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秋水课件1语文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秋水》课件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 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 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 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 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 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 (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 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 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 摇尾巴。”
20、秋水
上课时间:2010年8月10日---11日 两课时
庄子
约公元前369一前286 名周,宋国蒙人。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 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 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 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8、望洋向若 “望洋”:仰视的样子。
疑难解析
9、闻道百 10、以为莫己若 定语后置,听到的道理很多。
“若”,比得上;即“以为莫若己”,宾语前 置; 11、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说的就是我 1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少”、“轻”,形容词用作动词,小看,轻 1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视 1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殆:危险
无所不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 而心意自得。 捉襟见肘——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分庭抗礼——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 子犹有倨敖之容。 变化无常——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 明往与! 大同小异——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之好龙,雕文画之,天龙闻而示之,窥头 于匾,施尾于堂,叶公见 之,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其 似龙非龙也。 对牛弹琴——庄子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 能者多劳——巧者劳而智者忧。 螳臂挡车——女不知夫螳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 也。 小巫见大巫——小巫见大巫,拔茅而起,此其终身弗如也。 支离破碎——夫支离其形者。 每况愈下——夫子之问也,固 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也,每下愈况。 沉鱼落雁——毛嫱丽姬,人自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秋水》课件1
基础字词
泾 jīng 涘 sì 渚 zhǔ
通假字
1.不辩牛马 2.泾流之大
“辩”通“辨”,辨识。 “泾”通“径”,直。
古今异义
1.至于北海 古义: 到了。 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2.至于北海 古义: 北方的大海。 今义: 专指地名“北海”。
3.百川灌河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 己’,说的就是我。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 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广阔 无边,我如果不到您的这儿来,那就危险了,我会长久地 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
重难点解析
1.分析河伯的形象。
本文中河伯这个形象还是非常可爱的。河伯一开始 见到黄河直流的水波这样大,他就开始飘飘然,认为天 下间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当他见到大海后,他认识到 自己的盲目自大,很快对海神做自我批评,知错能改。 他这种很快就能认识自己错误,勇于做自我批评的精神 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朗读课文
听音频,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 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 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 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骄傲、得意、夜郎自大、狂妄自大,踌躇满志,洋 洋自得…学生基本答到点子上即可。
3.既然欣然自喜,为什么会到了北海“望洋兴叹”? 因为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秋水课件1语文版
庄子故里遗址
庄子井
庄子墓
上古版《庄子》
《庄子》
• 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的经典。 今通行本收文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 五、杂篇十一)。相传内篇为庄周自著, 外、杂篇是庄周的门人和后学所撰。这些 文章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 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 比喻,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对 后人的人生观、文艺观和文艺创作,都产 生了深远影响。
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正处于奴隶制向封 建制过渡时期,周室王权衰微,诸侯争霸,社会混 乱,民不聊生。但同时在思想学术上呈现出自由繁 荣的局面,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为代表的百家争 鸣,形成了中华民族第一次理性自觉的高潮。 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采取了强烈 的批判态度,特别是针对儒家的圣贤说,提出了 “弃智绝圣”的极端观点。庄子的哲学思想核心是 超乎万物的“道”,虽然其中包含有道法自然、认 识无止境、个体精神自由等可批判继承的理念,但 总体上是虚无缥缈、无法实行的。
庄子典故之喻牛辞相
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 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 [shēn]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 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 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 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 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 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 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 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 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 相。
后人评论
• 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能 以文章为本。(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 • 文章蹊径好尚,自庄、列出而一变;《淮南子》 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清· 刘熙载 《艺概· 文概》) • 在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郭象注:“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 有穷处;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 极。”)(《庄子· 庚桑楚》)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秋水》教学课件(36张PPT)
• 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 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 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 的形象结合起来,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 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 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 寓言很多,这些寓言故事,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富有诗意,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所”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
表示假设,译为: “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 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闻道百
倒装 以为莫己若 句式 我之谓也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 1、理解寓意。 • 2、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 最初骄傲自大,后来知错能改,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知识 见解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难免会贻 笑大方。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黄河:不辨牛马 (雄壮开阔)
对 比
北海:不见水端 (辽阔无边)
黄河与北海之比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来自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反馈练习
• 【练习解答】 一、1.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 他,并严格剖析了自己,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他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 此其一;其二,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 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更 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 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 寓言很多,这些寓言故事,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富有诗意,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所”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
表示假设,译为: “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 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闻道百
倒装 以为莫己若 句式 我之谓也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 1、理解寓意。 • 2、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
• 最初骄傲自大,后来知错能改,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 个什么道理?
•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知识 见解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难免会贻 笑大方。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黄河:不辨牛马 (雄壮开阔)
对 比
北海:不见水端 (辽阔无边)
黄河与北海之比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来自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反馈练习
• 【练习解答】 一、1.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 他,并严格剖析了自己,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 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 他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 此其一;其二,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 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更 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语文:6.20《秋水》课件(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庄子 文章特色
庄子的文章,想 象奇幻,构思巧妙, 善用寓言和比喻,文 章汪洋恣肆,具有浪 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 品“汪洋辟阖,仪态 万方,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婚姻情感咨询 /
rld669kir
秋 水
课文删节部分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 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寡闻陋见的人) 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此指浅陋)。尔将可于语大道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 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 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 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在)乎见小,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 似秭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 “萃”,聚集)九州,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 体乎?五帝之所连(继承),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争),仁 人之所忧,任士(有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也。伯夷辞之以为名, 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道的理解 • 道是说不清的
• • • • 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 万事万物都是等同的 人应该顺乎自然,返朴归 真,回到毫无矛盾的天道 境界
道的境界
• • • • • • 怎样达到最幸福的境界? 怎样达到最聪明的境界? 怎样达到最太平的境界? 如何看待生与死的问题? 如何看待欲望、追求? 如何看待事业、人生观?
儒道之争
• 儒家
• 道家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20秋水》PPT课件 (3)
A A
A
穷尽 走到尽头,寻找到尽头 困窘 不得志
助词“的” 指下文所引的野语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泾流之大,两涘 河伯欣然自喜
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
《庄子》
秋天的洪水
河伯
海神
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
相对的
不要囿于见闻而盲而视,不见 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
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C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听到上百条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 就是说我呀。
我永远被大道(学识渊博或见识广博)的人耻笑 (取笑、笑话)。
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叹。
这样写把较为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浅易的故事里, 形象生动。
示例:河伯虽曾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傲慢,但他“东 面而视,不见水端”后,能“望洋向若而叹”,并从
野语、听闻中审视自己的不足,勇于解剖自己, 批判自己,清醒地反省自己的浅陋无知。他的自 我批评精神,及时改正缺点错误的勇气对于现实 生活中的人们具有学习、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宁做自由之龟
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买椟还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或讽刺那 些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人。)
高兴的样子 拜见,拜访
治理 D
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贻笑大方(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
足。
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 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虚心向他人请教,要时
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A
穷尽 走到尽头,寻找到尽头 困窘 不得志
助词“的” 指下文所引的野语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泾流之大,两涘 河伯欣然自喜
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
《庄子》
秋天的洪水
河伯
海神
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
相对的
不要囿于见闻而盲而视,不见 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
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C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听到上百条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 就是说我呀。
我永远被大道(学识渊博或见识广博)的人耻笑 (取笑、笑话)。
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叹。
这样写把较为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浅易的故事里, 形象生动。
示例:河伯虽曾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傲慢,但他“东 面而视,不见水端”后,能“望洋向若而叹”,并从
野语、听闻中审视自己的不足,勇于解剖自己, 批判自己,清醒地反省自己的浅陋无知。他的自 我批评精神,及时改正缺点错误的勇气对于现实 生活中的人们具有学习、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宁做自由之龟
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买椟还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或讽刺那 些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人。)
高兴的样子 拜见,拜访
治理 D
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贻笑大方(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
足。
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 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虚心向他人请教,要时
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水课件语文版
第十四页,共33页。
新课讲解
顺流(shùn liú)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叹曰: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 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gǎibiàn)先前洋洋自得 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 (qiě f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第十三页,共33页。
新课讲解 (jiǎngji
ě)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hé bó)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xiōngyǒng)而至,众多 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xiōngyǒng), 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 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难免贻笑大方。
第六页,共33页。
字·词·音
泾( jīnɡ )流 两涘( s)ì 渚( z)hǔ崖
目睹(mùddǔǔ)(
) d殆ài(
)
第七页,共33页。
字·词·音
1.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 (名词用作状语(zhuàngyǔ),按时。) (2)顺流而东行 (名词(míng cí)用作状语,向东。) (3)东面而视 (名词用作动词(dòngcí),面对。)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问题探究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bāohán)哪些道 理人?贵有自知之明(zì 知耻近于勇 zhī zhī míng)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 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yóuyú) 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新课讲解
顺流(shùn liú)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叹曰: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 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gǎibiàn)先前洋洋自得 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 (qiě f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第十三页,共33页。
新课讲解 (jiǎngji
ě)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hé bó)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xiōngyǒng)而至,众多 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xiōngyǒng), 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 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难免贻笑大方。
第六页,共33页。
字·词·音
泾( jīnɡ )流 两涘( s)ì 渚( z)hǔ崖
目睹(mùddǔǔ)(
) d殆ài(
)
第七页,共33页。
字·词·音
1.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 (名词用作状语(zhuàngyǔ),按时。) (2)顺流而东行 (名词(míng cí)用作状语,向东。) (3)东面而视 (名词用作动词(dòngcí),面对。)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问题探究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bāohán)哪些道 理人?贵有自知之明(zì 知耻近于勇 zhī zhī míng)
谦受益,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 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yóuyú) 无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
新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秋水》课件1
笑,本身含 2、我们面对这次比赛高手如云的现 状,只有不断加强练习,否则只会 (对) 被动语气。) 贻笑大方。 (望洋,也 作“望洋”、 3、面对出国留学的高额费用,他们 (对) “望阳”, 一家只得望洋兴叹了。
形容人仰视 4、终于,他看到了让他神往、气势 磅礴的大海,他忍不住望洋兴叹起 (错) 的样子。) 来。
读资料,谈庄子。
庄子,战国时宋人,继承并发展 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 要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 义 ,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 年。 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 故事多用寓言,善于通过生动 的故事来阐述刻 闲无意 功而 名高 而, 治无 ,仁 无义 江而 ……
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
至于: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 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
百川灌河
今义:我国海域的一部分。 河: 古义:指黄河。
于是焉河伯始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旋其面目 面目:古义:脸 吾长见笑于大 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 方之家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拓展阅读
惠 子 相 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 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 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 (名作状,按时)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作名,美景) 顺流而东行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 (名作动,面朝)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 (形作意动,以……为少,以……为轻) 之义
优质课2019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20 秋水 (共26张PPT)
庄子思想
背景介绍
庄子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 想 2、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背景介绍
文章出处:本篇文章节选自 《庄子· 外篇》 中《秋水》篇的前 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 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 就难免贻笑大方。
背景介绍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 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 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 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 著。 《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 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 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 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 彩和浓郁的诗意。
文学常识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 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整体感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 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 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重要词语: ⑴百川灌(于)河 ⑵泾流之大 ⑶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⑷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⑸东面而视 注入黄河
助词,的
语气词,表 停顿,不译 认为…是…
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⑹不见水端
尽头
才 掉转 面部
⑺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⑻野语有之曰
⑼以为莫己若者 ⑽我之谓也
代词,这样பைடு நூலகம்
没有谁/比得上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况且、再说 曾经听过 见闻、学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秋水课件语文版20190117225
第六单元
20.秋
水
一
二
三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泾 流( jīng ) 两涘 ( sì ) 渚 ( zhǔ ) 殆 ( dài ) . . . . 2.读准多音字 吾长 见笑:cháng 其他读音:zhǎng 组词: 长辈 .
一
二
三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百川灌河 .. 灌河: 注入黄河。 (2)河伯始旋 其面目 旋: 旋转,掉转。 . (3)今我睹子之难穷 也 难穷: 难以穷尽,指北海辽阔广大。 .. (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矣 殆: 危险。 . (5)且夫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 .. 夫: 况且。用于句首,表示更进一层。
一
二
三
2.一词多义辨析 听说,知道 闻道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闻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学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才 (2)始 开始 始吾弗信 东面而视 连词,表修饰 (3)而 向若而叹 而轻伯夷之义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
一
二
三
3.词类活用解释 (1)秋水时至 活用词语: 时 (2)顺流而东行 解释: 名词作状语,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仰望的样子。 (2)贻笑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内行笑话。
一
二
三
三、作家作品
活用词语: 东 解释: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活用词语: 少;轻 解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认为……轻。
20.秋
水
一
二
三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泾 流( jīng ) 两涘 ( sì ) 渚 ( zhǔ ) 殆 ( dài ) . . . . 2.读准多音字 吾长 见笑:cháng 其他读音:zhǎng 组词: 长辈 .
一
二
三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百川灌河 .. 灌河: 注入黄河。 (2)河伯始旋 其面目 旋: 旋转,掉转。 . (3)今我睹子之难穷 也 难穷: 难以穷尽,指北海辽阔广大。 .. (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矣 殆: 危险。 . (5)且夫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 .. 夫: 况且。用于句首,表示更进一层。
一
二
三
2.一词多义辨析 听说,知道 闻道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闻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学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才 (2)始 开始 始吾弗信 东面而视 连词,表修饰 (3)而 向若而叹 而轻伯夷之义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并列
一
二
三
3.词类活用解释 (1)秋水时至 活用词语: 时 (2)顺流而东行 解释: 名词作状语,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仰望的样子。 (2)贻笑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内行笑话。
一
二
三
三、作家作品
活用词语: 东 解释: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活用词语: 少;轻 解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认为……轻。
语文20《秋水》教学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上)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 十三篇。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 是,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在政 治上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 一切文化知识,主张“无为而 治”。他愤世嫉俗,鄙视功名 富贵,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的 “仁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走近作者
庄子故事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 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 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 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 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 秋水》)
特殊句式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也。”
(判断句,应翻成“……是……”的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应翻译成“……被……”的句式)
11
《秋水》译文
秋汛随着季节来到了,众多河流的水灌入黄河。 (黄河)直流的水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白茫茫一 片),(隔着水)分辨不出(对岸的)牛和马。在这种 情况下,河伯乐滋滋地高兴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是全 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走,到了北海, 脸朝东眺望,看不到水的尽头。在这种情况下,河伯才 转过脸来,仰望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 ‘听到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 就是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 浅,认为伯夷的道义轻,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亲眼看 到了您的广阔无边,如果我不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我将长久地被得大道之人所耻笑。”
9
望洋向若而叹曰 (抬头仰望的样子)
成语:望洋兴叹
——现在用来比喻想做某事而能力不足,无可 奈何。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认为……少;认为……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海神说:“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讲大海, 因其拘束于所居土井;夏天的虫类不可以同它讲 冰,因其局限于季节;见识偏狭孤陋寡闻的人, 不可以同他讲说大道,因其束缚于所受的教育。 现在你走出河流两岸,看见无边的大海,则知道 自己的鄙陋,就可以同你讲说大道理了。天下的 水,没有比海再大的了,千万条河都流归于它, 没有休止之时,而不盈满;从尾闾往出宣泄,没 有停止之时,而不空虚;不因春秋季节流入水量 多少不同而变化,对陆上的旱涝也没有感觉。大 海超过长江黄河,没有办法估量、计算。
庄子散文
是用神话、寓言、隐喻等文学表现手段 来达到说理的目的,想象丰富,思路诡异, 文笔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是《庄子·秋水》的第一部分, 主要是宣扬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道 理,并进而嘲讽孔孟之道。因尚未直接涉 及他的虚无缥缈之“道”,所以积极意义 较大。
庄 子 塑 像
庄 子 祠
返回
庄子
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 (guō)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 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 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 颁布诏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 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 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 《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秋水(节选)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 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 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 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 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 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 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庄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 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 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 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 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 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 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 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的著 作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 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秋水(节选)
•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 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 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 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 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 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 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 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 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 水乎?
秋 水
庄 子
相 关 图 片
庄 子 画 像
庄子
(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著 名思想家。 庄子出身贫寒,曾借粟度日,一度担 任过蒙地的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名,以厚 礼聘任相职,庄子不就,终生穷困。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 世并称“老庄”。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顺 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既有合理因素, 也有消极成分。
译文
而我未曾以此自我夸耀,因为我从天地那里具足了 形体,从阴阳那里秉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 块小树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为少的想法,又哪里会自 我夸耀呢?约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就象蚁冢在大湖泊 中吗?约计中国在四海之内,不也就象一粒稗米在大谷仓 中吗?称谓物类数量叫作万,人只居其中之一;人住满九 州之地,凡谷物可以生长,舟车可以通行之处,皆有人居, 个人只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万物相比,不也就象一根绒毛 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以禅让相传承的,三王以 武力相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贤能之士所操劳的,完全 都在这里了。伯夷辞让以博得好名声,仲尼谈论以显示博 学,这种自满自足,不就象你以前自夸黄河之水为多一样 吗?”
译文
秋雨不停地下,河水上涨,千百条河流都灌注到 黄河,使黄河干流大大加宽。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 上,相互望去,连牛马都辨认不清。于是乎河神欢欣 鼓舞自满自足起来,以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顺 河流东行,到达渤海,往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 于是乎河神开始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态,望着浩瀚无边 的大海对海神感叹说:“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 就自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啊。 我曾听说有以仲尼之闻见为少,以伯夷之义为轻的人, 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这等浩瀚无边,难于穷 尽,假若不到你这里来,就糟了,我将长久为深明大 道的人所笑话。”
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正处于奴隶制向封 建制过渡时期,周室王权衰微,诸侯争霸,社会混 乱,民不聊生。但同时在思想学术上呈现出自由繁 荣的局面,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为代表的百家争 鸣,形成了中华民族第一次理性自觉的高潮。 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采取了强烈 的批判态度,特别是针对儒家的圣贤说,提出了 “弃智绝圣”的极端观点。庄子的哲学思想核心是 超乎万物的“道”,虽然其中包含有道法自然、认 识无止境、个体精神自由等可批判继承的理念,但 总体上是虚无缥缈、无法实行的。
庄子故里遗址
庄子井
庄子墓
上古版《庄子》
《庄子》
• 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的经典。 今通行本收文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 五、杂篇十一)。相传内篇为庄周自著, 外、杂篇是庄周的门人和后学所撰。这些 文章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 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 比喻,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对 后人的人生观、文艺观。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 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 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