,故总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
正确答案:√2、在给定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向变动。
正确答案:×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正确答案:√4、若扩张总需求所带来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正确答案:√5、任何一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因素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正确答案:×6、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经济体在长期内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正确答案:√7、利率效应是影响总需求曲线形状的主要因素之一。
正确答案:√8、一个经济体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将导致财富增加,由此引起的该经济体的国民产出变化是沿着现有总需求曲线移动的。
正确答案:×9、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平移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正确答案:√10、提高企业所得税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正确答案:√1、一个经济体发生技术进步后,会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均向右平移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均向左平移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正确答案:A2、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给C.工资D.技术正确答案:A3、当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时,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会使()。
A.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总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总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正确答案:D4、对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而言,总需求增加可能引起的变化是()。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下降正确答案:B5、下列各项中,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是()。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宏观经济学重点_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02
总供给曲线特性分析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原因
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
长期总供给曲线通常呈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示在充分就业水平下,总产出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原因分析
长期内,生产要素(如劳动 较为缓慢,因此总供给能力相对稳定。此时,价格水平的变化主要影响总需求而非总供给,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 呈现垂直形状。
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因素
生产成本
包括原材料、工资、租金等成本。当这些成本上升时,企业会减少 生产,导致短期总供给减少。
预期价格水平
企业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会影响其当前的生产决策。如果预期未 来价格上升,企业可能会增加当前的生产,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短期总供给。
政策制定和执行难度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国内外经 济形势、政治因素等,这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难度, 也考验着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指导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的融合
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微观基础,探索微观主体行为与 宏观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更全面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宏观经济学研究将更加依 赖这些技术,以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共同的经济问题,未来各国之间的宏观经济学研 究将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提高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稳定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然而,这也增加了金融 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需要各国加强金融监管和合作。
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考点难点归纳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
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
从IS -LM 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 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 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则LM 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 曲线越平缓;相反,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 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A 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M 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总供给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5章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第04节总供给曲线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五章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重点章!)第四节 总供给曲线(AS 曲线)引子:1、总供给曲线,简称AS 曲线,它与总需求曲线(AD )一样是在),(P Y 平面中的一条重要曲线。
2、AD 曲线描述的是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价值之间的关系,而AS 曲线要描述的则是价格水平与总产出量价值之间的关系。
一、AS 曲线的导出(一)方法生产函数,式(5.6),描述的是劳动投入量)(N 与总产量)(Y 之间的关系;劳动市场均衡方程,式(5.15)或式(5.16),描述的是劳动量)(N 与价格水平)(P 之间的关系。
因此,从它们我们便可得到描述总产值)(Y 与价格水平)(P 之间的关系。
(二)AS 曲线的参数方程(消参化普)具体做法是:从式(5.6)与式(5.15)或(5.16)中消去N 即可。
或者,把N 看作参数,式(5.17)就是AS 曲线的参数方程:⎪⎩⎪⎨⎧⋅=⋅=)()()(N h P N g P N f Y e (5.17)(三)图解法我们也可用图解法得出AS 曲线。
为确定起见,设01P P >。
我们已知0)(≤'P e PP ,分两种情况讨论之。
1、情形10)(<'P e P P ,此时)()(10N h P P N h P P ee ⋅>⋅,故在图5-16中劳动供给曲线从)(0N h P P w e ⋅=下移至)(1N h P P w e ⋅=,从而可见N 从0N 增至1N 。
再利用生产函数,我们可见知,Y 从0Y 增至1Y 。
最后,我们在图5—16的),(P Y 平面中可得AS 曲线的示意图。
图5-162、情形20)(='P e P P ,此时对任何P ,PP e 为常数,这一事实反映在图5-17中,)(0N h P P w e =,)(1N h P P w e =,…(对任何P ),它们都为同一条曲线,从而与)(N g w =的交点为同一个,从而0N ,1N ,…在同一处。
宏观经济学-5总需求-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5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判断题:1、若⾃发性⽀出增加,则有效需求增加。
(对)2、若扩张性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说明总供给曲线是上倾的。
(错)3、在极度萧条时期,供给价格弹性是⽆穷⼤的。
(对)4、在⼀般情况下,若名义⼯资不变,价格提⾼,则总供给减少。
(错)5、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资的弹性是⼩于1的。
(错)⼆、单项选择题:1、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 D )。
A.右移B.左移C.不变D.不确定2、扩张货币的效应是( C )。
A.价格提⾼B.总需求增加C.各个价格上的总需求增加D.价格下降总需求增加3、⽔平的劳动供给曲线表⽰( B )。
A.⼯资不影响劳动供给B.⼯资对劳动供给影响最⼤C.劳动供给不影响⼯资D.劳动供给对⼯资影响最⼤4、若名义⼯资不变,价格提⾼,则劳动需求( A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5、在⼀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 A )。
A.⼤于零B.⼩于零C.等于零D.⽆穷⼤6、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 C )。
A.⼤于零B.⼩于零C.等于零D.⽆穷⼤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 D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8、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表明总供给曲线(A)。
A.⽔平B.上倾C.垂直D.不确定9、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表明总供给曲线(C )。
A.⽔平B.上倾C.垂直D.不确定10、价格⽔平下降,则( B )。
A.产出增加利息率提⾼B.产出增加利息率下降C.产出减少利息率提⾼D.产出减少利息率下降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表述正确的有(BCD )。
A.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息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C.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平之间关系的曲线D.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为横坐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E.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为横坐标的坐标系,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倾斜的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BCE )。
第五章 总需求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求模型一、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2.总供给曲线工资弹性假说与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工资刚性假说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不同工资弹性假说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
(二)难点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数学推导、如何通过图形和数学公式说明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
2.总供给曲线如何通过图形和数学公式来比较新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差异。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如何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描述经济的动态调整。
二、关键概念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实际余额效应总供给总供给曲线工资弹性假说工资刚性假说劳动力市场均衡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价格变化的利率效应是,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反方向变动,进而导致投资和产出同方向变动B.价格变化的利率效应是,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导致投资和产出反方向变动C.价格变化的实际余额效应是,价格下降使人们持有货币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人们变得更富有,从而增加消费需求D.价格变化的税收效应是,价格下降使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减少,纳税档次降低,进而导致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加2.当()时,总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缓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应量较大3.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是()A.价格下降增加了实际余额,因此,LM曲线下移,收入提高B.价格下降迫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因此,IS曲线下移,收入提高C.价格下降诱使政府减税,因此,IS曲线下移,收入提高D.以上都正确4.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关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判断正确的是()A.政府支出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将右移B.价格水平上升时总需求曲线将左移C.税收减少时将左移D.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将右移5.下列关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出发点是工资下限假说B.凯恩斯主义总供曲线是一条类似反“L”的曲线C.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没有垂直部分6.当()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的影响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7.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政府的减税将()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产出C.提高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无影响8.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若增加20%的名义货币供给,将()A.增加实际货币供给20%B.增加名义工资20%C.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D.提高利率水平9.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是()A.假定名义价格是不变的B.假定名义工资是不变的C.假定可支配收是不变的D.假定实际工资是不变的10.在货币工资刚性条件下,政府可实施以下宏观经济政策()A.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B.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而价格水平过高状态,可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C.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且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实现均衡,可维持现有的政策D.以上政策措施都是恰当的11.下列各项中,不是新古典总供给曲线基本假设的是()A.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B.劳动市场是竞争的C.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迅速的、及时的、没有时滞D.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12.如果经济运行处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则总需求的增加导致()A.实际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都上升B.物价水平上升,但实际国民收入不会提高C.实际国民收入提高,但物价水平不会上升D.实际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都不会上升13.总需求—总供给模可用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古典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提高国民收入,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 .在古典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国民收入C .在凯恩斯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导致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都上升D .在凯恩斯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都没有影响(二)判断说明题1.货币幻觉是指人们认为其货币工资增加是一种假象,其实并没有增加。
第五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 在实际工资
(W P
)0
的水平上,企业选择的劳动数量恰好等于
公众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即就业水平N0。若实际工资太
高需求量仅
为N1,这意味着劳动供过于求,经济不能为所有愿意工
作的人提供足够的职位。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
情况下,实际工资将降低,这会刺激企业的劳动需求,抑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及其移动
❖一、总供给的含义与总供给函数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 ),即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 的产量。这里所说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 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一般而言,总供给主 要是由总量的劳动、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水 平决定的。
❖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 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宏观生产函 数即总供给函数,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 的关系。
第五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 前面第二、第三章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都是 在假定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没有 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但是,价格 水平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也是理解失业、通货膨胀、经 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核心。因此, 本章将取消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通过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 定及其相互关系。
NsW P
Nd
W P
❖ 关于劳动市场,有两点应该说明:
❖ 第一,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将 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从而使劳动市场处 于均衡状态。在宏观经济学中,这一状态被称为 充分就业状态。但请记住,这里所说的充分就业 状态并不是指每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工作的 状态,如摩擦失业、自愿失业等,在该均衡状态 下都是存在的。
宏观经济学-总需—总供给模型_真题-无答案
宏观经济学-总需—总供给模型(总分100.5,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1. 潜在就业量和潜在产量2. 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 货币中性5. 滞胀6. 货币流通速度7.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8. 自然失业率9. 货币数量论10. 古典的总供给曲线11. 附加预期的总供给函数12. 短期总供给曲线13. 滞胀14. 财富效应15. 总需求曲线二、简答题1. 解释为什么古典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在古典情况下,保证持续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机制是什么?2. 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能为此提供直观的理由吗?3.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有何不同?是否其中一种的阐释比另一种更贴切?请做出解释,注意要指明你的回答所适用的时间范围。
4.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5. 总需求曲线AD和总供给曲线AS如图1所示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和价格P。
处达到均衡。
试问:图1(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提高税收,会对IS、LM和AD曲线如何影响?(2)解释价格水平是如何调整出增税所引起的非均衡?6.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7.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8.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是负斜率的?9. 说明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当总需求变动时对价格、收入的影响。
10. 请用经济理论判断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的正负号。
请说明理由。
11. 作图说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Y=αG(A-bi);M/p=ky-hi;12. 说明总供给曲线(AS曲线)的含义及对其原因的解释。
13. 请推导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函数,说明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14. 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这种不同的?15. 请运用IS—LM和AS—AD模型,简述石油价格上涨对一国产出、物价和利率水平的影响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子
• 前面关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等宏观 经济问题的讨论,都是假定一般价格水平固定不 变,因此没有说明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之间的关系。本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论述则 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产量 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和产量水平的决 定。 • 引入了价格因素后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与ISLM模型重要的不同就在于坐标,IS—LM模型是坐 落在r-Y坐标中,而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坐落在 P—Y坐标中。 • 推翻物价水平不变的假定,考察物价水平和实际 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2、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皮古效应)
在均衡的条件下,人们会根据当时的收入水平, 制定一个相应的交易规模计划,并持有一个相应的实 际货币余额,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实际货币余额 就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就要受到影响。
二、价格调整与总需求
若价格水平下降,人们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及其他以 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就增加,人们会变得相对 富裕,于是人们的消费支出将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下降, 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减少,从而使人们进入更低的纳税档 次,税负减轻,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支出 增加。这种效应称为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皮古效 应)。这种消费的增加不是由于收入增加引起的,因此类 似于自发消费的增加,于是IS曲线将会向右上方移动,反 之亦然。 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P↑→资产实际价值↓→ 相对贫穷→C↓→Y↓ 税收效应:P↑→出现收入泡沫(名义收入↑)→T↑ (税收自动上升)→DPI↓→C↓→Y↓ 这种思想是英国经济学家G.Haberler和A.C.Pigal在20 世纪40年代初提出的,因此可以把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 应称作哈伯勒—皮古效应,简称皮古效应。
• 这里总需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是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 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 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考察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价格 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对应关系。 函数表达式:Y=AD=f(P) 函数关系: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 呈反向变动。
二、价格调整与总需求
(三)外贸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该 国的商品价格相对上升,就会减少对该国商品的消费, 从而导致该国出口减少;同时,在该国消费者看来外 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下降,增加对外国商品的消费, 并导致进口增加;一增一减,该国净出口下降,导致 总需求减少。 物价越低,利率越低,国外的投资就会减少,对本 国货币的需求量减少,导致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相 对于其他国家货币贬值。这就意味着外国物品昂贵, 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从而净出口增加。这个效应 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鸟瞰宏观总量分析
•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保 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因而总 需求与总供给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 问题。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的基本 框架或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 如下:
影响 总需 求的 各种 因素
总需求
货币与 通货膨 胀
宏 观 经 济均 衡
影响 总供 给的 各种 因素
失业 与充 分就 业 经济 增长 与经 济周 期
一、总需求函数
• 指一定时期内国内与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的需 求总量,它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 购买需求和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的需求(出 口)。 •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即: AD=C+I+G+E • 通常出口指净出口,出口减进口(X-M),上式 可写为: AD=C+I+G+(X-M) –其中国内需求=C+I+G,简称内需。
总供给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与 管 理
第一节 价格调整和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
(一)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所有经济主体在一定价格 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通 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 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 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 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 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 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 支出。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 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税收、 政府购买或货币供给量政策变量。
AD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 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二、价格调整与总需求
价格变动如何导致总需求变动?四种效应。 (一)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1、消费函数
在推导IS—LM模型时,假定消费仅仅是收入水平 的函数,事实上,消费还要受到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 实际货币余额是指名义货币存量同价格水平的比 值,即M/P,于是消费函数可以写为: C=f(y,M/P)
一、总需求函数
(三)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是指在各种价格水平上,产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水平(总产出 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轨迹。因此可以从简单的收 入—支出模型中推导出来,也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中得到。 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反向变 化关系。
二、价格调整与总需求
(二)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利率效 应或凯恩斯效应)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M/P=L1(y)+L2(r)。 当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的实际货币余额增加,用于 交易和预防的货币减少。假定货币市场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则货币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为了保持 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只有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的投机 性需求。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增加,进 而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 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 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这是凯恩斯的 主张,因此也称作凯恩斯效应。 利率效应:P↑→M/P↓(实际货币供给)→超额 L→抛出债券换取货币→债券价格↓→利率 ↑→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