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册第一课 新闻两则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 (共24张PPT)

标题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冲破敌阵
导语
渡江概况 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 Nhomakorabea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 东路军战绩辉煌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 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 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品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朗读课文,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1)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 到达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渡至繁昌,铜陵,请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 三十万人。 1)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边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繁茂了。 2)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 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 护。
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两文都是新闻报道(消息),都报道了 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 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嘲弄敌人 的无能。两文都具有报道及时、语言简 洁的特点。
不同点:
两文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人》文统 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对西路军某部渡江 情况作介绍。《人》文介绍渡江情况简略概括,交代时间、地 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的身份对渡 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发光弹升空、炮轰南岸、大小船只 渡江、登岸、群众的欢呼、人民的支援……写得历历在目。 《人》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 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人》文有对于敌军的分 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 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人》文语言凝练、概括,描述部分 近乎绘画的“白描”,深刻生动;《我》文语言朴实无华,描 述部分细致周到,内容充实。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PPT课件(19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PPT课件(19张ppt)

三路大军的战况(主体)
类别 百万大军
时间
地点
兵力
战绩
特点(四 字)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20日夜— 21日夜
安庆-芜湖
21日17 时—22日 九江—安庆
22时
21日17 时—22日 南京—江阴
下午
30万
突破···渡
至··二···已占
所向披靡
领···
35万
大部渡过南 岸····歼灭及 击溃···占 领···控制···封 锁···
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 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 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 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 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 部为我解放。
业已:已经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要塞
P P T模板下载:www.1ppt.c om /m oba n/ 节日P P T模板:www.1ppt.c om /j ie ri/ P P T背景图片:www.1ppt.c om /be ij ing/ 优秀P P T下载:www.1ppt.c om /xia za 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范文下载:www.1ppt.c om /fa nwe n/ 教案下载:www.1ppt.c om /j ia oa n/
行业PPT模板:/hangy e/ P P T素材下载:www.1ppt.c om /suc a i/ P P T图表下载:www.1ppt.c om /tubia 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 e l教程:www.1ppt.c om /e xc e l/ P P T课件下载:www.1ppt.c om /ke j ia 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 /shiti/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课件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
体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
的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
内容最迅速的让人们了解。
电头有什么作用?
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
情感探究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 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 行、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 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 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 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 “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 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对国民党 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 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 纷溃退。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
1 消息二则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 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 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新课导入
1949年4月21日,中国 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 的大事。同学们知道是什 么吗?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 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
摧枯拉朽( cuī )
锐不可当( ruì )
为下面的词语。 【业已】 已经。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 力被迅速摧毁。 【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 无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闻两则读一读生字、生词芜湖荻港溃退督战要塞阻遏阌乡绥靖区鄂豫
区宋希濂杜聿明锐不可当wúdíkuìdūsàièwénsuíjìngèyùliányùdāng解词锐不可当:
锋利无边,不可抵挡。

业已:绥靖:已经安抚、平定多音字当dāngdàng
塞sàisāisè当真当权塞外瓶塞
敷衍塞责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一、文体知识
★狭义:指消息。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背景材料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
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 月20 日悍然
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 月21 日,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 日2
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
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

22 日夜,毛泽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精品课件

排一排:第二则消息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 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 两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 所以中、西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军单写在后。先写中路 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 路军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 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 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2.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习惯。(难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 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素养)
知识备查
毛泽东(1893—1976)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 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他的主 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和《毛泽东文 集》(8卷)。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 我军突破了。
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地估计了东 面防线的坚固性,过低地估计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
破了。
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毫无感情
色彩,且与上文“二十一日”重复。
作者在用词的时候是有明显的感情倾向 的,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扬和对敌人的嘲 讽之情都包含在用词当中了。这就告诉我们, 写新闻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可以 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陈述事实,从而把态 度表露出来。
知识备查
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 需要,可有可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闻两则课件 (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闻两则课件 (共18张PPT)

带着问题去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 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你所知道 的著名通讯社有哪些?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 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 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 国) 美联社(美国) 塔斯社(俄罗
斯) 路透社(英国) 法新社(法国) 共同社 (日本)
作者对渡江和战斗的情景没有详细写,这体现 了消息的什么特点?试加以分析。
简洁(言简意赅,不到200字,但要素齐全, 结构完整)、明了(叙述层次清楚,分3层)、 生动(用4字句形象再现战斗情景)。
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 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 英雄式的战斗
⑵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 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 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 (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 要素”。
(3)准确简洁性。
领读课文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 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 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 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 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 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 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分析课文
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是全文的“眼睛”,分为主标、引标、副标。标题有简洁、概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1新闻两则 (共29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1新闻两则 (共29张ppt)

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 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100字左右。 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简洁而具有气势
❖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 退, 毫无斗志”。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 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 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 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 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 要打响。
新闻的结构
❖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 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 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 记叙的六要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字词辨析
要塞( sài) 阻塞( sè) 堵塞( sè) 塞子 ( sāi ) 荻港( dí ) 获得( huò) 溃退( kuì ) 歼灭( jiān) 阡陌( qiān) 纤维(xiān ) 锐不可当( dāng ):不可抵挡。 当真(dà ng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时电①英勇的人民解 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②渡 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 间。③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 溃退。④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 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 青阳(qīnɡ yánɡ)、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⑤人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3.背景(bèijǐng)介绍
这则新闻发 于1948年11月 5日,正是辽沈 战役已胜利结 束(jiéshù),淮 海战役的前夜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整体感知(找出这则新闻(xīnwén)的
六要素)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原因
经过 和
结果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 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 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 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第十页,共37页。
(4)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tèdiǎn):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第十一页,共37页。
朗读 课文
第十二页,共37页。
自主(zìzhǔ)学习
• 1.自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 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 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 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 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新闻
两则》课件
新闻两则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新闻背景
1949 年4 月20 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 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新闻,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新闻的五个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注音:鄂()豫()绥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48张(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48张(2)

词语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数量多
气势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 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 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战线长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战线长 胜利大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 渡过三分之二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时间准确 暗示进展迅速
思考:新闻记叙了什么重要
事件?
标题举例: 1、 日全食奇观世界瞩目 海尔---波普彗星千载难逢 “世纪幽会”漠河上空
2、
科学与世俗碰撞 全国首例脑死亡遭非议
3、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胡锦涛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当选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吴邦国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标 可 中 度
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
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 军的渡江区域”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 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 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思考: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渡江作战兵力 战线(渡江区域) 战况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 扩展和阐释。
新 闻 :从 广 义 来 讲 包 括 消 息 ,通 讯 ,报 告 文 学 等 。 从 狭 义 来 讲 ,就 是 指 简 要 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 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 “消 息 ”。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内容) 及时性(报道) 简明性(语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 渡 长 江
毛泽东
有关资料:
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课《新闻两则》ppt课件3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课《新闻两则》ppt课件3
解词: 排山倒海 高屋建瓴lí ng 回肠荡气 锐不可当 业已
找出概括这则新闻内容的句子 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既交待了渡江部队的 数量,又体现出人民 解放军排山倒海、所 向披靡的气势。
“横渡”表现了人民 解放军一往无前、压 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本文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 这个标题明确、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 要的信息。
新闻的特征: 1.真实性、准确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 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性:篇幅短小,简明扼要。 真实真确性和实效性是新闻基本的、最为核心 的规律。 新闻结构五部分:(“倒金字塔”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 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新闻记叙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 果。
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 标题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 的高度概括。(人物+事件或地点+事件) 导语:一般指消息开头“电头”(有的有,有 的没有)后的第1句话(有时是1、2句)或第1段,它 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人物+时间+地点+ 事件)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具有六要 素) 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结尾。 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
打破垄断经营
遏制发行暴利
教材出版发降
引标题: 引出主标题。
主标题: 最简明地概括新闻内容。
副标题: 对主标题进行补充。
本报北京 月 31 日电(记者 苏敏) 苏敏) 本报北京 88 月 31 日电(记者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今天在“2004北 发稿地点、时 稿子来源 京国际出版论坛”上披露,国家发改委已呈 发稿记者 间 报国务院,明年的教材出版发行将打破地域 界限,全部实行全国统一招标。

人教版初二语文八年级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PPT课件

人教版初二语文八年级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PPT课件

时间
20日夜——21日夜 21日下午5时起— —22日22时
队伍
地点
渡过兵 力
30万
2/3 大部
中路军 安庆——芜湖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下午5时 起——22日22时
东路军 南京——江阴
江阴 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3、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结构顺序决定于时间和事件本身的特点 。
中路军:二十日夜起 西路军: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
lí ng guī 高屋建瓴 瑰宝
dí 荻港
kuì 溃退
jiān 歼灭
dāng sà i yīn 锐不可当 要塞 殷
è xǐ è yù suí jì ng 绥靖 阻遏 禧 鄂 豫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 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 渡 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 三 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 击 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
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必 不 可 少 的 三 部 分
– 标题
– 导语 – 主体
引标、主标、副标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 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领起 下文。 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 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和阐释。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 中,有时可省略。>
辅助
– 背景 – 结语
1、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 全文?
请理清新闻的结构:
• 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 背景资料: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 要战略地位 • 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到放弃南阳 的变化 • 回顾一年多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 胜利 •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第1 课《新闻两则》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学习目标:
能结合课文说出本则消息的特点,及其划时代的意义,体会蕴涵的感情。

时代背景: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 月20 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4 月21 日,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 日2 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

22 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
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字词辨析
要塞()阻塞()堵塞()塞子()
荻港()获得()溃退()
歼灭()阡陌()纤维()
锐不可当():
当真()不含:业已:sàisèsèsāidíhuòkuìjiānxiānqiāndāngdàng 不可抵挡。

不包括。

已经。

模拟播音:
老师和学生用新华社播音员的口吻朗诵这篇新闻稿。

点我听朗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1]
第十七页,共39页。
3、主体分述三路情况(qíngkuàng),为什 么又能一气呵成?
主体分述三路情况,三路三个层次, 从上题的分析中可看到作者是很注意一 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xiánjiē)的,所以 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第十八页,共39页。
概括出该消息(xiāo xi)的背景和结 背语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 结(h语ép:íng人)协民解议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第十六页,共39页。
东路(dōnɡ lù)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dōnɡ lù)军?
在新闻的主体里,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 (shíjiān)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 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层 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 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 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 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 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巧妙而 自然地从“西面”转到“东面”。
绥靖: 安抚、平定
多音字
dāng 当权

dàng 当真
sài 塞外 塞 sāi 瓶塞
sè 敷衍塞责
第三页,共39页。
毛泽东
第四页,共39页。
第五页,共39页。
第六页,共39页。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六要素(yào sù)(记叙六要素(yào sù)):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请在文中划出这则 新闻(xīnwén)的的 六个要素。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中原我军解放(jiěfàng)南阳
人物 中原我军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件

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件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第十四页,共28页
2、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
衔接的?
时间上:20日夜-----21日下午 5点----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渡江部队: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内容上:第二层与第一层
第三层与第二层
第十五页,共28页
3、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
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议。 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
“共”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确,且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第十八页,共28页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 ,封锁长江。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 、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 江。
第二十六页,共28页
自学提纲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共5 层)
提出问题,讨论解决。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
原因 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 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加强 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健全组织 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
导语: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主体:“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 调,……保障制度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主体研读
• 在这三路军中,哪一路的进攻写得最详细, 为什么? • 东路军。因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详 细写更能突出我军锐不可当的英勇气势。 • 为什么中路军不放在中间写? • 因为中路军进攻最早,所以先写。
教学过程
小结:可见作者在写新闻时的布局谋篇, 以及语言的运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 想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学会关注标题、 导语和主体。
小结
• 新闻的结构: 标题 (电头) 导语 主体 背景(解读) 结语 • 新闻语言的特点: 准确 及时 有感情倾向(有针对性)
第一课 新闻两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知识,从而快捷有效地理清思路, 了解新闻知识,从而快捷有效地理清思路, 了解新闻知识 把握主要内容,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 把握主要内容,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 2.品味一些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体会 品味一些生动、 品味一些生动 准确、精辟的语言, 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 体会我军胜利的原因, 体会我军胜利的原因 大力量。 大力量。
教学过程——主体研读 主体研读 教学过程
请把文章主体部分分三层? 请把文章主体部分分三层?请问分层的 标准是什么? 标准是什么? 第二层和第三层根据渡江段进行分析) (第二层和第三层根据渡江段进行分析) 是不是三路军所用笔墨都一样?为什么中路 是不是三路军所用笔墨都一样 为什么中路 军略写?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 军略写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 在分析西路军取胜的原因的议论句有什么 作用。 作用。对国民党的官兵和解放军都各有什 么影响? 么影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课文,你们从课文里都知道了 教师范读课文, 什么? 什么? 1.文章题目是什么?(强调听新闻或读新闻 文章题目是什么?( 文章题目是什么?(强调听新闻或读新闻 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什么) 教师再读课文,重新思考刚才的问题。 二、教师再读课文,重新思考刚才的问题。 1.题目是什么?(题目在新闻中的专业术语)还听到了什么? 标题)还听到了什么? 思考有一百万吗? 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思考有一百万吗?(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一百万是怎么来的?自读课文。 一百万是怎么来的?自读课文。
教学过程
• 再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再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导语和标题 导语和标题) 导语和标题 结论:标题比导语更简洁 标题比导语更简洁。 结论 标题比导语更简洁。 你们能有比这更简单的概括吗? 你们能有比这更简单的概括吗?
江阴 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教学过程——主体研读
为什么渡江是由北向南呢?介绍背景。 为什么渡江是由北向南呢?介绍背景。 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 年 月 战略进攻。 年发动三大战役, 战略进攻。1948年发动三大战役,给国民党以致 年发动三大战役 命的打击。北方的局面基本已被我军控制。 命的打击。北方的局面基本已被我军控制。1949 年1月,蒋介石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大搞和平 月 蒋介石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 谈判阴谋,但被毛泽东看出这种阴谋。 谈判阴谋,但被毛泽东看出这种阴谋。发出要将 革命进行到底。 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谈判,我 年 月 日 国共谈判, 方提出8条 款 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方提出 条21款,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20日夜接近 日清晨,我军就发起了渡江战役。 日夜接近21日清晨 日夜接近 日清晨,我军就发起了渡江战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