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必修4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含问题详解)
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导学案【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的实、虚词。
2.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研读课文前两部分,分析人物形象。
3.感受蔺相如的勇武的精神与宽容的气度。
提示与建议:实、虚词的掌握要结合语境;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时代背景与人物的言行。
【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司马迁(约前145 ̄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城南)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
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基础知识积累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臣等不肖.()2.刎颈..之交()3.广成传.舍()4.缪.贤舍人()5.见臣列观.()6.相如虽驽.()7.臣语.曰()8.使人遗.王书()9.睨.柱()10.王不怿.()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可予不(2)臣愿奉璧往使(3)拜送书于庭(4)召有司案图(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6)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三、解释下列文言实词在具体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奉①臣愿奉璧往使②请奉盆缶王(2)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寡人窃闻王好音(3)孰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王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负①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③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④宁许以负曲(5)顾①相如顾召御史书②顾吾念之(6)传①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舍相如广成传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7)引①相如引车避匿②引使者蔺相如③左右欲引相如去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8)负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②贪,负其强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④相如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曲⑥负债累累(9)幸①而君幸于王②大王也幸赦臣③则幸得脱矣(10)易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以乱易整,不武(11)遗①昭王闻之,使人遗王书②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2)会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②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13)拜①拜为上卿②拜送书于庭(14)见①徒见欺②于是王召见(15)书①御史前书曰②使人遗王书(16)请①因跪请王②寡人窃闻王好音,请奏瑟③璧有瑕,请指示王(17)立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立竿见影③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立奉璧来四、解释下列文言虚词在具体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1.而(1)夫强而燕弱(2)王与群臣相视而嘻(3)不如因而厚遇之(4)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5)以城求璧而不许2.之(1)均之二策(2)即患兵之来(3)为刎颈之交3.于(1)以勇气闻于诸侯(2)归璧于(3)故燕王欲结于君(4)强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者(5)而君幸于王4.以(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望(3)亦不以城予,亦终不予璧(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5)以勇气闻于诸侯5.其(1)乃使其从者衣褐(他的)(2其势不俱生6.为(1)拜为上卿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而蔺相如如徒以口舌为劳(2)为宦者令缪贤舍人(3于是王不怿,为一击缶7.乃(1)今君乃亡走燕(2)于是王乃斋戒五日(3)臣乃敢上璧8.因(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罪(2)相如因持璧却立(3)不如因而厚遇之9.且(1)且庸人尚羞之(2)王不行,示弱且怯也(3)且以一璧之故逆之欢,不可五、你认为本课还有哪些重要的实虚词,请积累在下边。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特点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准确复述。
2.梳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二、自练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臣等不肖.( ) 刎颈..之交( ) 舍广成传.( ) 缪.贤舍人( ) 见臣列观.( )相如虽驽.( )臣语.曰( )使人遗.赵王书( )睨.柱( ) 秦王不怿.( )2.填空。
本文节选自《史记》,作者,字,是时期著名的家、家、家。
《史记》原名《》,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全书共篇,包括、、、、。
记载了从到太初四年约年的历史。
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乃辞谢..( ) ②从径.道亡( ) ③间.至赵矣( ) ④臣请就汤镬..( )⑤左右皆靡.( ) ⑥为赵王寿.( ) ⑦秦王竟.酒( ) ⑧位在廉颇之右.( )⑨一介.之使( ) ⑩徒.以口舌为劳( )三、质疑问难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1.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时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2.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3.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4.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5.历来史笔求简。
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1)①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②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2)①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
”②于是舍人相与谏蔺相如,欲辞去。
高中语文 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培养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的能力,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易幸负谢请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见于而乃因以且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难点】1.难翻译的句子2.刻画人物的手法3.对廉蔺的评价【学习用时】:4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悉《史记》有关知识2.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3.梳理课文第1、2段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法指导】1.《史记》有关知识以练习形式进行补充。
2.梳理课文第1、2段文言知识。
分小组学习。
一人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
3.集体解决学习中汇总的问题【知识链接】1.简介: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第1-13自然段的疑难字词、句式及故事内容。
2、品味“完璧归赵”的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及艺术表现手法。
3、理解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并品味其说辩艺术。
【学习重难点】文中的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及蔺相如的说辩艺术。
【合作探究】(Cooperation inquiry)
1、阅读第1-5自然段,你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如何?作者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2、小组展演第6-7自然段,控制在3-5分钟内。
3、请以说书的形式讲述第8-13段的故事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
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4、请找出第8-13段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倒装句,
并进行讲解,解决课后练习三1-5小题。
5、品味第8-13自然段的细节描写,(可从意思、人物情态心理、
表现手法等角度思考)见课后练习二第1-3题。
6、品味“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说辩艺术,他是如何说辩的?
7、简述第一部分(1-2自然段)的内容及写作特点,并设计板书。
8、小结第二部分(3-13自然段)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并设计
板书。
(板书要求简洁易懂)
【课后作业】继续完成全文批注,对课后练习四划分标点并翻译。
高中语文 4.11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2.学习蔺相如、廉颇的爱国精神和以大局为重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的知识,能够熟练地翻译文句感受本文的史家笔法和精彩的语言艺术【学习难点】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用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知识链接】1.列传,是《史记》的一种文体《史记》按其体例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2.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此传为四人合传,除廉颇、蔺相如,还写了赵奢、李牧,提到了赵括【学习过程】1.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句式特点:译文: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句式特点:译文:③我为赵将句式特点:译文:④而君幸于赵王句式特点:译文: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句式特点:译文: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特点:译文:⑦何以知之?句式特点:纠错矫正译文:⑧君何以知燕王?句式特点:译文:⑨求人可使报秦者句式特点:译文:⑩以勇气闻于诸侯句式特点:译文:11大王见臣列观句式特点:译文:12今君乃亡赵走燕句式特点:译文:13相如闻,不肯与会句式特点:译文:14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句式特点:译文:1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句式特点:译文:2.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3.本文共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填写下表,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段):廉颇蔺相如第二部分(~段):列传第三部分(~段):第四部分(~21段):4.仿照下面“司马迁的人物评价”,分别给廉颇、蔺相如各写一段“人物评价”纠错矫正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廉颇:蔺相如:【课后练习】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迁,西汉夏阳龙门人,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史记》,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D.《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来描写两个人物,之间贯穿两种矛盾,其中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课文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写蔺相如,没有写他一生的事迹,只选择他一生中的三个片段来写,突出他的性格特征;写廉颇,主要从“负荆请罪”这个典型事件中反映他的思想变化和性格特征,同时在前两个事件中也给了读者以暗示2.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徒慕君之高义”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3.对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而相如廷叱之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於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①,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长子建为朗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注] ①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小吏,侍高祖侍:侍奉 B.子孙有过失,不谯让谯让:呵责C.虽齐鲁诸儒质行质行:质疑(他的)行为 D.是以上乃亲尊礼之尊礼:尊敬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人臣尊宠乃集其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民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虽他皆如是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7.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万石君“恭谨无与比”的一组是【】①号奋为万石君②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③上时赐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④乃谢罢庆⑤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⑥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什么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B.无论是归老家居后的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子孙,万石君都严格要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C.文章暴露出朝臣外为恭谨而实际内心特别惶恐的心理状态,写了马字少了一笔就惊呼“上谴,死矣”,问车前有几匹马,还要一一挨着数才敢说六匹这样写人们的恭谨,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揭露D.司马迁认为石奋虽不善言谈,但却敏于行事因此他的教化不苛刻而成功他值得称为是行为忠厚的君子长者必修4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二课时参考答案【学习过程】1.①判断句译文: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②判断句译文: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地宝玉③判断句译文:我身为赵国大将④被动句译文: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⑤被动句译文: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⑥被动句译文:我实在怕受大王的骗而对不起赵国⑦宾语前置译文:怎么知道他可以呢?⑧介词宾语前置译文:您怎么了解燕王?⑨定语后置译文: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⑩介宾短语后置译文: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 11介宾短语后置译文:大王只在一般的宫殿上接见我 12省略句译文: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去投靠燕国 13省略句译文:蔺相如听见这话,不肯和廉颇见面 14省略句译文:(赵王)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做上卿 15固定句式(省略句)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2.完璧归赵:将璧完完整整地带回赵国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怒发冲冠: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了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刎颈之交:即生死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3.略4.略【课后练习】1.D(“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错) 2.A(例句与A项都是“只,仅仅”;B项是白白地;C项同一类的人,同一派别的人;D项徒步,步行) 3.D (①③④都是“……的原因”;②⑤⑥都是“用来……的东西”) 4.B(“之”都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而”却,表示转折的连词;④“而”表示并列的连词)5.C(质行:躬行,实行;即品行高尚) 6.C(A项“以”:均为介词,因为 B项“乃”:竟然 C项“乎”:一为“在”,一为句中停顿,无义 D项“虽”:即使) 7.B(①为皇帝与石奋开玩笑的话,是说石奋一家荣耀无比④对子教育管理严格,也即为侧面写万石君的恭谨的性格⑥间接写万石君的性格特征) 8.A(文中有相关信息,“爱其恭敬”中的“爱”是喜欢的意思,非“信任”;“积功劳而至大中大夫”而不是“官至太仆”;“恭谨无与比”是对他一生的性格特征的概括)【参考译文】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当时)十五岁,做小官吏,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这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
高中语文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教案
三、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节:廉蔺简介
3—13节:完璧归赵。
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负荆请罪
四、集中学习1—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一、复习导入
提问《史记》相关的文体知识。
二、生字新词
缪公(mù ) 避匿 ( nì)缪贤( miào)
汤镬(huò) 虽驽 (nú ) 肉袒( tǎn )
盆缶 (fǒu ) 案图 (àn ) 可予不 (fǒu)
渑池(miǎn) 诈佯 (yáng) 列观(guàn )
皆靡(mǐ) 传舍 (zhuàn ) 甚倨( jù)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标
1.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
2.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
难点
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
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积累重点字词
一、情境导入
二、讲授文学常识与故事背景,学生了解
三、师生合作,正音,划分段落层次,疏通大意
总评或
反思
高中语文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教案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变了人们打量儒家的眼神,近代以来一边倒的负面印记得以洗刷,儒学的声誉和形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改革后,中国从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和意识形态的紧张对峙中逐渐地舒缓过来,儒家符号也从以往所附赘的种种污泥浊水之中拔举而出,向着正面的、健康的方向大踏步地挺进。
在这种新形势下,儒学发展的形态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它既不认同现代主义,也批判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中西调和主张,而是开辟一条新的回归传统的路,我们姑且称之为批判传统主义。
这种思想主体性的转移,显然是在经历过现代化洗礼之后的一种新的形式,它不简单地拒斥现代主义,而是在现代性的泥淖里摸爬滚打了一番之后,抖落一身征尘。
批判传统主义对现代主义做了很多深刻的检讨,认为现代科学的状况是受到理性主义者傲慢自大的损害,理性主义汲汲于外部世界的征服和人类社会的控制,而日常生活却严重地科层化和流于精英主义,人类普遍地精神性日渐萎靡。
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各种暴戾的现象层出不穷,理性之设计和安排则捉襟见肘、应对乏力。
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政治和知识权力,反而可能成为对自然与社会施暴的渊薮。
在主流文化形态以外的民间知识和传统智慧被彻底地边缘化。
以科学和理性的名义,漠视其他方面的人类潜质,对生命的意义和日常生活方式,要么是关注的太少,要么是随意的规划与支配,人的存在成为各种力量拨弄的玩偶。
批判传统主义在面对现代性的姿态上,与主张调和的一派稍许相像,其理性的分析立场可以看作是对西方的情绪性拒斥的轻微调整。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教学目标】1.语言理解与运用:掌握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读文本,小组合作探讨,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审美发现与鉴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感受古文魅力,初步体会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廉颇蔺相如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和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复习导入:提问司马迁及《史记》相关文学常识。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和课件,疏通6-13段文意。
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1.总结概括第二部分内容:完璧归赵2.在“完璧归赵”的欺诈与反欺诈斗争中,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足智多谋、英勇果敢和不畏强暴。
3.品味语句①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怒发上冲冠”运用了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
②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
③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
四、巩固提高,布置作业(一)翻译下列句子: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二)课下复习并整理重点文意字词和句式五、课堂思政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首先,我觉得勇气和智慧真的很重要。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
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
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进入高中的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实词和虚词的积累,这个阶段,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学习。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领会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②了解廉颇和蔺相如各自不同的性格,共同的爱国情操。
2.过程与方法①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②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③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3.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②抓关键词句,掌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征。
三、教学重点1.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2.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1.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2.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五、教学策略①以读代讲,采用读、议、辩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
②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廉蔺交欢”的对比深度。
③立足语言文字本身,引导学生品味《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④选择要点,确定三个故事中的各自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定点发散,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六、教学课时:三课时七、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
八、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九、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导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司与迁与《史记》。
②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
③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④学习并探究人物传记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圆满完成本小组的任务,在小组间交流的过程中大胆质疑,互通有无,形成真知灼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2、鉴赏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
3、学习并归纳本课人物传记的写法,提高写作技能。
〖课前预习〗将全班学习分为四组,每组任命组长一人,主持一人,分别完成对作家作品及背景、字词句知识点归纳、分析情节、鉴赏人物四项任务。
课前搜集整理的材料制作成演示文稿,供课堂上交流。
〖学习内容〗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教师提示:翻开历史,溢满书香;增长智慧,考鉴兴亡。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当面临是屈辱的生还是坦然的死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发愤著书,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正因为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的英雄,在厄运中不屈的志士,在险境中凛然的豪杰有着深刻的理解;正因为此,他的笔下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风流人物。
那么,在弱肉强食、英雄乱世的战国,又有谁能凭借大智大勇力挽狂澜,谱写一曲英雄的绝唱呢?请同学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史记》中的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
多媒体显示及学习内容。
二、了解任务,明确目标多媒体显示:模块一:知人论世学习任务:搜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时代背景。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2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2《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A部分【学习目标】一、了解作家司马迁的生平及其著作《史记》。
2、熟悉课文,读正确的发音。
3、对文本故事的初步理解。
【自主学习】一、基础积累1.司马迁(公元前145-87?)子子长出生于夏阳(今陕西),是帝国历史学家司马坦之子。
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和作家。
历经艰辛,他写下了《史记》,原名《太史通书》。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列传,用以记述帝王以外的人物的事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列传中的一篇代表作。
3.《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作品写作技巧高,人物形象生动,艺术感染力强。
鲁迅先生称赞它是“史家和离骚的无韵杰作”。
4.给下列单字或加点字注音:林()揭露()缺陷()看()炒锅()傅()修女()切()装疯()列官()大臣。
愿意把毕交给使节()苗宪放弃了他的人民()让他的追随者穿上棕色的衣服()带着车躲起来()臣等不肖()卒相与欢().我的怀疑:第二节课【学习目标】一、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下的注释讲述故事。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一、基础积累(一)请解释以下粗体字:1敬拜殿下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3.布衣之交..4.请指示王..5.请以咸阳为赵王寿.6.于是相如前进缶..一7.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8.去亲戚家为国王工作的大臣。
(2)谁翻译句子最快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如果你想把它送给秦朝,你可能在秦城得不到,但你会看到欺骗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秦王喜出望外,传道来展示美丽和左右。
左派和右派万岁。
(三)比比故事情节谁最熟悉1.本文叙述了几个故事?会议三【学习目标】一、总结关键词和句子。
二、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基本积累(一)归纳通假字(1)部长(2)不得以毕熙(3)崇拜秦朝,将其送入宫廷(4),召集秘书席案()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二)归纳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如果墙壁有缺陷,请指示。
高中语文 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文意。
2. 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脉络。
【自主学习】1.加点字注音缪.()公避匿.()缪.( )贤汤镬.()虽驽.()肉袒.( ) 盆缶.( ) 案.()图可予不.( ) 渑.()池诈佯.()列观.()皆靡.( )广成传.( )舍甚倨.()不怿.( ) 衣.()褐.()睨.柱( )不肖.()遗.()书不怿.( )臣语.()曰刎.()颈.()之交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可与不()⑵臣愿奉璧西入秦()⑶拜书送于庭( )⑷如有司案图()⑸设九宾礼于廷()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⑺与群臣孰计议之(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⑵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⑶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⑷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⑸幸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则幸得脱矣()③而君幸赦臣()⑹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
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二)新人教版
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二)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分析8~10段,积累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2、体会本文善于以典型事件以及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知错就改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分析]学习目标2、3[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学习过程]一、齐读4、5、6段(A)二、研读8~12段,完成下列问题。
1、一词多义(B级)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愿以十五城请易壁()请以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引:相如引车避匿()左右欲引相如去()引赵使者蔺相如()顾: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词类活用(B级)左右欲刃相如蔺相如固止之以先国家之而后私仇也3、古今异义(B 级)璧有瑕,请指示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未尝有见坚明约束者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4、翻译下列句子。
(C级)(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三、文段分析,思考(D级)1、根据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
2.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3、本文叙述了蔺相如那几件事,突出了蔺相如那些品质特征?四、学习反思五、当堂检测(B级)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到)(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因此)(3)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留下,留给)(4)臣请就汤镬(接受)2、下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2)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3)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4)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人秦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臣舍人相如可使(2)今君乃亡赵走燕不如因而厚遇之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3)赵以盛设兵以待秦(4)怀其璧,从经道亡,归于赵蔺相如以口舌之劳今君乃亡赵走燕4、下列句式和“今君乃亡赵走燕”相同的一项是()(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3)遂于秦王会于渑池(4)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5、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1)赵王于是遣相如奉璧西人秦(2)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3)毕礼而归之(4)臣请完璧归赵(5)左右欲刃相如[拓展阅读]在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突出特点,仔细分析,对我们的写作学习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
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
2、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重点分析】学习目标1、2、
【学习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结合上下文语境掌握重点实虚词。
【学习过程】重点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翻译整个句子。
一、解释下列实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使人遗.赵王书
2、徒.见欺
3、今君乃.亡赵走燕
4、曲.在赵
5、臣愿奉.璧往使
6、相如因.持璧却立
7、秦贪,负.其强
8、逆.强秦之欢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
1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赵城
11、舍相如广成传.
12、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13、相如顾.召赵御史
14、秦王竟酒
..,终不能加胜于赵
15、相如引.车避匿
16、臣等不肖
..,请辞去
17、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8、鄙贱
..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二、通假字
1、拜送书于庭。
通,意
思:、
2、召有司案图通,意思:
3、可予不。
通,意思: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通,意思:
5、乃设九宾礼于廷通,意思: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意思:
三、古今异义
1、璧有瑕,请指示
..王古:今:
2、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古:今:
3、明年
..,复攻赵古:今:
4、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古:今:
5、宣言
..曰古:今:
6、于是相如前进
..缶古:今:
7、布衣
..之交古:今: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怀其璧()
⑤蔺相如前曰()
⑥臣乃敢上璧()
⑦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⑧ 臣语曰( )
⑨于是相如前进缻()
⑩赵王鼓瑟()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③奉璧西入秦()
④怒发上冲冠()
⑤乃辞谢()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⑤归璧与赵()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吾羞,不忍为之下()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大王必欲急臣()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
②宁许以负秦曲 ( )
g.动词作名词: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五、一词多义
负①秦贪,负其强( )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徒以吾两人在也()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 )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④秦王因曰()
六、翻译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5、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七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八、熟读课文,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准确复述。
【课堂小结与反思】
课堂小结:
反思:
巩固阅读训练
一、联系上下文,翻译下列句子。
1、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3、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4、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5、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
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