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 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 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 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 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 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 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 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 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 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 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 “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
提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 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 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 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真题示例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 上的作用。(04浙江)
课后作业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 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妙。 ①“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释含义 /明手法) ②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 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愁去喜来,互相映 衬。 (描景象) ③此句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比“雁别秋江去”只是写大雁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更具有 感情色彩,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 活泼,情趣盎然。(表感情/谈作用) 如果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诗歌鉴赏之炼字
华子冈(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侵”字有逐渐浸染之意,不仅写出了诗人在 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也写出夕阳余辉 逐渐消退的过程。 2、“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使人想 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 3、这两个字使云光山色都有了生命,它们追逐着 诗人的足迹,轻拂着诗人的衣衫,写出了云光山翠 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反衬出诗人对华子冈的喜 爱与留恋。
词性改变的活用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 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 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 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 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 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 或一首词的“词眼”。
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 力、感染力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三、四两联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 析。
(1)① “绿” 字,意为“使……变绿”; ②写出了春风吹过春天到来林木变绿的动 态过程;③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 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 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 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 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 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 看雪》)
这里的“一痕”“一点”“一芥”“两 三粒”,用词再准确不过了,极有层次感、 对比感地写出了雪后银白世界中的景物的渺 小。而“一芥”“两三粒”,则以“小 草”“米粒”作喻体,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 了事物形状、大小。
• • • •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日色冷青松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艺术
送裴侍卿归上都
张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五、六句中哪两个字用
得最为精当?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析。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解析:这两句中“随”和“趁”两字用得 好。
月在江中的倒影,时时追随着诗人的人 影,山花紧紧追逐着马蹄。分别将“江月” 与“山花”拟人化,江月与山花皆有情, 只可惜友人就要离去,体现了诗人不尽的 惜别之情。
第三联从写“晓战”到“抱鞍眠”,极 概括地写出了边塞整日行军作战的情景和常 备不懈的紧张军旅生活。“抱”字更突出地 表现了紧张状态,似乎一当报警,“抱鞍” 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解析: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 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有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 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 雄浑为其特色了。“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语意转折,已由苍凉 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 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 “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 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 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 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 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 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问: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 之处。(4分)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 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 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 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
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二: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格式: ⑴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⑵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课堂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 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 柳”是全诗的关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 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 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请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中哪个字用的好?为 什么?
炼字就是找出诗中最能表现主旨和最精练、最传神的字
进行鉴赏。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 炼字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炼字类型
2.炼形容词。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 主观化的表现。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 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 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炼字鉴赏
一、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 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以词类 活用为主,多数情况用作动词。修辞手法则以拟 人,比喻,通感等为主。当然还可能出现化动为 静等表达技巧。) 二、这个词的使用,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诗歌鉴赏之炼字
你认为颔联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赏析: “萧萧” 生动形象地表 现出了落木瑟 瑟飘落的声音, 以动衬静,突 出了周围环境 的凄清。“滚 滚”则状写出 长江汹涌澎湃 之状,使人有 身临其境之感, 渲染出沉郁悲 凉的意境。
3、炼叠词:
表达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 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 围。 常运用的艺术手法:烘托,渲染,以动衬 静等。
请问后两句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赏析。
课堂演练:
。有
情 芍 药 含 春 泪, 无 力 蔷 薇 卧 晓 枝。 一 夕 轻 雷 落 万 春 丝, 日 霁 秦 光 观 浮 瓦 碧 参 差。
请问后两句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赏析。
答:
1、“含”饱含,“卧” 静卧之意。 2、一个“含”字,一 个“卧”字,运用拟 人手法。芍药带雨、 蔷薇匍匐在枝头上。 3、刻画了芍药、蔷薇 经雨后的娇艳妩媚姿 态,也传出了它们的 愁绪。将诗人对景致 的喜爱以及惜花之情, 也表达的淋漓尽致。
———————————————————————— (一)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诗句?哪个字?为什么?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 ——副词 2、渐行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动词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数词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拟声词 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形容词 7、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活用词 ——色彩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 遮灯, 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炼动词。
例2: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3: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例4: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2、炼形容词。
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3、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4、炼虚词。
(三)炼字题的语言表述: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诗歌鉴赏之炼字
三、特殊词: 1、叠词: 作者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 抑扬顿挫来传达生活中的音响,表达 杂的思想感情。 作用: A、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 B、起强调作用加强抒情性 C、描摹声音形态,使诗文生动形象, 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例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例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 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二、修饰语: 1、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 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 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 作用: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例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 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例2: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老”和“肥”都是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其动 态,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 人。
“绿”字指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 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 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北来人二首(其一)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 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 国之痛,情景交融。
2、颜色词: 颜色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 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 情感。欣赏时,抓住能表现色 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 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 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 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 节奏感。 例2: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 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 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炼字
舞 摇 轻风 扶 细柳
隐 映 淡月 失 梅花
析:“扶”字把风人格化,描绘 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 与“轻”、“细”相宜,和谐自 然,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在月光照映下,晶莹的梅花 与月色融为一体。 “失”字勾画 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 ————严羽《沧浪诗话》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 字的表达效果。(4分) “入”表进入,“摩”字是擦、蹭的意思, 描写了黄河入海、山上达天的情景, (步 骤一,1分) “入”表现出河的生气 ,“摩”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的高峻。(步 骤二,2分)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之情。(步骤三,1)
问题?增分点?增分方法?
(1)“野渡波摇月”一句中的“摇”字 用得很妙,试作简要赏析。(3分) “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 在水中随波荡漾,(步骤一)以动衬 静,(步骤二)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 时环境的凄清冷寂。(步骤三)
增分方法:
强 化 三 大 意 识
• 1、主题统帅意识。真正读懂诗歌,准确 把握情感基调。炼字的目的是炼意,对诗 歌中炼字的答题,都要考虑到该字对意境、 主题的表达作用,最终归结在“主题”这 个终结点上。 • 2、答题全面规范意识。
例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
“穿”化静为动,描绘了陡峭不平的石 壁插入天空的景象,突出了乱石的陡峭、 险峻。
例四: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闹”写出红杏花满枝头,竞相绽放之热烈之灿烂。 “闹”有喧闹之意,不禁让人联想到杏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不仅有色,仿佛有声。春意为虚,红杏为实, “闹”字化虚为实,以实显虚。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叠用的形容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①叠词之妙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②从感情 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 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 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 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 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 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
(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 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1)“绿”指变绿,活用为动词,写出了
拟声词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qīn] 不耐五更 寒. (《浪淘沙》李煜)
分析:“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 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 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 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 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 参考答案: “净”纯净之意, 巧妙展现 绿色纯粹,春天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水波荡漾,白鸥飞舞 了绿色纯粹,春意浓郁的景象。暮春时节 ,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 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 无争)。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 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老去,故人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 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
诗歌鉴赏之炼字
•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 合全诗加以分析。
•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关于“诗眼” (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 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 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 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如何鉴赏一首诗
四、鉴赏诗歌的技巧
(一)掌握常见表达技巧 第一类:表达方式
诗歌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手法: 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 景物描写手法: 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白描、细节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结合、点面结 合、视角变化、色彩渲染、意象叠加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 诗诗眼多在第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 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具体阐释如下:
❖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斑”,其中的“空”流露出作者自许 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 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 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 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 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 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 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总结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传神的动词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鉴赏诗眼型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该字(该词)在表达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 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 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 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4分)
•③炼字分析题的表述:
•词语含义+手法+表达效 果或作用。
诗歌语言之炼字
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 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 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 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 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 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里“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 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 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
三、课堂训练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意万重” 一词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意万重”在诗中的意 思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 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 引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 重”,正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 尽”,怕“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 中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
高一诗歌鉴赏之炼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照我何时还。” (《泊船瓜洲》王安石) 提问: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 “绿”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 之下一下子变得到处绿油油的画面,把春天 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写活了。作者借此景表 达对家乡无限思念之情。
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特征, 营造氛围,体现意境。
①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 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 穿行。②“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 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 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③两个动作传神地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古诗炼字的作用及炼字类型。 古人写诗“一花一叶见世界,一字一词总关情”,
(2)①“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
强烈的色彩对比,②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 之情。③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 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 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 要分析。 ①分别是“明”和“出”。②诗人在这里用了
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常见的炼字,主要有以 下几种类型:
一、炼形容词 二、炼动词 三、炼数词 四、炼虚词 ……
一、炼形容词
(1)形容词具有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 的特点。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直: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异景观,烽火台上的浓烟就 格外醒目,“直”写出烟的坚毅挺拔之美。圆:广阔的长 河背景,更加衬托出落日之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 合在一起,画面壮观。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 象。 (2)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 了芭蕉”中,“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正是通过樱桃变 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之炼字
答:不能。 “似”,是“好像”之义,表现的是 一种不确定、不肯定的主观感觉, 溪水是自然 物,本来就没有感情,说它有情是诗人移情于 物的一种主观感受;“却”表强烈转折,若换 为“却”,则过于生硬,没了情趣;“亦”表 并列,若换为“亦”,则“无情”“有情”失 去主次。 用“似”恰到好处地透露出诗人对 山水的有情.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 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 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 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 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 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04浙)
8
诗歌鉴赏之炼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德中学 赵媛媛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能否换成其他的字,为什么?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 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 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
高考示例
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 题更加鲜明。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答 题 步 骤
(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这首诗的第一句中的“似”字能否换 为“却”或“亦”?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字——炼哪些字?
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
形容词 副词 特殊词( 色彩词、数量词、叠词
)
四、答题步骤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 ]皱波纹迎客棹[zhà 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二、常见题型
你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直接鉴赏 确定字并鉴赏 亮观点并 比较鉴赏
1 2
诗中的某个字好在哪里? 诗中的‚诗眼‛ 是哪一个?
3 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
三、寻找规律
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1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六、课外拓展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 确定字 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 描景象 释字义 ?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候”字。(1分)“候”,等候之意,表明连 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出战迎敌。 (2分)“候”字写出战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 军容之整肃,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 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3分) 显特征 (如果答“听”字好,最多给2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确定字
释字义
析作用
描景象
“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 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 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 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
④析作用
五、真题演练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 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 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释字义,描景象 ) “咽”、“冷”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手 法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描写出山中幽静孤 寂的景象, 衬写出诗人本身禅寂的心境。( 点手法,析作用)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敲和 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 休” ——杜甫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诗 歌 鉴 赏 之 炼 字
2016年高考复习
一、考点阐释
炼字: 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 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 、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 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运用了拟人和以动写静的手法 步骤四 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 (析作用) (显特征、明情境、表情感) 既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又 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 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①释字义
答 题 步 骤
②描景象
③点手法
修辞 活用 表现手法 显特征 明情景 表情感
注:縠[hú ]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 说你的理解。
步骤一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Fra bibliotek步骤二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
步骤三 3、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 。 (点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